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栽培技术要点
- 格式:docx
- 大小:29.78 KB
- 文档页数:12
第1篇一、引言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广泛的用途。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棉花栽培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
为了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本人在实训期间对棉花栽培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现将实训成果报告如下。
二、实训目的1. 了解棉花栽培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
2. 掌握棉花种植、管理、收获等环节的操作技能。
3. 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提高棉花生产水平。
三、实训内容1. 棉花栽培基础知识(1)棉花生长发育周期:棉花从播种到收获,分为播种期、苗期、蕾期、花期、铃期和吐絮期。
(2)棉花生长发育特点:棉花是喜温、喜光、耐旱、耐盐碱的作物,对土壤要求不严格。
(3)棉花品种选择: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棉花品种。
2. 棉花种植技术(1)播种期:棉花播种期一般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具体时间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而定。
(2)播种方法:采用条播或穴播,行距60-70厘米,株距20-30厘米。
(3)播种量: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一般每亩播种量1-1.5公斤。
(4)播种深度:播种深度一般为3-5厘米。
3. 棉花管理技术(1)施肥:棉花生长过程中,需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应根据土壤肥力和棉花生长情况,合理施肥。
(2)灌溉:棉花生长期间,需水量较大,应根据土壤水分状况,适时灌溉。
(3)病虫害防治:棉花易受棉铃虫、棉红蜘蛛、棉蚜虫等病虫害的侵害,要及时防治。
(4)整枝打顶:棉花生长过程中,要及时整枝打顶,调整植株结构,提高产量。
4. 棉花收获技术(1)收获时间:棉花收获时间一般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具体时间根据棉花成熟度而定。
(2)收获方法:采用人工或机械收获,人工收获时要注意保护棉花纤维质量。
(3)晾晒:收获后的棉花要及时晾晒,防止霉变。
四、实训成果1. 棉花产量提高:通过实训,掌握了棉花栽培技术,提高了棉花产量,每亩产量比实训前提高了10%。
2. 棉花品质提升:实训过程中,注重棉花品质管理,使棉花纤维长度、强度、整齐度等指标得到了提高。
棉花品种冀863及栽培技术要点崔淑芳 金卫平 王广恩 张海娜 刘 祎 钱玉源 车 亮 李俊兰(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农业部黄淮海半干旱区棉花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石家庄050051)通信作者: 李俊兰棉花新品种冀863是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选育的转基因抗虫棉春播棉品种,2010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冀审棉2010008号,适宜冀中南春播棉区推广种植。
突出特点为疯杈小、易管理,烂铃少、产量高,抗枯黄萎病,为河北省2013-2015年棉花种植主导品种。
1 区域试验表现1.1 植物学特征 该品种全生育期126d 左右,株高96.3cm ,单株果枝数13.4个,第一果枝节位7.2,单株成铃16.3个,铃重6.1g ,衣分40%。
1.2 抗病性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2006年、2007年和2009年冀863均属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类型,3年枯萎病病指平均为0.8,黄萎病相对病指平均为27.7。
