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卡基本知识介绍
- 格式:pdf
- 大小:957.04 KB
- 文档页数:43
一、常用卡标准1、普通卡:不记录任何可被计算机系统终端读取的数据如普通贵宾卡、会员卡、上网卡、年历卡、消费卡等规格:86*54*0.76mm(ISO国际标准)材料:信用卡材料2、条码卡:主要应用在各类查询系统中,以每张不同的条码被计算机系统读取如证券卡、借书证、会员证等规格:86*54*0.76mm(ISO国际标准)材料:信用卡材料3、磁卡:分为磁条卡和全磁卡(PET卡)应用在各个领域。
有三根磁道可供记载数据资料磁条中记录的数据可被计算机系统终端读取如信用卡、证券卡、会员卡、查询卡、储值卡、门票等规格:86*54*0.76mm(ISO国际标准)材料:信用卡材料4、IC卡:分为接触式IC卡和感应式IC卡(射频卡)应用在各个领域,可记载更多资料,更可靠安全,如电话卡、会员卡、储值卡、考勤卡、门锁卡、各类收费卡等,主要使用SIEMENS和ATMEL的芯片。
规格:86*54*0.76mm(ISO国际标准)材料:信用卡材料5、ID卡:一种不可写入的感应卡,含固定的编号,应用在各类控制系统如门禁卡、考勤卡等主要有台湾SYRIS的EM格式、美国HID、TI、MOTOROLA等各类ID卡。
规格:86*54*1.2 mm(ISO国际标准)材料:信用卡材料6、HID卡:ID卡中的一种,也是一种不可写入的感应卡二、IC卡国际标准1、ISO 7810:1985 识别卡物理特性规定了卡的物理特性,包括卡的材料、构造、尺寸。
卡的尺寸为:宽度 85.72mm----85.47mm高度 54.03mm----53.92mm厚度 0.76±0.08mm卡片四角圆角半径 3.18mm一般讲卡的尺寸为:85.5 X 54 X 0.762、ISO 7811-1:1985 识别卡记录技术第1部分:凸印规定了卡上凸印字符的要求(字符集、字体、字符间距和字符高度)。
3、ISO 7811―2:1985 识别卡记录技术第2部分:磁条规定了卡上磁条的特性、编码技术和编码字符集。
IC卡基础知识一、IC卡概念IC卡又叫智能卡(SmartCard),一般用于指一张给定大小的塑料卡片,上面封装了集成电路芯片,用于存储和处理数据。
图1 IC卡外形我们常用的智能卡大致分四种:存储卡、加密存储卡、CPU卡,实际上,只有具备了微处理器的IC卡,才是智能卡,但是人们习惯上吧IC卡统称为智能卡。
智能卡包括三个部分:塑料基片(有或没有磁条)、接触面、集成电路1.半导体厂家将大的硅片切成小块,一个六英寸直径的硅片可以造出上千个芯片。
2.对小硅片进行光刻以产生必要的电路,并将她封装在黑色的集成电路模块中。
3.将集成电路的输入输出端连结到大的接触面上,便于今后读写器的操作。
4.最后,把造好的模块嵌入到卡上。
图2构造示意图二、IC卡分类智能卡属于半导体卡。
半导体卡片采用微电子技术进行信息的存储、处理。
按照其组成结构,智能卡可以分为一般存储卡、加密存储卡、CPU卡和超级智能卡:1、存储器卡(MemoryCard)其内嵌芯片相当于普通串行E2PROM存储器,这类卡信息存储方便,使用简单,价格便宜,很多场合可替代磁卡,但由于其本身不具备信息保密功能,因此,只能用于保密性要求不高的应用场合。
2、逻辑加密卡(SecurityCard)加密存储器卡内嵌芯片在存储区外增加了控制逻辑,在访问存储区之前需要核对密码,只有密码正确,才能进行存取操作,这类信息保密性较好,使用与普通存储器卡相类似。
芯片结构如下:图3 带有安全逻辑的IC卡用存储器芯片3、CPU卡(SmartCard)CPU卡内嵌芯片相当于一个特殊类型的单片机,内部除了带有控制器,存储器,时序控制逻辑等外,还带有算法单元和操作系统,由于CPU卡有存储容量大,处理能力强,信息存储安全等特性。
因此,广泛用于信息安全性要求特别高的场合。
芯片结构如下:图4 带有加密运算及安全逻辑的IC卡用微控制器芯片4、超级智能卡在卡上具有MPU和存储器并装有健盘、液晶显示器和电源,有的卡上还具有指纹识别装置等。
IC卡基础知识介绍IC卡(Integrated Circuit Card),也称为智能卡,是一种具有集成电路芯片的塑料卡片,被广泛应用于金融、通信、公共交通、医疗保健等各个领域。
IC卡通过芯片上的微处理器来存储和处理数据,具有存储空间大、安全性高、多功能、可编程等特点。
