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生产学第二章家禽的生物学
- 格式:ppt
- 大小:7.68 MB
- 文档页数:83
《家禽生产学》补充1、题型及分值: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三、选择题(从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20分)说明:选择题不分单选和多选,二者是混合在一起的。
四、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每题2分,共20分)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六、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2、章节:第一章家禽的生物学(65题)名词解释:1、胡须:胡为脸颊两侧羽毛,须为颌下的羽毛。
2、梳羽:公鸡颈羽端部尖形,像梳齿一样,特叫梳羽。
3、蓑羽:公鸡鞍羽呈尖形,像蓑衣一样披在鞍部,特称蓑羽。
4、镰羽:公鸡的覆尾羽发达,状如镰形,特称镰羽。
5、大镰羽:覆第一对主尾羽的大覆羽叫大镰羽。
6、主翼羽:由轴羽向外侧数,有10根羽毛称主翼羽。
7、副翼羽:由轴羽向内侧数,一般有11根羽毛,叫副翼羽。
中8、覆主翼羽:每一根主翼羽上覆盖着一根短羽,称覆主翼羽。
中9、覆副翼羽:每一根副翼羽上,也覆盖一根短羽,称覆副翼羽。
中10、喙豆:鸭上喙尖端有一坚硬角质的豆状突起称喙豆。
11、雄性羽:公鸭尾羽中央的覆尾羽向上蜷曲,称为雄性羽。
中12、镜羽:鸭副翼羽上有带翠绿色的羽斑,称为镜羽。
13、额包:中国鹅喙基部的肉瘤称为额包。
14、咽袋:中国鹅颌下的垂皮称为咽袋。
难15、蛋窝:母鹅腹部皮肤有皱褶,形成肉袋俗称蛋窝。
16、卵泡柄:卵泡与卵巢相连处称卵泡柄。
17、排卵:卵泡成熟后,自卵泡缝痕破裂排出卵子的过程叫排卵。
填空:中1、鸡属有四种野鸡,即红色野鸡、锡兰野鸡、灰色野鸡、黑色或绿色野鸡。
2、雌性家禽仅有左侧卵巢和输卵管发育。
中3、豆冠是由三叶小的单冠组成,中间一叶较高,有明显的冠齿。
4、主尾羽公母鸡都一样,从中央一对起分两侧对称数去,共有 7 对。
中5、禽类对氧气不足很敏感,它的单位体重耗氧量为其他家畜的 2 倍。
难6、家禽体尺测量时,理想的胸角应在 90 o以上。
名词解释家禽:指经过人类长期驯化和培育而成、在家养条件下能正常生存繁衍并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鸟类动物。
包括:鸡、鸭、鹅、火鸡、鸽、鹌鹑、珠鸡、鸵鸟等现代家禽生产:以现代科学理论来规范和改进家禽生产的各个环节,用现代经济管理方法科学地组织和管理家禽生产,实现家禽业内部的专业化和各环节社会化;合理利用家禽的种质资源和饲料资源,建立合理的家禽业生产结构和生态系统;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禽蛋和肉的产品率和商品率,使家禽生产实现高产、优质、低成本的目标,以满足社会对优质禽蛋和禽肉日益增长的需要。
品种:具有一定经济价值,主要性状的遗传性比较一致的一种栽培植物或家养动物。
品变种:又称亚种或内种。
是指在一个品种内按羽毛颜色或冠型等特征划分的类群。
标准品种:注重血统的一致和典型的外貌特征,尤其注重羽色、冠型、体型等选育提纯。
品系:品种内的一种结构形式,是指起源于共同祖先的一个群体。
在某些性状上具有相当的遗传一致性的后代纯系:育种群在闭锁继代选育 5 代以后,有利基因的频率增加,不利基因的频率逐渐减少,形成了遗传上比较稳定的种群,称为纯系。
配套系:在标准品种基础上采用现代育种方法对生产性能进行选育形成高产品种,是对标准品种的继承和发展。
杂交繁育体系:将家禽的纯系选育、配合力测定、扩繁、杂交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的一套各环节、品系相对独立,而又密切配合的体系。
饲养日产蛋数(H.D.):统计期内全群累积产蛋个数/统计期内每日平均饲养量入舍鸡产蛋数(H.H.):统计期内全群累积产蛋个数/入舍鸡数全净膛重:去掉除肺、肾以外的所有内脏、腹脂及头颈脚(鸭鹅保留头颈脚)的重量。
半净膛重:全净膛重+心、肝(去胆)、肌胃(去角膜及内容物)、腹脂及头颈脚的重量。
