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危险源辨识流程图

危险源辨识流程图

危险源辨识流程图
危险源辨识流程图

总承包公司危险源辨识流程图

编制部门:安全管理部

编制人:闫虹

批准人:

时间:2012年7月

1:基础工程危险源辨识流程图

2:临时用电危险源辨识流程图

3:钢筋分项工程危险源辨识流程图

4:模板分项工程危险源辨识流程图

5:脚手架工程危险源辨识流程图

6:施工机具危险源辨识流程图

7:施工起重设备危险源辨识流程图

9:砼分项工程危险源辨识流程图

10:屋面施工危险源辨识流程图

11:室内抹灰分项工程危险源辨识流程图

12:外墙粉饰分项工程危险源辨识流程图

13:机电安装分项工程危险源辨识流程图

14:竣工清理危险源辨识流程图

危险源辨识汇总表(镀锌车间)

云南东电线路器材有限公司危险源辨识汇总表 编制: 审核: 日期: 2014年8月8日

云南东电线路器材有限公司危险源辨识汇总表单位名称:镀锌车间统计日期: 2014年8月8日 专业 或工种内容序 号 危险源名称危险源描述控制措施 第一 类危险源1 配电箱、电源 线 若人身体任何部位或物 料触及箱内,易造成导电、 触电事故,电源线老化,导 电体外露,电源线相碰会造 成电弧烧伤,火灾等事故; ①确保每个班组区域内配电箱在开、关完电源后,必须关闭电源 箱门; ②在配电箱门上标识明显的警示标识;配电箱外壳有良好接地。 ③加强员工安全用电知识;保证电源线、箱、柜干燥。 ④保证电源线路绝缘良好,漏电保护转置处于良好装态; ⑤发现电源线路、箱、柜有安全隐患及时报维修工修理,电源线 路搭接必须由电工完成,禁止私拉乱接; ⑥电气操作人员必须经过正规培训,持证上岗; 第一 类危险源2 变压器 配电室 1)变压器绝缘柱上及配电 室电线如果碰、触,会 产生触电; 若操作不当或由于电器事故 还会造成短路形成火灾。 ①建立健全岗位职责; ②配电室由专职电工负责; ③配专用灭火器、绝缘杆、绝缘靴、手套等物品; ④在明显位置挂相关警示牌警示路人或操作人员。 ⑤配电房地面必须铺有绝缘垫,保持配电房干燥、清洁。

云南东电线路器材有限公司危险源辨识汇总表单位名称:镀锌车间统计日期: 2014年8月8日 专业 或工种内容序 号 危险源名称危险源描述控制措施 第一 类危险源3 气体、气瓶 1)氧气、乙炔使用不当会 发生火灾、爆炸; 2)气瓶不能进行强烈碰 撞,发生碰撞会引起爆 炸; 3)所有气体属于高压低温 气,不能暴晒,管理不 当易发生事故。 4)乙炔使用不当,会发生 回火,导致割枪,气管 气压表被烧坏,若处理 不当会引起气瓶爆炸。 ①各班组须设定专人使用,非使用人员不得擅自使用,氧气乙炔 使用前必须检查气阀、气管、气压表及气瓶完好,并做好记录,使用前 观察使用地点是否有油污、有油污不得使用氧气乙炔。使用气体时应先 把气瓶摆稳防止倒碰;气管的节头必须扎紧,防止脱落、伤人。 ②安装回火装置在乙炔减压器上避免火回到气瓶内;所有气体瓶 禁止在太阳下暴晒,使用、保存时禁止明火接近。 ③所有气瓶严禁在气瓶上进行电焊引弧、立放使用时必须有防倾 倒措施,禁止敲击、碰撞、转运中不得滚动,不得随意摆放氧气乙炔, 在使用时,分开放置,必须保证安全距离。禁止在高温的太阳下长时间 使用氧气,需有遮阳罩。 ④氧气乙炔使用及存放安全距离都必须保持8米以上,与明火距 离不得小于10米,有必要时应有可靠隔垫防护措施,但不得小于5米。 ⑤领用气体,班组只允许领用当天使用的气体,各班组内不得存

危险源辨识方法

辩识方法 辩识危害因素的辨识方法采取一种或结合多种评估方法。主要的评价方法有询问交谈、现场勘查、查阅有关记录、获取外部信息、安全检查(SCL)、工作危险源分析(JHA)、预先危害因素分析(PHA)、故障假说分析(WI)、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危害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 危害因素辩识方法 第一类危险源 第一类危险源: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各种能量或危险物质。 1、危险物质辨识:如氢气、原油、天然气、液化气、汽油、乙决、甲烷、煤油等可燃物质;硫化氢、一氧化碳、氯、氨、二氧化碳、氮气二氧化硫、甲醇等有毒物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危险化学品。 2、能量辨识:辨识产生、供给能量和能量的载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具的动能的各类机械运动部件、工件和人体及产生的机械性、动力性等振动部件。 b.具有势能的平台及坑、井、沟口处等场所上的人体和物体。 c.带电体的电能,包括雷电、静电; d.高温设备和管线的热表面、高温介质及剧烈热反应工艺装置的热能及低温介质所具有的冷量。 e.盛装具有能量的介质的压力容器。 f.机械性、动力性等噪声的声能。

