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设计考研练习题-滑动轴承

机械设计考研练习题-滑动轴承

机械设计考研练习题-滑动轴承
机械设计考研练习题-滑动轴承

滑动轴承

一 选择题

(1) 宽径比d B /是设计滑动轴承时首先要确定的重要参数之一,通常取 d B / C 。

A. 1~10

B.0.1~1

C. 0.3~1.5

D. 3~5

(2) 下列材料中 C 不能作为滑动轴承轴瓦或轴承衬的材料。

A. ZSnSb11Cu6

B. HT200

C. GCr15

D. ZCuPb30

(3) 在非液体润滑滑动轴承中,限制p 值的主要目的是 C 。

A. 防止出现过大的摩擦阻力矩

B. 防止轴承衬材料发生塑性变形

C. 防止轴承衬材料过度磨损

D. 防止轴承衬材料因压力过大而过度发热

(4) 在滑动轴承材料中, B 通常只用于作为双金属或三金属轴瓦的表层材料。

A. 铸铁

B. 轴承合金

C. 铸造锡磷青铜

D. 铸造黄铜

(5) 在滑动轴承轴瓦材料中,最易用于润滑充分的低速重载轴承的是 C 。

A. 铅青铜

B. 巴氏合金

C. 铝青铜

D. 锡青铜

(6) 滑动轴承的润滑方法,可以根据 A C 来选择。

A. 平均压强p

B. 3pv

C. 轴颈圆周速度v

D. pv 值

(7) B 不是静压滑动轴承的特点。

A. 起动力矩小

B. 对轴承材料要求高

C. 供油系统复杂

D. 高、低速运转性能均好

(8) 设计液体动压径向滑动轴承时,若通过热平衡计算发现轴承温升过高,下列改进措施中,有效的是 C 。

A. 增大轴承宽径比

B. 减小供油量

C. 增大相对间隙

D. 换用粘度较高的油

(9) 巴氏合金用于制造 B 。

A. 单层金属轴瓦

B. 双层及多层金属轴瓦

C. 含油轴承轴瓦

D. 非金属轴瓦

(10) 含油轴承是采用 D 制成的。

A. 塑料

B. 石墨 C 铜合金 D. 多孔质金属

(11) 下述材料中, C 是轴承合金(巴氏合金)。

A. 20CrMnTi

B. 38CrMnMo

C. ZSnSb11Cu6

D. ZCuSnl0Pbl

(12) 液体摩擦动压径向轴承的偏心距e 随 B 而减小。

A. 轴颈转速n 的增加或载荷F 的增加

B. 轴颈转速n 的增加或载荷F 的减少

C. 轴颈转速n 的减少或载荷F 的减少

D. 轴颈转速n 的减少或载荷F 的增加

(13) 温度升高时,润滑油的粘度 C 。

A. 随之升高

B. 保持不变

C. 随之降低

D. 可能升高也可能降低 (14) 径向滑动轴承的直径增大1倍,长径比不变,载荷不变,则轴承的压强p 变为原来的 C 倍。

A. 2

B. 1/2

C. 1/4

D. 4

(15) 液体动压径向滑动轴承在正常工作时,轴心位置1O 、轴承孔中心位置O 及轴承中的油压分布应如图12-1的 A 所示。

图12-1

A. (a)

B. (b)

C. (c)

D. (d)

(16) 动压液体摩擦径向滑动轴承设计中,为了减小温升,应在保证承载能力的前提下适当 A 。 A. 增大相对间隙ψ,增大宽径比d B B. 减小ψ,减小d B C. 增大ψ,减小d B D. 减小ψ,增大d B

(17) 对于一般低速重载的液体动压润滑径向滑动轴承,通常在设计时考虑采用 D 。

A. 较小的宽径比

B. 较小的轴承压力

C. 较低粘度的润滑油

D. 较小的轴承相对间隙

(18) 动压滑动轴承能建立油压的条件中,不必要的条件是 D 。

A. 轴颈和轴承间构成楔形间隙

B. 充分供应润滑油

C. 轴径和轴承表面之间有相对滑动

D. 润滑油温度不超过50C

(19) 下列材料中,可作为滑动轴承衬使用的是 A 。

A. ZSnSb12Pb10Cu4

B. 38SiMnMo

C. GCr15SiMn

D. 20CrMnTi

(20) 在 C 情况下,滑动轴承润滑油的黏度不应选得较高。

A. 重载

B. 工作温度高

C. 高速

(21) 含油轴承是采用 C 制成的。

A. 硬木

B. 硬橡皮

C. 粉末冶金

D. 塑料

(22) 与滚动轴承相比较,下述各点中, B 不能作为滑动轴承的优点。

A. 径向尺寸小

B. 启动容易

C. 运转平稳,噪声低

D. 可用于高速情况下

(23) 径向滑动轴承,载荷及转速不变,宽径比不变,若直径增大l 倍,则轴承的平均压强p 与圆周速度v 的乘积pv 值为原来的 A 倍。

A. l/2

B. 1/4

C. 2

(24) 滑动轴承轴瓦上的油沟不应开在 A 。

A. 油膜承载区内

B. 油膜非承载区内

C. 轴瓦剖面上

(25) 通过直接求解雷诺方程,可以求出轴承间隙中润滑油的 D 。

A. 流量分布

B. 流速分布

C. 温度分布

D. 压力分布

(26) 计算滑动轴承的最小油膜厚度m in h ,其目的是 A 。

A. 验算轴承是否获得液体摩擦

B. 汁算轴承的内部摩擦力

C. 计算轴承的耗油量

D. 计算轴承的发热量

(27) 在 C 情况下滑动轴承润滑油的黏度不应选得较高。

A. 承受振动冲击载荷

B. 工作温度高

C. 高速

D. 重载

(28) 一滑动轴承公称直径mm d 80=,相对间隙001.0=ψ,已知该轴承在液体摩擦状态下工作,偏心率48.0=χ,则最小油膜厚度≈min h C 。

A. m μ42

B. m μ38

C. m μ21

D. m μ19

(29) 设计动压径向滑动轴承时,若轴承宽径比取得较大,则 D 。

A. 端泄流量大,承载能力低,温升高

B. 端泄流量大,承载能力低,温升低

C. 端泄流量小,承载能力高,温升低

D. 端泄流量小,承载能力高,温升高

(30) 双向运转的液体润滑推力轴承中,止推盘工作面应做成题图12-2 C 所示的形状。

图12-2

(31) 滑动轴承计算中限制F 值是考虑限制轴承的 B 。

A. 磨损

B. 发热

C. 胶合

D. 塑性变形

(32) 润滑油在温度升高时,内摩擦力是 C 的。

A. 增加

B. 始终不变

C. 减少

D. 随压力增加而减小

(33) 当计算滑动轴承时,若m in h 太小,不能满足[]min min h h >时,使 A 可满足此条件。

A. 表面光洁度提高

B. 增大长径比d L /

C. 增大相对间隙中ψ

(34) 在干摩擦状态下,动摩擦与极限静摩擦力的关系是 C 。

A 相等

B 动摩擦力大于极限静摩擦力

C 动摩擦力小于极限静摩擦力

(35) 液体的粘度标志着 B 。

A 液体与固体之间摩擦阻力的大小

B 液体与液体之间摩擦阻力的大小

(36) 根据牛顿粘性液体的摩擦定律,在如图12-3所示两板之间分别用两种液体,若它们在任意点处的剪应力相等,并且y v d d /相等,这两种流体的粘度 A 。

A 相等

B 不相等

C 还要考虑其他因素(例如温度、压力等)才能确定其粘度是否相等

图12-3

(37) 计算无限长动压轴承的基本方程为)(603h h h v x p -=??η,式中η是指 B 。 A 运动粘度 B 动力粘度 C 恩氏粘度

(38) 在验算非液体摩擦向心滑动轴承的工作能力时,应满足[]p p ≤,[]v v ≤,[]pv pv ≤其中[]p ,[]v 和[]pv 的关系为 B 。

A [][][]v p pv ?=

B [][]v p pv ?≠

(39) 在压力p 较小,并且p 和pv 均合格的轴承中,条件[]v v ≤ A 。

A 还须验算

B 不必验算

C 需根据情况才能确定是否要验算

(40) 液体动压润滑向心滑动轴承,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外载荷的增加, C 。

A 油膜压力不变,但油膜厚度减小

B 油膜压力减小,油膜厚度减小

C 油膜压力增加,油膜厚度减小

D 油膜压力增加,油膜厚度不变

(41) 如图12-4所示,已知321v v v >>,321F F F <<,321ηηη==。图 C 能形成压力油膜;在图C 中,若降低3v ,其他条件不变时,油膜压力 B ,油膜厚度 B 。

A 增加

B 减小

C 不变

图12-4

(42) 如图12-5所示为推力轴承,反向回转时, B 建立动压润滑油膜。

A 能

B 不能

图12-5

(43) 在液体动压向心滑动轴承中,轴颈直径d 和轴承孔的直径D 的公称尺寸 A ,实际尺寸

B 。

A 相等

B 不相等

C 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

(44) 在液体动压向心滑动轴承中,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偏心距e 与载荷的关系为 A

A 随载荷的增大而增大

B 随载荷的增大而减小

C 不随载荷大小的变化而变化 (45) 图12-6中m in h 位于轴颈与轴承孔的连心线1OO 上,径向压力分布曲线在该处终止,这是由于

B 。

图12-6

A 该处左侧无液体存在

B 该处左侧无液体从小口流向大口

C 该处左侧无液体从大口流向小口

(46) 滑动轴承中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宽径比d B /,其承载能力 A 。减小相对间隙ψ时,其承载能力 A 。

A 提高

B 下降

C 等于

(47) 液体摩擦动压向心滑动轴承中,承载量系数p C 是 C 的函数。

A 偏心率x 与相对间隙ψ

B 相对间隙ψ与宽径比d l /

C 宽径比d l /与偏心率χ

D 润滑油粘度η、轴颈公称直径d 与偏心率χ

(48) 液体动压向心滑动轴承,若向心外载荷不变,减小相对间隙ψ,则承载能力 A ,而发热

A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49) 设计液体摩擦滑动轴承时,若发现最小油膜厚度m in h 不够大,在下列改进措施中,有效的是

