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档案管理练习题

档案管理练习题

档案管理练习题
档案管理练习题

档案管理练习题

一、请将下列文件组成两卷,并分别给每卷拟一个案卷标题,并编目。

1)辽宁省进出口公司关于沈阳经济开发区对外贸易情况的调查报告(15页,2015年1月24日)

2)日本株式会社关于螺纹钢订货问题给沈阳市金属材料总公司的函(3页,2017年5月16日)

3)辽宁省进出口公司关于大连经济开发区对外贸易情况的调查报告(14页,2015年4月13日)

4)辽宁省进出口公司关于营口经济开发区对外贸易情况的调查报告(13页,2016年7月23日)

5)沈阳市金属材料总公司关于螺纹钢订货问题给日本株式会社的复函(3页,2017年5月25日)

6)日本株式会社关于螺纹钢订货问题给沈阳市金属材料总公司的复函(3页,2017年6月2日)

1.请完成案卷标题。

第一卷的标题:

第二卷的案卷标题:

2.请完成编目工作。

卷内文件目录

二、请将以下文件合理地组成两卷,分别为其拟定案卷标题:

1)杭州钢铁厂关于聘请专家改造设备的函

2)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关于调整成人教育收费标准的通知

3)浙江大学关于杭州钢铁厂要求聘请专家改造设备的复函

4)马鞍山钢铁厂关于聘请专家改造设备的函

5)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关于调整成人教育收费标准必要性的论证材料6)浙江大学关于马鞍山要求聘请专家改造设备的复函

7)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关于调整成人教育收费标准的请示

1.写出案卷标题。

第一卷标题:

第二卷标题:

三、某份文件的全宗号为12,保管期限为永久,室编件号为4,馆编件号为15,问题为KY,年度为2017年。请你将这些元素填入到档号章中。

4.依据所给公文内容,将这份公文进行编目。已知内容为:这份文件的件号为1。

归档文件目录

档案管理知识-题库

档案管理知识题库 一、选择题 1.离职人员资料保存(A),期满时填写<人事资料销毁申请表>,经人力资源部部长核准后方可销毁。 A.2年 B.3年 C. 1年 D. 4年 2. 部门级档案管理范围,由各部门资料员管理,每(B)将<档案清单>交至公司行政部档案管理员备案留底。 A.1年 B. 0.5年 C. 3个月 D. 5个月 3. 档案销毁时要有(B)人以上监销,并在清册上签字。 A.1人 B. 2人 C. 3人 D. 4人 4. 档案的本质特性是( A ) A.原始记录性B.集中保存性 C.社会实践性D.确定性 5.接收与征集档案及有关文献的活动是( C ) A.档案的编目 B.档案的整理 C.档案的收集 D.档案的统计 6. 档案不同与一般的信息资料,是在于它具有(C) A .可读性 B .可保存 C .原始性 D .记录性 7. 下列文件中必须归档的有(A) A.重要文件B.一般事务性文件C.未成文的草稿D.文件定稿 8.档案注重( C ) A.草稿 B.修订稿 C.原本 D.复本 9.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是档案工作的( B ) A.管理体制B.基本要求C.组织原则D.根本目标 10.从性质及内容诸因素考察,人事档案应属于(D) A.文书档案B.科技档案C.综合档案D.专门档案 11.“文件办理”完毕主要指文件( D ) A.已经领导批阅B.已完成登记手续C.内容办理完毕D.完成了文书处理程序 12. 凡属保密卷不准拍照、复制和抄录。因特殊情况按保密审批后复制的材料必须进行登记,并限期( C )。 A、收回销毁; B、回收保管; C、存档。 13. 档案专业人员的素质,就是档案专业人员的( B )的总称。 A、能力与知识; B、品质与能力; C、技术与品德。 14. 在书写档案材料时,应选用( A )墨水。

《外国档案管理》笔记整理

第一章外国文件管理理论 第一节文件定义 文件定义的类型 (一)划分方式 主要是从界定文件形成者范围和定义目的的角度来划分的: 1.专指型 专指公共文件,把文件形成者界定为“政府部门”或“公共机构”,美、加、澳大利亚、非洲诸国的文件定义均属此类。 2.扩展型 扩展了文件形成者的范围,界定为任何公私机构,如谢氏的定义。这种类型一般在档案学著作中出现较多,不会出现在档案法规中,而专指型则相反。 3.泛指型 指一切公私文件,即把文件形成者界定为“一切机构、组织和个人”,如苏联的《社会主义国家档案术语词典》和国际档案理事会的《档案术语词典》。 (二)特点 1.专指型文件定义: ⑴强调文件及其形成者的“公共性质”,机构活动的“公务性质”,严格排除私有性质的文件。 ⑵强调文件的“法律效力”或“行政效力”,使定义具有法律约束力。 ⑶多见于各国文件或档案法规中。 ⑷由于定义是要贯彻执行的,内涵明确,通俗易懂,易于掌握。 2.扩展型文件定义: 扩大了范围,采用该类定义的国家一般把个人形成的文件视为私人手稿,对其另下定义。 3.泛指型文件定义: ⑴文件形成者的范围最广泛,泛指一切公私机构和个人。 ⑵所含文件种类和类型最为齐全,把文件物质形态等方面的特征高度概括为“不管其形式、载体和记录方式如何。”(电子文件) ⑶使用了“信息”或“信息材料”作为定义的属概念,从而突出了文件的信息属性,把文件纳入了信息资源领域,体现了时代特征。

