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
- 格式:ppt
- 大小:229.00 KB
- 文档页数:47
近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15——16世纪:经济: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形成。
政治:资产阶级产生,封建专制制度开始解体。
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人文主义复兴。
文化:近代天文学、物理学产生。
17——18世纪:经济: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资本主义进入手工工场阶段。
政治:英、美、法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确立。
思想:启蒙运动高涨,高举理性主义的大旗。
文化:经典力学出现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产生。
18世纪后期——19世纪中后期:经济:工业革命开展,生产力提高,人类进入————时代,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英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世界工厂。
政治: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时代到来,资本主义民主代议制普遍确立,工人运动高涨。
思想:自由放任思想、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文化:自然科学发展快,电磁感应现象、达尔文进化论提出。
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兴起。
19世纪末——20世纪初(1929年):经济:第二次工业革命,社会生产力大提高,产生了垄断组织,列强加强资本输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第一个黄金时代)政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十月革命,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一战,欧洲受到沉重打击。
思想:自由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现代物理学重大理论突破:相对论、量子论的提出。
1929年——1945年:经济:经济大危机沉重打击资本主义国家,罗斯福新政,开辟一条政府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到来。
政治:二战爆发思想:出现国家干预经济思想文化:现代主义文学出现1945年——1970年:经济: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福利国家建立、第三产业兴起,资本主义进入黄金时代;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建立,经济全球化发展、经济区域集团化出现。
政治:两极格局形成,美苏冷战,国际关系紧张;多极化趋势出现,冲击着两极格局。
主流思想:凯恩斯主义盛行文化:第三次工业革命开展,美国成为世界科技中心。
世界近现代史发展线索工场手工业资本主义 蒸汽时代资本主义14—16世纪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17、18世纪 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18世纪60—19世纪上半期 影响:经济、政治、国际格局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①扫清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19世纪70年代开始 资本主义萌芽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第二次工业革命 (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 贸易中心转移 (英法美)影响 海外市场扩大,手工工场生产供不应求 (英 法、美) (美、俄、日) 资本主义迅速发展②自然科学有了新突破电气时代资本主义19世纪70年代开始 影响:经济、政治、国际格局 1914—1918 影响 巴黎和会1919 作用、局限性 1929-1933 美国罗斯福新政(目的、中心措施,作用) 1939-1945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战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经济危机 二战 (美、德较快)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华盛顿会议1921—1922 矛盾未解决 特点 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战争策源地形成三国同盟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争夺世界霸权格局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法西斯侵略和反法西斯斗争的格局信息时代20世纪四五十年代 政治: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干预和指导经济发展 1939-1945 经济: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第三次工业革命(影响) 经济:生产力空前发展,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 二战(影响) 国际格局:20世纪50—60年代:美国占据优势政治:1947年冷战开始,1955年两极格局,美苏争霸20世纪70—80年代:美国采取战略收缩,苏联处于战略优势(资本主义世界中西欧日本的崛起,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20世纪80—90年代: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两极格局 国际政治格多极趋势。
世界近现代资本主义发展史(1)1、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历程:(1)萌芽——简单协作时期(14—16世纪):重大事件: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文艺复兴、宗教改革(2)兴起——工场手工业时期(17—19世纪初期):重大事件: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英法美三大革命)、欧洲封建国家改革、启蒙运动(3)发展——蒸汽时代 (19世纪初~1870年):重大事件: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美国内战、日俄改革、意德统一)、社会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第一国际、巴黎公社)、民族解放运动(亚洲革命风暴) (4)成熟——电气化时代前期 (1870年—1917年):重大事件: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产生、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导致一战爆发。