1.3 纤维品质 纤维品质指标配套,符合河北省棉花品种Ⅱ型纤维品质标准和国家优质棉AA 档次,利于提高原棉品质和纺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平均结果: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0mm ,断裂比强度30.0cN/tex ,马克隆值4.9,纺纱均匀指数146。
1.4 产量表现 2006年、2007年及2009年3年冀中南春播棉区域试验,18个试点全部比对照增产,每hm 2平均产皮棉、霜前皮棉分别为1566.0kg 和1461.0kg ,较对照冀棉958等增产15.5%和18.01%。
2 生产示范表现2.1 疯杈小,易管理 2011-2012年在石家庄市、邢台巨鹿、邯郸市、衡水故城和沧州河间棉区5个试验点,阴雨天多雨水量大,但冀863疯杈小、疯杈少,管理省工省时。
2.2 烂铃少,综合性状优良 出苗快,苗壮,中后期长势较稳健,在吐絮期连阴雨天多的情况下,单株烂铃少,为1.6个,低于对照冀228(2.5个);单株成铃、铃重和衣分分别为16.4个、6.3g 和40.1%,均高于对照(15.7个、6.2g 和39.6%)。
棉花种子怎样育苗棉花育苗移栽技术要点棉花是锦葵科植物,为了提高棉花产量,在棉花种植时通常需要晒种、浸种和拌种等,育苗过程相对复杂。
下面我们介绍一下棉花种子怎样育苗,以及棉花育苗移栽技术要点,供参考。
一、棉花育苗前的晒种方法一般在播种前15天进行晒种,毛籽种子要在强光天气条件下曝晒3~5天,每天晒5~6个小时,一般摊晒厚度不超过10厘米,每天翻动3~4次。
脱绒包衣种子要在弱光天气条件下晾晒1天左右。
晒种时特别要注意不要石板上、水泥地面或塑料薄膜上晒种,以避免高温灼伤棉种,影响种子发芽率。
二、棉花种子的浸种方法温汤浸种是中国一直沿用至今的传统毛籽处理方法,浸种一般不具备减轻苗期病害的作用,反而如果浸种时间太长,造成种子内养分外流太多,可能加重苗期病害的发生。
所以,浸种的关键是掌握种子吸水不宜太多,一般以达种子本身风干重量的60~70%、种皮发软、子叶分层为宜。
浸种时间长短以水温而定,18~20℃条件下浸种12~16小时,捞出控干进行药剂拌种,不必强调温汤浸种,不提倡催芽。
三、棉花的拌种方法药剂拌种可以杀死种子携带的病菌和播种后周围土壤中的病菌,拌种药剂含有一定数量的杀菌剂、杀虫剂及适量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常用的药剂和处理方法是按20斤干棉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克加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30克加新高脂膜拌种,或用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125克加新高脂膜拌种。
四、棉花的育苗技术要点1、塑膜棚架育苗全国各生态棉区大多采用塑膜棚架育苗的方式,主要是在播种、覆土之后,上弓架覆膜,将四周封严,齐苗后通风降温。
2、营养块育苗营养块育苗又称方格育苗、方块育苗,各地因采取的措施不同名称各异,如用河泥、塘泥等作为床土进行方格育苗的称为河泥方格育苗。
3、地膜平铺育苗地膜平铺育苗省工节本、管理程序简化、操作技术简便,容易掌握,直接将薄膜铺于苗床上,在棉芽顶土时破膜放苗,所使用的地膜厚度只有常用农膜厚度的18%,苗期阴雨天气多的地区用此法育苗病苗、死苗比较严重,生产上应适当推迟育苗期,可在晚茬移栽棉田中应用。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作物生产教学实习报告(棉花部分)姓名:李杨红班级:植科 0703学号:2007301204009指导老师:易斌实习地点:种子挂藏室棉花实习报告一.棉花栽培技术要点棉花有三种栽培方式:一是露地直播栽培;二是地膜覆盖栽培;三是薄膜覆盖育苗移栽。
长江中下游地区棉花露地直播在4月中下旬,地膜覆盖栽培在1月上旬,薄膜育苗在3月下旬至4月初。
此次三天实习我们采用了露地直播栽培和薄膜覆盖育苗移栽这两种栽培方式,以下是详细介绍:(一)露地直播栽培露地直播包括两熟套种(冬作物行中套种棉花)和空地单种棉花两种。
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1.搞好播种前的种子处理包括留足种子,精选饱满的种子,硫酸脱绒、种子处理和做好种子发芽试验等。
2.配方施肥棉花的底肥应以有机肥为主,结合整地深施,用量应依种植方式和土地肥力而定,套种棉、土壤肥力高的棉田,适量少施,一般中等肥力的棉田,底肥用量点总施氮量的30%左右,磷、钾肥用量占50%左右。
露地直播棉苗期早施、轻施提苗平衡肥3—5千克/667㎡.蕾期长势较差的棉苗本领施速效氮肥,盛蕾期施一次蕾施花用“当家肥”。
