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4
加西亚·马尔克斯简介“不管走到哪,都要永远记住:过去是虚假的,往事是不能返回的,每一个消逝的春天都一去不复返了。
最狂热、最坚贞的爱情也只是过眼云烟”,这是来自世界名著《百年孤独》的经典语录。
《百年孤独》的作者是加布里尔·加西亚·马尔克斯,昨天逝世,享年87岁,为了缅怀这个文学巨匠,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加西亚·马尔克斯简介。
加西亚·马尔克斯简介加布里尔·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1927-)哥伦比亚魔幻文学作家,西班牙语小说家,诺贝尔奖得主,1927年3 月6日生于哥伦比亚阿拉卡塔卡,1940年迁居首都波哥大,1947年入波哥大大学攻读法律,并开始文学创作,1948年因哥伦比亚内战中途辍学,不久进入报界,任《观察家报》记者;1955年因连载文章揭露被政府美化了的海难而被迫离开哥伦比亚,任《观察家报》驻欧洲记者;1960年任古巴拉丁通讯社记者,1961年至1967年移居墨西哥,从事文学、新闻和电影工作,之后主要居住在墨西哥和欧洲,继续其文学创作,期间作品《恶时辰》获1962年埃索奖;1969年作品《百年孤独》获意大利基安恰诺奖和法国最佳外国作品奖;1971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教授称号;1972年获拉丁美洲文学最高奖——加列戈斯文学奖;1975年为抗议智利政变举行文学罢工,搁笔5年;1981年获法国政府颁荣誉军团勋章;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任法国西班牙语文化交流委员会主席,同年哥伦比亚地震后回到祖国;1999年得淋巴癌后文学产量遽减,2006年1月宣布封笔。
主要作品有:《第三次辞世》《枯枝败叶》《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格兰德大娘的葬礼》《蓝宝石般的眼睛》《恶时辰》《百年孤独》《家长的没落》《落难海员的故事》《难以置信的悲惨故事——纯真的埃伦蒂拉和残忍的祖母》《一桩事先张扬的谋杀案》《番石榴飘香》《霍乱时期的爱情》《迷宫中的将军》《奇怪的朝圣者》《关于爱和其它恶魔》《绑架》《苦妓追忆录》《我不是来演讲的》等。
马尔克斯作文素材《马尔克斯,一个伟大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家》。
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是20世纪最伟大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家之一。
他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思想深受世界各地读者的喜爱和尊重。
他的作品《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等被誉为世界文学的经典之作,影响了无数的读者和作家。
本文将探讨马尔克斯的生平及其作品对世界文学的影响。
马尔克斯于1927年出生在哥伦比亚的阿拉卡塔卡。
他的童年时光在一个充满传奇和魔幻的小镇度过,这对他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在青年时期曾在哥伦比亚和欧洲的各地漂泊,这段经历也让他对世界的多元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这些经历成为了他作品中丰富多彩的背景和情节的灵感来源。
马尔克斯的作品充满了魔幻现实主义的色彩,他以超现实的手法描绘了一个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故事。
他的小说中常常出现神奇的情节和离奇的人物,这些故事在他的笔下变得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
他的作品中融入了拉丁美洲的文化、历史和神话,展现了一个独特而丰富的世界。
《百年孤独》是马尔克斯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这部小说以马孔多家族为背景,讲述了一个跨越数代人的传奇故事。
小说中充满了神奇的情节和离奇的人物,以及对现实和历史的深刻思考。
这部小说被誉为拉丁美洲文学的里程碑,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除了小说,马尔克斯还写过许多优秀的短篇小说和散文。
他的作品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思想而著称,为世界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灵感。
他的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并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深受读者的喜爱和推崇。
马尔克斯不仅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也是一位杰出的社会活动家。
