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地膜覆盖生产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298.50 KB
- 文档页数:30
棉花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在农田里头,地膜覆盖种棉花这招儿真是太神了!就是给棉花地儿铺上层薄膜,这么一来,地里的水儿就不容易蒸发了,棉花就能喝饱水茁壮成长。
而且,这地膜还能压住杂草,让它们没法跟棉花争抢营养,咱们的棉花就能长得更壮实了。
再说说温度这事儿,地膜就像给棉花穿上了“保暖衣”。
早春天气还冷飕飕的时候,地膜就能给土壤保暖,让棉花小苗在温暖的环境里长大。
等到夏天热得要命的时候,地膜又能反射大太阳,让地里的温度别升得太高,保护棉花不受热害。
地膜覆盖还有个好处,就是让地里的养分不流失。
雨水冲不走地里的宝贝养分,都留在了土壤里供棉花吸收。
新疆棉花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1. 引言1.1 引言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而采用膜下滴灌技术进行高产栽培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种植模式。
新疆作为我国棉花主产区之一,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为棉花的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新疆棉花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新疆棉花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的相关内容,探讨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及未来发展的前景。
希望能够为新疆棉花的种植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促进该地区棉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
2. 正文2.1 背景介绍棉花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栽培技术不断得到改进和提升。
在新疆地区,由于气候条件独特,棉花的生长季节相对较短,传统的灌溉技术已经无法满足高产高效的需求。
膜下滴灌技术应运而生,成为新疆棉花种植中的重要技术手段。
膜下滴灌技术是指在地表或地膜下布置滴灌管道,将水从滴灌管道中滴出,直接滴在植物根系周围的土壤中,实现水肥一体化、节水高效的灌溉方式。
该技术具有水分利用率高、施肥效果好、土壤墒情良好等诸多优点,特别适合新疆干旱少雨的气候条件。
利用膜下滴灌技术进行棉花栽培,可以有效提高产量,改善品质,降低耕地面积,并减少灌溉水的浪费。
该技术还可以减少草田面积和荒漠化土地的开发,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土地利用率。
新疆棉花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在棉花种植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2 膜下滴灌原理膜下滴灌是一种先进的灌溉技术,通过在地表下覆盖薄膜,在膜下布置滴灌管道,将水分和养分直接输送到植物根部,有效节约水资源,减少水分蒸发损失,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
膜下滴灌原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膜下覆盖薄膜可以减少土壤表面蒸发,保持土壤湿润,减少水分流失;滴灌系统可以通过计量精确的水量,准确供应植物所需的水分和养分,避免浪费和过量施肥;膜下滴灌可以降低土壤温度,减少根系受热和烫伤的可能性,有利于植物生长和根系发育。
膜下滴灌原理的实施需要选用透水性好的薄膜材料,合理设置滴灌管道布局,确保水分均匀输送至植物根部,提高灌溉效果。
棉花优质栽培新技术一、配套栽培技术(一)选用优质抗虫棉品种鲁棉24、鲁棉研21、鲁棉研15、豫杂35、邯杂98-1等(二)育苗1.播量:营养钵育苗用种1斤/亩,直播2-4斤/亩2.播期:春播在3月中下旬,夏播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3.种子处理(1)选种:选用纯净、健壮、饱满、大小均匀发芽率高的种子,剔除秕粒、大白毛粒。
(2)晒种:播前10-15天选晴天晒种1-2天。
