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UT与IEEE协议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54.57 KB
- 文档页数:9
FTTH(Fiber To The Home ),顾名思义就是一根光纤直接到家庭。
具体说,FTTH是指将光网络单元(ONU)安装在住家用户或企业用户处,是光接入系列中除FTTD(光纤到桌面)外最靠近用户的光接入网应用类型。
FTTH的显著技术特点是不但提供更大的带宽,而且增强了网络对数据格式、速率、波长和协议的透明性,放宽了对环境条件和供电等要求,简化了维护和安装。
FTTH的优势主要是有5点:第一,它是无源网络,从局端到用户,中间基本上可以做到无源;第二,它的带宽是比较宽的FTTH,长距离正好符合运营商的大规模运用方式;第三,因为它是在光纤上承载的业务,所以并没有什么问题;第四,由于它的带宽比较宽,支持的协议比较灵活;第五,随着技术的发展,包括点对点、1.25G和FTTH的方式都制定了比较完善的功能。
资料来源:专业的光模块生产厂家——深圳市万兆通光电作为当今主流的两种pon技术,我们来简单的比较一下gpon和epon两种技术两种技术的准从标准,gpon符合itut的标准而epon是ieee指定的标准速率上看gpon是非对成的下行2.488g上行1.244g,而epon上下行对成都是1.25g从分光比来看,gpon支持最大1:128的分光比,而epon支持1:64,但是实际上从协议上看我们的gpon最大可以支持到1:256的分光比承载业务上看gpon可以承载atm eth tdm等多种业务而epon仅仅可以支持eth带宽效率上gpon的92%明显高于epon的72%Qos gpon可以支持多种业务的的qos,而epon主要是ethqosDba格式来看,gpon的dba是标准格式,在itut的标准中着明确的规定,而epon是各个厂家自行定义,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兼容性不好Ont的管理上,gpon有着专门的协议omci用来做终端管理,只要gpon的设备均遵从omci协议,那么不同厂家的终端和局端设备的互通性要容易的多,而epon都是厂家自己定义,这就给将来的on和olt的t互通带来很大难度简介PON系统结构主要由中心局的光线路终端(OLT: Optical Line Terminal)、包含无源光器件的光分配网(ODN: 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用户端的光网络单元/光网络终端(ONU/ONT Optical Network Unit / Optical Network Terminal,其区别为ONT直接位于用户端,而ONU与用户之间还有其它网络,如以太网) 以及网元管理系统(EMS)组成,通常采用点到多点的树型拓扑结构。
GPON与EPON的简单比较作为当今主流的两种pon技术,我们来简单的比较一下gpon和epon 两种技术1、两种技术的准从标准,gpon符合itut的标准而epon是ieee指定的标准2、速率上看gpon是非对成的下行2.488g上行1.244g,而epon上下行对成都是1.25g3、从分光比来看,gpon支持最大1:128的分光比,而epon支持1:64,但是实际上从协议上看我们的gpon最大可以支持到1:256的分光比4、承载业务上看gpon可以承载atm eth tdm等多种业务而epon仅仅可以支持eth5、带宽效率上gpon的92%明显高于epon的72%6、Qos gpon可以支持多种业务的的qos,而epon主要是eth qos7、Dba格式来看,gpon的dba是标准格式,在itut的标准中着明确的规定,而epon是各个厂家自行定义,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兼容性不好8、Ont的管理上,gpon有着专门的协议omci用来做终端管理,只要gpon的设备均遵从omci协议,那么不同厂家的终端和局端设备的互通性要容易的多,而epon都是厂家自己定义,这就给将来的ont和olt的互通带来很大难度omciOMCI(光网络单元管理控制接口,即ONU Management and Control Interface)是GPON标准中定义的一种OLT与ONT之间信息交互的协议,用于在GPON网络中OLT对ONT的管理,包括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和安全管理等。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管是汉语还是英语,都有各自的语法规则,如果你收到一封不符合语法规则的信件,就很难看明白,OMCI协议同样如此。
GPON标准是由ITU(国际电信联盟)制定,其中标准号G.984.4明确定义了OMCI管理接口,包括OLT和ONT各种消息的编码格式和消息交互过程,即OMCI的“语法”,确保不同厂家的OLT和ONT设备的相互兼容和互通。
ITU-T 与 IEEE 协议规范ITU-T 的中文名称是国际电信联盟远程通信标准化组( ITU-T for ITU Telecommunication Standardization Sector ), 它是国际电信联盟管理下的专门制定远程通信相关国际标准的组织。
该机构创建于 1993年,前身是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是法语Comit e Consultatif International T el ephonique et T e egraphique 的缩写,英文是International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nsultative Committee),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
ITU-T 的各种建议的分类由一个首字母来代表,称为系列(见下文),每个系列的建议除了分类字母以外还有一个编号,比如说"V.90" 。
