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香瓜栽培技术57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7.06 MB
- 文档页数:57
温室厚皮香瓜栽培技术香瓜分厚皮和薄皮两种,北方地区陆地平栽均为薄皮香瓜,而以新疆为主的哈蜜瓜、白兰瓜、网纹瓜均为厚皮香瓜。
厚皮香瓜温室栽培产量高、效益好,近年来发展较快,现将栽培技术简要介绍如下:一、品种口前常用的有伊丽沙白、新密台农二号、西薄骆驼、日本王子、安农1、2号等抗湿性强的品种。
二、育苗播种时间以栽植适期而定。
厚皮香瓜栽植适期是温室内地下10〜15厘米土温稳泄在14度以上。
香瓜苗龄为40天左右为好,所以播种期就是栽植适期前40天左右。
种子处理用55度热水烫种15〜20分钟,再用常温水浸种6〜8小时。
种子催芽是将种子放在湿毛巾上摊开起装入塑料袋中揣在贴身衬衣兜内、用体温催芽。
每4〜5小时用温水冲洗一次,一般16〜18小时就出芽、芽长为种子长1/3〜1/2 为好。
育苗土用园田土和熟马粪各半、再加入千分之一的硫钱和磷酸二氢钾拌均堆放月余就可播种。
播种是每个育苗碗内直播催芽种子一粒,覆土1〜2厘米。
三、苗期管理温度是播后出苗前25〜30度、苗期20〜25度,最低温度为10度。
浇水要见干见湿、不能小水勤浇、幼苗时浇文水。
苗期若是按要求配制的营养土可不必追肥。
如发现苗色发淡而瘦弱时可用15公斤水加入尿素和磷酸二氢钾各20〜30克叶面喷洒,5〜7天一次,能收到很好效果。
厚皮香瓜喜光,在苗期要想方设法增加光照或用电灯补光。
茎叶和生长点。
主要防治方法是加强放风排湿、增施磷钾肥, 发病后可用新万生、白菌清、克露等杀菌剂控制。
②炭疽病, 主要浸染叶部有时也可浸染幼茎,叶部是大园斑有轮纹而不 穿孔。
防治是增施磷钾肥和加强放风排湿发病后用代森猛 锌、百菌清、甲托防治。
③黑星病主耍浸染叶片和生长点, 病斑小而园,穿孔,有深褐色锯齿、叶皱缩。
防治方法是拔 除病株后用克星丹、星光等低低倍量防治、苗期慎用乐必耕、 新星、福星等,防治药害。
④和猝倒病是出苗后湿度大、土 温低,成片幼苗倒地而死。
立枯病是幼苗零星发病站立枯死, 防治方法主要是保温排湿,特别是土壤不能含水量过大,发 病前可用五代或五福合剂每平方米苗床用7〜8克拌土扬种 防效很好。
大棚甜瓜无公害栽培技术一、品种选择。
可选用中甜1号、金美丽等早熟品种。
二、播种育苗1、棚内制钵。
育苗前搭好竹架大棚。
营养钵选用直径10厘米,高10厘米的塑料套。
每亩大田灌钵1000-1500个。
2、适时播种。
播种期一般在1月中旬左右。
每亩用种量为15-20克。
3、苗床管理。
幼苗出土前不要通风揭膜,当幼苗出土70%以上时,撤除地膜。
出苗至1叶1心前,晴天上午8点后揭开拱棚草帘透光,傍晚盖上。
1叶1心至2叶1心期,要控制水分进行炼苗,防止徒长。
2叶1心后,一般白天温度掌握在22-28℃,夜晚8-10℃。
整个苗期要注意防寒保温和揭膜通风降温。
三、适时定植。
每亩一般基施腐熟农家肥2000千克,进口三元素复合肥50千克,饼肥75-100千克,尿素10千克。
栽前用50%敌克松6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全田喷洒1次,并闷棚48小时。
畦宽2米左右。
2月下旬至3月初选晴天上午定植。
苗龄35天左右,叶龄2-3叶。
爬地栽培的,每畦栽1行,株距0.34米,亩栽植750-800株;吊蔓栽培的,每畦栽2行,株距0.40米,亩定植1400株左右。
要边栽边浇定根水。
栽后要及时覆盖地膜,膜上孔洞要用细土盖严,然后再加盖小拱棚保温。
四、定植后的管理。
定植后7-10天,闷棚升温促活棵。