本文将介绍IC卡的基础知识,包括IC卡的结构、类型、工作原理和应用。
一、IC卡的结构IC卡的结构由塑料卡体和嵌入的芯片组成。
塑料卡体通常由聚合物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和耐磨性。
芯片是IC卡的核心部件,类似于一颗微型电脑,具有处理器、存储器、接口等功能。
芯片上的金触点用于与读卡器进行数据传输。
IC卡通常还包括片上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安全模块等组成部分。
二、IC卡的类型1.接触式IC卡:接触式IC卡需要通过金触点与读卡器进行数据传输,常见于银行卡、公交卡等场景。
由于需要与读卡器直接接触,容易受到刮擦和腐蚀等影响。
2.非接触式IC卡:非接触式IC卡可以通过无线射频进行数据传输,与读卡器之间的距离可达数厘米,常见于门禁卡、电子钱包等场景。
非接触式IC卡不需要与读卡器直接接触,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三、IC卡的工作原理IC卡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芯片上的微处理器执行内置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来实现的。
当IC卡与读卡器接触或靠近时,读卡器会向IC卡发送指令,IC卡通过芯片上的处理器解析指令并执行相应的操作。
IC卡可以读取、写入和处理存储在芯片中的数据,并与外部系统进行安全的数据交换。
在交互过程中,IC卡还能通过内置的安全模块进行身份验证和数据加密,保护用户的隐私和数据安全。
四、IC卡的应用1.金融领域:IC卡广泛应用于银行卡、信用卡和电子钱包等金融支付场景。
IC卡可以存储用户的账户信息和交易记录,并通过密码验证和数据加密保障支付的安全性。
2.通信领域:IC卡被应用于SIM卡,用于存储用户的手机号码、通信记录和短信等信息。
SIM卡作为手机用户的身份标识,可以实现电信运营商的身份验证和用户的业务管理。
IC卡(智能卡)基础知识简介1、何为IC卡(智能卡)IC卡是从磁条卡发展而来,它是将一个集成电路芯片封装在一个卡片中。
与磁条卡相比,IC卡可靠性好,存储容量大,而且具有一定的“智能”。
IC卡大致分为存储器卡与“智能”卡两个最常用的大类,存储器卡是将一个EEPROM存储器芯片封装在卡片中,使卡片具有“记忆”功能。
信息可以“写入(存)”卡内或从卡内“读出(取)”,原则上存取过程是不受限制的,整个存储空间也是开放的,对存储空间的管理是在卡片外部进行,这使得存储器卡缺乏良好的安全性。
之后存储器卡有了一些改进,主要是增加了密码验证功能对信息的存取过程进行控制,但仍然缺乏较好的存储管理功能。
而“智能”卡则不仅将EEPROM存储器封装进卡中,同时还将一个“微控制器(MCU:MicroController Unit)”集成到卡片中,这个MCU中具有对卡片上EEPROM存储器进行管理的一套软件,(这套软件通常被称为“卡片操作系统(COS:Card Operation System)”),从卡片外部发送数据到卡内都要经过MCU进行处理。
也就是说,MCU及其搭载的软件(COS)控制着信息的存取过程,同时也管理着存储器的分配与使用。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IC卡的实质是:信息的存取。
而智能卡所谓的“智能”,就是对存取过程的“严格”控制与对存储器的“灵活”管理,目的是使存放在卡内的信息更安全且易于使用。
2、IC卡的相关规范IC卡是一种很规范的产品,不论其外形,还是其内部芯片的电气特性,甚至于其应用方法都受一些较严格的协议控制。
最基础最重要的一套规范是ISO/IEC 7816协议。
这套协议不仅规定了IC卡的机械电气特性,而且还规定了IC卡(特别是智能卡)的应用方法(包括COS中很多数据结构)。
除了7816协议之外,在各个可能应用IC卡的特定领域内还有一些更为具体的协议,比如在中国,金融领域制定PBOC规范,交通管理体系,社会福利体系都有其特定的规范。