g.化学反应的化学能。 h.紫外线、激光射频辐射,超高压电场等非电离辐射等。 第二类危险源 第二类危险源:对第一类危险源控制设施和措施失控的状态和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控制设施和措施缺陷。 无控制设施和措施或控制设施不符合法律、法规、标准和设计规范等要求。控制措施不好,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2、人员失误:人的不安全行为中产生不良后果的行为。 3、管理缺陷:缺少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工作职责不明确;组织不全;缺乏协 调或协调不当、检查不及时、不到位;奖惩不分明;培训不到位等。 4、作业环境和场所不良:引起设备故障或人员失误的温度、温度、风雨雪、照明、视野、噪声、扰动、通风换气,色彩、作业区环境不良等环境因素。 危险源识别方法简介 一、工作危险源分析(JHA): 是一种较细致地分析工作过程中存在危险源的方法,把一项工作活动分解成几个步骤,识别每一步骤中的危险源和可能的事故,设法消除危险源。 分析步骤: (1)把正常的工作分解为几个主要步骤,即首先做什么、其次做什么等等,用3—4个词说明一个步骤,只说做什么,而不说如何做; 分解时应: ——观察工作 ——与操作者一起讨论研究 ——运用自己对这一项工作的知识 ——结合上述三条 (2)对于每一步骤要问可能发生什么事故,给自己提出问题,比如操作者会被什么东西打着、碰着;他会撞着、碰着什么东西;操作者会跌倒吗;有无危险源暴露,如毒气、辐射、焊光、酸雾等等; (3)识别每一步骤的主要危险源后果;

重大危险源识别一览表

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一览表 序号作业活动危害类别危害因素可能导致的事故施工单位需采用的控制措施 1 砼 施 工 作 业 沥青水泥混 凝土施工作 业危害 1、沥青加热安全措施不足灼伤b、c 2、沥青砼路面碾压安全措施不足压伤b、c 3、加热介质油安全措施不足灼伤b、d、c 路面水泥 混凝土 作业危害 1、振平机工作时站立在受力前方物体打击c、e 2、摊铺机移动时现场指挥不当人身伤害d、e 水泥混凝土 作业 共同危害 1、振动棒操作人员未戴防护眼睛及绝缘手套受伤、触电c、e 2、砼搅拌作业人员戴防尘口罩尘肺c、e 3、行人从搅拌机料斗下过物体打击b、c、e 4、人工搬运水泥未用防护垫布烫伤 c a)制订目标、指标或管理方案;b)制订管理程序或作业程序;c)培训与教育;d)应急预案;e)加强现场监督检查

序号作业活动危害类别危害因素可能导致的事故施工单位需采用的控制措施 1 砼 施 工 作 业 泵送砼作业危害1、泵送砼时出料口站人物体打击b、d、c、e 结构物混凝土作 业危害 1、浇筑大面积砼时,作业人员未穿橡胶水鞋 烫伤 c 2 钢 筋 作 业 共同危害 1、弯曲产生回弹扎伤b、c 2、疲劳作业人身伤害 c 3、钢筋成品堆放过高坍塌 e 4、劳动保护措施不全扎伤c、e 5、钢筋搬运场所附近有架空线路临时用电器触电c、e 3 支 架 、 平 台 搭 设 、 拆 除共同危害 1、扣件安装不紧高空落物b、d、c 2、搬运时失手人身伤害 c 3、支架作业平台面积不足 人员跌落 b、c、e a)制订目标、指标或管理方案;b)制订管理程序或作业程序;c)培训与教育;d)应急预案;e)加强现场监督检查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记录表讲解学习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记录表 单位:广西五建审批人:胡小冬填表人:张强强 2016年4月21日 NO:1 序号活动 /工 序/ 部位 作业 项目 危险源形成 原因 可能导致 的事故 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LEC值法 重大 危险 备 注 L 值 E 值 C 值 D值是否 1 施工 准备临时 用电 乱搭乱设用 电线路,未按 规定设漏电 保护器 触电 火灾 1、机械必须做到“一机一闸一漏一箱一锁”并符合标准要求; 2、 接、拆电源应由专业电工操作;3、漏电开关等必须灵敏有效;4、 现场电缆线布设规范;5、雨天严禁露天电焊作业;6、制订重大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3 6 7 126 √ 2 临近 高压 线施 工 防护不到位、 接触损坏电 线 触电 火灾 1、作专项施工方案; 2、搭设楠竹防护棚; 3、对操作工人进行详 细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4、制订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0. 5 6 40 120 √ 3 场地 平整 违章作业车辆伤害 1、土方设备必须由专人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操作,持证上岗; 2、 施工人员不得擅自进入铲车等机械的操作范围;3、设专人指挥。 1 6 7 4 2 √ 4 搭建 临时 设施 违章作业 物体打击 机械伤害 1、操作人员按规定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2、施工人员严格按安全 技术操作规程操作;3、现场设专人统一指挥协调;4、划出施工 警戒区,并加设围栏,无关人员不得入内。 3 6 3 5 4 √ 5 材料 机械 进场 吊装 违章作业 机械伤害 物体打击 1、吊装时应把吊物捆绑牢固; 2、信号工及吊装司机必须持证上 岗,密切配合,严格遵守“十不吊”规定;3、被吊物严禁从人上 方通过,人员严禁在被吊物下方停留;4、经常检查吊索具,并且 保持安全有效;5、遇6级以上强风、大雨、大雾等天气严禁吊物; 6、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按规定穿戴劳保用品。 1 6 7 4 2 √ 6 进场 安全 教育 未严格按规 定 内容教育 多种伤害 所有进场施工人员必须按规定的内容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并经考 试合格。 3 6 3 5 4 √ 只供学习交流用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基础知识(通用版)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基础知识(通用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860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基础知 识(通用版) 对于危险源的认识,一直以来大家都是一些模糊的概念,各企业为了通过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证,都在咨询管理公司的指导下整理了公司各部门的危险源,并形成了危险源辨识清单,但是大多数的结果都有是,将危险源辨识清单摆放在资料柜中储存,每年再拿出来更新几条,以满足体系运行的要求。这其实是一个本末倒置的作法,完全将危险源管理中最重要的东西给忽略掉了,本着让大家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管理有一个基础的认识,以下就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的过程进行一些基础的说明,希望给大家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首先,危险源及风险评价的定义是什么?

