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苹果主产国主要树形及现状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4
苹果树适合在温带气候地区种植。
以下是一些苹果树种植的适宜地区:
1. 欧洲和北美:苹果树最初源自欧洲和北美地区,因此该地区的气候最适合苹果树的生长。
这些地区的温带气候和四季分明的气候条件提供了苹果树所需的温度和湿度。
2. 新西兰:新西兰被认为是世界上种植苹果的理想地区之一。
该国拥有适宜的温度、降水和日照条件,使得苹果可以在这里获得最佳的生长环境。
3. 南非:南非也是一个重要的苹果生产国家。
该国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合苹果的种植,尤其是西北省和西开普省地区。
4. 智利:智利位于南美洲,是全球最大的苹果出口国之一。
智利的气候条件适宜苹果树的生长,尤其是中部地区(如马乌莱-科尔切莱地区)。
总体而言,苹果树喜欢温和潮湿的气候,但它们也能在一些较干燥或寒冷的地区生长。
不同的苹果品种有不同的耐寒性和耐干燥性,因此在选择种植地区时需要考虑所选品种的特性以及当地的气候条件。
王林苹果品种和果实特点及种植环境与产量介绍
王林苹果品种和果实特点及种植环境与产量介绍,以下王林苹果资料供网友们参考。
1、王林苹果品种特点:王林苹果为日本品种,从金冠与印度混植园的实生苗中选出,1952年定名,1979年引入我国。
王林是一个黄色优质品种,适应性强,果实较耐贮藏,适宜作富士系品种的授粉品种。
王林苹果树姿直立,树冠紧凑,幼树生长迅速,分枝角度小,萌芽力、成枝力均强。
定植后3年开始结果,以短果枝结果为主,间有中、长果枝和腋花芽,坐果率高,易早期丰产,是一个品质优良的绿色品种。
王林苹果品种栽培中应注意有的年份幼树有受冻和抽条的问题。
幼树期间要注意整形,尽早拉枝开角,修剪以轻缓为主,疏直立枝,及时更新衰弱枝条。
及时疏花疏果,合理负载。
2、王林苹果果实特点:王林苹果果实长圆锥形,似金冠,单果重200克左右。
果皮黄绿色,光洁无锈,果点密、明显,为其显著特征。
果肉黄白色、较硬,致密而脆,风味甜,微酸,有芳香。
品质上。
9月下旬成熟,耐贮藏,可贮至次年2~3月份。
贮藏期间,果皮不皱,但肉质硬度不够理想。
3、王林苹果适合种植环境:王林苹果品种适合全国各苹果产区。
尤其以华北北京海淀凤凰岭地区,口味上等。
皮薄,香甜,汁多。
纤维细腻。
4、王林苹果产量:王林苹果品种开始结果早,苗木栽后3年可
结果,亩产在3000公斤以上。
阿克苏地区红富士苹果生产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阿克苏苹果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当地维吾尔农民都有在自家房前屋后栽培苹果树的传统,流传下来许多土杂品种,有些品种至今还有零星栽培。
大规模苹果栽培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从内地引进“红元帅”等苹果品种进行大面积栽培,到1981年,全地区苹果总面积为3.6万亩,产量0.59万吨。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大规模引进红富士等优良苹果新品种,栽培规模迅速增加,产量大幅度提高,截止2021年,全地区苹果面积达到58万亩,结果面积达48.22万亩,总产量达到85.521万吨,平均亩产达1767公斤。
其中红富士结果面积44.55万亩,占苹果结果面积的93%,产量52.65万吨,占总产量的62.3%;嘎啦等其他品种结果面积3.41万亩,占苹果结果面积的7%,产量31.93万吨,占总产量的37.7%。
红富士果业市场行情稳中有进。
阿克苏地区已经成为新疆苹果种植的新优势区。
