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桑蚕知识大全

桑蚕知识大全

桑蚕知识大全
桑蚕知识大全

一、桑的知识

桑的简介:

桑科桑属落叶乔木或灌木,高可达15米。树体富含乳浆,树皮黄褐色。叶卵形至广卵形,叶端尖,叶基圆形或浅心脏形,边缘有粗锯齿,有时有不规则的分裂。叶面无毛,有光泽,叶背脉上有疏毛。雌雄异株,5月开花,葇荑花序。果熟期6-7月,聚花果卵圆形或圆柱形,黑紫色或白色。喜光,幼时稍耐阴。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耐干旱,耐水湿能力极强。

桑的生长习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稍耐荫。气温12℃以上开始萌芽,生长适宜温度25-30℃,超过40℃则受到抑制,降到12℃以下则停止生长。耐旱,不耐涝,耐瘠薄。对土壤的适应性强。

桑葚别名:

桑葚、桑实、桑果、桑枣、乌椹

桑葚品种:

中国收集保存的桑树种质分属15个桑种3个变种,是世界上桑种最多的国家。其中栽培种有鲁桑、白桑、广东桑、瑞穗桑;野生桑种有长穗桑、长果桑、黑桑、华桑、细齿桑、蒙桑、山桑、川桑、唐鬼桑、滇桑、鸡桑;变种有鬼桑(蒙桑的变种)、大叶桑(白桑的变种)、垂枝桑(白桑的变种)等。

如何挑选桑葚:

在挑选桑葚的时候,以酸甜适口,黑中透亮,个大,颗粒饱满,厚实肉厚,色紫黑,没有出水,比较坚挺、糖分足者为佳。如果桑葚颜色比较深,味道比较甜,而里面比较生,就要注意一下,有可能是经过染色的。所以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如何挑选桑葚干:

桑葚干以长度为1cm—1.5cm为好,最好选择新疆出产,因其地处北纬37°,可以直接接受阳光最丰富的照射,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桑葚的营养和糖分相对其他地区都要高。但因新疆风沙大,桑葚干糖分又高,有细沙附着在表面,建议先清洗,稍微浸泡后,再食用。

怎样清洗桑葚:

桑葚是由很多小桑葚密集成一卵圆形或长圆形形态的,比较难于清洗,稍用力,皮就破了,不用力就难于将缝隙中的脏东西洗净。清洗桑葚有小技巧,先用自来水不断冲洗,就可以将其表面的脏东西冲洗出去。

怎样保存桑葚:

鲜桑葚属于季节性水果,只在每年的夏季成熟。其水分含量高,糖类丰富,常温下2天左右即变色、变味,非常的难保存,如果一不小心,买多了,怎样让桑葚保存的更久?

1、用白砂糖或者红糖来腌制。找个密封罐,一层放桑葚,一层放糖,直到放满,然后盖好放冰箱可以保存一个星期左右。不过,如果存放的时间过长,虽然不会变质,但会影响其口感。

2、将洗干净的桑葚用用敞口的容器装起来,盖上保鲜膜,或者是分成小包,放进冰箱冷藏。这样可以避免呼吸作用对其品质的影响。等到要吃的时候,再用热水化开就好。

3、最麻烦的方法是晒干,但这样可以让保存时间更久,具体方法是:用水洗净,拣去杂质,摘除长柄,放在太阳底下暴晒几天,然后再用塑料袋密封起来。

桑椹做法指导:

洗净鲜用,亦可晒干或略蒸后晒干用。

1.桑椹汁:新鲜桑椹200克,洗净,捣烂如泥,用纱布绞汁,以温开水送服即可;

2.桑椹酒:新鲜桑椹150克,低度烧酒150毫升。新鲜桑椹洗净,捣烂后绞汁,将果汁倒入烧酒,搅匀服用;

3.桑椹膏:新鲜桑椹1000克,蜂蜜300克,桑椹搅汁,煎熬成稀膏,加蜂蜜一同熬至稠厚,待冷服用。

干红桑葚酒做法:

桑葚酿酒有悠久的历史,我国中医名著《本草纲目》就有桑椹"捣汁饮,解酒中毒;酿酒服,利水气,抗衰驻容颜"的记载。干红桑葚酒,选用出自最佳生态环境的优质新鲜桑果,采用现代和传统工艺相结合精心酿造而成。味道天然香气,酒香浓郁,甘甜爽口,并且比一般的红酒营养价值要高,更加时尚健康。

干红桑葚酒选用天然、绿色,无污染的桑果。人工采摘桑果,入选的桑葚必须是紫红、紫色、紫黑色,无变质现象的桑葚果,确保营养元素充沛。干红桑葚酒酿造工艺如

下:

原料→验收→破碎→入缸→配料→主发酵→分离→后发醉→第一次倒缸(池)→密封陈酿2~3个月→第二次倒缸(池)→满缸(池)密封陈酿4~6个月→第三次倒缸(池)→澄清处理→过滤→调配→贮存1~3个月→过滤→装瓶→成品

二、蚕的知识

蚕的简介:

蚕分两类:一类家蚕,即桑蚕。主要以桑叶为食。另一类称山蚕,即柞蚕,以柞木叶为食。蚕一生经过4个阶段:卵、幼虫、蛹和蛾子。是蚕蛾的幼虫,丝绸产品的主要原料,在人类经济生活及文化历史上有重要地位。原产中国南方,古文记载黄帝轩辕氏就开始养蚕,江南最著名的莫属众所周知的黄帝的妻子嫘祖了。桑蚕主食为桑叶,也可用少量蓖麻叶补充。茧是由一根长度约为300~900米(1000~3000英尺)连续的丝织成的。

蚕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发育阶段。

蚕的生活习性:

蚕是变态类昆虫,最常见的是桑蚕,又称家蚕,以桑叶为食料的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之一。桑蚕起源于中国,其发育温度是7~40℃,饲育适温为20~30℃。蚕宝宝以桑叶为生,不断吃桑叶后身体便成白色,一段时间后它便开始脱皮.脱皮时约有一天的时间,如睡眠般的不吃也不动,这叫“休眠”。经过一次脱皮后,就是二龄幼虫.它脱一次皮就算增加一

岁,幼虫共要脱皮四次,成为五龄幼虫,再吃桑叶8天成为熟蚕,开始吐丝结茧.

三、桑、蚕、丝的系列功效介绍

桑叶功效:

桑叶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桑箕星之精神也,蝉食之称文章,人食之老翁为小童,桑叶又名:“神仙草”,日本人称桑叶茶为长寿茶。

桑叶是植物之王,有“人参热补,桑叶清补”之美誉,富含人体17种氨基酸,粗蛋白,粗脂肪,是国家卫生部确认的“药食同源”植物,被国际食品卫生组织列入“人类21世纪十大保健食品之一”,成为人类绿色新食品源。

桑叶可疏散风热;清肺;明目。主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发热头痛,汗出恶风,咳嗽胸痛;或肺燥干咳无痰;咽干口渴;风热及肝阳上扰;目赤肿痛。

桑叶茶制作:

经科学烘焙等工艺精制而成。工艺中除去桑叶中有机酸的苦味、涩味较为关键;口味甘醇、清香溢人等特性也重要。桑叶茶用开水冲泡,清澈明亮,清香甘甜,鲜醇爽口,尤其对中老年人及不宜饮茶的人提供了一种新型饮品,使其在饮茶过程中得到一定的保健效果,常饮此茶有利于养生保健,延年益寿。

桑葚功效:

现代研究证实,桑葚果实中含有丰富的活性蛋白、维生

素、氨基酸、胡萝卜素、矿物质等成分,营养是苹果的5-6倍,是葡萄的4倍,具有多种功效,被医学界誉为“二十一世纪的最佳保健果品”。常吃桑葚能显著提高人体免疫力,具有延缓衰老,美容养颜的功效。

目前,国家卫生部确认桑椹是“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农产品。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桑椹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白藜芦醇、铁、维生素等营养成份。具有增强机体细胞免疫、促进造血细胞生长、防止人体动脉硬化、促进新陈代谢、抗诱变、降血糖、降血脂、护肝等作用。

桑葚子能增强非特异免疫功能;桑葚子对细胞突变具有预防作用;桑葚子对体液免疫有增加作用;桑葚子对T细胞介导的免疫功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桑葚子有改善皮肤(包括头皮)血液供应,营养肌肤,使皮肤白嫩及乌发等作用,并能延缓衰老。

桑葚子是中老年人健体美颜、抗衰老的佳果与良药。常食桑葚子可以明目,缓解眼睛疲劳干涩的症状。桑葚子具有免疫促进作用。桑葚子对脾脏有增重作用,可以促进血红细胞的生长,具有生津止渴、促进消化、帮助排便等作用,适量食用能促进胃液分泌,刺激肠蠕动及解除燥热。祖国医学认为,桑葚子性味甘寒,桑葚子具有补肝益肾、生津润肠、乌发明目等功效。

1、防止血管硬化

桑葚子防止血管硬化桑葚子中含有脂肪酸,主要由亚油酸。硬脂酸及油酸组成,具有分解脂肪,降低血脂,防止

血管硬化等作用。

2、抗癌

桑葚子防癌抗癌桑葚子中所含的芸香苷、花色素、葡萄糖、果糖、苹果酸、钙质、无机盐、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及烟酸等成分,都有预防肿瘤细胞扩散,避免癌症发生的功效。疗效:桑葚性寒生津,冰糖性平滋津,治肠道津液不足所致的大便干燥。

3、健脾胃

桑葚子健脾胃,助消化桑葚子中含有鞣酸、脂肪酸、苹果酸等营养物质,能帮助脂肪、蛋白质及淀粉的消化,故有健脾胃助消化之功,可用于治疗因消化不良而导致的腹泻。

4、美容

桑葚子乌发美容桑葚子中除含有大量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外,还含有乌发素,能使头发变得黑而亮泽,故可用来美容。葚子中含有大量的水分、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胡萝卜素及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等,能有效地扩充人体的血容量,且补而不腻,适宜于高血压、妇女病患者食疗。

功效主治

主治小儿惊痫夜啼,去三虫,灭黑黯,使人面色好。治男子阴痒病、女子崩中赤白、产后余痛。研成末;封疔肿,拔根极效。

功效主治:炒食,治风及劳瘦。研成末饮服,治小儿疳瘦,

长肌退热,除蛔虫。煎汁饮服,止消渴。

功效主治:即茧中蛹汁。主治百虫入肉。用汤淋浴小儿,去疥疮,杀虫。

性味:味甘,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烧灰酒服,治痈肿没有头,次日即破。又疗诸疳疮,及下血、血淋、血崩。煮汁饮服,止消渴反胃,除蛔虫蚕蜕。

功效主治:主治吐血、鼻出血、肠风泻血、崩中带下、赤白痢。治妇女难产及吹乳疼痛。

附方:治小儿惊风:白僵蚕、蝎梢等分,天雄尖、附子尖共一钱,微炮制为末。每次服半钱,用姜汤调和服用,治疗效果非常好。治酒后咳嗽:白僵蚕焙研成末,用茶服一钱。治口舌生疮:用五个蚕茧,包蓬砂,在瓦上焙焦成末,涂抹患处。

四、桑葚历史

桑,是一古老的树种,在漫漫的历史进程中,无论是桑叶、桑皮还是桑椹,都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桑叶不仅可供养蚕,还可作为药用,具有袪风、清热、明目、凉血功用,是治疗肺咳嗽常用之药。桑枝袪风湿、利关节,用于治疗四肢不利、风寒、湿痺。桑树根的内皮叫桑白皮,是中医治疗肺热咳嗽、喘和行水清肿常用药。深秋霜重,落叶萧萧,乡村的老人们总是让儿孙收集一些仍呈绿色的霜桑叶珍藏起

来,以备风湿初发时作茶饮用。

桑椹是被誉为“第三代水果”的一种优质水果,原产地中国,又名“桑枣”。在我国用桑椹酿酒饮用、保健、医疗的历史悠久,两千多年前就是皇帝的御用补品。中医典籍《本草纲目》记载,谓桑椹“捣汁饮,解酒中毒。酿酒服,利水气,消肿”;《滇南本草》称桑椹“益肾藏而固精,久服黑发明目”;《本草求真》称桑椹“除热养阴……乌须黑发”;《随息居饮食谱》称桑椹“滋肝肾,充血液,祛风湿,健步履,息虚风,清虚火”;《本经逢原》记载:(桑椹),《本经》所主,皆言桑椹之功,而宗奭云《本经》言桑甚详,独遗其椹,即濒湖之博识尚不加察,但以其功误列根皮之下,所以世鲜采用,惟万寿酒用之。中医认为,桑椹味甘、性寒。具有滋阴补血、生津等功效。主治久病体虚,肝肾阴亏,腰膝酸软,目暗耳鸣,关节不利,肠燥便秘,津亏血少,潮热遗精,糖尿病等。

在古代,人们对桑树和桑田寄予深厚的思念和孝敬情感,桑和梓是古代家宅旁边常栽的树木,《诗?小雅?小弃》中就有“维桑与梓,必恭敬止”的诗句,也就是说见桑与梓,容易引起对父母的怀念。张衡在《南都赋》里也有“永世克孝,怀桑梓焉;真人南巡,睹旧里焉。”这里桑梓成了故乡的代称了。桑梓,一股浓浓的乡情,一脉款款的眷顾。

桑椹与汉刘邦的故事:

相传公元前205年,刘邦在徐州曾被项羽打得丢盔卸甲,一败涂地,好不容易才冲出重围,率十余骑仓惶逃去。

岂料前有高山挡路,后有追兵赶来。走投无路之下,刘邦一行人急匆匆躲进了一个阴暗的山洞里。项羽扬鞭纵马,追至洞前,见洞口已是蛛网密布,料定不会有人闯入。于是徘徊观望一阵,方呼啸而去。

刘邦虽然躲过了这一劫难,但却因受惊怕过度,长年头痛、头晕的老毛病突然复发,以致头痛如裂,天旋地转,随即腰酸腿软,连大便也难以排出,痛苦不堪。好在当时身处的黄桑峪有桑林密布,所结桑椹盖压枝头。为度难关,刘邦只得渴饮清泉,饥食桑椹。奇怪的是,没出几日,头痛、头晕竟不知不觉地痊愈了,大便也痛痛快快地解出来了,但觉精神清爽,身体强劲有力。后来刘邦虽黄袍加身,成了汉朝的开国皇帝,仍念念不忘桑椹的救命之恩。御医顺着他的心意,遂将桑椹加蜜熬膏,让他常年养生服用,受益匪浅。