参见 Category:ITU-T 建议 . 重要的ITU-T 的系列和建议有:A - ITU-T 各部分工作的组织协调B - 语法规定 : 定义,符号,分类C - 常规通信统计D - 常规关税原则E - 总体网络操作,电话服务,服务操作和人的要素E.123 国家和国际电话号码规范E.163 国际电话服务号码分配计划E.164 国际公共远程通信号码分配计划补充 2 - 号码可移动性 F - 非电话远程通信服务G - 传输系统和媒体,数字系统和网络G.711 音频压缩(mu-law)G.722 音频压缩(宽带)G.722.1 音频压缩(宽带,低码率)G.722.2 语音压缩 AMR-WB (宽带,低码率)G.723.1 语音压缩 CELPG.726 音频压缩 ADPCM G.728 语音压缩 LD-CELP G.729 语音压缩 ACELPH - 视频音频以及多媒体系统复合方法 H. 223 低码率多媒体通信复合协议 H.225.0 也被称为实时传输协议 H.261 视频压缩标准 , 约 1991 年H.262视频压缩标准 (和MPEG-2第二部分内容相同 ),约1994年H.263 视频压缩标准 , 约 1995 年H.263v2 ( 也就是 H.263+) 视频压缩标准 , 约 1998 年 H.264视频压缩标准(和MPEG-4第十部分内容相同),约2003年 H.323 基于包传输的多媒体通信系统 附录 D - 基于 H.323 系统的实时传真附录 G - 文本传输和文本集 (Text conversation and Text SET ) 附录 J - H.323 附录 F 的安全性附录K - 基于HTTP 协议服务的H.323传输控制信道附录 M.1 - H.323 中的信令协议隧道 (Qsig ) 附录 M.2 - H.323 中的信令协议隧道 (Qsig )H.324 低码率下的多媒体通信终端H.332 基于 H.323 拓展的宽松双向视频会议在高清编码 / 解码技术产生之前,视频会议数据是基于通用交换格式 编码的。
ieee协议IEEE协议是指由IEEE标准协会所制定的一系列计算机和电子工程领域的标准和协议。
这些协议旨在确保不同设备和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从而使得不同厂商生产的产品能够相互通信和合作。
现今最常见的IEEE协议包括IEEE 802.11 Wi-Fi协议、IEEE 802.3 以太网协议等。
其中IEEE 802.11 Wi-Fi协议是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所采用的一种协议标准。
它定义了一系列无线通信的规范,使得不同厂商的无线设备能够相互兼容和协作。
IEEE 802.11协议定义了无线网络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规定了无线信号的传输方式和频率范围,而数据链路层则负责碎片化、帧同步和差错检测等任务。
这使得通过无线网络传输的数据可以稳定、高效地进行传输。
IEEE 802.3以太网协议是计算机局域网(LAN)所采用的一种协议标准。
它定义了一系列有线通信的规范,使得不同厂商的计算机设备能够相互兼容和协作。
IEEE 802.3协议主要定义了以太网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其中物理层规定了有线信号的传输方式和速率,而数据链路层则规定了如何进行帧同步、差错检测和冲突检测等任务。
这样,通过有线网络传输的数据可以稳定、高效地进行传输。
除了以上两个协议,IEEE还制定了许多其他协议和标准,如IEEE 802.15低功耗蓝牙协议、IEEE 802.16 WiMAX协议、IEEE 802.1Q VLAN协议等。
这些协议和标准在移动通信、网络安全、数据传输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IEEE协议不仅仅是一份文件,它还需要得到厂商和组织的支持和认可。
只有在各个厂商都将其作为标准来实施,才能真正实现互操作性和相互兼容。
因此,IEEE协议的制定过程需要经过多个阶段,包括需求调研、草案制定、公开评审等。
总之,IEEE协议是计算机和电子工程领域的标准和协议,用于确保不同设备和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
它的制定旨在促进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和服务。
ITUT与IEEE协议规范ITU-T的中文名称是国际电信联盟远程通信标准化组(ITU-T for ITU Telecommunication Standardization Sector), 它是国际电信联盟管理下的专门制定远程通信有关国际标准的组织。
该机构创建于1993年,前身是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 是法语ComitéConsultatif International Téléphonique et Télégraphique的缩写, 英文是International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nsultative Committee),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
ITU-T的各类建议的分类由一个首字母来代表,称之系列(见下文),每个系列的建议除了分类字母以外还有一个编号,比如说"V.90"。
