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名著《鲁滨逊漂流记》复习资料整理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2
鲁滨孙重点知识归纳鲁滨孙漂流记每章概括完整版名著知识是中考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不仅在考试中会有涉及,多读名著还对语文素养,作文素材的积累有着很好的提高作用,今天为大家推荐《骆驼祥子》的精华部分速读,一起来了解的常见考点都有哪些?中考常考名著速读:《鲁滨逊漂流记》【作品简介】1704年苏格兰水手亚历山大·塞尔柯克被船长一起在荒岛,四年后被救回英国。
英国小说家丹尼尔·笛福以他为原型创作了《鲁滨逊漂流记》。
小说以极大的篇幅描写了鲁滨逊落难荒岛,不畏艰难,自耕自力,与恶劣环境作斗争的一幕幕感人的情景,歌颂了人的智慧和勤劳的美好品德。
为此,笛福博得了“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的称号。
此书最大的艺术成就是在世界文学中塑造了第一个资产阶级正面典型形象。
鲁滨逊所处时代正是资本主义四处扩张的时代,在他身上很好地概括了处于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人们,富于冒险、充满野心、百折不回的顽强毅力和一种精神斗志。
因此,鲁滨逊很自然地成了中小资产阶级心目中的英雄。
他流落荒岛后,不是听天由命、坐以待毙,而是发挥自己全部才智,不断用自己的劳动和智慧改善自己的伙食和居住条件,一切都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地创造出来,他创建了自己的王国。
他以劳动成为自然的主人,从而引起人们对他的热爱。
本书另一个艺术成就是它的真实性和具体性。
在英国文学中,这是第一部现实主义的小说。
笛福的技巧在于把想象的事物描写得栩栩动人、妙趣横生,准确生动和细致地写出各种事物和现象的特征。
作者用生动逼真的细节描写把虚构的情景写得使人身临其境,使故事具有强烈的真实感。
而在写作时语言简朴、明晰,语句通俗、浅显,他特别强调文章要有简明的风格。
正因如此,本书才能广泛在群众中流传。
《鲁滨逊漂流记》引起许多作家竞相模仿,同时代的英国作家斯威夫特著名的《格列佛游记》就受了它的影响。
卢梭在《爱弥儿》中曾将它作为爱弥儿15岁时的必读书。
此书不仅深受青少年的喜爱,许多思想家也常常从中汲取养分,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曾多次引用鲁滨逊的故事来分析资产阶级的本性。
名著导读复习材料之《鲁宾逊漂流记》【作者简介】笛福,英国作家,新闻记者,小册子作者。
英国荒岛文学代表作家,是英国启蒙时期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被誉为“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鲁宾逊漂流记》是笛福创作的第一部文学作品,发表于1719年,也是他一生中最成功、最著名的一部小说。
【内容简介】鲁滨逊·克鲁索出生于一个体面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一心想去海外见识一番。
他瞒着父亲出海,到了伦敦,从那购买了一些假珠子、玩具等到非洲做生意。
第四次航海时,船在途中遇到风暴触礁,船上同伴全部遇难,唯有鲁滨逊幸存,只身漂流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
他用沉船的桅杆做了木筏,一次又一次地把船上的食物、衣服、枪支弹药等运到岸上,并在小山边搭起帐篷定居下来.接着他用削尖的木桩在帐篷周围围上栅栏,在帐篷后挖洞居住.他用简单的工具制作桌、椅等家具,猎野味为食,饮溪里的淡水,度过了最初遇到的困难。
他开始在岛上种植大麦和稻子,自制木臼、木杵、筛子,加工面粉,烘出了粗糙的面包。