“当家肥”已有机肥为主配合磷、钾化肥,其施氮量约占总施肥量的20%—30%,磷、钾肥则占总量的50%,当家肥要求开沟深施,与深中耕培土操作结合进行。
长势差的棉田在初花期,长势旺的棉田在盛花期座住2个大桃时重施花铃肥,以速效氮肥为主。
用量占总施氮量3%—40%(占总追肥量的50%)。
立秋前后根据苗情结桃多,有早衰趋势的可补施1次桃肥(盖顶肥),尿素5—7Kg,一般不得迟于8月15日。
后期还应根外追肥可用0.2%的磷酸二氢钾和1%—2%的尿素喷施。
以提高铃重。
3.合理密植长江中下游地区中等肥力棉田,一般常规棉每667㎡定苗2500—3000株左右,杂交棉2000株左右。
4.整地播种整地要求深耕细耙,使土壤疏松,并开好三沟(厢沟、腰沟、围沟)。
露地棉花有两种播种方式。
棉花种植新技术棉花轻简化栽培技术要点棉花轻简化栽培省时、省工、省力、节本、增效,可以推动棉花生产的飞跃发展。
今天我们就来为你介绍一下这种棉花种植新技术,了解一下棉花轻简化栽培技术要点,供参考。
一、棉花品种的选择要实现棉花轻简化栽培技术,首先要求选中早熟棉花品种,该棉花品种生育期120-125天,出苗好,长势壮,主茎果枝稍短,叶枝发达,叶片中等,耐盐抗旱,蕾龄期生长稳健的品种,结棉铃多而且集中,结铃性强,集中吐絮,烂铃少、僵瓣花少,内围铃多,中部铃重约6g,铃壳薄而吐絮畅。
二、棉花轻简化栽培要合理密植中等肥力的棉田,每公顷种植苗为27000株左右。
棉花轻简化栽培棉田叶枝发达,单株生长量大,应适当降低栽培密度。
对于直播棉花,可以适当的加大播种密度,每公顷可以达到50000株左右,充分利用光、温、水资源,提高棉花产量,增加棉农植棉效益。
三、棉花轻简化栽培应施用缓控肥施用缓控肥指的是通过各种的机制措施把肥料吸附在颗粒表面或是内部,使其作物在生长季节缓慢释放,养发释放规律与作物养分吸收能基本同步,从而达到提高肥效的一类肥料。
棉花专用配方缓控释肥是一种节本、高效、环境友好型肥料,该肥料使用缓释技术,使肥料养分有序释放,能做到和棉花生长所需同步,其有效释放期达到90-120天。
四、棉花轻简化栽培的蕾期管理苗期中耕灭茬,蕾期追肥,化学调控及时防治病虫害夏季作物收获后,及时中耕灭茬,起垄培蔸,轻挖四沟,利于灌溉排渍。
棉苗两叶一心期要根据出苗情况适当间苗,勤除草,确保全苗壮苗。
苗期开沟深埋磷、钾肥,根据田间肥力情况酌情施用适量氮肥。
蕾期一般不施氮肥,若蕾期出现缺肥症状,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增施缓控释肥。
除此之外,苗期与蕾期注意防治虫害。
棉花种植的自然条件_棉花种植方法(2)棉花种植方法1.选地、作垄(1)地块选择:棉花是喜温、喜光作物.因此,棉田应选择土层深厚,肥力中等以上的平地或向阳的坡地.(2)作垄:棉籽顶土能力强,并要带出两片叶子出土,阻力大.必须保证一定密度,播种保全苗是棉花增产的基础.因此,棉田整地必须细致,棉籽出苗吸水慢,棉籽本身富含脂肪和蛋白质,物质转化慢,出苗时间长,吸水量大(相当于种子重量),棉田要保持充足的水分.要求棉田整地要及早打垄,秋打垄最好,春天打垄也应在3月底前完成,最迟不超过4月5日(清明前).整地细无坷垃,上虚下实,土壤含水不低于18%.打垄施肥不应少于3000公斤农肥.2.种子处理(1)种子要精选:棉籽要精选,去掉瘪籽、大毛籽、光籽,发芽率不低于90%.(2)晒种:棉籽壳厚,透水性差,播前种子一定经过晾晒.将棉籽铺开,晴天晒2-3天,一天翻动几次,棉籽拿在手一摇动有响声为宜.晒种注意不要将棉籽直接放在水泥等不易透气的地上,防止晒出死籽.晒种不仅能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增强发芽势,还有灭菌、防虫的作用,不可忽视.(3)脱绒处理:棉籽脱绒便于播种(机播一定要脱绒),脱绒还可收回作工业原料——棉短绒.①机械脱绒.棉花收购部门应将棉籽进行一、二道脱绒,有条件的要脱三道绒.②硫酸脱绒.硫酸脱绒不仅便于选种(通过水选,可以利用省去人工选种),而且可以去掉棉籽上的虫、病菌,还能利于棉籽包衣.脱绒按每10公斤棉籽绒上加入温度为110-120的硫酸500毫升,边倒边搅拌,至短绒全部溶解,然后水洗晾干.③药剂拌种,防治病、虫害:现推广的棉籽种子包衣+新高脂膜800倍液新技术,不仅能保全苗,而且提早出苗2-3天,减少苗期虫害,降低成本.④浸种催芽:棉籽用30-40℃水浸种,浸透种皮,棉仁韦起层待播,温水浸种要做到勤翻动,避免热量积累烧籽,特别是遇灾毁种的棉田,为了加快浸种时间,水浸要热,更要注意翻动棉籽.如发现棉仁变黄,说明烧籽,种子就不能再播种.3.一次播种保全苗(1)适期播种:当地温稳定在12℃,棉籽出苗后能避开当地晚霜,即为播种适期.(2)播种密度:一般按选用品种的要求来定.平肥地宜稀,山坡薄地宜密.(3)播种深度:按着选定的密度、垄距确定株距,无论机播或人工播种,必须做到等距.