最新最全的秋季养生小科普—各种知识汇总

最新最全的秋季养生小科普 各种知识汇总 老话说“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之说,这句俗语的意思是,立秋时间早的话,接下来天气就会比较凉爽;反之如果较晚,立秋之后天气就会比较热。同时也是提醒人们不可对立秋盲目乐观,有时候立秋过后,还有“秋老虎”。秋天的养生知识我们要多学习! 立秋并不是真正秋天的到来,炎夏的余热未消,处暑节气也将接踵而来,“秋老虎”也虎视眈眈,天气逐渐转向干热。所以立秋节气后虽早晚会比较凉、温差变大,白天尤其是午间依然闷热。此时人易倦怠、乏力,清热解暑要继续,但相对炎夏要有所变化。要多喝水、淡茶、菜汤等,以清热祛暑。 一、立秋要养肺 立秋后,阳气转衰,阴气日上,自然界由生长开始向收藏转变,根据顺应四时的养生原则,秋冬养阴。中医认为,肺与秋季相应,而秋季干燥,气燥伤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产生疾病,因为需要润燥、养阴、润肺。从五行生旺推算,此时肝脏、心脏及脾胃处于衰弱阶段,而立秋后肺功能开始处于旺盛时期,根据阴阳调和,机体平衡的原理,要加强对这些器官的调养,使肺气不要过偏,影响机体健康。

秋燥易伤肺,可适当食用如芝麻、蜂蜜、百合、杏仁、乳品等柔润食品,可以益胃生津,有益健康。同时可适当多食一些酸味果蔬,食酸以收之。 另外,在肺盛之时易影响到肝,而肝主情志,疏泄气血,肝气受制的秋天,人们容易出现情绪低落等表现,表现在生理方面则为容易引起气血失调等疾病的发生,比如:内分泌紊乱等问题,像月经失调、心慌心悸、失眠问题等。当出现此类现象时,可通过养阴、柔肝、疏解等方法调理。 二、立秋要祛暑降温 立秋后,尽管昼夜温差变大,但是白天有时仍然很热,有时暑气更加逼人,所以,防暑降温要继续,不能有丝毫怠慢。措施有三: 1、清热解暑类食品不能一下子从餐桌上撤除。一般来说,此类饮食能防暑敛汗补液,还能增进食欲。因此喝些绿豆汤,或者吃些莲子粥、薄荷粥是很有益处的。多吃一些新鲜水果蔬菜,既可满足人体所需营养,又可补充经排汗而丢失的钾。 2、寒凉饮食要减少。经过一个长夏后,人们的身体消耗都很大,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大多脾胃虚弱,因此,在选择食物时,不宜过于寒凉,例如:西瓜、梨、黄瓜、葡萄等,其性味寒凉,多食可能伤及脾胃,所以要少吃。 3、饮食营养要加强。不能只为了追求清热解暑,而使饮食过于清淡。事实上,到了立秋可适当吃肉食,有许多食品如鸭肉、泥鳅、鱼、猪瘦肉、海产品等,既能清暑热,又可补益,可放心食用。

日常饮食禁忌大全

日常饮食禁忌大全 日常饮食禁忌大全 2013-11-26 粮食类糯米: (1)不宜食用冷自来水所煮的饭 (2)不宜常吃剩油炒饭高梁: (1)不宜常吃加热后放置的高粱米饭或煮剩的高梁米饭(2)不宜加碱煮食黄豆: (1)不宜多食炒熟的黄豆 (2)对黄豆过敏者不宜食用 (3)服用四环素类药物时不宜食用 (4)服用红霉素、灭滴灵、甲氰咪胍时不宜食用 (5)服用左旋多巴时不宜食用 (6)不宜煮食时加碱 (7)食用时不宜加热时间过长 (8)服用铁制剂时不宜食用 (9)服氨茶碱等茶碱类药时不宜食用 (10)不宜与猪血、蕨菜同食 (11)不宜多食豆浆: (1)饮用时加热时间不宜过短 (2)不易和鸡蛋同时煮食

(3)豆浆不易加红糖饮用 (4)暖水瓶装豆浆不宜饮用 (5)喝豆浆时不宜食红薯或橘子 (6)不宜多饮绿豆: (1)服温热药物时不宜食用 (2)服用四环素类药物时不宜食用 (3)服甲氰咪胍、灭滴灵、红霉素时不宜食用 (4)服用铁制时不宜食用 (5)煮食时不宜加碱 (6)老人、病后体虚者不宜食用 (7)不宜与狗肉、榧子同食。红豆: (1)忌与米同煮,食之发口疮 (2)不宜与羊肉同食 (3)蛇咬伤,忌食百日 (4)多尿者忌用油类猪油: (1)服降压药及降血脂药时不宜食用 (2)不宜用大火煎熬后食用 (3)不宜久贮后食用 (4)不宜食用反复煎炸食物的猪油菜籽油:(1)菜籽油经高温处理后贮存 (2)带有蛤喇的菜籽油不应食用蔬菜类大白菜:(1)不宜食用霉烂变质的白菜

(2)服用维生素K时不宜食用 (3)不宜食用久放的熟白菜 (4)不宜焖煮后食用 (5)不宜水浸泡后食用 (6)不宜烫后挤汁作菜馅用 (7)不宜食用酸菜过多 (8)不宜和猪、羊肝同时食用 (9)不应食用铜制器皿盛放或烹制的白菜 (10)不宜多食偏食胡萝卜: (1)不宜食用切碎后水洗或久浸泡于水中的萝卜 (2)服用双氢克尿塞时不宜食用 (3)食用时不宜加醋太多 (4)未油炒者不宜食用 (5)食时咀嚼时间不宜过短 (6)不可红白萝卜同时食用 (7)不宜与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如菠菜、油菜、花菜、番茄、辣椒等),水果(如柑橘、柠檬、草莓、枣子等)同食破坏维生素C,降低营养价值。 (8)禁忌生食黄瓜: (1)不宜生食不洁黄瓜 (2)不宜弃汁制馅食用 (3)不宜多食偏食

书法常识百题剖析

书法常识百题 一、书体类 1.是指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多 用刀刻成,有先书后刻和以刀代笔直接刻写两种形式。从书法的角度分析,它已经具备了书法的用笔、结字、章法三要素。传世的中有朱书和墨书的痕迹,并且笔画有弹性,应当是由类似毛笔的工具书写而成的。 2._________ 是指殷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古称铜为金,因而把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称为金文。因为这种文字在钟和鼎上出现最多,且乐器以钟为多,礼器以鼎为尊,故又称之为钟鼎文。钟鼎铭文,字凹人的阴文叫做款;字凸出的阳文叫做识(音炽)。 3.商代前期金文的代表作有:A、《戌嗣子鼎》B、《宰甫卣》C、《月仪帖》等,笔画丰满柔韧,结体端庄沉稳,体势恢弘。西周金文 比较盛行,主要有A、《毛公鼎》B、《散氏盘》等。 4.是刻在十个鼓形石碣上的文字,内容是记叙游猎、 行乐的四言诗,十鼓分刻十首诗,故又称___________________ 。其笔画匀整,结体疏朗,朴厚雄浑,用笔遒劲圆润,具有春秋战国时期秦文字 的典范性,归于大篆系统。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前的所有文字统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包括甲骨文、金文(钟鼎文)、籀文、古文等。 6.是与大篆相对而言的。秦始皇为统一中国的文字,令丞 相李斯在秦国大篆的基础上结合六国文字加以修订、整理,统一为官 体标准文字---- 秦篆。后人为了区分秦以前的文字,把秦篆称 为。 7.秦代小篆的代表作:A《峄山刻石》B《泰山刻石》C《琅琊刻石》D《芝罘刻石》E《会稽刻石》等。据传多为李斯所书,书风严谨匀 称、端庄秀美。 & ___________ 是秦汉时期瓦当上所刻的文字。内容多为吉语。不 同种类的建筑物,其瓦当文字的风格不一,官署用瓦书体方正严谨,私宅用瓦书体活泼多变,姿态妍美,书体皆为阳文篆书。 9.是在草篆的长期书写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大篆的发 展派生出了小篆和古隶,秦统一中国后,小篆成了惟一的官体文字。

