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生长周期
- 格式:docx
- 大小:60.67 KB
- 文档页数:5
玉米小麦种植时间表及其利用价值玉米和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它们的种植时间与地区、品种、气候等因素有关。
本文根据网上资料,综合介绍了玉米和小麦的生长周期、种植时间和收获时间,并用表格形式展示了各地区的具体情况。
本文旨在为广大农民朋友提供参考,帮助他们合理安排种植计划,提高产量和品质。
一、玉米的生长周期和种植时间1. 玉米的生长周期玉米的生长周期一般为100-120天,分为萌发期、苗期、分蘖期、拔节期、抽雄期、抽雌期、开花期、乳熟期和成熟期九个阶段。
其中,萌发期为播种后至出土前,约需5-10天;苗期为出土后至第一次分蘖前,约需10-15天;分蘖期为第一次分蘖至拔节前,约需15-20天;拔节期为第一节至抽雄前,约需20-25天;抽雄期为抽出雄穗至抽出雌穗前,约需10-15天;抽雌期为抽出雌穗至开花前,约需5-10天;开花期为雌穗开花至授粉结束,约需5-10天;乳熟期为授粉后至籽粒乳状成熟,约需20-25天;成熟期为籽粒乳熟后至收获前,约需15-20天。
2. 玉米的种植时间玉米的种植时间与地区、品种、气候等因素有关。
一般来说,春季玉米的种植时间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秋季玉米的种植时间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
不同地区的具体种植时间如下表所示:地区春季玉米秋季玉米华北3月下旬-4月中旬6月下旬-7月中旬华东4月上旬-4月中旬7月上旬-7月中旬华中4月中旬-4月下旬7月中旬-7月下旬华南3月中旬-4月上旬6月中旬-7月上旬西南3月上旬-3月下旬6月上旬-6月下旬西北4月中旬-5月上旬7月下旬-8月上旬东北5月上旬-5月下旬-二、小麦的生长周期和种植时间1. 小麦的生长周期小麦的生长周期一般为180-240天,分为萌发期、苗期、分蘖期、拔节期、拔穗期、开花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八个阶段。
其中,萌发期为播种后至出土前,约需10-20天;苗期为出土后至第一次分蘖前,约需20-30天;分蘖期为第一次分蘖至拔节前,约需40-60天;拔节期为第一节至拔穗前,约需40-60天;拔穗期为拔出穗至开花前,约需10-20天;开花期为穗开花至授粉结束,约需5-10天;灌浆期为授粉后至籽粒饱满,约需30-40天;成熟期为籽粒饱满后至收获前,约需20-30天。
DOI:10.16815/ki.11-5436/s.2020.20.040种子公司的冬小麦品种均具有以上特点,分蘖成穗率高,以主茎分蘖成穗为主。
条件较好的地区可保证冬小麦在灌浆、孕穗、拔节、越冬等重要时期对水资源的需求。
选择具有较高群体自我调控能力、抗倒性强、茎秆韧性好的品种,在保证具有良好肥料资源以及充足水资源的情况下,产量可达到较高水平。
如播种时期掌握不好,后期应增加播量,保证冬小麦有足够的成穗条件。
2、科学施肥相较于其他的小麦种植地区,山东地区土壤中营养元素含量不高,缺少冬小麦生长过程中需要的养分。
无机肥具有较高的速效性,但养分含量较为单一。
施加时,应根据当地条件和地力水平决定施用次数、方法、施用量和施用时期等。
如果长期大量使用化肥,会造成土壤结构损坏、农业种植环境恶化,而且也不能有效增加冬小麦产量。
要保证冬小麦种植的质量和产量,应持续补充冬小麦所需的养分,尽量使用有机肥,促进冬小麦健康成长。
在对冬小麦进行施肥时,应根据土壤的养分含量情况进行科学施肥。
北方地区土地应多施加氮肥,在此基础上科学施加钾肥以及磷肥,从而有效保证土壤中的养分含量。
在施加高质量农家肥时,应合理控制辅助化肥的施加,保证钾元素、磷元素、氮元素等的含量,确保冬小麦健康生长。
3、科学播种,合理密植调查全国各地区冬小麦种植产量和种植密度发现,冬小麦最适合的播种温度在15℃左右,山东地区在9月底至10月初最适合冬小麦种植。