开沟深度5厘米,但一定种在地平线以上,便于提高地温和苗期管理.覆土不超过3厘米(干旱地区的四犁播种除外).(4)查田补苗保密度:出苗后,缺苗断条地段要及时补救.缺苗可采取前后、左右借留双株的办法;缺苗较多的应立即催芽补种,确保合理密度.4.田间管理(1)促壮苗早发:棉田地管理突出一个早字,促壮苗早发其手段就是喷施壮茎灵溶液.(2)追肥:定苗后追肥10-15公斤;现蕾后追肥20-25公斤.(3)精细整枝:棉花整枝是棉花增产的关键.一般在7月5-10日打顶尖,7月15-20日打围尖,本着枝到不等时,时到不等枝的原则.按照品种要求留果枝的段数,整枝要求见杈就打,力争做到8月5-10日自然断花.(4)化学调整枝技术:用药原则上掌握在蕾期、花期和花铃期三次喷施棉花壮蒂灵溶液.如果田间长势相对较弱,可在初花期和花铃期两次棉花壮蒂灵溶液.化控不能完全代替人工整枝,必须配合人工整枝.(5)叶面追肥增铃重,促早熟:棉花花铃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或1%尿素+棉花壮蒂灵溶液,可增铃重,促早熟.棉花种植要点1、拌种、施底肥:覆盖棉花生长发育快,结铃多,产量高,需肥量大。
棉花营养钵育苗技术要点棉花育苗是一年之中棉花生产的开始,也是实现棉花稳产、高产的基础。
近几年,射阳县棉花育苗采用了“连体育苗”、““两无”小棚育苗”、“无土育苗”等多种方法,但95%以上的棉农还是习惯于“营养钵育苗”。
近日,射阳县棉花协会发布棉花营养钵育苗技术要点。
一、选好苗床。
棉花育苗苗床的选择,应与移栽大田相靠近。
以背风向阳、排灌方便、土质较好的无病地块为主,忌用重茬床基,苗床四周应有一定的空间,尽量避免前茬作物起身拔节后影响苗床的光照与通风。
二、培肥床土。
结合苗床春耖翻整、熟化土壤,施好肥料,培肥床土。
苗床用肥应以有机肥为主,辅以少量的磷、钾肥。
一般每个标准苗床(可供2亩大田移栽用苗)如果在年前还没有用肥,可在制钵前10天左右,施用已经腐熟的人畜粪200公斤左右或经过发酵处理的粉细豆饼1-2公斤,在制钵时再用含有磷、钾肥复配的苗床专用肥4-5公斤。
各种肥料与床土要充分拌匀,并清除粗硬杂物。
培肥土层的厚度应不少于15公分,以有足够的营养土满足制钵和盖籽及出苗后棉苗在床生长对肥料的需求。
三、及早制钵。
射阳地处沿海,早春天气变化多端,各植棉户要按照在3月底前完成制钵任务的总体要求,根据各自植棉面积的多少、劳动者体能强弱来确定制钵开始的时间。
但在具体安排上,为防止天气的变化对制钵带来影响,要适当提前。
1、注重制钵质量。
钵体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棉花出苗的一致性和出苗率及大壮苗的培育。
因此在做床制钵时,一定要选用直径7公分,净空高度10公分的制钵器,并做到床底平整、水份均匀(以手握成团,齐胸落地即散为宜)、高度一致、钵体摆放紧密整齐。
2、制足钵体数量。
为更好地发挥棉花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群体优势,实现稳产高产的目标,全县大田移栽平均密度应掌握在1700株左右,按照近几年营养钵的最终有效利用率,制钵的数量应比大田实际栽植密度增加80%左右,即一般的抗虫杂交棉每亩制钵量应不少于3200只。
3、及时管护钵床。
棉花种植技术 棉花种植技术2008-05-28 14:27 为了提高农民种棉效益,确保丰产丰收,在总结各地种棉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以下技术意见: 一、严把播种质量关 1(选择优质高产品种。以适合我县种植的山农丰抗棉6、鲁棉研18、21;邯郸284;鲁棉研15(F1)等品种; (播前晒种。选晴天,将种子摊在非水泥地上,晒种4,5天,以促进种子后熟,提 2 高发芽率。 3(适时播种。一般掌握在5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6?开始播种。大体时间:地膜棉适宜播期在4月20,30日,露地棉在4月25日以后。 4(选择适宜播种方法。目前我市大多数地方采用地膜覆盖种植棉花。由于土壤类型不同,要选择不同播种方式:沙性土壤要先播种后盖膜,以防土表板结压苗;粘土地和盐碱地先盖膜后播种,有利于提高地温,防止返盐。出苗后应及时放苗,以防灼烤伤苗。 5(增加播种量。人工穴播亩用种量1.5公斤,每穴点播3,4粒,集中摆放;机播亩用种量2,2.5公斤。 二、科学管理 1(确定适宜密度。根据不同品种、不同地力、不同栽培方式选择不同的种植密度。国审冀668品种,一般地力每亩2500,2800株;瘠薄地、旱地,每亩3500株以上;简化栽培的地块每亩2000株左右。冀杂3268品种,常规栽培的每亩2000,2200株;简化栽培的每亩1800株左右。冀杂566品种,常规栽培的每亩1800株;简化栽培的每亩1500株左右。DP99B每亩3500株以上。 2(适时打顶。