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论传统文化对我国行政管理模式的影响.docx
- 格式:docx
- 大小:12.54 KB
- 文档页数:4
自考毕业论文题目:传统文化对管理的影响专业学生姓名准考证号指导教师职称日期摘要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
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中包涵着丰富的管理思想,这些思想始终贯穿着中国从古到今的管理实践,涉及到行政、经济、军事、文化、家庭等社会的各个方面和层次,这些管理思想及实践的文化底蕴就是中国伦理型文化传统。
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有着深刻的联系,我们要把古代优秀的文化与我国管理实际结合起来,促进管理的发展。
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有着深刻的联系,我们要把古代优秀的文化与我国管理实际结合起来,促进管理的发展。
现代社会中的人并非机器,而是有意识、有感情和有社会关系的“人”。
每个人都有其特殊的社会关系及以此为依托的复杂的人文背景,科学管理制度在其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它的影响。
我国有着长期的历史积淀,人的心理观念、道德准则和价值取向多元多变,人们的社会利益关系有多种多样的不同,这些因素构成了我国人文背景的特异性,这种特异性常常与科学管理制度要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传统文化在我国各个领域都存在着很大影响,研究传统文化对我国管理方面的影响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传统文化、思想、管理、影想目录摘要 (1)引言 (3)一中国的传统文化 (4)(一)什么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4)(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 (4)二中国传统文化对管理的影响 (7)(一)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想 (7)1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7)2中国传统文化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 (7)(二)中国传统文化对旅游管理的影响 (8)1在传统文化影响下,我国旅游管理模式的有哪些 (8)2我国传统文化对旅游管理的影响 (9)三中国传统文化在管理中的弊端 (11)(一)、家文化对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的影响 (11)(二)、家文化对用人制度任人唯亲的影响.............................................12(三)、家文化思想对经理人不信任的影响 (12)结论 (14)参考文献 (15)前言任何有效的管理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沉积之上的。
中国传统行政文化对服务型行政文化的影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传统行政文化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传统行政文化主要强调权力集中、官僚主义、等级森严和规矩繁多等特点,而服务型行政文化则侧重于服务民众、高效运作和公平正义。
本文将探讨传统行政文化对服务型行政文化的影响以及如何适应发展需求。
传统行政文化的权力集中对服务型行政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传统行政文化强调领导权威和集权统一,等级制度严格,往往缺乏灵活性和反馈机制。
而服务型行政文化更加强调权力下放和分权,注重协商和沟通,提供更为灵活的行政服务。
要推动服务型行政文化的发展,需要打破传统行政文化的权力集中思维,鼓励各级政府部门更加注重服务,提高行政效能。
传统行政文化的官僚主义对服务型行政文化产生了阻碍。
中国传统行政文化中,官僚主义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官僚主义注重手续和程序,追求细节和形式上的完美,而忽视了服务对象的需求和实际效果。
相对而言,服务型行政文化注重以真正解决问题和服务为导向,突出效率和实用性。
为推动服务型行政文化的发展,必须克服官僚主义思维,鼓励政府工作人员更加注重实际问题解决和高效服务的重要性。
传统行政文化的等级森严对服务型行政文化产生了一定影响。
中国传统行政文化中,等级制度严格,官员的晋升和普通工作人员的待遇往往由等级确定,限制了人才流动和激励机制的建立。
服务型行政文化则更加注重人才激励和流动,鼓励平等待遇、公正评价和个人能力的发展。
为推动服务型行政文化的发展,需要逐渐消除等级差别,建立起更加公平和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
传统行政文化的规矩繁多对服务型行政文化产生了阻碍。
传统行政文化中,规章制度繁多,程序繁琐。
这种情况下,政府工作人员往往只关注符合规定的行政程序,而忽视了实际问题的解决。
与之相对,服务型行政文化推崇简便高效的行政模式,注重解决问题的实质。
在推动服务型行政文化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精简和规范现有的行政规章制度,为政府工作人员提供更大的操作空间,以更好地服务于公众。
论传统文化对行政管理的影响作者:张金玲来源:《卷宗》2018年第12期摘要: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积淀所形成的传统文化,有强大的生命力,同时也有根深蒂固的消极因子。
其植根于每个中国人的精神深处,并对现代行政管理产生深远影响。
特别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儒家思想和道家哲学,如果能在施政过程中明辨其利弊得失,将使我们在行政管理现代化的道路上迈出可喜的一大步。
本文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与现代管理的融合。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管理融合1.引言我国有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史,在社会生产实践中,中华民族积累了丰富的管理思想,这些管理思想对我国行政管理的形成及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国行政管理应该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将其运用到实际的行政管理中来,促进我国行政管理的快速发展。