胸肌率:左右胸肌重/全净膛重*100 %腹脂率:(腹脂+肌胃外脂肪)重/全净膛重*100 %伴性性状:指由性染色体上的性连锁基因所决定的性状快羽:主翼羽生长速度快,初生时明显长于覆主翼羽者称为快羽慢羽:出生时主翼羽长度等于或短于覆主翼羽者为慢羽蛋型指数:鸡蛋短轴与长轴的比值孵化:又称抱窝,鸟类靠体温提高胚胎发育的温度。
《家禽生产》学习指南一.学习目的和任务《家禽生产》是畜牧兽医类专业核心专业技能课程之一,是畜牧生产领域中的一个典型工作任务,是针对家禽养殖企业的生产、管理、产品销售、社会技术服务等岗位所需的技能,是一门重要的岗位工种职业技术课程;该课程与动物解剖生理、动物营养与饲料、动物遗传育种、动物繁殖等前导课程相衔接,对后续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和学生岗位能力培养与职业素质养成起主要支撑作用。
该课程90学时,在三年制高职生第5学期开设,课程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学生在养禽场实践1个月,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具备家禽的饲养管理、良种繁育、产品安全、环境保护、禽病预防及禽场的经营管理能力,达到劳动部颁布的家禽饲养工、动物疫病防治员中有关家禽生产部分知识和技能的要求,通过考核获取相应的资格证书。
通过“理实一体化”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使学生具备独立开展岗位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自主创业的素质,为畜牧生产培养合格的饲养人员、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
二.课程学习途径1. 多媒体课件学习。
课题组在广泛搜集素材、资料基础上,制作了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多媒体课件。
课件紧紧围绕从禽场的选择与设计、良种繁育、蛋种鸡生产、肉鸡生产、水禽生产、禽场综合防制技术、禽场经营管理7个项目,26个任务设置,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学习巩固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2. 视频资料学习。
为了能给学生提供更新更全的现代家禽生产技术方面的知识,扩大他们的知识面,课程组精心挑选了一些国内外现代化家禽生产方面的视频资料、行业企业案例,在任务教学过程中及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观看与学习,加强学生对现代家禽生产管理的直观认识。
3. 课程网站。
课程建有课程网站,网站配有课程全程教学录像、动画、在线测试等丰富资源,资源生动、形象,弥补了现场教学的不足,学习者可以利用课程网站提供的大量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师生可以互相沟通,提高学习效果。
4. 实训基地现场学习。
本课程目前已配套了多功能实训室,校内建有国家级水禽基因库、江苏丰达水禽育种场两个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数量稳定在20家左右,并以规章制度和合作协议的形式确保基地的有效性,保障了课程教学的顺利开展。
家禽生产学知识点总结1. 家禽的分类与特点家禽是指可以用于食用或其他用途的鸡、鸭、鹅、鸽、鹌鹑等鸟类。
按照用途和生活习性的不同,家禽可分为三大类:肉用家禽、蛋用家禽和观赏家禽。
肉用家禽主要包括肉鸡、肉鸭和肉鹅,其特点是生长快,体型大,肉质好。
蛋用家禽主要包括蛋鸡和蛋鸭,其特点是产蛋量高,性旺、体型小、体型轻巧、性耐寒、群栖行为。
观赏家禽是指由于外形、色彩和羽毛的特殊性而引起人们的兴趣和赏识的家禽,如孔雀、金鸡等。
2. 家禽的饲养管理(1)场地选择:养殖场地应选择在通风、采光好、无疫区、条件干燥,并且容易打理的地方。
(2)温度调控:适宜的温度有利于家禽的生长发育,冬季应加强保暖,夏季应注意降温。
(3)饮水管理:及时清换喝水器的水,保持水质清洁,保证饮水的质量和数量。