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也就是说,危险源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传出来或爆发的地方。 另外一种定义是根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 (GB/T28001-2001)术语和定义,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中对危险源的定义中没有包括重大危险源的概念,关于重大危险源,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由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起草的《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2009》中有明确的定义,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我们公司不存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工业城天然气站属于标准所称的重大危险源) 风险指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风险评价: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会议记录-

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会议记录- 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会议记录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策划、环境因素 评价会议记录 时间:2017年2月6日 地点:电视xx会议室 参加人员:管理者代表、安全生产科、各单位安全管理负责人 主持:杨庆军 1、主持人:按照公司管理体系文件规定,公司2017年的危险源辨识工作于2016年12月份开始进行,各厂队已经开始着手进行了本单位的辨识工作,同时鲁中公司的单位还成立了环境因素识别小组,对本单位的危险源、环境因素重新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辨识评价,制定了控制措施,形成《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策划信息表》及《环境因素清单》。今天我们召开会议,在各厂队识别评价的基础上,综合归纳后,评价形成公司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策划信息表》和《环境因素清单》,以便在工作中加强控制。 2、安全生产科宣读,与会人员讨论评价。 3、评价方式:对危险源识别、级别仍继续沿用“LEC”判断法并结合专家判断法,对环境因素识别及判定采用专家判断法。 4、评价结果: (1)危险源: 经讨论,共评价出汽车运输作业方面的危险源72项,其他汽车作业28项,车辆日常维护及出入库检验16项,汽车修理139项,危险货物运输78项,办公及其

他方面的17项,合计350项,详见《汽运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策划信息表》。 (2)重要危险源: 根据公司生产现场及汽车运输行业性质,对评价出的危险源经与会者评价最终确定5 项为公司重要危险源,具体内容见《重要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信息表》,对重要危险源制定了控制措施,同时结合应急预案的演练、安全知识的培训、特殊劳保护品配备以及日常的监视与测量等措施来控制,以降低和消除其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根源和状态性的程度。 (3)子公司危险源 经讨论,共评价出汽车维修作业的危险源157项,机械加工方面的危险源22项,行车制造、安装、维修作业活动的危险源166项,办公方面的危险源5项。 (4)子公司重要危险源: 根据子公司生产经营性质,在其作业活动中其中电焊、行车操作业务活动较多,且一旦发生事故对伤害严重,故将金属气(割)焊作业及行车作业过程、现场维修等4项危险源列为重要危险源,详见《重要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信息表》,对重要危险源制定了控制措施,同时结合安全知识的培训、特殊劳保护品配备、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以及日常的监视与测量等措施来控制,以降低和消除其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根源和状态性 的程度。 (5)子公司环境因素: 经评价,子公司环境因素共42项,修理方面的13项,机械加工8项,特种设备制造13项,办公及其他8项,详见《鲁中公司环境因素清单》。 (4)重要环境因素:

(精选文档)重大危险源辨识记录(I)

公司重大危险源辨识 1术语和定义 1.1危险化学品 具有易燃、易爆、有毒等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公司涉及的危险化学品主要由丙酮、乙酸、盐酸、硝酸、草酸、磷酸、硫酸、乙醇、甲醇、四氯化碳、三氯甲烷、乙醚、甲醛、过氧化氢、碘、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硫酸铜、硝酸钾、硫尿、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氯化铵、亚硝酸钠、二氯甲烷。 1.2单元 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依此划定,公司危险化学品贮存区域分为:三酸车间、酒精库。 1.3临界量 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化学品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危险化学品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1.4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2辨识依据 本厂涉及的危险化学品主要有丙酮、乙酸、盐酸、硝酸、草酸、磷酸、硫酸、乙醇、甲醇、四氯化碳、三氯甲烷、乙醚、甲醛、过氧化氢、碘、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硫酸铜、硝酸钾、硫尿、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氯化铵、亚硝酸钠、二氯甲烷,辨识