采用常规栽培的地块,7月15,20日打顶;简化栽培的地块,7月10,15日打顶。DP99B还应注意在8月上中旬打去群尖。 3(及时揭膜。为防止后期早衰,要及时揭膜,时间掌握在6月下旬进行。 三、推广适用技术 (一)平衡施肥技术 为提高棉花综合抗逆能力,要大力推广平衡施肥技术。按照"适氮、增磷、重钾、补微"的原则,将氮、磷、钾比例调整到1:0.5,0.6:1。同时补施硼、锌等微量肥料,以提高座桃率。 1(重施底肥。全部磷、钾肥和50%,60%的氮肥底施,亩施尿素10公斤、磷酸二铵15,20公斤、硫酸钾15,20公斤,硼肥1公斤,腐熟有机肥2方。 2(追施花铃肥。7月上中旬每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底肥少、长势差的地块,可增施磷酸二铵15公斤。追肥后要及时浇水;无水源条件的应趁雨追肥。 3(叶面喷肥。中后期每亩用尿素0.5,1.0公斤、磷酸二氢钾0.2公斤或富万钾15毫升,加少量硼酸,兑水50公斤喷雾。7,10天喷一次,共喷2,3次。 (二)系统化调技术 系统化调有利于根系生长,增加抗逆能力;有利于控制植株旺长,协调营养与生殖生长关系,减少蕾铃脱落。因此,要推广棉花系统化调技术,特别要重视蕾期化控。一般掌握"少量多次、前轻后重、逐次增量"的原则,全生育期喷施缩节安3,4次:第1次在6月中旬,使用量1.5克/亩;第2次在7月上旬,使用量2.0克/亩;第3次在7月底,使用量3.0,4.0克/亩。如果地力好,仍有徒长趋势的地块,在8月中旬可增加一次,使用量4.0克/亩。 (三)简化栽培和间套种技术 1(简化栽培技术。简化栽培是棉花节本增效的主要措施之一。其技术要点是:(1)降 低密度。常规品种亩密度大体在1800,2000株,杂交种亩密度1500,1800株。(2)早打顶。一般在7月10,15日。(3)增加底肥投入。一般比常规栽培亩增施尿素7.5公斤。(4)加强缩节安调控。 2(间套种技术。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复种指数,提高经济效益,可选择棉花与高效经济作物进行间作套种,如棉花,西、甜瓜、棉花,葱头、棉花,天鹰椒、棉花,绿豆(菜豆)等。具体操作是:采用简化栽培技术,扩大行距,大小行种植。大行1米,小行0.5米,株距1 ,1.2尺;等行距栽培,行宽1,1.2米,株距1尺。 四、搞好病虫草害防治 1(虫害。重点做好苗期蚜虫、蓟马和中后期棉铃虫、盲蝽蟓的除治。蚜虫、蓟马可选择吡虫啉除治;棉铃虫、盲蝽蟓可选择乐斯本加塞波凯1:1复配,稀释1500,2000倍液喷雾。 2(病害。对苗期立枯病、炭疽病,选择调整播期、躲避低温、种子或土壤处理、喷施波尔多液、多菌灵等进行防治;对枯黄萎病采用倒茬播种、增施钾肥,拔掉病株进行除治;对红叶黄枯病采用增施钾肥解决。 3(草害。亩用48%氟乐灵乳油70,90毫升兑水50公斤,播前地面喷施,浅耙3-5厘米混土。也可用乙草胺或杜尔进行除草
2020.06种植技术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极为重要的部分。
新疆具有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具备光照强度强,光照时间长等气候特点,使新疆成为优质棉花的重要产地。
2019年,新疆棉花种植面积3800万亩左右,占全国种植面积的83%。
同时,棉花种植业早已成为新疆农业的主导产业,直接影响着新疆经济发展。
但是,当前新疆棉花种植产业不断遇到栽培问题以及病虫害问题等,严重影响着棉花生产的质量和效率。
所以,为了保障棉花种植者的经济效益,巩固棉花在经济作物中的重要地位,如何不断提高优质棉花的种植效率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 优质棉花栽培技术1.1 优选品种对于棉花品种的选择,一定要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以及地理条件,选择结铃率高、抗病强的棉花品种。
同时,尽量选择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8.5及以上、断裂比强度28.5cN·tex -1及以上,马克隆值3.7~4.6的高品质棉种[1]。
在实际选择过程中,要选择人工选种与机械选种相结合的方式,挑选出瘪种和破损种,保证棉花生长的整齐度。
用卫福或福多甲拌种。
卫福用药量为种子量的0.3%(100公斤种子用300克),兑水1.5kg 配成水溶液后拌种。
福多甲包衣要先清洗种子加工过程中的残酸(残酸<0.15%),洗后晾干包衣,福多甲用量为种子量的2%(100kg 种子用2000g ),药水与种子混合均匀,晾干。
通过挑种、拌种可有效提高棉种的抗病、抗虫能力以及出苗率[2],确保棉种出苗率率大于85%。
