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视新闻节目制作》-教学大纲

《电视新闻节目制作》-教学大纲

《电视新闻节目制作》-教学大纲
《电视新闻节目制作》-教学大纲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美术)

高中艺术欣赏课(美术)教学大纲(初审稿) 说明 (一)高中艺术欣赏课占用必修课时间授课,总学时为68课时(注),音乐、美术各占34时。课程均应列入课表,不得任意挪为它用。 (二)音乐欣赏课、美术欣赏课原则上高一、高二分段进行。也可阶段交叉或间周轮换上课。授课形式以常规教学班为单位进行,必要时也可合班上课。 (三)高中学校应配备专职音乐、美术教师,有困难的学校可外请教师代课。 (四)教材应根据本大纲的要求编写。大纲中规定的必选作品应全部编入教材:音乐欣赏课的参考作品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掌握,并适当补充民族、民间作品。音乐欣赏课教材必须包括教科书、教师用书、音响资料,美术欣赏课教材必须包括教科书、教师用书、幻灯图书资料。 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塑造完美的人格,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现阶段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的艺术欣赏课分为音乐欣赏课和美术欣赏课,是普通高中一、二年级的必修课。 音乐欣赏课(略) 美术欣赏课 一、教学目的 1.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2.突出艺术学科的特点,寓思想品德教育于美术教育之中,陶冶情操,提高修养。 3.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引导学生学习必要的美术知识,掌握必要的美术欣赏方法,开阔视野,启迪智慧,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二、教学内容 (一)美术欣赏基础知识(30%) 1.美术欣赏的目的、意义与方法; 2.美术的社会功能; 3.美术的分类及其主要艺术特征; 4.美术创作的主要艺术语言与创作方法

大学体验英语教学大纲

《大学体验英语》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非英语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主要任务是培养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使他们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为将来的专升本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的目的是:大学体验英语教学应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音基础和语法基础,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在教材阅读性与实用性并存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应用水平,以适应中国入世以来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基础知识教学目标 Book One Unit 1 Meeting People Unit 2 Talking About Likes and Dislikes Unit 3 Introducing and Describing People Unit 4 Leisure Time Unit 5 Studying in the University Unit 6 Talking About Worries and Showing Concerns Unit 7 Sports and Hobbies Unit 8 A Secretary’s Job Unit 9 Requiring and Giving Information Unit 10 Shopping Unit 11 Job Hunting Unit 12 Giving Thanks and Congratulations Book Two Unit 1 College Life Unit 2 Study on Line Unit 3 Leisure Activity Unit 4 Living on Your Own Unit 5 Sources of Information Unit 6 Olympic Volunteers Unit 7 Learning Strategies Unit 8 Love and Friendship Unit 9 Final Paper Book Three Unit 1 Famous Universities

美发与形象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美发与形象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美发与形象设计 (110200)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基本学制 3年。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美容美发与形象设计企业,包括美容美发会所、形象设计室、婚纱摄影中心、化妆品公司、广告公司、新闻媒体等行业企业,从事经营和管理、化妆品销售、形象代表、公关及形象设计等工作的具有职业技能比较熟练的、继续学习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能力的、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具备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的美容美发与形象设计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五、职业范围

六、人才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和产业文化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一)职业素养 1.具备服务心理与礼仪、人际交往的基本知识; 2.具备本专业创业和经营管理基本知识; 3.具有健康的身体与心理素质; 4.具有良好的责任心、进取心和坚强的意志; 5.具有较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 6.具有能与顾客说明服务的内容与流程的能力; 7.具有正确说明产品功能及使用方法的能力; 8.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服务行业人际交往的能力; 9.具有一定的美术绘画能力,设计创新思维; 10.掌握计算机应用技能,能利用计算机及网络收集、整理相关专业信息等。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 1.了解皮肤护理的知识; 2.了解美容美甲的专业知识; 3.熟悉美容医学常识与基本知识; 4.熟悉化妆品的分类、性能以及各种化妆品的使用规则; 5.熟悉洗染发用液的性能、分类及使用方法等基本知识; 6.掌握发型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流程,具备剪、染、烫、盘等操作技能,并能能够根据客户需求设计并完成不同的发型造型;

物理光学教学大纲

《物理光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T1210070 课程中文名称:物理光学 课程英文名称:PHYSICAL OPTICS 总学时:50 讲课学时:50实验学时:0 习题学时:0上机学时:0 学分:3 授课对象:航天学院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系、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 先修课程:工科数学分析大学物理电动力学 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石顺祥、张海兴、刘劲松编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第一版 参考书:[1]《光学原理》 M.波恩、E.沃耳夫,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二版