(3)浸种:(对于毛籽)用55-60℃温水浸30分钟,及时搅拌,然后再加冷水浸泡4-5小时,浸后捞出凉到种子发白。
4.播种(1)建苗床,方块育苗:先在床内放营养土并充分踩实填平,随后浇透水,使床面有7-8 cm明水,待水下渗后,划线定距播种。
(2)播种覆膜:每方块播籽2-3粒,播后用喷雾器轻洒一遍水,然后覆土1.2-1.5 cm,随之用薄膜盖成小拱棚。
播后苗前不通风,不揭膜,1片真叶时床温保持在25-30℃,2-3片真叶时床温20-25℃,移栽前5-7天,揭膜炼苗。
(三)移栽1.适时适龄移栽。
以4月下旬到5月5日为宜,苗龄约40天左右,真叶3-4片。
2.保证移栽质量。
移栽前,浇好起苗水。
施足“安家肥”浇好“团结水”。
一般亩家肥1000-1500公斤,饼肥25公斤。
(四)肥水管理重施有机肥作底肥,巧施追肥(要求氮、磷、鉀配追肥)。
做到早施、重施花铃肥,补施盖顶肥,后期可配合喷施叶面肥。
按亩产皮棉80-100公斤计算,亩施纯氮20-25公斤,氧化钾7-8公斤,五氧化二磷3-4公斤。
各时期的施用比例按基肥30%,花铃肥50%,盖顶肥20%分配。
(五)化学调控1.蕾期:亩用1克缩节胺兑水15公斤喷洒叶面。
2.初花期:亩用1. 5-2克缩节胺兑水20-25公斤喷洒叶面。
3.花铃期:亩用3-4克缩节胺兑水20 25公斤喷洒叶面。
(六)病虫害防治1.苗期病害:用65%代森锌500-800倍液喷雾防治立枯病,猝倒病。
2.枯黄萎病:用80%乙蒜素1500倍液灌根。
河南农业年第期N NNONGY 棉花地膜覆盖栽培,一般比露地直播棉增产25%~40%,每公斤地膜可增产3~5公斤皮棉,在水肥条件好的高产棉田增产幅度和经济效益更大。
地膜覆盖棉花的突出特点是早发稳长,主茎生长发育快,叶片分化快,前期叶面积大,果枝出生早,因此现蕾早,开花早,成铃早,吐絮早,霜前花率高。
棉花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增产措施,在应用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地膜覆盖棉花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栽培措施,才能发挥地膜覆盖的增产潜力。
一、培肥地力,配方施肥棉花地膜覆盖栽培应选择土质为两合土或沙壤土质的高产地块,按生产指标确定氮、磷、钾需用量,然后把所需肥料总量的60%于春耕时一次施入底肥。
达到每667m 2优质农家肥667m 2施5000公斤,优质饼肥50公斤,磷酸二胺50公斤,碳胺50公斤。
精细整地,做到土壤细碎、上虚下实。
二、选用优良品种,合理密植地膜覆盖棉花生育期提前,有效结铃期长,应选择增产潜力大有后劲,后期结铃性强而不早衰,高产优质的优良品种,如:中40豫棉19等品种。
由于地膜栽培棉花能延长有效结铃期,示范公关田平均单株成桃24.5个,比大田单株成桃11.1个多13.4个,且衣分率在40%以上。
在株行距配置上,改1.5米一带宽窄行种植方式为一米等行种植方式,株距0.2米。
密度由原来的4250株/667m 2,降低到3333株/667m 2,实收密度2951株/667m 2。
由于加大行距,降低了密度,改善了田间通风透光条件,为上体健壮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棉株群体叶片发布均匀,充分利用光能,单株生殖量增加。
三、适时早播,及时覆膜根据地膜覆盖后可提高地温2~4度的效果,当5厘米封丘县棉花地膜覆盖栽培播期为4月上旬,为适播期,播前15天浇好底墒水。
种子应选用健子率95%以上,发芽率90%以上。
播前4~5天晒种,播时用0.3%的多菌灵拌种,播深不超过3厘米,浅覆土,播后及时覆膜,地膜选用宽度为50厘米,覆膜时做到拉直,铺平紧贴地面,两边将4~6厘米的膜边用湿土压实,每隔10米左右在膜上压一条土带,以防大风揭膜,播后5~7天搞好田间巡查和放苗工作。
新疆棉花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新疆作为我国主要棉花种植基地之一,棉花的生产技术一直备受关注和重视。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新疆棉花种植技术也在不断创新,棉花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便是其中之一。
本文将介绍新疆棉花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的相关知识,以期帮助农民朋友们提高棉花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一、技术原理膜下滴灌技术是指在地膜下铺设滴灌带进行灌溉,充分利用水和养分,减少蒸发损失,并且能够对土壤进行保护,提高土壤水肥利用率。
