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护理(中医护理及分层次培训)

中医护理(中医护理及分层次培训)

中医护理(中医护理及分层次培训)
中医护理(中医护理及分层次培训)

目录

中医知识与技能培训计划

中医护理工作,是中医院工作的重要容,是体现中医特色优势的重要方面。根据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试行)》和2012年二级中医院年活动检查评估细则中要求,针对目前我院护理队伍中医知识与技能普遍薄弱的情况,特制定本培训方案,以进一步推动我院中医护理技术与知识水平的提升,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护理服务的要求,具体容如下:

一、培训目标:

掌握专科专病中医护理常规和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开展突出中医特色的健康教育;提高运用辩证护理措施的能力。

二、制定中医知识培训计划,轮流授课;中医护理技术培训针对临床常用八项操作进行培训。

三、培训老师:临床资历较深的中医医师、护士长。

四、培训对象:全院护理人员具体参照分层护士培训课程安排。

五、考核:每半年进行一次针对培训容的考核,要求人人过关。

附:护理人员培训课程表

2011年分层次护士理论培训课程表

2012年分层次护士理论培训课程表

2013年分层次护士理论培训课程表

中医护理学习心得体会

中医护理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简述你对中医护理的学习体会 中医药学这一宝库中不但有精湛的医术,而且还有丰富的护理精华,作为中医医学教育网学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医护理同样具有中医学的两个基本特点。 整体观念整体就是统一性完整性。中医学十分重视人体自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它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互相协调、互相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 同时也认识到人体与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人体的生理和病理上是变化不断受到自然界的影响,人类在能动地改造自然的斗争中,维持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机体自身整体性的思想,称为整体观念。这一思想贯穿到生理、病理、辩证和护理等各个方面。 1、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人体是由若干脏器、器管和组织所组成、各脏器、器官和组织都有着不同的功能。五脏一体观反映人体内部器管相互关联而不是孤立的。另方面人体局部和整体也是辩证的统一,人体某一局部的病理变化,往往反映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因此,我们在护理病员过程中,必须从整体出发,通过观察病人的外在变化,了解机体内脏病变,从而提出护理问题和采用护理措施,使疾病早愈 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

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同时,自然界的变化又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而机体相应地产生生理性反应,若超越生理范围,则产生病理变化。辩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又一基本特点,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护理方法 中医学认为,证和症有不同的概念。症,即症状,如咳嗽、头痛、失眠等。证则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如感冒所表现的风寒证、风热证等。由于它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及邪正关系,因而比症状状更全面、更深刻,从而也更正确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 ()在临床上有时可见到一种病包括几种不同的证,又看到不同的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可以出现同一种证,在护理时可以在辩证施护原则的指导下,采用同病异护和异病同护的方法处理之。 所谓同病异护是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病员机体反应性不同,或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证不同,施护的方法亦各异 所谓导病同护,就时指不同的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因而也可采用同一方法护理. 这种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护法,就是辨证施护的精神实质 篇二:中医护理骨干培训学心得 参加20XX年浙江昝中医中医院全国护理骨干人才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

中医护理培训计划

中医护理培训计划 初级职称护士学习计划 一、中医护理学发展概况 二、中医一般护理中的生活、饮食护理 三、护理安全与防范 四、中医内科护理的基本原则 五、中医内科护理的基本内容 六、中医护理中的中药投药法 七、中医一般护理中的口腔、心理护理 八、中医护理中的褥疮的护理 九、中医护理中的病情观察的要求及主要内容 十、中医护理中危重及临终病人的观察 十一、心系病中的心悸 十二、常用的中医疗法及护理操作 十三、常见症辨证施护发热 十四、常见症辨证施护神昏 十五、中医一般护理与养生-----生活起居护理与养生 十六、中医一般护理与养生-----情志护理的基本方法与养生十七、中医护理与养生-----饮食调护与养生 十八、方药基础知识----中药基本知识 十九、中药分类及常用中药 二十、中医传统疗法——针灸中的腧穴 试用期护士培训计划

为了提高我院的护理服务,优化护士队伍建设,把“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延续下去, 我院对新聘用的试用期护士进行岗前培训使她们尽快的融入到护理服务中,为此特制定本计 划 一、此次培训的目标是具有良好的护士形象和行为,能独立完成基础护理部分,到临床后能 独立完成临床护理中辅助护士工作。二、内容: 1.思想道德,护士素质教育 2.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3.中医基础护理知识、技能 4.院内感染 三、办法: 1.院里的各项规章制度及考核细则、《护士条例》、相关的法律法规、护士礼仪 2.岗位技能培训(目的、步骤、注意事项)操作 3.入院宣教、出院指导,十三种规范性语言、服务忌语,各种表格填写 4.院内感染(各种无菌操作原则及规范) 5.中医知识、技能 学习内容 一、思想道德、护士素质教育 二、各种表格的填写 三、中医一般护理 1.生活起居护理 2.饮食护理 3.心理护理