播种质量对小麦生长有一定影响,播种质量高则小麦苗就壮、齐、全。
冬前形成大分蘖,可大幅度提升分蘖成穗率,保证麦苗安全过冬。
如播种质量较低,会出现缺苗断垄问题,并且难以形成壮苗,则越冬死苗发生率增加。
播种质量与整地质量和播种技术具有密切联系,播前对土地进行整理,将残留的土块和残茬清除,可有效提升播种质量。
可选择旋耕机进行整地。
在提升播种质量的环节中,种子处理也非常关键。
使用三唑酮、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等药剂和种子搅拌,具有良好的疾病预防效果。
产量和品质形成特点,简述不同类型专用小麦的肥料运筹原则【产量和品质形成特点】小麦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人类主要的食物来源之一。
在小麦的种植过程中,肥料的运筹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小麦的产量和品质的形成特点。
因此,了解不同类型专用小麦的肥料运筹原则,对于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要了解不同类型专用小麦的肥料运筹原则,首先需要了解不同类型小麦的特点。
根据生长周期的长短和生长环境的不同,小麦可以分为冬小麦和春小麦两大类。
冬小麦生长周期长,适应寒冷的气候,而春小麦生长周期短,适应温暖的气候。
在种植冬小麦和春小麦时,肥料的运筹原则有所不同。
对于冬小麦来说,由于其生长周期较长,需要在足够长的时间内提供足够的养分。
因此,冬小麦的肥料运筹原则是前期适量施肥,后期适量追肥。
在冬小麦播种前,应根据土壤的肥力状况和小麦的养分需求,适量施入基肥。
基肥的施用量通常是根据土壤的肥力状况和小麦的播种量来确定的。
播种后,由于冬小麦的生长周期长,所以在生长季节中应及时进行追肥。
追肥主要是通过分期施用氮、磷、钾等肥料,以满足不同生长阶段冬小麦的养分需求。
具体追肥的时间和施用量需要根据冬小麦的生长情况和气候条件来确定。
而对于春小麦来说,由于其生长周期较短,生长速度较快,需要在生长的早期迅速提供养分。
因此,春小麦的肥料运筹原则是早期适量施肥,后期减量控制。
在春小麦播种前,应根据土壤的肥力状况和小麦的养分需求,适量施入基肥。
基肥的施用量通常是根据土壤的肥力状况和小麦的播种量来确定的。
播种后,由于春小麦的生长周期较短,生长速度较快,需要在生长的早期及时进行追肥。
追肥主要是通过分期施用氮、磷、钾等肥料,以满足春小麦的养分需求。
但是,由于春小麦生长周期短,所以在生长后期需要减量控制肥料的施用,在保证养分供应的同时,避免因过量施肥导致的养分浪费和环境污染。
此外,不同类型专用小麦的肥料运筹原则还与土壤的肥力情况密切相关。
在肥料的运筹过程中,应根据土壤的肥力状况和小麦的养分需求,合理调整肥料的种类和施用量。
冬小麦什么时候种植,冬小麦的种植时间小麦按播种季节分,可分为冬小麦和春小麦。
小麦品质的好坏,取决于蛋白质的含量与质量。
一般,春小麦蛋白质含量高于冬小麦,但春麦的容重和出粉率低于冬小麦,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冬小麦什么时候种植,冬小麦的种植时间。
冬小麦秋季播种,一般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次年夏季5月底至6月中下旬收获,冬小麦生育期较长,且不同地区生长期差异较大,中国南方冬麦区为120天,北方冬麦区为270天以上,西南部高海拔地区可达330天以上,
全世界的冬小麦种植面积约占小麦总种植面积的75%,分布广泛。
春小麦春季播种,当年夏、秋收获,春小麦生育期短,通常为80-120天,种植面积约占小麦总种植面积的25%,多分布在纬度较高地区。
我国小麦也以冬小麦为主。
冬小麦从种子萌发到成熟的生长周期中,要经过几个发育阶段。
每一发育阶段,都要求的一定的综合外界条件,
如温度、光照、水分、空气、营养物质等,某个条件对某个发育阶段又起主导作用,讫今研究得比较多的有春化阶段和光照阶段。
