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不同种皮颜色秣食豆的农艺性状和营养价值评价

不同种皮颜色秣食豆的农艺性状和营养价值评价

不同种皮颜色秣食豆的农艺性状和营养价值评价
不同种皮颜色秣食豆的农艺性状和营养价值评价

色彩的特性

色彩的特性 一、色彩的情感与象征 色彩本身并无固定的情感和象征意义,但由于色彩作用于人的感官,往往会引起人们的联想和感情的共鸣,从而产生一系列心理活动给色彩披上情感的轻纱,并由此迸发出对色彩的好恶感受和象征意义。因此,构成色彩的情感和象征意义的因素,主要来源于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来源于历史文化的影响和遗传的影响。 我国古代服装色彩受到“阴阳五行论”的影响,长期以来黄色最为高贵,象征中央。红色代表南方,青色代表东方,白色代表西方,黑色代表北方。隋代开始,以服装的颜色区分官员的等级,紫色和白袍为五品以上官员的常服,六品以下穿绯衫。唐代制定官员的服色为:“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绯,六品、七品服绿,八品、九品服青。”在中国帝王时代,黄色是帝王的专用色,是皇权的象征色,黄龙是帝王的徵记,诏书称“誊黄”,御车称“黄屋”,出巡用黄旗。 同样是黄色,却有不同的情感和象征。黄色迎春花,由于花开最早,迎来百花齐放的春天。迎春花的黄色和油菜花的黄色,给人以清新、舒适之感。成熟的谷物,称为金黄色,象征丰收与欢乐。 黄色具有浓厚的宗教气息,古代道士的黄色服,朝山进香的黄色香袋,佛教的建筑、服装及其装饰都用黄色。在这里,黄色的意义是“超世脱俗”。 在欧洲,由于人们对宗教的信仰和崇敬,黄色象征着太阳与光明。希腊传说中的美神穿黄色服装,罗马结婚的礼服为黄色,在希腊、罗马黄色象征吉祥;巴基斯坦民族则厌烦黄色,因为他们联想到婆罗门教的影响;阿拉伯人也讨厌黄色,因为他们把黄色与不毛之地的沙漠联在一志;叙利亚却把黄色象征死亡。等等。 中国对红色有着特殊的情感。由于红色具有兴奋、温暖、热情、喜庆、欢乐、吉祥等感情象征,因而每逢佳节张灯结彩必有红色,婚庆喜事都有红色。红色又象征威武、力量、搏斗、光荣、胜利等意义。无产阶级革命的兴起,红色又具有革命的新意。在我国,解放军的前身称为“红军”,我们的国旗、党旗的红色是革命、胜利的象征。 在印度,红色表示生命活力、朝气、热烈。印度妇女额头上点红印,不仅不装饰美,而且表示三层含义;一是表示她已婚;二是表示她的丈夫健在;三是表示她在家庭平安、吉祥。日本的国旗是红与白,红与白是日本人宗教信仰的概念。 红、橙、黄称为暖色调,红的波长0.76-0.63μm,是一种刺激性较强的色光。人们看到红色,可以联想到阳光、烈火,有“热”感;黄色的波长为0.6-0.57μm,是一种温和的暖色;橙色的波长在红与黄之间,“热”感不如红色,但比黄色“热”

彩色玉米调查

彩色玉米调查 调查目的:了解西安市场上销售的彩色玉米种类及销售情况调查方法:通过在华润万家,爱家、沃尔玛超市以及五路口,北大 街等街头流动摊贩实际调查,网上查找相关资料。 导言:玉米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粮食作物之一,栽培历史估计有5000年之久,我国是农业国家,玉米是主要的农作物。我们一般见到的玉米都是黄色的籽粒,除此以外,其实还有很多颜色各异的彩色玉米。 我们常见的黄色玉米是由于玉米籽粒的胚乳中含有一类叫做类胡萝卜素的色素,包括玉米黄质、β-胡萝卜素等。而彩色玉米是由彩色花粉“混”出的多色玉米 彩色玉米,一棵穗上最多有五种颜色——白色、黄色、粉红色、紫色和黑色,看上去光鲜靓丽。那这种彩色玉米是不是添加了某些人工色素才呈现新奇的颜色?农科院专家表示,它既不是染色后的结果,也不是传闻中的转基因作物,而是通过不断自然分离选育而成。一般需要7代才能成功。玉米是异花授粉植物,雄花和雌穗不长在同一部位。科研人员把黑色、紫色、黄色、白色等不同颜色玉米品种的雄花花粉混合在一起授给某一雌穗,就会得到第一代颜色混杂的…杂种?玉米。如果想培育除黑紫相间的玉米,就选择颜色相对好的目标个体进行连续多代自交,后代会出现各种分离,经过6-7代坚持不懈地自交选择,才会获得相对稳定的彩色玉米材料,最后通过…父亲?和…母亲?的组配,得到黑紫玉米杂交种供生产应用。 彩色玉米的种类: 1.印度红玫瑰爆裂玉米。该品种采用系统杂交方法选育而成。株高160厘米,穗长15厘米左右,籽粒红色,光彩鲜丽,穗型整齐美观,品质一流,爆花率极高,亩彩色玉米产300 公斤。街头手摇爆米花机多用的是该品种。 2.巴西五彩玉米。该品种又叫“变色玉米”,是从巴西单穗引进系统选育而成的新型粘玉米。最大特点是自然分色,种时种籽为黑红色,待青玉米成熟后即变成黑、白、黄等颜色相间美丽多彩的玉米,让人既惊奇又喜爱,食用香粘可口,风味独特。

