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肥力下生育后期干旱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392.18 KB
- 文档页数:6
第45卷
2011年 第l期
2月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Journal of 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Ve1.45 No.1
Feb. 2Oll
文章编号:1000—2340(2011)01—0022—06
不同肥力下生育后期干旱对冬小麦产量
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李 杨,王志强,株同保,范雯雯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河南郑州450002)
摘要:采用防雨棚下池栽试验,研究了不同肥力下冬小麦生育后期水分亏缺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 响.结果表明,冬小麦干物质积累量、千粒重、穗数、穗粒数、产量均随土壤肥力和含水量的提高而呈增加的趋势。 且与全生育期充分灌溉相比,各干旱胁迫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量、千粒重、穗数、穗粒数、产量的降幅均随土壤肥力 的提高而减小,其中土壤水分含量是主导因素.水分利用效率在高肥力与中肥力条件下以轻中度水分胁迫较高, 在重度干旱下以低肥力处理的最高.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可采用提高土壤肥力的方法缓解干旱对产量的不利影 响. 关键词:冬小麦;土壤肥力;干旱;产量;水分利用效率 中图分类号:¥512.1 文献标志码:A
Effects of drought in late growth stages Oil yield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of winter wheat under diferent fertility
LI Yang,WANG Zhi-qiang,LIN Tong—bao,FAN Wen-wen
(College of Agronomy,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02,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water—saving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arid and
semi—arid areas,this test aime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water deficit in late growth stages on yield and wa—
ter use efficiency(WUE)of wheat under different fertility in potted plant with rain proof shelter.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of winter wheat,1 000一kernel weight,spike number,
grain number per spike and the yield increased with the improving of soil fertility and water content,
and compared with the full irrigation in all stages,sufficient irrigation with each drought stress of
1 000一kernel weight,spike number,grain number per spike and the yield,number of output declines
linearly with the increase of soil fertility,which is the leading factor of soil water content.Water use
efficiency of low water—stressed wheat was highest under high and moderate fertility conditions,and un—
der low fertility conditions WUE was highest in high water stressed—wheat.In arid and semi.arid areas,
improving soil fertility can be used to alleviate the adverse effects of drought on the yield of winter
wheat.
Key words:winter wheat;soil fertility;drought;yield;water use efficiency
小麦生长发育受水、肥、气、热等多种环境因素 的共同影响.在这些影响因素中,水、肥的作用尤为
收稿日期:2010—09—02 基金项目:河南省高校杰出科研人才创新工程项目(2007KYCX003);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0903007) 作者简介:李杨,1984年生,女,河南济源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小麦水分生理研究. 通讯作者:林同保,1962年生,男,河南武陟人,教授,博士.
第1期 李杨等:不同肥力下生育后期干旱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23
重要.尤其在冬小麦后期需水量加大,占整个生育
时期的30%一40%.但在全球变暖的条件下,在干
旱半干旱地区,冬小麦后期出现了降水不足甚至干
旱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冬小麦的产量.已有大量研 究发现水、肥间存在耦合效应¨。 ,因此研究冬小
麦后期水肥互作的关系,对提高作物产量具有重要
的指导意义.施肥可提高土壤肥力,明显提高植株
水势,随土壤肥力提高,植物水有效性相应增加,促
进水分的利用 ’ ,在干旱地区,通过培肥土壤能
够调节农田贮水量,提高水肥的利用效率 ’ ,弥 补水分不足造成的严重产量损失 …,水分亏缺条
件下施肥可促进作物根系发育和摄取转运土壤水
分的能力,扩大作物觅取水分和养分的土壤空间,
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 .过去有关肥料对冬小
麦后期水分亏缺的影响效应研究,多集中于施肥处
理与水分,或者氮肥与水分的互作效应,而对土壤
自身肥力状况与水分的耦合效应研究较少.本研究
在不同肥力条件下,研究冬小麦生育后期水分亏缺
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探讨不同肥力的土
壤对冬小麦后期水分亏缺的调节效应,以期为干旱
半干旱地区小麦节水栽培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08--2009年在河南农业大学科教园
区防雨棚内进行.测坑面积为6.6 m (3 m×2.2
rn),深2 m,周围用13.5 cm厚的砖墙隔离以防侧 渗.供试冬小麦为豫农202,2008一l0—20播种,播
量为135.0 kg・hm~,行距20 em,2009—06—04
收获.全生育期隔绝降水,采用水表定量灌水.