冬小麦什么时候种植,冬小麦的种植时间就讲到这里,相信大家看后对冬小麦什么时候种植,冬小麦的种植时间都有所了解,希望小编的介绍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冬小麦的需肥规律汇报人:日期:•冬小麦的生长特点•冬小麦的氮肥需求目录•冬小麦的磷肥需求•冬小麦的钾肥需求•冬小麦的其他营养需求•冬小麦的施肥建议01冬小麦的生长特点播种期越冬期返青期从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此阶段小麦基本停止生长。
从2月中下旬开始,此时小麦开始恢复生长。
0302 01一般为9月下旬至10月上旬。
1 2 3从3月上旬至4月中旬,小麦开始大量分蘖。
分蘖期从4月中旬至5月上旬,小麦节间开始伸长。
拔节期从5月中旬至6月上旬,是小麦雌雄蕊形成和花粉粒形成的关键时期。
孕穗期从6月上旬至中旬,小麦开始抽穗。
成熟期从7月中旬至8月上旬,小麦逐渐成熟。
冬小麦是一种需肥较多的作物,整个生长周期需要吸收大量的养分。
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冬小麦对养分的吸收量和比例有所不同。
冬小麦吸收的养分主要来自土壤,同时还需要适量补充化肥。
冬小麦的需肥特点返青期开始后,随着气温的升高和小麦的生长速度加快,养分吸收量逐渐增加。
在分蘖期和拔节期,冬小麦对养分的吸收量达到高峰。
在成熟期,冬小麦对养分的吸收量又有所增加,以补充籽粒发育所需的养分。
孕穗期和抽穗期,冬小麦对养分的吸收量相对减少。
在越冬期,冬小麦基本停止生长,对养分的吸收量较少。
冬小麦的养分吸收规律02冬小麦的氮肥需求氮肥能够促进冬小麦的营养生长,增加叶片数、分蘖数和株高。
促进营养生长合理施用氮肥可以显著提高冬小麦的产量,因为氮是蛋白质、核酸和叶绿素等重要化合物的主要元素。
增加产量氮肥对冬小麦的品质也有积极影响,增加面筋数量和蛋白质含量。
提高品质氮肥对冬小麦的作用氮肥的施用时期基肥在播种前施用适量氮肥作为基肥,有助于促进冬小麦的早期生长。
追肥根据冬小麦的生长情况和土壤肥力,在分蘖期、拔节期和孕穗期进行追肥,以满足作物不同生育期的需求。
氮肥的施用量•根据土壤肥力和冬小麦的生长需求确定施用量,一般每亩施用纯氮10-20公斤。
过量施用氮肥可能导致作物徒长、倒伏和病虫害增加,而不足则可能导致作物生长缓慢、产量低下。
1.小麦黄淮冬麦区小麦生长阶段和影响产量的因素阶段播种—出苗分蘖—越冬返青—拔节抽穗—扬花灌浆—乳熟月份 10上(寒露后)-11 12-1-2上3月份还可部分春分蘖 2中下-3-4 5初—5中 5下—6需水量适中 2月较少 3月逐渐增大4月高峰期最关键适中与气候的关系如果在播种阶段天气持续阴雨或干旱,土壤长期处于过湿或过干状态,小麦播期会推迟(比如10-15天),则导致出苗发育期较常年推迟,苗情会相对较差。
不能满足种子的吸水量要求,就不能发芽。
1.分蘖数量的多少初步决定了小麦的收成好坏。
如果小麦苗情较差,则分蘖数量会偏少。
分蘖数量决定小麦的穗数。
如果分蘖能力太强,则在收获前遇到大风,容易形成倒伏,从而影响产量。
2.越冬是小麦储备能量的时期,如果能有几场大雪,则可有效补充土壤水分。
降雪虽伴随着较强的降温过程,但大部地区有积雪覆盖,对农田起到了增墒、保温作用,保证了冬小麦安全越冬。
3.12月下旬至1月底正常生长的小麦进入越冬期以后,有较强的抗寒能力,而一旦气温回升,幼苗缓慢生成,抗寒力就会降,这时若出现-13~-15℃的低温,对小麦会造成较严重的冻害。
在2月中下旬,冬小麦开始陆续返青, 4月上旬陆续进入拔节阶段。
由于返青后植株生长加快,抗寒力明显下降,加之早春麦田气候多变,冻害频繁,影响小麦生长。
1.如果此一阶段遭受严重冻害袭击,则部分已处于拔节期的冬小麦将会被冻死,由此决定了该地区冬小麦的单产水平将肯定出现下降。
这段时间要提防“倒春寒”。
2.期间如果干旱,则影响穗器官的发育,使穗粒数锐减,对产量影响最大。
主要因素是每天有比较长的日照时数和一定的天数,其次要求比较高的温度,以20度左右通过光照阶段最快,温度低于10度。