对2015-2017年间常规玉米的农艺性状进行分析

对2015-2017年间常规玉米的农艺性状进行分析 摘要:为了筛选出适合在福清及周边地区种植的玉米品种,通过2015-2017年间对6个常规玉米品种和在2017年间5种水果玉米、甜糯玉米15个品种的对比种植试验,以掌握其农艺性、丰产稳定性等特征,利用LSD法与高稳系数法进行数据分析,筛选出明甜系列、南玉1号、华健1号、晶甜9号、南玉218、苏玉39几种经济效益较高的玉米品种推广种植。 关键词:玉米;高稳系数;农艺性状;产量对比 Abstract: In order to select the maize varieties with highter econnomic to popularize ,6 varieties of conventional corn were tested during 2015-2017 and 5 kinds of fruit corn, 15 varieties of sweet-waxy maize were tested in 2017.So we can grasp their agronomic, high yield stability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LSD method and high stability coefficient method, several maize varieties with high economic benefit, such as Mingtian series, Nanyu 1, Hua Jian 1, Jingtian 9, Nanyu 218, Suyu 39, were selected. Key words:maize; Hight Stability Coefficient;agronomic characters;production comparison 玉米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每年全球的玉米总产量比其他任何作物产量都要高。中国的玉米市场巨大,在2000年,玉米成为仅次于水稻的中国第二大粮食作物。[1]2014年世界玉米总产量为10亿4千万吨,其中美国以世界总量的35%占据首位,中国占21%,产量仅次于美国。在全国玉米的6个种植区域中,福建省所在的南方丘陵玉米区的种植面积占全国种植总面积的6%,总产量占全国产量的5%【2】。为了筛选出适合福建福清地区种植推广的玉米品种,以开 拓玉米销售业务,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闽绿合作社于2015年至2017年3年间内,在福清镜洋镇的生产种植基地对我省已审定或国家审定涵盖我省的若干玉米品种进行对照种植,对这些玉米品种在福清镜洋镇种植的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等进行客观评价。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点及环境 试验地点位于福清镜洋镇浮山村,试验点中心纬度为北纬N25°44′39.22″,东经E119°15′52.46″,海拔81m。基地周围低山环绕,属南亚热带海洋性 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19.7℃,年无霜期325天,年平均降雨量约1250毫米,面积250亩,土壤肥力中等。

美术色彩基础知识-精选.pdf

美术色彩基础知识入门大全 我们生活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天空、草地、海洋、漫无边际的薰衣草都有它们各自的 色彩。你、我、他也有自己的色彩,代表个人特色的衣着、家装、装饰物的色彩,可以充分 反映人的性格、爱好、品位。 设计爱好者对色彩的喜爱更是“如痴如狂”,他们知道色彩不仅仅是点缀生活的重要角色,它也是一门学问。要在设计作品中灵活、巧妙的运用色彩,使作品达到各种精彩效果, 就必须对色彩好好研究一番。今天我们首先学习一些关于色彩的最简单、基础也是很重要知识,感受一下色彩运用的妙处! 第一部分(认识什么是色彩的) 一、色彩的构成 色彩一般分为无彩色和有彩色两大类。无彩色是指白、灰、黑等不带颜色的色彩,即反射白光的色彩,如图1。 图1 有彩色是指红、黄、蓝、绿等带有颜色的色彩,如图2中的色彩。 图2

二、色彩的对比 在一定条件下,人对同一色彩有不向的感受。色彩单一给人一种印象。在不同的环境下,多色彩给人另一种印象。色彩之间这种相互作用的关系称“色彩对比”。 色彩对比包括两方面。其一,时间隔序,称“同时发生的对比”;其二,空间位置,称 “连贯性的对比”。对比本来是指性质对立的双方相互作用、相互排斥。然而,在某种条件下,对立的双方也会相互融合、相互协调。并置的不同色调往往相抵消对方的色彩,这种相互抵消的现象称“同化现象。对比的具体运用和效果,将在以后的文章中再详细讲解。 三、色彩的表现手法 人的色感可用色彩三属性——色调、亮度、饱和度表示。不过三属性毫无差异的同一 色彩会因所处位置、肯景物不同而给人截然相反的印象。我们以蓝色编织物和蓝色木地板为例,图3,假定它们的三属性相同,但在观赏者的眼中,编织物的色彩与木地板的色彩毫 无共同之处。这种现象称为“色彩的表现形式”。 图3 色彩的表观形式包括面色、表面色、空间色等。面色又称“管窥色”,像天空色彩平平 展展,缺乏质感,给人柔软的感觉(图4)。 图4

食品营养与健康 2.1食物营养价值的评价

10-2.1食物营养价值的评价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食物营养价值的评价。 人类的食物是多种多样的,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完全相同。除母乳外,任何一种天然食物都不能在质和量上满足人体对营养的需要。 食品的营养价值是指食品中所含营养素和热能,能够满足人体营养需要的程度,包括了营养素的种类是否齐全、数量及其相互比例是否合理以及能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的程度。营养价值有高低之分,含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及比例适宜,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利用的食物,营养价值相对较高;否则,其营养价值相对较低。(图片10-1) 食物的营养价值具有相对性、差异性和易变性的特点。 几乎所有天然食物中都含有人体所需要的一种以上的营养素,但没有一种食品的营养价值能完全满足人体的需要;不同的食物中热能和营养素的含量不同,同种食物的不同品种、不同部位、不同产地、不同成熟程度之间也会有差别;食物的营养价值也会受储存、加工和烹饪的影响;有些食物中存在天然的抗营养因素或有毒物质。 所以能够了解各种食物的营养价值,就可以指导我们科学地选取食品和合理地搭配营养,平衡膳食,从而增进健康、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图片10-2)下面,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食物的营养素密度与能量密度两个概念。 营养素密度是指食物中某营养素满足人体需要的程度。营养素密度公式表示为,一定量食物中的某营养素含量,除以该营养素的推荐摄入量RNI或适宜摄入量AI值。 公式为: 营养素密度=一定量食物中的某种营养素含量/该营养素的推荐摄入量RNI 或适宜摄入量AI 食物的能量密度是指食物中所含有的能量满足人体需要的程度。这里的人体需要,是以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为依据的。能量密度公式表示为,一定量食物提供的能量,除以能量推荐摄入量RNI值。 公式为: 能量密度=一定量食物提供的能量/能量推荐摄入量RNI 接下来我们要探讨的是食物营养质量指数(INQ)及其应用。