中医药知识培训计划4篇讲课稿

中医药知识培训计划 4篇

中医药知识培训计划4篇 (345字) 为加强我院中药知识的培训学习工作,充分发挥中药在预防、医疗、保健中的作用,特别是对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优势,进一步提高中药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结合我院实际工作,特制定本院中药知识学习培训计划。 一、工作目标 通过中药知识培训学习,巩固专业知识,增强药剂科及中医药相关科室工作人员业的业务能力,培养中药技术骨干,发挥中药防病治病的优势。 二、培训内容 学习中药的性能、配伍禁忌、用法用量,中药的炮制,中药调剂,常用中药的功能用量等。 (797字) 为进一步提高本院护理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提高运用传统中医防病治病能力,护理部根据《中医医院中医

护理工作指南》、《上海市中医病症护理常规》、《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及二级中西医结合医院等级评审要求,参照《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标准制定本院各级护理人员分层次培训计划如下: 一、目的 通过对全院护理人员的中医药知识与技能的分层学习,达到相应的能力要求,确保本院各级护理人员都能运用中医药的知识与技能服务患者。 二、培训要求 (一)护理部 1.组织安排业务培训,专题讲课等6次/年以上。 2.强化《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组织护理操作技能培训。

3.有计划分期选派有一定年资的护理人员参加上海护理学会组织的各类学习班、培训班、适任班、中医基础提高班等。 4.中医操作培训项目 (1)基础操作八项:耳穴埋豆、艾条灸法、拔火罐、穴位按摩、刮痧法、湿敷法、涂药法、熏洗法。 (2)专科操作技能:各病区根据专业特点,确定专科考核项目。 (二)病区 1.月组织2次业务培训,内容包括中医基础知识、中医专科专病知识。 2.理查房每月1次,有护士长/责任护士/带教老师主查。 3.操作总带教对本病区护士进行科内培训,每月1次。

20xx中医护理培训计划

20xx中医护理培训计划 篇一:中医护理方案培训计划中医护理工作,是中医医院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体现中医特色优势的重要方面。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三 级中医院以“以病人为中心,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为主题的持续改进活动方案实施细则中要求,针对目前我院护理队伍中医知识与技能普遍薄弱和护士护理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不全面、不牢固的情况,特制定本培训计划,以进一步推动我院中、医护理技术与知识水平的提升,满足人民群众对中、西医护理服务的需求。具体内容如下: 一、培训目标 了解中医理论知识,掌握专科专病中医护理方案,开展突出中医特色的健康教育;提高运用辨证护理措施的能力。 二、培训形式与时限 制定培训计划,全院集中授课及科室培训到20xx年6月30种中医护理方案全面培训完毕。 培训自20xx年8月1日始,每周一次(节假日除外),每次2个学时,共60学时。 三、培训人员 全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人员。

目前护理部已经将十三个病种发至每个护理单元,要求护士长加强对科内护士进一步学习与掌握,并按照此次的中医护理方案实施,从而规范我院护士中医护理行为,从根本上提高我院中医护理质量。 篇二:护理人员中医药培训计划为进一步提高本院护理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提高运用传统中医防病治病能力,护理部根据《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及二级中医院等级评审要求,参照《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标准制定本院各级护理人员分层次培训计划如下: 一、目的 通过对全院护理人员的中医药知识与技能的分层学习,达到相应的能力要求,确保本院各级护理人员都能运用中医药的知识与技能服务患者。 二、培训要求 (一)护理部 1.组织安排中医理论知识培训、中医专科专病护理常规、中医护理方案培训,每月1-2次。 2.强化《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组织护理操作技能培训。 3.中医操作培训项目 (1)基础操作八项:耳穴埋豆、艾条灸法、拔火罐、

各级护理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计划

各级护理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计划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2015年各级护理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计划为提高本院护理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护理部根据《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并参照《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标准制定本院各级护理人员分层次培训计划如下: 一、目的 通过对全院护理人员的中医药知识与技能的分层学习,达到相应的能力要求,确保本院各级护理人员都能运用中医药的知识与技能服务患者。 二、培训要求 (一)护理部 1.组织安排业务培训,专题讲课等6次/年以上。 2.强化《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组织护理操作技能培训及考核。 3.中医操作培训项目 (1)中医基础护理操作八项:艾条灸法、拔火罐、穴位按摩、刮痧法、湿敷法、涂药法、熏洗法、耳穴压豆。 (2)专科操作技能:各科室根据本科特点,确定本科培训项目。 三、根据我院护理团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培训计划 (一)护士:取得注册护士执业证书的护士 1.培训目标: (1)进一步巩固中医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熟练运用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2)加强急、重症患者的抢救护理培训,提高危重病人的抢救能力,使其具备独立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3)注重专科护理技术能力的培养。