(4)饲料管理:合理配置饲料,确保家禽各项营养的需求,促进家禽的生长。
(5)防疫管理:随时检查家禽的健康情况,及时进行疫苗接种,定期做好疾病防控。
3. 家禽营养需求(1)蛋白质:是家禽体内生长发育的基础,也是家禽生产蛋、孵化蛋的物质基础。
(2)能量:为家禽提供所需的热能和动力,支持家禽的日常生活和生长发育。
(3)维生素:包括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对家禽的生长发育、免疫功能、生殖系统等都有重要作用。
(4)矿物质:对家禽生长发育、生殖、骨骼、毛发、羽毛等具有重要作用。
4. 家禽疾病防控(1)预防接种:定期给家禽接种相关的疫苗,提高家禽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2)环境卫生:保持养殖环境的整洁、干净,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滋生。
(3)饲料卫生:选用优质饲料,保证饲料的质量和卫生安全。
(4)定期检查:定期对家禽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患病家禽。
5. 家禽繁殖管理(1)选种:选择良种家禽进行繁殖,提高家禽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2)配种:根据配种的原则和方法,合理组织家禽的繁殖,提高繁殖产蛋率和孵化率。
(3)孵化:控制孵化温度和湿度,保证孵化的顺利进行。
《母鸡》
标题:母鸡的生物学特性和经济价值
一、引言
母鸡,又称雌性鸡,是一种常见的家禽,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
本文将对母鸡的生物学特性和经济价值进行深入探讨。
二、生物学特性
1. 外形特征:母鸡体型较小,羽毛颜色多样,包括白色、棕色、黑色等。
其头部小而圆,喙短而直,眼大而亮,脚短且有爪。
2. 生活习性:母鸡是日行性动物,喜欢在早晨和傍晚活动。
它们善于在地上觅食,食物范围广泛,包括昆虫、种子、草叶等。
3. 繁殖特性:母鸡一般在出生后5-6个月开始产蛋,一年可产蛋约200枚。
鸡蛋的大小、颜色和质地因品种而异。
三、经济价值
1. 鸡蛋生产:母鸡的最主要经济价值在于其生产的鸡蛋。
鸡蛋富含优质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是人类的重要食品来源。
2. 肉类生产:除了提供鸡蛋,母鸡也可以作为肉类来源。
鸡肉营养丰富,口感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
3. 其他用途:母鸡的羽毛可以用于制作枕头、羽绒服等;鸡粪则是优质的有机肥料。
四、结语
母鸡作为一种重要的家禽,其生物学特性和经济价值不容忽视。
我们应该合理利用和保护母鸡资源,以满足人类生活需求的同时,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 家禽:经过人类长期驯化和培育而成,在家养条件下能正常生存繁衍并能提供肉蛋等产品的鸟类。
2. 现代家禽生产:按照高效、高产、优质、低耗的目标定位,进行的家禽的专业化集约化生产。
3. 胫骨长:跖骨上关节到第三趾与第四趾间的垂直距离。
4. 体重均匀度:体重的平均值±10%体重平均值范围内,个体占总群体的百分比。
5. 胫长均匀度:胫长平均值±5%胫长平均值范围内,个体占总群体的百分比。
6. 应激:家禽对外界环境刺激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反应。
7. 气囊:具装空气的膜质囊,一端与支气管相连,另一端与四肢骨骼及其它骨骼相连。
主要是贮存气体、增加空气的利用率、调节体温、增加浮力。
8. 开产日龄:家禽性成熟后、产的第一枚蛋的日龄。
9. 入舍鸡产蛋量:产蛋总数为入舍鸡数的比值/统计期内总产蛋个数/入舍母鸡数。
10. 饲养日产蛋量:统计期总产蛋数/饲养期平均母鸡只数。
11. 家禽良种繁育体系:将家禽的纯系选育、配合力的测定以及杂交扩繁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的一套体系。
12. 半净膛重:家禽屠宰后人类可食部分的重量。
指屠体重除去气管、素囊、气囔、食管。