参见Category:ITU-T建议.重要的ITU-T的系列与建议有:A - ITU-T 各部分工作的组织协调B - 语法规定 : 定义, 符号, 分类C - 常规通信统计D - 常规关税原则E - 总体网络操作,电话服务,服务操作与人的要素E.123 国家与国际电话号码规范E.163 国际电话服务号码分配计划E.164 国际公共远程通信号码分配计划补充 2 - 号码可移动性F - 非电话远程通信服务G - 传输系统与媒体,数字系统与网络G.711 音频压缩 (mu-law)G.722 音频压缩 (宽带)G.722.1 音频压缩 (宽带, 低码率)G.722.2 语音压缩 AMR-WB (宽带, 低码率)G.723.1 语音压缩 CELPG.726 音频压缩 ADPCMG.728 语音压缩 LD-CELPG.729 语音压缩 ACELPH - 视频音频与多媒体系统复合方法H.223 低码率多媒体通信复合协议H.225.0 也被称之实时传输协议H.261 视频压缩标准, 约1991年H.262 视频压缩标准(与MPEG-2第二部分内容相同), 约1994年H.263 视频压缩标准, 约1995年H.263v2 (也就是 H.263+) 视频压缩标准, 约1998年H.264 视频压缩标准(与MPEG-4第十部分内容相同), 约2003年H.323 基于包传输的多媒体通信系统附录 D - 基于H.323系统的实时传真附录 G - 文本传输与文本集(Text conversation and Text SET)附录 J - H.323 附录 F 的安全性附录 M.1 - H.323中的信令协议隧道 (Qsig)附录 M.2 - H.323中的信令协议隧道 (Qsig)H.324 低码率下的多媒体通信终端H.332 基于H.323拓展的宽松双向视频会议在高清编码/解码技术产生之前,视频会议数据是基于通用交换格式 (CIF) 进行编码的。
ieee协议的作用和工作原理IEEE协议呀,就像是网络世界里的一套超级规则呢!IEEE协议在我们的生活里可是无处不在的。
你知道吗?当你在家开开心心地用Wi - Fi上网,看剧、刷短视频或者打游戏的时候,IEEE协议就在背后默默发挥着作用。
比如说802.11系列协议,这可是Wi - Fi的重要规则制定者哦。
它就像一个超级管家,规定了Wi - Fi设备怎么相互交流。
如果没有这个协议,那你的手机、电脑和路由器就会像一群不懂规矩的小孩子,乱成一团,根本不知道怎么把网络信号好好地传递来传递去。
那它的工作原理可有趣啦。
想象一下,每个支持Wi - Fi的设备都像是一个小居民,它们都住在一个叫无线网络的社区里。
IEEE协议呢,就像是社区的管理员,给每个小居民都安排好了特定的交流方式。
设备要发送数据的时候,就像是小居民要出门传达一个消息。
它得按照协议规定的格式把消息打包好,这个包里面就包含了要发送给谁呀,从哪里来呀之类的重要信息。
然后呢,设备就把这个包发送出去,就像小居民把消息扔到社区的信息传递通道里。
在这个无线网络社区里,还有很多不同类型的设备,就像有各种各样性格和需求的小居民。
IEEE协议可聪明啦,它能让不同的设备和谐共处。
比如说,有的设备可能需要快速地发送大量数据,像你在下载一个很大的电影的时候,协议就会合理安排,让这个设备有更多的机会使用网络资源。
而对于那些只需要偶尔发送一点小数据的设备,也能照顾到,就像小居民们都能在社区里愉快地分享信息一样。
IEEE协议在有线网络里也很厉害哦。
像以太网的IEEE 802.3协议,它管理着我们办公室里那些用网线连接的电脑呀、打印机呀之类的设备。
在这个有线的世界里,协议规定了数据在网线里怎么传输,就像给数据在电线里的旅行制定了详细的路线图。
如果有数据从一台电脑要发送到打印机,它得按照协议的要求一步一步地走,不能乱跑。
这就保证了数据能准确无误地到达目的地,就像你给朋友寄信,地址写得清清楚楚,邮递员才能准确送达一样。
ITU-T两种低码率语音编码赤准研务系统的性能比较州剐Z、5A张继东,,陆义宁:(1.上海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上海200030;2.南京邮电学院信息工程系,江苏南京210003)【摘要】介绍了17兀J—T的两种低速语音编码标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性能研究与比较,最后给出了实验结果。
【关键词】语音编码;码本激励线性预测编码;矢量量化1引言(1)预处理(高通滤波,定标)。
(2)对10 m s帧长语音段采用L ev ins on—D urb in20世纪70年代中期,特别是80年代以来,语法进行L P C分析,并将L P系数转换成线谱对LS P音编码技术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产生了混合编码算参数,用V Q量化编码。
法,它综合了波形编码与声码器的优点,在4~16(3)将10ills帧分成2个5ins的子帧,分别求kb/s速度上得到高质量的合成语音。
多脉冲激励线子帧语音模型对应的激励信号。
性预测编码(M P I o'C),规则激励线性预测编码(4)第二子帧的信号,合成滤波器系数取自第二(RPE LPC),码本激励线性预测编码(CEL P)等都是基步运算的结果,而第一帧合成滤波器系数通过第二于此类的混合编码。
其中CEL P系统是成功的代表。
子帧系数与前一帧系数内插得到。
下面将分析两种ITU-T最新制订的且码率最(5)开环基音估计。
即根据短项预测产生的预测低的语音编码国际标准(G.729与G.723.1),并在此误差直接进行估计。
基础上给出它们的性能比较。
(6)进行自适应码本搜索得到语音中具有准周2 两种语音编码器的编码原理期特性的激励。
根据第5步的结果搜索范围可以缩小。
2.1G.729(7)具有代数结构的固定码本搜索,得到语音模G.729的编码原理如图I所示,流程如下。
型的随机激励信号。
(8)两个码本的增益采用具有共轭结构的两级码书进行矢量量化。
G.729编码的码字分配方案如表1所示。
袭疆。
8I&/s,729CS-ACELP算法比特努配no赫’0雪}裂q-'tttl p宁职≯母役悬计瓣群黟。
光传输设备通用技术规范光传输设备通用技术规范1光传输设备采购标准技术规范使用说明1. 本物资采购标准技术规范分为标准技术规范通用部分和标准技术规范专用部分。
2. 项目单位根据需求选择所需设备的技术规范。
技术规范通用部分条款、专用部分标准技术参数表和使用条件表固化的参数原则上不能更改。
3. 项目单位应按实际要求填写项目需求部分。
如确实需要改动以下部分,项目单位应填写专用部分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并加盖该网、省公司物资部(招投标管理中心)公章,与辅助说明文件随招标计划一起提交至招标文件审查会。
(1)改动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