眼科知识大全

问:什么叫屈光不正? 答:屈光不正指眼在调节放松时,平行光线不能清晰地聚焦在视网膜上而看不清外界的物体。它包括近视、远视和散光三种状态。 问:什么是近视眼? 答:指眼睛在不调节时,平行光线通过屈光系统屈折后,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前的一种屈光状态。特点就是看不清远的物体,但可清楚看清近距离的物体。 问:什么是远视眼? 答:因为焦点落在视网膜的后面,所以就会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弥散圈,于是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不可能形成清晰的物象而影响视力。因此,远视眼无论看近、看远都需要眼睛运用调节机能,否则就会看不清所有的物体。 问:什么是散光? 答:散光是指眼球在不同视线具有不同屈光力的一种屈光状态。也就是说:散光眼是不能将外界射入眼内的光线集合成一个焦点,所以在视网膜上也就不能形成清晰的物象。 问:什么叫准分子激光?其安全性如何? 答:这是由气态氟化氩在激发状态下产生“冷激光”,其波长仅为193nm,穿透力弱,以每个脉冲除去四千分之一毫秒组织的速度。通过由计算机严密控制下的激光切削,角膜曲率及模式被改变,从而达到治疗近视的目的。目前,世界上已有数百万名患者通过准分子激光治疗,重新获得了正常的视力。 问: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的原理是什么? 答:近视眼由于眼球的前后径太长、眼角膜前表面太凸,外界光线不能准确会聚在眼底所致。准分子激光矫正近视是由全程电脑精确控制下的激光飞点扫描技术,使眼角膜前表面稍稍变平,从而使外界光线能够准确地在眼底视网膜上会聚成像,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 问:什么叫波前像差? 答:测量眼视光系统的总体像差。波前技术,原先设计用于帮助宇航员收集太空信息。它的工作原理是采用168条安全的激光束照射眼底,通过对视网膜反射光的波前分析,来测量包括角膜、晶体和玻璃体在内的眼球整体像差。 问:什么叫个体化切削治疗?它的优点是什么? 答:个体化切削治疗是根据患者眼球的屈光数据而“量体裁衣”设计出的最佳切削方案。包括了对球镜、柱镜、慧差、球差以及局部像面畸变的全面矫正,使得术后视力有可能达到或接近人眼视力极限。要实现“个体化切削”对设备性能有极高的要求。其优点—显著提高术后矫正视力、视觉的敏感度、夜间视力明显改善、散光矫正更好、眩光和光晕发生率降低。 问:什么是PRK? 答:译名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是在术眼角膜上皮被器械刮除后,由激光对角膜表面进行扫描切削。该手术对轻度及中轻度近视的疗效已得到证实,是一种经济型手术。 问:什么是LASIK?其手术过程是什么? 答:译名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则需先使用精密的角膜板层处理系统,极其准确地将角膜

最全食物相生相克大全

最全食物相生相克大全 在我们日常的饮食当中,食物之间也有“相生相克”的说法,即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食物,如果搭配合理,会“相生”,起到营养互补、相辅相成的作用。如搭配不当,极容易导致生病或中毒。忌食相克部分: 忌食 相克 相克一 相克二 相克三

白酒+柿子——同食心闷,多食亡 白酒+核桃——易致血热,轻者燥咳,严重时会出鼻血。 白酒+胡萝卜——同食易使肝脏中毒。 白酒+牛肉——火上浇油,容易引起牙齿发炎。 白酒+啤酒——导致胃痉挛、急性胃肠炎、十二指肠炎等症,同时对心血管的危害也相当严重。鳖肉+鸡蛋相克。 鳖肉+苋菜——同食难以消化。 鳖肉+鸭蛋——二物皆属凉性,不宜同食。 鳖肉+鸭肉——同食会便秘。 冰棒+西红柿——同食会中毒。 菠菜+豆腐——菠菜中的草酸与豆府中的钙形成草酸钙,使人体的钙无法吸收。 菠菜+黄瓜——维生素C会被破坏尽。 菠菜+乳酪——乳酪所含的化学成分会影响菠菜中丰富的钙质的吸收。 菠菜+鳝鱼——同食易导致腹泻 茶+白糖——糖会抑制茶中清热解毒的效果。 茶+鸡蛋——影响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和利用。 茶+酒——酒后饮茶,使心脏受到双重刺激,兴奋性增强,更加重心脏负担。 茶+羊肉——容易发生便秘。 茶+药——影响药物吸收。 葱类+蜂蜜——同食伤眼睛 葱+豆腐——形成草酸钙,造成了对钙的吸收困难,导致人体内钙质的缺乏。 葱+狗肉——共增火热 葱+枣——辛热助火。 醋+胡萝卜——胡萝卜素就会完全被破坏了。 醋+青菜——使其营养价值大减。 醋+猪骨汤——影响人体对营养的吸收。 大蒜+大葱——同食会伤胃。 大蒜+蜂蜜——性质相反。 大枣+鱼+葱——同食会消化不良。 豆腐+菠菜——同食生结石 豆腐+蜂蜜——同食耳聋 豆腐+小葱——豆腐含钙,小葱中含一定量草酸,二者共食,结合成草酸钙,不易吸收。 豆浆+红糖——红糖的有机酸和豆浆的蛋白质结合产生变性沉淀物,降低了营养价值。 豆浆十鸡蛋——鸡蛋中黏液性蛋白易和豆浆中的胰蛋白酶结合,阻碍蛋白质的分解,不易吸收。豆浆+蜂蜜——豆浆中的蛋白质比牛奶高,两者冲对,产生变性沉淀,不能被人体吸收。 豆浆+药物——药物会破坏豆浆的营养成分或豆浆影响药物的效果。 对虾+维生素C——可致砷中毒 鹅肉+柿子——同食严重会死亡.可以用绿豆水煎服。 鹅肉+鸭梨——同食伤肾脏 鹅肉+鸡蛋相克——同食伤元气。 番茄+绿豆——同食伤元气。 蜂蜜+大米——同食会胃痛。 蜂蜜+豆腐——易导致腹泻。 蜂蜜+韭菜——易导致腹泻。 蜂蜜+开水——会改变蜂蜜甜美的味道,使其产生酸味。 狗肉+绿豆——同食会伤元气,胀破肚皮,吃空心菜三两颗可以治愈。 狗肉+黄鳝——同食则死。 狗肉+茶——产生便秘,代谢产生的有毒物质和致癌物积滞肠内被动吸收,不利于健康。 狗肉+大蒜——同食助火,容易损人。 狗肉+狗肾——会引起痢疾。 狗肉+姜——同食会腹痛。 狗肉+鲤鱼——二者生化反应极为复杂,可能产生不利于人体的物质。 狗肉+绿豆——同食会胀破肚皮。 狗肉+朱砂+鲤鱼——同食会上火。 狗血+泥鳅——阴虚火盛者忌食。 果汁+虾——同食会腹泻。 蛤+芹菜——同食会引起腹泻。 海带+洋葱——多食便秘 海带+猪血——同食便秘。 海味食物与含鞣酸食物相克:海味食物中的钙质与鞣酸结合成一种新的不易消化的鞣酸钙,它能刺激肠胃并引起不适感,出现肚子痛、呕吐、恶心或腹泻等症状 。含鞣酸较多的水果有柿子、葡萄、石榴、山楂、青果等。 海蟹+大枣——同食容易患寒热病。 海鱼+南瓜——同食会中毒。 黑鱼+茄子——同食肚子痛。 红豆+羊肚——同食会引起中毒。 红糖+豆浆——不利于吸收。 红糖+牛奶——使牛奶的营养价值大大降低。 红糖+皮蛋——同食会引起中毒。 红糖+生鸡蛋——同食会引起中毒。 红糖+竹笋——形成赖氨酸糖基,对人体不利。 胡萝卜+白萝卜——胡萝卜含的抗坏血酸酶破坏白萝卜的维生素C,使营养价值降低。 花生+黄瓜——同食易导致腹泻,会伤身,可以用地浆水解毒.也可以吃霍香丸。 花生+毛蟹——同食易导致腹泻。 黄豆+猪血——同食会消化不良。 黄豆+酸牛奶——黄豆所含的化学成分会影响酸牛奶中丰富的钙质的吸收。 黄瓜+芹菜——同食会减少营养成分的吸收。 黄瓜+生花生米——同食伤脾 黄瓜+菠菜——菠菜中的维生素C会被黄瓜中的分解酶破坏。 黄瓜+柑橘——柑橘中的维生素C会被黄瓜中的分解酶破坏。 黄瓜+花菜——花菜中的维生素C会被黄瓜中的分解酶破坏。 黄瓜+辣椒——辣椒中的维生素C会被黄瓜中的分解酶破坏。 黄鳝+狗肉——同食伤肝 黄鱼+荞麦面——同食会影响消化。 鸡蛋+糖精——同食中毒,多食死亡 鸡蛋+地瓜——同食会腹痛。 鸡蛋+豆浆——降低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率。 鸡蛋+消炎片——同食会中毒。 鸡肉+菊花——同食会中毒,多食死亡 鸡肉+芝麻——同食严重会死亡,用甘草用水煎服。 鸡肉+大蒜相克。 鸡肉+狗肾——会引起痢疾。 鸡肉+芥末——两者共食,恐助火热,无益于健康。 鸡肉+鲤鱼——性味不反但功能相乘。 鸡肉+糯米——同食会引起身体不适。 鲫鱼+冬瓜——同食会使身体脱水。