下面来分析阿克苏地区苹果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并提出建议, 与大家一起商讨。
1、阿克苏地区自然条件新疆阿克苏地区位于世界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腹地。
水资源充沛,是新疆重要的绿洲带,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阿克苏地处中纬度,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北部,主要受西风带上天气系统影响,但是西、北两面分别有海拔在4000m以上的帕米尔高原和天山阻隔,东面距塔里木盆地向东的缺口500km以上,冷空气不易直接人侵。
阿克苏地区北高南低,日照丰富,热量适宜,盆地边缘绿洲区斜坡地形又增加了光能的有效利用率,浅山区以及绿洲都是灌溉农业。
阿克苏地区属暖温带干旱气候地区,降雨量稀少,蒸发量大,气候干燥,大陆性气候明显。
年均气温为10度,极端最高气温为42.3度,极端最低气温-28.4度。
年降水量63.2mm,年均蒸发量1897.2~2602mm。
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130~141千卡/cm2,年日照2855~2967小时,无霜期长达205~219天。
苹果树高纺锤树形如何培养,实现早开花早结果?苹果是重要的水果,产业发展规模大,全国栽培面积达3500万亩,目前苹果产业双老问题突出,树老,人也老,面临转型升级。
近年苹果主产区无论是新发展还是老劣果园改造开始采取苹果现代集约矮化密植栽培新模式,树形上采取苹果高纺锤形的面积也不少,具体该树形到底该怎么管,才能出成效,见效果,实现机械化、省力化、高效化的栽培目标,各地都在探索中应用。
前几天也在头条号:果树达人老徐,介绍了逛果园、指导农户的一些经验,也指出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引起了不少果农的关注。
为了让苹果种植户更详细全面了解苹果高纺锤形树体培养操作规范,实现早开花,早结果,早见效,今天在这里重点介绍树形树体培养的一些技术知识。
苹果现代高纺锤形在山东、陕西等地开始推广开来一、苹果高纺锤形树形及结构参数有何标准基于M系列矮化砧种植,行距3.5-4米,株距1-1.5米,树高:3.5米左右,树高为行距的90%。
主干高度:主干高80公分,形成40个左右单轴延伸的结果枝。
主枝基角:基角为110-120°,主枝下垂,所有主枝上配备小型结果枝组,单轴延伸,这些结果枝组是不固定的。
侧枝长度:侧枝60-90公分。
树冠:冠幅0.9-1.2米以内。
枝干比:结果期最终控制在5~6 : 1。
修剪要求保证两强:树势要强,中干要直立强势。
(干性不强问题已经做过介绍请参考以前介绍方法解决)采取M9T337做砧木的红富士苹果高纺锤形树体结构在山东进行体改坡发展的苹果高纺锤形雪后树体结构苹果高纺锤形单轴延伸的结果枝组结果状态二、整形修剪及培养规范有哪些1、定植当年科学管理要点带侧枝苗中干延长枝不短截,对粗度超过着生部位中干1/3的侧枝,全部采用马耳斜极重短截,其余侧枝角度开张至110度以上。
6月中旬至7月上中旬,控制竞争新梢生长,保持中干优势。
7月下旬至8月中旬,对当年新梢角度开张至110度以上。
有条件的选择带有分枝的大苗进行建园疏除1-2个竞争枝,接触竞争优势中干竞争枝斜剪后发枝情况,及时开张角度定植独干苗:栽植后定干,高度1.2米,保留所有饱满芽定干。
新西兰苹果皇家嘎拉古优特(Guyot)树形
秦嗣军
【期刊名称】《落叶果树》
【年(卷),期】2024(56)2
【摘要】新西兰拥有全球良好农业地位,并被视为全球最好的苹果产地之一,霍克斯湾被誉为“新西兰水果碗”,该国大部分的苹果、猕猴桃、牛油果和核果都产于此,也是新西兰最大的苹果种植区,产量占新西兰苹果总产量的64%。