A 。

A. 减小轴承长径d L /

B. 增加供油量Q

C. 减小相对间隙ψ

二 填空题

(1) 径向滑动轴承的偏心距e 。随着载荷增大而 增大 ;随着转速增高而 降低 。

(2) 滑动轴承常见的失效形式有 磨粒磨损 、 刮伤 、 胶合 、 疲劳剥落 、

腐蚀 。

(3) 某滑动轴承轴颈表面粗糙度为mm R z 0032.01=,轴瓦表面粗糙度为mm R z 0063.02=为保证安全处于液体摩擦状态下工作,该轴承最小油膜厚度必须大于或等于 0.019 mm 。

(4) 随着轴转速的提高,液体动压径向滑动轴承的偏心率会 减小 。

(5) 滑动轴承的轴瓦多采用青铜材料,主要是为了提高 耐磨 能力。

(6) 在设计液体摩擦动压滑动轴承时,若减小相对间隙,则轴承的承载能力将 增大 ;旋转精度将 提高 ;发热量将 增大 。

(7) 影响润滑油粘度的主要因素有 温度 和 压力 。

(8) 非液体摩擦轴承防止失效的最低条件是确保 边界润滑油膜不遭到破坏 。为了保证这个条件设计计算准则必须要求][ ],[ ],[v v pv pv p p ≤≤≤。

(9) 验算滑动轴承最小油膜厚度m in h 的目的是 确定轴承是否能获得液体磨擦 。

(10) 采用三油楔或多油楔滑动轴承的目的在于 提高轴承的稳定性 。

(11) 影响润滑油粘度η的主要因素有 温度 和 压力 。

(12) 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的主要失效形式是 磨损与胶合 ,在设计时应验算项目的公式为 ][ ],[ ],[v v pv pv p p ≤≤≤。

(13) 滑动轴承的润滑作用是减少 摩擦 ,提高 传动效率 ,轴瓦的油槽应该开在

不承受 载荷的部位。

(14) 形成液体动压润滑的必要条件是 两工作表面间必须构成楔形间隙 、 两工作表面间必须充满具有一定粘度的润滑油或其他流体 、 两工作表面间必须有一定的相对滑动速度,其运动方向必须保证能带动润滑油从大截面流入,从小截面流出 。

(15) 按摩擦性质,轴承分为 滑动轴承 和 滚动轴承 两大类。

(16) 按滑动表面润滑情况,有 干摩擦 、 边界摩擦 和 液体摩擦 三种摩擦状态。 (17) 与滚动轴承相比,滑动轴承具有承载能力 高 、抗振性 好 、噪声 低 、寿命 长 ,在液体润滑条件下可 高 速运转。

(18) 青铜的强度高、承载能力大,导热性好,且可以在较高的温度下工作,但与轴承合金相比,抗胶合性能较 差 , 不易 跑合,与之相配的轴颈须 淬硬 。

(19) 润滑油的油性是指润滑油在金属表面的 吸附 能力。

(20) 当润滑油做层流流动时,油层中的摩擦切应力与其 速度梯度 成正比,其比例常数η即为润滑油的 动力黏度 。

(21) 轴承材料有 金属材料 、 粉末冶金材料 和 非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包括 轴承合金 、 青铜 和 铸铁 。

(22) 润滑油的黏度是其抵抗剪切变形的能力,它表征流体 内摩擦阻力 的大小,随着温度的升高,润滑油黏度 降低 。

(23)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液体动压滑动轴承所受载荷越大,最小油膜厚度越 小 ;液体动压滑动轴承所用润滑油黏度越大,油膜厚度越 大 ;液体动压滑动轴承速度越大,油膜厚度越 大 。

(24) 滑动轴承的润滑剂通常有: 润滑油 , 润滑脂 , 气体润滑剂 , 固体润滑剂 。

(25) 计算液体动压滑动轴承的两个主要性能指标是 []min min h h ≥和[]

C t C t οο?≤?。 (26) 轴瓦常用的材料有: 轴承合金 , 青铜 , 黄铜 , 铸铁 , 非金属材料 。

(27) 粘度常用的表示方法和单位是: 动力粘度 ()s Pa ?; 运动粘度 ()St ; 恩氏粘度 ()t

E

。 (28) 滑动轴承保证液体动压润滑的条件有 a. 存在收敛性油楔 b. 一定粘度的足够供油 c. 由大端指向小端的相对运动速度,d.适当外载F 。

(29) 调心滑动轴承用于 宽径比5.1/>d B 时来保证均匀接触 ,剖分式滑动轴承用于 载荷与安装轴承面成一定大小角度时及要求间隙可调、装拆方便者 。

(30) 滑动轴承摩擦特性曲线如图12-7所示。

图12-7

1) 虚线右边是 液体 摩擦润滑区,虚线左边是 混合 摩擦润滑区。

2) 当λ增大时,虚线右边f 升高是因为 随p n /η↑,油膜厚度↑,总摩阻力↑,而虚线左边f 下降是因为 由边界摩擦状态开始出现油膜,随其厚度增加,f ↓ 。

(31) 对滑动轴承的轴瓦材料的主要性能要求有 a .良好的减摩、而磨性和抗咬粘性:b .良好的顺应性、嵌入性和磨合性,c .强度和抗腐蚀,d .导热、工艺性、经济 。

(32) 如图12-8所示为一液体摩擦滑动轴承,在图12-8中画出并标明:①轴的转向;②偏心距e ;③最小油膜厚度m in h ;④油膜压力分布曲线。

图12-8 答图1

(33) 润滑油的运动粘度与动力粘度之间的关系式是ρη/=v 。

(34) 两相对滑动接触表面,依靠吸附油膜进行润滑的摩擦状态称为 边界 摩擦。

(35) 对于中速、中载和温度较高的滑动轴承,宜选用 锡锌铅青铜 作轴瓦或轴承衬的材料。

(36) 在滑动轴承中,轴颈的位置可以由 偏位角a ?及偏心距e 两个参数来确定。

(37) 向心动压滑动轴承的工作状态有 混合磨擦的不完全液体及完全液体摩擦两种 。 (38) 向心滑动轴承的直径增大一倍,长径比不变,载荷不变,则轴承的比压p 为原来的 1 倍。

(39) 一滑动轴承,轴颈表面粗糙度mm R z 0032.01=,轴瓦表面粗糙度mm R z 0063.02=,为保证滑动轴承安全处于液体摩擦状态下工作,该轴承最小油膜厚度必须大于19m μ。

(40) 液体摩擦动压滑动轴承的轴瓦上的油孔、油沟位置应开在 非承载区 。

(41) 液体动压润滑滑动轴承的偏心率χ的值在0~1之间变化。当χ值越大时,最小油膜厚度m in h 越小 ,轴承的承载量系数P C 越大 。

(42) 设计计算非液体滑动轴承时要验算①[]p p ≤,其目的是 防止过度磨损 ; ②][pv pv ≤,其目的是 防止过度发热胶合 ;③ ][v v ≤,其目的是 防止速度过高而加速磨损 。

(43) 液体动压滑动轴承设计中,要计算最小油膜厚度m in h 和轴承的温升t ?其原因分别是确保 )(21min z z R R S h +≥确保轴承处于液体磨擦状态 和 使油的粘度不致因温升而降低过多,导致承载能力不足 。

(44) 在液体动压润滑的滑动轴承设计中,润滑油的动力粘度与运动粘度的关系式为

s m /)

(kg/m s)(Pa 23ρην?= (式中:ν—运动粘度;η—动力粘度;ρ—润滑油的密度) (需注明式中各符号的意义)。 (45) 滑动轴承按受载荷方向的不同,可分为 径向轴承 和 止推轴承 ;根据其滑动表面间的润滑状态不同,可分为 液体润滑轴承 和 不完全液体润滑轴承 ;根据液体润滑承载机理的不同,又可分为 液体动压轴承 和 液体静压轴承 。

三 是非题

(1) 欲提高液体动压滑动轴承的工作转速,应提高其润滑油的黏度。 (F )

(2) 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主要失效形式是点蚀。 (F )

(3) 通过直接求解雷诺方程,可以求出轴承间隙中润滑油的流量分布。 (F )

(4) 液体动压径向滑动轴承,若径向外载荷不变,减小相对间隙,则承载能力增大,而发热也增大。 (T )

(5) 轴承合金包括锡锑和铅锑轴承合金。这类材料的机械强度低,不能直接制成轴瓦。 (T )

(6) 与滚动轴承相比,滑动轴承具有径向尺寸大,承载能力也大的特点。 (F )

(7) 因为温度对润滑油黏度的影响很大;因此通常只考虑润滑油的黏度和温度的关系。压力对黏度的影响在MPa 5下黏度变化很小,所以一般不考虑。 (T )

(8) 液体静压轴承是利用油泵将具有一定压力的润滑油通过一套供油系统将润滑油输入两滑动表面间,便两表面分离,形成油膜并承载。 (T )

(9) 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工作时,因其摩擦表面不能被润滑油完全隔开,只能形成边界油膜,存在局部金属表面的直接接触。因此,轴承工作表面的磨损和因边界油膜的破裂导致的工作表面胶合或烧瓦是其主要失效形式。 (T )

(10) 宽径比选得大,可以增大压强,对提高高速轴承的运转平稳性有利,同时还可以增大端泄流量,降低温升。 (F )

(11) 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主要失效形式是点蚀。( F )

(12) 承受载荷F的径向(向心)滑动轴承在稳定运转时轴颈中心与轴承孔中心并不重合,轴颈转速越高,则偏心距越小,但偏心距永远不能减小到零。 ( T )

(13) 液体动压滑动轴承中,轴的转速越高,则油膜的承载能力越高。 ( T )

(14) 滑动轴承设计中,适当选用较大的宽径比可以提高承载能力。 ( T )

四简答题

(1) 与滚动轴承比较,滑动轴承有何特点?适用于何种场合?

