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景新-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第二部分)
- 格式:ppt
- 大小:126.50 KB
- 文档页数:41
传统文化与现代领导艺术北京邮电大学赵玉平第一章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思想传统文化领导艺术的特征1、中华管理硕果累累(区别管理与管理学概念中国从来不缺少管理鲁文化圣人响马狐狸精)2、于无字处读经典3、管理无处不在中化文明中的管理思想特点《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南宋秘书监)1、人本管理是精髓孔子《论语》“赦小过举所知”—-任人为知——优点可用缺点可控我国的管理是从人的利益观点立场出发的管理是来自人通过人为了人西方管理精髓:规范管理讲究制度标准、流程、方法东方管理精髓:人本管理注重人的内心、满意度、幸福感、人际关系的和谐管理没有最好只有合适,素质低,任务结构简单竞争环境不复杂用规范管理比较好;反之用东方的人本管理比较好2、管理思想宝库有待整理与开发3、在在着大量的隐喻和暗示需要深入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情感含蓄)——越需要感情的事情越含蓄政治传统(领导艺术——帝王之术)——不敢讲,怕危险中华文明管理的思想核心(两个)道-—价值观、自我修养、做事原则仁和止静术-—技巧、谋略、方法忠义权争三类英雄文英雄武英雄领导英雄第二章领导到底忙什么哈弗大学的一份研究领导的工作内容:日程关系网沟通总经理的12种典型行为:核心问题:一个管理者核心工作、战略重心应该定在哪里?经典案例:孔子二学生当领导汉代有一本书叫做《韩诗外传》,是当时的学者韩婴写的,里面记载的是“孔子二学生当领导的案例",故事是这样的:鲁哀公时期,鲁国的单父县缺少县长,鲁哀公找到孔子,对孔子说:您门下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你就在你的学生中推荐一个当单父县地县长吧.孔子问:“您想要什么样的人才?”鲁哀公说:“兢兢业业、勤政廉洁……”孔子遂推荐了他的学生巫马期,巫马期上任后工作十分努力,披星戴月,废寝忘食,兢兢业业工作了一年,单父县大治。
人们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不过,好景不长,正当鲁哀公想提拨巫马期的时候,巫马期却因为劳累过度病倒了。
于是鲁哀公又找到孔子,对他说:“你的这个学生什么都好,就是身体不好,你再给我找一个身体好,能连轴转的吧。
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公共管理113 瞿俊南 201108460321 摘要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极其丰富深刻的中国古代管理思想,闪烁着灿烂的管理智慧。
因此想要有良好的管理,研究传统文化就显得重要。
中国古代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体文化,孔子的“民本”、“仁政”、“义利”思想,以及“修齐治平”、“选贤与能”、“和为贵”等思想影响中国两千多年。
老子“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影响深远。
孙子兵法中的“道、天、地、将、法”被应用于经营实践中,可作为制订公司战略的指导原则,“智、信、仁、勇、严”可作为培养管理人员的标准,“治气”、“治心”、“治力”、“治变”可作为指挥艺术的指导原则。
战国时期,韩非总结了法家思想,建立了完整的法家思想体系,为今天推行“制度化管理”和“依法治国”奠定了思想基础。
当然,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不可能将其完全概括,在这里仅阐述个人观点。
我认为在传统文化中,以儒与我们关系最为密切。
关键词:传统文化,管理,儒家在现代管理中:1)重视人的因素:人本思想恰恰是孔子最先提出来的。
孔子以及儒家的理思想,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认为要搞好管理最重要的是充分发挥人的作用。
主要包括:“民为贵”的人本论思想,“举贤才”的人才管理思想等。
《礼记〃中庸》所谓“为政在人”,就非常明确的表达了这种思想。
孔子“仁”的学说,是儒家管理思想中重视人的理论基础。
同时又说“不用贤则亡,削何可得与?”把是否重用贤能之时提到了决定国家存亡的高度。
而他在用人问题上的反对论资排辈的观点则在现代企业管理学中仍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荀子则在两者的基础上,进一步精辟的阐述了人与法的关系。
“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
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遍矣;无君子,则法虽俱,失先后之施,不能应事之便,足以乱矣。
”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也就是制定良好的管理条例,管理规则仅仅是有效管理的第一步,而真正要想要管理好,甚至能弥补管理规则中的某些缺陷的,却在于管理人才的运用。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行政管理现代行政管理理论源于西方,我国行政管理理论深受其影响,但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行政管理制度不可能不根植于悠久的传统文化而完全移植西方的理论。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开展与进步,构建一个适合目前生产力状况和民族特点的行政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是一个必然要完成的历史性课题。