行政管理不仅仅是一门学科,它还是一种文化。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存在一些积极的影响,比如中和尚礼精神、自强不息的精神、以人为本的思想等,这些思想需要我们在现实的管理工作中不断地进行研究。
在管理中,我们就可以将这些积极的传统文化思想应用到现代的行政管理中去。
2.传统文化消极因素对现代行政管理的影响2.1官本位思想引发现代行政管理中官民对立中国传统重官不重商的思想影响着行政人员和普通百姓的行政观念,并支配着人们的行为选择,形成浓厚的“官本位”文化色彩。
具体来说,官本位行政文化的主要表现为:一方面以官职为基本纽带形成金字塔式的等级体系,形成人们对权力的盲目崇拜和服从,另一方面权力所有者或行政人员产生了基于权力和职位的优越感,夸大个人的作用,导致缺乏为群众服务的意识以及对群众权利的漠视,也导致重视个人权威而忽略行政过程中的民主和法治。
2.2裙带关系妨碍了依法行政“任人唯亲”是编织裙带关系网的重要手段。
在我国封建社会里,一直存在着“任人唯贤”和“任人唯亲”之争,“唯人唯亲”通常占着上风。
“任人唯亲”的结果,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一个人一旦做了官,就要援引自己的亲朋好友,培植亲信,增长自己的势力,维护自己的“做官终身制”。
浅论中国传统行政文化的影响和完善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有几千年的传统行政文化,这些传统行政文化对我国现代行政的影响巨大。
正确认清传统行政文化对当代行政的影响,充分发挥中国传统行政文化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地回避其消极影响,非常必要。
本文在论述行政发文化特征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中国传统行政文化对现代中国行政的影响,并对中国传统行政文化完善提出了建议。
一、行政文化的含义、特点行政文化是指在行政实践活动基础上所形成的,直接反映行政活动与行政关系的各种心理现象、道德现象和精神活动状态,其核心为行政价值取向。
行政文化的形成、变化和发展,受历史条件、地理环境、社会制度、民族特性、文化心理、文化背景、传统习惯及世界观与价值观、政治思想体系、法律意识等诸多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又反作用于这些社会文化现象,并在一定条件下与各种社会文化相互转化。
行政文化的形成是人们通过长期创造、延续、传承而实现的,其过程长期而缓慢。
因此,行政文化一旦形成就具有以下相对稳定的特性。
(一)历史性和沉淀性。
行政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
任何行政文化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通过对行政活动中知识、经验、习惯、道德、理想、信仰的长期积淀而产生的。
因此,它以国家行政实践活动为前提,是社会私有制、阶级、国家等历史现象的伴随物。
(二)阶级性和民族性。
行政文化作为私有制和阶级、国家的产物,它的出现总是体现一定阶级或阶层的意志,并且为一定的阶级或阶层的利益服务,因而具有阶级性和民族性。
例如封建社会的行政文化是崇尚专制、强调服从,资本主义社会的行政文化是崇尚法治、强调人权,社会主义社会的行政文化则崇尚服务,强调科学、为民,这是行政文化的阶级性体现。
行政文化的民族性主要表现在特定行政文化的具体内容上,例如美国的行政文化通常表现为民主、自由、积极、奋发,德国的行政文化表现为重法、守纪、严正、整齐,英国的行政文化则是尚典、守旧、泥古、重名等。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管理思想的影响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是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自古以来就对中国社会与人们的行为方式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在现代管理领域,传统文化对管理思想的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
本文将从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文化传承三个方面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管理思想的影响。
一、儒家思想对现代管理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中的“仁爱”、“道德”等关键词对现代管理思想有着重要的影响。
儒家主张强调仁爱的情感关系,认为人际关系应该建立在互相尊重、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
而现代管理中也强调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注重员工间的沟通和协作,促进团队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此外,儒家思想中倡导的“德行”、“诚信”等观念也对现代管理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现代商业领域中,公司的信誉往往决定着其在市场中的地位和前途。
因此,企业管理者要注重企业的社会责任和诚信经营,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道德形象。
二、道家思想对现代管理思想的影响道家思想主张随遇而安、随天性而活,强调心灵的宁静与超脱。
在现代管理中,要求员工积极面对工作压力,拥有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状态,才能更好地适应团队合作的环境和要求。
道家思想中追求自然与真理的思想也对管理思想产生了影响。
现代管理者也应该关注企业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注重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此外,追求真理、追求精神和道德的思想也体现了现代管理中注重人文关怀和员工的全面发展。
三、文化传承对现代管理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对现代管理思想的形成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所包含的天人合一、精神升华等思想,不仅引导人们正确的价值观和强大的精神力量,更是培养人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互助意识。
受文化传承的影响,现代管理者还注重企业文化的建立和传播,注重企业的精神内涵和价值观的传承。
企业文化的建立不仅有助于员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也有利于企业与社会的沟通和互动。