(5)相对稳定发展——电气化时代后期(1918~1945年):①战后初期(1918~1923),一战给欧洲资本主义国家造成严重破坏,美国开始取代英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②二十年代(1923--1929),经济复苏,相对稳定繁荣③三十年代(1929--1939),爆发世界经济大危机,法西斯上台并对外侵略扩张④二战时期(1939--1945),法西斯与反法西斯的矛盾成为世界主要矛盾(6)进一步发展——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 (1945 年~至今):①1945-1950年,西欧、日本经济快速复苏并达到战前水平,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②1950—197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强(西德、日本经济崛起),经济格局由美国独霸发展美日欧三足鼎立③1973-80年代初,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相互交织(“滞胀”阶段) ④1980初-90年代初,经济回升并增长⑤9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加强、知识经济兴起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1)形成过程:①开始形成:新航路开辟后原因: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加强各地之间的联系,早期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②初步形成:19世纪六七十年代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推动工业资产阶级对外强占商品市场与原料产地,世界各地许多国家和地区被沦为列强的经济附庸,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资本主义经济的四次快速发展第一次快速发展—19世纪中期1、表现:英国工业革命后,经济发展迅速。
到19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2、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欧洲殖民者对亚非拉的掠夺3、特点: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国家英国成为“世界工厂”4、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概况国别概况原因英国最先开始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均出现在英国。
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生产基本上取代了工场手工业,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工业革命的开展。
工业革命开展的条件主要有:①前提条件:资产阶级统治的建立②基本条件:通过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积累了雄厚的资本;圈地运动提供了大量的雇佣劳动力;在工场手工业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知识③必要条件: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法国最早受到工业革命影响的国家之一。
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的一些纺织业已经开始使用机器和蒸汽动力,其他工业部门也逐渐仿效。
19世纪20年代起,法国工业革命的进程加快。
19世纪中期,法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成为当时仅次于英国的工业国家。
但是发展速度没有赶上英国阻碍法国工业革命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①社会长期动荡,政局不稳;②由于中小企业、小农经济长期大量存在,高利贷资本比较发达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法国企业经营分散,新技术、新机器的发明和推广比较困难,工业劳动力和工业资本相对缺乏,商品市场也很不景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法国工业革命的发展进程美国美国与法国同时也开始了工业革命,19世纪以后,美国工业革命发展迅速。
到19世纪中期,美国完成了工业革命美国工业革命发展的主要促进因素①美国发展工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主要有以下因素:国内资源丰富,市场广阔;国际环境优越,少受战争之害;大量外国移民涌入,提供了劳动力,还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②新发明的出现,特别是采用和推广了机器零部件的标准化生产方法,大大促进了机器制造业的发展,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德意志19世纪早期,德意志一些地区开始了工业革命。
近现代史中的资本主义与市场经济近现代史上,资本主义与市场经济对全球社会和经济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经济制度,强调私有制和市场交换,追求利润最大化。
市场经济则是基于供需关系,通过价格机制来实现资源配置和经济增长。
本文将针对近现代史中的资本主义与市场经济展开讨论。
一、资本主义在近现代社会的兴起资本主义的兴起可以追溯到近代工业革命时期。
在这个时期,随着科技进步和机械化生产的兴起,以英国为主的国家开始出现了工厂和企业,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手工业和农业方式。
而这其中的关键就是资本的运用。
资本主义社会的核心是私有制。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个体拥有私人财产和生产资料,并通过市场交换来追求利润。
这种新型的经济制度迅速扩张,并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市场经济的崛起与发展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市场经济作为其支持和推动力的重要机制也开始发展。
市场经济通过供需关系和价格机制实现资源的配置和经济增长。
市场经济的核心是市场交换。
市场经济中,买卖双方通过价格机制来决定产品和服务的交换关系。
供需关系的变化将直接影响价格的上涨或下跌,从而引导资源的配置。
市场经济相较于其他经济制度,更加灵活和高效。
三、资本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与互动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是相辅相成的。
资本主义提供了市场经济运行所需的私有制和追求利润的动力。
市场经济则为资本主义提供了运作的平台和机制。
资本主义通过市场经济实现资源配置和经济增长。
市场经济的发展则为资本主义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空间。
二者之间的互动与合作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了近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
四、资本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挑战与改革然而,资本主义与市场经济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与改革。
首先,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平等问题。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财富和资源往往不均衡分配,导致社会阶层的分化和贫富差距的扩大。
其次,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还可能带来环境问题。
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往往忽视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导致资源浪费和生态恶化。
世界近现代史资本主义发展演变史复习要求:掌握资本主义在不同时期的经济和政治特征。
