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可分為兩部分,冒號之前的部分提 出了一個觀點“這兩百年尤其是近一百年、五十 年來,世界是由三個相互關聯的環節推動著前進 的”;冒號之後的部分,具體解釋這三個環節之 間相互關聯的關係。
3.我們現在可以得出的結論是:更新的事物 將會層出不窮,一些今天不容易夢想到的東 西不久將會變成事實;人類的生產力將會大 大提高,自然科學將會更蓬勃地發展;科學、 工業、經濟的連鎖發展將會持續下去。我想 這些都是我們今天可以很自信地講的話。
1.思路清晰,過渡自然。 2.以問的形式提示觀點,引起下文。 3.語言平和、親切。
速讀課文,理清結構
世
第一層( )新發明、
紀 第一部分(
) 新事物層出不
之 回顧近兩百年出現的新 第二層( )新發明、
交 事物並分析其原因。
新事物出現原因
的 第二部分(
)
科 分析世界現狀,指出中美 第一層( )科和技
4、這個故事要描述的是愛迪生和愛因斯坦這 兩個人,他們的著眼點不一樣,價值觀不一樣, 所以會發生剛才那個故事。
這句話是對上一段的例子總結。愛迪生, 作為一個發明家,他更注重創造發明在實際生 活中的運用。所以在“科”和“技”之間,他 更注重後者。愛因斯坦,是一個理論物理學家, 他更注重科學理論的思考研究。所以在“科” 和“技”之間,他更注重前者。
自問自答。問,承上啟下;答,表明要說明的觀點。 這種設問的形式既起到了自然過渡的作用,又使文 章顯得很親切,能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
2.所以,我們可以想一想,這兩百年尤其是近 一百年、五十年來,世界是由三個互相關聯的環 節推動著前進的:科學帶動了工業,工業則帶動 了經濟,而經濟的發展反過來又促進了科技的發 展。
20世紀90年代,越來越多的世界組織和國家關注創新,關 注“國家創新體系”。1998年10月4日世界銀行、國際貨幣組 織公佈了題為《知識促進發展的98~99年度報告》的結論是: 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知識差距,尤其是知識創新能力的差 距,大大超過了財富的差距,因而在一定意義上,發展中國家 需要知識更甚於需要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