新西兰的苹果产业在世界上首屈一指,自19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苹果品种的选育工作,先后选育出世界闻名的皇家嘎拉(Royal Gala)、爱妃(Envy)和斯密特(Smitten)等新品种,皇家嘎拉是2022/2023季出口量最大的品种。
【总页数】1页(P56-56)
【作者】秦嗣军
【作者单位】沈阳农业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6
【相关文献】
1.苹果高接换优及树形改造技术研究
2.苹果套袋对金冠、红冠和皇家嘎拉苹果果皮和果肉酚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3.古特提斯洋闭合时限:来自南羌塘唐古拉岩浆带查吾拉岩体的证据
4.元帅系苹果成龄园品种换优及树形重构改造试验
5.苹果古优特(Guyot)栽培法(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开心形苹果树主要特点和优质丰产原因探讨————————————————————————————————作者:————————————————————————————————日期:开心形苹果树主要特点和优质丰产原因探讨-园林开心形苹果树主要特点和优质丰产原因探讨高照全1 李静2 丁国亮1(1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北京102442;2北京市大兴区林业保护站102600)编者按:苹果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果树,分别占世界面积和产量的40%以上。
过去我国苹果栽培以乔化密植方式为主,树形多采用疏散分层形、纺锤形和小冠疏层形。
这类树形的苹果园进入盛果期后,就会光照郁蔽,造成我国苹果生产出现产量低、品质差、效益低等问题。
从2000 年开始张显川、高照全等人率先将日本开心树形用于我国苹果的大树改造,彻底解决了传统树形光照郁蔽问题,苹果的产量、品质和效益显著提高,这项技术在我国很多苹果主产区进行了大面积推广应用。
但是苹果开心形有何特点,改造后应该如何整形修剪,开心形形成后如何修剪……,成为当前困扰果农的难题。
为此我们特邀请北京农业职业学院高照全博士根据日本苹果开心形管理技术,结合自己十多年来的大树改造经验,总结了开心形改造后的整形修剪技术要点,以飨读者。
苹果的开心树形起源日本,1875 年日本从美国引进了西洋苹果树种,首先在青森县试种,然后在全国不断扩大,目前日本种植苹果总面积约80 多万亩。
日本苹果栽培以富士苹果为主,通过长期的探索,日本制定了一套完善的符合富士苹果自然生长习性的栽培方法。
管理上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
第一要做好果园的土壤培肥和严格的施肥管理;第二要采用开心形树形和甩放的修剪方法;第三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第四要做好授粉和疏花疏果工作,防止大小年。
日本的苹果产量是平均每棵树150~200 千克,每亩地2 000~2 500 千克,都是优质大果,基本没有小果和残次果,也没有大小年,其中合理的密度和整形修剪技术是非常关键的。
苹果高光效树形及整形修剪技术苹果高光效树形及整形修剪技术1细长纺锤形该树形适用于667m2栽80株左右的矮化密植果园。
树高3~3.5m,干高0.8~1.0m,冠径2~2.4m,中央领导干直立健壮。
其上从下往上呈螺旋状排列。
15~20个侧分枝,下部侧分枝开张角度80°左右,上部侧分枝开展角度70°左右。
侧分枝长度1~1.2m,从下往上逐渐缩短,整个树体呈细长纺锤形。
结果枝组直接着生在侧分枝上,间距25cm左右。