答:与滚动轴承相比,滑动轴承具有如下特点:① 径向尺寸小;② 承载能力大;③耐冲击性能好;

④ 形成液体润滑后工作平稳、摩擦系数小、精度高。

滑动轴承适用于高速或低速、高精度、重载或冲击载荷的场合。

p、和pv的主要原因。

(2) 说明在条件性计算中限制v

答:限制p是防止润滑油被完全挤出,使轴承不发生过快磨损;限制v也是防止轴承发生过快磨损;限制pv是限制摩擦功耗和发热量,防止轴承的温升过高。

(3) 滑动轴承中的油孔、油沟和油室有何作用?液体润滑轴承的油沟应开在何处?为什么?

答:滑动轴承中的油孔是为了往轴承内注油;油沟是把从油孔注入的润滑油输送和均布到整个轴承的宽度方向;油室是使润滑油沿轴向均匀分布,并起贮油和稳定供油作用。

油沟应开在非承载区域内,以保证承载区域内油膜的连续性,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

(4) 径向液体动力润滑轴承和液体静压润滑轴承的承载机理有何不同?

答:径向液体动力润滑轴承的承载机理是轴承与轴颈以一定的相对运动速度将润滑油带入两摩擦表面间的收敛间隙,形成动压油膜把两摩擦表面分开,油膜压力与外载平衡。

液体静压轴承是利用油泵将具有一定压力的润滑油通过一套供油系统将润滑油输入两滑动表面间,使两表面分离,形成油膜并承载。

(5) 滑动轴承中为什么要设置轴瓦?轴承合金能否制成轴瓦?为什么?

答:滑动轴承中要设置轴瓦的原因:要求轴瓦与轴配用时减摩性好、摩擦系数小,轴瓦材料硬度低于轴颈硬度,使磨损主要发生在轴瓦上。因此,磨损报废后,更换轴瓦比更换轴的成本低,而轴承座仍可继续使用。

轴承合金包括锡锑和铅锑轴承合金。这类材料的机械强度低,不能直接制成轴瓦,只能作为轴承衬使用。

(6) 在普通滑动轴承的液体动力润滑计算中,为什么只考虑润滑油的黏度和温度的关系,而不考虑压力和黏度的关系?在什么情况下必须考虑压力和黏度的关系?

答:通常只考虑润滑油的黏度和温度的关系是因为温度对润滑油黏度的影响很大,黏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压力对黏度的影响在MPa 5下黏度变化很小,所以一般不考虑,但若压力在MPa 10上时,油的黏度随压力将明显增加,这时需考虑压力对黏度的影响,特别是在弹性流体动压润滑中。

(7) 如何选择普通径向滑动轴承的宽径比?宽径比选取过大时会发生什么现象?

答:宽径比常用的范围是0.5~1.5。宽径比选得小时可提高轴承运转平稳性,端泄流量大,功耗小,油的温升较低,但轴承承载能力要降低。宽径比选得过大时,轴承宽度较大,易造成轴颈与轴承局部磨损严重。

(8) 液体动力润滑轴承在热平衡计算时为何要限制油的入口温度?

答:在热平衡计算时限制油的入口温度是因为润滑油都是循环使用。如果温度过低,必须加大存油容积,以保证能有较长时间使回油油温降低到所要求的入口温度。入口温度过高,油在循环时带走热量少,散热效果降低。

(9) 混合润滑径向滑动轴承计算准则是什么?如果在设计时出现p 或pv 值过大不满足要求时,如何调整设计参数?

答:混合润滑径向滑动轴承的计算准则是p ≤[]p 、pv ≤[]pv 和v ≤[]v 。

如果在设计时出现p 或pv 值过大不满足要求时,可如下调整设计参数:

① 增大宽径比,目的是增加轴承宽度以减p 和pv 小值,从而满足p ≤[]p 、pv ≤[]pv 的要求; ② 重选[]p 和[]pv 较大的轴瓦材料。

(10) 相对间隙ψ对轴承性能有何影响?在设计时如出现温升过高,应如何调整ψ的取值?

答:相对间隙ψ对轴承的承载能力、摩擦功耗和温升都有重要影响。ψ取大值,则润滑油的流量增加,温升降低;ψ取小值,则温升增加。

(11) 比较滑动轴承与滚动轴承的特点和应用场合。

答:笼统地说,滑动轴承多用于两种极端情况:一是不常运转或低速、轻载、不重要的情况,如手动机械和简单的农业机械等,可用非液体滑动轴承,因为它结构简单、成本低、摩擦大、效率低。另一种情况是高速、重载、高精度的重要机械,如水轮车、气轮机、内燃机、轧钢机、电机等,常采用液体摩擦滑动轴承,因为它摩擦小、效率高、承载能力大、工作平稳、能减振缓冲,但设计、制造、调整、维护要求高、成本高。滚动轴承多用于一般机械。

(12) 试介绍滑动轴承的润滑方法。

答:滑动轴承的润滑方法分两类:1.间歇性给油。定期用油枪或油壶向轴承上的 各种油嘴、油杯和注油器注油。2.连续性给油。用针阀式油杯、油绳式(或灯芯式)油杯、油环式等只能小量连续供油;采用油泵、浸入油池等方式,可大量供油,不仅保证丁润滑,而且还能靠油带走热量,实现降温。

(13) 当计算滑动轴承时,若温升过高,可采取什么措施使温升降低?

答:可采取以下措施使温升降低:增加散热面积;使轴承周围通风良好;采用水冷油或水冷瓦;采用压力供油,增大油流量;改大相对间隙;换用粘度小的油;减少瓦长等等。

(14) 用铸铁、软钢和青铜轴瓦,上面贴附巴氏合金,其适应情况有什么不同?

答:铸铁用于承受平稳载荷,软钢和青铜轴瓦以承受陡震、冲击载荷、贴附巴氏合金用于压力大、转速高时。

(15) 试述选择向心滑动轴承的宽径比(d B /)和相对偏心率χ的值时主要考虑哪些问题。 答:选择d

B 时,主要考虑载荷侧漏,与油温开等问题,选择χ时主要考虑载荷与轴的转速。 (16) 简要阐述影响液体向心滑动轴承承载能力的主要因素。

因素 宽径比d B / 相对间隙值ψ 油的粘度η 粗糙度1z R 及2z R

影响情况 d B /小,承载量P C 小,但散热好 ψ小,不利散热,但承载量P C 大 η大,P C 大,但易发热;

反之η小,P C 小,易散热 (1z R +2z R )大,工作不可靠,而(1z R +2z R )小,加工费用高

(17) 为什么要计算液体摩擦动压滑动轴承的温升和耗油量?它们分别与轴承的哪些参数有关?

答:温升t ?,较大时会使轴承工作实际温度远远超过假定的平均温度m t ,从而使实际的承载能力远低于要求的值,而会出现热量散不走,温升继续高的恶性循环,以导致轴承烧毁等失效破坏。另外供油不充足,会造成只有端泄流走,而得不到即时补充,会使液体动压轴膜破坏,而保证不了润滑效果,故耗油量计算仍是必要的设计方面。耗油量主要考虑带入轴承间隙的速度供油量,它与尺寸v d B 、、、ψ及油沟位置有关。

(18) 液体摩擦滑动轴承,油膜各点温度是否相同?本课程在计算中是如何考虑油膜温度的?

答:液体摩擦轴承不同点处油膜温度是不同的。本课程采用限制润滑油平均温度不超过75℃来考虑油膜处于正常工作条件下,以保证其承载能力。

(19) 在设计液体动压轴承时,若在选择配合之前通过计算能满足热平衡条件,在选择配合之后是否还要进行热平衡校核?为什么?

答:选择配合之后应该重新进行热平衡计算,因为所选配合之间隙最大值及最小值通常与原设计的ψ值不同的,故要按实选配合坐标间隙及新的ψ值重新进行热平衡计算,直到合适满意为止。

(20) 有人说,当摩擦表面工作温度升高时,粘度η降低,随之摩擦功耗和产生的热量减少,从而又使低,η又自动升高,故液体动压润滑具有自动补偿能力,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答:这种说法基本上是对的。因为从理论和实验结果都证明了这种自动补偿效应,如发热增多,油的↓η而↓'p n /η造成↓f 摩擦功耗↓,发热↓1H ……从而与上述过程相反,如此相互抑制,使其在某,p n /η值处于平衡,可自动消除与补偿某些外界不利因素影响。

(21) 对于液体动压向心滑动轴承,其结构参数、润滑油的粘度和配合一定时,仅降低轴和孔的表面粗糙度,是否可以提高承载能力?为什么?

答:提高表面加工精度质量选用较小粗糙度)(21z z R R +值,可以使m in h 小一些,但仅是一种不经济的、稍可提高承载能力的方法。此外,可在提高结构刚度,保证安装精度、采用良好的密封和过滤润滑油装置、提高其清洁度等维护方面,改善轴承可靠性、稳定性及承载能力

五 设计计算题

(1) 有一非液体摩擦径向滑动轴承,轴的直径mm d 100=,轴承宽度mm B 100=,轴的转速min /1200r n =。轴承材料许用值, ,/15][ ,15][s m MPa pv MPa p ?==

s m v /10][ =。求该轴承所能承受的最大径向载荷。

解:此轴承工作在不完全液体润滑状态下

1) 根据][p 求最大承载力1max F

N N dB p F 51max 105.110010015][?=??=?=

2) 根据][υp 值求最大承载力2m ax F

][19100100060pv B Fn dn dB F pv ≤=??=

π 故 N pv F 23875120010019100][2max =??= (2) 某流体动力润滑滑动轴承轴颈直径mm d 80=,轴承宽度mm B 80=,轴颈转速min /1500r n =,半径间隙mm 06.0=δ,偏心率6.0=χ,采用L-AN30油润滑,润滑油在50℃时的粘度s Pa ?=02.0η。求该轴承能承受的最大径向载荷。

解:1) 求轴承相对间隙ψ 0015.08006.022=?===

d r δδψ 2) 计算轴颈圆周速度v

s m s m dn

v /28.6/1000

6015008014.3100060=????π=

3) 确定承载系数p C

根据180/80/==d B ,偏心率6.0=χ,查表可得:253.1=p C

4) 根据 vB

F C p ηψ22

= N N vB

C F p 2.111910015.008.028.602.0253.1222

2max =????==ψη (3) 一减速器中的非液体摩擦径向滑动轴承,轴的材料为45号钢,轴瓦材料为铸造青铜ZCuSn6。承受径向载荷kN F 35=,轴颈直径mm d 190=,工作长度mm L 250=,转速min /150r n =。试验算该轴承是否适用?