中国传统文化中包涵着丰富的管理思想,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和层次,与现代行政管理有着深刻的联系。
把古代优秀文化与现代行政管理的实际结合起来,构建一个高效、和谐并具有中国民族性格的现代行政管理制度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
现代社会中的人,是有意识、有感情和有社会关系的“人”。
每个人都有其特殊的社会关系及以此为依托的复杂的人文背景,行政管理制度在其实施过程中不可防止地受它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不多的几种原生性文化之一,具有文化根源的意义。
这就决定了中国的现代行政管理体系不可能抛开中国传统文化而重建。
只能是在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底上进行。
中华文化的核心是人。
正是基于这种心理品质,中华民族才有着强大的凝聚力。
现代行政管理同样以人为中心,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要在日趋剧烈的国际竞争中取胜,政府的执政能力起着某种程度上的决定作用,就必须有立足本民族的思维及行动模式的特点,这就需要我们给予中国古代管理智慧一个全新的阐释。
现代行政管理源于西方,根植于西方文化,然而,其中许多根本哲理都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至深的渊源和高度的融合。
道家个人管理的目标是“内圣外王”;儒家主张通过“修己”、“安人”实现“大同”,表达了个人管理目标与组织管理目标相统一的辩证关系。
对现代行政组织而言,就是要注重营造一个协调个人、群体乃至社会三者利益的目标链,使前一目标的完成成为后一目标实现的前提和根底,后者的达成又是前者的印证和升华,由此循环往复而形成一个合理的目标流程网络,促成组织最高战略目标的实现。
任何管理目标的实现,都要靠一定的组织来完成。
有效的组织应遵循目标一致、跨度合理、指挥统一、权责清楚、职能明确等根本原那么。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的内在修养与道德规范的培养,这对现代
管理中的领导力有着重要的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家们提出了许多
与领导力相关的概念,如“仁者爱人”、“德行”等,强调领导者应具备
高尚的品质和修养。
这与现代管理理论中的“参与型领导”、“德行领导”有着相似之处,都认为领导者应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才能更
好地影响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和谐共生的理念,这对现代管理中的团队建
设和员工关系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倡的“和为贵”、“和
而不同”等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协调与融合,提倡在不同的观点和意
见之间找到平衡点。
这与现代管理中的“团队合作”、“多元化管理”等
理念具有一致性,都认为团队的和谐与协作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再次,中国传统文化强调诚信与信任的重要性,这对现代管理中的企
业文化建设和商业伦理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言必行,
行必果”,认为没有诚信就没有立身之本。
这与现代管理中的“诚信经营”、“信任机制”相契合,都认为企业应秉持诚信原则,与客户、员工、供应商等建立信任关系,才能长久地发展。
当然,中国传统文化也需要与现代管理相结合,适应现代企业的需求
和变革。
传统文化中过于注重权威、等级和尊卑的观念,在现代管理中已
不再适用。
现代管理注重的是平等、开放和沟通,强调员工的参与和创新。
因此,在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相结合时,应注重创新和变革,摒弃陈旧
的观念和做法,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优势,适应时代的要求。
《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制定单位:人文学院制定人(执笔人):邹勇文审核人:制定(或修订)时间:2013年5月9日江西财经大学教务处《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总述二、教学时数分配三、单元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和内容设置第一章儒家管理思想【教学目的】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儒家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孔子的管理思想、荀子的管理思想,让学生了解孟子的管理思想、儒家管理思想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古典名著的儒学思想体现。