13. 全净膛重:半净膛重除去头、脚、心、肝、腹脂14. 胸肌率:胸肌重量点污体重的比率。
15. 蛋型指数:16. 腹脂率:腹脂重占宰前污重的比重。
17. 孵化期:体外发育的时间。
18. 临界温度:鸡胚开始发育(体外)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19. 恒温孵化:在1-19d采用一个孵化温度一般为37.8度,19-21d降至并保持37.2度。
变温孵化:根据不同的孵化器、不同的环境温度和不同的胚龄给予不同的孵化温度。
20.看胎施温:21.合拢:鸡胚发育到第10d照蛋时除气室外整个蛋布满血管。
22.封门:鸡胚胎发育到第17d照蛋时蛋小头看不到发亮的部分。
23.三段式饲养制度:即产蛋前期、中期、后期,或产蛋率80%以上、70%-80%、70%以下三个阶段。
24.产蛋鸡的阶段饲料:根据鸡群的产蛋率和周龄将产蛋期分为N个阶段,并根据环境温度喂给不同营养水平的日粮的方法。
家禽⽣产学教学⼤纲⽂档《家禽⽣产学》教学⼤纲青海⼤学农牧学院动物科学系⼆○⼀○年⼀⽉课程编号:061020303课程名称:家禽⽣产学课程学分:2课程学时:总学时32 讲课32学时课程性质:专业课先修课程:《动物营养学》、《家畜育种学》、《家畜繁殖学》适⽤专业:动物科学专业四年制本科开课年级及学期:三年级第⼆学期开课院(系)及教研室:农牧学院动物科学系动物⽣产教研室教学⽅式及媒体要求:讲授、多媒体考核⽅式:考试⼀、本课程的性质、教学⽬的与任务《家禽⽣产学》是动物科学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是⼀门重要的应⽤科学,是动物科学专业的⼀门必修课程。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了解现代家禽⽣产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家禽⽣产中的⼏项重要基本技能,培养学⽣按照家禽⽣产规律,在基层从事家禽养殖技术⼯作或研究⼯作,并有⼀定组织管理、⽣产经营、技术推⼴的本领。
《家禽⽣产学》教学⽬的和任务主要是:让学⽣系统了解家禽⽣产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就是了解不同家禽的品种特征,分析研究不同时期家禽的营养需要和饲养管理,找出其中的规律性,使动物科学专业的学⽣了解正常情况下家禽的⽣理特征、⽣活习性、营养需要、繁殖规律、孵化技术及科学的饲养管理,并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解决养什么家禽,如何配合饲料,如何培育改良家禽品种和利⽤杂种优势,如何培育幼雏,如何提⾼家禽⽣产性能等问题。
提⾼学⽣的理论基础和应⽤能⼒,培养学⽣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以指导家禽⽣产。
⼆、本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家禽⽣产学》是研究家禽⽣产的基本理论、基础概念、基本实践的⼀门课程,在教学中通过讲授家禽⽣产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使动物科学系的学⽣在学习中能够根据家禽的⽣理特性、习性,营养、繁殖规律,采⽤科学的孵化⽅法、育雏技术和饲养管理⽅法,将动物科学的全部知识进⾏综合运⽤,扩⼤视野,从科学饲养家禽、管理家禽⼊⼿,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家禽⽣产学》作为动物科学专业的⼀门专业课,涉及的知识⾯⼴,对学⽣来说有⼀定的难度,因此,考虑本课程的讲授主要以家畜⽣产中经常遇到的⽣产问题作为讲授重点,辅之以通过讲述家禽营养原理、家禽遗传育种及繁殖等⽅⾯的基本知识。
鸡的主要冠型:肉垫型玫瑰冠豆冠单冠草莓冠家禽的体温一般在40---44度之间,鸡41.5度鸡的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散热依靠传导,对流,辐射和蒸发。
气温高26.6℃时呼吸散热。
雌性家禽虽然仅左侧卵巢与输卵管发育和机能正常,右侧退化。
髓质骨:蛋壳形成过程中所需要的钙有60---75%由饲料供给,其余的由骨供给,执行这一功能的骨,叫做髓质骨。