提示:根据轴瓦材料,已查得:[]MPa p 8=,[]s m v /3=,[]s m MPa pv /12?=。

解: 因为 []p dL F p <=?==

MPa 737.0250

19035000 []v dn v <=???=?=m/s 49.11000

6015019014.3100060π []pv L Fn pv

(4) 有一非液体润滑的径向滑动轴承,宽径比1=d B ,轴颈直径mm d 80=,已知轴承材料的许用

值为[]MPa p 5=,[]s m v /5=,[]s m MPa pv /10?=,要求轴承在m in /3201r n =和m in /6402r n =两

种转速下均能正常工作,试求轴承的许用载荷大小?

解:非液体润滑状态下:

① 当m in /3201r n =时,求许用载荷1F :

按许用压强[]p ,求1max F :

因为 []p dB

F p ≤= []N dB p F 320001max =?=

按许用[]pv ,求1max F :

B

n F dn dB F pv 1910010006011?=??=π≤[]pv []477501910011max =?=n B pv F N

([]v dn v <=??==s m 34.160320

08.0601

ππ)

所以1max F 应为N 32000。

② 当m in /6402r n =时,求许用载荷2F :

按[]p 求2m ax F : 2m ax F =N 32000

按[]pv 求2m ax F : []N n B pv F 238751910022max =?=

([]v dn v <=??==m/s 68.260640

08.0602

ππ)

所以2m ax F 也应为23875N 。

由①、②可知,在两种转速下均能正常工作时,许用载荷应为23875N 。

(5) 有一滑动轴承,轴颈直径mm d 100=,宽径比1=d B ,测得直径间隙mm 12.0=?,转速min /2000r n =,径向载荷N F 8000=,润滑油的动力黏度s Pa ?=009.0η,偏心率41.0=χ,轴颈及轴瓦表面不平度的平均高度分别为m R z μ6.11=,m R z μ2.32=。

试问此轴承是否能达到液体动力润滑状态?若达不到,在保持轴承尺寸不变的条件下,要达到液体动力润滑状态可改变哪些参数? 注意:vB

F C ηψ22

p = 解:1) 计算许用油膜厚度。

取2=S ,则许用油膜厚度 []()()m 6.9m 2.36.1221μμ=+?=+=z z R R S h

2) 计算相对间隙 0012.0100

12.0==?=

d ψ 计算轴颈的圆周速度 47.101000602000100100060=???=?=ππdn v m/s 计算轴承的承载量 6113.01

.047.10009.020012.0800022

2p =????==vB F C ηψ 计算最小油膜厚度 ()()m m 035.0m m 41.010012.0501min =-??=-=εψr h

因为[]h h >min ,所以该轴承能达到液体动力润滑状态。

若不能达到液体动力润滑状态,可采用增大直径间隙,增大动力黏度和增大轴颈的圆周速度等措施。

机械设计基础考试题库及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考试题库 一、填空题 1.机械是(机器)和(机构)的总称。 2.机构中各个构件相对于机架能够产生独立运动的数目称为 (自 由度)。 3.平面机构的自由度计算公式为:(F=3n-2P L-P H)。 4.已知一对啮合齿轮的转速分别为 n i、區,直径为D2,齿数为 z 1 > z 2,则其传动比 i= (n 1 /n 2 )= (D 2 / D 1 )= (z 2 / z°。 5.在传递相同功率下,轴的转速越高,轴的转矩就(越小)。 6.在铰链四杆机构中,与机架相连的杆称为(连架杆),其中作整周转动的杆称为(曲柄),作往复摆动的杆称为(摇杆),而不与机架相连的杆称为(连杆)。 7.平面连杆机构的死点是指(从动件与连杆共线的)位置。 8.平面连杆机构曲柄存在的条件是①(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它两杆长度之和)②(连架杆和机架中必有一杆是最短杆)。 9.凸轮机构主要由(凸轮)、(从动件)和(机架)三个基本构件组成。 10.带工作时截面上产生的应力有(拉力产生的应力)、(离心拉应力)和(弯曲应力)。 11.带传动工作时的最大应力岀现在(紧边开始进入小带轮)处,其值为: b max= b 1 + b b1 + b c。 12.渐开线的形状取决于(基)圆。 13.一对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为:(mi= m2)与(:? 1 = :- 2)。 14.一对齿轮连续传动的条件为:(重合度;■ 1 )。 15.齿轮轮齿的失效形式有(齿面点蚀)、(胶合)、(磨损)、 (塑性变形)和(轮齿折断)。 16.蜗杆传动是由(蜗杆、蜗轮)和(机架)组成。 17.常用的轴系支承方式有(向心)支承和(推力)支承。 18.轴承6308,其代号表示的意义为(6:深沟球轴承、3 :直径代号,08:内径为①40 )。 19.润滑剂有(润滑油)、(润滑脂)和(气体润滑剂)三类。 20.轴按所受载荷的性质分类,自行车前轴是(心轴)。 21.在常用的螺纹牙型中(矩形)形螺纹传动效率最高,(三角)形螺纹自锁性最好。 22.轴承可分为(滚动轴承)与(滑动轴承)两大类。 23.轴承支承结构的基本形式有(双固式)、(双游式)与(固游式)三种。 24.平面连杆机构基本形式有(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与(双摇杆机构)三种。 25.按接触情况,运动副可分为(高副)与(低副)。 26.轴上与轴承配合部分称为(轴颈);与零件轮毂配合部分称为(轴头);轴肩与轴线的位置关系为(垂直)。 27.螺纹的作用可分为(连接螺纹)和(传动螺纹)两类。 28.轮系可分为(定轴轮系)与(周转轮系)两类。 29.构件是机械的(运动)单元;零件是机械的(制造)单丿元。 判断题 1.一个固定铰链支座,可约束构件的两个自由度。x 2.一个高副可约束构件的两个自由度。X 3.在计算机构自由度时,可不考虑虚约束。X 4.销联接在受到剪切的同时还要受到挤压。V 5.两个构件之间为面接触形成的运动副,称为低副。V 6.局部自由度是与机构运动无关的自由度。V 7.虚约束是在机构中存在的多余约束,计算机构自由度时应除去。V 8.在四杆机构中,曲柄是最短的连架杆。X 9.压力角越大对传动越有利。x 10.在曲柄摇杆机构中,空回行程比工作行程的速度要慢。X 11.减速传动的传动比i v 1oX 12.在V带传动中,其他条件不变,则中心距越大,承载能力越大。X 13.带传动一般用于传动的高速级。X 14.带传动的小轮包角越大,承载能力越大。V 15.选择带轮直径时,直径越小越好。X 16.渐开线上各点的压力角不同,基圆上的压力角最大。X 17.基圆直径越大渐开线越平直°V 18.在润滑良好的闭式齿轮传动中,齿面疲劳点蚀失效不会发生。 X 19.只承受弯矩而不受扭矩的轴,称为心轴。V 20.螺钉联接用于被联接件为盲孔,且不经常拆卸的场合。V 21.受弯矩的杆件,弯矩最大处最危险°X 22.仅传递扭矩的轴是转轴。V 23.用联轴器时无需拆卸就能使两轴分离。X 24.用离合器时无需拆卸就能使两轴分离。V 三、简答题: 1.机器与机构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2.构件与零件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3.蜗杆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是什么? 4.如何判断四杆机构是否有急回性质?极位夹角9与急回性质有何关系? 5.何谓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打滑?能否避免? 6.一对相啮合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是什么? 7.一对相啮合齿轮的连续传动条件是什么? 8.齿轮为什么会发生根切现象? 9.何谓定轴轮系,何谓周转轮系? 10.为什么大多数螺纹联接必须防松?防松措施有哪些? 11.机器有哪些特征?机构与机器的区别何在? 五、单项选择题: 1.( B)是构成机械的最小单元,也是制造机械时的最小单元。 A.机器;E .零件;C .构件;D .机构。 2.两个构件之间以线或点接触形成的运动副,称为(_B)。 A.低副;E .高副;C .移动副;D .转动副。 3.一端为固定铰支座,另一端为活动铰支座的梁,称为(—。 A.双支梁;E .外伸梁;C .悬臂梁。 4.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为自由的梁,称为(_ 。 A.双支梁;E .外伸梁;C .悬臂梁。 5.一般飞轮应布置在转速(B。的轴上。 A.较低;E .较高;C .适中。 6.在下列平面四杆机构中,有急回性质的机构是( _C)。 A.双曲柄机构;B .对心曲柄滑块机构;C .摆动导杆机构; D.转动导杆机构。 7.带传动是借助带和带轮间的(B。来传递动力和运动的。 A.啮合;B .磨擦;C .粘接。 8.曲柄摇杆机构的死点发牛在(C。位置。 A .主动杆与摇杆共线; B .主动杆与机架共线; C .从动杆与连杆共线; D .从动杆与机架共线。 9.在带传动中(减速传动),带的应力最大值发生在带(C)。 A .进入大带轮处; B .离开大带轮处; C .进入小带轮处; D .离开小带轮处。 10.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正确啮合的条件是(D)。 A.两齿轮的模数和齿距分别相等; B .两齿轮的齿侧间隙为零; C.两齿轮的齿厚和齿槽宽分别相等; D .两齿轮的模数和压力 角分别相等。 D .蜗杆圆周速度提高。

机械设计基础轴承测试题题库

机械设计基础轴承测试题A卷 一、单选题(每题1分) 1. 从经济观点考虑,只要能满足使用要求,应尽量选用__________ 轴承。 A 球 B 圆柱 C 圆锥滚子 D 角接触 A 刚度和旋转精度 B 强度和刚度 C 强度 D 刚度 8. 只能承受轴向载荷而不能承受径向载荷的滚动轴承 A 深沟球轴承 B 推力球轴承 C 圆锥滚子轴承 D 圆柱滚子轴承 9. 滚动轴承的公差等级代号中,_______ 级代号可省略不写。 A2B0C6D5 10. 一般转速的滚动轴承,其主要失效形式是疲劳点蚀,因此应进行 轴承的。 A 寿命计算 B 静强度计算 C 硬度计算 D 应力计 算 11.在相同的尺寸下,能承受的轴向载何为最大。 A 角接触球轴承 B 深沟球轴承 C 圆锥滚子轴承 D 圆柱滚子轴承 12.对于工作温度变化较大的长轴,轴承组应采用的轴向固定方式。 A 两端固定 B 一端固定,一端游动 C 两端游动 D 左端固定,右端游动