一、14—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在欧洲产生时期1、经济特征: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欧洲萌芽2、政治特征: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开展反封建斗争这一时期的主要反封建斗争主要形式是文艺复兴运动。
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各国新兴资产阶级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封建斗争,人文主义是指导思想。
二、16—18世纪下半期: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期,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1、经济特征(1)这一时期,工场手工业一直是工业生产组织的基本形式。
(2)欧洲出现了“商业上的革命”和所谓“价格革命”。
欧洲同非洲、亚洲之间的贸易扩大,各地的商品逐渐在欧洲市场上出现,主要商路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贸易中心发生转移,意大利的商业地位被西班牙、葡萄牙以及英国、尼德兰所代替。
大量贵重金属源源流入欧洲,金银价值下降,物价猛涨。
(3)欧洲国家加紧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海外殖民掠夺和海外贸易、贩卖黑奴等是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手段。
(4)欧洲各国工场手工业发展不平衡,荷兰、英国等处于领先地位。
法国经路易十四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俄国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发展缓慢,落后于西欧国家。
2、政治特征(1)这一时期处在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时期,资产阶级革命在少数先进国家——英、美、法等国爆发,并取得胜利。
(2)这一时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武器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
欧洲启蒙思想家提出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等学说为资本主义社会确立了一整套构想。
(3)这一时期,资产阶级革命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击封建统治,开辟了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但封建势力依然强大,英法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都出现过多次反复,欧洲的封建君主国一度战胜资产阶级的拿破仑帝国,恢复封建统治秩序。
三、19世纪初—19世纪70年代:蒸汽时代的资本主义1、经济特征(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了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工业革命,到1840年前后工业革命完成。
专题六世界近现代经济一、资本主义各国经济的发展概况1、一战后到20世纪30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欧洲各国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美国逐渐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
2、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
3、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时间:1933年,罗斯福任美国总统,一上任实行新政。
目的: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中心措施:国家对工业的调整,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
作用:新政取得显著成效。
美国经济慢慢恢复过来,人民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
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4、二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1)美国经济发展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持续发展,西部和南部发展迅速,呈现一片繁荣景象。
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受到世界性经济危机的严重打击,经济地位下降。
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美国经济缓慢回升,但受到通货膨胀的干扰。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政府调整经济政策,经济形势好转,但债务负担加重。
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负债国,经济发展受到制约。
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逐渐有了持续稳定的发展,发展速度名列西方发达国家前列。
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
新经济时代的主要特征:信息化和全球化。
(2)西欧欧洲联盟:20世纪60年代法国和联邦德国等西欧国家成立欧洲共同体,1993年在欧洲共同体基础上成立欧洲联盟,简称欧盟。
措施:欧盟各国逐步使用单一的货币——欧元;欧盟成员国内部人员、资本和货物可以自由流通,不同国家的人可以自由地在任何一个成员国工作、学习或居住;同时欧盟还力求在外交和国家安全等方面步调一致。
作用(意义):欧盟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3)日本经济的发展日本崛起的原因:美国在日本进行了社会改革,推行非军事化政策。
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在世界近现代史的发展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三大历史潮流,即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世界殖民主义和民族解放运动史、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发展史。
其中主线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