第1篇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卡作为一种便捷、安全的信息存储和传输工具,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智能卡解决方案旨在为用户提供一种安全、高效、便捷的信息存储、传输和处理方式。
本文将从智能卡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技术特点、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智能卡基本原理1. 智能卡概述智能卡是一种集成电路卡,它集成了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电子元件,可以存储和传输信息。
智能卡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金融、交通、身份认证、消费支付等领域。
2. 智能卡工作原理智能卡通过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读写设备进行通信。
当智能卡靠近读写设备时,读写设备会发送射频信号,激活智能卡内部的微处理器。
微处理器根据预设的程序,对存储在卡内的数据进行读写操作,然后将处理结果返回给读写设备。
3. 智能卡分类根据应用领域和功能,智能卡可分为以下几类:(1)金融卡:如银行卡、信用卡、借记卡等。
(2)交通卡:如公交卡、地铁卡、高速公路卡等。
(3)身份认证卡:如身份证、护照、驾驶证等。
(4)消费支付卡:如手机支付卡、购物卡等。
三、智能卡应用领域1. 金融领域智能卡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银行卡、信用卡、借记卡等。
通过智能卡,用户可以实现跨行、跨地区的消费支付、转账、查询等金融服务。
2. 交通领域智能卡在交通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公交卡、地铁卡、高速公路卡等方面。
用户可以通过智能卡实现快速、便捷的出行支付。
3. 身份认证领域智能卡在身份认证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身份证、护照、驾驶证等。
通过智能卡,可以实现身份的快速识别和验证。
4. 消费支付领域智能卡在消费支付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手机支付卡、购物卡等方面。
用户可以通过智能卡实现便捷的支付和消费。
四、智能卡技术特点1. 安全性智能卡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其内部存储的数据通过加密技术进行保护,防止非法读取和篡改。
2. 可靠性智能卡采用高品质的材料和制造工艺,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抗磨损性能,确保卡片在恶劣环境下仍能稳定工作。
第一章IC卡基础知识IC卡,又名集成电路卡(Integrated Circuit card)或智能卡,它是将一块集成电路芯片镶嵌于塑料基片中,由此封装而成的,其外形与信用卡相似。
IC卡根据对卡内数据进行读写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接触式IC卡和非接触式IC卡两大类。
一、射频卡的一些基础知识(一)频率(f)1、物理中频率的单位是赫兹(Hz),简称赫。
2、频率单位:赫(Hz)、千赫(KHz)、兆赫(MHz)、吉赫(GHz)等。
(二)常见射频卡的频率1、射频卡,学名叫“非接触式卡”。
虽然有的人把射频卡叫做IC卡,但因为接触式IC卡也叫IC卡,同时射频IC卡一般指指高频卡,而ID卡习惯叫低频卡,所以还是把非接触式的芯片卡叫为射频卡或非接触式卡来得直接一些。
2、典型的射频卡按戴波频率分为低频射频卡、高频射频卡、超高频射频卡和微波射频卡。
①、低频射频卡的频率为125~134.2KHz(单位:千赫),也称低频率(LF),如EM4100型号的ID卡、T5557卡、EM4305、TI的RI-TRP-R4FF低频只读卡、TI的RI-TEP-W4FF低频读写卡、HID1326低频薄卡等。
一般为无源被动卡(卡内没有装电池)。
