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军理考题总结

军理考题总结

第七周:国防及国防建设

【重点记忆】

1.我国的国防主体是国家

2.我国的国防对象是国家动用国防手段防御,抵制,制止的行为——侵略、武装颠覆

3.我国的国防手段是主要手段:军事活动、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活动

4.我国的国防类型是自卫性

(我国的国防目的是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

5.我国的新安全观是互信、互利、平等、协作

6.我国国防的根本职能是维护国家的生存和发展

7.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年份是 1894

8.日本通过甲午中日战争窃取我国的领土是琉球半岛,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

9.《国际法》界定的现代国家四要素是主权、政权、领土、居民

10.《国际法》规定的国家领土包括

领陆领水底土领空及国际法规定的其他权利(拟制领土)

11.我国“积极防御”军事战略的基本含义是防御与反击相结合

12.十八大明确的国防与经济的关系是富国与强军相统一

13.新中国成立以来始终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

14.朝鲜核问题与我国的安全关系是关系重大

15.《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的领海,专属经济区宽度是 12海里、 200海里

【补充知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对“国防”定义:“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

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1997.3.14)

2.把“国家”而不是“军队”确定为国防主体体现了:国家的本质 & 国防的本义 & 社会发展规律

3.把“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确定为国防目的的原因:

汲取了历史教训 & 法定了核心利益(主权、统一、领土、安全) & 衔接了国际法律

4.把“侵略”而不是“武装侵略”确定为国防对象的原因:与国际约章相衔接、与宪法相一致、与国防现实相适应

5.把“武装颠覆”而不是“颠覆”确定为国防对象的原因:

反颠覆是国家职责,制止“武装颠覆”是国防职能 & 武装颠覆活动是威胁我国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 & 苏联、南斯拉夫等国家分裂造成的灾难极为惨痛

6.国防政策的定义:国家在一定时期关于国防建设和国防斗争的行动准则。

我国现行国防政策内容五个要点:①保障和平发展,维护核心利益②服务人民,保障国家全面发展③积极防御,防御与反击相结合④“富国”与“强军”相统一⑤合作共赢,共同维护世界和平

中国武装力量

【重点记忆】

1.论述军兵种和武装部队发展

①军兵种:现役部队(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预备役部队

陆军:步兵、装甲兵、炮兵、防空兵、陆航兵、工程兵、通信兵、防化兵、电子对抗兵

海军:潜艇部队、水面潜艇部队、航空兵、陆战队、岸防部队

空军:航空兵、地面防空兵、空降兵、雷达兵

第二炮兵:近程导弹部队、中程导弹部队、远程导弹部队、洲际导弹部队

②武装部队发展:

革命战争年代:野战军、地方军、民兵

和平建设时期:解放军、武装警察部队、民兵(1984年5月人大通过《兵役法》正式确立这一体制)

2.论述军队的使命和战略任务,以及军事力量建设举措

使命:

坚决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决维护国家发

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坚决维护地区与世界和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保障。

战略任务:

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军事威胁,有效维护国家领土、领空、领海主权和安全;坚决捍卫祖国统一;维护新型领域安全和利益;维护海外利益安全;保持战略威慑,组织核反击行动;参加地区和国际安全合作,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加强反渗透、反分裂、反恐怖斗争,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担负抢险救灾、维护权益、安保警戒和支援国家经济社会建设。

军事力量建设举措:海洋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可持续发展,太空是国际战略竞争制高点,网络空间是经济社会发展新支柱,核力量是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战略基石

【补充知识】

1.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共66万

使命: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维护社会治安,保卫党政领导机关、重要目标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内卫部队:是武警部队主要组成部分,受武警总部的直接领导管理。主要任务:1承担固定目标执勤,保障国家重要目标的安全;2处置各种突发事件,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3反恐怖任务,主要是反袭击、反劫持、反爆炸;4支援国家经济建设,遇有严重灾害时,执行抢险救灾任务。