第二节文件生命周期理论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是文件管理理论的核心部分,也是西方现代档案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文件从形成到最终销毁或永久保存的整个运动过程,研究文件属性与人的主体行为之间的关系,是对文件产生、运动、变化过程和规律的客观描述和科学抽象。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内容: 文件从其形成到永久保存,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根据文件的不同价值及其作用形式可将这个完整过程划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 文件在每一个阶段因其特定的功用和价值而与管理形式、保存场所之间存在一种内在的关系。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意义 (一)准确揭示了文件生命的运动规律,为文件和档案管理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有利于针对不同阶段文件的价值特点,采用适宜的存放和管理形式。 现行阶段:一般保存在形成机关内部,由制作或承办人员或行政官员负责管理;半现行阶段:保存在过渡性机构,该机构有三种功能,其一是继续发挥半现行文件的原始价值,为形成机关服务;其二是必要时,经形成机关同意,将半现行文件提供给其他机关或个人利用;其三是储存具有第二价值的文件,为移交档案馆永久保存做准备。非现行文件则销毁或移交档案馆永久保存。 (三)为实现文件与档案管理的一体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从现行文件到档案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前一阶段的文件质量将直接决定后一阶段档案的质量,有必要把文件管理和档案管理看作是一个统一的系统工程,实现管理一体化。 第三节文件与档案的关系 一、档案源于文件 档案由文件转化而来,或文件是档案的前身。

档案管理试题五

档案管理试题五 一、单项选择题 1.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正式实施的时间是( B )。 A.2015年12月11日 B.2016年1月1日 C.2016年7月1日 D.2017年1月1日2.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负责定期将应归档的会计资料整理立卷,编制会计档案保管清册的部门应是( A )。 A.单位的会计机构或会计人员所属机构 B.单位的档案机构或档案人员所属机构 C.单位的人力资源机构 D.单位的有关业务部门 3.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会计年度终了后,可由单位会计管理机构临时保管,再移交单位档案管理机构保管。这里所说的单位会计管理机构临时保管会计档案的时间应为( D )。 A.1.5年 B.半年 C.2年 D.1年 4. 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也是一种重要的会计档案,它的编制部门是( D )。 A.单位会计机构 B.单位行政办公室 C.单位人力资源部门 D.单位档案管理机构 5.根据规定,负责组织会计档案销毁工作的部门应是( D )。 A.单位会计机构 B.单位办公室 C.单位人力资源部门 D.单位档案管理机构6.根据规定,属于企业永久保存的会计档案是( D )。 A.总账 B.银行对账单 C.财务会计报告 D.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7.根据规定,保存期为30年的会计档案是( A )。 A.总账 B.银行对账单 C.财务会计报告 D.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8.下列不属于永久保管的会计档案是( A ) A.总账 B.会计档案保管清册C.年度财务会计报告 D.会计档案销毁清册9.保存期为30年的会计档案并不少,但( D )例外。 A.总账 B.会计档案移交清册 C.会计凭证 D.会计档案销毁清册10. 关于会计档案所涵盖的范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 )。 A.会计档案,即为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 B.会计档案既包括纸质的会计资料,也包括一些电子的会计资料 C.由于银行对账单和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均不属于企事业单位的原始凭证,所以它们也就不属于会计档案资料 D.财政总预算、行政单位、事业单位等的基本建设拨、贷款年报(决算)不属于会计档案资料 11.关于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 A.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均应由单位档案管理机构填制 B.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均属于会计档案资料 C.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的保管期限并不完全相同 D.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产生(或填制)的时间并不一致,涉及的当事人也不完全相同 12.关于会计档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

外国档案管理思考题

外国档案管理思考题-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第一章外国档案 1.有关档案起源于何时的观点有哪些? 1.我国档案界关于档案起源的观点 (1)认为早在原始社会,人们以原始记事文法形成的记录,如结绳、刻契、编贝、结珠等等就是档案; (2)认为是在国家出现之前的原始社会后期,人们发明了文字并用之记录社会活动,保存下来的文字记录就是档案; (3)认为进入奴隶社会才开始有了档案,因为文字的产生和国家的出现是档案起源的两个必备条件,只有当国家出现后需要用文书作为内部管理和对外交往的工具时,才产生了档案。 2.外国档案界大多认为:档案起源于古代东方奴隶制国家。 古代东方是对古代亚洲、非洲东北部各奴隶制国家的总称,是一个兼有地理和历史含义的概念。 3.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 在这些古代东方的奴隶制国家,出现的文字主要包括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两大体系,它们都是由象形符号演变和发展而来的。 4.罗塞达石碑:最早的档案主要是通过考古方式发现的。其中罗塞达石碑的发现及其碑文的成功破译促进了考古活动在埃及的开展。 2.古代档案(载体、内容)包括哪些类型? 1.从载体角度划分为六种类型: 石刻档案、泥板档案、纸草档案、棕榈叶档案、羊皮档案、蜡板档案。 (1)石刻档案:这是一种刻写在岩石(包括石块、石板和石柱)上的档案。 如:古代埃及的巴勒莫石刻。 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曲。 梅腾自传。 (2)泥板档案:这是一种刻写在泥板上的档案,主要出现在古代两河流域。 泥板档案的使用时间长,范围广。使用时间大约延续了3000年,使用范围从两河流域扩展到非洲的埃及、欧洲的希腊等地。世界各国通过考古发掘出的泥板档案已有一百多万块,其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多散存在各国的博物馆并以出土地点命名。如:拉伽什泥板、西帕尔泥板、哈图萨什泥板、埃勃拉泥板等。 (3)纸草档案:这是一种以纸草为制作材料的档案。纸草纸质地柔软,吸水性好,表面平滑,易于书写,既可展平存放,也可卷成卷轴保存,有些卷轴是由若干张纸草粘结而成的,有的长达数十米。其中最负盛名的是:哈里斯大纸草、伊浦味陈词(4)棕榈叶档案:这是一种以棕榈叶为制作材料的档案。以古代印度为代表的南亚诸国将棕榈叶加工制成书写材料。 唐代高僧玄奘所写的《大唐西域记》里有这样一段记述:“南印度恭建那补罗国,城北不远有多罗树林(即棕榈树林),周三十余里,其叶长广,其色光润,诸国书写,莫不采用。至于记言,书事,各有司存。” (5)羊皮纸档案:这是一种以加工过的兽皮为制作材料的档案。 羊皮纸具有耐用、柔软、磨光后可两面书写的优点。 在中世纪的欧洲,各国常用它来书写重要文件,并形成传统。即使到了18世纪,人们仍用它来书写重要法典。 (6)蜡板档案:这是一种以涂蜡木板或象牙板为书写材料的档案。 因蜡板易于磨损,耐久性差,故主要用于书写临时性文件。 蜡板档案存留下来的不多,但使用时间却相当长,直到欧洲中世纪末才停止使用。