(2)项目单位要求值超出标准技术参数值范围。
(3)根据实际使用条件,需要变更海拔高度、耐受地震能力、环境温度等要求。
对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随招标文件同时发出并视为有效,否则将视为无差异。
4. 投标人逐项响应技术规范专用部分中标准技术参数表、项目需求部分和投标人响应部分三部分相应内容。
填写投标人响应部分,应严格按招标文件技术规范专用部分的“招标方要求值”一栏填写相应的投标人响应部分的表格。
投标人还应对项目需求部分的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给出的参数进行响应。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与标准技术参数表和使用条件表中参数不同时,以差异表给出的参数为准。
投标人填写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响应表时,如有偏差除填写投标人技术偏差表外,必要时应提供证明参数优于招标方要求的相关试验报告。
5. 对扩建工程,项目单位应在专用部分提出与原工程相适应的一次、二次及土建有关的接口要求。
6. 技术规范范本的页面、标题等均为统一格式,不得随意更改。
2光传输设备通用技术规范目次光传输设备采购标准技术规范使用说明 (3)1总则 (6)1.1一般规定 (6)1.2投标人资格和投标要求 (6)1.3工作范围 (7)1.4设计图纸、说明书和试验报告要求 (8)1.5达不到保证性能的处罚 (10)1.6标准和规范 (10)1.7技术数据和信息 (11)1.8备品备件 (11)1.9专用工具 (11)1.10安装、调试、试运行和验收 (12)2SDH设备技术要求 (12)2.1SDH光传输设备技术要求 (12)2.2系统技术特性 (13)2.3ADM设备技术指标及要求 (16)2.4MSTP(多业务传输平台)功能特性要求 (20)2.5系统接口及再生段距离计算 (22)2.6网络单元管理系统技术指标及要求 (24)2.7公务联络系统(EOW) (27)2.8光放大器的技术特性及参数 (28)3PDH设备技术要求 (28)3.1供电电源 (28)3.2系统总技术特性 (28)4对设备的一般要求 (28)4.1环境温度及湿度 (28)4.2温度循环试验 (28)4.3振动测试要求 (29)4.4电磁兼容和抗电磁干扰 (29)5技术服务、工程技术联络会议及技术培训 (29)5.1技术服务 (29)5.2工程技术联络会议 (30)5.3培训 (30)6试验和验收 (30)6.1试验 (30)6.2工厂验收 (31)6.3现场验收 (31)6.4初验与试运行条件 (32)36.5试运行 (32)6.6终验 (32)7质量保证及管理 (32)8技术支持 (33)4光传输设备通用技术规范1总则1.1一般规定1.1.1 投标人或光传输设备的供货厂(商)(包括分包厂商)必须具备权威机关颁发的ISO 9000系列的认证书或等同的质量保证体系认证证书,并应具有设计、制造和提供过与本工程相类似的、或规模更大,较规定的条件更严格的光传输设备的业绩。
通信工程师:同步数字体系(SDH)技术(题库版)1、多选非网关网元和网管计算机连接不通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处理()。
A、使用PING检查网管计算机和网关网元畅通情况;B、通过网管检查非网关网元是否脱管或者与该网元连(江南博哥)接的相邻网元光板有无光路告警;C、使用ipconfig命令检查网管计算机地址和网关配置情况;D、使用tracert–d命令检查到达不通网元路由情况;E、使用routeprint检查网管计算机路由列表。
正确答案:A, B, C, D, E2、单选telnet到网元的NCP后,可以使用()命令查看端口ECC的连接状态。
A、if–aB、route–aC、sccinfoD、ppptable 正确答案:A3、多选S385的2M板的桥接板(BIE1板)可以插在哪些槽位?().A.61#;B.62#;C.63#;D.64#;E.65#.正确答案:A, B, C, D, E4、问答题什么是SDH设备的逻辑功能块?简单描述RST、HPT和PPI功能块的主要功能。
正确答案:ITUT采用功能参考模型的方法对SDH设备进行规范,它将设备所应完成的功能分解为各种最基本的标准功能块,功能块的实现与设备的物理实现无关(以哪种方法实现不受限制)。
RST:再生段终端功能块RST是RSOH开销的源和宿,也就是说RST功能块在构成SDH帧信号的过程中产生RSOH(发方向),并在相反方向(收方向)终结和处理RSOHHPT:高阶通道终端功能块HPT是高阶通道开销的源和宿,通过它形成和终结高阶虚容器(HPVC.PPI:PDH物理接口功能块PPI是作为PDH设备和携带支路信号的物理传输媒质的接口,主要功能是进行码型变换和支路定时信号的提取.5、判断题SDH信号的速率等级表示为STM-N,其中N是正整数,可以是任意值。
正确答案:错6、问答题ZXSM-150/600/2500采用何种供电方式?正确答案:采用分散供电和集中供电相结合的方式。
网卡主要功能:①实现与主机总线的通讯连接,解释并执行主机的控制命令。
②实现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③实现物理层的功能网卡简称网络接口卡(Network Interface Card,NIC),是计算机局域网中重要的连接设备之一,计算机通过网卡接入网络。
在计算机网络中,网卡一方面负责接收网络上的数据包,通过和自己本身的物理地址相比较决定是否为本机应接信息,解包后,将数据通过主板上的总线传输给本地计算机,另一方面将本地计算机上的数据打包后送出网络。
网卡工作在物理层中继器工作在物理层,用来复原网络中的信号并重新发送到其他网段上,不负责处理任何数据的集线器工作在物理层,用于连接各物理设备交换机也是在数据链路层,作用类似网桥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网关则有所不同,有些网关使用完整的七层协议,不过一般网关负责执行应用层的协议转换调制解调器工作在物理层=======================================================网卡工作于OSI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怎么理解?悬赏分:5 - 解决时间:2006-10-11 00:34工作于物理层可以理解,因为网卡的主要工作原理是整理计算机上发往网线上的数据,并将数据分解为适当大小的数据包之后向网络上发送出去。