黄金、水电、交通和森林部队:列入武警序列受国务院有关业务部门和武警双重领导。

边防、消防和警卫部队:列入武警序列由公安部门管理。

武警部队自组建以来,在巩固和加强人民民主专政、维护社会治安、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抢险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中国民兵共800万。

民办任务:平时:担负战备执勤、抢险救灾和维护社会秩序等任务。

战时:担负配合常备军作战、独立作战、为常备军作战提供战斗勤务保障以及补充兵员等任务。

3.按发射点与目标位置:地地弹道导弹潜地弹道导弹

按作战使用:战略弹道导弹战术弹道导弹

核导弹主要是指战斗部为核装药的中远程导弹

常规导弹主要是指战斗部为常规装药的中近程导弹

近程导弹射程在1000km以内;中程导弹射程在1000——3000Km;

远程导弹射程在3000——8000km;洲际导弹射程在8000Km以上

第十七周:我国空军及发展

1.什么叫空军?空军是以航空兵为主题,进行空中作战和空对地、地对空作战的军种

2.空军的特性高速机动、远程作战、猛烈突击

3.空军的任务

国土防空、空中进攻、协同作战、空降作战、空中威慑、空中输送、电子对抗、航空侦查、无线电技术和雷达侦查4.空军的编成航空兵、地空导弹兵、高射炮兵、空降兵、雷达兵

空军航空兵:歼击航空兵、轰炸航空兵、强击航空兵、侦查航空兵、运输航空兵

精确制导武器

一.选择/填空

1.精确制导武器的定义指采用精确制导技术,直接命中概率在50%以上的武器

2.精确制导武器包括导弹和精确制导弹药

3.精确制导武器的制导方式自助式、摇控式、寻的式、复合式

4.导弹按弹道特征巡航导弹和弹道式导弹

5.精确制导武器的特点高技术、高精度、高效能

二.判断

6.弹道导弹中,射程小于1000公里的弹道导弹属于近程导弹(正确)

7.复合式制导是指在一种雾气中采用三种或三种以上制导技术组合而成的制导方式。(错误)

三.简答:精确制导武器对作战的影响

成为现代战争的主要打击兵器,使作战方式发生深刻变革,成为改变军事力量对比的杠杆

第八周:国防动员

1.国防动员的定义

国家为应对战争或其他安全威胁,使社会诸领域全部或部分由平时转入战争状态或紧急状态所进行的活动。

2.分类:

按照规模分类,可以分为总动员和局部动员

按照方式分类,可以分为公开动员和秘密动员

按照时机分类,可以分为应急动员和临战动员和持续动员

按照区域分类,可以分为分区动员和跨区动员

按照科技含量,可以分为粗放动员和精确动员

按照对象分类,可以分为人力动员、物力动员和财力动员

3.国防动员的地位和作用

①国防动员是打赢战争的基础环节(战时应战是根本)

②国防动员是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有效措施(急时应急是拓展)

③国防动员是支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平时服务)国防建设的成果能够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

4.国防动员的主要内容人民武装动员、国民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动员、交通战备动员、政治动员

5.国防动员的实施步骤战时动员决策、发布动员令、充实动员机构、修订动员计划、落实动员计划

第九周:毛泽东军事思想

1.毛泽东军事思想: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

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2.地位作用:它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际相结

合的产物,是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历史经验的升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及其军队长期军事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同时也多方面汲取了古今中外军事思想的精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战争、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指导思想。

3.历史地位:对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重大发展、在世界上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

4.现代战争中,人民群众对战争的支援将更多地表现在哪些方面?信息的传递与保密(网上答案)

5.毛泽东军事思想形成发展经历了哪几个时期?

①产生时期(1921.7-1935.1)

接受了马列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学说,掌握和影响了部分武装力量

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缔造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

②形成时期(1935.1-1945.8)

③丰富和发展时期(1945年以后)

6.人民战争的基本特征正义性、群众性

7.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①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

②人民军队建设理论

③人民战争思想

④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⑤国防建设理论

8.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人民战争思想

第十周:世界新军事革命

【重点记忆】

1.