二、判断题(每题1分)1.滚动轴承的内圈与轴径、外圈与座孔之间均系用基孔制。1错误 2. 滚动轴承的内部轴向力是由外轴向载荷所产生的。2?错误 3. 部分式滑动轴承,轴瓦磨损后可调整间隙。3正确 4. 载荷大、冲击大,宜采用滚子轴承。4正确 5. 滚动轴承的主要失效形式为磨损。5?错误 6. 滚动轴承内径代号为05,则表示内径为50mm。6?错误 7. 一般轴承盖与箱体轴承孔壁间装有垫片,其作用是防止轴承端盖 处漏油。7错误 8. 滑动轴承的油孔应开在非承载区。8正确 9. 径向滑动轴承是不能承受轴向力的。9正确 10. 球轴承和滚子轴承相比,后者承受重载荷和耐冲击能力较强。10. 正确 三、填空题(每题1分)1.滚动轴承的代号由(前置代号)、基本 代号和(后置代号)组成。 2. 滚动轴承的内、外圈及滚动体常用(特殊轴承钢)制造,热 处理后其硬度不低于(61 )HRC。 3. 代号为6208的轴承,其内径应是(40mm )。_ 4. 当滚动轴承的转速n v 1rpm时,其失效形式为(过大的塑性变形)。 5. 按轴承承受载荷的方向或公称接触角的不同,滚动轴承可分为 (向心轴承)和(推力轴承)。

机械设计基础试题(含答案)

二、填空题 16.槽轮机构的主要参数是 和 。 17.机械速度的波动可分为 和 两类。 18.轴向尺寸较大的回转件,应进行 平衡,平衡时要选择 个回转平面。 19.当一对齿轮的材料、齿数比一定时,影响齿面接触强度的几何尺寸参数主要是 和 。 20.直齿圆柱齿轮作接触强度计算时,取 处的接触应力为计算依据,其载荷由 对轮齿承担。 21.蜗杆传动作接触强度计算时,铝铁青铜ZCuAl10Fe 3制作的蜗轮,承载能力取决于抗 能力;锡青铜ZCuSn10P 1制作的蜗轮,承载能力取决于抗 能力。 22.若带传动的初拉力一定,增大 和 都可提高带传动的极限摩擦力。 23.滚子链传动中,链的 链速是常数,而其 链速是变化的。 24.轴如按受载性质区分,主要受 的轴为心轴,主要受 的轴为传动轴。 25.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进行工作能力计算时,为了防止过度磨损,必须使 ; 而为了防止过热必须使 。 16.槽数z 拨盘圆销数K 17. 周期性 非周期性 18.动 两 19. 分度圆直径d 1(或中心距a ) 齿宽b 20. 节点 一 21. 胶合 点蚀22.包角1α 摩擦系数 23. 平均 瞬时 24.弯矩 扭矩 25. [][]υυp p p p ≤≤ 三、分析题 26. 图1所示链铰四杆机构中,各构件的长度为a =250mm,b =650mm, C =450mm,d =550mm 。 试问:该机构是哪种铰链四杆机构,并说明理由。 图1 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250+650)小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450+550),满足存在曲柄的 必要条件,且最短杆为连架杆。 故该铰链四杆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 27. 图2所示展开式二级斜齿圆柱齿轮传动,I 轴为输入轴,已知小齿轮1的转向n 1和齿

机械设计基础--轴承测试题题库

机械设计基础轴承测试题 A卷 一、单选题(每题1分) 1. 从经济观点考虑,只要能满足使用要求,应尽量选用轴承。 A 球 B 圆柱 C 圆锥滚子 D 角接触 2. 密封属于非接触式密封。 A 毛毡 B 迷宫式 C 皮碗 D 环形 3. 在轴承同时承受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时,当量动载荷指的是轴承所受的。 A 与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等效的假想载荷 B 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的代数和 C 径向载荷 D 轴向载荷 4. 某轴承的基本额定动载荷下工作了610转时,其失效概率为。 A 90% B 10% C 50% D 60% 5. 内部轴向力能使得内、外圈产生。 A 分离的趋势 B 接合更紧的趋势 C 摩擦的趋势 D 转动的趋势 6. 皮碗密封,密封唇朝里的主要目的为。 A 防灰尘,杂质进入 B 防漏油 C 提高密封性能 D 防磨损 7. 轴承预紧的目的为提高轴承的。

A 刚度和旋转精度 B 强度和刚度 C 强度 D 刚度 8. 只能承受轴向载荷而不能承受径向载荷的滚动轴承是。 A 深沟球轴承 B 推力球轴承 C 圆锥滚子轴承 D 圆柱滚子轴承 9. 滚动轴承的公差等级代号中,级代号可省略不写。 A 2 B 0 C 6 D 5 10. 一般转速的滚动轴承,其主要失效形式是疲劳点蚀,因此应进行轴承的。 A 寿命计算 B 静强度计算 C 硬度计算 D 应力计算 11. 在相同的尺寸下,能承受的轴向载荷为最大。 A 角接触球轴承 B 深沟球轴承 C 圆锥滚子轴承 D 圆柱滚子轴承 12. 对于工作温度变化较大的长轴,轴承组应采用的轴向固定方式。 A 两端固定 B 一端固定,一端游动 C 两端游动 D 左端固定,右端游动 二、判断题(每题1分)1. 滚动轴承的内圈与轴径、外圈与座孔之间均系用基孔制。1.错误 2. 滚动轴承的内部轴向力是由外轴向载荷所产生的。2.错误 3. 部分式滑动轴承,轴瓦磨损后可调整间隙。3.正确

《机械设计》 滑动轴承

习题与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从给出的A 、B 、C 、D 中选一个答案) 1 验算滑动轴承最小油膜厚度h min 的目的是 。 A. 确定轴承是否能获得液体润滑 B. 控制轴承的发热量 C. 计算轴承内部的摩擦阻力 D. 控制轴承的压强P 2 在题2图所示的下列几种情况下,可能形成流体动力润滑的有 。 3 巴氏合金是用来制造 。 A. 单层金属轴瓦 B. 双层或多层金属轴瓦 C. 含油轴承轴瓦 D. 非金属轴瓦 4 在滑动轴承材料中, 通常只用作双金属轴瓦的表层材料。 A. 铸铁 B. 巴氏合金 C. 铸造锡磷青铜 D. 铸造黄铜 5 液体润滑动压径向轴承的偏心距e 随 而减小。 A. 轴颈转速n 的增加或载荷F 的增大 B. 轴颈转速n 的增加或载荷F 的减少 C. 轴颈转速n 的减少或载荷F 的减少 D. 轴颈转速n 的减少或载荷F 的增大 6 不完全液体润滑滑动轴承,验算][pv pv 是为了防止轴承 。 A. 过度磨损 B. 过热产生胶合 C. 产生塑性变形 D. 发生疲劳点蚀 7 设计液体动力润滑径向滑动轴承时,若发现最小油膜厚度h min 不够大,在下列改进设计的措

施中,最有效的是 。 A. 减少轴承的宽径比d l / B. 增加供油量 C. 减少相对间隙ψ D. 增大偏心率χ 8 在 情况下,滑动轴承润滑油的粘度不应选得较高。 A. 重载 B. 高速 C. 工作温度高 D. 承受变载荷或振动冲击载荷 9 温度升高时,润滑油的粘度 。 A. 随之升高 B. 保持不变 C. 随之降低 D. 可能升高也可能降低 10 动压润滑滑动轴承能建立油压的条件中,不必要的条件是 。 A. 轴颈和轴承间构成楔形间隙 B. 充分供应润滑油 C. 轴颈和轴承表面之间有相对滑动 D. 润滑油温度不超过50℃ 11 运动粘度是动力粘度与同温度下润滑油 的比值。 A. 质量 B. 密度 C. 比重 D. 流速 12 润滑油的 ,又称绝对粘度。 A. 运动粘度 B. 动力粘度 C. 恩格尔粘度 D. 基本粘度 13 下列各种机械设备中, 只宜采用滑动轴承。 A. 中、小型减速器齿轮轴 B. 电动机转子 C. 铁道机车车辆轴 D. 大型水轮机主轴 14 两相对滑动的接触表面,依靠吸附油膜进行润滑的摩擦状态称为 。 A. 液体摩擦 B. 半液体摩擦 C. 混合摩擦 D. 边界摩擦 15 液体动力润滑径向滑动轴承最小油膜厚度的计算公式是 。 A. )1(min χψ-=d h B. )1(min χψ+=d h C. 2/)1(min χψ-=d h D. 2/)1(min χψ+=d h 16 在滑动轴承中,相对间隙ψ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它是 与公称直径之比。 A. 半径间隙r R -=δ B. 直径间隙d D -=? C. 最小油膜厚度h min D. 偏心率χ 17 在径向滑动轴承中,采用可倾瓦的目的在于 。 A. 便于装配 B. 使轴承具有自动调位能力 C. 提高轴承的稳定性 D. 增加润滑油流量,降低温升 18 采用三油楔或多油楔滑动轴承的目的在于 。 A. 提高承载能力 B. 增加润滑油油量 C. 提高轴承的稳定性 D. 减少摩擦发热 19 在不完全液体润滑滑动轴承中,限制pv 值的主要目的是防止轴承 。

