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133.00 KB
- 文档页数:3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作用【摘要】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作用。
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2月——2012年4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69例,将其按照住院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围手术期进行护理,对照组34采用常规方法对围手术期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卧床时间和患者满意度。
结果通过护理治疗后,观察组的住院天数、卧床时间和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因此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组间比较。
1.2 治疗方法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按照常规方法对患者进行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
1.2.2 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由院长支持、护士长主持以及护理组长和妇产科主任协助的情形下开展,制定横轴为手术天数,纵轴为术前检查、指导、治疗、用药、饮食指导、护理、功能锻炼、健康教育等护理手段。
①术前护理路径:住院当天由护理人员向患者介绍医院环境,主要包括食堂、手术室、病房等位置,患者的主管护士和主管医生,和医院的作息时间、规章制度。
同时向患者宣传教育相关的疾病知识,使病人指导患病的原因、病情发展情况、常规治疗方法和预防术后复发等,多与患者沟通交流,用激励的话语关心患者,增加其信任感,消除恐惧的心理反应,主动配合治疗。
手术前一天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手术基本的内容,主要包括手术名称、主刀医生、麻醉方式、计划安排的时间和禁忌事项,同时做好阴道和肠道的清洗工作,帮助患者做好各项术前常规检查。
②手术当日路径:术中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和吸氧情况,同时向患者讲解使用引流管和麻醉后的效果及注意事项,了解患者疼痛程度,再遵医嘱给予服用止痛药物。
③术后护理路径:术后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以及腹部切口和阴道流血情况。
与患者及其家属交流手术的治疗效果,术后卧床期间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并在卧床期间指导更换正确体位利于恢复,介绍早期活动的意义,督促患者早日下床锻炼。
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子宫肌瘤手术围手术期的应用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子宫肌瘤手术围术期的效果分析。
方法在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于我院收治的行腹腔镜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并将其分为观察组(行临床护理路径)50例与对照组(行常规护理)50例。
观察比较2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满意度情况.结果 2组的患者满意度、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
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是根据诊断和治疗方式制定的有效护理方式,能够明显降低血糖水平,减轻患者应激反应,显著减少医疗资源浪费和治疗费用,并缩短恢复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腹腔镜;子宫肌瘤手术;围手术期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伴随着人民群众生活节奏变快、饮食结构改变,许多疾病有多发的趋势。
妇科疾病中子宫肌瘤是临床最多见的疾病之一,若不早期进行治疗,会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1]。
对于子宫肌瘤的治疗,传统的手术方法是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此术式不但将子宫肌瘤完整剔除,同时会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不会过度损伤子宫体本身,生殖器官可完成保留。
而近些年随着微创技术和手术器械的发展,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也逐渐应用于临床[2]。
本研究给予腹腔镜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护理路径,与常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示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于我院收治的行腹腔镜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并将其分为观察组(行临床护理路径)50例与对照组(行常规护理)50例。
在观察组中,年龄为21~60岁,平均年龄为(35.44±1.25)岁;病程1个月~2年,平均为(1.01±0.25)年。
在对照组中,平均年龄为(35.48±1.32)岁;病程2个月~3年,平均为(1.67±0.78)年。
将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以及临床表现等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作用摘要】目的探讨在子宫肌瘤围手术期护理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作用效果。
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1年3月收治的64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32例在围手术期中采用常规护理为对照组,32例在围手术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术后恢复情况和住院花费情况。