第一阶段:工场手工业时代(处于前工业化时代)时间:14、15世纪——18世纪六十年代具体表现:经济方面: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迅速发展具体史实: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产生英国圈地运动的兴起政治方面:处于17、18世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少数欧美国家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具体史实:荷兰尼德兰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思想文化: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兴起具体史实: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法国启蒙思想运动对外侵略:处于早期殖民主义侵略时期,进行原始资本积累(经济上主要为:掠夺财富,贩卖黑奴,殖民贸易)具体史实:16世纪主要是西班牙、葡萄牙和英国17世纪主要是荷兰和英国18世纪主要是英国和法国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自发的经济斗争空想社会主义第二阶段:蒸汽时代(进入工业化时代)(自由资本主义阶段)时间:18世纪六十年代——19世纪七十年代具体表现:经济方面:大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工场,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具体史实: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法国、美国、德国、意大利、日本、俄国相继开展工业革命政治方面: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深入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完全确立,工业资产阶级进入政权中心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具体史实: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取代土地贵族进入政权中心欧洲1848年革命(法国:1848年二月革命、法兰西第二帝国)美国内战德意志意大利统一俄国1861年农奴制度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对外侵略:掀起殖民扩张浪潮,初步建立东方从属于西方的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经济上主要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具体史实: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无产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展具体史实:欧洲三大工人运动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第三阶段:电气时代(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时间:19世纪七十年代——20世纪四十年代具体表现:经济方面: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垄断组织产生并迅速发展各国经济均有很大发展但是不平衡加剧具体史实: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德、日发展迅速,英、法比较缓慢政治方面: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完全形成各国政治民主化程度提高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各国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具体史实:各国帝国主义特征协约国与同盟国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外侵略:列强掀起争夺殖民地的高潮,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完全形成(经济上主要为:资本输出)具体史实:中国从边疆危机到瓜分狂潮八国联军侵华《马关条约》中允许列强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出现新高潮具体史实: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苏维埃俄国的建立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第三国际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建立第四阶段:信息时代(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时间:20世纪四十年代至今具体表现:经济方面:人类进入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的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日益加强具体史实:第三次工业革命20世纪五十到七十年代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德、日的重新崛起欧洲联盟的诞生和发展政治方面:当代资本主义不论是从广度或深度都在继续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长期共处具体史实:一大批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的出现民族解放运动: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瓦解具体史实:二战以后民族解放运动席卷亚非拉美第三世界的兴起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在曲折中发展前进具体史实:二战后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伟大成就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1、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历程:(1)萌芽——简单协作时期(14—16世纪):重大事件: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文艺复兴、宗教改革(2)兴起——工场手工业时期(17—19世纪初期):重大事件: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英法美三大革命)、欧洲封建国家改革、启蒙运动(3)发展——蒸汽时代 (19世纪初~1870年):重大事件: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美国内战、日俄改革、意德统一)、社会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第一国际、巴黎公社)、民族解放运动(亚洲革命风暴) (4)成熟——电气化时代前期 (1870年—1917年):重大事件: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产生、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导致一战爆发。
(5)相对稳定发展——电气化时代后期(1918~1945年):①战后初期(1918~1923),一战给欧洲资本主义国家造成严重破坏,美国开始取代英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②二十年代(1923--1929),经济复苏,相对稳定繁荣③三十年代(1929--1939),爆发世界经济大危机,法西斯上台并对外侵略扩张④二战时期(1939--1945),法西斯与反法西斯的矛盾成为世界主要矛盾(6)进一步发展——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 (1945 年~至今):①1945-1950年,西欧、日本经济快速复苏并达到战前水平,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②1950—197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强(西德、日本经济崛起),经济格局由美国独霸发展美日欧三足鼎立③1973-80年代初,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相互交织(“滞胀”阶段) ④1980初-90年代初,经济回升并增长⑤9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加强、知识经济兴起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1)形成过程:①开始形成:新航路开辟后原因: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加强各地之间的联系,早期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②初步形成:19世纪六七十年代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推动工业资产阶级对外强占商品市场与原料产地,世界各地许多国家和地区被沦为列强的经济附庸,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近现代资本主义发展潮流义世界议与中国签订了《九国公约》,确立了他们在东亚(远东)、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3)影响: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使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短暂的和平。