外国档案管理三套试卷

外国档案管理1 一、填空题: 1.外国档案界大多认为档案起源于( 古代东方奴隶制国家 )。 2.德国早期的档案学者(亚克伯·冯·拉明根)在其著作《论登记室及其机构和管理》一书是提出,登记室是“君主的心脏、安慰和珍宝”。 3.最早实行档案开放原则的国家是(法国)。 4.文件和档案是同一事物在其不同运动阶段上(价值形态)变化的体现。 5.行政官员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英国档案学者(詹金逊)。 6.(戴维·比尔曼)被誉为是“当代论述电子文件最富于想象力的学者”。 7.现代档案事业管理体制已经定型为集中式与(分散式)两大类型。 8.档案领域开始国际合作的真正起点是(1910)年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召开的图书与档案人员国际大会。 二、名词解释: 1.主体模式 是指国家没有设立档案事业领导中心,国家档案事业系统的组成以档案馆为主体,各类档案机构各自为政;国家档案事业大多通过档案法规来约束或档案学术机构来协调。这种模式的典型主要有英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家。 2.国际档案理事会 国际档案理事会(ICA——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Archives)是一个由档案机构和档案人员组成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非政府间国际专业组织,也是档案发展方面惟一的国际性咨询机构。 它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立有咨询性的合作关系,并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与其他政府间和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进行密切的联系与合作。 3.限制利用 是指由国家规定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拒绝或限制档案向公众开放。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限制利用的对象不是统治者或档案所有者,而是社会上的普通公众。 三、简答题 1.档案载体的第一次变革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 1.对档案自身的影响: 对于档案自身,纸张的发明和应用,既推动档案的载体材料趋向统一,又导致档案数量的急剧增加。 2.对档案工作的影响: 对档案工作,纸张的产生和应用导致档案数量的急剧膨胀,使档案管理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和复杂。 3.对档案机构、档案人员和档案学理论的影响: 首先,档案数量的大幅增长推动了档案机构类型的进一步丰富。 其次,档案数量的大幅度增长也推动了档案人员的专职化。 最后,档案数量的大幅增长还推动了档案学理论的萌芽。 2.简述迈斯奈尔关于档案鉴定的六条原则。 ①决定必须尽可能当机立断。暂时保留的决定很可能意味着永久保存。 ②过激的行为必须避免。既不要过于谨慎的保存,也不要过于随便的抛弃。 ③不要使用过于抽象的概念作为价值标准。 ④高龄案卷应当受到尊重。凡16世纪以前的案卷不允许销毁。 ⑤供某种暂时目的所用的案卷,一旦目的达到,一般是要销毁的。 ⑥关于一个永久性机构成立经过的案卷一般是要保存的。

档案管理试题

一.选择题 1.档案的基本价值之一是( D ) A.理论价值B.借鉴价值C.学术价值D.凭证价值 2.档案的本质特性是( A ) A.原始记录性B.集中保存性C.社会实践性D.确定性 3.下面属于档案的是( A CDE ) A.文物B.口语C.公章D.钱币E.奖杯4.下列属于专门档案的是( CE ) A各种行政性或政治性的公文B科研报告C婚姻和工商登记档案D设计任务书E.医院的病例 5.接收与征集档案及有关文献的活动是( C ) A.档案的编目B.档案的整理C.档案的收集D.档案的统计6.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负责收集和保管( ABD ) A.清代政府档案B.明代政府档案C.伪满政权档案D.明清前各朝代政权档案7.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负责收集和保管( ABCD ) A.北洋政府档案B.国民党政府档案C.伪满政权档案D.汪伪政权档案8.在中央设置的综合性档案馆有(ABC) A中央档案馆B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C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D中国科学技术档案馆10. 我国实行党、政档案统一管理体制的时间是(B ) A.1957年B.1958年C.1959年D.1980年 11.档案注重( C ) A.草稿 B.修订稿 C.原本 D.复本12.正在承办中的文件不是档案,是因为文件具有(B ) A查考的效用B现行的效用C更变的效用D申报的效用13.档案不同与一般的信息资料,是在于它具有(C) A .可读性 B .可保存 C .原始性 D .记录性 14.从文件的时间和效用角度看,文件是档案的前身,档案是文件的(C)A.精华B.组合C.归宿D.基础 15.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是档案工作的(B ) A.管理体制B.基本要求C.组织原则D.根本目标 16.从性质及内容诸因素考察,人事档案应属于(D) A.文书档案B.科技档案C.综合档案D.专门档案 17.仅从文本因考虑,具有最高保存价值的是(A) A.正本B.副本C.草案D.草稿 18.档案区别于文物的关键在于(B ) A.原始性B.信息性C.记录性D.知识性 19.“文件办理”完毕主要指文件(D ) A.已经领导批阅B.已完成登记手续C.内容办理完毕D.完成了文书处理程序20.档案被称为“历史文明之母”,“文明之母”是因为档案具有(C ) A.信息加工功能B.信息回溯功能C.知识贮存与传播功能D.查考备用功能21.我国档案工作的组织原则和管理体制是(C ) A.党政档案集中统一管理B.护档案的完整和安全C.统一领导、分级集中地管理国家全部档案D.便于社会各方面地利用 22.档案馆档案最基本的保管单位是(A )