[2]《Principles of Optics》Max Born and Emil Wolf,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seventh (expanded) edition [3]《高等光学》赵建林编著;国防工业出版社,2002年9月第一版 [4]《光学》章志鸣、沈元华、陈惠芬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6月第二版 [5]《光学》易明;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10月第一版 一、课程教学目的 光学是研究光的本性,光的产生、传播、接收,以及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科学;同时又是与现代科学技术以及现代工程有紧密联系的一门学科。本课程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以光的电磁理论为理论基础,着重讲授光在各向同性介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特性,以及光的吸收、色散、散射现象。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深入了解并熟练掌握物理光学的重要知识,掌握重要的分析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光学知识,解决后续课程以及今后工作中所遇有关问题的能力。

影视艺术欣赏教学大纲

影视艺术欣赏教学大纲 《影视艺术欣赏》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影视艺术欣赏英文名称:Appreciation of Movie and Television 课程代码:011351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分学时数:2学分36学时 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文秘教育、对外汉语、编辑出版学 制订人:刘惠制定日期:2007年3月10日 审核人:刘铁群审核日期:2007年3月15日 审订人:莫其逊审订日期:2007年3月20日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一)课程性质 《影视艺术欣赏》是面向全日制本科生所开设的一门选修课,其中以文学院的学生为主。在被誉为“读图时代”的21世纪,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应当学会并懂得如何去欣赏和鉴赏影视作品,从而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艺术素养与审美能力。 (二)课程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对影视作品的积极健康的兴趣着力点,使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影视艺术审美观,了解电影、电视剧作为艺术所具有的独特品质及其发展、流变的历史,同时掌握影视评论的方法。本课程受选修课时限制,可根据具体情况对“影视艺术”做或时间或地域或类型的限定,亦可将“影”“视”分开讲解,如此,可使讲授内容相对集中,易深入,学生则可以以点带面、触类旁通。 本课程以教师讲授为主,影视作品欣赏为辅。

二、教学内容、重(难)点、教学要求及学时分配 第1章中国电影发展概况(10个课时) 通过对该章节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百年来中国电影的历史与现状,纵向描述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横向比较同一时期中国电影的异质与共通之处。 讲授内容: 1(百年中国电影发展的几个主要的历史阶段。 2(中国电影导演代际的形成及其划分的依据。 3(“第五代”与“第六代”比较之面面观。 重点:中国“第五代”导演与“第六代”导演的比较。 难点:中国电影导演以“代际”命名的成因分析。 第2章欧美电影发展概况(10个课时) 通过对章节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欧美电影历史上的几个重要分期,并着重了解以“好 莱坞”为代表的美国电影和以“新浪潮”为代表的法国电影。讲授内容: 1(欧美电影的几个重要的历史分期。 2(美国“好莱坞”电影。 3(法国电影新浪潮。 重点:欧美电影史上的大事件。 难点:如何评介“好莱坞”电影;法国电影新浪潮运动形成的背景分析。 第3章亚洲(除中国)电影发展概况(9个课时) 通过对该章节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亚洲电影的大致情况。讲授内容: 1(日本电影。 2(韩国电影。 3(印度电影。

基础英语1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基础英语Ⅰ》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12020401H106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学分:2.5 课时:42 开课学期:1 适用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联合)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和学位课程,主要是为修完中学英语进入大学阶段学习的学生所开设的。本课程是以培养学生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和学习策略,发展英语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主要内容,同时着眼于学生学术能力的培养。本课程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后续课程有《基础英语Ⅱ》。 二、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就是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教育国际化、社会经济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实现以下目标: 词汇:掌握的词汇量应达到2400个单词和400个词组(含中学应掌握的词汇),其中 1400个单词为积极词汇,即要求学生能够在认知的基础上学会熟练运用,包括口头和书面表达两个方面; 语法:掌握英语语法的基本词法和句法,主要包括动词的时态、语态、动词非谓语形式的基本用法,形容词和副词的级以及简单句和复合句的结构等; 听力理解能力:能听懂英语讲课及简短会话和谈话,抓住文章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对题材熟悉、句子结构简单、基本上没生词、语速每分钟为120词的听力材料,2 遍可以听懂,理解准确率达 70%为合格; 口语表达能力:学会基本的课堂用语和日常用语,能用英语提问并回答教师就课文提出的问题;能就教材内容及熟悉的话题进行小组讨论,并作简短的发言; 阅读理解能力: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能读懂语言难度一般的普通题材的文章,运用学到的词汇和语法结构正确理解与课文难度相仿的文章,掌握中心大意以及说明中心大意的事实和细节,一般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60词。在阅读篇幅较长、难度略低、生词不超