《机械设计基础》试题库_滚动轴承

精品文档 第16章滚动轴承 习题与参考答案 滚动轴承内圈与轴颈、外圈与座孔的配合 关系。 B. r > r i C. r v 门 不宜用来同时承受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 只能承受轴向载荷。 通常应成对使用。 跨距较大并承受较大径向载荷的起重机卷筒轴轴承应选用 不是滚动轴承预紧的目的。 A. 99 % C. 95% 、选择题 从下列各小题给出的 A 、B 、C 、D 答案中任选一个: 若转轴在载荷作用下弯曲较大或轴承座孔不能保证良好的同轴度, 宜选用类型代号为 轴承。 A. 1 或 2 B. 3 或 7 C. N 或 NU D. 6 或 NA 一根轴只用来传递转矩,因轴较长采用三个支点固定在水泥基础上, A.深沟球轴承 各支点轴承应选用 B. 调心球轴承 C.圆柱滚子轴承 D. 调心滚子轴承 10 A.增大支承刚度 C.减小振动噪声 滚动轴承的额定寿命是指同一批轴承中 B. D. 提高旋转精度 降低摩擦阻力 的轴承能达到的寿命。 A.均为基轴制 B. C.均为基孔制 D. 为保证轴承内圈与轴肩端面接触良好, 轴承的圆角半径 前者基轴制,后者基孔制 前者基孔制,后者基轴制 r 与轴肩处圆角半径 门应满足 __________ 的 A. r=r 1 D. r w r i A.圆锥滚子轴承 B. 角接触球轴承 C.深沟球轴承 D. 圆柱滚子轴承 A.圆锥滚子轴承 B. 推力球轴承 C.滚针轴承 D. 调心球轴承 A.深沟球轴承 C.推力球轴承 B. D. 圆锥滚子轴承 圆柱滚子轴承 A.深沟球轴承 B. 圆锥滚子轴承 C.调心滚子轴承 D. 圆柱滚子轴承 B. 90 % D. 50 %

机械设计章节练习题(含答案)——滚动轴承

第17章滚动轴承 【思考题】 17-1 在机械设计中,选择滚动轴承类型的原则是什么?一般优先选用什么类型的轴承? 17-2 滚动轴承的代号由几部分组成?基本代号又分几项内容?基本代号中各部分代号是如何规定的? 17-3 滚动轴承的应力特性和主要失效形式是什么? 17-4 什么是滚动轴承的基本额定寿命?什么是滚动轴承的基本额定动载荷? 17-5 当量动载荷的意义和用途是什么?如何计算? 17-6 滚动轴承寿命计算一般式是什么?考虑温度系数、载荷系数、可靠性系数后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17-7 何时要进行滚动轴承的静载荷计算? 17-8滚动轴承装置结构设计时应考虑哪些问题? 17-9自行车前后轮采用的是何种轴承?有什么结构特点? A级能力训练题 1.滚动轴承套圈及滚动体常用钢的牌号为。 (1)20Cr (2)20CrV (3)GCr15 (4)18CrMnTi 2.滚动轴承代号由三组成,其中前段代号表示。后段为补充代号,用来表示。 (1)轴承的厂牌名称(2)对轴承制造提出的特殊要求 (3)轴承游隙组别与精度等级(4)轴承精度等级与结构特点 3.能很好地承受径向载荷与轴向载荷的联合作用的轴承类型是。 (1)圆锥滚子轴承(3)单列向心短圆柱滚子轴承 (2)球面滚子轴承(4)向心推力球轴承滚动轴承 4.一批在同样载荷和同样工作条件下运转的型号相同的滚动轴承,它们的寿命。 (1)相同(2)不相同(3)90℅轴承的相同(4)最低时应该相同5.一个滚动轴承的额定动载荷,是指该型号轴承,轴承所能承受的载荷。 (1)使用寿命为106转时(2)额定寿命为106转时 (3)平均寿命为106转时(4)该轴承可靠度为95%时

机械设计-滚动轴承习题与参考答案

习题与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从下列各小题给出的A、B、C、D答案中任选一个: 1 若转轴在载荷作用下弯曲较大或轴承座孔不能保证良好的同轴度,宜选用类型代号为的轴承。 A. 1或2 B. 3或7 C. N或NU D. 6或NA 2 一根轴只用来传递转矩,因轴较长采用三个支点固定在水泥基础上,各支点轴承应选用。 A. 深沟球轴承 B. 调心球轴承 C. 圆柱滚子轴承 D. 调心滚子轴承 3 滚动轴承内圈与轴颈、外圈与座孔的配合。 A. 均为基轴制 B. 前者基轴制,后者基孔制 C. 均为基孔制 D. 前者基孔制,后者基轴制 4 为保证轴承内圈与轴肩端面接触良好,轴承的圆角半径r与轴肩处圆角半径r1应满足的关系。 A. r=r1 B. r>r l C. r<r1 D. r≤r l 5 不宜用来同时承受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 A. 圆锥滚子轴承 B. 角接触球轴承 C. 深沟球轴承 D. 圆柱滚子轴承 6 只能承受轴向载荷。 A. 圆锥滚子轴承 B. 推力球轴承 C. 滚针轴承 D. 调心球轴承 7 通常应成对使用。 A. 深沟球轴承 B. 圆锥滚子轴承 C. 推力球轴承 D. 圆柱滚子轴承 8 跨距较大并承受较大径向载荷的起重机卷筒轴轴承应选用。 A. 深沟球轴承 B. 圆锥滚子轴承 C. 调心滚子轴承 D. 圆柱滚子轴承 9 不是滚动轴承预紧的目的。 A. 增大支承刚度 B. 提高旋转精度 C. 减小振动噪声 D. 降低摩擦阻力 10 滚动轴承的额定寿命是指同一批轴承中的轴承能达到的寿命。 A. 99% B. 90% C. 95% D. 50%

11 适用于多支点轴、弯曲刚度小的轴及难于精确对中的支承。 A. 深沟球轴承 B. 圆锥滚子轴承 C. 角接触球轴承 D. 调心轴承 12 角接触轴承承受轴向载荷的能力,随接触角 的增大而。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不定 13 某轮系的中间齿轮(惰轮)通过一滚动轴承固定在不转的心轴上,轴承内、外圈的配合应满足。 A. 内圈与心轴较紧、外圈与齿轮较松 B. 内圈与心轴较松、外圈与齿轮较紧 C. 内圈、外圈配合均较紧 D. 内圈、外圈配合均较松 14 滚动轴承的代号由前置代号、基本代号和后置代号组成,其中基本代号表示。 A. 轴承的类型、结构和尺寸 B. 轴承组件 C. 轴承内部结构变化和轴承公差等级 D. 轴承游隙和配置 15 滚动轴承的类型代号由表示。 A. 数字 B. 数字或字母 C. 字母 D. 数字加字母 二、填空题 16 滚动轴承的主要失效形式是和。 17 按额定动载荷计算选用的滚动轴承,在预定使用期限内,其失效概率最大为。 18 对于回转的滚动轴承,一般常发生疲劳点蚀破坏,故轴承的尺寸主要按计算确定。 19 对于不转、转速极低或摆动的轴承,常发生塑性变形破坏,故轴承尺寸应主要按计算确定。 20 滚动轴承轴系支点轴向固定的结构型式是:(1);(2);(3)。 21 轴系支点轴向固定结构型式中,两端单向固定结构主要用于温度的轴。 22 其他条件不变,只把球轴承上的当量动载荷增加一倍,则该轴承的基本额定寿命是原来的。 23 其他条件不变,只把球轴承的基本额定动载荷增加一倍,则该轴承的基本额定寿命是原来的。 24 圆锥滚子轴承承受轴向载荷的能力取决于轴承的。 25 滚动轴承内、外圈轴线的夹角称为偏转角,各类轴承对允许的偏转角都有一定的限制,允许的偏转角越大,则轴承的性能越好。 三、问答题 26 在机械设备中为何广泛采用滚动轴承? 27 向心角接触轴承为什么要成对使用、反向安装? 28 进行轴承组合设计时,两支点的受力不同,有时相差还较大,为何又常选用尺寸相同的轴

机械设计考试题库(带答案)

机械设计模拟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有理论设计经验设计模型试验设计。 2、机器的基本组成要素是机械零件。 3、机械零件常用的材料有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复合材料。 4、按工作原理的不同联接可分为形锁合连接摩擦锁合链接材料锁合连接。 5、联接按其可拆性可分为可拆连接和不可拆连接。 6、可拆联接是指不需破坏链接中的任一零件就可拆开的连接。 7、根据牙型螺纹可分为普通螺纹、管螺纹、梯形螺纹、矩形螺纹、锯齿形螺纹。 8、螺纹大径是指与螺纹牙顶相切的假想圆柱的直径,在标准中被定为公称直径。 9、螺纹小径是指螺纹最小直径,即与螺纹牙底相切的假想的圆柱直径。 10、螺纹的螺距是指螺纹相邻两牙的中径线上对应两点间的轴向距离。 11、导程是指同一条螺纹线上的相邻两牙在中径线上对应两点间的轴线距离。 12、螺纹联接的基本类型有螺栓连接双头螺栓连接螺钉连接紧定螺钉连接。 13、控制预紧力的方法通常是借助测力矩扳手或定力矩扳手,利用控制拧紧力矩的方法来控制预紧力的大小。 14、螺纹预紧力过大会导致整个链接的结构尺寸增大,也会使连接件在装配或偶然过载时被拉断。 15、螺纹防松的方法,按其工作原理可分为摩擦防松、机械防松、破坏螺旋运动关系防松。 16、对于重要的螺纹联接,一般采用机械防松。 17、受横向载荷的螺栓组联接中,单个螺栓的预紧力F?为。

18、键联接的主要类型有平键连接半圆键连接楔键连接切向键连接。 19、键的高度和宽度是由轴的直径决定的。 20、销按用途的不同可分为定位销连接销安全销。 21、无键联接是指轴与毂的连接不用键或花键连接。 22、联轴器所连两轴的相对位移有轴向位移径向位移角位移综合位移。 23、按离合器的不同工作原理,离合器可分为牙嵌式和摩擦式。 24、按承受载荷的不同,轴可分为转轴心轴传动轴。 25、转轴是指工作中既承受弯矩又受扭矩的轴。 26、心轴是指只受弯矩不承受扭矩的轴。 27、传动轴是指只受扭矩不受弯矩的轴。 28、轴上零件都必须进行轴向和周向定位。 29、轴上常用的周向定位零件有键花键销紧定螺钉。 30、轴上零件的轴向定位常用轴肩套筒轴端挡圈轴端端盖圆螺母。 31、根据轴承中摩擦性质的不同,可把轴承分为滑动摩擦轴承和滚动摩擦轴承。 32、滑动轴承按其承受载荷方向的不同,可分为径向轴承和止推轴承。 33、滑动轴承的失效形式有磨粒磨损、刮伤、咬粘、疲劳剥落、腐蚀。 34、向心轴承是主要承受径向载荷的轴承。 35、推力轴承是指只能承受轴向载荷的轴承。 36、向心推力轴承是指能同时承受轴向和径向载荷的轴承。 37、轴承的基本额定寿命是指一组相同的轴承在相同条件下进行运转时,90%不发生点蚀破坏前的转数或工作小时数。