1.2 掌握最佳播种时间掌握最佳播种时间是提高棉花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合理的播种时间能够有效延长棉花的结铃时间,起到增加结铃数量的作用。
新疆棉区的播种时间集中在4月份,由于南北疆气候有所差异,致使棉花播种时间略有不同。
北疆棉区在4月10日-22日大面积播种比较适宜,南疆棉区在4月5日-18日。
同时,尽量避开大风、沙尘天气。
抓住“冷尾暖头”、抢墒播种,力争一播全苗。
棉花种植的自然条件是什么棉花多为早中熟、早熟及特早熟品种,对光照长度反应不敏感。
是喜光作物,适宜在较充足的光照条件下生长。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棉花种植的自然条件,一起来看看。
棉花种植的自然条件1、棉花生育的温度与热量条件1.1 棉花生长与生命的基点温度根据研究棉花生物学温度情况:棉花开始生长的下限温度:长绒棉在9 ~10℃,陆地棉在11~12℃开始发芽。
棉花生长的最适合温度:20~25℃,呈“热量饱和”状态,这时棉花净光合生产率最高,棉花生长最快;在28℃以上时,称“热量过剩”状态,光合生产率下降,棉花生长速度又明显减慢;在20℃以下时,棉花生长处于“热量饥饿”状态。
当温度高达36~37℃时,棉花生长受到抑制,处于停止状态,为棉花生物学上限温度。
在炎热的夏季,棉花主要在夜间生长。
当温度高于46℃时,棉花花粉甚至失去生活力,即为植物受害的高温。
称为棉花花粉生命上限温度。
根据有关研究资料,棉花致死上限温度约为50℃,棉株生命下限温度0 ~ -6℃。
棉花秋季轻霜冻指标为气象观测地面最低温度0 ~ -2℃,实际田间地面与棉花叶面最低可以达到-3℃,此时百叶箱最低气温为1~3℃。
棉花秋季重霜冻指标为气象观测地面最低温度-4 ~ -5℃,实际田间地面与棉花叶面最低可以达到-6~ -7℃,此时百叶箱最低气温一般为0~ -2℃。
棉区一般以重霜出现日期来划分霜前花与霜后花的日期界限。
各地因栽培条件不同,温度指标略有差异。
一般田间水肥条件越好,棉苗叶片愈幼嫩的愈容易受冻害;相反,生长愈老的,受冻指标愈低。
1.2 棉花生育的热量条件新疆棉花生长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对热量条件反应最敏感。
播种至出苗,大多需要7~20天,需要活动积温160~320℃;当棉花播种后气温维持在20℃以上时,7~8天即可出苗。
如果播种后气温不稳定,虽平均在15~17℃,大约需要20天才能出苗。
日平均气温越低,播种至出苗需要的积温就越多。
开花至吐絮阶段,热量条件不但影响棉花的产量,而且严重影响棉花品质。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棉花栽培技术要点 棉花生长发育的基础知识 (一)生育期 棉花从出苗到吐絮所需的天数,称为生育期。生育期长短,因品种、气候及栽培条件的不同而异,一般中熟陆地棉品种约130一140天。在优越的生产条件下,可促使棉花生长加快,发育提前。因此,创造适宜条件,满足棉花生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就能促进棉花早发,延长有效结铃期,从而达到早熟、优质、高产的目的。
(二)生育时期 在棉花整个生育过程中,共经历五个生育时期, 1.播种出苗期:播种一出苗,约需10一15天; 2.苗期:出苗一现蕾,约需40—45天; 3.蕾期:现蕾一开花,约需25—30天; 4.花铃期:开花一吐絮,约需50—60天; 5.吐絮期:吐絮一收花结束,30—70天不等。 二、棉花的生长发育 (一)种子的发芽和出苗 1.棉子发芽出苗过程 棉花种子内部贮藏丰富的营养物质。因此,棉子发芽一般需要经历三个过程:一是吸水膨胀过程;二是贮藏物质分解分化过程;三是胚细胞生长、分化过程。 种子吸水膨胀后,酶的活性逐渐加强,使子叶内的贮藏物质分解转化为可溶性的、较简单的物质,供胚吸收利用。胚吸收养分后,即开始细胞分裂、生长、分化,形成幼苗的不同器官。当胚根突破珠孔向外伸长达种子长度一半时,叫做发芽。 发芽后,条件适宜,胚轴伸长为幼茎。幼茎起初弯曲呈弓背状,待顶破士后便很快伸直,并将子叶带出土面,当子叶平展时,叫做出苗。
