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的思考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5
对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的思考
引言:讨论了当前高校图书馆馆员以及图书馆设施、资源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本着“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和为教学科研提供情报服务的学术性机构,也是大学生陶冶情操、获取知识和培养学习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其建设和发展水平是学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
作为地方高校更是本着培养当地经济和文化建设所需人才为已任,随着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到来,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呈现多样化趋势,不但承担学校教学、科研服务功能,还得从事一定的社会服务功能,为区域文化和经济建设提供支撑。
特别是1999年高校后勤社会化以来,后勤动作所需要的图书支撑也需图书馆来提供,所以,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尤其重要。
1、当前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完善的服务体系。
目前地方高校图书服务体系不健全,没有切实可行的服务流程和服务标准,特别是数字化图书馆运行的稳定性和发展趋势没有很好掌握,服务总是处在一个封闭空间,将学生隔离在外,以卡片管理在运行。
服务缺乏明晰的标准,导致馆员服务的主动性和及时性不足,并且缺乏服务反馈。
1.2馆员缺乏专业知识和业务素质。
高校图书馆馆员文化背景参差不齐,所学专业大相径庭,其工
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普遍较差、自我学习意识不强,很难适应信息时代图书馆发展的需要。
而从熟悉图书馆业务到深入了解图书馆,以及从接触图书馆、情报学专业到系统的学习和掌握图书管理知识,都需要一个长期的自我学习工程,这直接导致整个图书馆专业化服务困难,很多岗位工作情况较差,使得整个图书馆运作效率低下。
1.3服务手段落后,服务方式单一。
面对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许多借阅、检索等还是人工操作,服务方式落后,数字化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完全滞后,不利于学校数字资源的优化整合,服务方式只局限在过程中,缺乏事前事后的分析与反馈和跟踪。
1.4信息资源缺乏。
高校图书馆服务的主要对象就是在校师生,他们文化水平较高,知识面也很广,思维相对活跃,平时对文献信息的需求量非常大,特别是对于一些专业书籍、报刊、杂志,以及英语、计算机过级和其它相关的资格的考试资料,其借阅率更是长期居高不下。
这在许多高校里面必然会造成很多学生长时间借阅不到自己需要的书籍或资料,从而造成图书馆热门的文献信息资料的缺乏。
2、针对地方图书馆服务的对策
2.1 建立现代化科学服务体系。
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化信息技术,
形成了一个新的信息环境,那些单一的、零散的信息内容已经不再引起人们的关注,只有把诸多分散的信息资源最大限度的深层加工,归纳、整理,使之有序化、浓缩化、精细化、专业化,成为一个信息集合体,才能体现出信息资源的真正价值,才能满足信息用户的需求。
这就要求我们要适应新环境,掌握新信息,研究新需求,开发利用网络资源,以网络化、数字化、电子化科学技术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信息资源服务新体系。
2.2针对缺乏专业的理论知识背景和业务素质问题。
首先馆员应该建立爱岗敬业的精神,有了强烈的事业心,就会不断督促自己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业务素质的培养;同时,还可以针对不同知识背景的馆员,分期举办各种业务知识培训班来进一步培养馆员的业务综合素质。
特别是现在高校图书馆正在朝着现代化、电子化、网络化、虚拟化方向发展,使得图书馆的馆藏文献类型、业务工作手段、服务内容和服务方法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读者对信息需求更广、更快、更精、更新,这就要求图书馆员具备较强的信息服务素质能力,成为信息专家和信息导航员。
因此,必须加强计算机其网络、办公自动化等信息化知识的学习。
此外,图书馆员还可以通过继续教育提高学历,以此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使自己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为读者提供满意的服务。
总之,高校图书馆员必须不断进行知识的补充、拓展和提高,优化自身知识结构,提高业务能力,才能更好地胜任“服务者”
这个角色。
2.3更新服务手段,增加服务方式。
根据用户的要求,对网上特定领域内的信息资源进行系统挖掘并进行有序加工和整理,编制成相应的二次文献或加工成自己的电子读物,为用户提供查新检索和课题检索的服务。
为避免用户在网上寻找自己所需信息带来的困难,高校图书馆可根据特定的用户群,选择某些独具地域特色、学科特色、人文特色的资源。
建立专题的网进行导航,还可在图书馆的网页上提供热门站点、相关站点推荐。
根据本地区的经济、文化、科技等特点,建立有地方特色的信息资源,供用户使用。
另外,图书馆还可对重点学科开展电子邮箱跟踪服务,以便将及时收到的有关信息加以优选精练,提供个性化的情报咨询和技术开发服务。
2.4 针对信息资源的不足的问题。
图书馆要不断加强文献资源建设,资源采购之前中必须根据学校的学科分布、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图书馆年度经费以及读者对文献资源的需求状况等,制定出详细的馆藏年度、季度采购计划;采购过程中要认真处理好的各种实体文献资源和电子资源的数量与质量问题。
特别是电子资源,由于其内容广博,允许很多用户同时使用,还能根据需要下载、剪贴、拷贝等优势,越来越成为读者获取文献信息的重要途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进行电子资源的共享比实体资源更加实用和方便。
高校图书馆要以共享为信息资源建设与开发的目标,以互借为实现资源共享的手段,加强区域之间、系统之间的馆际协作,积极参与
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活动,以此来满足读者的各种需求。
总之,在数字化信息时代的今天,地方高校图书馆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不断提高馆员的综合能力,加强与读者的沟通,构建和谐的馆读关系,真正地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参考文献
[1].吴巧珍,21世纪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探析[a].大学图书馆情报学刊 2003,(1).
[2]胡旭明、李艳菊,新环境新需求新服务[a].山东图书馆季刊 2003,(2).
[3] 陈新.谈构建和谐馆读关系与提升高校图书馆“软实力”[j].文献信息论坛,2007.
[4] 王慧,陆思东.高校图书馆服务理念浅谈[j].现代企业教育,2007,(1):20 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