他长期关注拉丁美洲的社会问题,并通过自己的作品和言论为社会正义和人权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的言论和行为对当代世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人们树立了一个崇高的榜样。
总之,马尔克斯是一个伟大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思想深受世界各地读者的喜爱和尊重。
马尔克斯名词解释简介马尔克斯,全名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是哥伦比亚著名的作家,被公认为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领袖和代表人物。
马尔克斯通过他的作品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学,并在1982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一级标题1:魔幻现实主义文学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是马尔克斯最为著名的文学流派之一,他以其惊人的创造力和幻想力,开创了这一流派。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常常通过夸张、荒诞和超自然元素,与现实主义描绘相结合,创造出奇妙且离奇的故事情节。
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让读者感受到了生活的神秘和奇妙之处。
二级标题1.1:《百年孤独》《百年孤独》被认为是马尔克斯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也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
这部小说通过讲述布恩迪亚家族六代人的故事,展示了这个家族所经历的一系列奇特和离奇的事件。
小说中,马尔克斯巧妙地将现实与幻想融合在一起,既揭示了哥伦比亚历史上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又传递了对人性和命运的深刻思考。
二级标题1.2:《霍乱时期的爱情》《霍乱时期的爱情》是另一部广受赞誉的马尔克斯作品。
这部小说以一个小城镇的爱情故事为线索,通过精细而丰富的描写,展示了人们在动荡时期的内心世界、情感和欲望。
马尔克斯以其独特的叙述风格,挖掘了人性的深处,使人们对爱情、生死和时间有了新的理解。
一级标题2:马格尼开可以性论除了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外,马尔克斯还以其对马格尼开可以性的论述而闻名。
马格尼开可以性是一种宇宙学理论,马尔克斯认为根据宇宙的自然法则,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使得一切事物都有可能发生。
二级标题2.1:对时间的理解马尔克斯相信时间是相对的,并且未来和过去是可以更改的。
他认为时间并不是线性的,而是一个具有多个可能性和平行世界的复杂网络。
马尔克斯的作品中常常会出现时间错乱和时间交织的情节,突破了传统线性叙事的限制。
二级标题2.2:对命运的探讨马尔克斯的马格尼开可以性论也影响了他对命运的探讨。
励志书籍《百年孤独》简介马尔克斯简介: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l José de la Concordia García Márquez,1927年3月6日-2020年4月17日),是哥伦比亚作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作为一个天才的、赢得广泛赞誉的小说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将现实主义与幻想结合起来,创造了一部风云变幻的哥伦比亚和整个南美大陆的神话般的历史。
代表作有《百年孤独》(1967年)《霍乱时期的爱情》(1985年)恰到好处的幸福《百年孤独》简介:《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
作品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
作品融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幻,体现出一个瑰丽的想象世界,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
《百年孤独》书评:开始很吃力,越读越上瘾《百年孤独》这部书是去年十月买的。
买来以后一直放在哪里没有细看。
我从来不把看书和读书混为一谈,看,是随随便便的一目十行的走马观花。
而读,是认认真真的仔细研究。
从陌生到熟悉,从了解到理解。
了解是内容,理解是作者的写作心态和社会环境。
面对这样的作品,当你没有水平读它的时候,千万不要试图去读懂。
不要逼自己去面对那些看似纷乱的情节,不要强迫自己搞清楚那一代又一代的人物关系,不要翻来覆去的理清某些相似的名字不同的人物。
这些屏障存有于那里,已经说明你无须去读它,起码是当下,无须去读。
就像我们在高中的时候,因为好奇买下来很多书,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孩子,为了所谓的一点点虚荣心去阅读作品,很认真地读,它却让我们恐惧。