干枝比(中干与侧分枝枝轴粗度比)(4~5)∶1,侧分枝与结果枝粗度比(5~7)∶1。
作业道宽1~1.5m。
整形修剪技术要点为:①主枝更新。
当主枝粗度达到株距的1.5%~2%时为预备更新期,超过2%时为更新期。
中、上层主枝依次减细。
预备主枝基本建成时,疏除原结果枝。
②枝组更新。
枝组一般枝龄不超过5年,在更新中调节大、中、小枝组的比例,保持1∶5∶14左右。
③培养结果枝组。
生长期采用摘心、扭梢、拿枝、适期环割等手法培养结果枝,调节平衡枝势,调整树体光照,达到提高光合效能和优质丰产的目的。
2新改良纺锤形该树形是由小冠疏层形改造而来的一种树形,适用于667m2栽55株左右的果园。
树体结构为:树高2.8~3.5m,干高1~1.2m,中干上直接着生6~8个主枝,过渡期内8~12个。
主枝按照东南、西南、西北、东北4个方位角,依次选留1~4个主枝,5~8主枝依次位于1~4主枝的正上方。
东南与西南、东北与西北主枝间夹角为60°~80°,东南与东北、西南与西北主枝间夹角为100°~120°;同侧两个主枝垂直间距100~120cm。
主枝开张角度,一般保持80°~90°,枝势强时宜大、弱时宜小。
下部主枝长度为行距的40%,株间主枝长度为株距的30%,上部主枝短于下部主枝,作业道保持在1~1.3m。
在树体成形的2~3年过渡期内,主枝数量要逐年减少,控制在6~8个,中干上任意两个枝间可插空选留一个大型结果枝组。
矮化苹果两种主要树形及其培养!矮化苹果生产中采用的树形主要有改良纺锤形、自由纺锤形、细长纺锤形、高纺锤形等。
通过多年试验观察,我们认为高纺锤形和细长纺锤形最适合矮化苹果树,更利于丰产、稳产、优质。
一高纺锤树形(1)结构特点。
树体呈高细纺锤状,成形后平均冠幅2米,树高3.5~4米,主干高0.8~0.9米;中央领导干上着生30~50个螺旋排列的小主枝,结果枝直接着生在小主枝上,其上分布比例适宜的长、中、短枝。
树冠下部小主枝长1.2米,与中央干夹角100°~110°;树冠中部小主枝长1米,与中央干夹角110°~120°;树冠上部小主枝长0.8米,与中央干夹角120°~130°。
中央领导干与同部位主枝基部粗度比为5~7∶1,成形后秋季株留枝量控制在800~900条,长、中、短枝比例保持1∶1∶8。
(2)整形修剪。
1)定干与第1年修剪(图1)。
如果选用3年生大苗,定植时尽可能少修剪,不定干或轻打头,仅去除粗度超过主干直径1/4的大侧枝,但缺枝位置要刻芽促枝,然后用木杆或竹竿扶正苗木使其顺直生长;如果用2年生的苗木,在饱满芽处定干,并刻芽促生分枝,同样要用木杆或竹竿扶正苗木使其顺直生长。
刻芽时要注意:剪口下2~4芽不刻,有萌芽要及时抹除,防止生长为竞争枝;其他离地面70公分以上的芽,每隔2~3个芽刻1个芽。
萌芽后严格控制侧枝生长势,一般侧枝长度达到25~30公分时拉开基角,角度90°~110°,生长势旺和近中心干上部的角度大些,着生在中心干下部或长势偏弱的枝条角度小些。
春夏季腰角和梢角放任不管,秋季再拉大腰角和梢角,确保中心干健壮生长,树高达到2~2.5米。
冬剪时疏除中央干上的强壮新梢,疏除时应留1公分的短桩,促使轮痕芽发出弱枝;保留长度30公分以下的弱枝。
2)第2年修剪(图2)。
第2年春天,在中心干分枝不足处刻芽或涂抹药剂(抽枝宝或发枝素)促发分枝,留桩疏除因第1年控制不当形成的过粗分枝(粗度大于同部位干径1/4的分枝)。
苹果开心树形及培养方法作者:于慧芹王坤郝晓侠马铃来源:《农民科技培训》2009年第03期苹果开心树形由日本引入我国,目前无论是小树栽培还是大树改造,已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技术,并在各大苹果产区推广。
江苏省徐州地区已有部分果园开始培养改造此树形,效果较好。
一、苹果开心树形的特点1,树体结构树高2.5-3米,干高1.5米左右,主枝3~4个,错落分布在主干周围。
主枝着生角度要求不太严格。