结语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管理思想影响深远,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文化传承等方面对现代管理思想的影响必将长远存在。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及其对当代中国政治的影响摘要: 伴随着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逐步展开和深入, 当代的中国的政治文化也在不懈努力着。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研究并认清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于我们构建先进的当代中国政治文化, 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政治文化对政治行为支配政治行为。
我们应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客观地评价中国传统政治文化, 构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文化。
关键词: 传统政治文化道德伦常儒家政治文化政治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政治现象历史现象和文化现象。
政治文化是一种主观意识领域, 政治文化必然与社会对政治活动的态度、信仰、情感和价值有关, 具体讲, 则包括社会政治意识、民族气质、民族政治心理、政治思想、政治概念、政治设想、政治道德等各个方面。
传统政治文化是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沉淀下来的文化精髓。
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主要特征中国几千年封建专制制度在历史上延续不断的传承, 离不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牢固支撑。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有这批判的一面, 但同样也有应该坚持与传承学习的一面。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主要特征:(一)、重民的民本思想1.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一大特点。
在先秦时期周武王伐纣时提出‘敬天保民’的口号。
管仲提出富以养民是治国为政者的首要任务。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 各诸侯王提出‘无民孰战, 无民孰农’的口号。
从孟子提出的民贵君轻到唐朝魏征的载舟覆舟及唐太宗有感于君主的地位依赖于国家的存亡, 国家的盛衰系与民众的苦乐。
纵观中国历史上的这些思想都体现了: ‘人心向背’是统治者政权存亡的基础。
统治阶级夺取政权后要想取得长久的政治稳定, 一定要考虑到百姓的利益, 让人民休养生息。
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 历史上重民的君主, 其统治的时间内都是政治稳定, 社会繁荣的。
2、重民不是民主。
古代所倡导的重民与当代所说的民主是有所区别的, 重民只是强调君主重视百姓的疾苦, 只需要人民俯首帖耳。
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治国理政中的运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瑰宝,它是历史的结晶,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
在现代社会,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可以在治国理政中发挥作用。
优秀传统文化的运用可以提升国家的软实力。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独特之处,也是一个国家的文化标志。
在现代社会,软实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传统文化可以通过文化交流、文化产业等方式来提升国家的软实力,使国家在国际舞台上更有影响力。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注重自律、敬尊师长,这种价值观可以被运用到现代社会中,提倡诚信守法、敬业奉公,从而提升国家的软实力。
优秀传统文化的运用可以提供治国理政的智慧。
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可以为现代治国理政提供参考和指导。
在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发展中,可以借鉴传统文化中的经验和教训,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强调和谐共处、敬畏自然,这种理念可以被运用到生态环境保护和公共安全管理中,提供治国理政的智慧。
优秀传统文化的运用可以培养良好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可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在现代社会中,价值观和道德观的缺失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传统文化可以提供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引导人们塑造良好的品德和行为。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注重孝顺、忍让、诚信,这些价值观和道德观可以被运用到现代社会中,培养良好的公民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治国理政中的运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弘扬传统文化可以强化国家凝聚力,提升国家的软实力,提供治国理政的智慧,培养良好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应该加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发挥它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为国家和民族的进步发展做出贡献。
中国传统行政文化对服务型行政文化的影响首先,中国传统行政文化对服务型行政文化的影响在于其价值观念的传承和延续。