最佳答案网卡本身属于物理设备,主要任务是将双绞线与您的网卡相连.数据链路层作为OSI模型的第二层.在二层的为MAC地址,数据单元是FRAME.网卡本身使用的是MAC地址,与交换机相连构成一个标准交换体系.与交换机通讯使用的是FRAME,用的地址也是MAC地址.=============================================1.10 网络互连技术一、网络互连的概念1、网络互连的历史60年代至70年代,大型中央主机主宰着数据处理工业。
网络用来把哑终端连到主机上,这是一种固定的层次结构。
IBM的SNA就属于这一代,远程设备一般用专用多点线路连到中央主机。
ITU-T与IEEE协议规范ITU-T的中文名称是国际电信联盟远程通信标准化组(ITU-T for ITU Telecommunication Standardization Sector), 它是国际电信联盟管理下的专门制定远程通信相关国际标准的组织。
该机构创建于1993年,前身是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 是法语ComitéConsultatif International Téléphonique et Télégraphique的缩写, 英文是International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nsultative Committee),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
ITU-T的各种建议的分类由一个首字母来代表,称为系列(见下文),每个系列的建议除了分类字母以外还有一个编号,比如说"V.90"。
参见Category:ITU-T建议.重要的ITU-T的系列和建议有:A - ITU-T 各部分工作的组织协调B - 语法规定 : 定义, 符号, 分类C - 常规通信统计D - 常规关税原则E - 总体网络操作,电话服务,服务操作和人的要素E.123 国家和国际电话号码规范E.163 国际电话服务号码分配计划E.164 国际公共远程通信号码分配计划补充 2 - 号码可移动性F - 非电话远程通信服务G - 传输系统和媒体,数字系统和网络G.711 音频压缩 (mu-law)G.722 音频压缩 (宽带)G.722.1 音频压缩 (宽带, 低码率)G.722.2 语音压缩 AMR-WB (宽带, 低码率)G.723.1 语音压缩 CELPG.726 音频压缩 ADPCMG.728 语音压缩 LD-CELPG.729 语音压缩 ACELPH - 视频音频以及多媒体系统复合方法H.223 低码率多媒体通信复合协议H.225.0 也被称为实时传输协议H.261 视频压缩标准, 约1991年H.262 视频压缩标准(和MPEG-2第二部分内容相同), 约1994年H.263 视频压缩标准, 约1995年H.263v2 (也就是 H.263+) 视频压缩标准, 约1998年H.264 视频压缩标准(和MPEG-4第十部分内容相同), 约2003年H.323 基于包传输的多媒体通信系统附录 D - 基于H.323系统的实时传真附录 G - 文本传输和文本集(Text conversation and Text SET)附录 J - H.323 附录 F 的安全性附录 K - 基于HTTP协议服务的H.323传输控制信道附录 M.1 - H.323中的信令协议隧道 (Qsig)附录 M.2 - H.323中的信令协议隧道 (Qsig)H.324 低码率下的多媒体通信终端H.332 基于H.323拓展的宽松双向视频会议在高清编码/解码技术产生之前,视频会议数据是基于通用交换格式 (CIF) 进行编码的。
ITU-T与IEEE协议规范ITU-T的中文名称是国际电信联盟远程通信标准化组(ITU-T for ITUTeleco mmuni catio n Standa rdiza tionSector), 它是国际电信联盟管理下的专门制定远程通信相关国际标准的组织。
该机构创建于1993年,前身是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是法语Com itéConsul tatif Intern ation al Téléph oniqu e et Télégr aphiq ue的缩写, 英文是Int ernat ional Telegr aph and Teleph one Consul tativ e Commit tee),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
ITU-T的各种建议的分类由一个首字母来代表,称为系列(见下文),每个系列的建议除了分类字母以外还有一个编号,比如说"V.90"。
参见Cate gory:ITU-T建议.重要的ITU-T的系列和建议有:A - ITU-T 各部分工作的组织协调B - 语法规定 : 定义, 符号, 分类C - 常规通信统计D - 常规关税原则E - 总体网络操作,电话服务,服务操作和人的要素E.123 国家和国际电话号码规范E.163 国际电话服务号码分配计划E.164 国际公共远程通信号码分配计划补充 2 - 号码可移动性F - 非电话远程通信服务G - 传输系统和媒体,数字系统和网络G.711 音频压缩 (mu-law)G.722 音频压缩 (宽带)G.722.1 音频压缩 (宽带, 低码率)G.722.2 语音压缩 AMR-WB (宽带, 低码率)G.723.1 语音压缩 CELPG.726 音频压缩 ADPCMG.728 语音压缩 LD-CELPG.729 语音压缩 ACELPH - 视频音频以及多媒体系统复合方法H.223 低码率多媒体通信复合协议H.225.0 也被称为实时传输协议H.261 视频压缩标准, 约1991年H.262 视频压缩标准(和MPEG-2第二部分内容相同), 约1994年H.263 视频压缩标准, 约1995年H.263v2(也就是 H.263+) 视频压缩标准, 约1998年H.264 视频压缩标准(和MPEG-4第十部分内容相同), 约2003年H.323 基于包传输的多媒体通信系统附录 D - 基于H.323系统的实时传真附录 G - 文本传输和文本集(Text conver satio n and Text SET)附录 J - H.323 附录 F 的安全性附录 K - 基于HTTP协议服务的H.323传输控制信道附录 M.1 - H.323中的信令协议隧道 (Qsig)附录 M.2 - H.323中的信令协议隧道 (Qsig)H.324 低码率下的多媒体通信终端H.332 基于H.323拓展的宽松双向视频会议在高清编码/解码技术产生之前,视频会议数据是基于通用交换格式(CIF) 进行编码的。