(4)逐步掌握危重疾病基本知识和中医技术操作规程; 2.培训内容 (1)国家卫生、中医药工作基本方针、政策、法律法则等; (2)中医基础理论、基本技能; (3)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4)急、危、重、疑难病基本知识和中医护理技能。 3.培训计划 (1)巩固“三基”知识,扎实基础理论的掌握。 (2)有计划安排≥100学时中医基础知识、中医护理操作的培训及考核 (3)进行危重技术操作技能的学习,提高为重病人的抢救能力。 (3)鼓励支持年轻护士参加各类知识技能竞赛活动,不断完善自身素质。 (二)护师:已取得护师职称者。 1.培训目标: (1)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熟练运用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3)注重专科护理技术能力的培养。 2.培训内容 (1)国家卫生、中医药工作基本方针、政策、法律法则等; (2)中医基础理论、基本技能; (3)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4)急、危、重、疑难病基本知识和中医护理技能。 3.培训计划: (1)护理部有计划安排100学时中医知识、中医专科专病的专题业务讲座,聘请院内专家讲授新业务、新技术、适宜技术。

中医护理知识技能培训计划修订稿

中医护理知识技能培训 计划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中医护理知识技能培训计划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较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和系统的专业基本理论与实际工作能力的大专水平临床高级护理人才。 二、基本培养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则。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觉悟。 2、热爱中医护理专业,具有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严谨、认真、求实、勤奋的作风;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度事业心与责任感,全心全意地为人民健康服务。 3、具有必备的中、西医护理基础知识,较宽厚的中西医临床各科护理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4、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专业素质和一定的美学素养;具有教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为接受继续教育和专业发展所需要的计算机与外语应用能力。 5、具有适应基层工作所需要的创业、创新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艰苦耐劳的毅力。能履行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祖国的神圣义务。 三、业务培养目标与专业培养要求: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适度掌握为学习中西医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与其相关的卫生保健知识,针灸推拿等方面的一般知识能力,能胜任临床护理、预防工作,并具有一定的专科技能的中西医护理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西医学基础理论和中西护理学系统理论知识,通过中西医学护理基础和临床各科护理的各项操作的基本训练,能将所学的专业知识,综合运用于临床护理、护理科研、护理教学及管理工作中。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知识和能力: 1、掌握中医学基础、中药方剂学理论,以及相关知识,熟练掌握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原则。 2、熟悉人体解剖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免疫及病原生物学等现代医学的基本知识。 3、掌握临床各科护理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能熟练将中西医护理技能应用于临床。 4、熟悉中西药的功效、配伍、应用及管理。 5、熟悉卫生法规和基层卫生工作的管理规范与程序。 6、初步掌握英语,有一定的读、学、听、译能力。能借助辞典阅读专业书刊。 7、熟悉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并具有一般的应用能力。

各级护理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计划

2015年各级护理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计划为提高本院护理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护理部根据《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并参照《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标准制定本院各级护理人员分层次培训计划如下: 一、目的 通过对全院护理人员的中医药知识与技能的分层学习,达到相应的能力要求,确保本院各级护理人员都能运用中医药的知识与技能服务患者。 二、培训要求 (一)护理部 1.组织安排业务培训,专题讲课等6次/年以上。 2.强化《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组织护理操作技能培训及考核。 3.中医操作培训项目 (1)中医基础护理操作八项:艾条灸法、拔火罐、穴位按摩、刮痧法、湿敷法、涂药法、熏洗法、耳穴压豆。 (2)专科操作技能:各科室根据本科特点,确定本科培训项目。 三、根据我院护理团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培训计划 (一)护士:取得注册护士执业证书的护士 1.培训目标: (1)进一步巩固中医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熟练运用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2)加强急、重症患者的抢救护理培训,提高危重病人的抢救能力,使其具备独立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3)注重专科护理技术能力的培养。

(4)逐步掌握危重疾病基本知识和中医技术操作规程; 2.培训内容 (1)国家卫生、中医药工作基本方针、政策、法律法则等; (2)中医基础理论、基本技能; (3)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4)急、危、重、疑难病基本知识和中医护理技能。 3.培训计划 (1)巩固“三基”知识,扎实基础理论的掌握。 (2)有计划安排≥100学时中医基础知识、中医护理操作的培训及考核 (3)进行危重技术操作技能的学习,提高为重病人的抢救能力。 (3)鼓励支持年轻护士参加各类知识技能竞赛活动,不断完善自身素质。 (二)护师:已取得护师职称者。 1.培训目标: (1)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熟练运用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3)注重专科护理技术能力的培养。 2.培训内容 (1)国家卫生、中医药工作基本方针、政策、法律法则等; (2)中医基础理论、基本技能; (3)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4)急、危、重、疑难病基本知识和中医护理技能。 3.培训计划: (1)护理部有计划安排100学时中医知识、中医专科专病的专题业务讲座,聘请院内专家讲授新业务、新技术、适宜技术。 (2)选送外出参加各类业务培训、专题交流等,加强中西医专科知识培养。

中医护理培训方案[]