他捕捉并驯养野山羊,让其繁殖。
他还制作陶器等等,保证了自己的生活需要.还在荒岛的另一端建了一个“乡间别墅"和一个养殖场。
虽然这样,鲁滨逊一直没有放弃寻找离开孤岛的办法。
他砍倒一棵大树,花了五六个月的时间做成了一只独木舟,但船实在太重,无法拖下海去,只好前功尽弃,重新另造一只小的船。
鲁滨逊在岛上独自生活了15年后,一天,他发现岛边海岸上有一个脚印。
不久,他又发现了人骨和生过火的痕迹,原来外岛的一群野人曾在这里举行过人肉宴。
鲁滨逊惊愕万分.此后他便一直保持警惕,更加留心周围的事物。
直到第24年,岛上又来了一群野人,带着准备杀死并吃掉的俘虏。
鲁滨逊发现后,救出了其中的一个.因为那一天是星期五,所以鲁滨逊把被救的俘虏取名为“星期五”.此后,“星期五”成了鲁滨逊忠实的仆人和朋友.接着,鲁滨逊带着“星期五"救出了一个西班牙人和“星期五"的父亲。
2023年安徽省中考语文总复习二轮专题《鲁滨逊漂流记》名著复习题1. 填空:①《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________(国家)的____________。
②鲁滨逊瞒着父亲出海了。
鲁滨逊的第一次航行遇到________,船只沉没。
第二次出海到________经商,赚了一笔钱。
第三次又遭不幸,被_________俘获,当了奴隶。
逃出魔掌后鲁滨逊到了________,他在那里买下一个庄园,独自经营一个_______。
鲁滨逊不甘心于这样的发财致富,于是又再次出海,到________贩卖奴隶。
③鲁滨逊第三次出海被抓做奴隶时,因为很会替主人________而获得了可以支配一条小船并驾船逃跑的机会。
他将同船的摩尔人逼到______里,让小孩______留在身边成了自己忠实的仆人。
途中鲁滨逊用枪打死了一只______和一只______并得到了它们的皮。
④鲁滨逊的船遇到________,在________北岸一个无名岛上触了礁,流落到荒岛上。
当时他所有的东西只是一把刀、一只烟斗和一个盒子里装的一点儿_______。
⑤为了防止忘记日期,鲁滨逊用______在一个大柱子上刻下:“我于一六五九年___月___日在此上岸。
”把它做成一个大_________,立在第一次上岸的地方,并用划线记日的方法计算年月日。
⑥鲁滨逊用找到的笔、纸和______记日记,但后来因为______用完了,所以日记也不得不终止了。
⑦鲁滨逊自己播种_____和_____作为制面包的材料或食粮,并饲养了很多______来补充肉食。
⑧可怕的_____(灾害)吓得鲁滨逊想把自己的帐篷搬到一个新地方。
⑨鲁滨逊因为得了______(疾病)而想得到上帝的帮助,做了多少年来的第一次______,并开始阅读_________(书名)。
也正是这本书,给鲁滨逊带来了很多安慰,成了他孤岛生活中的精神支柱。
⑩孤岛上的季节可以分为______和______两季。
○11鲁滨逊从吃人生番手中救下一个俘虏并起名为_________,以纪念他是这一天获救的。
《鲁滨逊漂流记》复习材料1、《鲁滨逊漂流记》作者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他在文学上被称为现代小说之父。
2、他在一座无人荒岛上生活多年后,收得一土人为奴,取名“__星期五___”,后来,这一土人成为他的忠实的仆人和朋友。
小说中描写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经历是全书的精华。
在岛上生活28年后,因帮助一个船长制服叛变的水手,得以乘船返回自己的祖国,他在成为巨富后派人到岛上继续垦荒,他的名字叫__鲁滨逊,这部作品叫《鲁滨逊漂流记》。
3、《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成功的现实主义小说,小说主人公鲁滨逊也因此成为欧洲文学史上的一个著名的文学形象。
鲁滨逊,他敢于冒险,勇于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体现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创造精神和开拓精神。