加西亚·马尔克斯与魔幻现实主义(一)加布里尔·加西亚·马尔克斯,1928年3月6日生于哥伦比亚的阿拉卡塔卡写作语言:西班牙语主要文类:小说作为一个天才的、赢得广泛赞誉的小说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将现实主义与幻想结合起来,创造了一部风云变幻的哥伦比亚和整个南美大陆的神话般的历史。
1982年12月10日瑞典文学院常务秘书、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主席拉尔斯·吉伦斯坦将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加西亚·马尔克斯。
授奖辞强调加西来·马尔克斯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非同寻常的成功,他善于从他的经历、想象、民间文化和记者生活中提取索材,交将它们结合起来。
授奖辞特别提到,近年来拉丁美洲文学显示出了罕见的活力和极高的质量。
同许多别的拉美作家一样,“加西来·马尔克斯在政治上坚定地站在穷人和弱者一边,反抗压迫与经济剥削。
” 授奖生辞还提到加西亚·马尔克斯由于他的小说《百年孤独》的发表,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与一致的承认。
但它也强调,这位哥伦比亚作家作为公认的叙事艺术大师的地位,由于《家长的没落》的发表而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同时受到赞扬的作品还有《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恶时辰》和《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
授奖辞认为,作为一个记者和论文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也是异常活跃的,他的著作是“多方面的、富有创造性的、常常是引起争议的,并且决不受制于政治主题。
” 授奖辞指出,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小说令人想起威廉·福克纳。
像福克纳一样,加西亚·马尔克斯创造了一个想象的世界,在那里,“神奇与真实相聚”。
正如福克纳的小说那样,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作品中相同的人物和环境在不同的故事中出现,他们被狂躁与激情烦扰着。
授奖辞还特别强调反映出死亡在加西亚·马尔克斯所“创造和发现的世界中”的重要性,他的故事常常围绕着一个死人。
名人故事:马尔克斯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年3月6日-2014年4月17日),是哥伦比亚作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作为一个天才的、赢得广泛赞誉的小说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将现实主义与幻想结合起来,创造了一部风云变幻的哥伦比亚和整个南美大陆的神话般的历史。
代表作有《百年孤独》(1967年)《霍乱时期的爱情》(1985年)。
生平简介加夫列尔·马尔克斯1927年3月6日生于哥伦比亚阿拉卡塔卡。
他的童年时代在外祖父家度过。
外祖父是个受人尊敬的退役军官,曾当过上校,性格倔强,为人善良,思想激进。
外祖母博古通今,有一肚子的神话传说和鬼怪故事。
马尔克斯7岁开始读《一千零一夜》,又从外祖母那里接受了民间文学和文化的熏陶。
在童年的马尔克斯的心灵世界里,他的故乡是人鬼交混,充满着幽灵的奇异世界,以后,这就成了他创作的重要源泉。
巴顿是一位举世闻名的美国传奇将军。
巴顿与在战争中英勇牺牲的苏联名将瓦杜丁不同,他是在战争胜利结束后的一次车祸中受重伤不治而逝世的。
他未曾听到凯旋时的欢呼,未能接受少女的鲜花,命运却让他与之擦肩而过。
求学经历面对接踵而至的灾难和困境,诺贝尔没有被吓倒,没有被压垮,更没有一撅不振,他身上所具有的毅力和恒心,使他对已选定的目标义无返顾,坚忍不拔。
在奋斗的路上,他已习惯了与死神朝夕相伴。
1940年,马尔克斯迁居首都波哥大,1947年入波哥大大学攻读法律,并开始文学创作,在大学期间,马尔克斯如饥似渴地阅读西班牙黄金时代的诗歌,这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48年因哥伦比亚内战中途辍学。
不久他进入报界,任《观察家报》记者。
1955年,他因连载文章揭露被政府美化了的海难而被迫离开哥伦比亚,任《观察家报》驻欧洲记者,不久那家报纸被哥伦比亚政府查封,于是他被困在欧洲。
百年孤独课文笔记一、作者简介。
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哥伦比亚作家,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
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他的作品融合了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幻,展现出一个瑰丽的想象世界,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