开封市中医院 护理人员中医知识与技能培训实施方案 中医护理工作,是中医医院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体现中医特色优势的重要方面。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试行)》和2010年三级中医院管理年活动检查评估细则中要求,针对目前我院护理队伍中医知识与技能普遍薄弱和工作两年内护士护理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不全面、不牢固的情况,特制定本培训方案,以进一步推动我院中、西医护理技术与知识水平的提升,满足人民群众对中、西医护理服务的需求。具体内容如下:培训目标 了解中医理论知识,掌握专科专病中医护理常规,开展突出中医特色的健康教育;提高运用辨证护理措施的能力。 培训形式与时限 制定培训计划,集中授课,时间两年,100学时,其中 50学时,中医基础理论、中医护理理论; 50学时,专科专病中医护理常规、中医特色的健康教育。 课程安排 培训自2011年3月1日始,中医知识培训每月?次理论讲座,每次2个学时,全年共?学时。西医护理知识理论培训每周?时间 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护理、基础护理、内、外科护理。 培训人员 中医知识培训,45岁以下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人员。 西医知识培训,2009、2010年来院工作的护理人员。 培训对象及学习内容 1. 护师以下人员学习掌握内容: (1)了解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八纲辨证); (2)了解专科专病中医护理常规(以情志、饮食护理内容为主);(3)了解突出中医特色的健康教育知识。 2. 主管护师以上人员学习掌握内容: (1)了解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八纲辨证、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和原则); (2)掌握专科专病中医护理常规(以情志、饮食、用药护理内容为主); (3)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指导下级开展突出中医特色的健康教育工作,力争在护理(教学)查房中提出辨证护理的具体措施。 3. 副主任护师学习内容: (1)掌握中医基础理论; (2)掌握并运用中医基础理论和专科专病中医护理常规(中医康复护理及用药护理); (3)能够指导下级或学生开展突出中医特色的健康教育工作; (4)能够在护理(教学)查房中提出辨证护理的具体措施。 护理部 2011年3月1日 1 / 11 / 11 / 1

中医护理人员培训计划及培训内容

中医护理人员培训计划及 培训内容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中医护理人员培训计划及培训内容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要求加强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的有关规定,我院将开展中医药知识和中医护理操作技能的培训。 一、培训目标 1.副主任护师以上人员 熟练掌握并运用中医基础理论和专科专病中医护理常规指导临床护理工作;熟悉中医护理科研方法,具有组织申报护理科研课题,指导护理人员撰写护理论文的能力;具备开展专题讲这(课)和专科教学能力。 2.主管护师 掌握并运用中医基础理论和专科专病中医护理常规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临床辨证护理措施;能够参与中医护理科研工作;指导下级护士实施中医临床护理;具备中医临床护理理论与技能的教学能力。 3.护师及护士 掌握中医基础能力、基本技能;熟悉并正确应用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二、培训内容 1.副主任护师以上人员 国家卫生、中医药工作基本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中医护理管理基本理论和方法;中医专科、专病护理工作进展;国内外护理学科发展概论;中医护理科研方法等。 2.主管护师 国家卫生、中医药工作基本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中医专科、专病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急、危、重、疑难病

基本知识和中医护理技能;中医护理科研基本方法,中医护理教学基本方法与技能 3.护师及护士 国家卫生、中医药工作基本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中医护理理论,基本技能;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急、危、重、疑难病基本知识和中医护理技能。 三、学时(分)要求 1.主管护师以上要求每年所获得的学分中,中医护理项目不少于6学分。 2.西医院校毕业的护士,在院工作三年须完成中医护理与技能培训时间累计不得少于100学时,可分为中医理论知识培训每年不少于15学时,专科专病中医护理常规不少于15学时,培训中医护理技术培训和护理记录书写培训每年不少于5学时。 四、考核评价 由护理考核评价小组对医院护理人员培训后进行考核评价,考核方法采取理伦考试,实践技能,操作,现场答辩等方式,将考核评价结果反馈给考核评价对象及科室,考核结果将记录在个人技术档案中,对考核中表现突出的护理人员年终进行奖励。

各级护理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计划

各级护理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计划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2015年各级护理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计划 为提高本院护理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护理部根据《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并参照《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标准制定本院各级护理人员分层次培训计划如下: 一、目的 通过对全院护理人员的中医药知识与技能的分层学习,达到相应的能力要求,确保本院各级护理人员都能运用中医药的知识与技能服务患者。 二、培训要求 (一)护理部 1.组织安排业务培训,专题讲课等6次/年以上。 2.强化《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组织护理操作技能培训及考核。 3.中医操作培训项目 (1)中医基础护理操作八项:艾条灸法、拔火罐、穴位按摩、刮痧法、湿敷法、涂药法、熏洗法、耳穴压豆。 (2)专科操作技能:各科室根据本科特点,确定本科培训项目。 三、根据我院护理团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培训计划 (一)护士:取得注册护士执业证书的护士 1.培训目标: (1)进一步巩固中医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熟练运用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2)加强急、重症患者的抢救护理培训,提高危重病人的抢救能力,使其具备独立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3)注重专科护理技术能力的培养。 (4)逐步掌握危重疾病基本知识和中医技术操作规程; 2.培训内容 (1)国家卫生、中医药工作基本方针、政策、法律法则等; (2)中医基础理论、基本技能; (3)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4)急、危、重、疑难病基本知识和中医护理技能。 3.培训计划 (1)巩固“三基”知识,扎实基础理论的掌握。 (2)有计划安排≥100学时中医基础知识、中医护理操作的培训及考核 (3)进行危重技术操作技能的学习,提高为重病人的抢救能力。 (3)鼓励支持年轻护士参加各类知识技能竞赛活动,不断完善自身素质。 (二)护师:已取得护师职称者。 1.培训目标: (1)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熟练运用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3)注重专科护理技术能力的培养。 2.培训内容 (1)国家卫生、中医药工作基本方针、政策、法律法则等; (2)中医基础理论、基本技能; (3)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4)急、危、重、疑难病基本知识和中医护理技能。 3.培训计划:

-《中医护理学》教学大纲

《中医护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一)课程编号:02020061 (二)课程名称:中医护理学(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三)学分:2 (四)总学时:36学时 (五)理论学时:24学时 (六)实践学时:12学时 (七)课程类别:选修 (八)开课时间:第3学期 (九)适应专业:护理学专业四年制本科 二、课程简介: 中医护理学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的预防、保健、治疗和康复活动。《中医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讲述了中医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本课程既突出了中医特色,又根据学科发展需要引入了现代护理学的思想及概念。《中医护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综合性课程。其实验课(中医护理基础技术操作)主要讲授各实验项目的目的、用物准备、操作程序及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其中针刺法、灸法、拔罐法、刮痧法等是中医护理基础操作的特色。这些实验不仅是中医护理学基础学习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整个护理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践,学生可以验证、巩固和补充课堂讲授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观察、综合分析能力及运用所学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中医护理理论知识;掌握各种中医护理基础技术操作;能够运用中医理论对常见的临床疾病进行整体护理,并且能将现代护理学的思想与传统医学护理有机的结合起来,培养中西结合的高级护理人才。 三、跟相关课程的衔接: 健康评估、系统解剖学、生理学 四、学时安排 (一)中医护理学课程总学时一览表 (二)实践项目教学一览表 章次 教 学 内 容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合计 第一章 绪论 2 2 第二章 中医基本理论 10 4 14 第三章 中医护理基本知识 4 4 第四章 中医护理基本技术 4 8 12 第五章 辩证施护 4 4 总计 36 序号 实践项目名称 实践项目提要 学时 方法 备注 1 护理技术一 耳穴压豆法、穴位按摩法、拔罐法等 4 实验 2 护理技术二 针灸、刮痧 4 见习 3 腧穴 腧穴定位 4 实验

护理人员中医药培训计划2014

2014各级护理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计划 为进一步提高本院护理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提高运用传统中医防病治病能力,护理部根据《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及二级中医院等级评审要求,参照《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标准制定本院各级护理人员分层次培训计划如下: 一、目的 通过对全院护理人员的中医药知识与技能的分层学习,达到相应的能力要求,确保本院各级护理人员都能运用中医药的知识与技能服务患者。 二、培训要求 (一)护理部 1.组织安排业务培训,专题讲课等6次/年以上。 2.强化《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组织护理操作技能培训。 3.中医操作培训项目 (1)基础操作八项:耳穴埋豆、艾条灸法、拔火罐、穴位按摩、刮痧法、湿敷法、涂药法、熏洗法。 (2)专科操作技能:各病区根据专业特点,确定专科考核项目。(二)科室 1.月组织1次业务培训,内容包括中医基础知识、中医专科专病知识。 2.护理查房每月1次,有护士长/责任护士主查。 3.护士长对本科护士进行科内培训,每月1次。 三、分层培训计划 (一)护士:取得注册护士执业证书的护士。

(1)进一步巩固基础理论与技能; (2)加强中西医专科理论和专科技能培训; (3)熟悉并正确应用中医护理常规、技能操作规程; (4)逐步掌握危重疾病基本知识和中医技术操作规程。 2.培训内容 (1)国家卫生、中医药工作基本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 (2)中医基础理论、基本技能; (3)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4)急、危、重、疑难病基本知识和中医护理技能。 3.培训计划 (1)巩固“三基”知识,扎实基础理论的掌握。 (2)进行危重技术操作技能的学习; (3)鼓励支持年轻护士参加各类知识技能竞赛活动,不断完善自身素质; (二)护师:注册护士,已取得护师职称者。 1.培训目标: (1)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熟练运用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2)加强急、重症患者的抢救护理培训,提高危重病人的抢救能力,使其具备独立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3)注重专科护理技术能力的培养。 2.培训内容: (1)国家卫生、中医药工作基本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 (2)中医基础理论、基本技能; (3)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4)急、危、重、疑难病基本知识和中医护理技能。