结果观察组术后恢复明显快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论在子宫肌瘤围手术期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能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子宫肌瘤围手术期Role of the clinical care path of uterine fibroids,Wai-operative care【Abstract】Objective: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uterine fibroids perioperative care,clinical care path.Methods: Admitted to hospital in January 2010 ~mArch2011,64 cases of uterine fibroid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of which 32 cases of routine care in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for the control group,32 cases in the perioperative clinical care path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postoperative recovery and hospital spending situation.Results: Observation of postoperative recovery was significantly fas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duration of hospitalizatio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Conclusions: Clinical care path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are in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of uterine fibroids,and worthy to learn from.【Key words】Clinical care path uterine fibroids perioperative随着人们对医疗护理质量要求的提高,医疗费用的不断增加,同时医疗资源的浪费造成的资源稀缺使护患关系处于严重紧张状态。
临床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作用作者:林捷来源:《维吾尔医药》2013年第06期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手术围术期的护理临床护理路径的影响。
方法对我院从一月的2010 ~随机分为子宫肌瘤64例,在2011日在我院的32例患者分为两组,在围手术期的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在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观察组手术32例,两组术后恢复医院成本的比较。
结果观察组,术后恢复比对照组快,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论子宫肌瘤围手术期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能明显提高护理质量的运行周期,值得临床借鉴。
子宫肌瘤围手术periodalong以改进医疗服务质量要求的人.关键词:临床路径子宫肌瘤围术期护理医疗成本不断增加,同时,医疗资源的稀缺资源造成的浪费使护患关系严重的紧张状态。
最近的临床护理路径已被应用在医疗机构越来越多,这让效果好的一类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在临床疾病的方式。
在本文中,子宫肌瘤32例,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应用我们学院的实际情况,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10一月至2011三月的子宫肌瘤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
两组患者子宫肌瘤的彩色多普勒诊断,并有手术指征,手术禁忌症。
选择子宫切除术的操作模式,硬膜外阻滞麻醉。
在围手术期32例对照组常规护理组操作期间,32例临床护理路径在操作。
两组在年龄,子宫肌瘤的类型,在教育水平等方面无显著差异。
1.2种方法由妇科病区、产科护士长椅子上,妇产科主任,护理领导者参与,院长的支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来讨论,以时间为横坐标轴进行谈判,该项目的路径表的纵向轴线的实现。
护理的具体内容:观察组患者入院第一天的护士应帮助病人与医院环境,包括住院病人的病房,手术室,食堂和其他职位,负责±医生和护士,和医院的规章制度,工作和休息时间。
和相关疾病知识的宣传和教育病人,让病人了解疾病的原因,可能的治疗措施的后续发展,共同处理后,预防性维护,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以[ 2 ]积极配合治疗。
1912018.05护理经验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手术中的应用姜维红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妇二科 浙江省杭州市 311200【摘 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接受子宫肌瘤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将全部患者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及恢复情况、护理满意度差异。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手术当中有着明显的应用效果,能够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以及住院时间,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有着突出的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子宫肌瘤;手术;应用子宫肌瘤是临床常见的妇科良性肿瘤,以育龄期女性为多发人群,该病的发生会加大患者身心痛苦和压力,同时也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当前临床上针对子宫肌瘤的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而手术治疗会为患者带来一定的身体创伤,如果不能够在整个过程当中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很容易影响到术后恢复以及预后。
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预见性和计划性的临床护理模式,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注重从疾病、生理、心理、社会等多个方面为患者提供身心健康受到显著影响,极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所以对偏头痛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6]。