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及因子分析

学报,2002,57(5):531-538. [3]曲均峰.化肥施用与土壤环境安全效应的研究[J].磷肥与复肥,2010,25(1):10-12. [4]徐谦,朱桂珍,向俐云.北京市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调查与防治对策研究[J].农村生态环境,2002,18(2):24-28. [5]张洪程,戴其根,霍中洋,等.水稻超高产栽培研究与探讨[J].中国稻米,2012,18(1):1-14. [6]江立庚,曹卫星,甘秀芹,等.不同施氮水平对南方早稻氮素吸收利用及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4,37(4):490-496. [7]孟琳,王强,黄启为,等.猪粪堆肥与化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和氮效率的影响[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08,24(1):68-71.[8]黄昌勇.土壤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44-45.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单产水平不高,与美国相比,在育种水平、栽培技术、产量方面有很大差异。美国是世界上生产玉米最多的国家,玉米种植面积占世界玉米总面积的1/4,总产量占世界的1/2,单产水平高[3]。在我国加入WTO 后,杜邦先锋种业、孟山都、先正达、KWS 等外国种业纷纷进入我国,给我国玉米育种科研单位和种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为更快的摆脱困境,及早赶上国外品种的水平,在充分发挥本土玉米种质资源优势基础上,积极引进国外资源材料,提升育种水平是当务之急。 为此,利用国内外10份外引优势系为父本,利用通化市农科院4份自选系为母本,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对所组配的40个组合17个数量性状进行调查与测量,并进行了相关分析、因子分析,为创制强优玉米新组合和基础材料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选用自选系Reid 血缘的通1009、通852、通465 及黄旅血缘的通B20共4份材料为母本,以外来材料Ph09b 、Ph2vk 、Ph6jm 、Ph4cv 、Ph1w2、Kx3564♀、 K208、K210、五谷704♂、EP9共10份材料为父本进 行杂交组合配制。具体情况见表1。 1.2试验方法 2012年按NCII 遗传交配设计,共配制40个杂 交组合,其中近缘基础材料测试26个组合,准优势群测配14个。2013年在通化市农科院试验田进行杂交组合鉴定试验,杂交组合鉴定试验以先玉335为对照品种。杂交组合鉴定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 3次重复,2行区,行长4m ,行距65cm ,株距25cm , 密度61541株/hm 2,单粒播种。杂交组合鉴定试验调 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及因子分析 作者简介:李忠南(1991-),男,在读硕士。 李忠南1 王越人2 李福林2 张 建2 李光发2 (1.吉林农业大学 长春130118;2.吉林省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海龙135007) 摘要:通过对14份玉米自交系进行10×4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试验,遗传分析表明:参试各组合在出苗率、出苗时间、吐丝时间、出蓼-吐丝间隔时间、株高、穗位高、吐丝-成熟时间、成熟日数、收获籽粒水分、脱粒水分、公顷产量、穗长、穗行数、秃尖长度、百粒重、粒穗比、容重17个数量性状上差异较大。通过对这17个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表明,有20个性状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有43个性状间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通过因子分析表明,产量、穗长、百粒重、出蓼-吐丝间隔时间短,是品种选育的第一要素;合理的株高、穗位、吐丝时间,是品种选育的第二要素;较低的收获水分,脱粒水分,较小的秃尖是品种选育的第三要素;适当的吐丝-成熟日数、成熟日数、穗行数,是品种选育的第四要素。关键词:玉米;数量性状;相关;因子;分析39--

颜色特征常用的特征提取与匹配方法

颜色直方图: 全局颜色直方图:反映的是图像中颜色的组成分布,即出现了哪些颜色以及各种颜色出现的概率,Swain 和 Ballard最先提出了使用颜色直方图作为图像颜色特征的表示方法。他们还指出:颜色直方图相对于图像的以观察轴为轴心的旋转以及幅度不大的平移和缩放等几何变换是不敏感的,颜色直方图对于图像质量的变化(如模糊)也不甚敏感。颜色直方图的这种特性使得它比较适合于检索图像的全局颜色相似性的场合,即通过比较颜色直方图的差异来衡量两幅图像在颜色全局分布上的差异。 颜色直方图的主要性质有:直方图中的数值都是统计而来,描述了该图像中关于颜色的数量特征,可以反映图像颜色的统计分布和基本色调;直方图只包含了该图像中某一颜色值出现的频数,而丢失了某象素所在的空间位置信息;任一幅图像都能唯一的给出一幅与它对应的直方图,但不同的图像可能有相同的颜色分布,从而就具有相同的直方图,因此直方图与图像是一对多的关系;如将图像划分为若干个子区域,所有子区域的直方图之和等于全图直方图;一般情况下,由于图像上的背景和前景物体颜色分布明显不同,从而在直方图上会出现双峰特性,但背景和前景颜色较为接近的图像不具有这个特性。 累加直方图:当图像中的特征并不能取遍所有可取值时,统计直方图中会出现一些零值。这些零值的出现会对相似性度量的计算带来影响,从而使得相似性度量并不能正确反映图像之间的颜色差别。为解决这个问题,在全局直方图的基础上,Stricker和Orengo进一步提出了使用“累加颜色直方图”的概念。在累加直方图中,相邻颜色在频数上是相关的。相比一般直方图,虽然累加直方图的存储量和计算量有很小的增加,但是累加直方图消除了一般直方图中常见的零值,也克服了一般直方图量化过细过粗检索效果都会下降的缺陷。一般的颜色直方图由于颜色空间是三维的,具有相同的三通道独立分布,但其联合分布并不为一。这种不考虑联合分布的方法,会导致在结果集中不相似的图像数目增加。