中国传统行政文化注重忠诚、忠诚和纪律,这些价值观念在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在服务型行政文化中,也需要公务员忠诚履行职责、遵守法规、廉洁奉公、对公众负责。
因此,中国传统行政文化对服务型行政文化的影响在于强调公务员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行为规范,使其可以更好地履行职责,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
其次,中国传统行政文化对服务型行政文化的影响在于其管理模式和方法的启示和借鉴。
中国传统行政文化重视规范和纪律,善于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这些管理模式和方法对当代行政管理也有借鉴意义。
在服务型行政文化中,管理者需要具备有效的组织协调能力、辨别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善于沟通和协调的技巧,这些都可以从中国传统行政文化中汲取启示,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
再次,中国传统行政文化对服务型行政文化的影响在于其制度建设和的参考和借鉴。
中国传统行政文化强调官本位和等级观念,但也有其独特的制度设计和整改措施。
在当代社会,服务型行政文化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制度,提高效率和公平,激发公务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鉴于中国传统行政文化在制度建设和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可以为服务型行政文化提供借鉴和参考,使其更加适应当代社会的需要。
最后,中国传统行政文化对服务型行政文化的影响在于其社会责任和公共利益观念的传承和弘扬。
中国传统行政文化强调仁爱、忠诚和公心,注重服务民众、解决问题、维护稳定,这些价值观念对服务型行政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也有积极的影响。
在当代社会,公共服务所承载的社会责任和公共利益是服务型行政文化的核心内容,而这些价值观念与中国传统行政文化中的仁爱、忠诚和公心等价值观念是一脉相承的,对于推动服务型行政文化理念的深入人心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行政文化对服务型行政文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深远的。
传统行政文化的价值观念、管理模式、制度建设和社会责任意识等方面都为服务型行政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支持。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行政管理体制的影响研究引言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政治体制为了更好地适应并服务于快速发展的社会,就要进一步改革原有的政治体制。
中是一个有着五千年辉煌历史的泱泱大国,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脉相承,正是这样的历史文化环境,造就了中国这样一个有着独特历史思维的國家。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文化没有中断过的国家,传统的政治文化对现代行政管理体制的影响要远远大于一些只有几百年历史的国家。
重视传统政治文化这一历史性的行政生态环境对当代行政管理体制的影响,使行政管理体制在发展中寻求一种生态平衡,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
1 传统政治文化对行政管理体制的影响中国古代政治文化思想一般是指自商代到中日甲午战争以前的政治文化思想。
传统政治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内容主要来源于我国古代两千多年的历史政治文化积累与某一时期的特殊的政治文化策略,前者类似于今天的宪法,具有总体纲领性的意义,后者相当于为了应对某一特殊事件而制定的阶段性的制度,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基本内涵。
基于我国有着浓厚的传统政治文化这一特殊历史因素,改革与发展行政管理体制,就不得不去重视这种影响因素,从历史的巨大惯性这一因素去考虑问题无疑是当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所要面对的一大问题。
这种跳出行政本身联盟以历史的影响因素去研究行政管理体制,无疑是当代行政管理体制所要认清的一个事实,也是对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所处的大环境的精确把握的基本要求。
将行政不仅仅看作是经济的产物,而是将它本身当作一个可以进化的生物,这无疑是现代行政管理体制的一个伟大的创新,也是对行政管理体制发展的进一步完善。
民本思想对行政管理体制的积极影响“民本思想”是我国古代政治文化的精髓。
其源于孟子提出的“民贵君轻”理论,后为董仲舒发扬,在为儒家思想所统治的古代社会中对政治体制的发展一直有着深远影响。
极大程度上限制了王权,有效地推动了我国古代政治体制的法治化历程,为民主观念打好了思想基础。
中国传统行政文化对服务型行政文化的影响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国家,其行政文化也深深受到这些传统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服务型行政文化逐渐成为了现代行政管理的主流。
中国传统行政文化对服务型行政文化同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就中国传统行政文化对服务型行政文化的影响进行探讨。
中国传统行政文化强调的是“依法行政、公正廉洁、务实高效”,这是中国行政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这种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服务型行政文化的发展。
传统行政文化注重的是行政效率和政府权威,往往偏重于规范性和程序性,而缺乏更多的关怀和服务。
在实际操作中,这种文化导致了政府部门的行政作风比较官僚,服务意识不强,对民众的需求不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满足。
传统行政文化对服务型行政文化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制约。
中国传统行政文化的另一面则是注重忠诚、诚信和廉洁。
这种价值观同样对服务型行政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忠诚和廉洁是公务员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而诚信则是民众对政府部门的信任基础。