书法的基本常识

书法的基本常识 【书法】中国传统艺术之一。是以毛笔书写汉字的方法,来表达作者精神美的艺术。它的基本要求有:一是使用柔软的毛笔,二是书写形象丰富的汉字。因此,其有两义:一指毛笔字书写的法则,主要包括执笔、用笔、点划、结构、分布等方法;一指以书写汉字来表达作者精神美的艺术。就是借助于精湛的技法、生动的造型来表达出作者的性格、趣味、学养、气质等精神因素,其为侧重于“心画”。二者相融合,便构成了中国的书法艺术。所以从书法构成的要素来说,包括了三个方面:一是笔法,要求熟练地执使毛笔,还握正确的指法、腕法、身法、用笔法、用墨法等技巧;二是笔势。要求妥当地组织好点画与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承接呼应关系;三是笔意。要求在书写过程中表现出书者的气质、情趣、学素和人品。从书体、风格上说,更是多姿多态,美不胜收。我国的书法艺术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之所以成为一门艺术,主要取决于中国人善于把实用的东西上升为美的艺术,同时与中国独特的文字和毛笔关系密切有关。其文字以象构思、立象尽意的特点酝酿着书法艺术的灵魂,而方块构形,灿然于目的姿质又构成书法艺术的形式基础。其工具,“惟笔软则奇怪生焉”,可生出方圆藏露、逆顺向背的韵味,轻重肥瘦、浓淡湿涩的情趣,抑扬顿挫、聚散疏密的笔调。断连承接、刚柔雄秀的气势;再辅以专门制作的纸墨,使书法艺术更趋变幻莫测。韵味无穷。书法不仅成为表达最高意境与情操的民族艺术,而且居于所有艺术之首。书法在中国不仅举世同好,千古一风,而且早已走出国门,成为传播友谊的媒介,在东方世界颇有影响,也倍受西方世界的瞩目。

【章法】指安排布置整幅作品中,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呼应、照顾等关系的方法。亦即整幅作品的“布白”。亦称“大章法”。习惯上又称一字之中的点画布置,和一字与数字之间布置的关系为“小章法”。明张绅《书法通释》云:“古人写字正如作文有字法。章法、篇法,终篇结构首尾相应。故云:‘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主’”。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评书法》云:“古人论书以章法为一大事,盖所谓行间茂密是也。余见米痴小楷,作《西园雅集图记》,是纨扇,其直如弦,此必非有他道,乃平日留意章法耳。右军《兰亭叙》,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小或大,随手所如,皆入法则,所以为神品也。”可见,章书在一件书法作品中显得十分重要,书写时必须处理好字中之布白、逐字之布白、行间之布白,使点画与点画之间顾盼呼应,字与字之间随势而安,行与行之间递相映带,如是自能神完气畅,精妙和谐,产生“字里金生,行间玉润”的效果。布白的形式大体有三:一是纵有行横有列,二是:纵有行横无列(或横有行纵无列),三是纵无行,横无列,它们或有“镂金错采”的人工美,或具“芙蓉出水”的自然美。 【笔法】写字作画用笔的方法。中国书画主要都以线条表现,所用工具都是尖锋毛笔,要使书画的线条点画富有变化,必先讲究执笔,在运笔时掌握轻重、快慢、偏正。曲直等方法,称为“笔法”。唐张怀瓘道《玉堂禁经·用笔祛》云:大凡笔法,点画八体,备于“永”字。故元赵孟頫于《兰亭跋》中云:“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 【墨法】亦称“血法”。一曰:用墨之法。前人谓水墨者,字之血也。故临地作书时极为讲究。墨过淡则伤神彩,太浓则滞笔锋。必须做到“浓欲其活,谈欲其华。”宋姜夔《续书谱·用墨》云:“凡作楷,墨欲乾,然不可太燥。行、草则燥

重症医学常见知识点汇总

1、气管插管的目的有哪些? 答:(1)通过人工手段建立呼吸通道,解除上呼吸道阻塞。(2)迅速建立有效呼吸通道,为心跳呼吸骤停者进行人工呼吸。(3)便于清除气管及支气管内的分泌物和给氧。 2、CVP测压管刻度上“0”的位置如何调节? 答:测压管刻度上的“0”调到与有形方向平行(相当于平卧时腋中线第四肋间)水平处,或者用水平仪标定右心房水平在测压管上的读数,该读数就是零点。 3、中心静脉置管术的并发症。 答:(1)气胸;(2)血胸;(3)血肿;(4)液胸;(5)空气栓塞;(6)折管;(7)感染。 4、周围动脉穿刺置管多选用哪些动脉?首选哪条动脉? 答:多选用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和足背动脉。首选桡动脉。 5、负压吸痰的压力应是多少? 答:成人吸痰时压力<250mmHg,小儿压力<100mmHg,压力过大易损伤粘膜,压力过小则达不到吸痰效果。