《档案工作实务》第一章《文件管理》练习题(1)

档案工作实务练习题 第一章《文件管理》 第一节文件 一、是非判断题 1、“文书”与“文件”是两个十分相近的概念,两者之间没有区别。(×) 2、文件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在履行其法定职责或处理事务中形成的各种形式的信息记录。(√)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总理、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以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可以发布“命令”。(√) 4、决定可以经过某种会议讨论并投票通过,以机关名义下发。(×) 5、请示和批复都可以越级行文。(×) 二、单项选择题 6、下列哪个文种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B) A、公报 B、公告 C、通告 D、布告 7、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时所用的文种是(D) A、通知 B、请示 C、函 D、报告 三、多项选择题 8、公务文件有哪些特点?(ABC) A、公文由法定作者颁发 B、公文具有法定的权威性和现行效用 C、公文具有规范的体式和特定的处理程序 D、公文有特定的发布时间 9、文种的选择与下列哪些因素有直接关系?(ACD) A、发文目的 B、发文者的级别 C、发文者权限 D、收发文机关之间的关系 10、有权提出议案的机关包括?(ABCD) A、人民政府 B、人大主席团 C、各专门委员会 D、中央军委 第二节文件的形成与处理 一、是非判断题 1、如有必要,“报告”可以夹带请示事项。(×) 12、两个以上的机关单位联合行文,其行文的机关应当是同级机关。(√)

13、公文处理是指公文的办理、管理、整理(立卷)、归档等一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 14、拟办和批办都是对文件如何办理提出处理意见,所以两者没有区别。(×) 15、向下级机关或本系统的重要行文,应当同时抄送直接上级机关。(√) 二、单项选择题 16、下列公文标题拟写有误的是(D) A、关于开展档案安全检查的通知 B、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C、关于表彰先进党组织的通报 D、关于要求补助档案抢救经费的报告 17、经领导人审定签发的文件稿本是(B) A、修正稿 B、定稿 C、正本 D、存本 18、下列发文字号标识正确的是?(D) A、国办发[2009]001号 B、国办[2009]1号 C、中办[2009]001号 D、中办[2009]1号 三、多项选择题 19、机关在行文时,需要遵循下列哪些原则?(ABCD) A、严格控制发文数量和范围,避免不必要的行文 B、除非确有必要,一般不得越级行文 C、行文要注意隶属关系 D、行文应分清主送与抄送机关 20、公文的涉密等级包括哪些?(ABC) A、秘密 B、机密 C、绝密 D、密级 21、收到下级机关上报的需要办理的公文,文秘部门应当进行审核。审核的重点包括:(ABCD) A、是否应由本机关办理; B、是否符合行文规则; C、内容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 D、涉及其他部门或地区职权的事项是否已协调、会签。 第三节文件整理与归档 一、是非判断题

外国档案管理

外国档案管理1 一、填空题 1.(国家档案库)是奴隶制时期档案馆库发展到最高水平的标志。 2.法国在档案工作改革中颁布的(穑月七日档案法)是世界上第一部专门的档案大法。 3.文件双重价值论是美国档案学者(谢伦伯格)提出来的。 4.澳大利亚档案学者弗兰克·阿普沃德于20世纪( 90 )年代提出了一种名称全新的“文件连续体理论”。 5.档案领域开始国际合作的真正起点是( 1910 )年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召开的图书与档案人员国际大会。 6.英国的档案事业管理体制属于典型的(分散式)管理体制。。 7.国立公文书馆是(日本)的国家档案馆。 8.戴维·比尔曼是(美)国电子文件研究领域的专家。 二、名词解释 1.层次型档案行政管理机关 档案行政管理机关形成了等级制,共同组成从中央到地方的档案行政管理机关系统。 2.专门档案馆收集和管理某一专门领域或某种特殊载体形态档案的档案馆。 3.石刻档案是一种刻在岩石(包括石块、石板和石柱)上的档案,因为各地方均有岩石存在,因此石刻档案分布很广。比如古埃及的“巴勒莫石刻”和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 三、简答题 1.简述法国档案工作改革的重大意义及其深远影响。 意义:第一,揭开了世界档案史近代时期的序幕。 第二,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真正具有国家意义的综合性档案馆。 第三,首创了国家档案和档案事业集中管理的原则。 第四,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档案法规。 第五,率先实行了档案开放原则。 影响:一是极大地促进了档案工作各项活动的发展,推动了档案学的正式形成。 二是带动欧洲其他国家陆续开展了资产阶级档案工作改革,导致欧洲国家的档案工作也步入了新的时期。 2.简述外国档案立法的基本原则。

档案管理理论与实务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选1个选项,每题1分,共34 分) 1. 文件的根本属性是(D )。 A、反映了形成者的意图 B 、具有规范的格式 C管理政务的重要工具 D 、信息记录 2. 文件工作的综合性要求文件管理必须实行(C )。 A、分散管理 B 、分散与集中相结合 C集中统一管理 D 、自由进行 3. 保证档案质量最基本的要求(D ) A、提高机关的工作效率B 、千方百计提高社会公众的档案意识C配置良好的档案保管设备D、应归档的文件材料必须齐全、完整 4. 我国最基本的组卷方法是(A ) A、“六个特征”立卷法B 、立小卷法 C四分四注意的立卷方法 D 、适当分级的立卷法 5. 在六个立卷特征中,除了(C )外,其他五个特征可以根据文件的实际情况结合选用。 A、作者特征 B、问题特征 C、通讯者特征 D、名称特征 6. 根据《机关档案工作条例》的规定,机关文书部门或业务部门一 般在(B)向档案部门移交档案的时间 A、第一年末 B、第二年上半年 C、第二年第三季度 D、第二年末 7. 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的档案机构一般设在(B) A、业务部门 B、办公室(秘书处) C、下属单位 D、后勤部门 8. 《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规定,编制机 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须经(C)审查同意后执行。 A、本机关领导人 B 、上级主管机关 C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P122页D、上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 9. 判断归档材料重要性的原则中“以我为主”的“我”是指(C)