二、故事背景。
- 家族兴衰反映社会变迁:书中的布恩迪亚家族的发展历程是拉丁美洲历史的缩影。
家族中的人物命运交织着爱情、权力、战争、革命等元素,从侧面展现了拉丁美洲从原始部落到现代社会的漫长演变过程。
三、主要人物分析。
(一)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
- 开拓进取与疯狂:他是布恩迪亚家族的第一代族长,富有开拓精神。
他带领家人离开原居住地,去寻找新的生活空间,建立了马孔多镇。
他对科学知识的过度追求和对未知事物的狂热探索逐渐使他走向疯狂。
例如,他沉迷于炼金术,试图找到点金石,这种疯狂的行为暗示了人类过度追求不切实际的东西时可能会失去理智。
- 孤独的先驱者:他在家族和小镇中是一个孤独的存在。
他的想法和行为常常不被他人理解,他的科学探索与周围人的传统观念格格不入,这也反映出在社会变革时期,先驱者往往是孤独的,他们面临着巨大的思想和文化差异带来的压力。
(二)乌尔苏拉。
- 家族的支柱:乌尔苏拉是家族中的女性代表,她勤劳、坚韧、智慧。
在家族的发展过程中,她始终是一个稳定的存在。
她操持家务,生育后代,努力维持家族的秩序。
例如,当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陷入疯狂时,她承担起了家族的大部分责任,成为家族的实际管理者。
- 传统价值观的守护者:她坚守着一些传统的价值观,如诚实、善良、勤劳等。
在家族成员逐渐走向堕落、荒诞的过程中,她试图用这些传统价值观来约束和引导他们。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家族命运的不可逆转,她的努力也显得无力,这反映出传统价值观在时代变迁和家族命运的巨大浪潮面前的脆弱性。
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名词解释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哥伦比亚文学巨匠,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他以其浪漫主义风格和魔幻现实主义手法而闻名于世,作品包含小说、短篇小说、散文等多种文学形式。
马尔克斯的作品深受读者喜爱,因独特的文学风格而被广泛研究和赏析。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名词进行解释和探讨。
民本主义(Macondismo)马尔克斯的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地名“马孔多”(Macondo)常被他称为“十万困惑之城”。
这个虚构的地方象征着现实与梦幻的边界,同时也代表着马尔克斯自己对于哥伦比亚社会的描绘和批判。
而“民本主义”则是马尔克斯创造的一个词汇,用以形容他对拉丁美洲农村社会的描述。
在他的小说中,马孔多代表了这个社会体系的一个缩影,它是一个充满了迷信、暴力和社会不公的地方。
马尔克斯并不仅仅是对社会问题的揭示,他对于人类的希望和对生活的赞美也贯穿于他的作品之中。
他认为,尽管现实是多样多变的,但人们对于幸福的渴望是普遍的,而幸福往往隐藏在日常琐碎的生活之中。
通过马孔多这个景观,马尔克斯呈现出了一个独特而真实的民本主义世界。
魔幻现实主义(Magic Realism)魔幻现实主义是马尔克斯最著名的文学风格,也是他最重要的创作手法之一。
他将现实和超现实交织在一起,在普通的日常生活中融入奇幻的元素,创造了他的独特世界。
他的小说中常常出现超自然的事件、神秘的人物和荒诞的情节。
这种技巧使读者在马尔克斯的作品中感受到了无限的想象力和超越现实的力量。
与此同时,魔幻现实主义也是马尔克斯对于拉丁美洲社会问题的一种审视和呈现。
他通过将现实中复杂的社会问题转化为奇幻的形象,暗示了它们的普遍性和可怕性。
这种独特的写作手法使马尔克斯的作品既具有了娱乐性和想象力,又保持了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批判。
孤独的领地(Solitude)孤独是马尔克斯作品中常见的主题之一。
高一期末英语阅读素材:《百年孤独》作者马尔克斯逝世高一期末英语阅读素材:《百年孤独》作者马尔克斯逝世阅读一篇文章,如果知道事情再看他的描述就会变得很容易,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最近热点的事情——《百年孤独》作者马尔克斯逝世,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Famed novelist Gabriel García Márquez passed away on Thursday, according to a family member cited by the Associated Press. He was 87 years old.据美联社报道,著名小说家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周四逝世,享年87岁。
The Colombian Nobel Prize winning author was hospitalized for nine days in late March for an infection in his lungs and urinary tract. He had been recovering in his home in Mexico City since April 8.在今年三月份,这位哥伦比亚籍的诺贝尔奖得主因肺部和尿道感染住院9天,从4月8号开始,他就一直在墨西哥的家中休养。