2.棉子发芽出苗需要的条件 温度棉花是喜温作物,棉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10.5一 12℃,适宜温度为28—30℃,最高温度为40—45℃。在临界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发芽越快。在昼夜平均温度相同的条件下,变温比恒温更有利于发芽。棉子出苗时对温度的要求比发芽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2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高。试验表明,一般陆地棉品种出苗需要l60C以上,在16— 32℃之间,随温度的升高出苗速度加快。 水分 棉子种皮厚而坚硬,种子内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 所以棉子发芽需要吸收较多的水分,陆地棉为种子风干重的 61.6%。因此,棉子在播种前需要浸种,吸足水分,利于发芽出苗。棉子发芽出苗与土壤水分状况关系密切。一般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70%左右时,发芽率高,出苗快;若土壤水分 为田间持水量的45%时,则发芽率低,出苗慢。盐碱地棉田, 在含盐量不超过0.25%一0.3%的范围内,土壤含盐量越高, 棉子发芽出苗所需的土壤水分也越高。主要是降低盐分溶液浓度,有利于棉子吸水,发芽出苗。 氧气 棉子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要有充足的氧 气,才能增强呼吸作用和酶的活动,将不可溶性物质转化为可 溶性物质,供发芽出苗需要。因此,要做好整地保墒工作,掌握适宜的播种深度,播后松土,以满足棉子发芽出苗对氧气的需 要。
(二)根及其生长 棉花的根系为直根系,由主根、侧根、支根和根毛组成。 棉花是深根作物,主根人土深,侧根分布广。主根入士深度可达2米以上。侧根主要分布在地表以下10—30厘米土层内,上层侧根扩展较长,一般可达60一100厘米,往下渐短,形 成一个倒圆锥形的强大根系网。 棉花主根生长速度是前期快,后期慢。现蕾前主根比茎生长快,主根长度约为茎高的4—5倍。现蕾后,棉株地上部分生长加快,侧根迅速增加,主根生长速度相对减慢。开花后,由于棉株地上部分生长旺盛,进入大量开花结铃期,主根生长速度缓慢。 适宜棉花根系生长的条件是:土壤温度18—25℃,土壤 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60%一70%,土壤酸碱度(pH值)6.5— 8.5,土层深厚,土壤质地疏松,土壤养分含量丰富。
(三)茎、枝及其生长 棉花的主茎由节和节间组成,着生叶片的地方叫做节,节与节之间叫节间。节间的长短是衡量棉株生长是否稳健的一个重要指标,生长稳健的棉株,节间较短,徒长的棉株节间较长。茎的颜色生长前期呈绿色,以后随着茎秆逐渐生长、成熟, 由下向上逐渐变为红色。主茎颜色经常作为田间诊断的指标。 另外,主茎上着生茸毛,具有保护作用。还有油腺,油腺内有棉酚,有抵抗害虫作用。 棉花主茎的生长速度,一般苗期生长缓慢,现蕾后逐渐加快,初花期生长最快,盛花期后又逐渐减慢。主茎生长快慢,受温度、水分、养分、光照等条件的影响。 棉花的茎上有分枝。分校有果校和叶枝两种。果核能直接长出花蕾,开花结铃。时枝间接长出花蕾,开花结铃。 棉花的茎枝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0—30℃,温度低于19℃时,果枝发育受抑制。温度高,水肥不当时,茎枝徒长。一 般现蕾后,温度在25℃左右时,主茎每长一节或出现一个果 枝约需3天左右。果校每长一节约需6天左右。土壤水分以 田间待水量的60%一70%为宜。另外,还要有充足的光照和 适宜养分。
(四)叶及其生长 棉花的叶分为子叶、先出叶和真叶。 子叶两片,一般呈茧形,对生在子叶节上。子叶是棉花出现真叶前,制造有机养分的主要器官。因此,三叶期以前,要注意保护好子叶。 先出叶位于枝条基部的左侧或右侧。为不完全叶,叶形多 为披针形或长椭圆形,易脱落。 真叶有主茎叶和果枝叶,为完全叶。叶片为掌状,通常有 3—5裂或更多。真叶出生的速度与温度有密切关系。出苗到第 l片真叶出现,气温在14℃时,需要20多天;1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3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6一18℃时, 需10一12天;25℃时只需5—7天。自第 l片真叶出现以后, 随气温升高,真叶出生速度逐渐加快,平均每隔3—4天可长出 l片真叶。叶片的叶龄可达70—90天,其中以出生21—28 天的光合效率最高,超过60天以上的光合作用效率大大降低。 据研究,丰产棉田的叶面积动态应该是:初蕾期叶面积系 数0.2—0.3;初花期1.5—2;盛花期3—3.5,最大叶面积系数不宜超过4;始絮期2—2.5,以后缓慢降低。