《专业考察》课程教学大纲.doc

《专业考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专业考察 学时/学分:64/2 授课学期:5 先修课程:商业广告设计 后读课程: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专科)、广告设计与制作(专科) 开课系或教研室:艺术与设计系(广告视传教研室)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视觉传达专科、广告设计与策划专科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 2.课程任务:专业考察的开展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拓宽专业知识视野,有效提高学生综合搜集信息的能力,丰富学生知识,开阔眼界。通过专业考察,为学生开展毕业设计积累丰富的创作素材,是有效提高学习效果的有力手段。 二、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考察,使学生深入了解艺术设计专业的社会实际情况,使学生将所掌握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在实践考察中,进一步深化。培养学生本专业的鉴赏力,提高专业综合修养。 课程的基本要求: 1.按照学院相关文件制订专业考察计划,要求具备详实的行动计划,并交系务会讨论再由系部主任签字后报学院有关部门备案方可实施。 2.外出考察前,学生应与领队教师签订安全责任书,加强纪律观念教育,确保安全。 3.学生在带队老师的统一安排下,分成各专业小组,作专题考察,既要有丰富的图片资料,也要有详实的记录和体验,最后形成一篇考察报告。 三、课程教学主要内容

五、教材及参考书 根据毕业考察与调研的具体情况由教师指定。 六、考核办法: 根据毕业考察与调研的具体情况由教师指定。 1、理论考察成绩占40%;实地考察成绩占60%,两次成绩合计为一个成绩。 2、成绩评定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评分标准见附表一)。凡获得及格以上成绩者可获得规定学分。 3、评定成绩的步骤为:学生填写个人鉴定,指导教师写出评语及成绩。 4、考察结束后将下列材料及时上报:(1)实习日记(2)指导教师鉴定。 附一:专业考察成绩评定标准 优:学习态度认真,考察日记充实、规范,对专业实践知识领悟深刻。 良:学习态度认真,考察日记规范,对专业实践知识领悟深刻。 中:学习态度比较认真,考察日记规范,对专业实践知识领悟深刻。 及格:考察日记规范,对专业实践知识基本掌握 不及格:学习态度不认真,考察日记不完整,对专业实践知识不能完全掌握 执笔:闵晓杰 审定:艺术与设计系

美容美发形象设计教学大纲

美容美发形象设计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美容美发形象设计大纲) 学时:60 拟写人:王新国 课程性质:课程内容包括:美发,服饰、化妆、坐立行的基本礼仪和形体训练几部分,本课程首先让学生对自身形象、体态舞姿等有一个全方位正确的认识。了解形象设计的概念及基本理论,通过实践操作,掌握化妆和头发造型的基本方法,能根据自我形象进行整体形象设计,提升学生的整体形象,培养学生良好的形象自信心。并通过学习提高身体柔韧性、灵活性与协调性的同时,拥有健康优美的体态。 适用对象:美容美发专业2年级学生 学时:60 学分:3 开设学期及周学时分配:1学期 适用专业及层次: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 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为美容美发的实践操作。难点为整体的形象设计,涉及面广泛。学生须先修课程和基础知识。 一、课程目的及要求 (1)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逐步具备美发师各项基础素质要求,

(2)规范的操作,习惯,良好的职业行为,团结协作的精神,亲和的沟通能力等。 (3)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与创新能力。 2. 认知要求(分为二个层次) 了解:初步知道形象的含义及其简单操作。 理解:懂得形象的概念和规律(定义、定理、法则等)以及与其他相关知识的联系。 掌握:能够应用形象设计的概念、定义、定理、去完成一些形象设计问题。 3. 技能与能力培养要求 形象设计:根据发型,服装或按照一定的操作步骤,正确地进行搭配。 造型工具使用技能:正确使用造型工具软件。 观察能力:根据社会的趋势,设计关系或图形、图示,描述其规律。 空间想象能力:语言描述,或较简单的几何体及其组合,想象相应的设计图,素描图;能够在基本图形中找出其位置关系,或根据条件画出图形。 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能对学习和生活中的第一印象相关问题,作出分析并运用自身的教学方式进行后续意描。

职高美容美发教学大纲

美容美发及皮肤护理教学大纲 前言 美容美发及皮肤护理是医学美容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本课程主要涉及皮肤护理、化妆、美发三个学科领域,将三者融为一体,塑造个人完美形象,从而达到美的和谐统一。 本课程具有很强的社会性、技术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理论结合实际的原则,要加强科学思维的方法与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根据我院三年制美容医学专业教学计划,本课程总学时为72学时,其中理论讲授36学时,实验教学36学时。 第一章皮肤的基本结构 第一节皮肤的概述 目的要求: 1、了解皮肤的特点。 2、熟悉皮肤的功能。 3、掌握皮肤的常识。 学时分配:理论4学时 教学内容: 1、皮肤的特点。 2、皮肤的重量、厚度、面积、表面形态、颜色、组成及PH值。 3、皮肤的八大功能。 第二节皮肤的基本结构 目的要求: 1、了解皮肤各层的形状 2、熟悉皮肤各层的成分 3、掌握皮肤的分层及各层的功能,皮肤附属器的组成。 学时分配:理论4学时 教学内容: 1、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组成。