颜色的特性

一、红色的色感温暖,性格刚烈而外向,是一种对人刺激性很强的色。红色容易引起人的注意,也容易使人兴奋、激动、紧张、冲动、还是一种容易造成人视觉疲劳的色。 1、在红色中加入少量的黄,会使其热力强盛,趋于躁动、不安。 2、在红色中加入少量的蓝,会使其热性减弱,趋于文雅、柔和。 3、在红色中加入少量的黑,会使其性格变的沉稳,趋于厚重、朴实。 4、在红中加入少量的白,会使其性格变的温柔,趋于含蓄、羞涩、娇嫩。 二、黄色的性格冷漠、高傲、敏感、具有扩张和不安宁的视觉印象。黄色是各种色彩中,最为娇气的一种色。只要在纯黄色中混入少量的其它色,其色相感和色性格均会发生较大程度的变化。 1、在黄色中加入少量的蓝,会使其转化为一种鲜嫩的绿色。其高傲的性格也随之消失,趋于一种平和、潮润的感觉。 2、在黄色中加入少量的红,则具有明显的橙色感觉,其性格也会从冷漠、高傲转化为一种有分寸感的热情、温暖。 3、在黄色中加入少量的黑,其色感和色性变化最大,成为一种具有明显橄榄绿的复色印象。其色性也变的成熟、随和。 4、在黄色中加入少量的白,其色感变的柔和,其性格中的冷漠、高傲被淡化,趋于含蓄,易于接近。 三、蓝色的色感冷嘲热讽,性格朴实而内向,是一种有助于人头脑冷嘲热讽静的色。蓝色的朴实、内向性格,常为那些性格活跃、具有较强扩张力的色彩,提供一个深远、广埔、平静的空间,成为衬托活跃色彩的友善而谦虚的朋友。蓝色还是一种在淡化后仍然似能保持较强个性的色。如果在蓝色中分别加入少量的红、黄、黑、橙、白等色,均不会对蓝色的性格构成较明显的影响力。 1、如果在橙色中黄的成份较多,其性格趋于甜美、亮丽、芳香。 2、在橙色中混入小量的白,可使橙色的知觉趋于焦躁、无力。 四、绿色是具有黄色和蓝色两种成份的色。在绿色中,将黄色的扩张感和蓝色的收缩感相中庸,将黄色的温暖感与蓝色的寒冷感相抵消。这样使得绿色的性格最为平和、安稳。是一种柔顺、恬静、潢足、优美的色。 1、在绿色中黄的成份较多时,其性格就趋于活泼、友善,具有幼稚性。 2、在绿色中加入少量的黑,其性格就趋于庄重、老练、成熟。 3、在绿色中加入少量的白,其性格就趋于洁净、清爽、鲜嫩。 五、紫色的明度在有彩色的色料中是最低的。紫色的低明度给人一种沉闷、神秘的感觉。 1、在紫色中红的成份较多时,其知觉具有压抑感、威胁感。 2、在紫色中加入少量的黑,其感觉就趋于沉闷、伤感、恐怖。 3、在紫色中加入白,可使紫色沉闷的性格消失,变得优雅、娇气,并充满女性的魅力。 六、白色的色感光明,性格朴实、纯洁、快乐。白色具有圣洁的不容侵犯性。如果在白色中加入其它任何色,都会影响其纯洁性,使其性格变的含蓄。 1、在白色中混入少量的红,就成为淡淡的粉色,鲜嫩而充满诱惑。 2、在白色中混入少量的黄,则成为一种乳黄色,给人一种香腻的印象。 3、在白色中混入少量的蓝,给人感觉清冷、洁净。

玉米农艺性状调查标准

1.株高:开花后每区测20株,自地面至雄穗顶端的平均高度,以厘米表示。 2.穗位高:与株高同时测定,自地面至最上部果穗着生节的平均高度,以厘米表示。 3.茎粗:与以上2项同时测定,植株地上部第3节间扁面的平均直径,以厘米表示。 4.株型:抽雄后目测,分平展、半紧凑、紧凑型记载。 5.芽鞘色:展开2叶之前,目测幼苗第一叶的叶鞘出现时的颜色,分绿、浅紫、紫、深紫等。 6.苗期叶色:在可见叶4~5片时调查叶片色,分浅绿、绿、深绿、绿紫等。 7.幼苗干重:定苗时每区取50株,称量幼苗的烘干重,求得平均值,以克表示。 8.叶数(片/株):每小区定点10株,随着玉米生长,标记叶片。抽雄期后调查主茎叶数,求其平均数,保留小数后1位。 9.生长速度:出苗后至抽穗每7-15 d测量一次,每区固定取样20株,测量自地面至最长叶顶端的平均长度,以厘米表示。 10.保绿度:目测成熟后茎叶呈绿色的百分比。 11.茎色:蜡熟期后调查小区群体植株的茎色,分浅绿、绿、深绿、浅紫、紫、深紫等。 12.颖色:抽雄期调查小区群体植株的雄穗外颖颜色,分浅绿、绿、深绿、浅紫、紫、深紫等。 13.花药色:散粉期调查小区群体植株雄穗的花药颜色,分绿、黄、橙、浅紫、紫、深紫等。

14.花丝色:吐丝期调查小区群体植株雌穗的花丝颜色,分黄、浅绿、绿、黄、橙黄、粉、紫红、深紫、上粉下绿等。特异株要单独记载,计算比率。 15.倒伏率(根倒):植株倾斜度大于45度者占全区株数的百分比,倒伏后立即调查。 16.倒折率(茎折):果穗以下部位折断的植株占全区株数的百分比,收获前调查。 17.空秆率:成熟后调查不结果穗、或果穗结实20粒以下的植株占全区株数的百分比。 18.双穗株率:成熟后调查结有双穗(第二穗结实20粒以上)的植株占全区株数的百分比。 19.单株穗数:每株出现的果穗的总数(包括结实和不结实的果穗。) 20.折断率:全田因风、虫及其它灾害倒折植株的百分数(以果穗以下折断为准)。 21.倒伏度:植株倒伏的程度分4级:0(直立);1(倾斜30度);2(倾斜60度);3(全部倒伏)。 22.黑穗病株率:全田染病植株占全部植株的百分数。 23.螟虫株率:全田被螟虫为害的植株占全部植株的百分数。 24.叶面积:指绿叶面积,是表示绿色植株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绿叶大小的参数。 单叶的叶面积(cm2)=叶片中脉长度(cm)×叶片最大宽度(cm)×0.7 上式中的0.7实际数值为0.69583,为计算系数。即用求积仪测量的实际面积与长×宽的面积比例。 单株叶面积(cm2)=全株各叶片中脉长度与最大宽度乘积之和(cm2) ×0.7。