而棉花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是在膜下滴灌技术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栽培管理,根据棉花的生长特点和生理需求,利用膜下滴灌技术提高棉花产量和质量。
二、技术优势1. 节水高效:膜下滴灌技术能够将水和养分直接输送到植物的根系处,减少了水分和养分的浪费,提高了利用率,达到节水高效的效果。
2. 土壤保护:膜下滴灌技术可以有效防止土壤水分蒸发和侵蚀,减少水土流失,保护了土壤质量,提高了土壤肥力。
3. 减少病虫害:由于膜下滴灌覆盖了地表土壤,减少了土壤中的湿润环境,降低了病虫害的发生率,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
4. 提高产量:膜下滴灌技术能够根据作物的需水需肥量进行准确灌溉,提高了作物的生长势,进而提高了产量和质量。
5. 降低劳动强度:膜下滴灌技术采用了自动化设备,减少了劳动强度,降低了人力资源成本。
三、技术操作1. 地膜铺设:在种植棉花前,需要在土地上铺设地膜,地膜的铺设要均匀牢固,保证整齐美观,以便进行后续的滴灌施肥。
2. 滴灌管埋设:滴灌管埋设在地膜下,埋设深度要适中,以保证滴灌管与地膜之间的距离,避免损坏滴灌管造成水分浪费。
3. 灌水施肥:在种植期间,根据棉花的生长周期和生理需求,科学合理地进行灌溉和施肥,充分满足棉花的水分和养分需求。
4.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地膜和滴灌管的状况,及时处理损坏,以免影响灌溉效果。
四、技术应用棉花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已经在新疆棉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新疆棉花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1棉花膜下滴灌增产机理1.1覆膜种植,前期有明显的增温作用,与不铺膜的大田相比,日平均温度高0.7~2.7℃。
有利于棉花早出苗、出全苗。
据大田观测膜下滴灌较常规灌提早出苗2~3天,出苗率高达95%。
1.2采用滴灌后,由于膜内墒度均匀,滴水量人为控制,土壤总含水量较常规灌低,增温快,通透性强,出苗整齐,速度快,健壮,同淹灌相比保苗株数提高1000~2500株/667m2。
同时,滴灌棉田属无埂渠农田,可节地5%~7%,增加收获株数1000株/667m2左右。
1.3根部土壤结构疏松,形成良好的水、肥、气、热小气候,为作物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
1.4播期相同时,滴灌棉田与常规灌棉田在出苗至现蕾期长势差别不大。
但在现蕾至开花期长势差别明显,滴灌棉花株高日增量为1.4cm,而常规棉田日增量为0.86cm。
其原因是滴灌棉田从6月中旬开始滴水,而常规棉田需要揭膜、开沟及打埂,比滴灌晚6~8天灌水。
在开花至吐絮期,由于常规灌水方法、水量难以掌握,使棉田生长较快而不稳健,引起脱花脱铃,空果枝率高。
而滴灌水量控制较好,棉田稳健生长,叶色深绿,无旺长、早衰和脱肥现象,蕾、铃较常规灌明显增多,果枝成铃率高。
1.5滴灌减少了因深层渗漏而带走的养分损失,同时采取将化肥及棉花专用肥溶解于水后随水滴入棉田,提高肥料利用率15%左右,比常规灌少施化肥8~10kg/667m2。
1.6利用膜上点播膜下滴灌技术,可有效减轻风灾损失。
每年4月,农七师经常遭受大风袭击,田间棉苗损失较为严重。
采用膜上精量点播和膜下滴灌相结合,既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又提高了出苗率。
1.7采用滴灌后,土壤通透好,温度上升快,立枯病发生少,枯黄萎病的发病率降低。
常规灌水时,病虫害将随地面水的流动而迅速传播,膜下滴灌通过低压管道输入,由毛管直接将水和溶解后的肥料送到根区土壤,不会因水的流动传播病虫害。
1.8滴灌棉田地面没有积水层存在,可有效地减少烂铃。
棉花覆膜栽培技术棉花,栽培技术1. 选地整地覆膜棉花地块应选择土壤肥力较好,土层深厚,有水源条件的田块,涝洼地不宜覆膜种棉花。
中等肥力块可增施农肥补充地力。
进行秋翻地,早春顶凌耙压抢墒做垄。
未秋翻的地块采取三犁做垄,在4月10日前做完垄,避免作垄晚失墒。
2. 播前造墒******冬灌,春灌可从地化冻一犁深时开始到播种前7-10天结束,春灌力争早灌,利于提高地温,亩灌水40-50立方米。
无灌水条件的棉田,播前3-5天采取埋水添墒,先破垄台,把水灌在沟内,待水渗后扶压。
3. 科学施肥应以农肥为主,化肥为辅,氮、磷、钾相配合。
每亩施农家肥4000-5000公斤,硫铵30-40公斤,过磷酸钙40-50公斤,硫酸钾10-15公斤。
化肥的三分之一做基肥。
农肥、磷、钾肥打垄时施入,氮肥总量的三分之二做追肥。
4. 种植形式与密度密度因品种和土壤肥力而有所不同。
在平肥地上,植株高度60厘米以上,亩保苗6500-7500株;中等肥力,植株高度50厘米的棉花,亩保苗7500-8000株。