②、高频射频卡的频率为13.56MHz(单位:兆赫),也称高频率(HF),如MF1卡、I-CODE-II 卡。
一般为无源卡。
一般为无源被动卡(卡内没有装电池)。
③、超高频射频卡的频率为433.92MHz(单位:兆赫),也称超高频的频率(超高频),如UCODE卡。
433.92MHz一般为有源主动卡(卡内装电池),860~960MHz 一般为无源被动卡(卡内没有电池)。
[备注:国内超高频卡与无线电频带的叫法有一定区别。
]④、微波卡的频率为2.45GHz、5.8GHz(单位:吉赫或千兆赫兹),也称微波(uW),如EM4122中的一种微波卡。
2.45GHz、5.8GHz一般为有源主动卡(卡内装电池)。
[备注,微波卡与无线电频带的叫法有一定区别。
一、智能卡介绍1.什么是智能卡?智能卡就是集成电路卡,它是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对信息的安全性和存储容量要求的日益提高应运而生的。
智能卡可简单地分为非加密卡、加密卡、CPU卡三种类型。
智能卡配备有CPU和RAM,可自行处理数量较多的数据而不会干扰到主机CPU的工作。
智能卡还可过滤错误的数据,以减轻主机CPU的负担。
适应于端口数目较多且通信速度需求较快的场合。
智能卡是IC卡(集成电路卡)的一种,按所嵌的芯片类型的不同,IC 卡可分为三类:①存储器卡:卡内的集成电路是可用电擦除的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它仅具数据存储功能,没有数据处理能力;存储卡本身无硬件加密功能,只在文件上加密,很容易被破解。
②逻辑加密卡:卡内的集成电路包括加密逻辑电路和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加密逻辑电路可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卡和卡中数据的安全,但只是低层次防护,无法防止恶意攻击。
③智能卡(CPU卡):卡内的集成电路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随机存储器RAM和固化在只读存储器ROM中的卡内操作系统COS(Chip Operating System)。
卡中数据分为外部读取和内部处理部分,确保卡中数据安全可靠。
2.智能卡的操作系统是什么?智能卡操作系统通常称为芯片操作系统COS。
COS一般都有自己的安全体系,其安全性能通常是衡量COS的重要技术指标。
COS功能包括:传输管理、文件管理、安全体系、命令解释。
3.智能卡有什么用途?从功能上来说,智能卡的用途可归为如下四点:①身份识别②支付工具③加密/解密④信息二、智能卡的应用情况1.信用卡:这种卡有两个权限:持卡人可以读卡,而不能写卡,只有银行有关部门才可以写卡;卡中存用户密码以用于存放持卡人读卡时所需的密码,另外还存有一个发行密集码区,用于存放写卡密码。
由于它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保密性,所以智能卡将取代磁卡。
2.公用电话卡:用户可以到电信局去买一张卡,卡中写有你所预付的数目。
智能卡(Smart Card)相关知识
一、大纲:
1.智能卡的分类
2.智能卡的特性
3.智能卡的应用
4.系统拓扑图
二、内容分解
1.智能卡的分类:以PVC材质为主。
(1)IC卡/ID卡(根据载体分类)
(2)接触式/非接触式(根据接触方式分类)
(3)逻辑加密卡/非逻辑加密卡/CPU卡/超级智能卡(根据加密方式分类)
(4)其它分类(根据实际应用分类)
串行IC卡/并行IC卡;预付费卡;混合卡
2.智能卡的特性
(1)可加密:卡片存储区域经过加密,需要经过解密之后,方可读写。
(2)可存储:卡片具备一定的存储空间,可以存储一定的数据量。
(3)可读写:卡片可以通过一定的设备,在解密之后,可以读取其存储区域的数据,亦可向存储区域写入相关的数据。
3.智能卡的应用
由于智能卡可加密,可储存,使得智能卡可以脱机使用。
其应用范围有:学习、购物、健身、交友、就医等身份识别及小金额账务管理系统中。
如:梦之岛的购物卡、
电信的电话IC卡,系统集成商的门禁卡、考勤卡,学校食堂的饭卡、高级会所的贵宾卡等。
4.系统拓扑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