6、心肺脑复苏有哪三个阶段? 答:第一阶段:基础生命支持;第二阶段:高级生命支持;第三阶段:持续生命支持。 7、心肺脑复苏的基本步骤。 答:C:人工循环;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D:药物治疗。 8、胸外心脏按压的部位、时间比及频率。 答:按压部位:胸骨中1/3与下1/3交界处。 按压时间与放松时间比为1︰1。 按压频率为:成人80~100次/min,儿童100~120次/min。 9、心肺复苏有效指征。 答:(1)大动脉搏动能触到;(2)收缩压≥60mmHg;(3)自主呼吸恢复;(4)皮肤颜色好转,发绀减退;(5)瞳孔缩小,有对光反应。

10、呼吸机使用时,如何调节吸入氧浓度及触发灵敏度的正常值? 答:吸入氧浓度(FiO2)通常设置为30%~50%,一般以40%左右为宜。触发灵敏度通常为0~500pxH2O,越接近0值,灵敏度越高。 11、使用呼吸机时,常见的人—机对抗原因有哪些? 答:常见的人—机对抗原因有:(1)病人不习惯;(2)呼吸机轻微漏气或压力调节太高;(3)通气量不足;(4)严重缺氧;(5)疼痛;(6)存在其他引起用力呼吸的因素,如气胸、心力衰竭等;(7)气管内有痰液集聚;(8)呼吸参数和通气模式选择不当。 12、停用呼吸机的指征? 答:病人全身情况好转:(1)循环稳定,如肤色红润,肢暖;不用升压药时血压、脉率正常,无心律失常发生;末梢红润,尿量足等。(2)呼吸平顺,自主呼吸强,能保证满意的通气,呼吸频率<25次>6mL/kg。(3)病人安静,无出汗等。 13、长期进行机械通气产生呼吸道感染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小学语文知识大全(汉字)

小学语文知识大全(汉字) 一、汉字 1、字音 (1) 语音误读 ①、多音误读抓多音字音义变化规律 ②、偏旁误读记住少数,推知多数 ③、形似误读区别字义,比较字型 ④、方音误读查阅字典,矫正字音 ⑤、习惯误读批判继承,字典为准 ⑥、姓氏误读平时积累,喊准字音 ⑦、地名误读查阅资料,了解风俗 ⑧、其他误读拒绝港台误读影响 (2) 常见易错音的字 即jí使既jì然苏sū轼寺(sì)庙 干涸hé讣fù告哺bǔ育逮dǎi捕 伺cì候区oū氏亚yà洲氛fēn围 朴piáo氏仇qiú氏厦xià门解xiè氏 证券quān 借钱qián 档dàng案 戛jiá然而止垂涎xián三尺 莘莘shēn学子相形见绌chù 2、多音字 差cī(参差)chā(差别) chà(相差)chāi(出差) 和hé(和气) hè(附和) huó(和面) hú(和牌) 着zhāo(着数)zháo(着凉) zhe(为着)zhuó(着力) 薄báo(薄片) bó(单薄) bò(薄荷) 参cēn(参差) cān(参加) shēn(人参) 的dí(的确) dì(目的) de(我的) 恶ě(恶心) è(凶恶) wù(厌恶) 蒙mēng(蒙骗) méng( 蒙混) měng(蒙古) 强qiáng(强大) qiǎng(勉强) jiàng(倔强) 塞sāi(耳塞) sài(边塞) sè(闭塞) 咽yān(咽喉) yàn(咽气) yè(哽咽) 折shé(折本) zhē(折腾) zhé(折扣) 扎zā(包扎) zhā(扎花) zhá(挣扎) A 挨āi(挨近) ái(挨骂) 呆ái(呆板) dāi(呆会) B 吧bā(吧嗒) ba(好吧) 把bǎ(把玩) bà(手把) 磅bàng(磅秤) páng(磅礴)

糖尿病饮食禁忌大全77359

糖尿病饮食禁忌大全 糖尿病饮食包括: 1. 主食:如粳米、富强粉; 2. 含热能低的食物如:青菜、白菜、黄瓜、冬瓜、番茄、豆腐、黄豆芽等; 3. 还有少量的瘦猪肉、鸡蛋。 4. 糖尿病的病人禁食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等纯糖食品;凡含淀粉高的食品,如土豆、山芋、粉丝等,原则上不用,如需用应减少主食。 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胰岛素不能在饮食后随血糖升高而增加,不能起到有效的降血糖作用,于是血糖就超过正常范围。此时,若再像正常人那样饮食,不进行饮食控制,甚至过度饮食,就会使血糖升得过高,并且会对本来就分泌不足的胰岛组织产生不利影响,使胰岛功能更加减退,胰岛素的分泌更加减少,从而使病情进一步加重。所以,对糖尿病人要合理地进行饮食控制。 糖尿病饮食禁忌: 糖尿病者饮食禁忌和适宜 1、禁忌和不宜 禁忌的水果:葡萄、桃、杏、樱桃、荔枝、杨梅、芦柑、柠檬、金橘、橙子、枇杷、柿子、沙果、大枣、金丝小枣、黑枣、菠萝、

龙眼、椰子、甘蔗、葡萄干、果脯蜜饯、山楂片、柿饼、水果罐头等。 禁食的蔬菜:甜菜、佛手、竹笋、百合、荸荠、棱角、芋头、马铃薯(土豆)、红薯(地瓜)、糖蒜、炸薯片。 少吃的食物:面包、馒头、花卷、烙饼、烧饼、年糕、粽子、绿豆糕、红豆沙、挂面、油面筋、臭豆腐、酱豆腐、豆腐乳等 少吃的蔬菜:韭菜、香菜、香椿芽、大葱、菜瓜(西葫芦、饺瓜)、藕、雪里蕻、针金菜、辣椒、酱黄瓜、榨菜、酸菜、藕粉。 少吃的水果:苹果、梨、杨桃、芒果、李子、西瓜、甜瓜 2、常食和适宜 一般来说,糖尿病人可以常吃小米粥。含有丰富的磷、钙、铁、硒、锌、镁等元素,可调节血糖水平,利尿降压。还有荞麦饼、玉米粥、赤豆粥、大麦粥、豆腐、豆腐脑、豆腐丝、麦麸饼、燕麦片、煮玉米笋、黑芝麻糊、黑豆饼、烤黄豆、煮白扁豆、绿豆饼。 蔬菜类宜食:蔬菜对血糖的影响较小(淀粉类蔬菜除外),因蔬菜含丰富的无机盐、维生素和纤维素。另外,洋葱、甘蓝、西红柿等还含有生物类黄酮,其为天然抗氧化剂,能维持微血管的正常功能等。提倡糖尿病患者多食用蔬菜。还有苦瓜,所含苦瓜皂甙被称为“植物胰岛素”,有明显降糖作用,尤其适合2型糖尿病患者食用。 适宜的食物:海带、紫菜、煮扇贝、清蒸鳝鱼、煮蚌肉、清

书法专题复习知识梳理

书法专题复习知识梳理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

书法专题基本常识 一、汉字的演变过程 甲骨文(商)→金文(周)→小篆(秦)→隶书(汉)→楷书(魏晋)→草书→行书 二、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的区别 1.隶书 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它起源于秦朝,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代表作有《张迁碑》《曹全碑》等。代表性的书法家如东汉的蔡邕。他的书法精于篆、隶。尤以隶书造诣最深,名望最高,有“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的评价。 2.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从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始于汉末,通行至今。代表作品见下文颜真卿、欧阳询、柳公权、诸遂良等作品。 楷书特点:讲究用笔、笔画分明、结构方正。 3.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行书特点: 大小相兼。就是每个字呈现大小不同,存在着一个字的笔与笔相连,字与字之间的连带,既有实连,也有意连,有断有连,顾盼呼应。 收放结合。一般是线条短的为收,线条长的为放;回锋为收,侧锋为放;多数是左收右放,上收下放,但也可以互相转换,不排除左放右收,上放下收。 疏密得体。一般是上密下疏,左密右疏,内密外疏。中宫紧结,凡是框进去的留白越小越好,划圈的笔画留白也是越小越好。布局上字距紧压,行距拉开,跌扑纵跃,苍劲多姿。