【重点难点】重点是掌握儒家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孔子的管理思想、荀子的管理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特征的理解。
难点是孔子的管理思想、荀子的管理思想,及儒家管理思想的当代启示。
【教学内容】第一节儒家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管理思维二、仁为核心的管理原理三、“政者,正也”的管理示范四、中庸之道的管理方法第二节孔子与《论语》一、孔子身世与儒学形成二、《论语》的管理要义第三节孟子与《孟子》一、孟子其人二、《孟子》的主要管理思想第四节荀子的管理思想一、荀子其人二、《荀子》的管理思想第五节儒家管理思想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一、汉武帝“独尊儒术”二、唐太宗“守成以文”三、宋太祖“以文修政”四、明太祖“仁义安民”第六节古典名著的儒学思想体现一、蜀国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妙道评说二、宋江以义为首领第七节儒家管理思想的当代启示第二章道家管理思想【教学目的】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道家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道德经》的管理思想,让学生了解《庄子》的管理思想,道家管理思想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重点难点】重点是掌握道家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道德经》的管理思想。
难点是掌握《道德经》的管理思想、道家管理思想的当代启示。
【教学内容】第一节道家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一、无为而治二、上善若水三、崇尚节俭第二节老子与《道德经》一、老子简况二、《道德经》的道学管理精髓第三节庄子与《庄子》一、逍遥的庄子二、《庄子》的道学管理延伸第四节道家管理思想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一、刘秀以柔治天下二、唐玄宗“无为”创“开元盛世”三、宋末皇帝皆崇道学第五节道家管理思想的当代启示第三章法家管理思想【教学目的】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法家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了解法家管理思想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东西方管理的融合北京大学历史文化资源研究所副所长西安交大东方管理研究院院长雷原一、中国文化的复兴与西方文化的转向l 人类面临的危机l 天人合一l 科学与人文二、中国文化的精粹l 文化的传承与文化的梳理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老子·第1章)又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老子·第40章)“无”就是“无名”,“有”就是“有名”。
因为道不能说它是什么,只能说它不是什么。
这就是“无名”。
如果说道是什么,那它就是“有名”,就成为万物中之一物了。
关于“道”是万物生成之总原理,韩非也有论述“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jī,意合、同)也。
”(韩非子·解老)意思是说,道是万物之所以为物,万理之中最一般的理。
这个最一般的理就是常,也称为常道。
老子进一步说“道可道,非常道。
”(老子·第1章)“夫物之一存一亡,乍死乍生,初盛而后衰者,不可谓常。
唯夫与天地这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
”(韩非子·解老)意思是说,物之一存一亡,忽生忽死,开始兴盛,后来衰亡,这些都不是“常道”,也就说不能称为自然不变的规律,唯有那些与天地初分时一起生,直到天地消散也不死不变的东西,才可以叫做自然不变的规律即“常道”。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论语·雍也篇)朱子注说“中者,无过不及之名也。
庸,平常也。
”中庸两个字,以及孔子朱子这几句话,在现在有些人的心目中,是非常迂腐可厌的。
有人误会“中”就是不彻底,有人误解“中”有模棱两可的意思。
有人误解“庸”就是庸碌的意思,凡事“不求有功,只求无过”。
这些认识都是错误地对“中庸”的理解,“中”是无过不及,恰到好处的意思。
按照冯友兰先生的说法,所谓恰到好处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道德说,一方面就是利害说。
就道德方面,所谓做事恰到好处者,即谓某事必须如此作。
传统文化概述(一)1中华文化的繁荣时期是在()时期。
A、春秋战国时期B、夏朝C、两汉D、唐朝正确答案: A2夏商周以及秦朝时期所使用过的文字不包括()。
A、甲骨文B、篆字C、草书D、金石文字正确答案: C3企业的实力包括企业有形资产和()两种。
A、靠谱的老板B、企业文化C、优秀人才D、过硬的人脉关系正确答案: B4中华民族最早是从长江流域发展起来的。
()正确答案:×企业无形资产往往决定企业未来。
()正确答案:√儒家学派(一)1《诗经》中属于宗庙祭祀舞曲歌辞的一类乐调是()。
A、风B、雅C、颂D、大雅正确答案: C2下列选项中不是《离骚》一文特点的是()。
A、明快清丽B、想象丰富C、情感炽烈D、语言瑰丽正确答案: A3《易经》中“易”的含义为()。