在服务型行政文化的倡导下,公务员需要具备更多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意识,而忠诚、诚信和廉洁等传统价值观恰恰是服务型行政文化的重要保障。
传统行政文化在这方面对服务型行政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除了在核心价值观上的影响外,中国传统行政文化也在管理理念和行政方式上对服务型行政文化产生了影响。
传统行政文化强调上级对下级的严格监督和控制,以及权威领导和官僚体系。
这种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部门之间和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沟通与互动,也限制了政府部门对民众服务的主动性和创新性。
而服务型行政文化强调的是以人为本、民生至上,注重服务对象的需求和利益,强调政府部门与民众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传统行政文化的这种严格监督和控制方式与服务型行政文化的服务导向和灵活机动形成了一定的对立。
传统行政文化也包含着尊重纪律、注重公平和公正的管理理念,这些都是服务型行政文化所倡导的积极价值。
传统行政文化的这些价值观为服务型行政文化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和保障。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行政管理的链接以下是与您提供的一篇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行政管理的链接的行政管理,欢送浏览!“无为而治”是道家思想中的核心命题,老子讲的“无为”是到达“无不为”、“无为治’这一目的的手段。
确切地说,无为管理的实质是把人的社会性减到最低限度,通过恢复人的自然属性的方式来到达理想的管理效果。
四、传统文化与现代行政管理的共生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的契合绝不是一种偶然,它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西方物质文明是可以共生的。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董事会主席罗杰.史密斯曾这样谈及他在《孙子兵法》中学到的东西:“今天没有一个对战略的相互关系,应考虑的问题和所受的限制比他有更深刻的认识,它的大局部观点,在我们当前环境中仍然具有和当时同样的重大意义。
”历史上积淀下来的诸多文化遗产瑰宝,在形成中国现代行政管理模式的战略运筹理论过程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西方管理惯用“二分法”把完整的组织划分为‘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两大对立阵营。
中国文化推崇圆满和谐,认为只有组织内处处融通一致,才能形成一广阔和谐的系统。
打破这一系统,组织便不得安宁。
现代行政管理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在人本管理从“以个性为本”、“以人性为本”到“以人文为本”的转化过程中,文化对行政管理的影响权重日益增加,绵延五千年的华夏文化充分说明了我国在对文化的整合与管理方面的巨大成功。
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之一是贵“和”持“中”。
注重和谐,已浸透中华民族文化肌体每一个毛孔,和谐局面的实现和保持才能趋向管理的最高境界——“无为而治”。
:[1]哈罗德孔茨等著,郝国华等译.管理学.第十版,经济科学出版社.[2]张国庆.行政管理学概论(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3]宋光华,王文臣.企业管理科学化、现代化与中华文化.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4]李涛.现代企业管理思想的传统借鉴.xx年.[5]周建波.儒道墨法与企业经营.机械工业出版社,xx年.[6]侯景新.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光明日报出版社,xx年。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行政管理一、引言现代行政管理理论源于西方,我国行政管理理论深受其影响,但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行政管理制度不可能不根植于悠久的传统文化而完全移植西方的理论。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构建一个适合目前生产力状况和民族特点的行政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是一个必然要完成的历史性课题。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现代行政管理的重要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中包涵着丰富的管理思想,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和层次,与现代行政管理有着深刻的联系。
把古代优秀文化与现代行政管理的实际结合起来,构建一个高效、和谐并具有中国民族性格的现代行政管理制度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
现代社会中的人,是有意识、有感情和有社会关系的“人”。
每个人都有其特殊的社会关系及以此为依托的复杂的人文背景,行政管理制度在其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它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不多的几种原生性文化之一,具有文化本源的意义。
这就决定了中国的现代行政管理体系不可能抛开中国传统文化而重建。
只能是在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
中华文化的核心是人。
正是基于这种心理品质,中华民族才有着强大的凝聚力。
现代行政管理同样以人为中心,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要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胜,政府的执政能力起着某种程度上的决定作用,就必须有立足本民族的思维及行动模式的特点,这就需要我们给予中国古代管理智慧一个全新的阐释。
三、现代行政管理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比较现代行政管理源于西方,根植于西方文化,然而,其中许多基本哲理都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至深的渊源和高度的融合。