如果光照阶段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就不能正常发育,不能正常抽穗。
在5月份,冬小麦生长进入需水最关键时期。
如果旱情不仅没有缓解,反而继续发展,则抑制子粒灌浆及干物质向子粒的运输与积累,导致粒重下降,会直接影响到小麦单产水平。
小麦生长发育的基本知识小麦生长发育的基础知识(一)生育期小麦从种子萌发、出苗、生根、长叶、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结实,经过一系列生长发育过程,到产生新的种子,叫小麦的一生。
从播种到成熟需要的天数叫生育期。
天津市小麦的生育期一般在230—270天。
(二)生育时期生产上根据小麦不同阶段的生育特点,为了便于栽培管理,可把小麦的一生划分为12个生育时期,即出苗、三叶、分蘖、越冬、返青、起身、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浆、成熟期。
(三)生长阶段根据小麦器官形成的特点,可将几个连续的生育时期合并为某一生长阶段。
一般可分为三个生长阶段。
1.苗期阶段从出苗到起身期。
主要进行营养生长,即以长根、长叶和分蘖为主。
2.中期阶段从起身至开花期。
这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既有根、茎、时的生长,又有麦穗分化发育。
3.后期阶段从开花至成熟期。
也称子粒形成阶段,以生殖生长为主。
二、小麦各器官的构造和作用(一)根小麦的根是由胚根和节根组成的。
胚根也叫做种子根、初生根。
一棵幼苗通常有胚根3—5条,最多可达7条。
大粒种子胚根多,小粒种子胚根少。
当第一l片绿叶出现以后,就不再生新的胚根了。
节根也叫永久根、次生根。
当麦苗生出2—3片绿叶的时候,节根就从茎基部的节上长出来。
小麦的分蘖多,节根也比较多。
根系一般入土100--130厘米,最深的可达2米。
根系入土越深,抗旱能力就越强。
据调查,一般约有60%的根系生长在20厘米深的土层里。
小麦根的主要作用是:从土壤中吸取水分和养分,并运送到茎叶中,进行体内有机物质的合成和转化,源源不断地供给小麦生长发育的需要。
(二)茎小麦是成丛生长的,有一个主茎和几个侧茎(也叫分蘖)。
小麦的茎秆分为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地下节间不伸长,构成分蘖节,地上节间伸长,一般有4—6个节间。
茎的主要作用是:使水分和溶解在水里的矿物质养分(如氮、磷等)从根部通过茎部的导管由下而上流向叶子和穗部;把叶子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营养物质(主要是糖分),通过茎部筛管运输到根和穗子。
小麦的生长周期以冬小麦为例(播种时间:9月下旬~10月上旬)一、小麦的一生是指从种子萌发到产生新的成熟种子的整个过程,小麦一生的时间长短,受生态条件和栽培条件的影响很大,冬小麦生育期为230~270天。
小麦的一生中,在形态特征、生理特性等方面发生一系列变化,人们根据这些变化将小麦的一生划分为播种、出苗、分蘖、越冬、返青、起身、拔节、挑旗、抽穗、开花、灌浆、成熟十二个生育时期。
1 .播种期:播种的日子。
2.出苗期:全田50%子粒第一片真叶露出胚芽鞘长出地面2厘米时,10月上中旬左右。
3.分蘖期:全田50%植株第一个分蘖伸出叶鞘1.5~2cm时,10月中下旬左右。
4.越冬期:日平均气温降到2℃左右,小麦植株基本停止生长的日期,11月底12月初。
5.返青期:第二年春天,随着气温的回升,小麦开始生长,50%植株年后新长出的叶片(多为冬春交接叶)伸出叶鞘1~2cm,且大田由暗绿变为青绿色时,2月下~3月上6.起身期(生物学拔节):麦苗由原来匍匐生长开始向上生长,年后第一叶伸长,叶鞘显著伸长,其第一伸长叶的叶耳与年前最后一片叶的叶耳距达1.5cm,基部第一节间微微伸长,三月中旬。
7.拔节期(农艺拔节):小麦的主茎第一节间离地面1.5~2cm,用手指捏小麦基部易碎发响,四月中上旬。