枝组松散下垂,上、中、下错落,大、中、小搭配。
单层叶幕,冠厚2~2.5米,整个树体无内膛,扁圆树冠。
2,主要优点(1)光照好。
此树体主干较高,上部开心,无内膛。
叶幕厚度阳光正好穿透,受光较好。
山西农业大学牛自勉教授,从光微区对果实品质的影响出发。
经过三年的研究,各项参数表明,此树形是最适宜苹果生产的高光效树形。
(2)结果枝组松散下垂。
披挂式结果,立体结果部位宽广均匀。
(3)易成花。
结果枝组一般不短截,多采取连年缓放,易平衡树势,成花容易。
(4)田间工作便利,主干较高,行间保持1米通道。
通风透光好,田间作业方便。
枝类级次较少,从属分明,修剪简便易学,省工省力。
(5)病虫害防治容易。
叶幕适中,喷药均匀周到。
3,树形参数此树形土壤有机含量在0.8%~1.0%的情况下,园地覆盖率70%,叶面积指数2.5~3.5,修剪后枝量5万~7万根,亩,产量控制在1700~2000公斤/亩,亩留果量7000~9000个,精品果率60%以上。
二、苹果树开心树形的培养1,幼树培养(1)主干形阶段,栽后1~4年。
定干尽量留高。
在1.3-1.5米选留主枝部位,促使辅养枝结果。
类似纺锤形培养。
(2)变则主干形阶段。
栽后5~7年。
主要是控制和疏除过度枝及主干上着生部位较低的大枝,并对上部控制,落头开心,疏除过密枝,促进主枝的均衡生长,培养结果枝组。
(3)完成树形阶段,栽后8~10年。
完成落头,减少大枝数量。
利用逐年缓放、尽量少短截的方法培养结果枝组。
保留主枝3~4个,形成扁圆形的树体结构。
苹果栽培现状和苹果矮化密植的优势与技术要点835403摘要:苹果树栽培具有种植面积广、环境适应能力强、产量大的特点,而通过苹果矮化密植技术能够进一步实现苹果的高产种植,本文对苹果栽培现状进行介绍,归纳了当前苹果矮化密植栽培技术的优势,同时对技术的应用要点进行总结,希望能够为苹果种植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苹果树;矮化密植;技术要点苹果属于市场上极为常见且广受欢迎的水果种类之一,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通过苹果矮化密植能够进一步提升苹果栽培的经济效益,加快果树结果提升苹果产量与品质,将土地资源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种植人员在进行苹果的矮化密植时需要充分认识到苹果矮化密植的优势与技术实施要点,从而推动苹果的高产稳产。
1苹果栽培现状在认识到矮砧苹果栽培的优越性后,当前许多地区都开始进行矮砧苹果的种植,在现阶段一些肥水条件相对优越的地区,其矮砧苹果的种植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开始呈现规模化发展。
例如陕西、河南、山东等地目前矮砧苹果的栽培已经相对成熟,进一步推动了其他地区的矮砧苹果发展。
现在,矮砧苹果的种植面积正在飞速扩大当中。
可是因为一些种植人员对于苹果矮化密植栽培技术掌握不熟练,在应用该技术进行果树栽培时常常会出现砧木、品种、树形等选择不合理、无法做好肥水管理等问题,导致技术的推广应用受阻,甚至出现了矮砧苹果发展停滞的现象。
2苹果矮化密植栽培技术优势所谓苹果树矮化密植实际上就是通过对果树的树高进行调节,合理调控树冠冠幅,从而达到增加果树单位面积植株量的目的。
和传统果树栽培技术不同的是,矮化栽培种植技术具有更高的综合效益,可以实现提早结果、提升苹果产量与品质并更新种植品种的目的。
能够进一步推动传统果树种植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有利于实现果树的机械化生产种植,将土壤、光能等各方面资源充分利用。
此外,通过苹果矮化种植技术还能够进一步实现果园中无效空间的合理调控利用,提升果树的结果能力。