经研究可知,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在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通过关心、安慰患者,指导患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对患者实施环境护理、心理护理等,可使得患者处于较为舒适的条件下,更好的接受对应的心理疏导,利于心理情绪的稳定性,可有效缓解疼痛。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病人围术期的应用Application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for uterine leiomyomapatients during perioperative period詹陈菊,林惠萍,罗梨芳Zhan Chenju,Lin Huiping,Luo Lifang(Affiliated Mindong Hospital of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Fujian 355000China)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在子宫肌瘤病人围术期的实施效果。
[方法]将80例子宫肌瘤病人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CNP护理。
比较两组病人子宫肌瘤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结果]实验组病人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CNP的实施有利于提高病人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关键词:子宫肌瘤;临床护理路径;围术期;知识;满意度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2.08.028 文章编号:1009-6493(2012)3B-0724-03 临床护理路径(CNP)是指医院里的一组人员共同针对某一病种的监测、治疗、康复和护理所制定的一个有严格工作顺序的、有准确时间要求的照顾计划,以减少康复的延迟及资源的浪费,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的医疗护理服务质量[1]。
这种新的护理模式已不再是护士单纯执行医嘱,而是以病人为中心,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做出护理诊断和计划,进行多元化预见性的护理。
本研究将CNP应用于子宫肌瘤围术期病人护理中,取得较好效果。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0年1月—2010年9月在本院妇科住院的子宫肌瘤病人80例,均行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排除合并有心、脑、肺、肝、肾和严重疾病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
临床护理路径在围手术期子宫肌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摘要】目的:评定临床护理路径运用于围手术期子宫肌瘤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干预价值。
方法:对2017年04月--2019年07月本医院收入的64例围手术期子宫肌瘤患者实施数据值指标研究,分组方式选择抽签法,一组归入32例,试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患者手术操作总时长、手术中出血总量、手术并发症合计率实行比对。
结果:试验组手术操作总时长、手术中出血总量低于对照组统计指标结果,展示数据检测结果差异值(P<0.05);试验组手术并发症合计率低于对照组统计指标结果,展示数据检测结果差异值(P<0.05)。
结论:在围手术期子宫肌瘤患者护理工作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体现较优护理干预效果。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围手术期;子宫肌瘤子宫肌瘤为多见的一种妇科疾病,手术治疗为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常用治疗方式,需实行积极护理服务,促进其身体尽快康复[1-2]。
本文对2017年04月--2019年07月本医院收入的64例围手术期子宫肌瘤患者实施指标分析,对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在围手术期子宫肌瘤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干预效果予以评估。
1.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将2017年04月--2019年07月本医院收入的64例围手术期子宫肌瘤患者纳入数据调查资料,开展分组时选用抽签法,一组归入32例。
对照组:计算年龄平均数是(31.26±3.18)岁;试验组:计算年龄平均数是(31.15±3.22)岁。
计算试验组和对照组围手术期子宫肌瘤患者数据值资料,未表现出数据检测结果差异值(P>0.05)。
1.2 方法1.2.1 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方式将手术之前准备工作做好,密切关注其生命体征改变等。
1.2.2 试验组选择临床护理路径方式(1)入院当天:为患者仔细介绍医院环境、手术医生和护理工作人员基本信息,于患者病房内适宜放置绿色植物和鲜花,为其播放较为轻快的音乐和歌曲等,缓解患者的恐惧、焦虑等负面心理。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围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发表时间:2019-11-26T15:19:42.667Z 来源:《护理前沿》2019年第09期作者:星芳[导读] 目的:分析子宫肌瘤围手术期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子宫肌瘤围手术期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手段,观察组制定临床护理路径并实施,对比组间术后下床时间、排气时间、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
结果:观察组术后下床时间、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各项数据比较差异明显,P<0.05。
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进行护理时,制定临床护理路径并深入落实,可收获较为明显的临床效果,建议在临床上推广使用该护理理念。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子宫肌瘤;围手术护理子宫肌瘤是妇产科一种常见疾病,其临床发生率约为20%[1],主要表现为痛经、贫血、月经量增大等,该病一旦发生将对患者健康情况造成不利影响。
当前临床上用于子宫肌瘤治疗的方法主要为手术,该法可切除病灶,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有研究显示[2],在子宫肌瘤切除术围术期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手术疗效,对其预后也非常有利。