8.挑旗(孕穗期):植株旗叶(最后一片叶)完全伸出(叶耳可见),4月下旬。
9.抽穗:穗子顶端或一侧(不是指芒),由旗叶鞘伸出穗长度的一半时,4月下旬~5月上旬。
10.开花:全田有50%植株第一朵花开放,开花顺序中下→上部→下部,5月上、中旬。
11.灌浆:子粒外形已基本完成,长度达最大值的四分之三,厚度增长甚微,5月中旬开始灌浆。
12.成熟期:①蜡熟期:籽粒大小、颜色接近正常,内部呈蜡状,子粒含水22%,茎生叶基本变干,蜡熟末期子粒干重达最大值,是适宜的收获期。
②完熟期:籽粒已具备品种正常大小和颜色,内部变硬,含水率降至20%以下,干物质积累停止,6月上旬。
小麦得生长周期以冬小麦为例(播种时间:9月下旬~10月上旬)一、小麦得一生就是指从种子萌发到产生新得成熟种子得整个过程,小麦一生得时间长短,受生态条件与栽培条件得影响很大,冬小麦生育期为230~270天。
小麦得一生中,在形态特征、生理特性等方面发生一系列变化,人们根据这些变化将小麦得一生划分为播种、出苗、分蘖、越冬、返青、起身、拔节、挑旗、抽穗、开花、灌浆、成熟十二个生育时期。
1 .播种期:播种得日子。
2.出苗期:全田50%子粒第一片真叶露出胚芽鞘长出地面2厘米时,10月上中旬左右。
3.分蘖期: 全田50%植株第一个分蘖伸出叶鞘1、5~2cm时,10月中下旬左右。
4.越冬期:日平均气温降到2℃左右,小麦植株基本停止生长得日期,11月底12月初。
5.返青期:第二年春天,随着气温得回升,小麦开始生长,50%植株年后新长出得叶片(多为冬春交接叶)伸出叶鞘1~2cm,且大田由暗绿变为青绿色时,2月下~3月上6.起身期(生物学拔节):麦苗由原来匍匐生长开始向上生长,年后第一叶伸长,叶鞘显著伸长,其第一伸长叶得叶耳与年前最后一片叶得叶耳距达1、5cm,基部第一节间微微伸长,三月中旬。
7.拔节期(农艺拔节):小麦得主茎第一节间离地面1、5~2cm,用手指捏小麦基部易碎发响,四月中上旬。
8.挑旗(孕穗期):植株旗叶(最后一片叶)完全伸出(叶耳可见),4月下旬。
9.抽穗:穗子顶端或一侧(不就是指芒),由旗叶鞘伸出穗长度得一半时,4月下旬~5月上旬。
10.开花:全田有50%植株第一朵花开放,开花顺序中下→上部→下部,5月上、中旬。
11.灌浆:子粒外形已基本完成,长度达最大值得四分之三,厚度增长甚微,5月中旬开始灌浆。
12.成熟期:①蜡熟期:籽粒大小、颜色接近正常,内部呈蜡状,子粒含水22%,茎生叶基本变干,蜡熟末期子粒干重达最大值,就是适宜得收获期。
②完熟期:籽粒已具备品种正常大小与颜色,内部变硬,含水率降至20%以下,干物质积累停止,6月上旬。
幼儿园冬小麦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幼儿了解小麦是一种常见的农作物,而冬小麦是其中一种类型。
2.让幼儿了解小麦生长的过程和生命周期。
3.让幼儿了解小麦的种植和收获时间。
4.让幼儿通过操作和实践,了解小麦的种植方法和需求。
5.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探究能力,提高幼儿科学认知水平。
教学内容
1. 小麦的基础知识
小麦是一种常见的谷物,由于其在世界各地都广泛种植,因此是人类重要的主食之一。
冬小麦,是指在秋季播种,经过冬季和春季霜冻、积雪后长成的小麦。
2. 小麦的生长过程
小麦的生命周期可以分为播种期、幼苗期、拔节期、开花期、灌浆期、成熟期六个阶段。
3. 小麦的种植和收获时间
冬小麦的种植时间是在秋季,一般在9月下旬~10月上旬进行;收获期一般在来年的6月下旬至7月上旬。
4. 实践操作
1.准备材料:小麦种子、土壤、种植盆、水壶、小铲子、小毛刷等
2.用小铲子把土壤铲到种植盆中,大概铲到盆的三分之一的深度
3.选择健康的小麦种子,用小毛刷把棕色的外壳刷掉
4.把种子放到盆中,用土壤轻轻盖上,保证大概盖住种子的两倍深度
5.用水壶浇透水,让土壤湿润
6.放到有阳光的地方,每天浇一点水,观察小麦生长情况
总结
通过分享小麦的基础知识和生长过程,幼儿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世界,增强认知能力。