他的名字,已经成为冒险家的代名词和千千万万读者心目中的英雄。
4、《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根据一些航海家和流亡者的记载来写这本书的。
5、这部小说用第一人(人称)按时间顺序来叙述的。
6、鲁滨逊的原名是鲁滨逊·克鲁索,他流落的荒岛叫绝望岛。
7.鲁滨逊在岛上种粮的第一年收获了两斗大米和两斗大麦,他把这些粮食碾碎放进自己烧制的瓦罐中烤成面包。
8、鲁滨逊给那个野人根据什么起名字? (时间) 救"星期五"时候正好是星期五。
9、他找到几本什么书? 祈祷书和圣经10、他刚刚到岛上时思考了哪些问题?⑴生存问题⑵物质问题⑶精神问题11、野人们与鲁滨逊作战时使用的是木剑12、那些粮食的种子是怎样来的? 从沉船中的麻袋上抖落在土中的13、我第一夜在哪里睡觉?树上14、太阳来到赤道北面是旱季15、鲁滨逊在岛上还用羊皮制作了一把伞。
16、鲁滨逊在岛上捉到一只鹦鹉,给它起名叫波儿17、鲁滨逊用近两年的时间造了一只独木船,还挖了一条六尺的运河,把船运到了半里外的小河里。
18、假使你对我忠诚,我将来会好好待你,假使你不凭者穆罕默德向我发誓,表示没有二心,我就把你也丢到海里.”这是鲁滨逊对佐立说的。
《鲁滨逊飘流记》 试题整理 2017北京中考 9. 小说《鲁滨逊漂流记》记述了鲁滨逊在自然条件恶劣、人迹罕至的孤岛上的生活经历。他能够在孤岛上艰难地生存28年,靠的是______①______(限4个字以内),这从_____②______(限20个字以内)的情节中可以看出来。你由此得到的启示是______③______(限20个字以内)。(3分) 9.示例一:①辛勤劳动②为获取粮食他不辞辛苦,开荒种地③只有靠 辛勤劳动才能改善生活 示例二:①聪明才智②为制作瓦罐,他反复试验,获得成功③做事只要 动脑筋想办法.就会成功(3分) [解析]此题考查《鲁滨逊漂流记),重点考查人物及能体现人物特征的相应情节。要特别注意的是字数的限制。 【2018 朝阳一模】 三、名著阅读(共5分) 14.下面是一位同学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后写的一首小诗,既包含了鲁滨逊的经历,也赞美了他的精神。请你结合名著,补写合适的内容。(2分)
传奇 这是一个空无一人的荒岛 这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你,孤军奋战 与自然抗争 向命运呐喊
艰辛搬运,造屋安家 无畏的精神 是你挑战命运的武器
① 开拓的精神 是点燃你希望的明星
酿酒制陶,造船挖渠 ② 是照耀你梦想的光芒
你的故事 注定是一个传奇 答案: 14.答案示例:①开垦种植,捕捉驯养 ②顽强的精神(评分标准:共2分。每空1分) 【2017 石景山一模】 三、名著阅读(共10分) 11.有专家认为,《鲁滨逊漂流记》不宜作为学生课外阅读推荐作品,主人公鲁滨逊身上有着浓重的殖民主义思想、种族歧视倾向和宗教色彩。在该书的续集中,从未到过中国的丹尼尔•笛福描述鲁滨逊在中国的见闻时,对处于康乾盛世的中国进行刻意的歪曲和丑化,书中充斥着傲慢和对中国的偏见。请结合小说的阅读,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看法。(3分) 答: 答案: 11.答案示例:我认为这部小说不适合我们课外阅读。小说写鲁滨逊为了攫取更大的财富,不惜冒险去非洲贩卖黑奴,体现出他唯利是图的本性;小说反复地描写鲁滨逊及船长们的仁慈、诚实、正直、慷慨,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黑人的愚笨、印第安人的野蛮和残忍,这是在美化他们血腥的殖民掠夺;作为鲁滨逊的精神支撑,每次他遇到困难和危险时,小说都会大段地描写他对《圣经》的理解,对上帝的虔诚,这些内容令人感到索然无味。 (3分。举例2分,分析1分) 【2017 房山一模】 三、名著阅读(共10分) 11.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完成(1)-(2)题。(7分)