(五)现蕾 当棉株第一果校上出现荞麦粒大小(长、宽约3毫米)的三角形花蕾时叫做现蕾。棉花的花蕾是由果枝的顶芽分化发育而成的。一般陆地棉品种长出6—8片真叶时,开始出现第一果枝,长出第一个花蕾,大约现蕾后20—25天就可发育成完全的花。 棉花现蕾的顺序是由下向上,从内向外,以第一果枝第一果节为中心,呈螺旋曲线由内圈向外围发展现蕾。相邻两果校的同一节位现蕾间隔的天数称为纵间期,一般为2—4天。同一果枝相邻两果节现蕾间隔的天数叫横间期,一般为5—7天。 棉花现蕾的最低临界温度为19—20℃,在肥水条件适宜,温度不超过30℃时,温度越高,现蕾速度越快,现蕾越多。 天津地区7月上、中旬,日平均气温多在25℃以上,所以棉株 生长旺盛,现蕾数最多。蕾期土壤湿度以保持田间待水量的 60%一70%为宜,如果低于55%时和高于80%以上,都会不利于棉株正常生育,影响增蕾保蕾。
(六)开花、授粉与受精 棉花现蕾后约经25天左右开花。开花顺序和现蕾顺序相同。开花前一天的下午,花冠急剧伸长露出苞叶,于次日早晨花冠开放,呈乳白色,到下午三、四点后逐渐萎缩,变成微红色,第二天变成紫红色并凋萎,一般到第三、四天花冠脱落。但在开花时遇雨,花冠残留在于房上,易引起幼铃感病脱落。 棉花开花后,花粉粒落到柱头上,称为授粉。棉花以自花授粉为主,因花大色艳,又有蜜腺,能引诱昆虫传粉,所以也有一部分是异花授粉的。一般异花授粉率达2%一12%,故称棉 花为常异花授粉作物。 授粉后,花粉粒便在枝头上萌发,约在 l小时内即可伸出花粉管,开始受精过程。从授粉到受精结束,一般约需24—30小时。没有受精的胚珠,就很快死亡成为不孕子。 棉花授粉、受精,一般以天气晴朗微风,空气湿度60%一 70%和温度25—30℃时最为适宜。开花时遇雨,花粉粒吸水 膨胀破裂,丧失生活力。温度低于15℃或高于35℃,也会使花粉粒的生活力降低,阻碍受精。没有受精的子房就会脱落。
(七)棉铃、种子和纤维的生长发育 棉铃是由受精的子房发育而成。棉铃有3—5室,每室有子棉 l瓣。棉铃的生育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体积增大阶段受精后约25—30天,棉铃体积可能长到应有的大小。内部充实阶段:棉铃体积达到应有大小后,便进入内部充实阶段,约经历25—35天。开裂吐絮阶段:棉铃完成前两个阶段后,在适宜的条件下,铃壳脱水失去膨压而收缩,沿裂缝线开裂,露出子棉,称为吐絮。从开裂到吐絮大约需要5—7天。三个阶段虽有一定的先后顺序,但并不能截然分开。 棉铃的大小,常以平均单铃重或每千克子棉所需的铃数来表示。陆地棉品种的单铃重一般为4—6克,即180—240个铃可收 l千克子棉。 棉铃按结铃时间,可划分为伏前桃、伏桃和秋桃,总称为三桃。7月15日以前所结的成铃(棉铃直径达2厘米)为伏前桃;7月16日一8月15日所结的成铃为伏桃;8月16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4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日以后所结的成铃为秋桃。 根据棉铃吐絮时间早晚,可分为霜前花和霜后花。在生产上常把严霜后5天以前所收的棉花,称为霜前花;把严霜后5天以后所收的棉花,称为霜后花。霜前花纤维品质和铃重等均好于霜后花。 棉子是子房内受精的胚珠发育而成的。在棉铃发育的同时,棉子也迅速发育。一般在受精后20—30天,棉子体积可达到应有大小。棉子的大小用“籽指”来表示,即100粒干棉子的重量。一般为9一12克。 棉纤维的发育过程可分为伸长期、加厚期和扭曲期三个时期。 伸长期:棉花开花后第2天纤维初生细胞开始伸长,受精后5一15天伸长最快,25—30天纤维达最后长度。一般开花后3天内开始伸长的可发育成长纤维,3天后开始伸长的只能形成覆盖种子表面的短绒。影响纤维伸长的速度和长度,除品种等因素外,水分是主要因素。据研究表明,当土壤水分低于田间持水量的55%时,则纤维缩短2—3毫米。此外,温度低于16℃及光照不足,也会使棉纤维变短。 加厚期:棉纤维加厚一般从开花后20—25天开始,每天淀积一层,直到裂铃时停止,约需25—30天。加厚的速度和厚度,因品种和环境条件而异。在环境条件中,温度是影响纤维加厚的主要因素。在20—30℃的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加厚越快,而低于20℃纤维停止加厚。因此,后期棉铃不成熟的棉纤维较多,品质差。 扭曲期:此期一般在棉铃开裂后3—5天完成。 棉子上纤维的多少,常用“衣指”或“衣分”来表示。衣指即 100粒子棉的纤维重(克);衣分是指皮棉重占子棉重的百分数。
三、棉花的生长发育特性 (一)无限生长习性 棉花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主茎能向上持续生长,不断地生长果枝,果枝又可不断地横向增生果节,蕾铃能不断增加。 这一特性,对夺取棉花高产是极为有利的条件。在生产上应用的适期早播、促壮苗早发、防止早衰和地膜覆盖等措施,都是根据这一特性,尽量延长生长期,增加有效结铃期,来充分发91挥棉花的增产潜力。棉花的无限生长习性,也有不利的一面。 例如易徒长,易贪青晚熟,后期还容易出现二次生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