2.

3.

4. 信息化武器体系构成信息化武器平台、信息化弹药、信息攻防武器、单兵数字化装备、信息系统

5. 新军事革命的根本动因科学技术的突破、世界战略形势的根本改变、战争实践的示范效应

6. “三步走”发展战略

2010年前打下基础,2020年前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取得重大进展,到本世纪中叶实现现代化

7. 新军事变革的核心和实质信息化

8. 我军重点建设的六种新型作战力量

9. 世界新军事革命的发展趋势武器装备智能化、打击范围全球化、战场情况透明化

10. 新军事变革的基本内容——三新一变

武器装备的新飞跃、军事理论的新发展、编制体系的新变化、作战方式的根本改革

11. 世界新军事变革全面展开的标志海湾战争

12. 军队体制编制的新变化主要体现小型化、灵活化、一体化、扁平化

13. 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发展模式跨越式发展

14. 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号

15. 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尽快实现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

①“三步走”发展战略:

2010年前打下基础,2020年前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取得重大进展,到本世纪中叶实现现代化

②我军武器装备已形成以二代装备为主体,三代装备为骨干的装备体系,少量世界领先武器正陆续列装

③新型作战力量建设初见成效;战略预警、军事航天、防空反导、信息攻防、远海防卫等力量

④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逐步推进:信息主导、网络聚能、体系联动

⑤实施多样化任务能力大幅提升

⑥军事人才整体素质大大改善

【补充知识】

1.武器装备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智能化

2.美国正在研发全球即时打击武器对未来军事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3.“两弹一星”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

4.冷兵器:体力制胜;火器(热兵器):火力制胜;机械化武器;

火力+机动力+防护力制胜;信息化武器:(火力+机动力+防护力)*信息制胜

5.信息化、远程化、精确化、隐形化、无人化

6.编制体制的新变化:指挥体制“扁平网络化”;作战单位“小型灵活性”;作战人员“日趋白领化”

7.作战方式的根本改变:阵式作战、线式作战、立体作战

8.世界新军事变革:根源是科技的创新,核心和实质是信息化,最根本的是战斗力构成要素的变化,表现是战争形

态的演变,要求是加快军队转型

9.世界新军事变革发展进程

孕育阶段——1991海湾战争——全面启动——2003伊拉克战争——加速发展

美国:绝对优势的核力量、全球主宰性空军、唯一真正的远洋海军、各种形式的军事同盟、遍布全球军事基地、丰富的实战经验

俄罗斯:激进转型,强大重塑大国军事体系

欧洲:跟美图强,在联盟体系内提升自身力量

日本:借势还魂,企图突破战后束缚

印度:心小力大,关键环节仍难突破

第十三周:国防法规

1.什么是国防法规?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国防法规是调整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领域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与普通法规的共性:鲜明阶级性,严格强制性,高度权威性,普遍适用性,相对稳定性

与普通法规的个性:调整对象军事性,公开程度有限性,司法适用优先性,处罚措施严厉行。

2.我国国防法规体系主要由哪些层次构成?法律、法规、规章和地方性法规

3.我国实行什么样的兵役制度,我国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义务兵役制、志愿兵役制服现役、服预备役、学生军训

4.我国国防活动的基本原则有哪些?独立自主、积极防御、全民自卫、协调发展、统一领导

5.如何理解学生军训的意义?

学生军训是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一种形式,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战略举措,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

6.如何在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中保护国防安全?

①二者协调:战略目标、资源配置、运行机制的协调

②国防是经济发展、社会活动的基本保证

③经济建设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提供资源保证

第十四周:航天技术

1.什么是航天技术?航天技术主要有哪些技术组成?