第4部《鲁滨逊漂流记》
【作者简介】丹尼尔·笛福,英国作家,英国启蒙时期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被誉为“英国小说之父”。
【内容概述】英国人鲁滨逊在航海中遇险,漂流到一个荒岛上。
他在孤岛上劳作生息,开拓荒地,圈养牲畜,种植粮食,制作陶器,还解救了一个野人,给他取名“星期五”,他在岛上坚强地度过了28年,被路过的一艘商船搭救,返回了故乡英国。
【主题思想】这部作品歌颂了人类自强不息、永不气馁的精神,强调了人的精神力量,肯定了劳动的价值,赞美了人类的无穷智慧和潜能。
它告诉我们,在困难中要拥有乐观的态度,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艺术特色】①故事精彩离奇。
②对荒岛生活的逼真描写,表现了非凡的艺术想象力。
③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情节通过人物的自白串联起来。
④小说语言明白晓畅,朴素生动。
【思维导图】
【作品梳理】
第一次出海:19岁的鲁滨逊决定登上一艘驶往伦敦的船只。
刚出港就遇上了大风暴,他发誓,如能活着上岸便遵从父母之命,不再出海。
但当大海平静下来之后,他又将自己的誓言忘光了。
水手们的勇气和良好的伙伴关系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便开始了自己的冒险生涯。
第二次出海:鲁滨逊从伦敦买了一些廉价的物品,然后由海路直抵非洲,和当地人交换金沙、
象牙等贵重物品,获取暴利。
第三次出海:鲁滨逊看到有利可图,再度前往非洲几内亚,却不幸遇上了海盗。
他本人也成了海盗船长的奴隶。
当了两年奴隶后,他乘机逃走,并带走了小黑奴佐立。
在海上逃亡多天
续表。
名著导读之《鲁滨孙漂流记》知识梳理_中考语文《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一部长篇小说。
该书首次出版于1719年4月25日。
《鲁滨孙漂流记》作者简介:丹尼尔.笛福(1660-1731)被誉为。
笛福生于伦敦一个油烛商家庭,年轻的时候,是一个成功的商人。
在从事商业的同时,他还从事政治活动,代表当时日益上升的资产阶级出版了大量的政治性小册子,并因此被捕。
笛福直到晚年才开始创作小说。
写《鲁滨逊漂流记》时,他已59岁了。
此后,他又创作了《辛格顿船长》《杰克上校》《摩尔.弗兰德斯》等小说,这些小说对英国及欧洲小说的发展都起了巨大的影响以及作用。
创作背景:笛福生活的时代,正是英国资本主义开始大规模发展的年代。
1702年,他发表《消灭不同教派的捷径》,讽刺政府的宗教政策,因而被捕,并被判处枷示三次。
出狱后,从事编辑报刊,还写了不少政治、经济方面的小册子,因言论关系又曾三次被捕。
1719年,笛福发表了他的第一部小说《鲁滨逊漂流记》。
这部小说是以亚历山大.赛尔柯克在荒岛上的真实经历为原型的。
据当时英国杂志报导:1704年4月,赛尔柯克在海上叛变,被船长遗弃在距智利海岸900多公里的胡安一费尔南德斯群岛中的一个叫马萨捷尔的小岛上。
4年零4个月后被航海家发现而获救。
那时,赛尔柯克已忘记了人的语言,完全变成了一个野人。
笛福受这件事的启发,构思了鲁滨逊的故事。
但在小说的创作过程中,笛福从自己对时代的观感和感受出发,以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冒险进取精神和18世纪的殖民精神塑造了鲁滨逊这一形象。
内容简介鲁滨逊.克鲁索出生于一个体面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一心想去海外见识一番。
他瞒着父亲出海,到了伦敦,从那购买了一些假珠子、玩具等到非洲做生意。
第四次航海时,船在途中遇到风暴触礁,船上同伴全部遇难,唯有鲁滨逊幸存,只身漂流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