A、以归档人员为主 B、以文件形成者为主 C以本机关、本单位重要职能和主要活动中形成的文件材料为主P113 D以本单位负责人为主 10. 文件整理中或档案管理中发现的卷内文件的缺失、破损、移出等情况都应一一记录和补充在(C),便于今后档案管理者和利用者了解有关情况。 A、案卷目录 B、档案利用登记表 C、备考表P143 D年终总结 11. 以“件”为保管单位进行整理时,永久保管的归档文件宜采取(A)装订。 A、线装法 B、原文件已装订的保持不变C不锈钢订书钉D、浆糊 12. 文件材料整理完毕后,档案人员应对拟归档案卷文件的系统性进行检查,系统性检查主要看(C )。 A、文件材料是否完整不缺页 B、文件材料是否应归尽归C卷(件)内文件排列是否正确D、文件材料是否装订 13. 列入市综合档案馆收集范围的档案,自形成之日起满(B)年,向市综合档案馆移交。 A 10 B、20 C、30 D、40 14. 全宗内档案分类、案卷排列和编号等工作,一般由(B)承担。 A、文书人员 B、档案室 C、档案馆 D、档案局 15. 立档单位与全宗历史考证在全宗整理结束后,存入( B )内,在 档案移交时一同进馆。 A、全宗 B、全宗卷 C、案卷目录 D、档案 16. 适用于全国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鉴定档案使用的保管期限表是(A )。 A、标准档案保管期限类 B、专门档案保管期限表 C同系统档案保管期限表D、同类型档案保管期限表 17. 一个机关中人员的任免、奖惩材料的保管期限一般为( A )。

《档案管理》复习题(单选含答案)

《档案管理》复习题(单选) 一、单选题 1.档案是由形成者在各自的活动过程中( B )形成的。 A、事后 B、直接 C、事先 D、随机 2.没有文字的青铜器属于( B )范畴。 A、档案 B、文物 C、图书 D、史料 3.档案在形成之初一段时间里,主要是对( C )有用。 A、社会 B、各个单位 C、形成者 D、个人 4.我国档案工作基本原则的三个部分是辩证统一的,其中,( D )是核心。 A、便于社会各方面利用 B、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C、保持文件之间历史联系 D、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5.上海市档案馆属于( A )。 A、国家综合档案馆 B、国家专门档案馆 C、各级国家档案馆 D、部门档案馆 6.文书部门或业务部门在向档案室移交档案的过程中,双方均应以( B )为准详细清点案卷。 A、卷内文件目录 B、案卷移交目录 C、全引目录 D、分类目录 7.原则上,立档单位必须( B )地将应当进馆的档案定期向有关国家档案馆移交。 A、有条件 B、无条件 C、有选择 D、无选择 8.文件之间的首要历史联系是( C )。 A、时间 B、形式 C、来源 D、内容 9.在档案原有整理结果基本可用的情况下,维持原先整理状况不变,同时通过( D )来弥补其中的缺陷。 A、编写全宗介绍 B、编写参考资料 C、填写备考表 D、编制检索工具 10.1889年,上海张某创办“张记药铺”,1953年,上海“黄浦大药房”成立,1959年“黄浦大药房”与“黄浦区中药店”合并为“黄浦中西医药采批发中心”,同时“张记药铺”改为“张氏大药房”,1965年,“张氏大药房”因故停业,至1980年,重新开张,改用原名为“张记药铺”,1995年因经营不善,被“黄浦区医药批发中心”收购,原店址被用作仓库,2000年,因保护历史名牌需要,由“黄浦区医药批发中心”一分店重新开办“张记药铺”至今。 请问在上述变化中共有几个全宗?( B ) A、4 B、5 C、6 D、7 11.整理现行机关档案比较适宜的分类法是( D )。 A、年度—问题分类法 B、问题—年度分类法 C、机构—年度分类法 D、年度—机构分类法 12.机关档案室中的重复文件可以通过( D )等措施来解决。 A、划定不同保管期限 B、控制文件进馆 C、销毁重复件 D、各机关内部立卷分工 13.将若干全宗作为一个有机群体进行管理,目的是为了维护( B )之间的联系。 A、档案馆 B、全宗 C、案卷 D、文件