图像颜色特征提取基本知识

一、颜色特征 1 颜色空间 1.1 RGB 颜色空间 是一种根据人眼对不同波长的红、绿、蓝光做出锥状体细胞的敏感度描述的基础彩色模式,R、 G、B 分别为图像红、绿、蓝的亮度值,大小限定在 0~1 或者在 0~255。 1.2 HIS 颜色空间 是指颜色的色调、亮度和饱和度,H表示色调,描述颜色的属性,如黄、红、绿,用角度 0~360度来表示;S 是饱和度,即纯色程度的量度,反映彩色的浓淡,如深红、浅红,大小限定在 0~1;I 是亮度,反映可见光对人眼刺激的程度,它表征彩色各波长的总能量,大小限定在 0~1。1.3 HSV 颜色模型 HSV 颜色模型依据人类对于色泽、明暗和色调的直观感觉来定义颜色, 其中H (Hue)代表色度, S (Saturat i on)代表色饱和度,V (V alue)代表亮度, 该颜色系统比RGB 系统更接近于人们的经验和对彩色的感知, 因而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视觉领域。 已知RGB 颜色模型, 令M A X = max {R , G, B },M IN =m in{R , G,B }, 分别为RGB 颜色模型中R、 G、 B 三分量的最大和最小值, RGB 颜色模型到HSV 颜色模型的转换公式为: S =(M A X - M IN)/M A X H = 60*(G- B)/(M A X - M IN) R = M A X 120+ 60*(B – R)/(M A X - M IN) G= M A X 240+ 60*(R – G)/(M A X - M IN) B = M A X V = M A X 2 颜色特征提取算法 2.1 一般直方图法

玉米农艺性状调查标准

1. 株高:开花后每区测20株,自地面至雄穗顶端的平均高度,以厘米表示。 2.穗位高:与株高同时测定,自地面至最上部果穗着生节的平均高度,以厘米表示。 3.茎粗:与以上2项同时测定,植株地上部第3节间扁面的平均直径,以厘米表示。 4. 株型:抽雄后目测,分平展、半紧凑、紧凑型记载。 5. 芽鞘色:展开2叶之前,目测幼苗第一叶的叶鞘出现时的颜色,分绿、浅紫、紫、深紫等。 6. 苗期叶色:在可见叶4~5片时调查叶片色,分浅绿、绿、深绿、绿紫等。 7.幼苗干重:定苗时每区取50株,称量幼苗的烘干重,求得平均值,以克表示。 8. 叶数(片/株):每小区定点10株,随着玉米生长,标记叶片。抽雄期后调查主茎叶数,求其平均数,保留小数后1位。 9. 生长速度:出苗后至抽穗每7-15 d测量一次,每区固定取样20株,测量自地面至最长叶顶端的平均长度,以厘米表示。 10. 保绿度:目测成熟后茎叶呈绿色的百分比。 11. 茎色:蜡熟期后调查小区群体植株的茎色,分浅绿、绿、深绿、浅紫、紫、深紫等。 12. 颖色:抽雄期调查小区群体植株的雄穗外颖颜色,分浅绿、绿、深绿、浅紫、紫、深紫等。 13. 花药色:散粉期调查小区群体植株雄穗的花药颜色,分绿、黄、橙、浅紫、紫、深紫等。 14. 花丝色:吐丝期调查小区群体植株雌穗的花丝颜色,分黄、浅绿、绿、黄、橙黄、粉、紫红、深紫、上粉下绿等。特异株要单独记载,计算比率。 15. 倒伏率(根倒):植株倾斜度大于45度者占全区株数的百分比,倒伏后立即调查。 16. 倒折率(茎折):果穗以下部位折断的植株占全区株数的百分比,收获前调查。 17. 空秆率:成熟后调查不结果穗、或果穗结实20粒以下的植株占全区株数的百分比。 18. 双穗株率:成熟后调查结有双穗(第二穗结实20粒以上)的植株占全区株数的百分比。 19.单株穗数:每株出现的果穗的总数(包括结实和不结实的果穗。) 20. 折断率:全田因风、虫及其它灾害倒折植株的百分数(以果穗以下折断为准)。 21.倒伏度:植株倒伏的程度分4级:0(直立);1(倾斜30度);2(倾斜60度);3(全部倒伏)。 22.黑穗病株率:全田染病植株占全部植株的百分数。 23.螟虫株率:全田被螟虫为害的植株占全部植株的百分数。 24.叶面积:指绿叶面积,是表示绿色植株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绿叶大小的参数。 单叶的叶面积(cm2)=叶片中脉长度(cm)×叶片最大宽度(cm)×0.7 上式中的0.7实际数值为0.69583,为计算系数。即用求积仪测量的实际面积与长×宽的面积比例。 单株叶面积(cm2)=全株各叶片中脉长度与最大宽度乘积之和(cm2)×0.7。 每公顷叶面积(m2)=平均单株叶面积(cm2)×每公顷株数÷10000(cm2/m2) 上式中平均单株叶面积的计算通常需在20株以上。 在叶面积测定过程中,应将测定植株始终固定,对其绿叶面积予以系统的测定,一般每隔7~10 d测定一次。但在某一措施(如施肥、灌水)实施后或受某种特殊条件影响后,均应及时测定叶面积的变化,而不必受7~10 d的限制。 25.叶面积指数:表示单位土地面积上的绿叶面积。其计算如下: 叶面积指数=每公顷叶面积(m2)÷10000(m2)