道家个人管理的目标是“内圣外王”;儒家主张通过“修己”、“安人”实现“大同”,体现了个人管理目标与组织管理目标相统一的辩证关系。
对现代行政组织而言,就是要注重营造一个协调个人、群体乃至社会三者利益的目标链,使前一目标的完成成为后一目标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后者的达成又是前者的印证和升华,由此循环往复而形成一个合理的目标流程网络,促成组织最高战略目标的实现。
中国传统行政文化对服务型行政文化的影响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国家,而这些传统文化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行政文化。
中国传统行政文化注重官僚主义、等级制度和权威,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行,逐渐形成了以服务为导向的行政文化。
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行政文化对服务型行政文化的影响,并分析其发展与内在关系。
中国传统行政文化在历史长河中形成和发展,其特点主要表现为以官僚主义为核心、以等级制度为基础、以权威为主导。
在中国古代社会,官员享有特权和特殊地位,而普通民众则需要依附于官员,以求得保护和利益。
这种官民关系是一种垂直的等级关系,官员具有绝对的权威和统治地位,而普通民众则需要顺从和服从。
这种传统行政文化形成了尊崇官僚权威、关注官员身份地位、注重等级差异的风气,而政府行政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巩固这种权威和地位,而非为民众服务。
随着社会的转型和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中国的行政文化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新时期的中国政府开始重视公民的利益和需求,注重提供更加高效、便捷、公正的服务。
这种以民为本、以服务为导向的行政文化逐渐形成,并取代了传统的官僚主义文化。
在新时期的中国,政府更加注重公民的权益和利益,提倡服务为中心的行政理念,以提高公民满意度和社会稳定度。
中国的行政文化经历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由权力为中心向服务为中心的演变。
中国传统行政文化强调官僚主义和等级制度,而服务型行政文化更加注重公正、透明和效率。
在传统行政文化中,官员享有特权和权威,而普通民众往往需要通过特殊关系才能获得服务和资源。
而在服务型行政文化中,政府更加注重公平和公正,强调建立透明、高效的行政管理机制,以确保每一个公民都能公平地享有服务和资源。
中国传统行政文化强调官员的权威和统治地位,而服务型行政文化强调政府的责任和服务意识。
在传统行政文化中,官员具有绝对的权威和地位,而民众需要顺从和服从。
而在服务型行政文化中,政府更加注重公民的需求和利益,将公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积极提供服务和解决问题,以维护公民的权益和利益。
中国传统行政文化对当代行政文化的影响【摘要】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含有儒家、道家、法家等思想,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中蕴藏着许多哲学思想和道理,对我国管理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本文通过介绍传统行政文化及其特征,阐述传统行政文化对当代政府行政活动的影响。
【关键词】传统行政文化行政活动影响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积淀所形成的传统文化,有强大的生命力,根植于每个中国人的精神深处。
尤其是中国传统的行政文化更有其强大的影响力。
因此,考察传统文化在现代行政管理中的利弊得失,进而趋利避害以用之,已成为行政管理工作者、特别是研究者的当务之急。
一、中国传统行政文化及其基本特征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君主专制统治为基础的封建王朝,经过长期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深远影响的行政文化。
中国传统行政文化是一种伦理文化,一方面倡导仁政、亲民,要爱民如子,同时又强调权力至上,致使官僚之风盛行;另一方面主张个人修身养性,号召仕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同时又推行等级观念,训导人们养成唯上是从的行为习惯。
其特征包括:(一)中央集权制下的人治思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即是对君主集权,君主的权威至高无上的典型写照。
君权神授、天人合一一直是历代统治者奉为至上原则,形成了中国两干多年的集权行政文化的基础。
其结果必然导致人治重于法治,一切为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为重。
(二)民本主义下的官本位思想严重几千年君主专制的统治中,民本主义一直为圣君贤相所推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所以统治者要施行仁政,体恤于民。
但表现出的往往是治民大于得民。
使人们逐渐形成敬官、畏官的社会心理,使官本位思想在全社会中得以深化。
更是将官职的大小作为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
(三)伦理道德主导社会秩序德治作为人治的一个有利补充,共同服务于君主专制统治。
做为统治阶级维护统治的另一个重要手段,主要体现在用伦理规范及其衍生下的礼制束缚人们的思想,从社会生活到政治生活控制着社会中的每一个人。
毕业设计〔论文〕论文题目:中国传统行政文化评价论传统文化对行政决策的影响专业:行政管理学号:学生XX:指导教师:完成日期:2016-04-08论文摘要行政文化是行政管理体制的思想文化根基,是行政管理体制的软环境。
当代的行政管理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一种文化管理。
行政文化研究就是从文化的角度来认识和研究行政管理工作,从文化的角度来探讨行政管理高效化、制度化、法律化和科学化问题。
本文立足于中国传统行政文化,仔细分析了其在我国当前的行政改革中发挥的消极影响与积极作用,批判地继承其中的精华局部,为建立我国先进的行政文化添加新的动力。
基于此,本文涉及了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等传统文化的精神,提取关于行政文化的重要传统文化的内容,进一步探讨传统行政文化对行政决策的影响,且以XX自治区为例,分析了行政决策和执行的全过程。
着力塑造最哈的传统行政文化,促进展政体制的开展。