护士中西医护理知识、技能培训及考核计划

护士中西医护理知识、技能培训及考核计划 为贯彻落实上级卫生主管部门有关文件精神,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落实基础护理,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需要有一支知识全面、技术精湛和经验丰富的护理队伍。为提高我院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及临床技能操作水平,现制订2017年全院护理人员培训计划如下: 一、目标: 通过院内的临床教学计划,使护士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与常见的专科理论知识和操作程序;提升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使她们能更好地掌握新业务、新技术及护理工作发展中的动态和方向,为医院护理事业发展创造新业绩,作出新贡献。 二、计划: 对部分中西医知识、护理技术操作进行统一培训,规范技术操作流程,并进行考核。 总学时:108学时 培训对象:全体护士必须参加培训。 考核对象:各有关科室护士参加考核,并作为年度考核参考。 监考人员: XXX XXX XXX XXX XXX 三、培训、考核具体时间及场地安排: (一)中医药知识培训时间:( 48 学时)每星期二下午参加中医药适宜技术网络视频学习 培训地点:五楼会议室。

(二)中西医技能操作考核时间及地点安排:( 48 学时) 一月份:(1)呼吸球囊的使用(2)无菌技术操作(3)刮痧法地点:门诊楼六楼操作示范室或病房 二月份:(1 )静脉输液 (2)氧气吸入(3)拔火罐法 地点:门诊楼六楼操作示范室 三月份:(1)徒手心肺复苏(单人、双人)(2)自动洗胃机洗胃(3)穴位按摩法 地点:门诊楼六楼操作示范室或病房 四月份:(1)电动吸引器吸痰(2)静脉留置针(3)艾条灸法地点:门诊楼六楼操作示范室或病房 五月份:(1)口腔护理(2)鼻饲法(3)耳穴压豆 地点:门诊楼六楼操作示范室或病房 六月份:(1)导尿术(2)大量不保留灌肠(3)刮痧法 地点:门诊楼六楼操作示范室或病房 七月份:(1)呼吸球囊的使用(2)无菌技术操作(3)拔火罐法地点:门诊楼六楼操作示范室或病房 八月份:(1 )静脉输液 (2)氧气吸入(3)穴位按摩 地点:门诊楼六楼操作示范室 九月份:(1)徒手心肺复苏(单人、双人)(2)自动洗胃机洗胃(3)穴位按摩法 地点:门诊楼六楼操作示范室或病房 十月份:(1)电动吸引器吸痰(2)静脉留置针(3)艾条灸法地点:门诊楼六楼操作示范室或病房

-中医护理学课程标准

中职护理专业《中医护理学》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中医护理学》 总学时:54学时(其中实验22学时) 适用专业:护理专业(中医护理方向)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中医护理学》是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护理专业的专业课之一,是中医护理方向的必修课。通过近年来的探索,我们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中医基本知识和中医护理技术两大部分。基本知识部分涵盖中医学最基本的理论知识,通过讲解力求使学生对中医有较为完整系统的认识;护理技术部分则包含了有中医特色的饮食、情志、运动、用药和针灸调护等内容,教学过程以实验实训或临床为主,以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了解中医学生理、病理及诊治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掌握中医护理的基本理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为将来在中医医院、社区医院和乡镇医院从事中医护理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中医护理学》采用课堂讲授、教师示范、实验实训及临床见习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对中医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注重每一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突出重点,讲清难点。并说明本课程在整个护理专业的地位,适当对比现代护理理念,突出中医特点。 二、基本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 本课程共54学时,其中课堂讲授30学时,实验实训22学时,考试2学时。 (一)教学时间安排表:

(二)实验项目、性质与器材、学时安排: 第一部分中医基本知识 第一章中医护理原则与特点(2学时) 【目的要求】 知识目标:掌握中医学及中医护理学的含义;整体观念、辨证施护的概念和内容。技能目标:了解中医护理的起源、各朝代中医护理的发展。 态度目标:热爱中医事业,立志为中医而奉献。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医护理在典籍中的体现:历代医著、医家对护理的记载和论述。

中医药知识培训计划4篇

中医药知识培训计划4篇 (345字) 为加强我院中药知识的培训学习工作,充分发挥中药在预防、医疗、保健中的作用,特别是对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优势,进一步提高中药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结合我院实际工作,特制定本院中药知识学习培训计划。 一、工作目标 通过中药知识培训学习,巩固专业知识,增强药剂科及中医药相关科室工作人员业的业务能力,培养中药技术骨干,发挥中药防病治病的优势。 二、培训内容 学习中药的性能、配伍禁忌、用法用量,中药的炮制,中药调剂,常用中药的功能用量等。 (797字) 为进一步提高本院护理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提高运

用传统中医防病治病能力,护理部根据《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上海市中医病症护理常规》、《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及二级中西医结合医院等级评审要求,参照《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标准制定本院各级护理人员分层次培训计划如下: 一、目的 通过对全院护理人员的中医药知识与技能的分层学习,达到相应的能力要求,确保本院各级护理人员都能运用中医药的知识与技能服务患者。 二、培训要求 (一)护理部 1.组织安排业务培训,专题讲课等6次/年以上。 2.强化《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组织护理操作技能培训。 3.有计划分期选派有一定年资的护理人员参加上海护理