《档案管理》试题

档案管理试题 名词解释 1、档案:是机关、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作为历史记录保存起来 的以备查考的文字、图象、声音及其它各种方式和载体的文字。 2、企业档案是直接记述和反映企业活动,保存备查的各种企业文件材料的总 称。 3、档案工作包括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提供、利用等工作。 4、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棗集中统一地管理国家全部档案,维护档案的完整与 安全,便于党和国家各项工作。 5、档案的作用棗一是凭证作用;二是参考作用。 6、类目:类目是档案分类的基本单位,是构成档案分类表的主要成份。 7、全宗:就是一个独立的机关或组织、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全部档案的 总称。 8、案卷:由互相联系的若干文件组合而成的一种档案保管单位。 9、归档:行文处理完毕的文件,经过整理立卷定期交给档案室集中统一保存, 称为"归档" 10、档案总目录:是档案的总登记。 11、卷内目录:案卷内登记文件及其排列次序的目录。 12、保管期限:根据档案的利用价值划定的档案保管期限。 13、永久档案:档案的保管期限为永久。 14、长期档案:档案的保管期限为16~50年。 15、短期档案:档案的保管期限为15年以下。 16、密级:依据保密规定对档案划定的级别。 17、编制日期:日期即文件形成的时间。 18、页号:装订文件材料的顺序号。 19、责任者:是指对文件内容负有责任的团体和个人,即文件的署名者。 20、文号:填写文件制发机关的发文字号。 21、主题词:是表达档案中心主题的规范化词汇。 22、卷内备考表:说明案卷内文件状况的表格。 23、立卷人:责任立卷者。 24、文件编号:文件的文号或图样的图号。 25、文件材料题名:即文件标题。 26、案卷题名:案卷题名的内容包括本卷文件的主要制发机关、内容、名称 或产品的名称、型号及其组件、部件的代号和名称。 27、档案的整理:就是把零散的和需要进一步条理化的档案,进行基本的分 类、组合、排列和编目,使之系统起来。 28、分类:就是按照全宗内档案室的来源、时间、内容和形式上的异同,分 成若干类别。 29、组卷:主要是依据文件本身的特点,将具有共同点和联系密切的文件组 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案卷。 30、档案登记:是档案统计的基础,登记表册是档案统计的一种原始材料, 也是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的必要手段之一。

《档案管理概论》(肖秋惠编著)课后思考题及答案(参考)

《档案管理概论》(肖秋惠) 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 (一)试述档案管理工作的性质和特点——P5 答: 1、档案管理工作的性质: (1)在宏观上,档案管理工作是国家科学文化事业体系的组成部分; (2)在微观上,档案管理工作是机关、团各项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具有辅助管理的性质; (3)档案作为一种原始文献,蕴藏了大量的原始信息,这使档案和档案工作成为文献信息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档案管理工作的特点: (1)档案资源积累的缓慢性; (2)档案管理过程的阶段性; (3)档案管理活动对档案形成者的依附性; (4)档案管理工作对社会的相对封闭性。 答: 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一般包括以下8项: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检索、编纂和利用工作。 其中,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工作是档案管理的基础业务工作,主要是针对档案实体的管理,对档案实体进行有序组织、排列和统计,建立数量充足、种类齐全、载体多样的馆藏体系,为档案的利用服务奠定档案资源基础。 档案的检索、编纂和利用工作是在档案实体管理的基础上,对档案信息进行的组织、加工和提供利用,属于档案信息管理工作,主要目的是提供档案为社会利用需求服务。 随着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发展和档案利用工作的加强,档案编目检索工作和档案编纂工作逐渐成为相对独立的档案业务工作,这使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结构发生了变化。 (三)档案管理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完成——P8 答: (1)确立了档案工作的组织原则和管理体制——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国家全部档案;(2)提出了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3)体现了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 (四)列举各种档案管理机构及其职能——P10 答: (1)档案室。 性质:档案室是机关的内部组织机构,是保存档案的过渡性机构,档案室的主要任务是服务于本机关。 作用:是机关内具有参谋和咨询作用的部门,为机关职能活动提供档案信息支持;是全国档案工作的基础。档案室是国家档案资源不断补充和积累的源泉。 任务:对本机关文书部门或业务部门文件材料的归档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负责管理本单位具有长久保存价值的全部档案和相关材料,并提供利用。 类型:普通档案室、科技档案室、音像档案室、人事档案室、综合档案室、联合档案室、企业档案信息中心。 (2)文件中心和档案寄存中心。

外国档案管理

一、填空题: 1.外国档案界大多认为档案起源于( )。 2.德国早期的档案学者()在其著作《论登记室及其机构和管理》一书是提出,登记室是“君主的心脏、安慰和珍宝”。 3.最早实行档案开放原则的国家是()。 4.文件和档案是同一事物在其不同运动阶段上()变化的体现。 5.行政官员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英国档案学者()。 6.()被誉为是“当代论述电子文件最富于想象力的学者”。 7.现代档案事业管理体制已经定型为集中式与()两大类型。 8.档案领域开始国际合作的真正起点是()年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召开的图书与档案人员国际大会。 二、名词解释: 1.主体模式 2.国际档案理事会 3.限制利用 三、简答题 1.档案载体的第一次变革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 2.简述迈斯奈尔关于档案鉴定的六条原则。 3.试析宏观鉴定论的共同点及不足之处。 四、综合论述题 1.试述《荷兰手册》的主要贡献及其局限性。

一、填空题 1.()是奴隶制时期档案馆库发展到最高水平的标志。 2.()是德国档案学家迈斯奈尔最著名的论断。 3.法国在档案工作改革中颁布的()是世界上第一部专门的档案大法。 4.美国档案事业的总体特色是() 5.()被称为尊重全宗原则的出生证。 6.英国档案学家詹金逊在档案学上的代表作是()年出版的《档案管理手册》。 7.1821年成立的()是世界上第一所高等档案教育机构,被誉为“第一代档案学院”。 二、名词解释 1.中心模式 2.登记室原则 3.文件连续体理论 三、简答题: 1.简述古代档案馆库的性质和特点。 2.简述文件管理与档案管理关系。 3.简析外国档案教育的共同特点。 四、综合论述题: 1.综合评述文件中心的性质、任务及其优越性。