García Márquez was born in Aracataca, Colombia on March 6, 1927. The northern Colombian town inspired the setting for his 1967 novel One Hundred Years of Solitude, which earned international critical acclaim and tens of millions of readers. García Márquez earned even more fans with his 1985 book, Love in the Time of Cholera. He was considered by many to be the most popular Spanish-language writer since Miguel de Cervantes, who wrote Don Quixote in the 17th century.加西亚·马尔克斯于1927年3月6日出生于哥伦比亚的阿拉卡塔卡,这座哥伦比亚北部的小镇曾是马尔克斯写于1967年的《百年孤独》里的故事背景,这部《百年孤独》赢得了国际评论界与万千读者的广泛赞誉。
加布里埃尔·加西亚·马尔克斯我来讲一个故事的续
写
《霍乱时期的爱情》加布里埃尔·加西亚·马尔克斯著
全名:加布里埃尔·加西亚·马尔克斯
出生:1928年3月6日
出生地:哥伦比亚阿拉卡塔卡
职业:小说家、记者、出版人、社会运动家、短篇故事作者
流派:魔幻现实主义
影响他的作家:威廉·福克纳、索福克勒斯、弗兰兹·卡夫卡、鲁佛、弗拉基米尔·纳博可夫、君特·格拉斯、费奥多尔·杜思妥也夫斯基、G·K·卻斯特顿
受他影响的作家:威尔·塞尔夫、萨尔曼·鲁西迪
这是一个迷人而复杂的故事,是关于念念不忘的青少年时期的激情,由获得诺贝尔奖的哥伦比亚魔幻现实主义大师讲述。
弗洛伦蒂诺·阿里萨和费尔米娜·达萨这对年轻恋人因费尔米娜父亲的反对而分手。
费尔米娜嫁给了别人,从此他们过着不同的生活,慢慢变老。
在发生一起不幸事故后,费尔米娜变成了寡妇,两人再次相遇,成为夫妇。
小说探讨了忠诚的含义以及成功婚姻的微妙本质。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1928-)⏹哥伦比亚著名小说家,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1982年,马尔克斯因“他的长篇小说把幻想和现实融为一体,勾画出一个丰富多彩的想象中的世界,反映了拉丁美洲大陆的生活和斗争”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一、作者生平与创作⏹20 世纪 60-70 年代,是拉美“文学爆炸”、“文学地震”的时代,即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时代。
马尔克斯即拉美文学爆炸”中崛起的一颗明星,其长篇小说《百年孤独》把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推向高峰。
1982 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百年孤独》是马尔克斯最重要的作品,是作家苦心孕育了18年而写成的天才杰作,被看作是魔幻现实主义当之无愧的典范。
⏹马尔克斯生于哥伦比亚一个小镇——阿拉卡塔卡,童年在外祖父家度过,外祖父是退役军官,为他讲内战故事,外祖母博古通今,为他讲许许多多的神魔鬼怪的故事。
他说:“外祖母的魔幻世界深深地吸引着我,我生活在其中,那是我的天地。
⏹主要作品:短篇小说集《格朗德大娘的葬礼》、中篇小说《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一桩事先张扬出去的凶杀案》、长篇小说《落叶》、《百年孤独》、《家长的没落》、《迷宫中的将军》、《霍乱流行时期的爱情》等。
主要创作手法:魔幻现实主义二、魔幻现实主义:⏹本世纪 60 年代盛行于拉美文坛, 1925 年由德国文学批评家弗朗茨罗首先提出“魔幻现实主义”这一概念。
⏹( 1 )主题:表现反帝反封意识和人道主义精神。
⏹( 2 )特征:借古老神话传说,“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其真”,采用象征寓言、暗示联想、荒诞夸张、人鬼人分、时序倒错,现实与梦幻交织等手法,把拉美现实社会变成一种现代神话,既有魔幻色彩,又有现实因素,故称魔幻现实主义。
“魔幻”是手段,“现实”是目的。
⏹( 3 )形成原因:其一,拉美各国长期处于独裁统治之下,所以,马尔克斯人民的思想愿望,只能通过隐喻象征的魔幻手法,曲折地反映出来。
其二,拉丁美洲的现实本身具有神奇性、魔幻性。
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简介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是哥伦比亚作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下面是搜集整理的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加夫列尔;马尔克斯(Gabriel José de la Concordia García Márquez,1927年3月6日-2014年4月17日)生于哥伦比亚阿拉卡塔卡。