1.2试验设计
采用土壤肥力和水分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肥
力设3个水平:高肥力(F1)、中肥力(F2)和低肥力
(F3),不同肥力土壤分别取自不同肥力的大田耕
层土(表1).水分设6个水平:全生育期充分灌水
(W1,土壤相对含水量为75%~85%)、抽穗期轻
度干旱(W2,土壤相对含水量为55%~65%)、抽
穗期中度干旱(W3,土壤相对含水量为45%~
50%)、灌浆期轻度干旱(W4,土壤相对含水量为 55%~65%)、灌浆期中度干旱(W5,土壤相对含水
量为45%一50%)、全生育期重度干旱(W6,土壤
相对含水量为35%~40%).试验共18个处理,重
复3次.
1.3测定项目及方法
干物质积累:于收获期选取长势一致、具有代
表性的小麦植株10棵,105 oC杀青30 mln,70℃烘
干至恒重.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常规方法调查小麦穗
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并测产.
耗水量:分别于播前和收获后采用土钻法测定
土壤水分含量,灌水采用水表计量,并计算农田耗
水量ET(m )=降雨量+灌溉量+土壤蓄存水变
化量(本试验下降雨量为0 m ).
水分利用效率(WUE)=产量/耗水量.
表1不同肥力土壤基础肥力
Table 1 Basic fertility of diferent fertility soil
2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肥力下冬小麦后期干旱对干物质积累量
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冬小麦干物质积累量随生育
天数的推移而逐渐增大.不同肥力对于物质积累的 影响表现为:高肥力>中肥力>低肥力,各肥力间
差异显著.其中在同一水分处理下,全生育期充分
灌溉处理的各肥力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抽穗期轻度
干旱、灌浆期轻度干旱处理下,高肥力、中肥力与低
肥力间存在显著差异,高肥力、中肥力无显著差异; 抽穗期中度干旱、灌浆期中度干旱处理的高肥力与
低肥力间差异显著,中肥力与高肥力、低肥力间差
异不显著,全生育期重度干旱处理下各肥力间差异
达显著水平.
从各水分处理的平均值来看,冬小麦的千物质
积累量的变化趋势为全生育期充分灌溉>抽穗期
轻度干旱>灌浆期轻度干旱>抽穗期中度干旱>
灌浆期中度干旱>全生育期重度干旱.
其中,高肥力水平下,抽穗期轻度干旱、抽穗期
中度干旱、灌浆期轻度干旱、灌浆期中度干旱、全生
育期重度干旱的干物质积累量分别比全生育期充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第45卷
分灌溉降低3.9%,14.9%,9.4%,19.3%和
26.4%;中肥力水平下,干物质积累量的降幅分别
为5.3%,19.4%,8.7%,23.7%和36.6%;低肥力
水平下,干物质积累量的降幅分别为12.8%,
21.7%。17.4%,30.6%和47.7%.
表2 生育后期干旱对不同肥力条件下冬小麦 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Table 2 Effects of drought in late stages on dry matter of winter wheat under different fertility kg.hm一
水Wa分te处r tr理ea锄。 —— 盖
High fertility Moderate fertility Low fertility 全生育期充分灌水 Fall irrigation in all stages 抽穗期轻度干旱 Mild drought in heading stage 抽穗期中度干旱 Moderate drouIght in heading stage 灌浆期轻度干旱 Mild drou【ght in filling stage 灌浆期中度干旱 Moderate drou sht in filling stage 全生育期重度干旱 Heavy dronsht in all stages 注:表中数据为3次重复的平均值.数字后不同字母表示同一水 分下不同肥力问差异显著性(P<0.05).下同. Note:The date in the table is the average of every index.Different letters meao significant diference among different fertility in the same water treatment at 0.05 leve1.The same as below.