2、表皮层由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层和基底层组成,及各层的形状、成分和功能。 3、真皮层的组成及功能。 4、皮肤附属器的组成:大小汗腺、皮脂腺的分布、开口、结 构、功能;毛发的分类、组成、成分、生长阶段;甲的组成和生长速度。 5、皮下组织的组成及功能。 第二章化妆品 教学要求: 1、了解化妆品概述。 2、掌握化妆品的分类及应用。 教学时数:理论4学时 教学内容: 1、化妆品的定义、特性、化学研究范畴、产品标识。 2、化妆品的分类、作用、使用方法。 3、不同性质的皮肤在不同季节、不同地区应如何选择化妆品。 第三章美容皮肤护理 第一节卸妆、洁面 目的要求: 1、了解皮肤护理的用品用具,清洁皮肤的目的。 2、掌握卸妆和洁面的步骤与要求。 学时分配:理论 2学时实验 2学时 教学内容: (一)理论教学内容 1、皮肤护理的用品用具。 2、包头的方法、纸巾的使用方法、胸巾的搭法。 3、清洁皮肤的目的、卸妆和洁面的步骤与要求。 (二)实验教学内容 1、包头的方法、纸巾的使用方法、胸巾的搭法。 2、卸妆和洁面的步骤。

影视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影视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学时数:48 学分数:3分 一、课程的性质:《影视鉴赏》是一门美育课程,属于素质教育课范畴。 二、课程目的和任务: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们了解或掌握影视艺术的基本知识、影视艺术的历史发展及其审美鉴赏方法等,丰富学生们的美育知识,提高学员们对影视作品的审美感受力及鉴赏能力,为全面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出一份力。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既要注意知识的连贯性及衔接关系,又要注意在全面教学的基础上有所侧重。 2、除按规定统一在课堂上观看中外经典电影外,学员应尽可能多看中外优秀影视作品尤其是电影作品。 3、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辅导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多采用启发式、多组织课堂讨论,以搞出本课程的教学特色。 四、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及学时分配:

四、课程各教学环节要求: 在备课中,熟悉教材内容,明确各章节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明确重点章节和重点内容,安排好授课计划。根据学生实际,精选习题和设计练习,目的是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注重学生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善于运用现代教学设备,努力提高教学效果。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适当布置思考题,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思考的能力。在考试测验中,试题选择注重有代表性、典型性、具有客观实际性,并且难度适当的论述题。 五、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作为一门美育课,本课程与艺术欣赏课程是点与面的关系。艺术修养为本课程提供了艺术特征、鉴赏方法等,加深了学员们对本课程的理解;美学原理为分析影视艺术现象及作品等提供观点与方法上的参考,使本课程更加具有科学性和理论性;艺术欣赏为本课程的学习作一个全面的铺垫。 六、教学参考书: 1、文字主教材:李含侠主编《影视鉴赏》 2、文字辅助教材:杨晓林主编《影视鉴赏》

《高级英语1》教学大纲

《高级英语1》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0310413 课程中文名称:高级英语 总学时数:64 学分:3 适用专业:英语 本课程的性质、地位、作用及要达到的培养目标: 《高级英语》是英语专业高年级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在学生原有英语水平基础上,全面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和综合运用能力的课程。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及题材力求多样化,使学生能接触不同文体,吸收较广泛的知识。 学生以阅读和练习为主要内容进行学习,主要包括内容理解、词汇练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词义及使用的练习、修辞练习,引导学生学习和欣赏课文的写作技巧、口笔头复用,使学生能对口笔两方面所学的内容灵活运用。最终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能用英语解释文章中的难句、要点;提高学生逻辑思维和判断评述能力,能用英语归纳文章的主题思想,并能对文章的内同进行简单的分析、评论。 二、教学教学目的与要求 1.本课程的目的、任务 本课程通过选用内容及题材富有多样化,不同文体的课文,旨在提高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英汉互译能力和作品赏析能力、吸收广泛的知识。学生借助词典和其他工具书,通过独立工作,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自学能力,增加文化知识,尤其是英、美等国的背景和文化知识,使语言与文化有机结合,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 2.本课程的教学要求 (1)学习者的学习策略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有很强的自学能力,了解并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具备独立工作的能力。语言运用能力: 通过高级英语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在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得到充分发展,能够从口、笔两个方面对所学内容灵活应用。 (2)思维能力:学生在通过本课程学习后,达到能用目的语进行符合交际要