他的童年时代在外祖父家度过。
外祖父是个受人尊敬的退役军官,曾当过,性格倔强,为人善良,思想激进。
外祖母博古通今,有一肚子的神话传说和鬼怪故事。
马尔克斯7岁开始读《一千零一夜》,又从外祖母那里接受了民间文学和文化的熏陶。
在童年的马尔克斯的心灵世界里,他的故乡是人鬼交混,充满着幽灵的奇异世界,以后,这就成了他创作的重要源泉。
1940年迁居首都波哥大。
1947年考入波哥大大学攻读法律,并开始文学创作。
1948年因哥伦比亚内战中途辍学。
不久他进入报界,任《观察家报》记者。
1955年,他因连载文章揭露被政府美化了的海难而被迫离开哥伦比亚,任《观察家报》驻欧洲记者。
1960年,任古巴拉丁通讯社记者。
1961年至1967年,他移居墨西哥,从事文学、新闻和电影工作。
之后他主要居住在墨西哥和欧洲,继续其文学创作。
1975年,他为抗议智利政变举行文学罢工,搁笔5年。
1982年,
获诺贝尔文学奖,并任法国西班牙语文化交流委员会主席。
1982年,哥伦比亚发生地震,他回到祖国。
1999年得淋巴癌,此后文学产量遽减,2006年1月宣布封笔。
马尔克斯家族有老年痴呆遗传史,马尔克斯在患淋巴癌后为了抗癌接受了化疗,导致大量脑部神经元缺失,这加速了他罹患老年痴呆症。
据悉,马尔克斯现已罹患老年痴呆症,今后可能再也无法活动。
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品《百年孤独》的影响
在《百年孤独》发表之前,马尔克斯在拉丁美洲文坛之外并不广为人知。
《百年孤独》甫一面世即震惊拉丁美洲文坛及整个西班牙语世界,并很快被翻译为多种语言。
马尔克斯也一跃成为炙手可热的世界级作家。
[3]《百年孤独》的故事发生在虚构的马孔多镇(马尔克斯称威廉;福克纳为导师,显然深受其影响描述了布恩蒂亚家族百年七代的兴衰、荣辱、爱恨、福祸,和文化与人性中根深蒂固的孤独。
其内容涉及社会和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是拉丁美洲历史文化的浓缩投影。
《百年孤独》风格独特,既气势恢宏又奇幻诡丽。
粗犷处寥寥数笔勾勒出数十年内战的血腥冷酷;细腻处描写热恋中情欲煎熬如慕如诉;奇诡处人间鬼界过去未来变幻莫测。
轻灵厚重,兼而有之,被公认为魔幻现实主义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也是二十世纪现代文学中不容错过的精品。
《百年孤独》的英译本在数十种外文版中被公认为最佳。
以此为基础的中译本(高长荣译,十月文艺出版社,北京)也为几种中译本中的佼佼者。
《百年孤独》另有从西班牙文直接翻译的版本:黄锦炎等
合译的上海译文出版社版与吴健恒独力翻译的云南人民出版社版。
台湾推出过2种透过英译本转译的版本,分别是宋碧云翻译的《一百年的孤寂》(远景出版公司,台北)和杨耐冬翻译的《百年孤寂》(志文出版社,台北),有些评论认为宋碧云的译本比较动人,杨耐冬还从英文转译了题为《马奎斯小说杰作集》的马尔克斯中短篇小说集,某些迹象显示,台湾青年小说作者张大春、吴继文、骆以军等人受到这些译作的影响。
加西亚马尔克斯的获奖情况1962年- 《恶时辰》获埃索奖
1969年- 《百年孤独》获意大利基安恰诺奖
1969年- 《百年孤独》获法国最佳外国作品奖
1971年- 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教授称号
1972年- 获拉丁美洲文学最高奖;;加列戈斯文学奖
1981年- 获法国政府颁荣誉军团勋章
1982年- 获诺贝尔文学奖
1982年- 获哥伦比亚语言科学院名誉院士称号
2006年- 获第26届《洛杉矶时报》图书奖
第26届《洛杉矶时报》图书奖颁奖,哥伦比亚作家加布里埃尔;加西亚;马尔克斯凭前年在患病多年的情况下发表的《苦妓追忆录》赢得了各奖项中分量最重的小说奖,而希拉里;斯珀林凭其给著名法国画家昂利;马蒂斯做的生平传记的第二卷获得了传记奖。
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小说中讲述了一个普通哥伦比亚记者长久迷恋一名工厂女孩的故事,一出版就在西班牙语世界狂销。
该书系阿尔
弗雷德;A;诺普夫出版,由伊迪思;格罗斯曼从西班牙语译成英文,但在英语世界招致了不少批评。
小说类中,美国老作家E.L.多克特罗的《进军》和玛丽;盖茨基尔的《维洛尼卡》都曾入围当年美国国家图书奖的决选名单,另外还有英国当红作家尼克;霍恩比的《沉沦的长路》以及村上春树的《海边的卡夫卡》,都是极为畅销的作品。
在传记类中,有玛丽恩;伊丽莎白;罗杰斯的《门肯:美国的偶像破坏者》、斯蒂芬;沃茨的《人民的大亨:亨利;福特和美国世纪》。
《洛杉矶时报》图书奖有九项,其他还有诗歌奖、惊悚作品奖、处女作奖等,获奖结果也于同时揭晓。
加西亚马尔克斯之死2014年4月18日凌晨,世界级文学巨匠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于墨西哥的家中逝世,享年87岁。
4月初马尔克斯因肺炎入院治疗。
哥伦比亚总统桑托斯当天在其个人微博上称赞马尔克斯是史上最伟大的哥伦比亚人。
他当天发表电视讲话说,马尔克斯的辞世让哥伦比亚举国悲痛,带来“千年的孤独和悲伤”。
他宣布,哥伦比亚将举国哀悼3天,政府机构降半旗。
2016年5月22日,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骨灰在他工作、生活过的哥伦比亚海滨城市卡塔赫纳正式安葬,并将永远安放于此。
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