2.1929—1933年经济危机。
(1)背景:1924—1929年短暂的和平刺激了市场虚假繁荣,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生产和销售矛盾日益突出。
(2)首发国家:美国。
(3)特点: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破坏性大。
(4)影响:A、加深了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社会危机。
B、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5)主要资本主义应对措施。
①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干预来解除危机。
②德国纳粹党上台,建立法西斯专政,对内镇压,对外扩张,形成欧洲战争策源地。
③日本军部控制内阁,建立法西斯专政,发动“九一八”事变,加紧对外扩张,世界大战亚洲策源地形成。
④德、意、日结成轴心国集团,1939—1945年挑起“二战”。
二战以后的资本主义世界1.美国霸主地位的确立(1)背景:①利用最新科技,发展新兴工业,经济得到稳定发展。
②利用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占领了广阔的市场。
(2)表现:①战后在欧洲推行“冷战”政策,出台杜鲁门主义,实施马歇尔计划,成立“北约”组织。
②在亚洲支持蒋介石打内战,发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2.西欧和日本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1)共同原因:①借助了美国的援助和大力扶持。
②创设了较为和平的政治环境,制定符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政策。
③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培养人才,引进最新科技成果。
(2)表现:①20世纪50-70年代,西欧和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②欧洲一体化进程加速,欧盟成立,欧洲国际地位提高。
③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
(3)影响:资本主义世界美、日、欧盟三足鼎立的局面开始形成,美苏两极格局结束后,日本和欧盟成为推动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的重要力量。
世界近现代史阶段特征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史[ 2008-1-23 10:02:00 | By: %D6%EC%D1%E0%C3%C3 ]世界近现代史阶段特征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史世界近现代史阶段特征:一、工场手工业时期(16-19世纪初)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封建自然经济走向瓦解,资本主义制度在一些国家内开始确立。
具体表现:1、经济上:(1)14-15世纪,欧洲生产技术的提高,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形成直接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
货币地租的出现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农村中发展起来。
(2)新航路开辟,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商业革命”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欧洲贸易中心转移,“价格革命”促进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成长。
2、政治上:在荷、英、法、美等国,新的阶级力量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要求当权发展资本主义,这样,这些国家先后爆发革命或战争,这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充分,还未对封建自然经济形成优势,反映在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上,就是革命过程的曲折与反复,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较少。
3、思想上:在资本主义萌芽阶段,出现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矛头指向封建社会,在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出现了启蒙思想,在反动教权主义的同时,还批判专制主义,启蒙运动不仅解放了思想,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而且为资产阶级提供了一整套政治设想。
二、蒸汽机时代(19世纪初-70年代)基本特征:在工业革命推动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许多国家和亚洲的日本确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资本主义经济战胜封建自然经济。
确立了世界经济的统治地位。
具体表现:1、经济上:18世纪60年代开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标志着资本主义工业开始从手工工场阶段向大机器生产过渡,1840 年前后机器制造业的建立,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19世纪初期工业革命已在世界范围内展开。
19世纪中期,法、美完成工业革命。
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一、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历程1、萌芽——简单协作时期(14—16世纪)重大事件: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文艺复兴、宗教改革2、兴起——工场手工业时期(17—19世纪初期)重大事件: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英法美三大革命)、欧洲封建国家改革、启蒙运动3、发展——蒸汽时代(19初-1870年)重大事件: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美国内战、日俄改革、意德统一)、社会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第一国际、巴黎公社)、民族解放运动(亚洲革命风暴)4、成熟——电气化时代前期(1870年—1917年)重大事件: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产生、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一战爆发5、相对稳定发展——电气化时代后期(1918-1945年)①战后初期(1918--1923),一战给欧洲资本主义国家造成严重破坏,美国开始取代英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②二十年代(1923--1929),经济复苏,相对稳定繁荣③三十年代(1929--1939),爆发世界经济大危机,法西斯上台并对外侵略扩张④二战时期(1939--1945),二战爆发,法西斯与反法西斯的矛盾成为世界主要矛盾6、进一步发展——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1945 