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一般在坐瓜前可以不追肥。
当幼果呈鸡蛋大小时,结合浇水每亩追施三元素复合肥15千克,以后每隔10天追肥浇水1次,持续2-3次,后期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1-2次。
整枝要选在晴天进行。
爬地栽培的,瓜苗3叶1心时主蔓摘心,选留2-3条健壮子蔓,多余子蔓及时摘除,使其长出孙蔓。
当孙蔓结瓜后,瓜前留1-2叶摘心,适当去除无效孙蔓和结果部位以下老叶。
吊蔓栽培的,采用单蔓整枝,8片真叶向上留5条子蔓,其余子蔓摘除,瓜前留2片叶摘心。
主蔓22-24片叶打顶。
人工授粉是在晴天上午8时采摘开放的雄花,去掉花瓣往雌花柱头上涂抹。
使用药剂处理的,一般在开花前1-2天用强力坐瓜灵喷施或浸雌花子房。
香瓜种植技术方法及图片(2)香瓜种植技术1 香瓜种子处理为杀死种子上携带的病菌,提高发芽率,要对种子进行消毒和崔芽处理。
杀死病毒用10倍的磷酸三钠药液,浸种30分钟;杀死疫霉病、苗期立枯病、蔓枯病等病菌用500倍的甲基托布津药液等浸种30分钟;也可用热水浸种法杀灭病菌。
消毒后进行催芽。
催芽的适宜温度为28-30℃,一般从浸种开始到种子出芽需要16-20小时,24小时后就可出齐。
在同一温室内多年连续进行香瓜栽培的,为了减少病菌的危害,要采用嫁接栽培的方式。
要选用抗病性强、根系吸收能力强、较耐低温的南瓜或甜瓜做砧木。
甜瓜砧常用的有翡翠、希尔费、宝力特、健脚、大井等野生、半野生或栽培甜瓜。
南瓜砧常用的有一代杂种:永康、壮士,以及黑籽南瓜、新土佐等。
从果实品质上看甜瓜砧优于南瓜砧。
砧木种子也要进行处理。
2 配制营养土将土、肥按7:3的比例混合均匀并过筛,每立方米再混入尿素、硫酸钾各0.5-1千克,或混入氮磷钾复合肥1千克左右,另加入多菌灵或五代合剂、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100-200克、加入敌百虫或辛硫磷等杀虫剂100-200克。
充分混拌均匀用塑料薄膜捂盖一周后用于育苗。
3 播种为培育出标准的大壮苗,要在有遮荫和防虫条件下育苗,采用营养钵育苗法,或平畦育苗切块移栽。
营养钵的直径为10-12厘米左右,装土时不能装满。
浇足水后进行播种,一穴播种一粒催芽的种子,或播种经消毒处理没有催芽的饱满种子。
播后盖土。
嫁接育苗的,砧木苗一般要比品种早播种3-5天。
播种结束后用地膜将苗床覆盖严实。
4 苗期管理播种后出苗前要保持苗床温度为25-32℃。
3天后当大部分种子出苗时,揭去地膜,通风降温,白天为22-28℃,夜间为12-15℃,防止幼茎生长过快,形成高脚苗。
适当控制浇水,保持苗床表面见干见湿。
要保持苗床光照充足。
甜瓜苗易发生猝倒病和立枯病,造成死苗,除加强管理外,出苗后每周要用1000倍的高锰酸钾或普力克药液浇灌根部一次。
温室香瓜高产栽培技术温室香瓜是近年来广受欢迎的果蔬作物,也是实现现代农业高产、高效的重要品种之一。
下面为大家介绍温室香瓜高产栽培技术。
一、品种选择在选用温室香瓜种子时,应优先选择品种优良、亲友情况良好的,如早熟、高产、适应性强、品质好的品种。
同时,还要注意有抗病性的品种,能够对瓜类病害进行有效防治。
二、基础培育技术1.育苗:选择富含有机质的肥沃土壤,加入一定量的腐熟有机肥,控制适当的水分和温度,促进温室香瓜苗的健康成长。
2.移栽:在苗期将成长健壮、根系发达的香瓜苗移栽到温室内定植。
移栽前应浇透水,使土壤湿润,移栽后一定要注意浇适量的水,保持适度的湿度。
三、生长调控技术1.温度控制:温室香瓜生长所需温度一般在22℃-32℃左右,可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及天气情况进行调整。
在开花结果前,应以较高的温度为宜;结果后则应降低温度。