髓质骨相当于钙的仓库。
禽类肌肉的肌纤维较细,共有两种,一种叫红肌纤维,另一种叫白肌纤维。
一枚蛋的形成需要22---24小时优胜等级:也叫优胜序列是指群体中某一成员比其他成员在群体行为中表现有更为优先的地位。
应激:是指加强对外界环境刺激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反应,可大致分为生理应激环境应激管理应激。
转群:全进全出制通常在十六至十八周龄转群限制饲养:鸡在育成期为避免因采食过多造成产蛋鸡的体重过大或过肥在此期间对日粮实行必要的数量限制或在能量蛋白质质量上给予限制这一饲喂技术成为限制饲养禽舍类型开放式封闭式开放和封闭结合式。
通风方式自然机械(负压正压正负压混合通风纵向横向通风)最好方式负压纵向通风。
光照机理一般认为禽类一般有两个光感受器,一个为视网膜感受器即眼睛,另一个位于下丘脑,紫外线照射家禽皮肤,可是皮肤中的下脱氢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3。
肉鸭肉鸡等肥育家禽的光照程序比较简单,一般每天23h光照,1h黑暗不足部分用人工光照补足。
蛋鸡1.封闭式鸡舍完全采用人工光照2.开放式鸡舍利用自然光照,日照时间随季节和纬度变化而异3.间歇光照制度把光照期分为明暗相间的几段,肉鸡每天连续光照改为2h光照2h 黑暗,每天循环6次,也可将蛋鸡光照期的每小时分为光照和黑暗两个部分,反复循环。
恒定法光照制度:雏鸡出壳后1到3天每天光照23h从第四天起到达20周龄时的白昼时间作为第四天以后的光照时间,直到20周龄不变,不足的人工补充。
渐减法光照制度:雏鸡出壳后1~3天每天23h从第四天起差出本批雏鸡到达20周龄时的白昼时间,加为5h作为第四天以后的光照时间,之后没增加一周光照减少15分钟直到20周龄结束。
家禽生产学复习资料家禽生产学是一门研究家禽养殖与生产管理的学科,涉及家禽的解剖、生理、遗传、营养、疾病预防和养殖管理等内容。
本篇文章将对家禽生产学的相关知识进行复习回顾,帮助读者加深理解和掌握相关概念和技能。
一、家禽解剖与生理1. 家禽的组织结构家禽的身体结构由头部、颈部、胸部、腹部、尾部组成。
头部包括嘴、眼睛、耳朵和鼻子等器官,颈部连接头部和胸部,胸部为飞行提供动力,腹部包括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尾部用于平衡和航向调节。
2. 家禽的骨骼系统家禽的骨骼系统包括脊柱、颈椎、胸骨和腿骨等。
脊柱支撑家禽的身体,颈椎使家禽能自由转动头部,胸骨帮助家禽呼吸,腿骨支持家禽的行走和站立。
3. 家禽的消化系统家禽的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肠道和肛门等器官。
家禽通过咀嚼和咽喉将食物送入胃中,食物在胃中被分解成小颗粒后进入肠道进行吸收和消化,最后通过肛门排出。
4. 家禽的呼吸系统家禽的呼吸系统由鸟喙、气囊和气管组成。
家禽通过鼻孔吸入空气,经过气囊和气管进入肺部进行气体交换,将氧气吸入血液中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5. 家禽的循环系统家禽的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
家禽的心脏由四个腔室组成,将富含氧气的血液送到身体各部位,同时收集含有二氧化碳的血液返回肺部进行再氧化。
二、家禽生产管理1. 家禽育种与遗传家禽育种是通过选育具有优良遗传性状的个体,以改良品种的手段来提高家禽的生产性能。
家禽遗传由基因决定,通过合理配对和选择繁殖个体,可以实现性状的遗传改良。
2. 家禽营养与饲料家禽的营养需求是指其在不同生理阶段和生产目标下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
合理的饲料配方可以满足家禽的营养需求,促进其健康生长和高效生产。
3. 家禽疾病预防与控制家禽疾病是指会对家禽健康和生产性能造成损害的各种病理现象。
通过提高环境卫生、合理饲养管理和疫苗接种等措施,可以预防和控制家禽疾病的发生。
4. 家禽养殖环境管理家禽养殖环境管理包括饲养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以提供良好的养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