年-至今)①1945-1950年,西欧、日本经济快速复苏并达到战前水平,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②1950—197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强(西德、日本经济崛起),经济格局由美国独霸发展美日欧三足鼎立③1973-80年代初,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相互交织(“滞胀”阶段)④1980初-90年代初,经济回升并增长⑤9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加强、知识经济兴起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1、形成过程:①开始形成:新航路开辟后原因: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加强各地之间的联系,早期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②初步形成:19世纪六七十年代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推动工业资产阶级对外强占商品市场与原料产地,世界各地许多国家和地区被沦为列强的经济附庸,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资本主义历史发展历程一、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历程1、萌芽——简单协作时期(14—16世纪)重大事件: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文艺复兴、宗教改革2、兴起——工场手工业时期(17—19世纪初期)重大事件: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英法美三大革命)、欧洲封建国家改革、启蒙运动3、发展——蒸汽时代(19初-1870年)重大事件: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美国内战、日俄改革、意德统一)、社会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第一国际、巴黎公社)、民族解放运动(亚洲革命风暴)4、成熟——电气化时代前期(1870年—1917年)重大事件: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产生、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一战爆发5、相对稳定发展——电气化时代后期(1918-1945年)①战后初期(1918--1923),一战给欧洲资本主义国家造成严重破坏,美国开始取代英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②二十年代(1923--1929),经济复苏,相对稳定繁荣③三十年代(1929--1939),爆发世界经济大危机,法西斯上台并对外侵略扩张④二战时期(1939--1945),二战爆发,法西斯与反法西斯的矛盾成为世界主要矛盾6、进一步发展——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1945 年-至今)①1945-1950年,西欧、日本经济快速复苏并达到战前水平,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②1950—197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强(西德、日本经济崛起),经济格局由美国独霸发展美日欧三足鼎立③1973-80年代初,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相互交织(“滞胀”阶段)④1980初-90年代初,经济回升并增长⑤9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加强、知识经济兴起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1、形成过程:①开始形成:新航路开辟后原因: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加强各地之间的联系,早期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②初步形成:19世纪六七十年代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推动工业资产阶级对外强占商品市场与原料产地,世界各地许多国家和地区被沦为列强的经济附庸,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专题⼀:资本主义发展史专题⼀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发展线索近现代的世界资本主义经历了萌芽,产⽣,巩固发展的过程。
从14世纪到17世纪上半叶,地中海沿岸地区的⼿⼯⼯场、⽂艺复兴运动、地理⼤发现和早期的殖民扩张孕育了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基本要素。
从17世纪上半叶到19世纪中叶,资产阶级通过⾰命或改⾰,相继在欧美主要国家和亚洲的⽇本取代了封建势⼒,获得了政治统治权。
这些国家先后开始或完成了第⼀次⼯业⾰命,⽣产⼒获得迅猛发展,社会⾯貌发⽣翻天覆地的变化,为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制度、进⼀步扩⼤以西⽅资本主义国家为核⼼的世界市场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初步形成了西⽅先进、东⽅落后的世界格局。
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欧美主要国家先后发⽣了以电⼒取代蒸汽⼒的第⼆次⼯业⾰命,⽣产⼒获得更加突飞猛进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从⾃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各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海外殖民地的⽃争趋于⽩热化,终于引发了第⼀次世界⼤战。
第⼀次世界⼤战后,建⽴了新的国际关系体系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取得了短期的相对稳定,但1929年即爆发了空前的世界经济危机,为摆脱危机,美国实⾏以国家调节经济为主要内容的罗斯福新政,德意⽇等国家⼒图以建⽴法西斯专政和对外扩张寻求出路。
30年代德意⽇法西斯国家为摧毁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称霸世界,疯狂扩军备战,不断侵略扩张,挑起了第⼆次世界⼤战。
战争以法西斯的彻底失败⽽告结束。
第⼆次世界⼤战后,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时代的主题。
在科技⾰命推动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过⼀系列的⾃我调节和改良,经济有了较⼤的新发展。
⼆考点详解(⼀).资本主义的萌芽(14世纪——16世纪)(1)思想上:14—16世纪,新兴的资产阶级提倡⼈⽂主义思想,反对封建教会的控制,发起了⼀场促使⼈们思想解放的资产阶级⽂化运动——⽂艺复兴运动,推动了欧洲⽂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奠定了思想⽂化基础。
(思想上的巨变)(2)经济上:14世纪前后,意⼤利⼿⼯⼯场发展起来,资本主义萌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