玉米实验调查表及调查方法

玉米品种比较试验调查表及调查方法 1.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5行区,小区面积20平方米,实收中间3行(面积12平方米)计产,四周设不少于2行的保护行。种植密度为4500-5000株/亩。 2.参试品种生育期应与对照先玉335同期,对照成熟当天,不论成熟与否,全部收获。 第一次重复边行2行调查生育期,第二次重复边行收15穗室内考种。 3.试验要有代表性,施肥水平与当地生产水平相当,农家肥不要每年都施,争取2-3年一次,试验管理应高于当地生产水平,每项田间管理措施和测定要在同一天内完成,如遇特殊天气,同一重复必须在同一天内完成。 4.调查表中每项都必须填写,不可缺项。 5.植株形态性状中幼苗叶鞘色、叶片色、叶缘色、花药色、花丝色、颖壳色、雄穗分枝数以指定单位调查结果为准,其他单位也参与调查,其结果用于对承试人员技术水平和试验态度进行衡量。 6、平均值对照。产量为核心的作物,无合适对照品种或对照品种表现异常时(例如对照品种产量低于组内品种平均产量时),用组内品种平均产量做对照;如对照品种表现正常,仍以其为对照。 七、生育阶段气象资料

八、生育期和生物学特性记载 九、经济性状 4

5

十、产量结果表(小区产量以实收面积12平方米计,小区产量保留2位小数,亩产保留1位小数。含水量按14%计) 测水仪实测籽粒含水量;小区产量为小区脱粒产量与含水量折率成标准水后小区产量;果穗数为小区实收穗数;果穗鲜重为收获时小区果穗鲜重(去苞叶)。 附件1:玉米品种试验调查项目和标准 A.1 物候期 A.1.1 播种期:播种当天的日期,以月/日表示,下同。 A.1.2 出苗期:全区有50%穴数幼苗出土高达2cm时的日期。 A.1.3 苗势:幼苗健壮程度,分强、中、弱三级。 A.1.4 吐丝期:全区50%以上的雌穗吐出花丝的日期。 A.1.5 抽雄期:小区50%以上的植株雄穗顶端露出顶叶的日期。 A.1.6 成熟期:90%籽粒出现成熟黑层的日期。 A.1.7 生育期:从出苗到出现成熟黑层的天数。 A.2 新品种测试及农艺性状 A.2.1 幼苗叶鞘色:展开2叶之前,目测幼苗第一叶的叶鞘出现时的颜色,分 绿色、紫色。 A.2.2 叶片色:在植株生长到3-4叶时目测,分淡绿、绿、深绿等。 A.2.3 叶缘色:在植株生长到3-4叶时目测,分白色和紫色等。 A.2.4 花丝颜色:吐丝期,新鲜花丝长出约5厘米时观测雌穗新鲜花丝颜色,

食物营养价值评价(精)

食物营养价值评价 一、食物营养价值的评价方法 食物的营养价值:是指食物中所含的各种营养素和能量满足人体营养需要的程度。 影响食物营养价值的因素: 种类:营养素的种类是否齐全 数量:是否能满足人体的需要 比例:营养素之间的比例是否适宜 其他:★营养素的消化吸收利用程度 ★储存、加工和烹调的影响 (一)营养素的种类和数量 1、测定方法: 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微生物法、酶分析法 实际工作中,常通过查阅食物成分表,计算食物中各种营养素的含量和他们之间的各种比值,初步评定食物的营养价值 2、评价: 营养素的种类和营养素的含量越接近人体需要,表示该食物的营养价值就越高 (二)营养质量指数 营养质量指数(index of nutritional quality,INQ ):指营养素密度与能量密度之比,是Hansen 在1979年推荐作为评价食物营养价值的指标。公式如下: 营养素密度:指食物中某种营养素含量占参考摄入量的比 能量密度:指该食物中所含能量占参考摄入量的比 1、INQ 的计算方法: (1)查《食物成分表》,找出某种营养素含量; (2)查膳食中国居民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确定某一人群能量与营养素膳食参考摄入量; (3)计算某种食物的营养素密度: 公式: 营养素密度=营养素含量/该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INQ 某营养素密度 某种营养素含量/该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所含能量/能量参考摄入量 能量密度

(4)计算某种食物的能量密度: 公式: 能量密度=能量含量/能量素参考摄入量 (5)计算某一食物中营养素INQ值: 公式: INQ=营养素密度/能量密度 2、评价 (1)INQ=1:表示食物的该营养素与能量含量对该摄入量的人的营养需要达到平衡; (2)INQ>1:表示食物该营养素的摄入量高于能量,故INQ≥1,为营养价值高;(3)INQ<1:表示此食物中该营养素的摄入量低于能量的摄入,长期食用此种食物可能发生该营养素的不足或能量过剩,其营养价值低。 (三)食物利用率 食物利用率:是指食物进入体内后被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的程度。 公式: 食物利用率=(饲养期间动物的增重值(g)/饲养期间总的饲料消耗量(g))*100% (1)意义:常用于整体食物或混合食物的营养评价。常被作为新食物资源、婴幼儿食品的评价方法。 (2)方法:一般用动物饲养方法来测定,选用成长期的大鼠或小鼠,计算饲料利用和体重增加的多少 (3)影响因素:宏量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能量 (4)评价:结果的百分数越高,说明该食物在体内越能够充分利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反之则该食物的营养价值较低。 (四)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 食物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GI)简称血糖指数:指餐后不同食物血糖耐量曲线在基线内面积与标准糖(葡萄糖)耐量面积之比,以百分比表示。 1981年由美国Jenkins提出。 公式: GI=(某食物在食后2h血糖曲线下面积/相当含量葡萄糖在食后2h血糖曲线下面积)*100% 食物血糖耐量曲线: 被试者在清晨抽血测定空腹血糖浓度,然后一次服用100g(或1.75g/kg体重)葡萄糖,隔0.5、1、2小时各测定血糖一次。以时间为横坐标,血糖浓度为纵坐标,绘成曲线如图1,此曲线一般称糖耐量曲线。