2.光照控制:温室香瓜对光照的需求量较大,在进行高产栽培时,应保持恒定的光照条件,以防止过度照射或不足照射。
3.水分管理:温室香瓜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水分,应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和当地气候条件适时浇水,注意浇注量和水质的选择和控制。
4.营养调控:温室香瓜营养需求量较大,应定期施用有机肥或化肥,以提供充足的营养元素。
同时,还需要注意肥料的施用方法和时机。
5.病虫害防治:温室香瓜生长过程中较易发生病虫害,应及时进行预防和防治。
可采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法进行处理,以保证营养果实的生长发育。
四、采收和贮藏技术1.采收:温室香瓜一般在果实饱满、皮色发黄的时候进行采收。
采摘时应轻拿轻放,不要损伤果实和植株。
2.贮藏:采摘后的温室香瓜应妥善存储,避免果实变软烂,影响营养品质。
可选用保鲜膜包装、低温冷藏等方法进行处理。
综上所述,温室香瓜高产栽培技术需要注意的事项较多,要求农民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
只有合理栽培和管理方法,才能让香瓜果实品质更好、收成更丰富。
早春大棚甜瓜高产栽培技术导读:天津蓟县开展早春大棚甜瓜生产,宜选择元首等甜质好、含糖量高、抗病丰产的新品种,于2月初在日光温室内用营养块进行播种育苗,定植前进行低温炼苗,安装棚膜和棚内两膜,采用浅栽方式定植,加强出间肥水管理,4月中旬开始授粉,适时防治蔓枯病、口粉病、金龟子、酚虫等病虫害,7月上中旬第三茬瓜采收结束。
自2007年以来,天津市蓟县设施农业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全县设施面积达到5 400 hm2,其中日光温室面积1 800 hm2,早春大棚生产面积3 600 hm2o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为了满足蓟县消费者对蔬菜种类多样化的需求,拓展设施农业种植结构,天津市蓟县农业蔬菜技术服务站于2008年底赴河北乐亭考察学习早春大棚甜瓜生产栽培技术,通过引进甜瓜新品种及栽培技术,儿年来,设施甜瓜已成为蓟县的新兴产业,成为蓟县农民增收的又一新途径。
1品种选择选择适宜早春大棚栽培的国内外甜瓜生产新品种,如元首、高糖王子、糖王A88、高糖勇士等,这些甜种甜质好,含糖量高,抗病性强,丰产性好。
2茬口安排2月初口光温室育苗,苗龄35天,3月上旬定植,4月中旬开始给第一茬花授粉,5月中旬进入采收期,7月上中旬第三茬瓜采收结束。
3育苗3.1催芽2月上旬将选用的种子晾晒 2 h,后置于55°C温水屮浸泡8 h,再置于28°C恒温箱内催芽24 h,待50%以上种子出芽后播种。
3.2播种在日光温室内用营养块进行播种育苗。
播种前将营养块均匀摆放在育苗畦内,营养块间距为lcm,然后进行灌水,直至所有营养块被水浸透为止,待水完全下渗后进行播种。
将催芽后的种了播于营养块屮间穴内,播后覆盖营养土 2 cm厚,并将营养块间隙用营养土填满,覆土后用辛硫磷600倍液加54. 5%迎春(?霉灵+福美双)杀菌剂600倍液均匀喷洒畦面,最后覆盖地膜进行保温保湿。
3.3温度管理出苗前不放风,播种后6~7天进入出苗期,出苗率达到60%〜70%时撤掉营养块上覆盖的地膜,并开始逐渐放风,保持白天最高温度28~30°C, 苗出齐后白天棚室温度降至25°C左右,2片叶后棚室温度控制在20°C左右,以利花芽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