航天技术是一门用来探索、开发和利用外层空间及地球以外天体的综合性工程技术。

技术组成:航天运载器技术、航天器技术、航天测控技术

2.常用的航天器主要有哪些运行轨道?地球同步轨道、地球静止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和极轨道

3.卫星绕地球运转所具备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①速度条件:V=7.9km/s 第一宇宙速度,又称环绕速度

V=11.2km/s 第二宇宙速度脱离速度

V=16.7km/s 第三宇宙速度逃逸速度

②高度条件:运行高度通常要在120km以上

如果航天器运行轨道太低,与空气摩擦产生高温,会将航天器烧毁,空气的阻力也会使航天器运行速度下降而陨落4.航天技术在军事领域应用的成果有哪些?

包括:军事航天运输系统、军事载人航天系统、军事卫星系统、航天作战系统

5.侦察卫星有哪些特点和用途?军事通信卫星又有哪些特点?

侦察卫星的特点:速度快、效率高、效果好、适用广

用途:准确测图,侦查战略目标、武器数质量、部队部署、战场情况

通信卫星的特点:通信距离远、容量大,传输质量高,机动性能好,生存能力强

6.全球有那四大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导航卫星系统(格罗拉斯)、欧洲伽利略导航卫星系统、我国北斗导航卫星系统7.我国卫星技术已实现了哪七大卫星系列?航天技术又过了哪六大关?

七个卫星系列:返回式遥感卫星系列、“东方红”通信广播卫星系列、“风云”气象卫星系列、“实践”科学探测卫星系列、“资源”地球资源卫星系列、“北斗”导航定位卫星系列、海洋卫星系列

六大关:上天关、回收关、一箭多星关、地球同步关、太阳同步关、载人航天关

8.未来的军事航天技术有哪些发展趋势?

①军用卫星系统以直接支援部队作战为主,向网络化方向发展

③发展更加实用的小型卫星和更加经济的运载工具

④建立更加完备的载人航天体系和天军

⑤军事航天活动将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第十五周:信息化战争

1.什么是信息化战争?

信息化战争是信息时代的基本战争形态,是信息化军队在海、陆、空、天、信息、认识等六维空间内运用信息、信息系统和信息化武器装备进行的战争

2.信息化战争与信息战、信息作战有何不同?

信息化战争是战争形态;

信息战是一种作战样式,是敌对双方在信息领域的对抗活动,就像作战领域的空战、陆战、海战、坦克战等一样;

信息作战是一系列作战行动,是敌对双方在战场上为夺取和保护信息权而展开的。

3.信息化战争有哪些基本特征?

①战争的内涵拓展:作战的目标发生异化,不流血的战争将会出现,战争层次趋同化,战争主体多元化

②信息资源主导战场:

③武器装备高度信息化

④作战空间超大多维:作战空间向全球、太空、信息领域发展

⑤战争行动控制性强

⑥非接触交战成为主要样式

4.信息化战争中信息空间主要有哪些?电磁空间、网络空间、心理空间

5.2015年美国国防部公布的新版网络安全战略概要,首次公开表示将把网络战用作针对敌人的作战方法

6.2014年8月29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17次集体学习关于军事问题时强调战争观念转变的内容是