依据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及《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厂涉及的危险化学品在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中均为达到临界量。 3重大危险源辨识过程 3.1重大危险源辨识方法介绍 长期或临时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均为重大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性及数量。重大危险源分为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储存区重大危险源两种。 单元内存在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危险物质规定的临界量,即被定为重大危险源。单元内存在危险物质的数量根据处理物质种类的多少区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单一品种,则该物质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物质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2.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则按下式计算,若满足下面公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2211Q q Q q ……+Qn qn ≥1 式中:q 1,q 2……q n ——每种危险物质实际存在量,t 。 Q 1,Q 2……Qn——与各危险物质相对应的生产场所或贮存区的临界量,t 。 3.2重大危险源辨识 对重大危险源的判定首先依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标准,当达不到重大危险源标准时,再采用《关

危险源识别及一览表

胶州市2015年农村公路建设三标段 鹿家村—逄家沟中修工程、铺集沙河桥工程 危 险 源 识 别 及 一 览 表 青岛平运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危险源的分类与识别 1、危险源的分类 (1)按诱发危险、有害因素失控的条件分类 1)人的不安全行为; 2)物的不安全状态; 3)管理缺陷。 (2)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进行分析 1)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2)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 3)生物性危害危险、有害因素 4)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5)行为性危害、有害因素 6)其他危险、有害因素 (3)按引起的事故类型分类 1)物体打击,指落物、滚石、锤击、碎裂崩块、碰伤等伤害,包括因爆炸而引起的物体打击。 2)车辆伤害,是指企业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物和物体倒塌、飞落、挤压伤亡事故,不包括起重设备提升、牵引车辆和车辆停驶时发生的事故。 3)机械伤害,是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伤害,不包括车辆。

4)触电,包括雷击伤害。 5)淹溺,包括高处坠落淹溺,不包括矿山、井下透水淹溺。 6)灼烫,指火焰烧伤、化学灼伤(酸、碱、盐、有机物引起的体内外灼伤)、物理灼伤(光、放射性物质引起的体内外灼伤)。不包括电灼伤和火灾引起的灼伤。 8)火灾。 9)物理性爆炸,包括锅炉爆炸、容器超压爆炸、轮胎爆炸等。 10)中毒或窒息,包括中毒、缺氧窒息、中毒性窒息。 11)其他伤害,是指除上述以外的危险因素,如摔、扭、挫、擦、刺、割伤和非机动车碰撞、轧伤等。 (4)按职业健康分类 参照卫生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等颁发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和《职业病目录》,将生产性粉尘、毒物、噪声和振动、高温、低温、辐射(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及其他危险、有害因素分为7类。 2、危险源的识别 (1)危险源识别的方法 识别施工现场危险源方法有许多,如现场调查、工作任务分析、安全检查表、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事件树分析等,现场调查法是安全管理人员采取的主要方法。 1)现场调查方法。通过询问交谈、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获取外部信息,加以分析研究,可识别有关的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辨识记录表

重大危险源辨识记录表 1 术语和定义 1.1危险化学品 具有易燃、易爆、有毒等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 单元 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临界量 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化学品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危险化学品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2 辨识依据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关于开展重点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的相关规定进行辨识。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危险化学品的危险性及数量。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危险物质规定的临界量,即被定为重大危险源。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的数量根据处理物质种类的多少区分为两种情况: 1、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单一品种,则该物质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2、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则按下式计算,若满足下面公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q1/Q1+q2/Q1+……+q n/Q n ≥1 式中:q1,q2,……q n——每种危险物质实际存在量,t Q1,Q1,……Q n——与各危险物质相对应的生产场所或贮 存区的临界量,t 《关于开展重点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 1、锅炉: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锅炉属重大危险源: ①蒸气锅炉额定蒸气压力大于,且额定蒸发量大于等于10t/h;

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识别汇总表

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识别汇总表

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识别汇总表 工程名称:鸡东县前卫中学教师周转宿舍施工单位:鸡东县鑫源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编号重大危险源名称、场所风险等级控制措施要求 1 火灾重大预防 2 触电重大预防 3 坍塌重大预防 4 坠落重大预防 5 机械伤人重大预防 6 物体打击重大预防 7 中毒重大预防 8 起重吊装重大预防 编制人:项目负责人: 2015年 6 月 20 日

附件1-11 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表 工程名称:鸡东县前卫中学教师周转宿舍施工单位:鸡东县鑫源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危险源名称坍塌 可能导致事故类 别及危险程度 中级风险等级重大 危险源出 现的场所 和部位 基础土方坍塌、脚手架坍塌。 危险源的控制措施进场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基础放坡或者支护,脚手架严格按照专项方案搭设,每周进行检修。

2015年 6 月 20 日 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表 工程名称:鸡东县前卫中学教师周转宿舍施工单位:鸡东县鑫源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危险源名称触电 可能导致事故类 别及危险程度 中级风险等级重大 危险源出 现的场所 和部位 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移动电箱、机械设备、照明。 危险源的控制措施 进场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严格执行“TN-S系统,三级配电二级保护”禁止非电工接触电箱,设置警示标志,维修时安排专人看护拉闸处。

2015年 6 月 20 日 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表 工程名称:鸡东县前卫中学教师周转宿舍施工单位:鸡东县鑫源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危险源名称火灾 可能导致事故类 中级风险等级重大别及危险程度 危险源出 现的场所 木工作业区、仓库、易燃品堆放处。 和部位