(完整word版)颜色表大全及配色方案,推荐文档

颜色表大全温馨提示:快速查找颜色请按Ctrl+F 鸨色#f7acbc 赤白橡 #deab8a 油色 #817936 绀桔梗 #444693 踯躅色#ef5b9c 肌色 #fedcbd 伽罗色 #7f7522 花色 #2b4490 桜色#feeeed 橙色 #f47920 青丹 #80752c 瑠璃色 #2a5caa 蔷薇色#f05b72 灰茶 #905a3d 莺色 #87843b 琉璃绀 #224b8 韩红#f15b6c 茶色 #8f4b2e 利久色 #726930 绀色 #003a6c 珊瑚色#f8aba6 桦茶色 #87481f 媚茶 #454926 青蓝 #102b6 红梅色#f69c9f 枯茶 #5f3c23 蓝海松茶 #2e3a1f 杜若色 #426ab3 桃色#f58f98 焦茶 #6b473c 青钝 #4d4f36 胜色 #46485 薄柿#ca8687 柑子色 #faa755 抹茶色 #b7ba6b 群青色 #4e72b8

薄红梅#f391a9 杏色 #fab27b 黄緑 #b2d235 铁绀 #181d4b 曙色#bd6758 蜜柑色 #f58220 苔色 #5c7a29 蓝铁 #1a2933 红色#d71345 褐色 #843900 若草色 #bed742 青褐 #121a2a 赤丹#d64f44 路考茶 #905d1d 若緑 #7fb80e 褐返 #0c212b 红赤#d93a49 饴色 #8a5d19 萌黄 #a3cf62 藤纳戸 #6a6da9 臙脂色#b3424a 丁子色 #8c531b 苗色 #769149 桔梗色 #585eaa 真赭#c76968 丁子茶 #826858 草色 #6d8346 绀蓝 #494e8 今様色#bb505d 黄栌 #64492b 柳色 #78a355 藤色 #afb4db 梅染#987165 土器色 #ae6642 若草色 #abc88b 藤紫 #9b95c9 退红色黄枯茶松叶色青紫

色彩的种类与基本特性

色彩的种类与基本特性 色彩的种类 丰富多样的颜色可以分成两个大类无彩色系和有彩色系: 1.无彩色系无彩色系是指白色、黑色和由白色黑色调合形成的各种深浅不同的灰色。无彩色按照一定的变化规律,可以排成一个系列,由白色渐变到浅灰、中灰、深灰到黑色,色度学上称此为黑白系列。黑白系列中由白到黑的变化,可以用一条垂直轴表示,一端为白,一端为黑,中间有各种过渡的灰色。纯白是理想的完全反射的物体,纯黑是理想的完全吸收的物体。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纯白与纯黑的物体,颜料中采用的锌白和铅白只能接近纯白,煤黑只能接近纯黑。无彩色系的颜色只有一种基本性质——明度。它们不具备色相和纯度的性质,也就是说它们的色相与纯度在理论上都等于零。色彩的明度可用黑白度来表示,愈接近白色,明度愈高;愈接近黑色,明度愈低。黑与白做为颜料,可以调节物体色的反射率,使物体色提高明度或降低明度。 2.有彩色系(简称彩色系)彩色是指红、橙、黄、绿、青、蓝、紫等颜色。不同明度和纯度的红橙黄绿青蓝紫色调都属于有彩色系。有彩色是由光的波长和振幅决定的,波长决定色相,振幅决定色调。 色彩的基本特性 有彩色系的颜色具有三个基本特性:色相、纯度(也称彩度、饱和度)、明度。在色彩学上也称为色彩的三大要素或色彩的三属性。 1.色相色相是有彩色的最大特征。所谓色相是指能够比较确切地表示某种颜色色别的名称。如玫瑰红、桔黄、柠檬黄、钴蓝、群青、翠绿……从光学物理上讲,各种色相是由射人人眼的光线的光谱成分决定的。对于单色光来说,色相的面貌完全取决于该光线的波长;对于混合色光来说,则取决于各种波长光线的相对量。物体的颜色是由光源的光谱成分和物体表面反射(或透射)的特性决定的。 2.纯度(彩度、饱和度)色彩的纯度是指色彩的纯净程度,它表示颜色中所含有色成分的比例。含有色彩成分的比例愈大,则色彩的纯度愈高,含有色成分的比例愈小,则色彩的纯度也愈低。可见光谱的各种单色光是最纯的颜色,为极限纯度。当一种颜色掺人黑、白或其他彩色时,纯度就产生变化。当掺人的色达到很大的比例时,在眼睛看来,原来的颜色将失去本来的光彩,而变成掺和的颜色了。当然这并不等于说在这种被掺和的颜色里已经不存在原来的色素,而是由于大量的掺人其他彩色而使得原来的色素被同化,人的眼睛已经无法感觉出来了。 有色物体色彩的纯度与物体的表面结构有关。如果物体表面粗糙,其漫反射作用将使色彩的纯度降低;如果物体表面光滑,那么,全反射作用将使色彩比较鲜艳。 3.明度明度是指色彩的明亮程度。各种有色物体由于它们的反射光量的区别而产生颜色的明暗强弱。色彩的明度有两种情况:一是同一色相不同明度。如同一颜色在强光照射下显得明亮,弱光照射下显得较灰暗模糊;同一颜色加黑或加白掺和以后也能产生各种不同的明暗层次。二是各种颜色的不同明度。每一种纯色都有与其相应的明度。黄色明度最高,蓝紫色明度最低,红、绿色为中间明度。色彩的明度变化往往会影响到纯度,如红色加入黑色以后明度降低了,同时纯度也降低了;如果红色加白则明度提高了,纯度却降低了。 有彩色的色相、纯度和明度三特征是不可分割的,应用时必须同时考虑这三个因素。 =================================================== 色彩生理理论:色彩的错视与幻觉 当外界物体的视觉刺激作用停止以后,在眼睛视网膜上的影像感觉并不会立刻消失,这种视