学会组织的各类学习班、培训班、适任班、中医基础提高班等。 4.中医操作培训项目 (1)基础操作八项:耳穴埋豆、艾条灸法、拔火罐、穴位按摩、刮痧法、湿敷法、涂药法、熏洗法。 (2)专科操作技能:各病区根据专业特点,确定专科考核项目。 (二)病区 1.月组织2次业务培训,内容包括中医基础知识、中医专科专病知识。 2.理查房每月1次,有护士长/责任护士/带教老师主查。 3.操作总带教对本病区护士进行科内培训,每月1次。 三、分层培训计划

1.1中医护理学发展概况

一、建国以后的中医护理(1949至1965年) (一)低谷时期 建国以后,中医工作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制定了一系列保护和发展中医的政策。1949年,毛主席指示:“必须很好团结中医,搞好中医工作,才能担负起几亿人口艰巨的卫生工作任务。 1950年,毛主席为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题词:“团结新老中西医各部分医药卫生工作人员,组成巩固的统一战线,为开展伟大的人民卫生而奋斗。”由于在建国初期,卫生行政领导部门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发挥中医的作用问题,使整理和发展中医的工作进展缓慢。 (二)起步时期 1953年,毛主席批评了卫生部某些领导轻视、排斥中医的错误做法。1954年,毛主席对当时中医存在的问题作了重要指示:“中医对我国人民贡献是很大的,中国有六亿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民所以能够生衍繁殖,日益兴盛,当然有许多原因,但卫生保健工作必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这方面首先要归功于中医,今后最重要的是西医学习中医,而不是中医学习西医。” 1954年,毛主席指示:“即时成立中医研究院,罗致好的中医进行研究,派好的西医学习中医,共同参加研究工作。” 为发扬祖国医学遗产,加强对中医的研究和提高,1955年12月19日,由卫生部直接领导的第一所中医研究院在北京正式成立。中医研究院所属的附医院和中医研究班也同时宣告成立并举行了开学典礼。 1956年,卫生部和高教部决定,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四城市筹建中医学院,培养具有研究、教学、医疗工作能力的高级中医人才。1958至1959年,南京和北京先后开办中医护士学校。可以认为,中医护理教育是自50年代后期随着落实党的中医政策,全国各地大力开展中医事业,为了适应中医护理工作的需要,而开始举办的。从此改变了过去的由西医护校毕业分配到中医医院后再重新学习中医护理知识的局面。 随着中医治疗、教学和研究机构的建立,广大护理人员通过学习中医药理论和临床实践,不断总结出具有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方面的经验和论著,如《小儿肺炎的中西结合护理》、《破伤风的中医治疗和护理》、《中暑的中医护理》、《中医护理概论》等,为中医护理发展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二、“文革”十年动乱中的中医护理(1966至1976年) 在十年“文革”动乱期间,中医护理工作受到很大的损失。 (一)正常秩序被破坏,原有机构被拆散。

2016年度护理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计划

2016年度护理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计划 为使我院护理人员熟练掌握中医药基本知识、中医护理基础理论,运用中医护理基本技能,使中医护理更快地适应现代医学模式与人类健康发展的需求,更好地服务服务于临床。根据《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试行)》及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要求,参照《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标准,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我院各级护理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标 1.主管护师 掌握并运用中医基础理论和专科专病中医护理常规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临床辨证护理措施;指导下级护士实施中医临床护理;具备中医临床护理理论与技能的教学能力。 2. 护师及护士 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熟悉并正确应用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能够提供具有中医特色的健康教育指导。掌握书写中医护理记录的方法。 二、培训形式 集中授课、电教、示教、自学等 三、课程安排 课程安排体现分层,护理部根据情况制定具体培训计划表,认真组织培训。护理人员当年至少完成35学时。各科室每月组织科内中医药理论知识与技能学习。 二、培训内容 1.主管护师 国家卫生、中医药工作基本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中医专科、专病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急、危、重、疑难病基本知识和中医护理技能;护理科研选题与设计;中医护理教学基本方法与技能。 2. 护师及护士 国家卫生、中医药工作基本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中医护理理论,基本技能;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中医特色的健康教育知识;急、危、重、疑难病基本知识和中医护理技能。 四、学时要求 西医院校毕业的护士,在院工作三年内须完成中医护理与技能培训时间累计不得少于100学时,可分为中医理论知识培训每年不少于15学时,专科专病中医护理常规不少于15学时,

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总结

2015年骨三科护理人员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总结为较好落实《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要求,使本科室护士能够掌握中医基本知识、中医护理常规和中医护理操作技术,为病人提供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和健康指导,结合我科实际情况,自2015年年初开启了骨三科护理人员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计划,不知不觉,年尾将近,圆满完成计划,现将一年总结如下: 一、中医基础知识学习方面 1、认真学习了《二级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检查评估细则》和《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 2、组织学习了《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常规和规范》,重点学习单病种护理常规。 3、每位护士都积极参加医院及科室组织的各种形式的中医护理理论知识培训,及完成了护理人员西学中的100学时。 4、每月一次中医护理常规知识的学习和每月一次的中医理论知识考核,人人过关,人人掌握。 5、每月的护理查房运用中医辨证施护的方法进行,提高了护理人员辨证施护的能力。 二、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培训方面 1、护理人员熟练掌握了科室开展的中医适宜护理操作技能及相