他用沉船的桅杆做了木筏,一次又一次地把船上的食物、衣服、枪支弹药等运到岸上,并在小山边搭起帐篷定居下来。
《鲁滨孙漂流记》名著复习资料整理
(一)作者
笛福,英国作家,新闻记者,小册子作者。英国荒岛文学代表作家,是英国
启蒙时期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被誉为“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鲁宾逊漂
流记》是笛福创作的第一部文学作品,发表于1719年,也是他一生中最成功、
最著名的一部小说。
(二)小说主旨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讲述了鲁滨逊航海流落荒岛,最后脱险的经过,
刻画了一个资产阶级的英雄形象,表达了资产阶级新兴时期的进步思潮,冒险精
神和实干精神以及创造和开拓精神,体现新兴资产阶级殖民主义思想。它告诉我
们:只要有志气,有毅力,勇于创造,就能做出不平凡的事业。
(三)内容提要
《鲁滨孙漂流记》这部小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鲁滨孙离家三次
航海的经历,在巴西买了种植园;第二部分是小说的主体,写鲁滨孙在荒岛上的
经历;第三部分叙述他从荒岛回来以后的事情,主要经历是由陆路从葡萄牙回英
国途中遇狼群的故事。
(四)人物形象
①鲁滨逊:性格坚强,有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不满足于现状,勇于开
拓创造;热爱劳动,具有实干精神,有征服大自然的勇气;也具有资产阶级剥削
掠夺的本性。
②星期五:勤劳真诚,性格开朗,忠诚老实又嫉恶如仇,知恩图报;对主人
忠心耿耿,惟命是从;在紧要关头,他愿意牺牲性命来保护主人;同时他聪明伶
俐,热爱学习。
(五)主要故事情节
①《鲁滨逊搭救“星期五”》
鲁滨逊看到野人吃人的残暴场面后,加固了自己的“城墙”并且深居简出,
同时他也萌生把野人杀掉的念头。不久后,他又一次看见一群野人到岛上来举行
人肉宴,其中一个野人“俘虏”从准备吃他的人群中逃出。鲁滨逊果断地帮助这
个逃跑的野人,打死两个追赶者,搭救了这个野人。鲁滨逊将他收为自己的奴隶,
并取名叫“星期五”。“星期五”在鲁滨逊的教导下,很快学会了穿衣、开枪、
讲英语、信基督„„成为鲁滨逊最忠实的仆人和朋友。
②《鲁滨逊制陶器》
出于生活的需要,鲁滨逊开始着手制造陶器。在找到陶土后,他做了无数次
试验,刚开始,有的由于陶土太软没有做完,有的由于温度太高而爆裂。摸索了
两个多月之后,终于做成两个大瓦器,还有许多小型器皿,但还是没有可以装流
质、经得起火煮的泥锅。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有的破泥制器皿被烧得像石头一
样硬,于是鲁滨逊开始研究烧陶的火力,最后烧成了三个瓦锅,两个瓦罐,其中
有一个罐子正是鲁滨逊最需要的。
③《鲁滨逊造木舟》
为了到孤岛对面的大陆,鲁滨逊便想和土人一样造独木舟。由于他思船心切,
没有经过太多考虑便开始工作。结果,花去数月时间好不容易用大柏树凿成的木
舟却因太大而废弃。又过了几年,鲁滨逊吸取教训,在沿河的地方又凿了一只更
小的独木舟,并且安装了桅杆和帆,又在舟内凿了许多用来放东西的槽。但是因
为木舟太小,鲁滨逊未能乘它到对面大陆,只能在附近使用。
(六)阅读感受
①故事精彩离奇;
②小说表现了鲁滨孙敢于冒险,勇于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的性格;
③小说对鲁滨孙荒岛生活的描写逼真自然,表现了作者非凡的想像力和艺术
表现力;
④小说通篇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情节完全通过人物的自白串联起来;
⑤小说语言明白晓畅,朴素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