(完整版)2018年国家玉米记载标准

普通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调查项目和标准 A.1 物候期 A.1.1 播种期:播种当天的日期,以日/月表示,下同。 A.1.2 出苗期:全区有50%穴数幼苗出土高达2cm时的日期。 A.1.3 苗势:幼苗健壮程度,分强、中、弱三级。 A.1.4 抽雄期:全区50%以上的植株雄穗顶端露出顶叶的日期。 A.1.5 吐丝期:全区50%以上的雌穗抽出花丝的日期。 A.1.6 散粉期:全区50%以上的雄穗主轴散粉的日期。 A.1.7 成熟期:90%籽粒出现成熟黑层的日期。 A.1.8 生育期:从出苗到出现成熟黑层的天数。 A.2 农艺性状 A.2.1 叶(芽)鞘色:展开2叶之前,目测幼苗第一叶的叶鞘出现时的颜色,分绿、浅紫、紫、深紫等。 A.2.2 叶片色:在植株生长到3-4叶时目测,分淡绿、绿、深绿等。 A.2.3 雄穗分枝:散粉盛期目测10株雄穗一级侧枝数目,求其平均值。 A.2.4 颖壳颜色:散粉盛期观测雄穗主轴上部1/3处的颖壳,分绿、紫等。 A.2.5 花药颜色:散粉盛期观测雄穗主轴上部1/3处新鲜花药颜色,分绿、浅紫、紫、深紫、黑紫等。 A.2.6 花丝颜色:吐丝期,新鲜花丝长出约5厘米时观测雌穗新鲜花丝颜色,分绿、浅紫、紫、深紫、黑紫等,调查一次重复。

A.2.7 穗柄长度:腊熟期在小区边行选择10株剖开果穗苞叶,测量穗柄与穗位节间长度的比值,求其平均值。 A.2.8 果穗与茎秆角度:腊熟期观测果穗与茎秆角度,用<45°、≥45°表示。 株型:抽雄后目测,分平展、半紧凑、紧凑型记载。 A.2.9 苞叶长短:收获前观测果穗和苞叶。果穗明显露出苞叶定为短,当苞叶刚好覆盖果穗或略超出果穗定为中,苞叶明显超出果穗定为长。 A.2.10 成株叶片数:分别在植株第三叶、第五叶、第十叶和第十五叶点漆标记,在乳熟期统计10株全株叶片数,求其平均值。 A.2.11 株型:抽雄后目测,分平展、半紧凑、紧凑型记载。 A.2.12 株高:植株停止生长后,连续取小区内生育正常的10株,测量由地表到雄穗顶端的高度,求其平均值,用cm表示。 A.2.13 穗位高:测量株高的同时测量植株从地表到果穗柄着生节的高度,求其平均值,用cm表示。 A.2.14 倒伏率(根倒):植株倾斜度大于45度者占全区株数的百分比,倒伏后立即调查。 A.2.15 倒折率(茎折):果穗以下部位折断的植株占全区株数的百分比,收获前调查。 A.2.16 保绿度:目测成熟后茎叶呈绿色的百分比。 A.2.17 空秆率:成熟后调查不结果穗、或果穗结实20粒以下的植株占全区株数的百分比。 A.2.18 双穗株率:成熟后调查结有双穗(第二穗结实20粒以上)的植株占全区株数的百分比。 A.3 果穗性状(1-6项一般随机取样10穗测量)

玉米田间试验记载项目和标准

玉米田间试验记载项目和标准 一、生育期与生育时期 1.播种期:播种当天的日期,以月/日表示。 2.出苗期:全区苗高2~3cm的幼苗达50%以上的日期。 3.拔节期:全区50%以上植株基部茎节开始伸长,手摸茎秆基部能感到节的日期。 4.大喇叭口期:全区50%以上的植株上部叶片(棒三叶)甩开呈现喇叭口形的日期。 5.抽雄期:全区有50%以上植株雄穗尖端露出顶叶3~5cm的日期。 6.吐丝期:全区有50%以上的植株雌穗花丝伸出苞叶2cm 左右日期。 7.成熟期:全区90%以上的植株籽粒硬化,在籽粒基部出现糊粉层,乳线消失,并呈现出品种固有的颜色和光泽的日期。 8.生育期:从播种至成熟时所经历的天数,(或出苗至成熟所经历天数)。 二、生长发育状况 1.植株高度:选取有代表性的植株10~20株,抽雄前把叶拉直的最高点到地面的距离或量自然高度;抽雄后测定从地面至雄穗顶部的高度。一般在乳熟期调查,以cm表示。

2.茎粗:选有代表性植株10~20株,测定近地面第三节间扁圆一面的直径,以cm表示。 3.穗位高度:从地面至成熟果穗着生节位的距离,以cm 表示。 4.展开叶数露出叶环的叶片数。 5.可见叶数:拔节前心叶露出1~2cm,拔节后露出5cm 的叶片数。 6.单株叶片数:一株玉米上叶片总数。 7.单叶叶面积:A=LW×O.75式中:A为叶面积(cm 2);L为叶长(cm),即从叶环至叶尖的长度;W为叶宽(cm),即叶片最宽处;0.75为系数。 8.叶面积指数:=平均单株绿叶面积(cm2) ×单位土地面积内株数/单位土地面积(cm2) 三、测产及考种指标 1.空秆率:收获时计数全区空秆(果穗含子粒在30粒以下)株数占总株数的百分比(%)。 2.双穗率:收获时计数全区结双穗的株数占总株数的百分比(%)。 3.籽粒产量:将小区内全部果穗风干到恒重,脱粒称重,折算成每公顷产量(kg/ hm2)。如果小区内缺株数不超过5%时,不算缺株;超过5%时,不收缺株穴的相邻植株,用实收平均单株产量补上缺株产量。如果缺株超过10%,本区测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