《机器学习》课程教学大纲

《机器学习》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机器学习 课程英文名称:Machine Learning 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 总学时:36 (讲课:28 ,实验:8 )学分:2 大纲撰写人:大纲审核人: 编写日期: 一、课程性质及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面向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掌握常见机器学习算法,包括算法的主要思想和基本步骤,并通过编程练习和典型应用实例加深了解;同时对机器学习的一般理论,如假设空间、采样理论、计算学习理论,以及无监督学习和强化学习有所了解。 二、对选课学生的要求: 要求选课学生事先受过基本编程训练,熟悉C/C++或Matlab编程语言,具有多元微积分、高等代数和概率统计方面基本知识。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200字左右的概述,然后给出各“章”“节”目录及内容简介) 1.决策论与信息论基础: a)损失函数、错分率的最小化、期望损失的最小化等 b)相对熵、互信息 2.概率分布: a)高斯分布、混合高斯分布、Dirichlet分布、beta分布等 b)指数分布族:最大似然估计、充分统计量、共轭先验、无信息先验等 c)非参数方法:核密度估计、近邻法 3.回归的线性模型: a)线性基函数模型 b)贝叶斯线性回归 c)贝叶斯模型比较 4.分类的线性模型: a)判别函数:二分类和多分类的Fisher线性判别 b)概率生成模型:连续输入、离散特征 5.核方法: a)对偶表示

b)构造核函数 c)径向基函数网络:Nadaraya-Watson模型 d)高斯过程:高斯过程模型用于回归和分类、Laplace逼近、与神经网络的联系 6.支持向量机: a)最大边缘分类器:历史回顾 b)用于多分类和回归的支持向量机:几何背景、各种变种 c)统计学习理论简介:Vapnik等人的工作 7.图模型: a)贝叶斯网络 b)Markov随机场:条件独立、因子分解 c)图模型中的推断 8.混合模型和期望最大化(Expectation Maximization,EM)算法(3学时): a)高斯混合模型的参数估计:最大似然估计、EM算法 b)EM一般算法及其应用:贝叶斯线性回归 9.隐Markov模型和条件随机场模型(3学时): a)隐Markov模型:向前-向后算法、Viterbi算法、Baum-Welch算法等 b)条件随机场及其应用 四、课程教学环节的学时安排和基本要求 1.决策论与信息论基础(2学时):了解并掌握统计决策理论和信息论的基础知识。 2.概率分布(3学时):熟悉常见的分布,熟练掌握最大似然估计方法,学会利用无信息先 验和共轭先验简化计算,了解一些常用的非参数方法。 3.回归的线性模型(3学时):掌握线性回归的一般方法,学会使用R中有关回归的程序 包,并能将之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4.分类的线性模型(3学时):对分类问题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掌握一些常用的分类方法。 5.核方法(3学时):了解核方法的最新进展,熟练掌握核函数参数估计的常用方法。 6.支持向量机(4学时):掌握支持向量机的基本原理,面对各自研究领域中的具体问题学 会使用支持向量机,粗略了解统计学习理论。 7.图模型(4学时):从建模到算法实现。 8.混合模型和期望最大化(Expectation Maximization,EM)算法(3学时):掌握EM算 法的基本理论,学会使用EM算法。 9.隐Markov模型和条件随机场模型(3学时):掌握隐Markov模型的几个经典算法,学 会利用隐Markov模型和条件随机场模型解决具体问题,如自然语言处理中的词性标注等。 五、教材及参考文献: 1.Bishop, C. M. (2006) Pattern Recognition and Machine Learning, Spring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LLC 2.Mitchell, T. M. (1997) Machine Learning,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六、必要的说明

化妆教学大纲

《化妆造型设计》教学大纲 一、课程代码 二、课程名称 1、中文名化妆造型设计 2、英文名Design and Style 三、课程管理院(部)艺术学院 四、大纲说明 1、教学目的、任务 通过《化妆造型设计》课程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管理的理论框架,对化妆造型的实际操作提供理论基础,并能运用到生活和舞台上,为其他的学习活动打下基础 2、教学的具体要求 要求教师: (1)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将授课内容中重点部分提出,进行课堂讨论,激发学生自我学习,不断培养其自学能力; (3)通过布置作业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理论进行分析、理解、思考;(4)示范妆面,让学习更细致的清楚各种妆面的画法及应用。 要求学生: (1)作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查阅相关的背景资料; (2)练习,熟练各种妆面造型; (3)发挥创新精神。 3、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充分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增强课堂教学的形象性、生动性和趣味性;加强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加强课堂教学秩序的管理。 4、教学效果检查 本门课程采取考试的方式进行,其中平时成绩占20%,期末考试占80%。 5、教学时数分配 五、纲目 第一章、常用化妆工具的认识与选择 [教学目的] 本章主要在明确了化妆工具的种类和保养,为以后的化妆应用做好基础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1.化妆工具的保养。2.化妆工具的应用 本章难点:各种化妆工具的应用 [教学时数] 3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 多媒体教学 一、常用化妆工具的种类 (一)医用透明胶布 (二)修眉刀、镊子 (三)打底海绵 (四)睫毛夹 (五)化妆套刷