医学科普小知识

1、正常成人的体温是36-37 ℃; 2、正常成人脉搏60-100次/分,均匀有力; 3、正常成人呼吸16-20次/分,一呼一吸时间均等; 4、正常成人血压界于140/90mmHg(18.6/12kpa)-90/60mmHg(12/8kpa)之间。 5、在4-6分钟内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率为50%。 6、怎样拨打急救电话(120)? A、病人姓名、性别、年龄。 B、病人目前最危急的状况。如昏倒在地、心前区剧痛、呼吸困难、大出血等,发病的时间、过程,用药情况,过去病史及与本次发病有关的因素。 C、病人家庭或发病现场的详细地址、电话以及等候救护车的确切地址,最好选择有明显醒目标志处. 7、急性腹痛忌服用止痛药:以免掩盖病情,延误诊断,应尽快去医院查诊。 8、腹部受伤内脏脱出后忌立即复位:脱出的内脏须经医生彻底消毒处理后再复位。防止感染造成严重后果。 9、使用止血带结扎忌时间过长:止血带应每隔1小时放松1刻钟,并作好记录,防止因结扎肢体过长造成远端肢体缺血坏死。 10、昏迷病人忌仰卧:应使其侧卧,防止口腔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呼吸道引起窒息。更不能给昏迷病人进食、进水。 11、心源性哮喘病人忌平卧:因为平卧会增加肺脏瘀血及心脏负担,使气喘加重,危及生命。应取半卧位使下肢下垂。 12、脑出血病人忌随意搬动:如有在活动中突然跌倒昏迷或患过脑出血的瘫痪者,很可能有脑出血,随意搬动会使出血更加严重,应平卧,抬高头部,即刻送医院。 13、小而深的伤口忌马虎包扎:若被锐器刺伤后马虎包扎,会使伤口缺氧,导致破伤风杆菌等厌氧菌生长,应清创消毒后再包扎,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14、腹泻病人忌乱服止泻药:在未消炎之前乱用止泻药,会使毒素难以排出,肠道炎症加剧。应在使用消炎药痢特灵、黄连素、氟哌酸之后再用止泻药,如易蒙停等。 15、触电者忌徒手拉救:发发现有人触电后立刻切断电源,并马上用干木棍、竹竽等绝缘体排开电线。 16、中暑的紧急救护

小学语文知识大全

一、汉语拼音 1、声母 一个音节开头的辅导,共23个。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2、韵母 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共24个,按结构分为四类。 (1)单韵母6个: a o e i u ü (2)复韵母8个: 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3)前鼻韵母5个: an en in un ün (4)后鼻韵母4个: ang eng ing ong (5)特殊韵母1个: er 3、整体认读音节 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yin ying yu ye yue yun yuan wu 4、大小字母 Aa Bb Cc Dd Ee Ff Gg Hh Ii Jj Kk LIMm Nn Oo Pp Qq Rr Ss Tt Uv Vv Ww Xx Yy Zz 5、声调 (1)声调的种类: 普通话语音有四各声调,简称四声。特点为“一声高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调号分别为:)-ˊˇˋ。另外,轻声不标调。 (2)声调的标法: A、声调只能标在韵母的元音(即单韵母)上,不能标在韵母的辅音上。 B、复韵母和鼻韵母,声调的标法如儿歌所示:有a不放过,无a找o e , i u 并列标在后,i 上标点要去掉,遇到轻声不标调。 6、拼写规则 (1)?上的两点省写规则: 声母“j q x”和韵母“?”相拼成音节,?上两点要省去,读音不变;声母“n l”和?相拼成音节时,不能省去两点。 (2)隔音符号: a o e开头的章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的时候,为了避免音节界限发生混淆,要用隔音符号“,”隔开。 7、儿化韵、轻声、变调 (1)儿化韵: 当er跟在其他音节后面和其他音节结合成一 个音节时,就会使原音节的韵母变主卷舌音节的 韵母,这就是“儿化”,改变后的韵母叫“儿化韵”。“儿化韵”除了使读音发生变化外,有时也 会改变词语的词性或意思,如:钉(动词),钉 儿(名词)。 (2)轻声 在说话时,有的音节失去原来的声调,变成 又轻又短的调子,这就是轻声。轻声不标调号。 A、名词词尾带“子”“儿”“头”“们”等。如 包子.花儿.码头.他们. B、语气助词和结构助词:吧.吗.呢.啊.的.地.得.着.了.过.等。 C、词语中表示方位的成分。如: 家里.夜里.墙上.外边.底下. D、叠音词和重叠形式动词的后一个成分, 双音节形容词重叠后的第二个音节。 E、“一”“不”夹在叠词中间读轻声。 说一.说听一.听买不.买行不.行 F、有些常用的双音节词第二个音节读轻声。如: 衣服.清楚.玻璃.葫芦.葡萄. (3)变调 ①上声变调 两个上声连读,前一个上声变成像阳平。 三个上声相连,末尾音节一般不变调,或者开头、当中的上声音节都变得像阳平,或者当中的上声 音节变得像阳平。 ②“一”“七”“八”“不”的变调 “一”单用或在词的末尾及在数词中读本音;在 去声前变成阳平;在非去声前变去声;夹在叠词 中间读轻声。 “不”在非去声前读去声。 “七”“八”的本调是阴平,它们只有一种变调,即在去声之前可以变为阳平。 ③“啊”的变调 “啊”在词的末尾,与其前面一个音节的最后一 个音连读。但不与g连读,如: 桂林的山真奇啊(qi,ɑ) yɑ 桂林的山真秀啊(xiu,ɑ) wɑ 桂林的山真险啊(xiɑn,ɑ) nɑ

《医学免疫学》基本知识汇总及案例分析(完美版)

《医学免疫学》基本知识汇总及案例分析 一、基本概念 1、免疫:免除疾病,对某种疾病具有抵抗力,能识别清除 抗原性物质,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 2、免疫系统:机体执行免疫应答与免疫功能的一个重要系 统。 3、Cytokine (CK):细胞因子。是由免疫细胞及组织细胞分 泌的在细胞间发挥相互调控作用的一类小分子可溶性多肽 蛋白,通过结合相应受体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和效应,调控免 疫应答。 4、免疫球蛋白 (Ig):是血清中一类主要的蛋白,由α1,α2,β和r球蛋白等组成。将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 体相似的球蛋白统一命名为免疫球蛋白。 5、黏附分子 (CAM):是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相 互结合的分子。 6、抗体:是免疫系统在抗原刺激下,由b淋巴细胞或记忆b 细胞增值分化成的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 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外分泌液及某些细胞膜表面。 7、抗原:指所有能激活和诱导免疫应答的物质,通常指能被 t,b淋巴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受体(tcr或bcr)识别及结合,激活t,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免疫应答效应产物(特