(完整版)危险源辨识(辨识依据及方法)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程序QB/ZTEJG—CX09—2005 (A版) 编制:安质部日期:2005年4月审核:吴海强日期:2005年4月审定:工程部日期:2005年4月批准:王广钟日期:2005年4月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程序 QB/ZTEJG—CX09—2005 修改记录 版本号:A 版部门: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程序 QB/ZTEJG-CX09–2005 1 目的 为准确辨识危险源、评价其风险程度,进行风险分级,实施有效控制,特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对所有活动、服务产生影响的与职业健康安全有关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活动。 3 职责 3.1安质部负责本程序的制定、修改和归口管理工作,汇总和核定公司各部门报送的《危险源辨识排查表》、《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表》,编制公司《重大危险源清单》,并对重大危险源的控制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3.2办公室负责公司本部办公区、生活区危险源的辨识和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管理工作。 3.3各指挥部(项目经理部)负责对所辖建筑安装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及施工现场、生活区、办公区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工作。并按本程序填写上报《危险源辨识排查表》、《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表》及《重大危险源清单》。 3.4公司各部门负责结合本部门的具体情况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和风险评价,并按本程序填写《危险源辨识排查表》、《危险源辨识及风

险评价表》及《重大危险源清单》。

4 工作程序 4.1危险源辨识的要求和方法 4.1.1选择活动和过程应考虑:施工准备→工程施工→竣工交验→回访维修全过程。 4.1.2辩识危险源时应考虑覆盖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和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 4.1.2.1三种时态: ⑴过去(例如:已经发生过的伤害事故) ⑵现在(例如:作业活动、设备、设施等现在的安全控制状态) ⑶将来(例如:作业将发生变化,设备、设施变更,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使用时的安全控制状态) 4.1.2.2三种状态: ⑴正常(例如:每天的正常施工过程) ⑵异常(例如:设备维修、检修,安全装置检测或停复工期间等) ⑶紧急(例如:火灾、爆炸、坍塌) 4.1.3危险源辨识方法 ⑴询问和交流; ⑵施工调查; ⑶现场观察; ⑷查阅有关记录; ⑸获取外部信息; ⑹工作任务分析; ⑺安全检查表; ⑻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 以上方法可单独使用,也可联合使用。 4.1.4实施危险源辨识工作时,除应将本公司各指挥部(项目经理

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记录

一、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记录 1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1.1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方法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依据国家标准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中规定的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来确定的。 当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单一品种时,其数量等于或超过标准中规定的临界量,即定为重大危险源。 当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则按(3-1)式进行计算,若满足式(3-1),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q1/Q1+q2/Q2+…+q n/Q N≥1 式(3-1) 式中q1、q2、…、q n为每种危险物质实际存量(t),Q1、Q2、…Q n为与各种危险物相对应的临界量(t)。 1.2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的规定,确认储罐区储存的甲醇列入标准中表1的易燃物质甲醇,属重大危险源物质。 (1)生产装置区 生产装置区布置1个60m3的甲醇溶液中间储罐,按充装系数80%,甲醇密度按0.79kg/m3计,中间储罐贮存量为37.92t。 高位槽及装置管道内甲醇液体的最大储量约为5t,甲醇过滤器、气化器内甲醇以气态存在,相对高位槽储量可忽略不计。故生产装置甲醇总贮存量为42.92t。 (2)储罐区 储罐区共设有4个400m3甲醇储罐,充装系数按0.8,甲醇密度按0.79kg/m3计。 甲醇的最大可能储量为:4×400×0.79×0.8=1011.2t 辨识结果见表1.1. 表1.1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

单元危险物 质临界量 Q(t) 最大可能存量 q(t) 结果 是否重大危 险源 生产场所甲醇500 37.92 q/Q<1 否 储罐区甲醇500 1011.2 q/Q>1 是备注: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规定,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 置、设施或场所为一个单元。 按(3-1)式计算得: ∑qi/Qi =2.09>1 因此,福州市闽侯县宏业化工有限公司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2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方法 2.1 分级方法 (1)分级指标 采用单元内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与其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中规定的临界量比值,经校正系数校正后的比值之和R作为分级指标。 (2)R的计算方法 (3-2)式中:q1,q2,…,q n—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单位:吨); Q1,Q2,…,Q 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吨); β1,β2…,β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校正系数; α—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厂区外暴露人员的校正系数。 (3)校正系数β、α的取值 根据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同,设定校正系数β值,见附表2.1和表2.2: 表2.1 校正系数β取值表 危险化学品类别毒性气体爆炸品易燃气体其他类危险化学品 β见表 3.3.3 2 1.5 1 注:危险化学品类别依据《危险货物品名表》中分类标准确定。

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程序

制度与流程文件 Rules And Process Document —————————————————★———————————————— 工厂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语控制 程序 FM(CX).257B404.01-0-2017 发布时间:2017年 3月6日实施日期:2017年 3月6日 *******有限公司 *************Co.,Ltd

1目的 为最大限度地辨识出产品设计、生产、服务等相关活动中存在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评价其风险程度并进行有效控制,预防以保障工厂安全生产、减少环境/安全事故发生、保护员工职业健康,特制定本程序。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拓陆者工厂生产经营活动中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 3术语及定义 3.1危险源:可能造成人员伤害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3.2风险评价: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估、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3.3环境因素: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4引用文件 GB/T 28001-201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GB 18218-2009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 13861-2009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T24001-2015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5. 职能职责 6.管理内容及规定 6.1环境因素、危险源辩识实施