实用英语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实用英语写作是非英语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属于大学英语拓展课程的语言技能类课程。本课程的开设旨在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基本英语写作技能的培养和训练,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英语写作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英语句子、段落及篇章写作方面的基本技巧,学生通过运用所学知识及有关资料,写作说明文、议论文以及应用文等各类体裁的文章。 实用英语写作作为一种国际商贸活动和国际事务交往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交际工具,对贸易的缔结和双边关系的保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国际商务交往日益频繁,为了增强学生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的交际能力,培养复合型人才,本课程向学生提供了一个选材广泛和能体现各种情景的范文资料库,帮助学生了解英语中最常见的和最常用的各种文体的用途,使学生在学习各种文体的同时,不仅能够熟悉相关的英文表达法,而且能够广泛增加有关跨文化交际的知识,从而从整体上提高运用英语进行书面交际的能力。 2.设计思路: 本课程依据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进行课程设置,属于大学英 - 8 -

语的拓展课程系列。学生顺序修读完大学英语基础阶段的课程后,在听力理解、口语表达和阅读理解等方面已经达到一般要求的英语能力,并能够在认知的基础上学会熟练运用英语,然后可根据自身情况选修本课程。 本课程拟系统全面地讲述了英语写作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巧。文稿格式部分简介文稿的安排、移行;字母的大写;标点的基本用法。措辞部分讨论词的类型:正式、非正式、俚语、地方语、口语、术语;词的本义和引申义;一般和特殊、抽象和具体的词汇;习语;英语中主要的修辞手法。句子部分包括完整句和不完整句;句子的类型;句子的统一、连贯、简洁、直接、强调、多样化;句式变换。完整作文部分包括:写作步骤;组织结构;文章体裁。 3. 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实用英语写作为大学英语拓展课程系列的语言技能课程。学生顺序修读完大学英语基础阶段的课程后方可进行本课程的学习。 二、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习本课程后,学生能够掌握英语句群、段落及篇章写作的基本技巧,能够通过运用所学知识及有关资料,写作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等各类体裁的英语文章。 2.能力目标 学习本课程后,学生能够掌握汉英两种语言写作篇章的特点;能够针对不同话题的写作任务写出说明文和议论文等各类体裁的文章;能够梳理出自己在英文写作过程中的难点,并找出相应的提高对策;在写作中体现出跨文化交际能力。 3.素质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化对英汉两种语言的认知,养成良好的英文写作习惯;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深化作为语言工 - 8 -

《西方美术欣赏》课程教学大纲设计

《西方美术欣赏》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概况 1、课程代码: 2、课程类别:公共选修(艺术) 3、总学时数:30课时 4、适用对象:全校所有专业 5、先修课程:无 6、开课单位:艺术设计系 二、课程性质与任务 西方的美术已形成了一个巨大而丰富的人类艺术宝库,它对全世界的文化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人类精神文明的共同财富。在高校里开设这门课,有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人文知识,扩大审美视野和知识面。通过不断地欣赏西方大师的优秀作品,能够陶冶性情并能逐步地培养当代大学生一种高尚的审美情趣。这些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大有益处的。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首先要求学生能了解与掌握西方美术的文化背景知识;欣赏名作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西方美术在各个时期的历史背景、风格和流派技巧等。第二,通过大量的大师名作的图片欣赏,要求学生对

艺术美有一个感性和理性的认识,从而激发他们审美的兴趣并能逐步地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 三、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理论、技能方面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 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开拓大学生的艺术视野,进一步提高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信心。陶冶道德情操,促进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逐步树立正确、高尚的人生观和审美观,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 2、教学模式基本要求: 由于本课程主要是通过课堂讲授与视频、图片相结合的方式了解西方美术史和美学思想发展变化概况,欣赏评析经典美术作品、介绍著名艺术家生平追求。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四、课时分配安排表

备注:实际教学时间与培养方案有冲突,课时可适当调整,按实际教学时间进行安排。 五、考试要求 本课程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均按百分制考评,评价基本模式如下表:

课程名称高级实用英语写作

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高级实用英语写作 一、课程编码:240002 课内学时: 48 学分: 2 二、适用学科专业:全校各类博士专业(非英语类) 三、先修课程:大学英语 四、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英文写作的用词、句子结构及段落、篇章的特点;掌握英文书面语言的表达方式;能较熟练地进行记叙文、说明文、描写文、议论文以及摘要、读书报告的写作,提升实用性语篇及学术性语篇的组织模式及特征运用能力。 五、教学方式 采用过程教学法,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写作过程和写作能力上,充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强调在学生写作过程中帮助他们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教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侧重在语篇水平上指导写作,包括构思、写提纲、写初稿和修改等各个写作环节。教师的指导贯穿于整个写作过程直至最后成文。主要教学活动包括课堂讲授和学生分组讨论、写作练习、同伴互评与教师评阅反馈相结合。 六、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重点是以学术话题为基础,突出段落和整篇文章的写作实践。共分为六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四部分:预习、阅读、句子写作和段落写作或文章写作。考虑到学生语言学习的互动需要,精心设计了相应的话题讨论和写作练习,使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积极地参与到教学实践之中。为配合写作话题,选择了一定数量的阅读文章作为写作实践的输入。这些原版文章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可读性,是学生进行写作实践的最好参照模仿坐标。 1.Introduction 3 学时 2. Writing paragraphs 6 学时 3. Writing Essays (Narration) 7 学时 4. Writing Essays (Process) 7 学时 5.Writing Essays (Cause or Effect) 7 学时 6. Writing Essays (Opinion) 7 学时 7. Writing Essays (Compare/Contrast) 7 学时 8.Writing Summary and Book Report 4 学时 七、考核与成绩评定 成绩以百分制衡量。 成绩评定依据:平时作文成绩占20%, 出勤及课堂表现占20%,期末笔试成绩占60%。 八、参考书及学生必读参考资料 (美)Nancy Herzfeld-Pipkin.Writing for Academic Success[M].THOMSON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第一版. 九、大纲撰写人:邹岩

课程名称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教学大纲 (“课程思政”版) 课程编号: 英文课程名称: 学时数:学分: 课程类别:适用专业: (注:含实验、上机学时的课程“学时数”填写格式为“总学时数/实验(或上机)学时”,学分仍填写课程的总学分。) 教学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与任务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要求:课程教学应达到的要求,以及对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的说明。即:结合课程内容,阐明主要教学方式、方法、手段的运用,与不同种类课外学习活动(习题、作业等)的配合,以明确教师组织教学的主体教学思路。在此基础上,明确通过教师教学使学生应达到的知识与能力方面的较具体的课程教学目标。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该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的先修、后续关系、在知识点上有交叉的课程之间的分工等) 教学大纲 一、理论教学部分 要求:按章写出各章主要内容、知识点,明确该章讲授的重点、难点及教学目标(可以用“了解”、“理解”、“掌握”等层次表述该章节的教学目标)。 二、实验教学部分 各实验名称及主要内容

四、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 五、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XXXX》,XXX编著,XXXX出版社,XXXX年XX月。 2.《资料名称》, XXXX出版社,XXXX年XX月。 《课程名称》参考教案设计 (“课程思政”版) 授课要点: 教学周次/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专业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思政育人目标 要求:根据课程专业教育要求,有机融入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十九大精神等内容。 二、教学分析 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 2.本节主要内容 3.思政内容融入点 要求:简述课程教学中能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专业知识技能教育内容有机融合的领域。 4.教学重点 5.教学难点 三、教学策略与条件要求 要求:简述课程教学中为达到教学目标所采用例如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合作探究等策略手段,以及授课过程所需要的教学条件需求,如多媒体、现场参观等。

《民族民间工艺设计欣赏》课程教学大纲

《民族民间工艺欣赏》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353036 学时:32学时学分:1分 适用对象:环境设计专业 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 考核要求:考查 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彭咏主编,《黔东南苗族侗族民族民间工艺美术教程》,成都:电子科大出版社,2008年 吴安丽主编《黔东南苗族侗族服饰蜡染艺术》,成都:电子科大出版社,2009年 张锦华主编《苗族民间文化考察录》,贵州民族出版社,2007年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民族民间美术是研究黔东南苗族侗族美术发展的历史,探讨民族民间美术的特征、美术发展的基本规律,是美术学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掌握民族民间美术内涵的基本规律,对于培养美术学专业学生理论素质,提高学生自身专业理论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民族民间美术的特征,要素和功能,有助于提高学生审美鉴赏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做到学以致用。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避免满堂灌,在掌握的基本知识点上,发挥学生主体性主动学习,