关知识,如:中药封包、耳穴埋豆、穴位贴敷、中药熏洗等的功效、适应症、禁忌症,并运用于临床。 2、隔月一次的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考核,人人过关。 3、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抓落实,每月的中医适宜技术操作广泛开展。每天开展的中医操作占总人数的75%以上,患者满意度调查显示:良好。 三、专科专病中医特色培训方面 1、强化学习了本科室常见病的中医护理常规及骨科专病护理常规,护理人员熟练的掌握相关知识。 2、护理人员能运用中医护理方法及中医专病常规的知识为患者提供中医药特色的康复知识和健康指导。 3、每月按时完成本科室单病种病历份,病历的书写要求体现中医特色优势。 四、存在的不足 1、低年资护士对中医特色的整体护理落实不到位,辩证施护的能力有待提高。 2、护理文书中中医特色体现不够明显,中医专业术语的运用不够。

中医护理人员培训计划及培训内容

中医护理人员培训计划及培训内容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要求加强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的有关规定,我院将开展中医药知识和中医护理操作技能的培训。 一、培训目标 1.副主任护师以上人员 熟练掌握并运用中医基础理论和专科专病中医护理常规指导临床护理工作;熟悉中医护理科研方法,具有组织申报护理科研课题,指导护理人员撰写护理论文的能力;具备开展专题讲这(课)和专科教学能力。 2.主管护师 掌握并运用中医基础理论和专科专病中医护理常规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临床辨证护理措施;能够参与中医护理科研工作;指导下级护士实施中医临床护理;具备中医临床护理理论与技能的教学能力。 3.护师及护士 掌握中医基础能力、基本技能;熟悉并正确应用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二、培训内容 1.副主任护师以上人员 国家卫生、中医药工作基本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中医护理管理基本理论和方法;中医专科、专病护理工作进展;国内外护理学科发展概论;中医护理科研方法等。 2.主管护师 国家卫生、中医药工作基本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中医专科、专病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急、危、重、疑难病基本知识和中医护理技能;中医护理科研基本方法,中医护理教学基本方法与技能 3.护师及护士 国家卫生、中医药工作基本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中医护理理论,基本技能;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急、危、重、疑难病基本知识和中医护理技能。 三、学时(分)要求 1.主管护师以上要求每年所获得的学分中,中医护理项目不

少于6学分。 2.西医院校毕业的护士,在院工作三年须完成中医护理与技能培训时间累计不得少于100学时,可分为中医理论知识培训每年不少于15学时,专科专病中医护理常规不少于15学时,培训中医护理技术培训和护理记录书写培训每年不少于5学时。 四、考核评价 由护理考核评价小组对医院护理人员培训后进行考核评价,考核方法采取理伦考试,实践技能,操作,现场答辩等方式,将考核评价结果反馈给考核评价对象及科室,考核结果将记录在个人技术档案中,对考核中表现突出的护理人员年终进行奖励。

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

中医医院中医护理 工作指南 (试行)

目录 前言 (2) 第一章管理体系及职责 (3) 第二章人员管理 (6) 第三章临床护理实施 (10) 第四章质量评价 (16)

前言 中医历来高度重视护理。“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的理念,突出强调了护理在治疗疾病和维护健康中的重要作用。护理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技术方法和服务流程。中医护理工作,是中医医院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体现中医特色优势的重要方面。为推动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扎实开展,提高中医医院中医护理科学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促进中医护理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组织编写了《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试行)》(简称《指南》)。《指南》适用于各级中医医院,围绕突出中医特点,加强中医护理工作提出要求,常规性的、西医护理的内容以及对中医特色优势发挥影响不大,关系不密切的在本《指南》中不涉及。《指南》主要针对做好中医护理工作的关键环节,从管理体系与职责、人员管理、临床护理实施、质量评价等四方面,在总结全国中医医院经验基础并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结合中医护理工作的基本要求而制定,以指导各中医医院的中医护理工作。

第一章管理体系及职责 中医医院的护理组织管理体系,是医院组织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中医护理工作目标全面实现和工作计划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 一、管理体系(一)设置原则 1.因地制宜应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合理设置护理组织体系的结构和布局。 2.精简高效护理组织管理体系的设置应层级简明清晰,工作流程合理,运行顺畅高效。 3.协调统一护理组织管理体系的各层级的职责任务明确,协调配合,权责统一。 (二)基本结构根据中医医院的不同规模,护理组织管理体系主要有两种结构形态。 1.三级结构实行护理部、科护士长、护士长三级结构。 2.二级结构实行护理部(总护士长)、护士长二级结构。各级各类中医医院应确定分管护理工作的院领导,床位在500张以上的医院可配备护理专职副院长。医院床位在300张以上,或不足300张但医疗、教学、科研任务繁重的,应设护理部;300张床位以下的,可设总护士长。 医院床位在100张以上或设有三个以上护理单元的,可根据医院具体任务情况设科护士长。每个护理单元或有5名以上护理人员时,应设护士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