关键词:传统文化;行政决策;影响ABSTRACT Administrative culture is the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foundation of the administrative system, is the soft environment of the administrative system.The contemporary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in a sense, is a kind of cultural management.Administrative culture study is to understand and stud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administration work,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 to explore the administrative efficiency, and institutionalized, legalization and scientific problems.Based on Chinese traditional administrative culture, this paper carefully analyses the current administrative reform in our country play a negative effect and positive effect, critically inheriting the essence part, in order to establish advanced administrative culture to add a new power in our country.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involves harmony of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spirit of traditional culture, such as extraction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dministrative culture to further explore the traditional administrative culture's influence on the administrative decision-making, and in the xinjiang autonomous region as an example, analyzes the whole process of administrative decision-making and execution.Focus on shaping the traditional administrative culture,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administrative system.KEY WORDS:traditional culture;Administrative decision-making;impact目录第一章绪论1一、研究目的和意义1二、概念界定1三、研究方法2第二章传统行政文化对行政决策的影响——以XX自治区为例2一、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2二、传统行政文化对现代行政决策的影响——以XX自治区为例31.需要不断健全法律法规42.需要完善政务公开制度43.需要完善行政程序,压缩潜规那么生存环境5第三章弘扬优秀传统行政文化,完善行政决策机制的思考与建议5一、对策与建议5〔一〕大力弘扬优秀的传统行政文化6〔二〕着力塑造现代行政文化7〔三〕努力提高行政决策的质量8结论9参考文献:10第一章绪论一、研究目的和意义传统文化是凝聚在历史文化中的精神动力、态度作风等,它依不同历史和时代的不同特点,表现出独有的特色和丰富的内涵,并通过全体社会成员的意志与行动,逐步地形成和固化,成为一种传统和风格。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行政管理的链接1. 引言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行政管理是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两个重要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价值观念对于现代行政管理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行政管理之间的联系,并分析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2.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行政管理的影响2.1 中庸文化的影响中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之一,强调的是平衡、中庸的原则。
这种思想在现代行政管理中有着重要的影响。
现代行政管理要实现公平、公正的原则,需要在各种利益和矛盾之间找到平衡点,保持中庸的态度。
2.2 儒家文化的影响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思想强调的是仁爱、尊崇和谐。
这种思想在现代行政管理中被广泛应用。
现代行政管理需要注重人文关怀,尊重个体权益,追求社会和谐与稳定。
2.3 礼仪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礼仪,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互动。
现代行政管理中的公共服务也需要注重礼仪,提供良好的服务态度和行为规范。
礼仪文化对于建立和谐的行政管理环境具有积极的作用。
3. 现代行政管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3.1 高效运作对传统文化的挑战现代行政管理追求高效运作,通过科技手段改进管理方式。
然而,这种追求高效运作的模式往往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价值观念产生挑战,例如注重细节和慎重的特点。
3.2 公民权益保护对传统文化的影响现代行政管理注重保护公民的权益,重视法治和公平。
这种趋势对中国传统文化中集体主义和家族观念的影响很大,逐渐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变革。
3.3 公共治理模式对传统文化的影响现代行政管理倡导民主参与和公众决策,这对传统的官方决策模式和权威观念产生了影响。