为此,本研究从我院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中选取部分患者,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其围手术期护理工作中,获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在对其护理过程与结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90例,根据随机原则分成两组,观察组(45例)年龄为25~48岁,平均(35.31±5.08)岁,病程8~36个月,平均(24.38±6.06)个月,其中肌壁间肌瘤22例,黏膜下肌瘤18例,多发子宫肌瘤5例;对照组(45例)年龄为26~50岁,平均(35.82±5.46)岁,病程10~38个月,平均(24.84±6.65)个月,其中肌壁间肌瘤23例,黏膜下肌瘤17例,多发子宫肌瘤5例。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王岩艳
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年第08期
【摘要】目的观察子宫肌瘤围手术期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
方法选择12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临床护理路径。
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睡眠质量评分、疾病不确定感评分、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护理舒适满意度等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子宫肌瘤;围手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8..01
子宫肌瘤是临床比较常见的良性肿瘤,又被称为纤维肌瘤或者子宫纤维瘤,其产生原因在于子宫滑肌细胞增生持续进行,有少量纤维结缔组织生成,引发月经过多、排便不畅、下腹部包块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35岁女性中这种疾病的发生率较高,相关研究称其发病率高达
20%[1]。
随着近年来医疗技术、服务质量的快速提升,临床护理路径作为一种高效护理方式,较为广泛的应用在了医院护理之中。
本次研究主要选择120例子宫肌瘤患者,在其围手术期护理工作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现在就其效果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2月之间收治的12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时间不同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其年龄在33~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19±4.39)岁。
对所有患者进行全面检查,以确保符合子宫肌瘤的各项临床诊断指标,且排除高血压、心脏病、肌瘤恶变及糖尿病等情况。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各项数据之间差异不显著,可以进行比较,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临床护理路径,具体方法如下:①结合患者病情及护理手段进行手术指导、术前检查及用药护理等,制定出详细的临床护理路径表,在其指导下为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医院环境、作息时间及相关注意事项等,并告知患者有关其疾病的知识,帮助其缓解心理压力,使其以最好的心理状态迎接手术。
②在手术前1天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包括麻醉方式、手术时间等,并指导其如何沐浴,尽快掌握正确的
咳嗽、排痰方式,叮嘱其确保睡眠充足、情绪稳定。
③术后结合患者手术情况密切观察腹部切口、生命体征、术后意识等,指导其采取适宜位置休息,如果发现存在不适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1.3 观察指标[2]
观察患者住院时间、睡眠质量及护理舒适满意度等临床指标,评定睡眠质量及疾病不确定感评分。
1.4 数据分析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计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x2检验;以P
2 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睡眠质量评分、疾病不确定感评分、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护理舒适满意度等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效果及护理舒适满意度比较
[n(%)]
组别住院时间
(d)排气时间
(h)睡眠质量
(分)疾病不确定感(分)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n=60) 10.09±8.79 18.65±8.77 11.76±3.55 43.07±5.55 98.0
对照组(n=60) 28.08±8.63 28.08±8.63 17.82±3.68 80.53±6.52 80.0
3 讨论
一般情况下子宫肌瘤患者都会伴随着月经异常、疼痛等症状,若得不到及时治疗,其生育功能将受到影响,外科手术是其治疗的有效手段,但是围术期患者很容易产生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进而引发血压上升、呼吸急促及心率加快等一系列症状,为手术的顺利实行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围手术期全面临床护理非常重要[3-4]。
临床护理路径是指针对特定诊断、治疗制定最佳的标准服务,以患者为中心从入院一直到出院制定护理工作计划,与传统护理方式相比,
这种护理模式的针对性、系统性更强,可以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对于改善护患关系也可以起到有利作用,本次研究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睡眠质量评分、疾病不确定感评分、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护理舒适满意度等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也说明了这一点。
可见,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围术期护理中应用的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 李华.临床护理路径对腹腔镜切除子宫肌瘤的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05):102-104.
[2] 陶开屏.探讨临床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5,2(08):132-133.
[3] 仲娟,刘晓捷,鲍志丽.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腹腔镜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25):86-87.
[4] 吴碧青,朱彩屏,冯雄文.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全切术患者围手术期过程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医学创新,2013,10(06):83-84.
本文编辑:李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