机械设计基础考试题库及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考试题库 一、 填空题 1. 机械是(机器)和(机构)的总称。 2. 机构中各个构件相对于机架能够产生独立运动的数目称为(自由度)。 3.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计算公式为:(F=3n-2P L -P H )。 4. 已知一对啮合齿轮的转速分别为n 1、n 2,直径为D 1、D 2,齿数为z 1、z 2,则其传动比i= (n 1/n 2)= (D 2/D 1)= (z 2/ z 1)。 5. 在传递相同功率下,轴的转速越高,轴的转矩就(越小)。 6. 在铰链四杆机构中,与机架相连的杆称为(连架杆),其中作整周转动的杆称为(曲柄),作往复摆动的杆称为(摇杆),而不与机架相连的杆称为(连杆)。 7. 平面连杆机构的死点是指(从动件与连杆共线的)位置。 8. 平面连杆机构曲柄存在的条件是①(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它两杆长度之和)②(连架杆和机架中必有一杆是最短杆)。 9. 凸轮机构主要由(凸轮)、(从动件)和(机架)三个基本构件组成。 10. 带工作时截面上产生的应力有(拉力产生的应力)、(离心拉应力)和(弯曲应力)。 11. 带传动工作时的最大应力出现在(紧边开始进入小带轮)处,其值为:σmax=σ1+σb1+σc 。 12. 渐开线的形状取决于(基)圆。 13. 一对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为:(m 1 = m 2)与(α 1 = α2)。 14. 一对齿轮连续传动的条件为:(重合度1>ε)。 15. 齿轮轮齿的失效形式有(齿面点蚀)、(胶合)、(磨损)、 (塑性变形)和(轮齿折断)。 16. 蜗杆传动是由(蜗杆、蜗轮)和(机架)组成。 17. 常用的轴系支承方式有(向心)支承和(推力)支承。 18. 轴承6308,其代号表示的意义为(6:深沟球轴承、3:直 径代号,08:内径为Φ40)。 19. 润滑剂有(润滑油)、(润滑脂)和(气体润滑剂)三类。 20. 轴按所受载荷的性质分类,自行车前轴是(心轴)。 21. 在常用的螺纹牙型中(矩形)形螺纹传动效率最高,(三角) 形螺纹自锁性最好。 22. 轴承可分为(滚动轴承)与(滑动轴承)两大类。 23. 轴承支承结构的基本形式有(双固式)、(双游式)与(固 游式)三种。 24. 平面连杆机构基本形式有(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 与(双摇杆机构)三种。 25. 按接触情况,运动副可分为(高副)与(低副) 。 26. 轴上与轴承配合部分称为(轴颈);与零件轮毂配合部分 称为(轴头);轴肩与轴线的位置关系为(垂直)。 27. 螺纹的作用可分为(连接螺纹)和(传动螺纹) 两类。 28. 轮系可分为 (定轴轮系)与(周转轮系)两类。 29. 构件是机械的(运动) 单元;零件是机械的 (制造) 单 元。 二、 判断题 1. 一个固定铰链支座,可约束构件的两个自由度。× 2. 一个高副可约束构件的两个自由度。× 3. 在计算机构自由度时,可不考虑虚约束。× 4. 销联接在受到剪切的同时还要受到挤压。√ 5. 两个构件之间为面接触形成的运动副,称为低副。√ 6. 局部自由度是与机构运动无关的自由度。√ 7. 虚约束是在机构中存在的多余约束,计算机构自由度时应除 去。√ 8. 在四杆机构中,曲柄是最短的连架杆。× 9. 压力角越大对传动越有利。× 10. 在曲柄摇杆机构中,空回行程比工作行程的速度要慢。× 11. 减速传动的传动比i <1。× 12. 在V带传动中,其他条件不变,则中心距越大,承载能力越 大。× 13. 带传动一般用于传动的高速级。× 14. 带传动的小轮包角越大,承载能力越大。√ 15. 选择带轮直径时,直径越小越好。× 16. 渐开线上各点的压力角不同,基圆上的压力角最大。× 17. 基圆直径越大渐开线越平直。√ 18. 在润滑良好的闭式齿轮传动中,齿面疲劳点蚀失效不会发生。 × 19. 只承受弯矩而不受扭矩的轴,称为心轴。√ 20. 螺钉联接用于被联接件为盲孔,且不经常拆卸的场合。√ 21. 受弯矩的杆件,弯矩最大处最危险。× 22. 仅传递扭矩的轴是转轴。√ 23. 用联轴器时无需拆卸就能使两轴分离。× 24. 用离合器时无需拆卸就能使两轴分离。 √ 三、 简答题: 1. 机器与机构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2. 构件与零件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3. 蜗杆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是什么? 4. 如何判断四杆机构是否有急回性质?极位夹角θ与急回性质有何关系? 5. 何谓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打滑?能否避免? 6. 一对相啮合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是什么? 7. 一对相啮合齿轮的连续传动条件是什么? 8. 齿轮为什么会发生根切现象? 9. 何谓定轴轮系,何谓周转轮系? 10. 为什么大多数螺纹联接必须防松?防松措施有哪些? 11. 机器有哪些特征?机构与机器的区别何在? 五、单项选择题: 1. (B )是构成机械的最小单元,也是制造机械时的最小单元。 A. 机器;B.零件;C.构件;D.机构。 2. 两个构件之间以线或点接触形成的运动副,称为(B )。 A. 低副;B.高副;C. 移动副;D. 转动副。 3. 一端为固定铰支座,另一端为活动铰支座的梁,称为(B )。 A. 双支梁;B.外伸梁;C. 悬臂梁。 4. 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为自由的梁,称为(C )。 A. 双支梁;B.外伸梁;C. 悬臂梁。 5. 一般飞轮应布置在转速(B )的轴上。 A. 较低;B. 较高;C. 适中。 6. 在下列平面四杆机构中,有急回性质的机构是(C )。 A. 双曲柄机构;B. 对心曲柄滑块机构;C. 摆动导杆机构; D. 转动导杆机构。 7. 带传动是借助带和带轮间的(B )来传递动力和运动的。 A. 啮合;B.磨擦;C. 粘接。 8. 曲柄摇杆机构的死点发生在(C )位置。 A. 主动杆与摇杆共线;B. 主动杆与机架共线;C.从动杆与连杆共线;D. 从动杆与机架共线。 9. 在带传动中(减速传动) ,带的应力最大值发生在带(C )。 A. 进入大带轮处;B. 离开大带轮处;C. 进入小带轮处;D. 离开小带轮处。 10. 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正确啮合的条件是(D )。 A. 两齿轮的模数和齿距分别相等; B. 两齿轮的齿侧间隙为零; C. 两齿轮的齿厚和齿槽宽分别相等;D. 两齿轮的模数和压力角分别相等。 D. 蜗杆圆周速度提高。

机械设计习题与答案22滑动轴承

二十二章滑动轴承习题与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从给出的A 、B 、C 、D 中选一个答案) 1 验算滑动轴承最小油膜厚度h min 的目的是 。 A. 确定轴承是否能获得液体润滑 B. 控制轴承的发热量 C. 计算轴承内部的摩擦阻力 D. 控制轴承的压强P 2 在题2图所示的下列几种情况下,可能形成流体动力润滑的有 。 3 巴氏合金是用来制造 。 A. 单层金属轴瓦 B. 双层或多层金属轴瓦 C. 含油轴承轴瓦 D. 非金属轴瓦 4 在滑动轴承材料中, 通常只用作双金属轴瓦的表层材料。 A. 铸铁 B. 巴氏合金 C. 铸造锡磷青铜 D. 铸造黄铜 5 液体润滑动压径向轴承的偏心距e 随 而减小。 A. 轴颈转速n 的增加或载荷F 的增大 B. 轴颈转速n 的增加或载荷F 的减少 C. 轴颈转速n 的减少或载荷F 的减少 D. 轴颈转速n 的减少或载荷F 的增大 6 不完全液体润滑滑动轴承,验算][pv pv 是为了防止轴承 。 A. 过度磨损 B. 过热产生胶合 C. 产生塑性变形 D. 发生疲劳点蚀 7 设计液体动力润滑径向滑动轴承时,若发现最小油膜厚度h min 不够大,在下列改进设计的措

施中,最有效的是 。 A. 减少轴承的宽径比d l / B. 增加供油量 C. 减少相对间隙ψ D. 增大偏心率χ 8 在 情况下,滑动轴承润滑油的粘度不应选得较高。 A. 重载 B. 高速 C. 工作温度高 D. 承受变载荷或振动冲击载荷 9 温度升高时,润滑油的粘度 。 A. 随之升高 B. 保持不变 C. 随之降低 D. 可能升高也可能降低 10 动压润滑滑动轴承能建立油压的条件中,不必要的条件是 。 A. 轴颈和轴承间构成楔形间隙 B. 充分供应润滑油 C. 轴颈和轴承表面之间有相对滑动 D. 润滑油温度不超过50℃ 11 运动粘度是动力粘度与同温度下润滑油 的比值。 A. 质量 B. 密度 C. 比重 D. 流速 12 润滑油的 ,又称绝对粘度。 A. 运动粘度 B. 动力粘度 C. 恩格尔粘度 D. 基本粘度 13 下列各种机械设备中, 只宜采用滑动轴承。 A. 中、小型减速器齿轮轴 B. 电动机转子 C. 铁道机车车辆轴 D. 大型水轮机主轴 14 两相对滑动的接触表面,依靠吸附油膜进行润滑的摩擦状态称为 。 A. 液体摩擦 B. 半液体摩擦 C. 混合摩擦 D. 边界摩擦 15 液体动力润滑径向滑动轴承最小油膜厚度的计算公式是 。 A. )1(m in χψ-=d h B. )1(m in χψ+=d h C. 2/)1(m in χψ-=d h D. 2/)1(m in χψ+=d h 16 在滑动轴承中,相对间隙ψ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它是 与公称直径之比。 A. 半径间隙r R -=δ B. 直径间隙d D -=? C. 最小油膜厚度h min D. 偏心率χ 17 在径向滑动轴承中,采用可倾瓦的目的在于 。 A. 便于装配 B. 使轴承具有自动调位能力 C. 提高轴承的稳定性 D. 增加润滑油流量,降低温升 18 采用三油楔或多油楔滑动轴承的目的在于 。 A. 提高承载能力 B. 增加润滑油油量 C. 提高轴承的稳定性 D. 减少摩擦发热 19 在不完全液体润滑滑动轴承中,限制pv 值的主要目的是防止轴承 。