ieee transaction的要求IEEE Transactions是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旗下的一系列学术期刊,为电气工程、电子工程以及计算机科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一个发表研究成果的平台。
在准备提交一篇文章到IEEE Transactions上时,研究者需要遵循一定的要求和规定。
本文将一步一步地回答关于IEEE Transactions的要求。
第一步:选择期刊IEEE Transactions包括多个具体领域的子刊,例如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Systems、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等。
研究者需要根据自己的研究领域选择合适的期刊。
最好选择与自己研究课题相关的期刊,这样能够更好地与同行进行学术交流。
第二步:查看作者指南每个IEEE Transactions期刊都有自己的作者指南,详细阐述了投稿的要求和规范。
研究者需要仔细阅读相应期刊的作者指南,并确保自己的论文符合要求。
作者指南通常涵盖以下内容:1. 文章类型:IEEE Transactions接受原创研究论文、综述、通信等不同类型的文章。
研究者需要确定自己的论文适合哪种类型,并按照相应类型的要求进行写作。
2. 写作规范:IEEE Transactions对论文格式和结构有具体要求。
例如,论文应采用双栏格式、特定的字体和字号,并包括标题、摘要、关键词、引言、方法、实验结果、讨论、结论等不同部分。
3. 字数限制:每个IEEE Transactions期刊对文章字数都有限制。
研究者需要确保自己的论文在字数上符合要求。
一般来说,字数范围在5000-10000字之间。
4. 引用格式:IEEE Transactions采用特定的引用格式。
研究者需要在写作过程中按照该格式对他人的研究进行正确引用,并避免抄袭行为。
itu t标准ITU-T标准。
ITU-T标准是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部门(ITU-T)制定的一系列标准,旨在推动全球电信和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
这些标准涵盖了从传输网络到协议规范、从音视频编解码到数据通信的各个领域,对于促进全球通信产业的发展和技术的统一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ITU-T标准在传输网络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传输网络方面,ITU-T标准涵盖了光纤通信、数字传输系统、交换设备等多个方面的技术规范。
这些标准的制定,使得不同厂家生产的设备可以相互兼容,从而促进了全球通信网络的互联互通。
其次,ITU-T标准在协议规范领域也具有重要意义。
在协议规范方面,ITU-T标准涵盖了传输控制协议(TCP)、互联网协议(IP)、多媒体传输协议(RTP)等多个协议的制定和推广。
这些标准的统一,为全球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基础支撑,使得不同网络之间可以实现互联互通。
此外,ITU-T标准在音视频编解码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音视频编解码方面,ITU-T标准涵盖了音频编解码、视频编解码、多媒体传输等多个方面的技术规范。
这些标准的制定,使得不同厂家生产的音视频设备可以实现互操作,为全球音视频通信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最后,ITU-T标准在数据通信领域也具有重要意义。
在数据通信方面,ITU-T标准涵盖了数据传输速率、数据格式、数据安全等多个方面的技术规范。
这些标准的制定,为全球数据通信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使得不同数据通信设备可以实现互联互通。
总之,ITU-T标准在全球通信产业的发展和技术的统一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制定统一的技术规范,ITU-T标准促进了全球通信设备的互联互通,推动了全球通信产业的发展,为全球信息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希望未来ITU-T标准能够继续发挥其在全球通信领域的重要作用,推动全球通信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网卡主要功能:①实现与主机总线的通讯连接,解释并执行主机的控制命令。
②实现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③实现物理层的功能网卡简称网络接口卡(Network Interface Card,NIC),是计算机局域网中重要的连接设备之一,计算机通过网卡接入网络。