改变机械化战争的思维定势,树立信息化战争的思想观念

7.信息化战争,士兵在某个拐角或房间发现有可疑情况,只需要把枪身伸出去进行观察,就可以打倒对手的原因

目标影像能出现在士兵头盔的显示屏上

8.在信息化战争中,取得战争的优势,主要做法首先要争夺信息优势

9.信息化战争中,作战空间超大多维的发展趋势

作战空间向全球发展;作战空间向太空发展;作战空间向信息领域发展

10.信息化战争是运用信息、信息系统和信息化武器装备进行的战争

11.伊拉克战争已表明信息化战争样式和行动已出现注:伊拉克战争不属于信息化战争

12.信息化战争同以往战争相比具有以下之一不同点交战样式不同(信息化战争可以有效的对战争的规模和时间

进行控制

13.信息化战争双方作战系统对抗,整体较量

14.信息化战争在战场上首先打击的主要目标对方的指挥控制、网络等信息系统

15.信息化战争能有效控制战争规模和时间的原因之一战场信息流动加快,作战行动快速进行

16.在信息化战争中,敌对双方对抗的焦点夺取信息权

17.信息化战争中信息空间电磁空间,网络空间,心理空间

14. 在信息化战争中,电磁空间的争夺主要体现在战争的全过程

15. 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人的因素内涵主要向智能型发展

第十六周:我国周边安全环境

一.选择题

1.目前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主流是 : 和平与稳定

2.中国在陆地上与周边14 个国家接壤

3.中国海岸线长 1.8 万千米

4.中国与印度陆上领土争议面积为: 12.55万平方千米

5.中国南沙海域存在争议有6国7方

6.中国对南沙问题的立场是: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7.中国对越南自卫反击战始于 1979 年

8.联合国海洋法规定中,海域划分共架国按中间线划分,相向国按大陆架划分

9.中国与日本存在东海、钓鱼岛争端

10.中国与日本海上争议海域面积为: 21万平方千米

11.海上防空识别区作用是:保卫本国空防安全

12.朝鲜半岛问题目前的问题是核问题

13.影响中印关系发展最大症结是:领土争端

二.判断题

1.我国周边安全的隐患主要是来自大国的反华政策和周边热点地区的变化以及与邻邦的领土主权、海域划分争端。(√)

2、“以邻为伴”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矛盾的基本方针。(x)

3。

4、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领海为20海里。 ( x )正确答案:12海里

三.简答题

1.周边安全环境的基本含义?

周边安全环境指一个国家周边安全状况和态势。

包括与相邻国家矛盾冲突,边界纠纷争议,军事渗透、颠覆甚至入侵等情况。

2.当前如何处理中美两国间战略安全合作关系?

合作:全球事务,经贸领域。斗争:霸权主义,制华包围圈。

四.论述题:试论我国周边安全形势发展的新趋势

主要观点: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增强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我国周边安全形势也在不断得到改善。但是,我国周边一些国家在地区传统利益上争夺日趋紧张的情况下,我国周边安全形势也将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

1.朝鲜半岛风云突变,对东北亚安全形势影响甚大,也是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中最大的变数。

2.海上安全问题愈益凸现,东海和南海争端同时爆发,中国的海上领土和海洋权益面临重大挑战。

3.中印关系虽已正常化,但并未建立相互信任,悬而未决的领土争端始终是不确定因素,加之印巴纷争尚未根本消除,中国西南边陲不可掉以轻心。

4.随着美国战略东移的实际展开,东亚和中亚地区都将成为美国军事部署和战略争夺的重点,这在客观上也势必加大对中国的军事压力。

5.缅甸、泰国、尼泊尔、巴基斯坦等邻国的国内政治结构的重组和转型问题,如果不能妥善处理、稳定国内政局,南亚和东南亚安全局势将充满变数。

第十八周:国际格局与战略形势

1.国际格局:主要大国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实力结构和战略关系。

注:①国际格局由大国决定,中小国家对国际格局的影响有限

②国际格局的组成要素包括:实力结构(大国之间的实力对比)和战略关系(大国之间的敌友关系)

③国际格局具有相对稳定性特性

④国际格局的基本形态:极,指的是国际关系中的主要大国

2.近代以来的国际格局变迁

①维也纳多级格局(1814-1914)

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战争

维也纳会议:恢复“正统主义”:封建王朝复辟

“欧洲协调”:英,俄,普,奥四国协调

结果:欧洲百年和平

国际格局形态:多级格局--- 五大国均势:4+1(法国)、英国充当“离岸平衡手”

②凡尔赛-华盛顿多级格局(1919-1939)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德国崛起以及海外殖民利益分配不均

凡尔赛会议(1919-1920)处理德国问题、成立国际联盟

华盛顿会议(1921-1922)海军力量、远东解决中国问题(门户开放)

