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背景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科医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背景

(一)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严重威胁国民健康且发展态势严峻

自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逐渐成为世界性的严重威胁各国国民健康的最主要问题。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在《预防慢性病——一项重要的投资》中是这样定义慢性病的:病因起始于生命早期,可以预防,一旦患病,需要长期系统治疗。在此报告中同时指出,2005年全球死亡人数大约为5800万,其中3500万死于慢性病,并且在未来十年中,发病人数将以17%的速度增加。慢性病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尤为关注的是,五分之四的慢性病患病者分布在中低收入的国家。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慢性病问题也日益严重,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1991~2000年中国慢性病死亡占总死亡的比例呈持续上升趋势,已经由1991年的73.8%上升到2000年的80.9%,死亡数将近600万,在近600万的慢性病死亡者中,其中死于心血管疾病250万、肿瘤140余万、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128万、糖尿病直接死亡9万,分别占总死亡人数的34.0%、19.3%、17.6%和1.2%。

慢性病多为终身性疾病,并常伴有严重并发症及残疾,使存活者的生命质量大大降低,给个人、家庭及社会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2003年我国居民因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高血压及糖尿病等五种慢性病就诊高达6.51亿人次,占门诊总人次数的14.5%,其中仅心脏病就相当于所有传染病门诊人次数的2.8倍;我国每年用于癌症患者的医疗费用近千亿元,虽然花费高昂,但中晚期癌症的治疗效果尚不满意,其不良预后不仅给患者家人和亲友带来巨大的痛苦,也影响了社会的稳定;据科学推算,2003年我国仅缺血性脑卒中一项的直接住院负担即达107.53亿元,脑卒中的总费用负担为198.87亿元,占国家医疗总费用的3.79%,占国家卫生总费用的3.02%。据2005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报道,罹患常见慢性病住一次院,一般要花掉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的一半以上,至少要花掉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的1.5倍,由此造成许多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若用失能调整生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s,DALYs)来评价各种疾病对我国人群健康寿命的影响时可以发现,目前,居民损失的健康寿命年数(即过早死亡年数)的70%是由慢性病造成的。2001年,中国前十位主要死因中,心脑血管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及恶性肿瘤等慢性病居DALYs的前三位(表1.1)。

表1.1 2001年中国前十位死因与DALYs

慢性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往往涉及多种外因和内因、多个脏器和系统;可以将它们大体上分为“生活方式与行为因素”、“环境因素”、“人类生物学因素”及“卫生保健制度”等四大类型,而“生活方式与行为”的重要性首当其冲,包括吸烟、酗酒、膳食结构不合理、缺乏体育锻炼、紧张的行为方式和个性等等,都是多种慢性病的共同的重要致病危险因子。其次现代社会带来的工作过度紧张、环境污染和生活压力,都有害于健康。因此,慢性病的医疗照顾方式不能再以“治愈疾病”为价值取向,而应提供:长期而连续的防治服务;服务地点以家庭和社区为主;服务内容要求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全方位;服务类型要求照顾(包括护理、教育、咨询等干预)重于医疗干预;服务方式要求医患双方共同参与,特别强调病人本身主动和自觉的控制,而不仅是机械地服用医生给予的药物。由此显现出,慢性病的防控对于医院服务来说是难以驾驭的,只能靠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提供全科医疗服务来解决。

(二)迅速发展的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巨大挑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的社会经济条件普遍改善,加之公共卫生事业迅速发展,以及以急性传染病与营养不良症为目标的第一次卫生革命的成功,使人口死亡率、特别是婴幼儿和孕产妇死亡率明显下降,促进了人类的长寿和人口数量的激增。许多国家65岁以上人口所占的比例日趋增大,在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超过了7%,从而进入“老年型社会”行列。人口老龄化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一方面,社会劳动人口比例下降,老年人赡养系数明显增大,这是使任何社会或集团的管理者都感到头痛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老年人本身对衣食住行、医疗保健以至自身发展等方面的特殊需要又要求全社会给予特别的关注。1982年7月,联合国在维也纳召开了老龄问题的世界大会,大会通过了《维也纳老龄问题国际行

动计划》,要求世界各国注意上述情况。

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人口达到12.95亿,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8811万,占总人口的6.96%,标志我国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全国老龄办2006年年初发布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到202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另外通过对中国城乡老年人健康状况的研究,城市老年人2000年慢性病患病率在67.52%,因此老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任务很艰巨。此外,我国分性别年龄组的残疾人数(包括视力、听力语言、智力、肢体、精神病5类残疾和综合残疾人数)占各年龄组人口数的比率明显地呈现“倒金字塔型”,65岁及以上调查人口中,残疾人数占27.4%。因此老年人口具有体弱多病、高残疾率等特点,老年人的医疗与生活照顾显得尤为重要。同时随着老龄化速度的加快,社会总扶养比持续下降,使医疗、养老的社会与家庭经济负担加重,而且我国今后的“四二一”结构家庭中,一对夫妻无法对4位老人全面提供经济、生活的照顾,再加之由于人口流动、农村和城市社会环境的变化等因素,因此,对于老年人的长期照顾需求必将持续增长,而且只能靠社会化的服务和社区服务来解决。而生物医学的高度专科化发展加剧了这一矛盾,并因其医疗服务的狭窄性、片断性和费用昂贵,对解决这一矛盾无能为力。对于老年人的养老照顾,除了因病情严重需住院治疗外,不管是由于受到国家和家庭的经济实力的限制,还是出于老人自身的愿望,即便是发达国家也只能以居家照顾和社区照顾为主,机构照顾为辅。为此,需要在社区发展各种综合性、经常性的日常照顾,特别是适当的医疗保健照顾,帮助老年人全面提高适应性和生活质量,使其得以安度晚年。

(三)医学模式、医学目标和社会需求的变化

1.医学模式的转变

所谓医学模式,是对人类健康与疾病总体的特点和本质的概括,即以何种方式观察和处理医学问题,又称为“医学观”。受到不同历史时期的科学、技术、哲学和生产方式等方面的影响,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多种医学模式,主要有: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机械论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自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代发展起来的生物医学模式,把人作为生物机体进行解剖分析,致力于寻找每一种疾病特定的病因和生理病理变化,并研究相应的生物学治疗方法。其特点是认为病因和症状间存在线性关系,使用还原方法追求特异性,在疾病研究的各个领域都寻求特定的解释和处理方式。

但随着疾病谱的改变,生物医学模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逐渐显露出来,其缺陷在于:它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