外国档案事业史思考题

填空题:8*2 简答:4*8 论述:2 1.法国档案工作改革的意义 A.揭开了世界档案史近代时期的序幕。具有彻底反封建色彩的工作改革完全改变了档案工作的封建性质,第 一次使档案工作发展成为国家的一项独立工作,标志着档案史新时期——近代时期的开端 B.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档案馆。 C.首创了国家档案和档案事业集中管理原则。通过国家档案馆和各省档案馆的设立,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 档案馆网络体系,使公共档案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集中管理;后来设立法国档案局对全国档案事业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成为集中式档案管理体制的首创者 D.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档案法规——“穑月七日档案法”,开创了一个国家以法治档的历史 E.率先实行档案开放原则。不仅使利用者有古代时期一种统治阶级的才能享受的特权变成普通公民的权利, 扩大了利用对象的范围,而且彻底改变了档案馆封闭和机密性质,推动档案馆发展成为一种服务大众的科学文化机构 2.现代档案事业管理体制的两种类型 A.分散式档案事业管理体制 分散式,指的是国家不设立档案行政管理机关统一掌握全国的档案工作,中央和地方的档案工作实行分权管理、各司其职原则。换句话说,就是中央档案机构无权过问地方档案事务,地方档案机构不受中央领导。从国外范围看,分散式档案事业管理体制也具体表现为英国型、美国型、瑞士型三种代表 B.集中式档案事业管理体制 集中式,指的是全国的档案事业统一接受档案行政管理机关的领导和监督,地方档案机构接受中央档案机构的领导、指导和监督。从国外范围看,集中式档案事业管理体制也具体表现为俄罗斯型、法国型、北欧型三种代表 C.两种体制的优缺点及发展新特点 各个国家的档案事业是集中管理还是分散管理与政治体制和文化传统都有关系。 集中式体制的优点在于便利于档案事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利于全国范围内的档案工作实现统一规划和有序管理(档案法规实施、档案行政职能的贯彻执行、档案机构的合理布局)。二是有利于建立和协调各类档案机构之间的关系(档案机构的职责分明,馆藏建设的优化、业务关系)。三是有利于档案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现代化。(有序组织对档案工作的好处,利于标准化,而标准化是现代化的前提) (缺点:扼杀了各个层次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3.封建社会时期档案载体的变革及其影响 变革:纸张的发明和传播 影响: A.对档案自身的影响:既推动档案的载体材料趋向统一,又导致档案数量的急剧增加 B.对档案工作的影响:更加丰富和复杂。一方面,开始产生一些新的管理环节,主要有档案鉴定、统计和保 护等方面。另一方面,原有档案管理环节得到丰富和发展,主要包括档案收集、整理和编目 C.对档案机构、档案人员和档案学理论的影响。a档案机构类型的进一步丰富:庄园档案馆、教会档案馆、 城市档案馆、行会档案馆、银行档案馆、公证档案馆、机关档案馆、殖民地档案馆。b档案人员的专职化:与图书管理分化的专职档案人员。c档案学理论的萌芽:档案机构和档案管理活动的发展推动了档案学理论的萌芽 4.奴隶社会时期的档案载体类型 ①石刻档案②泥板档案③纸草档案④棕榈叶档案⑤羊皮纸档案⑥蜡板档案⑦金属档案⑧桦树皮档案⑨木简档案 5.简述文件生命周期理论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是在20世纪文件数量急剧增长的专业背景下提出来的,它从20世纪40-50年代西方档案学者对文件中心的理论解释起步,后来研究范围逐渐扩大到文件的整个运动过程以及对这一过程的全面管理,成为西方档案学理论的重要支柱之一。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形成意味着现代档案学的成熟,为当时已存在的(美国)文件中心提供了理论依据。 A.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基本内容(三个基本点) 第一、文件从形成到销毁或永久保存,是一个完整的运动过程。这一基本点包括两层含义:①这里的文件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泛指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产生和使用的一切信息记录,无论其载体形式和记录方式如何。②文件的运动过程具有整体性,文件从其最初产生到最终归宿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档案管理试题

一.选择题 1.档案的基本价值之一是(D) A.理论价值B.借鉴价值C.学术价值D.凭证价值 2.档案的本质特性是(A) A.原始记录性B.集中保存性C.社会实践性D.确定性 3.下面属于档案的是(A CDE) A.文物B.口语C.公章D.钱币E.奖杯4.下列属于专门档案的是(CE) A各种行政性或政治性的公文B科研报告C婚姻和工商登记档案D设计任务书E.医院的病例 5.接收与征集档案及有关文献的活动是(C) A.档案的编目B.档案的整理C.档案的收集D.档案的统计6.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负责收集和保管(ABD) A.清代政府档案B.明代政府档案C.伪满政权档案D.明清前各朝代政权档案7.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负责收集和保管(ABCD) A.北洋政府档案B.国民党政府档案C.伪满政权档案D.汪伪政权档案8.在中央设置的综合性档案馆有(ABC) A中央档案馆B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C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D中国科学技术档案馆10.我国实行党、政档案统一管理体制的时间是(B) A.1957年B.1958年C.1959年D.1980年 11.档案注重(C)A.草稿B.修订稿C.原本D.复本12.正在承办中的文件不是档案,是因为文件具有(B) A查考的效用B现行的效用C更变的效用D申报的效用13.档案不同与一般的信息资料,是在于它具有(C) A.可读性B.可保存C.原始性D.记录性 14.从文件的时间和效用角度看,文件是档案的前身,档案是文件的(C)A.精华B.组合C.归宿D.基础 15.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是档案工作的(B) A.管理体制B.基本要求C.组织原则D.根本目标 16.从性质及内容诸因素考察,人事档案应属于(D) A.文书档案B.科技档案C.综合档案D.专门档案 17.仅从文本因考虑,具有最高保存价值的是(A) A.正本B.副本C.草案D.草稿 18.档案区别于文物的关键在于(B) A.原始性B.信息性C.记录性D.知识性 19.“文件办理”完毕主要指文件(D) A.已经领导批阅B.已完成登记手续C.内容办理完毕D.完成了文书处理程序20.档案被称为“历史文明之母”,“文明之母”是因为档案具有(C) A.信息加工功能B.信息回溯功能C.知识贮存与传播功能D.查考备用功能21.我国档案工作的组织原则和管理体制是(C) A.党政档案集中统一管理B.护档案的完整和安全C.统一领导、分级集中地管理国家全部档案D.便于社会各方面地利用 22.档案馆档案最基本的保管单位是(A)