6.1.1工厂各单位均应组织本单位员工进行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辩识,将辩识结果填入《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登记表》、《危险源辩识评价登记表》(具体模板见附件2、附件3)。 6.1.2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辩识活动要覆盖所有人员、所有设备设施和所有活动及相关的产品和服务过程(含相关方危险源的辩识)。 6.1.3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辩识应充分考虑常规和非常规活动,辩识出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正常状态指正常作业过程;异常状态指设备检修、设备停机,日常运行中较少发生但一定存在或可能发生的状态等;紧急状态指压力容器减压阀失灵可能导致爆炸的发生、动用明火可能导致火灾的发生等意外发生的状态。 6.1.4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辩识参照国家标准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结合车辆、坠落、触电、高热、卷入、重物、中毒、缺氧等八大类别进行辩识,辩识过程关注四个方面,包括人、物、环境和管理因素。 6.1.5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辩识同时还应考虑:所属地域、地质水文、地形、周围环境、道路交通、社区环境、气象条件、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所属地域内所有建筑物、道路、运输线、装卸区、消防通道、生活区域以及运动场所;事故应急的设备设施,抢救措施及辅助设备设施。考虑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6.1.6进行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辩识时应从产品工艺设计(选材、确定零部件状态、工序设定)、作业活动及范围、设备设施等方面进行辩识,开展危险源辩识应有工艺主管、设备设施主管、安全主管参与辩识, 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辩识人员应熟练掌握辨识方法。 6.2环境因素、危险源风险评价实施 6.2.1各单位对本单位辩识的环境因素、危险源进行评价,初步确定《重要环境因素清单》、《高度风险危险源清单》(具体模板见附件4)。 6.2.2危险源风险评价方法的确定 6.2.2.1是非判断法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可直接确认为高中度风险危险源。 1)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界定的重大危险源。 2)违反安全生产法律的。 3)有相关方合理抱怨的。 4)潜在的可能产生重大安全影响的。 5)曾发生过事故,相同事故类别重复发生(含职业病或职业中毒)且无适当控制措施的。 6.2.2.2 LEC法 L:事故发生可能性按下表判定 L按下表判定

环境因素、危险源识别方法

环境因素、危险源识别评价方法 一、环境因素辨识方法 准备和保存有关的信息(如: 环评报告,厂区平面图,工艺物料流程图和/或工艺流程图,水流管线图等),使用这些信息(用图解法或其它方法)把组织细分成若干部分的活动、工艺、产品和服务。有关的信息也包括历次环境管理体系运行和评审的反馈。 ⅰ、识别工厂的常规活动和服务(例如:废水处理,绿化服务和垃圾清运等)。 ⅱ、根据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使用专业的评判,识别出在每个区域与重要的活动,产品和服务有关的环境因素,并识别出其潜在的环境影响。 A、系统地分析每个区域,根据每个常规环境因素类别(罗列如下),排列出识别出的特定的环境因素(如:稀释剂挥发是属于大气排放一类的特定的环境因素)。 常规环境因素类别: 区域输入: ?水的使用 ?能源的使用 ?原材料的使用 区域输出: ?水体排放 ?大气排放 ?固体或液体废物和副产品 ?气味或噪音 ?能量释放 B、考虑在正常作业情况,异常情况和潜在紧急情况下及新的开发、新的或更改的活动中的环境因素. C、识别可能的环境影响. ⅲ、评估这些因素以决定那些对环境具能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 A、环境因素所导致的环境影响将根据严重度、发生率和可探测度的情况予以评估。 注:严重度、发生率和可探测度的情况将根据附录1 - 影响评分表和附录2-影响评分明细表予以评分。 B、使用专业的评判对每个识别出的环境因素,根据严重度,发生率和可探测度给予1-10范围内的评分。 C、每个环境因素的各影响评分值相乘得到风险值(1-1000)。

D、风险值大于或等于180的环境因素被确定为重大环境因素。如果环境因素的严重度 分值大于或等于9,其也同样被确定为重大环境因素. E、如果没有风险值大于或等于180的环境因素,则具有最高风险值的因素即为重大环 境因素。如果没有严重度大于或等于8的环境因素,则具有最高严重度值的因素为重大环境因素。 ⅳ、记录 附录1----影响评分表 附录2----影响评分明细表 附录3----环境因素—主要活动,工艺,产品和服务及环境因素表 分数严重度发生率可探测度 10 非常高的严重度. 产生的影响绝对不符合政府的法律法规和/或有 非常强的科学依据说明其有负面效应. 非常高, 频繁发生 大于等于每小时 一次 绝对不确定 影响不可 控制/探测 9 非常高的严重度. 潜在的影响不符合政府的法律法规而会引起警 告和/或有非常强的科学依据说明其有负面效 应. 很高, 经常发生. 一天两次很难确定 影响几乎不可 控制/探测 每二十年一次 8 非常高的严重度. 属于过去的法规引起的问题。非常强的科学依据 说明其有负面效应和/或导致公众相关的报怨. 高, 经常发生. 一天一次难确定 影响很少能 控制/探测 每十年一次 7 高的严重度或公众对此类问题有高的意识程度. 有法规存在来限制此类问题或有明显的科学依 据说明其能够具有负面效应. 较高, 经常发生. 每周一次确定性很低 影响很少能 控制/探测 每五年一次或每两 年一次 6 中等严重程度. 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有更新的严格的法律法规.有 一些科学依据说明能够产生负面效应.公众对此 类问题也存在一定的批判意见. 中等, 时有发生. 每月一次确定性低 影响偶尔能 控制/探测 每年一6次 5 有影响,但为低的严重度,公众关注程度较低或 法律要求不很严格。 中等, 时有发生. 每年两次确定性中等 影响偶尔能 控制/探测 每年两次 4 有影响,但为非常低的严重度,没有公众关注或 法律要求. 中等, 偶尔发生. 每年一次 确定性中等偏 高 影响经常被 控制/探测 每月或每周 3 有影响,轻微的. (污染量多) 低, 很少发生. 每两年一次确定性高 影响经常被 控制/探测 每天 2 有影响,但非常轻微. (污染量少) 很低, 几乎从来 不发生. 第五年一次确定性很高 影响几乎总能 控制/探测 每天两次