通过使用苹果树矮化密植技术能够将果树树冠大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提升苹果树的叶片面积植树,帮助提高果树光合作用的效果。
苹果树的外形特征是什么
苹果树是一种常见的果树,其外形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苹果树的树冠呈现圆形或半圆形,树干相对较短,小枝粗壮且呈圆柱形。
树皮为灰褐色,表面光滑或带有纵向裂纹。
其次,苹果树的叶片为椭圆形或卵形,长度通常在5-10厘米之间,宽约3-5厘米。
叶子的边缘有锯齿状的小刺,触摸时可能会感到有些粗糙。
叶子的颜色为深绿色,表面带有光泽,且具有明显的叶脉。
在花朵方面,苹果树的花朵为白色或粉红色,含苞时带粉红色。
花瓣为圆形或椭圆形,数量较多。
雄蕊数量为20枚,花柱数量为5枚。
苹果树的花期通常在春季,花朵直径约为2-3厘米。
最后,苹果树的果实为扁球形,颜色有红、黄、绿等多种颜色,大小因品种而异。
果实表面光滑,果肉多汁,味道甜酸可口。
每个果实中通常含有5-7个种子。
除了上述外形特征外,苹果树的生长习性也很有特点。
它们通常喜欢生长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对阳光的需求较高。
苹果树适应于土层深厚、排水良好且富含有机质的土壤。
在种植过程中,需要定期施肥、修剪和防治病虫害等管理措施,以保证苹果树的健康生长和果实品质。
总之,苹果树的外形特征包括树冠圆形或半圆形、树干短粗、小枝粗壮且呈圆柱形、叶片椭圆形或卵形、花朵白色或粉红色、果实扁球形且颜色和大小因品种而异。
同时,苹果树的生长习性也具有特点,
需要适宜的生长环境和精细的管理措施以保证其健康生长和果实品质。
一、品种富士苹果是日本1939年用国光元帅杂交育成的,1962年正式命名为富士。
1966年在长野县首次发现着色系芽变,从此日本开展了广泛的芽变选种工作,至80年代初已选出了近百个着色好的红色芽变单系,其中果实条红的称着色I系,片红的称为着色II系,我国将其统称为红富士。
由于富士苹果的综合性状超过现有品种,世界各苹果产区竞相发展。
我国1966年引进普通富士,1979年又引进红富士,目前栽培面积已有500多万亩。
从日本引进的20余个品系中,表现较好的有如下几个:(1)长富2:是目前全国栽培数量最多的一个品系。
果形高桩,颜色鲜红(II系),品质极佳。
10月下旬成熟,常温下可贮至翌年5~6月。
(2)秋富1:果实圆形,但较扁,充分着色后全面浓红,属II 系。
果肉含可溶性固形物15~18%,着色、风味、外观均佳,10月下旬成熟。
(3)岩富10:果实圆形,成熟时全面浓红、有条霞、属II系。
可溶性固形物14.7%,10月下旬成熟。
由于生产中品系较乱,各地应注意提纯。
山东烟台已从中选出91-26、91-17、92-58等富士优系,目前正在推广。
(4)青富13:日本青森县选出,条红型。
(5)福岛短:日本福岛选出,片红型。
(6)礼泉短:中国陕西礼泉县选出,片红型。
(7)早生富士:日本秋田县选出,条红型。
(8)红王将:日本从早生富士中选出,条红型。
(9)烟富1号:中国烟台招远市选出,片红型。
(10)寒富:沈阳农业大学以东光x富士杂交育成抗寒优质新品种,果面底色黄绿,阳面片红,全面着红色。
(11)烟富0号:果大色浓,平均单果重270-450克,着色快,表光好,摘袋后5-7天即可全面上色。
八棱海棠根系苗木,长势快目前我国晚熟苹果红富士过剩,中熟偏少,早熟奇缺,极早熟为0,二、栽植区划目前,红富士苹果,作为苹果栽植的主载品种,占苹果栽培总面积的50%以上,几乎个苹果产区均有分布,其中,发展较多的仍然是渤海湾、黄河故道和西北黄土高原三大果区。
苹果的产量,适合在哪些地区种植常规种植条件下,苹果的亩产量可达到4000-5000斤左右,高产者可达到10000斤以上,具体产量取决于苹果的品种、树龄、种植管理技术、当年气候条件等多种因素。
若种植管理不当,产量会适当减少,但一般不会低于3000斤。