2.2不同肥力下冬小麦后期干旱对产量构成因素
的影响
表3的结果显示,不同肥力土壤对单位面积穗
数、穗粒数、千粒重的影响为高肥力>中肥力>低肥
力.其中在同一水分水平下,不同肥力土壤对单位面
积穗数的影响表现为:在全生育期充分灌溉、抽穗期
轻度干旱、灌浆期轻度干旱、灌浆期中度干旱处理
下,高肥力与低肥力间有显著差异,中肥力与高肥
力、低肥力间差异不显著;在抽穗期中度干旱处理
下,各肥力间差异不显著;在全生育期重度干旱处理
下,高肥力、中肥力与低肥力间差异达显著水平,高
肥力、中肥力间差异不显著.对穗粒数的影响稍有不
同,其结果呈现出在全生育期充分灌溉、抽穗期中度
干旱、灌浆期轻度干旱、灌浆期中度干旱处理下,各 肥力间未达显著性差异;在抽穗期轻度干旱处理下,
高肥力、中肥力与低肥力间差异达显著水平,高肥
力、中肥力间差异不显著;在全生育期重度干旱处理
下,高肥力与低肥力间有显著差异,中肥力与高肥
力、低肥力间差异不显著.而对千粒重的影响则为在
全生育期充分灌溉、抽穗期轻度干旱、抽穗期中度干
旱水平下,各肥力间差异不显著;在灌浆期轻度干
旱、灌浆期中度干旱、全生育期重度干旱水平下,高
肥力与低肥力间有显著差异,中肥力与高肥力、低肥
力间差异不显著.
由表3还可以看出,不同水分处理对单位面积
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影响表现出共性,均是随着 土壤水分含量的下降而降低,不同的是抽穗期干旱
对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的影响较大,灌浆期干旱则
对千粒重的影响较大.其中,与全生育期充分灌溉相
比,在高肥力水平下,在抽穗期轻度干旱、抽穗期中
度干旱、全生育期重度干旱处理的冬小麦单位面积
穗数降幅分别为8.27%,24.41%,35.43%,穗粒数
降幅分别为8.33%,19.63%,19.85%,千粒重降幅 分别为4.73%,8.48%,9.72%;在中肥力水平下单
位面积穗数降幅分别为11.76%,22.27%,33.61%,
穗粒数降幅分别为9.94%,13.99%,24.49%,千粒
重降幅分别为9.45%,13.70%,16.14%;在低肥力
水平下单位面积穗数降幅分别为13.76%,22.48%,
41.74%,穗粒数降幅分别为8.21%,13.59%,
29.46%,千粒重降幅分别为12.71%,16.28%,
20.24%. 2.3 不同肥力下冬小麦后期干旱对产量的影响
由表4可知,冬小麦产量随土壤肥力和水分含
量的提高而升高.不同肥力土壤对产量的影响趋势
为高肥力>中肥力>低肥力,其中同一水分水平
下,各处理对产量的影响表现为:在全生育期充分
灌溉条件下,高肥力、中肥力间差异不显著,但均显
著高于低肥力;在抽穗期轻度干旱、灌浆期中度干
旱处理下,各肥力问差异显著;在抽穗期中度干旱
水平下,各肥力问无显著差异;在灌浆期轻度干旱、
全生育期重度干旱处理下,高肥力与低肥力间差异
显著,中肥力与高肥力、低肥力间无显著差异.
从各水分处理的平均值来看。冬小麦的产量变
化趋势为全生育期充分灌溉>抽穗期轻度干旱>
灌浆期轻度干旱>抽穗期中度干旱>灌浆期中度
干旱>全生育期重度干旱.在高肥力水平下,在抽
穗期轻度干旱、抽穗期中度干旱、灌浆期轻度干旱、
灌浆期中度干旱、全生育期重度干旱处理下的产量
分别比全生育期充分灌溉处理下降了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