同时,通过实践操作种植小麦,挖掘幼儿潜在的科学兴趣和创造力,让他们体验成功和成长的乐趣。
期望通过本教案,能带给幼儿们不一样的体验和启发,让他们更加关注大自然,并为未来的种植和生产奠定基础。
小麦生长周期小麦生长周期和阶段详情介绍0【导读】小麦冬前要达到上述壮苗标准,必须抓好以下管理措施:及早查苗补苗,适时间苗、疏苗、小麦出苗后应及时对缺苗断垄的麦田查苗、补苗。
为了使补种的麦田与早播的大苗减少差距;补种前,可按1公斤种子1公斤水的比例浸种一天。
小麦在不同的生长时期其管理的方法技术也是不一样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小麦生长周期和阶段详情介绍。
小麦生长周期和阶段详情介绍小麦从出苗到成熟所经历的天数叫生育期,小麦生育期可划分为四个生长阶段:一、播种期精细整地土壤药剂处理,小麦播种期是各类地下害虫危害最严重的时期,结合整地是防治小麦地下害虫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在地下害虫重发区每亩可用40%辛硫磷乳油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公斤,拌细土25公斤制成毒土,犁地前均匀撒施地面,随犁地翻入土中。
二、前期(营养生长阶段)指的是从出苗期到起身期,是决定单位面积穗数的主要时期(3月上旬-中旬)。
加强春季小麦病虫、草害防治,力争早预警、早准备、早防控,春季在小麦拔节前期,做好适时浇好春季第一水,确保小麦生产安全。
三、中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阶段)指的是由起身期到开花期所经历的时间,是决定穗粒数主要时期(4月中旬-5月上旬)。
4月底-5月初做好第一次一喷三防,以后每隔6-7天再喷一次。
四、后期(生殖生长阶段)由开花期到成熟期所经历的时间,是决定粒重的时期(5月中旬-6月上旬),去杂保纯适时收获,确保收获质量。
种小麦中后期管理抓好“一喷三防”小麦生长中后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各种病虫害的盛发期,做好这一时期的田间管理工作对确保小麦丰产至关重要。
近年来“一喷三防”技术在小麦中后期管理中被普遍采用,它是指将杀虫剂、杀菌剂、微肥、抗旱剂等混合加水喷雾,能同时实现防治小麦病虫害、预防干热风、防治倒伏和增加粒重的目的,增产增收。
我省小麦从南到北将陆续进入孕穗抽穗期,可进行“一喷三防”,着重防治赤霉病、穗蚜等病虫害。
冬小麦生长情况汇报
今年冬小麦生长情况总体良好,受到有利气候条件的影响,冬
小麦的生长周期比往年提前了一些。
从播种开始到现在,小麦已经
进入了拔节孕穗期,整体长势健壮,生长情况良好。
首先,从田间观察来看,冬小麦的苗势整体较好,苗高均匀,
叶片饱满翠绿。
受到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的影响,小麦的生长速
度明显加快,初期的生长势头良好,为后期的生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冬小麦的根系发育良好,根系茂盛,有利于吸收土壤中
的养分和水分。
这为小麦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营养和水分保障,有
利于小麦的茁壮成长。
再次,小麦的拔节孕穗期整体生长情况良好,穗粒饱满,穗位
整齐,叶片翠绿。
受到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的影响,小麦的拔节
孕穗期生长势头喜人,为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根据冬小麦田间观察和农业专家的建议,我们将加强对
小麦的田间管理,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保证小麦的生长环境整洁,