苹果适宜在我国北方地区栽种,尤其以黄土高原、黄河故道、环渤海湾和西南的冷凉高地最为适宜,中国辽宁、河北、山西、山东、陕西、甘肃、四川、云南、西藏常见栽培。
一、苹果的产量1、常规种植条件下,苹果的亩产量可达到4000-5000斤左右,高产者可达到10000斤以上,若管理不当,产量则会适当减少,一般不会低于3000斤。
苹果树的具体产量与苹果的品种、树龄、种植管理技术、当年气候条件等多种因素有关。
2、苹果的生长周期比较长,大约2-3年才开始结果,4年左右苹果树开始进入结果期,7-8年左右进入盛果期,寿命正常条件下在15-50年。
根据年周期及营养物质运输规律,苹果树从果成熟至落叶为营养贮备期,一般在8-11月份。
二、苹果适合在哪些地区种植1、南北纬35-50°C之间是苹果生长的最佳选择,在我国适宜在北方地区进行栽种,尤其以黄土高原、黄河故道、环渤海湾和西南的冷凉高地最为适宜,中国辽宁、河北、山西、山东、陕西、甘肃、四川、云南、西藏常见栽培。
在这些地区栽种的苹果无论口感或是产量都远高于一般的温带地区,因此也成为中国最主要的苹果出产区域。
2、苹果适生于山坡梯田、平原矿野以及黄土丘陵等处,海拔50-2500米,需要1000-1600的单位热量和120-180天的无霜冻天气,白天暖和,夜晚寒冷,以及尽可能多的光照辐射是保证优异品质的前提。
苹果可抵抗零下40°C的霜冻,开花期和结实期的温度若在-2.2°C 至-3.3°C之间,会对产量造成影响。
苹果主要种植地区天气变化苹果是一种温带水果,在世界各地的适宜区域种植。
它主要种植在北半球的一些地区,如欧洲、北美和亚洲。
在这些地区,苹果的生长取决于许多因素,其中最重要的之一就是天气变化。
天气变化对苹果的生长和发育有着巨大的影响。
适宜的气候条件可以促进苹果树的生长和果实的发育,而极端的天气条件则可能对苹果产量和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在苹果主要种植地区,四季分明,春季和秋季的温度变化是苹果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
春季是苹果树开始新一轮生长的时候,气温逐渐升高,一般要在5至10摄氏度之间。
这个时候,苹果树的花芽开始萌发,并逐渐开放,开花期一般持续数周,而开花期间的气温变化将直接影响苹果的花穗结实率。
如果气温太低或太高,都会影响花粉的传播和受精,从而降低果实的质量和数量。
夏季是苹果树生长的高峰期,温度一般在25至30摄氏度之间。
夏季的高温和充足的阳光对苹果的生长和果实的膨大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此时,苹果树需要充足的水分和营养供应,保持土壤湿润,并进行及时的施肥。
同时,夏季也是对苹果树进行农药防治的重要时期,因为高温和潮湿的环境容易导致病虫害的滋生和传播。
秋季是苹果树收获的季节,温度开始逐渐下降,一般在10摄氏度以下。
这个时候,苹果的果实逐渐成熟,颜色变红,果实的糖分和香气开始积累。
同时,秋季还是苹果树进入休眠期的时候,开始准备冬眠和来年的新生长。
在这个过程中,温度的降低和日照时间的减少对苹果果实的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果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对果实的颜色、口感和储存期产生负面影响。
除了季节性的温度变化,苹果主要种植地区还会受到其他气象条件的影响,如降雨量、风速和湿度。
数量适宜的降雨对苹果生长有益,可以保持土壤湿润和供应水分。
然而,过量的降雨或长期干旱都会对苹果树的生长和果实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风速过大会对苹果树的花粉传播和果实生长造成不利影响,而高湿度和潮湿的环境容易导致病虫害滋生和传播。