国际格局形态:多级格局---美日英法

③雅尔塔美苏两极格局(1945-1991)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7-1945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存在问题、世界经济危机

德意日轴心国集团VS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①加速打败德日法西斯,处置战败国②重新绘制战后欧亚政治地图③建立联合国组织,以维护战后和平④对德日意的殖民地以及国联的委任统治地区实行托管计划美苏两极格局特征:

1.美苏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以及国际安全中的大国一致原则得到确认

2.欧洲一分为二,分属美苏势力范围

3.德国和朝鲜的分裂

4.美苏冷战:意识形态:共产主义VS资本主义

经济层面:巴黎统筹委员会,马歇尔计划VS经互会

军事层面:北约VS华约,代理人战争等

3.如何看待当今的国际格局?

1991年,苏联解体,两德统一

一超多强格局:美国一家独大,多强并存(中国,俄罗斯,日本,欧盟,印度巴西等)

国际格局的发展趋势:美国绝对优势明显,但是相对优势在减小

①在军事安全领域,离不开地区大国的合作(朝鲜,伊朗,叙利亚等)

②在经济领域,新兴经济体日益重要。G8变为G20

③在全球非传统安全方面(如气候变化问题,国际反恐),美国更难发挥主导作用

4.2014年主要国际与地区热点问题

热点一:乌克兰局势

2013年11月开始,乌克兰国内因政府对欧关系的调整发生大动荡

2014年3月21日,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联邦

乌克兰东部武装冲突持续,已造成4000多人死亡,9000人受伤

MH17空难,机上298人全部遇难

诱因:1.经济发展停滞不前 2.族群与语言因素

3.地缘政治对抗前沿

4.直接诱因:乌克兰应该向左走还是向右走

热点二:中东极端暴力恐怖主义

2014年6月,“伊拉克和沙姆伊斯兰国”(ISIS)在伊拉克发起攻势,数日内将战线推到首都巴格达附近 6月底,ISIS宣布组建伊斯兰国(IS),头目巴格拉迪自称“哈里发”

8月初,ISIS又向伊拉克库尔德人地区发起进攻,屠杀雅兹迪教派民众

自2014年下半年,北约和澳大利亚等对ISIS实施了多轮空袭

ISIS迅速兴起的原因:1.美国撤兵伊拉克 2.叙利亚内战影响

影响:1.打乱了美国战略调整的部署和节奏 2.冲击中东地区稳定,使安全形势更加复杂 3.对中国影响包括能源安全,国内反恐形势面对更大挑战等

网络安全

1.网络安全包括:物理设施安全、软件系统安全、信息内容安全、信息认知安全

2.网络安全问题的由来:网络系统存在设计缺陷,网络设备生产链条复杂,网络攻击门槛低、溯源困难

3.网络安全威胁的表现形式: 黑客攻击、病毒侵袭、意识形态渗透、无意识泄密、电磁泄露

4.我国网络安全面临的挑战:

网络覆盖广、影响大,网络恐怖分子破坏性加大,互联网窃密猖獗,内部泄密风险增大,外军网络攻击能力快发展5.应对网络安全挑战的措施:

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增强网络法纪观念、实现技术自主可控、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军民融合人人参与

6.作为当代大学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协助国家、军队营造安全、和谐、健康的网络环境?(本题学生可以自由

发挥,答案只作为参考)网络安全教育,大学生是网络安全建设的主力军

增强网络安全意识,避免网络失泄密现象的发生;

努力掌握网络技术、及时更新操作系统补丁、升级杀毒软件和防火墙;

积极使用国产网络设备和软件;

自觉规范网络行为,不参与网上谣言的散布与传播。

最重要的是我们本学期军事理论的全部主题要记清楚,听14级一些学长说会让写出了并选择最好的一个主题。

国防及国防建设国防动员

毛泽东军事思想世界新军事革命国防法规航天技术

信息化战争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我国空军及发展

国际格局与战略形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