多进行艺术观摩、作品分析。 五、教学内容: 第一章:原始社会时期民族民间美术 1.基本内容: 第一节悠久的历史 第二节鲜明的民族特色 第三节强烈的地域文化特征 第四节民族民间美术的大众 第五节民族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2.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民族民间美术的特征,要素和功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3.教学重点难点: 民族民间美术的特征、发展。 4.教学建议: 讲授法,艺术观摩、作品分析。 第二章远古时期的民族民间美术 1.基本内容: 第一节远古时期民族民间美术起源 第二节来源于神话传说的图腾形象 第三节从《苗族古歌》看苗族内涵的蕴味 第四节来源于现实生活的启示 第五节民族民间美术的表现题材 第六节民族民间艺术的作用 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和掌握苗、布依、侗等服饰艺术。 3.教学重点难点:苗族、布依族、侗族服饰艺术的历史、特点、种类 4.教学建议:讲授法,艺术观摩、作品分析。 第三章原始寓意的图腾崇拜及偶像 1.基本内容: 第一节民族意识中的自然图腾崇拜 第二节民族意识中的和人为偶像崇拜 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民族图腾艺术的特征。 3.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各民族图腾艺术特色。 4.教学建议:讲授法,艺术观摩、作品分析。 第四章苗族的祟拜心理与创造意识 1.基本内容: 第一节对始祖的创造心理意识

《音乐学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音乐学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二、课程简介 《音乐学专业导论》是音乐学专业一年级新生的专业方向必修课,本课程主要介绍音乐学专业大学四年的主要内容,包括本专业的知识结构及课程组合、专业基础知识和核心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与课堂教学环节的关系、专业必需的公共基础知识和通用能力以及考研课程、专业前沿和重大科研成果;本专业的学习方法,主要技术刊物,技术权威,参考书目、课程设置及未来就业前景和领域的介绍,并了解本院音乐学专业的基本情况,校内教师的职业成就和承担的课程。 三、课程目标 通过学习专业导论,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提出本要达到的目标。这些目标包括: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明确在一定阶段内专业学习的主要任务,提高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和目的性。掌握音乐学专业的专业性质和基本的知识结构及课程组合,包括专业基础知识和核心课程以及专业必需的公共基础知识和通用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明确在本专业的学习过程中,本专业的学习方法,主要的刊物,权威、参考书目;实践教学环节与课堂教学环节的关系以及与相关学科和本院系的其他专业的联系;了解四年应获得的总学分以及学分绩点的含义:必修学分、选修学分、实践环节学分、课外学分是多少。并以此来帮助完成本科专业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 了解考研课程、本专业前沿和重大科研成果、以及该专业在本地的发展、就业前景和人才需求的基本特征和技能要求,从而使学生在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志向和兴趣进行有目的性的学习,在顺利地完成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形成自己的创新实践能力及知识结构,使个人发展有一定的空间性和延展性。

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没有先行课程,后续课程为音乐专业课程。 五、教材选用与参考书 1、参考:《2013级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影视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影视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与任课教师差不多信息 课程名称:影视鉴赏课程类别:必修课□选修课■ 总学时/周学时/学分:28/2/1.5 其中实验〔实训、讨论等〕学时:0 授课时间:2018-2018学年第二学期授课地点:艺术楼A301 所属院〔系〕:师范学院 任课〔/助课〕教师姓名:诸小妮职称:讲师 答疑时间、地点与方式:课余时间、艺术楼A202、面谈 【二】课程简介 影视鉴赏课是从文学、社会学、美学角度动身研究影视艺术,为学生提供现实生活的侧面,展现一个或真实或虚假的客观世界,从而使学生了解影视表现是怎么样一门艺术。这门课程既表达了电影、电视美学的独特艺术,又表达了电影与文学、社会、历史相互之间的联系。 【三】课程目标 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提出本课程要达到的目标。这些目标包括: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们了解或掌握影视艺术的差 不多知识、影视艺术的历史进展及其审美鉴赏方法等,丰富学生们的审美知识,提高学生对影视作品的审美感受力及鉴赏能力,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了解影视进展的历史,结合美学理论知识, 用艺术的眼光鉴赏电影,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展目标: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们 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大学生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利用现代教学设备,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影视鉴赏课程能够运用美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去观赏影视艺术,用审美的眼光去发明美的生活。 【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作为美育课,本课程与《艺术观赏》课程是点与面的关系。《艺术观赏》为本课程提供了艺术特征、鉴赏方法等,加深同学们对本课程的理解;《美学原理》为分析影视艺术现象及作品等提供观点与方法上的参考,是本课程更加 具有科学性和理论性。 【五】教材选用与参考书 1、选用教材:《影视鉴赏》,李中会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出版 2、推举参考书:《影视艺术鉴赏》,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六、课程进度表 表1理论教学进程表 周 次 教学主题要点与重点要求学时 第一周次影视艺术概说 中国电影的产生与进 展、世界电影的历史进 展 要点:影视艺术的概念、中国 与世界电影的历史 重点:影视艺术鉴赏的方法及 能力培养、中国与世界电影历 了解:影视艺术的含义与 过程、港澳台及国外电影 进展状况 掌握:影视艺术鉴赏方 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