819#——外国档案管理

外国档案管理作业题 一、填空题(10分): 1.()所著《论档案馆》一书是意大利第一部系统论述档案工作的杰作,在欧洲早期档案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文件和档案是同一事物在其不同运动阶段上()变化的体现。 3. 法国在档案工作改革中颁布的()是世界上第一部专门的档案大法。 4.()是德国档案学家迈斯奈尔最著名的论断。 5.()年4月2日,英国公共档案馆和皇家历史手稿委员会实行合并,组建了一个新的档案机构—英国国家档案馆。 6.日本的国家档案馆是()。 7.英国实行的是()档案事业管理体制。 8.()被誉为是“当代论述电子文件最富于想象力的学者”。 9.俄罗斯采用的鉴定方法主要包括综合鉴定法和()。 10. 1950年8月21-26日,第一届国际档案大会在()召开,宣告国际档案理事会的正式成立。 二、名词解释(20分) 1.分散式档案事业管理体制 2.文件中心 3.行政官员决定论 4.文件连续体理论 三、简答题(40分): 1.试述德国档案学家迈斯奈尔在近代档案鉴定理论方面所做出的贡献。 2.简述英国档案事业的总体特点。 3.简述外国档案立法的基本原则。

4.简述现当代外国档案利用的总体特点。 四、综合论述题(30分): 1.评述法国档案工作改革的重大意义及其深远影响。 2. 综述来源原则的发展历程。 外国档案管理本科试题(网络)4-4 一、填空题(10分): 1.波尼法西奥 2. 价值形态 3. “穑月七日档案法” 4. 高龄案卷应当受到尊重 5. 2003 6. 国立公文书馆 7. 分散式 8. 戴维·比尔曼 9. 系统鉴定法。 10. 法国巴黎 二、名词解释(20分): 1.分散式档案事业管理体制是国家不设立档案行政管理机关统一掌管全国的档案工作,中央和地方的档案工作实行分权管理、各司其职的原则。 2.文件中心的性质就是介于文件形成机关与档案馆之间的文件管理机构,是连接机关与档案馆的“中转站”。负责对半现行文件进行廉价的贮存和有效的保管。 为文件形成机关及时提供优质和高效的服务,并经机关同意后为其他用户提供服务。负责对半现行文件进行最终处置——移交档案馆永久保存或按规定程序进行销毁。 3.行政官员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英国档案学者詹金逊。他在1922年出版的《档案管理手册》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鉴定思想,其核心观点就是:档案人员不宜参与文件的鉴定和销毁,鉴定应由行政官员自行决定。一方面,他认为文件证据的神圣性是行政官员决定鉴定的基础;另一方面,他认为档案人员参与文件鉴定至少会带来两种负面后果。 4.文件连续体理论:澳大利亚档案学者弗兰克·阿普沃德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一种名称全新的“文件连续体理论”。文件连续体理论的主要内容是构建了一个多维坐标体系来描述文件的运动过程。这个多维坐标体系包括四个坐标轴——文件保管形式轴、价值表现形轴、业务活动轴和形成者轴。其中保管形式轴是核心轴。 三、简答题(40分): 1. 试述德国档案学家迈斯奈尔在近代档案鉴定理论方面所做出的贡献。

档案管理学试题库及答案

《档案管理学》试题库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90分) 1、档案按载体可分为:甲骨档案、、、缣帛档案、、、电子档案等。 2、“档案”一词,一般认为初见于。 3、1996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规定档案有三种所有形式:、、。 4、档案业务工作内容有八个环节,分别是:收集、整理、、、、、、提供利用。 5、档案工作原则 为:,,。 6、“办理完毕”主要指文件完成了___________。 7、档案保管工作中八防是指防火、防水、防潮、防霉、 ______________、、。 8、兼具实体管理和信息的开发利用的双重性质。 9、机关档案室的收集工作是通过执行一定的制度来完成的。 10、判定档案所属全宗关键在于确定档案的。 11、立卷的结果是形成。 12、现行机关的文件立卷工作一般由和进行。 13、档案分类应当具体科学性、思想性、、、。 14、决定档案价值的因素有、。 15、必须从国家和人民的整体利益出发,用、、发展 的观点,判定档案的价值。 16、档案鉴定工作的类型有:初步鉴定、、。 17、档案损毁的原因有两种即、。 18、广义的档案检索包括档案的、两个具体过程。 19、存贮,是将文件或案卷的和著录下来,形成 条目。 20、检索标识主要指和。 21、我国最早出现的档案形式是。

22、档案咨询从形式上可分为和。 23、大事记的内容结构,主要由和两部分组成。 24、一般来说,组织沿革的编写体例主要有:、、。 25、电子档案的的传递有、两种。 26、档案检索工具用两个基本功能:一是存贮,二是。 27、档案登记最基本的内容,是档案数量和状况的登记以及档案 的登记。 28、最常见的档案利用服务方式是。 29、全宗理论的核心是____________原则。 30、档案是历史文献,是档案的本质属性。 31、我国国家档案全宗的基本构成按历史时期可以划分为两大部分,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前时期的档案,按所属的政权性质可以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类型。 33、档案工作的___________是档案工作赖以存在相发展的基本因素。 34、档案的安全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____________,二是 ____________。 35、归档制度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如果按行文关系看,一个机关单位应该归档的文件材料,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内部文件三个方面。 37、档案整理工作第一个环节是________。 38、全宗的补充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和档案汇集。 39、鉴定档案价值的基本方法是________。 40、其中________、________是保管期限表的基本项日,任何保管期限表都要有这两项。 41、按规定,档案的保管期限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42、我国使用的档案装具主要有:档案架、________、________。 43、按编制方法分,检索工具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