种植形式为大垄双行,垄距1-1.1米,小行距40-50厘米,大行距60-65厘米,一律穴播,株距13-15厘米。
5. 覆膜分先覆膜后播种和先播种后覆膜两种方法。
先覆后种,在灌水后的棉田上整地作垄及时覆膜,以保墒增温,在膜上扎眼播种;先播种后覆膜,在座水的棉田上,先播后覆膜,边种边覆膜,必须连续作业。
如果土壤墒情不足,也可先播种,待雨后再覆膜。
地膜选用厚度为0.005毫米的高压聚乙烯或0.008毫米的线性膜,幅宽90-95厘米。
6. 播种(1)播种量:覆膜棉田用种量较少,每亩3-4公斤,(处理后的种子),包衣种子1.5-2公斤。
(2)播种期:以4月15日-25日最适宜。
采用三埂深沟播种方式的播种期最早可提前到4月上旬,棉苗出土后可在沟内膜下生长一段时间。
(3)播种方法:先盖后播方式:土壤含水量低于15%时,要添墒播种,即打眼后浇水,点籽。
1 “矮、密、早”技术“矮、密、早、膜”栽培模式是新疆干旱、半干旱地区特有的栽培模式,是以矮化植株高度、增加种植密度、促进早熟、采取地膜覆盖为特征的综合植棉技术。
该栽培模式具有多方面内容,不同产量目标的棉花产量结构、群体结构、发育进程、冠层结构等指标不同,其量化指标如下。
矮是指棉花种植高度一般控制在60~80 cm,不宜太高、也不宜太低。
太高不仅影响成熟,而且还容易造成“高、大、空”。
太低又会影响经济产量形成的生物学基础。
密是指棉花种植密度高,是新疆棉花大幅增产的关键措施和技术途径。
新疆棉花密度由6.0万~7.5万株/公顷逐渐演变提高到9.0万株/公顷和12.0万株/公顷,目前密度高至15.0万~18.0万株/公顷,甚至有25.5万~30.0万株/公顷的植棉密度类型。
早是指棉花生育期北疆在120~130天,南疆在135~145天。
一般要求4月初至4月中旬播种,4月下旬全苗,5月下旬现蕾,6月下旬见花,7月上旬结棉铃,北疆8月底、南疆9月中旬开始吐絮,霜前花率在85%以上。
膜是指棉花种植均采用地膜覆盖种植。
2 高密度技术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后期,为进一步利用光热资源、发挥群体优势,棉花密度由10.5万株/公顷增加到18.0万株/公顷,进一步增加到25.5万株/公顷左右。
皮棉单产增加到1359.6 kg/hm2,进一步发挥了棉花群体优势!3 株行配置技术行距配置是等行距和宽窄行配置。
不同株行配置:一膜三行、一膜四行、一膜五行、一膜六行、一膜十二行种植,掌握平均行距大则株距小的原则。
目前主要有一膜三行和一膜六行的机采棉株行配置。
这是进一步利用光热资源、个群体优势并进、适应机械化采收而开发的种植技术。
4 地膜覆盖技术地膜覆盖技术是指在棉花生长期内用地膜覆盖播种行及周边土壤的植棉技术[1]。
包括全生育期覆盖植棉技术、半生育期覆盖植棉技术、单膜覆盖植棉技术、双膜覆盖植棉技术、窄膜宽膜超宽膜覆盖植棉技术。
盐碱地地膜覆盖棉花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作者:刘希锋来源:《新农村》2012年第05期一、地膜覆盖棉花亩产100~125公斤皮棉的产量结构亩收获株数3000~4000株,单株成铃20~25个,亩铃数6~8万个,单铃重5~6克,衣分率38%左右,伏前桃和伏桃占80%左右,霜前占90%左右。
二、群体结构大小行种植,大行85~95厘米,小行45厘米,密度3000~4000株,株高90~100厘米,单株果枝15~17个,果节45~60个,每亩留果枝5~5.5万个,果节16~18万个,最大叶面积系数3~3.5。
三、生育进程一般掌握终霜前播种,终霜后出苗较好。
我省多数地区在4月15~25日播种,4月底前出齐苗,6月初现蕾,6月底7月初开花,8月下旬吐絮。
株高指标:现蕾期15厘米左右,盛蕾期25厘米左右,初花期55厘米左右,盛花期80厘米左右。
四、选用对路品种地膜棉花选准优良品种尤为重要。
一般选用在当地生产潜力大、后发性强、早熟不早衰的优良品种,如圣农1号、合丰3号、鲁棉研28、国欣3号。
五、选好地块据多点试验证明,粘土地、盐碱地增产效果最好,沙薄地增产效果最差。
因此,最好选择水肥条件好的粘土地、壤大地和盐碱地棉田进行地膜覆盖,以便更好地发挥增产作用。
六、施足底肥地膜棉一般亩施粗肥3~5方,过磷酸钙50~70公斤,碳铁30~40公斤,有条件的再加50公斤饼肥。
粗肥可在秋耕或春耕时施入。
细肥在春耕整地时施入。
粗肥少的地方,可跟细肥一起开沟集中深施在垄下,以充分发挥肥效。
七、精细整地在播种前15~20天,每隔140~150厘米起一个高垄。
在沟中饶水造墒。
并及时平整高垄,一般垄高8厘米,垄顶宽60~70厘米,垄底宽加80~100厘米,并做到垄背平整无坑洼,上虚下实无坷垃。
八、及时盖膜整好垄面后要及时盖膜地膜要拉展铺平,四边用土埋压结实,严防风掀膜。
盖膜后5~10天播种,播种方法一般采取打眼浅播封堆,即用打眼器打2~2.5厘米深的眼,每眼下种5~7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