在计算机网络中,网卡一方面负责接收网络上的数据包,通过和自己本身的物理地址相比较决定是否为本机应接信息,解包后,将数据通过主板上的总线传输给本地计算机,另一方面将本地计算机上的数据打包后送出网络。
网卡工作在物理层中继器工作在物理层,用来复原网络中的信号并重新发送到其他网段上,不负责处理任何数据的集线器工作在物理层,用于连接各物理设备交换机也是在数据链路层,作用类似网桥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网关则有所不同,有些网关使用完整的七层协议,不过一般网关负责执行应用层的协议转换调制解调器工作在物理层=======================================================网卡工作于OSI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怎么理解?悬赏分:5 - 解决时间:2006-10-11 00:34工作于物理层可以理解,因为网卡的主要工作原理是整理计算机上发往网线上的数据,并将数据分解为适当大小的数据包之后向网络上发送出去。
最佳答案网卡本身属于物理设备,主要任务是将双绞线与您的网卡相连.数据链路层作为OSI模型的第二层.在二层的为MAC地址,数据单元是FRAME.网卡本身使用的是MAC地址,与交换机相连构成一个标准交换体系.与交换机通讯使用的是FRAME,用的地址也是MAC地址.=============================================1.10 网络互连技术一、网络互连的概念1、网络互连的历史60年代至70年代,大型中央主机主宰着数据处理工业。
网络用来把哑终端连到主机上,这是一种固定的层次结构。
IBM的SNA就属于这一代,远程设备一般用专用多点线路连到中央主机。
ITU-T与IEEE协议规范ITU-T的中文名称是国际电信联盟远程通信标准化组(ITU-TforITUTelecommunicationStandardizationSector),它是国际电信联盟管理下的专门制定远程通信相关国际标准的组织。
该机构创建于1993年,前身是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是法语ComitéConsultatifInternationalTéléphoniqueetTélégraphique的缩写,英文是InternationalTelegraphandTelephoneConsultativeCommittee),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
ITU-T的各种建议的分类由一个首字母来代表,称为系列(见下文),每个系列的建议除了分类字母以外还有一个编号,比如说"V.90"。
参见Category:ITU-T建议.重要的ITU-T的系列和建议有:A-ITU-T各部分工作的组织协调B-语法规定:定义,符号,分类C-常规通信统计D-常规关税原则E-总体网络操作,电话服务,服务操作和人的要素E.123国家和国际电话号码规范E.163国际电话服务号码分配计划E.164国际公共远程通信号码分配计划补充2-号码可移动性F-非电话远程通信服务G-传输系统和媒体,数字系统和网络G.711音频压缩(mu-law)G.722音频压缩(宽带)G.722.1音频压缩(宽带,低码率)G.722.2语音压缩AMR-WB(宽带,低码率)G.723.1语音压缩CELPG.726音频压缩ADPCMG.728语音压缩LD-CELPG.729语音压缩ACELPH-视频音频以及多媒体系统复合方法H.223低码率多媒体通信复合协议H.225.0也被称为实时传输协议H.261视频压缩标准,约1991年H.262视频压缩标准(和MPEG-2第二部分内容相同),约1994年H.263视频压缩标准,约1995年H.263v2(也就是H.263+)视频压缩标准,约1998年H.264视频压缩标准(和MPEG-4第十部分内容相同),约2003年H.323基于包传输的多媒体通信系统附录D-基于H.323系统的实时传真附录G-文本传输和文本集(TextconversationandTextSET)附录J-H.323附录F的安全性附录K-基于HTTP协议服务的H.323传输控制信道附录M.1-H.323中的信令协议隧道(Qsig)附录M.2-H.323中的信令协议隧道(Qsig)H.324低码率下的多媒体通信终端H.332基于H.323拓展的宽松双向视频会议在高清编码/解码技术产生之前,视频会议数据是基于通用交换格式(CIF)进行编码的。
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部(ITU-T)制定了视频标准,称为H.261和H.263。
H.261标准只定义了QCIF和CIF格式。
四分之一CIF(QCIF)格式只被用于最低数据率(64千位/秒及更低)的会议,目前已经很少使用。
自从H.263标准发布以来,更多使用“全分辨率”(定义为16CIF)的格式(4CIF和16CIF)逐步被采用。
由于采用此类标准时,计算和宽带的限制,用于全动态视频会议的通用分辨率仍然是CIF到4CIF。
ITU-T最近采纳了视频压缩新标准,该方法减小了整个视频文件的大小,从而文件可以更为经济地通过容量更小的网络连接(更低的数据率/宽带)进行传输。
现在,ITU-T建议高清晰度视频会议采用H.264视频标准,该标准通过比较低的数据传输率提供高质量画面。
现在,H.264已成为HD-DVD(高清DVD)以及广播、有线、视频会议和消费电子产品的强制标准。
I-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forIntegratedServicesDigitalNetwork)J-电视、广播和其他多媒体信号的传输K-抗干扰L-电缆和室外设备的建设、安装和保护M-TMN和网络维护:国际传输系统、电话线路、传真和租用线路。
N-维护:国际电视和伴音传输回路O-测量仪器规范P-电话传输质量、电话安装、本地介入网络Q-切换和信令Q.931综合业务数字网信令第三层R-传真传输S-传真服务终端设备T-远程信息处理服务终端T.31和T.32提高了一个传真机和数字终端的接口。