A、卦象B、和悦C、容易D、变化正确答案: D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为法家思想。
()正确答案:×5汉代将《春秋》列为五经之首。
()正确答案:×儒家学派(二)1下列科举的不同阶段中由礼部负责主考的阶段是().A、院试B、殿试C、乡试D、会试正确答案: D2下列选项中做考试用的宫殿是().A、太和殿B、保和殿C、中和殿D、养心殿正确答案: B3()是儒家思想最终走向自己反面的强有力的实例。
A、后期推行的科举制度B、坚持自己的天命观C、尊重妇女D、持“君权神授”观点正确答案: A4孔子的天命观是对鬼神的绝对迷信.()正确答案:×5“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个枕头抱着走"一句形象的道出了儒家思想的弊端。
()正确答案:√道家学派(一)1道家思想的核心是以()的视角,观察社会与自然。
A、客观冷静B、主观推断C、客观唯心D、主观唯物正确答案: A2唐太宗的时候,《老子》这本书才正式被人们称为《道德经》。
()正确答案:×3春秋时期的战争大都为正义之战。
()正确答案:×道家学派(二)1下列选项中未体现老子“无为"思想的是()。
传统文化与现代领导艺术听课笔记一、引言在当今全球化和快速变革的社会背景下,传统文化与现代领导艺术的结合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次听课将探讨传统文化对现代领导艺术的影响,以及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领导艺术相融合,以提升领导者的影响力和领导能力。
二、传统文化对现代领导艺术的影响1. 价值观的塑造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价值观念,如尊重、忠诚、诚信等。
这些价值观念对于领导者来说至关重要,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塑造良好的领导形象,并在决策和行为中保持一贯的原则。
2. 智慧的启迪传统文化中的智慧经验可以为现代领导者提供宝贵的指导。
例如,孔子的“仁者爱人”思想可以启发领导者关注员工的发展和福祉,提倡和谐的人际关系;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可以引导领导者学会放下个人欲望,以更高的智慧来处理复杂的组织问题。
3. 形式的传承传统文化中的艺术形式,如书法、绘画、音乐等,可以为现代领导者提供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
通过学习和欣赏传统艺术,领导者可以培养审美情趣,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并将艺术元素融入到领导实践中,增强领导魅力。
三、传统文化与现代领导艺术的融合1. 借鉴传统智慧现代领导者可以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中的智慧经验,如孔子的仁爱之道、老子的无为而治,将其融入到领导实践中。
例如,在处理组织冲突时,领导者可以运用孔子的“和而不同”思想,倡导多元共融,化解矛盾。
2. 借助传统艺术领导者可以通过学习传统艺术,如书法、绘画等,培养审美情趣,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
同时,领导者还可以将传统艺术元素融入到领导实践中,例如在组织文化建设中,通过挂上一幅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画作,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
3. 倡导传统价值观领导者可以通过倡导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如忠诚、诚信等,来引导员工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例如,领导者可以通过讲述传统文化中的故事和典故,传递价值观念,激发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四、结论传统文化与现代领导艺术的结合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可以为现代领导者提供智慧的启迪和独特的表达方式。
江西财经大学
本科课程教学进度计划表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课程: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
学院:人文学院
教学系:文化产业管理
主讲教师:邹勇文
填表日期:2014 年2月10日
教务处制表
填写说明
1.一个教学班次填写一个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表。
2.本表是教师授课的依据和学生课程学习的概要,也是学校和院(系)进行教学检查、评价课堂教学质量和考试命题质量的重要依据。
有关非理论课教学的课程,可依此样式由院系自行设计。
3.表中“教学手段”栏主要填写讲授、多媒体教学、课件演示、练习、实验、讨论等内容;“执行情况”栏,主要填写计划落实或变更情况。
4.本表经教研室主任、院(系)教学院长(主任)审签后,不得随意变动。
如需调整,应经教研室和院系教学院长(主任)同意,并在执行栏内注明。
⒌本表一式三份(可复印)。
经审签后,任课教师、院(系)和教务处教学质量科各留一份,其电子版本由学院统一收集后交教务处教学质量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