总的来说,苹果主要种植地区的天气变化对苹果的生长和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世界苹果主产国主要树形及现状
苹果属喜光性果树,树体高大,透光差,结果晚,生
产成本高。在苹果生产管理中,整形修剪直接影响着苹果的
产量和品质,同时苹果的树形变化与当地气候、栽培方式、
栽培技术的发展紧密相关。近年来。世界苹果栽培发展的趋
势已由稀植走向密植。树形由大变小,光照由弱变强,产量
由低变高,选用和培育高光效树形是主要趋势。
各国围绕光照树形的培育,提出了不同特点的树形,如
荷兰提出了纺锤形、细长纺锤形;法国提出了主干轴形;新
西兰提出了金字塔形;意大利研究推广高纺锤形;美国华盛
顿州提出了组合纺锤形;澳大利亚采用高纺锤形或细长纺锤
型;韩国主要采用细长纺锤形:日本将细纺锤形作为新建果
园的基本树形,将开心形作为成龄果园的主要树形。总体来
看,国外重视以提高质量为中心的管理,树形多以高光效为
方向。
法国
苹果苗选用M9矮化砧木,栽植密度较高(166~214株
/667平方米)。栽植后第2年的平均产量为666千克/667
平方米:4年以后可增至2666~3000千克/667平方米。主
要推广太阳柱形(Solar axe),采用离心式修剪,主干上侧枝的
分枝,离中央领导干50厘米以内的全部疏除,树头在3米
左右压到,绑在顶部的铁丝上,处水平生长或下垂。
意大利
果树以220~266株/667平方米的高密度栽植,使用矮
化M9砧木无性繁殖的苗木。果园进行灌溉,大部分的果园
拥有喷水装置,并可控制春季霜冻的发生。多数果园设置了
防雹网。树形全部为高纺锤形。每667平方米可获得高达3333
千克的优质果产量,有些可超过4000千克/667平方米。
美国
现在,约一半果园使用矮化M9砧木。果树栽植密度为
113~160株/667平方米,平均产量为2333~3000千克/
667平方米,也有3000~4000千克/667平方米。新建果园,
多以高纺锤形为主。(高纺锤形系统:0.90~1.20米株距,3.0~
3.5米行距(1:3)树高3米,没有永久枝,多分枝,栽植时最小
量修剪,栽植后分枝绑至水平以下。)
波兰
波兰的大部分果园都使用M26及乔化砧木,密度约为
60~84株/667平方米。几个较现代化的果园最近已经开始
进口西欧的M9矮化砧苗木,栽植密度提高到120~166株/
667平方米,产量可达到2000~2600千克/667平方米,树
形以纺锤形(Verti axe)为主。
日本
日本苹果面积4.93万公顷,总产99.33万吨,平均667
平方米产1453千克。全国一半苹果园推广细纺锤形,一半
应用开心形。其中新建苹果园基本上为矮化密植,细纺锤形,
生草栽培。老龄果园多应用开心形。(苹果开心树形起源于日
本,是西洋苹果引入日本后,日本果农在一百多年栽培实践
中,不断改进而形成的。该树形在日本被称为“高品质的苹
果树形”。其树冠大、树龄长,枝条下垂结果。是目前苹果
乔化栽培中,比较理想的树形。在日本苹果生产上,大冠开
心形树结果寿命较长,通常在50年以上。在青森地区,不
少40~60年生的苹果树,仍然枝叶健旺。自然下垂,硕果
累累。)
韩国
主要采用细长纺锤形,M9或M26自根砧矮化密植,株
行距大多为1.5米×4米,每667平方米111株。行间树盘2
米,生草2米。推行疏果、套袋技术。
新西兰
矮化密植栽培(80~200株/667平方米),M9作砧木,
以纺锤形为主,生草覆盖。栽植后第2年平均产量为700千
克/667平方米,4年以后2700~3300千克,667平方米(也
有超过4000千克/667平方米)。
智利
南半球最大的苹果生产国家,苹果出口量在世界排在
4~5位,是苹果新发展国家。苹果面积3.5万公顷,产量100
万吨,出口量35万吨,占总产35%。树形也以纺锤形为主。
(据《陕西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