施工阶段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记录范文表.docx

职业健康和安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记录表 单位:山东兴润建设有限公司审批人:填表人:2007 年 1 月 1 日NO :1 活动重大备 LEC 值法 序/工作业危险源形成可能导致危险注 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号序/项目原因的事故L E C D 是否部位值值值值 乱搭乱设用1、机械必须做到“一机一闸一漏一箱一锁”并符合标准要求;2、 临时电线路,未按触电接、拆电源应由专业电工操作; 3、漏电开关等必须灵敏有效;4、12 1367√用电规定设漏电火灾现场电缆线布设规范;5、雨天严禁露天电焊作业;6、制订重大6 施工保护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准备临近 防护不到位、 高压触电1、作专项施工方案; 2、搭设楠竹防护棚; 3、对操作工人进行详12 2接触损坏电0.5640√线施火灾细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 4、制订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0 线 工

场地1、土方设备必须由专人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操作,持证上岗;2、 3违章作业车辆伤害16742√平整施工人员不得擅自进入铲车等机械的操作范围;3、设专人指挥。 搭建1、操作人员按规定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2、施工人员严格按安全 物体打击 4临时违章作业技术操作规程操作; 3、现场设专人统一指挥协调; 4、划出施工36354√机械伤害 设施警戒区,并加设围栏,无关人员不得入内。 1、吊装时应把吊物捆绑牢固; 2、信号工及吊装司机必须持证上 材料 岗,密切配合,严格遵守“十不吊”规定; 3、被吊物严禁从人上 机械机械伤害 5违章作业方通过,人员严禁在被吊物下方停留; 4、经常检查吊索具,并且16742√进场物体打击 保持安全有效; 5、遇 6 级以上强风、大雨、大雾等天气严禁吊物; 吊装 6、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按规定穿戴劳保用品。 进场未严格按规 所有进场施工人员必须按规定的内容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并经考 6安全定多种伤害36354√ 试合格。 教育内容教育

危险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价要求内容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价 要求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一、安全的概念 安全: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 危险源: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风险: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风险评价: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危险源分类: 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过程的作用,分两大类: ——第一类危险源(能量意外释放): 生产过程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能量(能源/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 防止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约束/限制能量/危险物质,控制危险源。 ——第二类危险源: 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 包括:物的故障、人的失误、环境因素。 两类危险源的相互关系 第一类危险源是能量主体,决定事故的严重程度; 第二类危险源是第一类危险源必要条件,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两类危险源相互关联,相互依存。 进行危险源辨识时,先辨识第一类危险源;再辨识第二类危险源。 二、危险源辨识的原则 2、系统性 危险源存在于生产活动的各个方面,必须要对系统进行全面、详细的分析,分清主要危险源及其相关的危险性、有害性。 3、全面性 危险源辨识不要发生遗漏,要全面进行分析,以免留下隐患。只有认识到它是危险源,才能对它进行风险评价,才能对它采取措施。 4、预测性 对危险源,要分析其触发事件,也就是危险源出现的重要依据或设想的事故模式或后果。 三、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策划的基本流程 其基本流程如下图所示: 划分作业活动 辨识危险源 评价风险 风险控制的策划 实施风险控制计划 评审控制计划的适宜性(必要时)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汇总表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汇总表 级危险项,级危险项,Ⅲ 级危险1项,Ⅳ 级危险3 项,级危险项。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汇总表序号工作场所/作业方式危险、有害因素风险评价等级防范处置措施备注D=LEC重氮岗位4作业人员操作过程中劳动防护用品穿戴不齐,长期接触亚硝酸钠致癌42167Ⅳ认真教育员工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5重氮反应前若未确保加入冰块,在重氮反应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使反应温度剧烈上升冲料,重氮液分解爆炸126367Ⅲ严格操作纪律,严格执行操作规程6反应过程中如果搅拌停止、搅拌器断裂等现象会使反应失控重氮液分解爆炸806115Ⅲ加强操作,认真巡回检查,设备科认真做好设备维护保养工作7重氮反应过程中如亚硝酸钠溶液加入速度过快,也会使反应温度剧烈上升爆炸危险2403615Ⅱ在重氮化工段新加超温电磁阀自动切断亚硝酸钠流量、超温报警设施重氮化工段的自动控制设施符合要求8重氮反应前如果没有确定尾气吸收系统运行良好,操作人员没有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会导致氧化氮气体外泄污染作业环境,长期吸入会产生职业危害63337Ⅳ严格操作纪律,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认真教育员工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其中: 级危险项,Ⅱ 级危险1 项,Ⅲ 级危险2 项,Ⅳ级危险2项,级危险项。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汇总表序号工作场所/作业方式危险、有害因素风险评价等级防范处置措施备注D=LEC偶合岗位9开对甲酚的桶盖过快易照成对甲酚贱出灼伤108663Ⅲ认真教育员工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开对甲酚桶盖时要缓慢10吊装对甲酚的包装桶时不遵守操作规程物料桶脱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中毒、灼伤108663Ⅲ严格执行吊装作业操作规程11偶合过程中冰的加入量过少或重氮液的滴加速度过快,超温,导致重氮液分解爆炸危险2403615Ⅱ在重氮化工段新加超温电磁阀自动切断亚硝酸钠流量、超温报警设施重氮化工段的自动控制设施符合要求12调节PH时加液碱的过程泄露灼伤18163Ⅳ严格执行操作规程13压滤过程中板框、滤布安装不好,滤液贱出灼伤危险54363Ⅳ加强责任心,精心操作14吹风时不注意阀门开启大小如过大,板框有冲破可能54363Ⅳ认真遵守操作规程,吹风时注意控制阀门开关大小15安装板框时麻痹大意物体打击可能54363Ⅳ精心操作,加强责任心,16压滤机旁地沟盖不严人员有扭伤脚的可能54363Ⅳ精心操作,加强责任心17偶合釜设备密封不好,生产过程中氮气、氮氧化物、二氧化碳气体产生中毒窒息108663Ⅲ加强操作,认真巡回检查,设备科认真做好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加强巡回检查,及时消除跑冒滴漏18偶合釜取样口口径比较大,操作人员取样时若注意力不集中会照成人员坠落人员伤亡18163Ⅳ精心操作,加强责任心其中:

危险源识别登记表

危险源识别登记表 部门:填表人:时间:年月日 序号 作业位置 (或区域) 作业活动 (内容) 危害 可能导致的事故 (危害类别) 现有的控制措施 1 各岗位、办公室、 值班室 操作电气开关电器开关、插座破碎、电线老化失修触电部门自查、电工定期检查 2 卫生区域擦窗或清理卫生高处作业、窗体不牢固摔伤、玻璃割伤检查作业环境的安全状态,发现隐患及时排除,高处作业时做好防护措施,身体重心在室内。 3 电脑屏幕进行计算机操作长时间注视屏幕,对眼睛有害辐射注意自我保护,不能长时间操作电脑 4 安全检查、日常巡 检进入生产作业场 所 安全检查、厂区 巡查 容易遇到毒物、酸碱泄漏、高处摔伤、 带电设备易触电、落物砸伤等 中毒、灼烫、高 处坠落、触电摔 伤、砸伤 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提高意识 5 上下班、外出办公 事 路途中 过马路违反交通规则、安全意识,易发 生车祸 车辆伤害遵守交通规则,提高安全意识 6 警卫室大门检查人员遵守交 通规则 例行检查时,易发生冲突人身伤害 严格执行交通管理规定,说话要礼 貌 7 硫酸生产系统干吸 岗位、转化岗位安 装抽负压系统 生产不正常二氧化硫气体容易泄漏,造成人员伤害灼伤、中毒 严格执行工艺操作规程、现有系统 内抽负压装置、生产异常时立即启 动系统内抽负压系统

8 油罐检查灭火器的完 好情况及消防设 施的完好情况 如遇加油时易产生火花,引发火灾事故火灾、爆炸 尽量减少,在加油时进行现场检 查,检查时必须采取避免产生静电 火花的设备及方法 9 吊装作业现场检查人员的安全 作业状态及设备 的完好情况 易发生起重吊装事故,物体打击 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吊装物品 捆扎牢固,吊装臂下禁止站人,所 有作业人员戴好安全帽 10 危险化学品运输车 辆 指导车辆停放及 装卸危险化学品 司机不遵守公司规定,超速行驶,易发 生人身伤害,装卸作业时,装卸人员不 遵守安全管理制度,缺乏安全意识,劳 保用品佩戴不符合规定。 车辆伤害、人员 受伤 严格执行厂内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提高安全意识,严格遵守危险化学 品装卸规定,指导穿戴好劳保用 品,正确操作。 11 干吸、净化岗位取酸样或开关阀 门 稀酸容易泄露,造成人员伤害灼伤 严格执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采用 专用劳保防护用品 12 干吸、净化岗位擦拭电机设备接触高压电,容易造成触电事故触电严格执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采用专用劳保防护用品 13 干吸、净化、转化 岗位 生产不正常,进 行岗位检修,进 入塔内作业 有毒气体泄露,容易中毒中毒 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制度,作业 时要穿戴好劳保防护用品,加强通 风 14 原料段各岗位岗位巡检运转设备、输送带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挤伤转动设备、输送带尾轮加防护装置,严格按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接触转动部位禁止戴手套 15 行车上下行车容易发生高空坠落事故高空坠落爬梯设置防护栏杆,上下爬梯抓好扶手 16 行车行车检修容易发生高空坠落、触电事故高空坠落,挤伤, 触电 行车运动时大梁上不得站人,检修 电器时必须断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