T.411-T.424包含开发文档框架(ODA和ODIF),和一个标准化的文档文件格式U-传真交换V-电话网上的数据通信V.1在二元符合和二元状况码的等价关系V.5在0.01%的误码率下600bps,1200bps,2400bps,4800bps和9600bps码率下的同步信令V.10一个1976年达成的协议,用于非平衡电路上的100kbps以下的数据通信V.11一个1976年达成的协议,用于平衡电路上的10Mbps以下的数据通信V.17一个使用网格调制(TCM:Trellis_modulation),在12和14.4kbps下使用的传真协议V.21一个在两个模拟拨号调职解调器间进行全双工通信的建议。
通信使用音频频移键控(AFSKforAudiofrequency-shiftkeying)调制,工作在300波特下,码率为300bps。
V.22一个在两个模拟拨号调职解调器间进行全双工通信的建议。
通信使用相移键控(PSKforPhase-shiftkeying)调制,工作在600波特下,码率为300bps或者1200bps。
V.22bis一个V.22的拓展。
使用了四相调制(QAMforQuadratureAmplitudeModulation),工作在600波特下,码率为1200bps或者2400bps。
兼容V.22模式。
V.23一个在两个模拟拨号调职解调器间进行半双工通信的建议。
通信使用频移键控(FSKforfrequency-shiftkeying)调制,工作在600或者1200波特下,码率分别为600bps 或者1200bps。
另外有一个可选的75波特的反向信道可以传送75bps的码率。
V.24一系列有关在数据终端设备(DTEfordataterminalequipment)和数据链路终端设备(DCTEfordatacircuitterminatingequipment)之间进行交换的定义。
最早于1964年达成协议,等价于EIARS232的一个子集:关于电路层和物理层的细节,参见V.28和其它。
V.25一个1968年达成的协议,定义了在电话线路上自动呼叫和/或应答的设备的标准,使用了V.24中定义的交换电路,尤其是并行自动呼叫。
它还定义了用于消除网络回声的消除器和抑制器。
V.25bis一个V.25的拓展,使用了V.24种定义的串行交换电路来进行数据传输。
并为匿名访问定义了命令格式,同步字和面向位的操作。
V.26一个1968年达成的协议,是在两个模拟固定线路拨号调职解调器间进行全双工通信的建议。
通信使用相移键控(PSKforPhase-shiftkeying)调制,工作在1200波特下,码率为2400bps。
另外有一个可选的75波特的反向信道可以双向传送75bps的码率。
V.26bis一个1972年达成协议的V.26的拓展,工作在拨号调职解调器的半双工模式下,加入了一个码率为1200bps的返回信道,同样工作在1200波特下。
V.26ter一个1984年达成协议的V.26的拓展,工作在固定线路拨号调职解调器的全双工模式下,使用同步或者非同步方式建立一个码率为1200bps的返回信道,同样工作在1200波特下,利用回声消除来分隔信道。
V.27一个1972年达成的协议,是在两个模拟固定线路拨号调职解调器间进行全双工或者半双工通信的建议。
通信使用相移键控(PSKforPhase-shiftkeying)调制,工作在1600波特下,同步传输码率为4800bps。
另外有一个可选的75波特的反向信道可以传送75bps 的码率。
V.27bis一个1976年达成协议的V.27的拓展,增加了一个和V.26兼容的工作1200波特下,码率为2400bps的返回信道。
一个自适应的均衡器被用来处理低级线。
V.27ter一个使用在拨号线路上的V.27bis的拓展。
V.28一个1972年达成的协议,用于非平衡电子电路上的数据通讯。
如果和V.24以及按照ISO2110排列的25脚的连接器一起使用,就和EIARS232兼容。
V.29一个1976年达成的协议,是在两个模拟固定线路拨号调职解调器间进行全双工通信的建议。
通信使用积分幅度调制(QAMforQuadratureamplitudemodulation),工作在2400波特下,同步传输码率为9600bps。
使用2400波特下的简化调制(reducedmodulations)传送反向7200bps或者4800bps的数据。
一种可选的多路技术可以将7200bps、4800bps和2400bps的子信道集合为9600bps,使用正向信道传输。
该标准的一个变型被用在传真传输中。
V.32一个1984年达成的协议,是在多个模拟固定线路/拨号调职解调器间进行全双工通信的建议。
通信使用积分幅度调制(QAMforQuadratureamplitudemodulation),工作在2400波特下,同步传输码率为9600/4800/2400bps。
V.32bis一个V.32的拓展。
用于工作在通用电话交换网或者点对点双绞线电路的全双工调制解调器间通信,速率可达14400bps,返回信道12kbps。
该标准被制造商进一步优化,达到了19.2kbps的速率,即一直没有正式文本化的V.32ter标准。
InstituteofElectricalandElectronicsEngineers(IEEE)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是一个国际性的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工程师的协会,是世界上最大的专业技术组织之一(成员人数),拥有来自175个国家的36万会员(到2005年)。
1963年1月1日由美国无线电工程师协会(IRE,创立于1912年)和美国电气工程师协会(AIEE,创建于1884年)合并而成,它有一个区域和技术互为补充的组织结构,以地理位置或者技术中心作为组织单位(例如IEEE费城分会和IEEE计算机协会]])。
它管理着推荐规则和执行计划的分散组织(例如IEEE-USA明确服务于美国的成员,专业人士和公众)。
总部在美国纽约市。
IEEE在150多个国家中它拥有300多个地方分会。
透过多元化的会员,该组织在太空、计算机、电信、生物医学、电力及消费性电子产品等领域中都是主要的权威。
专业上它有35个专业学会和两个联合会。
IEEE发表多种杂志,学报,书籍和每年组织300多次专业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