现代行政管理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民主平等的认识提升,促进了社会的多元化和开放性。
4. 结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行政管理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行政管理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现代行政管理也在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演变。
最新整理论传统文化对我国行政管理模式的影响
论传统文化对我国行政管理模式的影响
把握中国传统文化对我国行政管理模式的影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国行
政管理模式注入更多科学合理的管理思维与文化底蕴的同时,更会不断促进我国
行政管理模式的革新,对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制度,推动我国经
济快速发展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传统文化概述
1、传统文化的界定
中国传统文化,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地域范围内各民族共同创造
的、长期历史发展中所积淀的文化;是在中国历史演变、延续过程中所形成的带
有复杂性、完整性和发展性的社会性精神体系。
2、传统文化的基本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受制于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包
括地理环境、经济基础和国际条件等诸多因素,相互影响和制约,构成了一个稳
定的生存系统。与这个系统相适应,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自成一体,具有
自身鲜明的特色。就其主要内容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以人为本。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认为,“中国文化xx的对象是人”,
可以说是一种“哲学人类学”。与古希腊文化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希伯来文
化、印度佛教文化重视人与神的关系不同,中国文化侧重于人与社会、人与人的
关系以及人自身的修养问题。中国哲学,无论儒、道、佛,本质上都是一种人生
哲学。
(2)以和为贵。中国传统文化以和为贵的“和合精神”最为典型地体现在
“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中。在中国古代思想家看来,天与人,天道与人道,天
性与人性是相类相通的,因而可以达到和谐统一。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主张
天人合一、反对天人对立。
(3)实践理性。所谓“实践理性”,主要体现为一种重现世、重实践、重
事实、重功效的思想方法和价值取向。
二、 传统文化对我国行政模式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第一,“大一统”的国家观念。传统治国思想中,除道家崇尚“小国寡民”
之外,各家学派皆提出了“大一统”思想。但过去的大一统思想只是为封建君主
服务,是封建阶级统治并奴役老百姓的需要,从我们现代致力建设xxxx国家的
需要角度来说,这是腐朽的“君权”的思想,可抛却阶级色彩单纯从“集权”思
想来说,这又无疑是现代治国理论的根基。集权体制是指一切行政权力均集中于
中央政府或上级机关,中央或上级对地方或下级有直接指挥管理权,地方政府或
下级政府依据上级命令、指挥,在中央授权范围内处理公务,中央对地方事务有
直接干预的权力。
第二,“民惟邦本”的重民思想。儒家为政思想核心在“仁”,“仁者,人
也” (《礼记•中庸》);孟子也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的轻” (《孟子
•尽心下》第十四章)。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人本哲学并初步建立起以爱人贵
民为中心的人本管理思想体系的国家,这就决定了中国的现代管理体系不可能抛
开中国传统文化而重建。
第三“为政以德”的德政观念。正如于丹女士所说:“儒家的政治理想一言
以蔽之,就是德政。”政治是人类生活的核心,政治的改良是以有力的带动广大
社会成员的行为教养从而全面走向道德文明的境域。因此,孔学的基本主题之一
便是实现政治的改良或道德政治的推行。
(二)消极影响
对于传统文化对行政管理的消极作用,学术界广泛认可的是xxxx大学姚琦
的观点,其表现如下:
其一,重形式,轻效率。其二,重人治,轻法治。其三,重权威,轻xxxx。
其四,重共性,轻个性。其五,追求等级不尚平等。其六,重集权,轻分权。最
后,注重治国经验,忽视制度研究和机构设计。除此之外,学者张晓忠、宋香丽
认为,传统文化对行政管理模式最大的影响就在于官僚制。
三、以传统文化促进我国行政管理模式的转变
1、树立现代管理理念
首先,法治理念。党的xx大提出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要求一切政府机关
必须依法行政。
其次,平等理念。市场经济以平等为基石,市场竞争是在主体地位平等的前
提下进行的。因此行政体制必须树立平等理念。
最后,效能理念。效能就是改革要以提高政府获取行政效益整体能力为归宿。
效能是一切组织机构的生命。
2、行政行为的改善
行政管理模式的改善,除了树立此三种现代行政管理理念外,而必须有一系
列切实可行的行政方法,因为行政改革关键,是权力配置和运行机制的优化。
首先,实行契约化的服从关系和人际关系。以此来克服行政机关中任人唯亲、
权威主义和人情政治,使政府行政部内部形成理性化合作关系,以便更为有效的
防御腐败滋生现象。
其二,信息公开化。政府信息公开是世界各国建立阳光政府、法治政府的趋
势,建立以信息公开为核心的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是适应世界发展趋势的理性
选择和顺应xxxx政治发展的必然之路。
其三,行政问责制,即权利义务观念和功绩制原则。行政问责制则是指行政
人员有义务就与其工作职责有关的工作绩效及社会效果,接受责任授权人的质询
并承担相应的处理结果。其内涵从功能和作用上看,行政问责表现为行政管理中
的一种监督控制机制,其作用是为了实现社会和行政自身对于行政效率和效果的
价值期望。
最后,公务员素质的提高。行政体制改革要与政治体制改革、公务员体制改
革相结合。随着民众对政府行政要求的提高,我国公务员体制的弊端也日益暴露。
再者,公务员是政府和国家行政政策与国家行政整体形象同民众最直接的xx,
公务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政府和国家的行政形象、行政绩效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