东北大学机械设计基础考研真题

东北大学机械设计基础考研真题(2012)回忆版 一、简答12*5分 1 自由度计算(书P10 行星轮的自由度计算) 2 曲柄存在条件,四杆机构基本形式(形式判断) 3 滚动轴承失效形式,和计算准则 4 蜗轮相比齿轮的优缺点 5 机械原理关于齿轮模数,齿顶齿根圆计算 6 链传动关于节距的选择 7 打滑和弹性滑动的特点和不同点 8 齿轮点蚀机理和解决办法 9 液压油膜形成条件 10 轴分类及定义 11 为什么齿宽系数不能太大不能太小 12 (忘记了) 二轮系计算(混合轮系)10分 三凸轮设计(由从动件运动曲线画出图论形状)10分 四螺栓载荷和变形线图及相应计算(书P123螺栓连接的载荷与变形曲线)15分 五齿轮受力分析(斜齿轮、蜗轮蜗杆、锥齿轮混合)15分 六轴承计算(书P241类似)20分 七轴结构错误并画出正确图形(P220 西工大课本比较详细,可以参考)20分

东北大学-机械设计基础考研真题(2013) 一、简答题(10*5=50分) 1.判断图1的四杆机构属于哪种类型,并说明理由。 2.采用变位蜗杆传动目的是什么?变位蜗杆传动中为什么只对蜗轮 进行变位? 2.试写出普通V带传动不发生打滑失效条件下,影响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的? 3.计算图2所示机构自由度,若存在虚约束、局部自由度、复合铰链请指出。 4.图解法设计凸轮轮廓方法是什么?简单描述其原理。 5.经测量的齿数98的某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齿顶圆直d a=225,试求其模数,分度圆直径和齿根圆直径。 6.根据液体动压润滑一维雷诺方程,说明形成动压润滑的必要条件。 7.联轴器选择的原则。 8.改善载荷沿齿向分布不均匀的措施。 9.画图说明带传动的应力分布,表示出最大应力出现的位置。 二、(10分)如图所示卷扬机齿轮机构,已知Z1=24,Z2=48,Z2’=30,

机械设计基础练习题滚动轴承

一、选择题 1 下列各类轴承中,能很好地承受径向载荷与轴向载荷的联合作用;而则具有良好的调心作用。 (1)圆柱滚子轴承(2)推力球轴承(3)圆锥滚子轴承(4)调心滚子轴承 2 在良好的润滑和密封条件下,滚动轴承的主要失效形式是。 (1)塑性变形(2)胶合(3)磨损(4)疲劳点蚀 3 下列四种型号的滚动轴承中,只能承受径向载荷的是。 (1)6208 (2)N208 (3)30208 (4)51208 4 一个滚动轴承的基本额定动载荷是指。 (1)该轴承的使用寿命为106转时,所受的载荷 (2)该轴承的使用寿命为106小时时,所能受的载荷 (3)该轴承的平均寿命为106转时,所受的载荷 (4)该轴承的基本额定寿命为106转时,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 5 按基本额定动载荷选定的滚动轴承,在预定使用期限内其破坏的概率最大为。(1)1% (2)5% (3)10% (4)50% 6进行滚动轴承组合设计时,对长跨距,工作温度变化大的轴,为适应轴有较大的伸缩变形,应考虑到。 (1)将一端轴承设计成游动的(2)采用内部间隙可调的(3)轴颈与轴承内圈采用很松的配合 7 同一根轴的两端一支承,虽然承受载荷不同,但常采用一对相同型号的滚动轴承,这是因为除以外的下述其余三点理由。

(1)采用同型号的轴承,采购方便 (2)安装两轴承的座孔直径相同,加工方便 (3)安装轴承的轴颈直径相同,加工方便 (4)一次镗孔能保证两轴承中心线的同轴度,有利于轴承正常工作 8 各类滚动轴承的润滑方式,通常可根据轴承的来选择。 (1)转速n (2)当量动载荷P (3)轴颈圆周速度V (4)内径与转速的乘积dn 9 代号为7212AC的滚动轴承,对它的承载情况描述最准确的是。 (1)只能承受径向载荷(2)单个轴承能承受双向轴向载荷 (3)只能承受轴向载荷(4)能同时承受径向载荷和单向轴向载荷 10 判别下列轴承能承受载荷的方向: 6310可承受;7310可承受;30310可承受;5310可承受;N310可承受。 (1)径向载荷(2)径向载荷和单向轴向载荷(3)轴向载荷(4)径向载荷和双向轴向载荷 11 以下各轴承中,轴承公差等级最高的是。 (1)N207/P5 (2)6207/P4 (3)5207/P6 (4)6207 12 以下各轴承中,承受轴向载荷能力最大的是。 (1)5309 (2)6309/P5 (3)30309 (4)6309 13 在进行滚动轴承组合设计时,对支承跨距很大、工作温度变化大的轴,应考 虑。 (1)将一端轴承设计成游动的 (2)采用内部间隙可调整的轴承

杨可桢《机械设计基础》(第6版)复习笔记及课后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滚动轴承【圣才出品】

第16章滚动轴承 16.1复习笔记 【通关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滚动轴承的类型及其代号、失效形式、寿命计算、当量动载荷的计算以及派生轴向力。学习时需要重点掌握以上内容。其中,滚动轴承的类型及其代号、失效形式,多以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的形式出现,其余内容以计算题为主,尤其派生轴向力,几乎每年都考一道计算题。复习本章时,考生需以计算为主,理解记忆细节内容。 【重点难点归纳】 一、滚动轴承的基本类型和特点 1.滚动轴承的分类(见表16-1-1) 表16-1-1滚动轴承的分类 2.使用性能(见表16-1-2) 表16-1-2滚动轴承的使用性能

3.机械中常用滚动轴承的类型和性能特点 机械中常用滚动轴承的类型和性能特点查看教材表16-2。 二、滚动轴承的代号(见表16-1-3) 表16-1-3滚动轴承的代号

三、滚动轴承的选择计算 1.失效形式 (1)疲劳破坏; (2)永久变形; (3)磨损、胶合、内外圈和保持架破损。 2.轴承寿命 (1)轴承的寿命 轴承的滚动体或套圈首次出现疲劳点蚀之前,轴承的转数或相应的运转小时数。(2)轴承寿命的可靠度R

一组相同的轴承能达到或超过规定寿命的百分率。 (3)基本额定寿命 具有90%可靠度时轴承的寿命,以L 10表示。 (4)基本额定动载荷 当一套轴承进入运转并且基本额定寿命为106r 时,轴承所能承受的载荷。 (5)寿命计算公式 L=(C/P)?或L h =(C/P)?·106/(60n) 式中,?为寿命指数,对于球轴承?=3,对于滚子轴承?=10/3;C 为基本额定动载荷,对向心轴承为C r ,对推力轴承为C a ;n 为轴的转速;P 为当量动载荷。修正后的寿命计算公式为 610(60t h p f C L n f P ε=或 1660()10 p h t f P n C L f ε=?式中,f t 为温度系数,f t ≤1;f P 为载荷系数。 3.当量动载荷的计算 对于既承受径向载荷F r 又承受轴向载荷F a 的轴承,其当量动载荷的计算公式为 P=XF r +YF a 式中,X、Y 分别为径向动载荷系数及轴向动载荷系数。 对于向心轴承,则有:

2014年大连交通大学考研试题 机械设计基础

大连交通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试题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802机械设计基础本页为第 1 页共 6 页 注意:本试题共十二道大题,满分150分,答题时间为3小时,其中第五、第九、第十题答案写在试题纸5、6页上,其它各题的答案均应写在由考场发给的 专用答题纸上,答在其它地方为无效。 一、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凸轮的基圆半径越小,机构的压力角越,机构的传力性能越。 2、机构要能够运动,自由度必须,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 3、渐开线上任一点的法线与基圆,渐开线上半径越大的点,曲率半径 越。 4、四杆机构的急回运动特性可以由行程速比系数K和极位夹角θ表征,极位夹角 θ越,急回运动越显著。 5、普通平键的工作面是,其主要失效形式为,其剖面尺寸b×h 是根据来选择的。 6、转速与当量动载荷一定的球轴承,若基本额定动载荷增加一倍,其寿命为原来 寿命的倍。 7、工作中只受弯矩不传递扭矩的轴叫轴。 8、代号为7210C/P5轴承的类型是,内径为mm,公称接触角 为,公差等级为。 二、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1、当摇杆为主动件时,曲柄摇杆机构的最小传动角 γ总是出现在。 min A.连杆与曲柄共线时 B.连杆与机架共线时 C.曲柄与机架共线时 D.曲柄、连杆与机架共线时 2、直齿圆柱外齿轮的齿根圆大于基圆。 A. 一定 B. 不一定 C.一定不 3、为提高螺栓联接的疲劳强度,应。 A.减小螺栓刚度,增大被联接件刚度 B.同时减小螺栓与被联接件刚度 C.增大螺栓刚度,减小被联接件刚度 D.同时增大螺栓与被联接件刚度 4、在V带设计中,取d d1≥d dmin,主要是为了考虑的影响。 A. 弯曲应力 B. 离心拉应力 C.小带轮包角 D.初拉力 5、齿轮传动中,若中心距及其他条件不变,当,则齿根弯曲强度增大。 A.减小模数,增多齿数时 B.增大模数,减少齿数时 C.增多齿数,两齿轮均负变位时 D.增大传动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