为小麦的良好生长提供保障。
总的来说,今年冬小麦生长情况良好,受到有利气候条件的影响,小麦的生长周期提前,整体生长势头良好,为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将继续加强田间管理,做好小麦的后期生长工作,争取取得一个丰收的好成绩。
希望全体农户能够继续关注冬小麦的生长情况,积极参与田间管理工作,共同努力,为冬小麦的丰收保驾护航。
冬小麦生长周期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小麦的生长周期
以冬小麦为例(播种时间:9月下旬~10月上旬)
一、
小麦的一生是指从种子萌发到产生新的成熟种子的整个过程,小麦一生的时间长短,受生态条件和栽培条件的影响很大,冬小麦生育期为230~270天。
小麦的一生中,在形态特征、生理特性等方面发生一系列变化,人们根据这些变化将小麦的一生划分为播种、出苗、分蘖、越冬、返青、起身、拔节、挑旗、抽穗、开花、灌浆、成熟十二个生育时期。
1 .播种期:播种的日子。
2.出苗期:全田50%子粒第一片真叶露出胚芽鞘长出地面2厘米时,10月上中旬左右。
3.分蘖期:全田50%植株第一个分蘖伸出叶鞘~2cm时,10月中下旬左右。
4.越冬期:日平均气温降到2℃左右,小麦植株基本停止生长的日期,11月底12月初。
5.返青期:第二年春天,随着气温的回升,小麦开始生长,50%植株年后新长出的叶片(多为冬春交接叶)伸出叶鞘1~2cm,且大田
由暗绿变为青绿色时,2月下~3月上
6.起身期(生物学拔节):麦苗由原来匍匐生长开始向上生长,年后第一叶伸长,叶鞘显着伸长,其第一伸长叶的叶耳与年前最后
一片叶的叶耳距达,基部第一节间微微伸长,三月中旬。
7.拔节期(农艺拔节):小麦的主茎第一节间离地面~2cm,用手指捏小麦基部易碎发响,四月中上旬。
8.挑旗(孕穗期):植株旗叶(最后一片叶)完全伸出(叶耳可见),4月下旬。
9.抽穗:穗子顶端或一侧(不是指芒),由旗叶鞘伸出穗长度的一半时,4月下旬~5月上旬。
10.开花:全田有50%植株第一朵花开放,开花顺序中下→上部→下部,5月上、中旬。
11.灌浆:子粒外形已基本完成,长度达最大值的四分之三,厚度增长甚微,5月中旬开始灌浆。
12.成熟期:①蜡熟期:籽粒大小、颜色接近正常,内部呈蜡状,子粒含水22%,茎生叶基本变干,蜡熟末期子粒干重达最大值,是适宜的收获期。
②完熟期:籽粒已具备品种正常大小和颜色,内部变硬,含水率降至20%以下,干物质积累停止,6月上旬。
二、
小麦的自然生育阶段:播种—返青(140天左右,冬小麦营养生长阶段, 主要是分蘖、长叶和盘根),返青—拔节,拔节—抽穗,抽穗—乳
熟,乳熟—成熟,其中灌浆期的后期与乳熟阶段基本一致。
1、返青:指的是早春麦田半数以上的麦苗心叶(春生一叶)长出部分
达到1~2厘米时,
称为“返青”。
从返青开始到起身之前,历时约一个月,属苗期阶段
的最后一个时期,称“小麦返青期”。
浇返青水的具体时间,在正常
年份,南部麦区在3月上、中旬;北部麦区在3月中、下旬。
2、拔节:一般以全田50%以上植株的第一茎节露出地面厘米作标志。
此时植株生长快,需要大量水分、养料。
3、抽穗:指禾谷类作物发育完全的幼穗从剑叶鞘内伸出的时期或状
态。
全田有10%植株抽穗时记为始穗期,50%植株抽穗时为抽穗期,80%植株抽穗时为齐穗期。
4. 乳熟:乳熟是农作物成熟过程的一个阶段,与灌浆后期基本一致,
乳熟的谷粒基本变硬(接近腊熟期),但是仍能挤压出白色米浆。
注:灌浆期开始于开花之后,腊熟之前。
是谷粒中营养物质的积累过程,由于谷粒内含物呈白色浆状,故称灌浆期。
5.腊熟期,麦粒里面成熟到一定程度,麦粒已经变硬,但是,麦粒壳
色还是绿色的。
6. 成熟
7. 灌浆期:是农作物的一个生长时期,即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淀粉、蛋白质和积累的有机物质通过同化作用将它们储存在籽粒里的一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