异性淋巴细胞或抗体),并与效应产物结合,进而发挥适应 性免疫应答效应的物质。 8、Incomplete antigen:不完全抗原,某些小分子物质,其 单独不能诱导免疫应答,即不具备免疫原性,但当其与大分 子蛋白质或非抗原性的多聚赖氨酸等载体交联或结合后可 获得免疫原性,诱导免疫应答。这些小分子物质可与应答效 应产物结合,具备抗原性,称半抗原又称不完全抗原。 9、抗原决定基 (抗原表位):是存在于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 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 10、内源性抗原:指在抗原提呈细胞内新合成的抗原。(如病毒感染细胞合成的病毒蛋白、肿瘤细胞内合成的肿瘤抗原 等,)在胞质内被加工处理为抗原肽,与mhci类分子结合成复合物,提呈于apc表面,被cd8+t细胞的tcr所识别。 11、外源性抗原:指细菌蛋白等外来抗原,其通过胞吞胞饮 和受体介导内吞等作用进入apc,在体内溶酶体中被降解为抗原肽并与mhc二类分子结合为复合物,提呈于apc表面,被cd4+t细胞的tcr所识别。 12、Complement:即补体。是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血清、组 织液的一组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 13、异嗜性抗原:指存在于人、动物及微生物等不同种属之 间的共同抗原。 14、调理作用:抗体和补体等调理素能够覆盖于细菌等颗粒

中药学基础知识专业资料大全

中药基础知识——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配伍 【【【第一节四气】】】 1、含义 四气又称四性,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它反映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倾向,用以说明药物作用性质。寒凉和温热是对立的两种药性;寒和凉之间、热和温之间,是程度上的不同,也就是说药性相同,但在程度上有差别,温次于热、凉次于寒。 此外,在寒热温凉之外,还有“平性”,“平性”的含义是指药性平和,寒热之性不甚明显,但实际上仍有偏温、偏凉之不同。 2、确定依据 药性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应的,即药性的确定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病证寒热为基础。 凡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属于寒性或凉性,也称寒凉药,多具清热降火、凉血解毒、滋阴退热、泄热通便、利尿、清化热痰、清心开窍、凉肝止痉、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作用。 凡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属于温性或热性,也称温热药,多具温中散寒、温肺化饮、暖肝散寒、补火助阳、温阳利水、温通经络、引火归原、回阳救逆等作用。 3、所示效用 四气,从本质上而言,只有寒热二性。 寒凉药如黄芩、黄连、黄柏、大黄等;常用来治疗热性病症(高热烦渴、面红目赤、咽喉肿痛、温毒发斑、血热吐衄、火毒疮疡、热结便秘、热淋涩痛、黄疸水肿、痰火咳嗽、高热神昏、热极生风、脉洪而数等阳热证) 温热药如附子、干姜、肉桂等;常用来治疗寒性病症(四肢厥冷、脘腹冷痛、面色苍白、中寒腹痛、肺寒喘咳、寒疝作痛、阳痿早泄、宫冷不孕、阴寒水肿、风寒痹痛、血寒经闭、虚阳上越、亡阳厥脱等阴寒证)。 注意:应用药物必须对证,如不对证,药物的偏性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4、具体表述 寒、热、温、凉、平是对药物四气的概括性表述,通常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等予以区别,这是对中药四气程度的进一步区分。 5、阴阳属性 四气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温热属阳,寒凉属阴。 6、临床应用 据病证的寒热选择相应的药物:寒证—热药;热证—寒药 据病证的寒热程度的差别选择相应的药物。如:大寒证(亡阳证),须选大热药(附子、肉桂)等;微寒证(脾胃虚寒证),选温性药(煨姜) 寒热温凉还有程度上的差别,如当用热药而用温药,当用寒药而用凉药,则病重药轻,达不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反之,当用温药而用热药反伤其阴,当用凉药而用寒药易伤其阳。如治疗寒热错综的复杂病证,则又当寒热药并用。如治疗真寒假热证,则当用热药,真热假寒证,又当用寒药。 感受风寒、怕冷发热、流清涕、小便清长、舌苔白,这是寒的症状,这时用紫苏、生姜煎了汤饮服后,可以使病员发一些汗,就能消除上列症状,说明紫苏、生姜的药性是温热的。如果生了疗疮、热疗、局部红肿疼痛,甚至小便黄色、舌苔发黄,或有发热,这就是热的症状,这时用金银花、菊花来治疗,可以得到治愈,说明金银花、菊花的药性是寒凉

书法知识要点

书法知识要点 一、判断题 1.最早把书法作为一种专门学科,纳入艺术和技能之列,开创书法教学先例的朝代是周代。 (答案:√) 2.在书法中,楷、行、草、隶、篆等书体根据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应为篆、隶、草、行、楷。 (答案:×,正确顺序应为篆、隶、草、楷、行) 3.我国汉代的代表性书法是汉隶。 (答案:√) 二、单项选择题 4.下列词语中,哪一个是学习书法的别称() A.临摹 B.临帖 C.临池 D.临渊 (答案:C) 5.请勾出与书法无关的成语() A.颜筋柳骨 B.文如其人 C.笔走龙蛇

D.铁画银钩 E.蚕头燕尾 (答案:B) 6.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魏国书法家钟繇作品的是() A.《宣示表》B.《力命表》 C.《荐季直表》D.《丧乱贴》 (答案为D,《丧乱贴》为王羲之名作。) 7.下列选项中,哪一位被称为“唐初四大家”() A.李世民B.薛稷C.房玄龄D.魏征 (答案为B,其余三位都更以政治闻名。) 8.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宋四家”的作品() A.《前赤壁赋》B.《苕溪帖》 C.《松风阁》D.《自叙帖》 (答案为D,《自叙帖》是怀素的作品。A项为苏轼作品,B项为米芾作品,C项为黄庭坚作品。) 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书信体行文上款敬词() A.雅鉴B.惠正C.顿首D.大雅

(答案为C,“顿首”为下款敬词。) 1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三希堂法帖”() A.《快雪时晴帖》B.《中秋帖》C.《伯远帖》D.《九成宫醴泉帖》 (答案为D。) 三、连线题 11.请将下列古代书法家和他们的代表作连接起来: ①卫夫人a《自叙帖》 ②怀素b《名姬帖》 ③张旭c《自书诗》 ④祝枝山d《古诗四帖》 (答案:①—b,②—a,③—d,④—c。) 12.请连接古人对楷书、行书、草书三种字体动静程度的比喻: ①楷书如a飞 ②行书如b走 ③草书如c立

医学细胞生物学知识点归纳汇总

线粒体: 1.呼吸链(电子传递链)Respiratory chain一系列能够可逆地接受和释放H+和e-的化学物质所组成的酶体系在线粒体内膜上有序地排列成互相关联的链状。 2.化学渗透假说(氧化磷酸化偶联机制):线粒体内膜上的呼吸链起质子泵的作用,利用高 能电子传递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将H+泵出内膜外,造成内膜内外的一个H+梯度(严格地讲是离子的电化学梯度),ATP合酶再利用这个电化学梯度来合成ATP。 3.电子载体:在电子传递过程中与释放的电子结合并将电子传递下去的物质称为电子载体。 参与传递的电子载体有四种∶黄素蛋白、细胞色素、铁硫蛋白和辅酶Q,在这四类电子载体中,除了辅酶Q以外,接受和提供电子的氧化还原中心都是与蛋白相连的辅基。 4.阈值效应:突变所产生的效应取决于该细胞中野生型和突变型线粒体DNA的比例,只有突变型DNA达到一定数量(阈值)才足以引起细胞的功能障碍,这种现象称为阈值效应。 5.导向序列:将游离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的N-端信号称为导向信号,或导向序列,由于 这一段序列是氨基酸组成的肽,所以又称为转运肽。 6.信号序列:将膜结合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的N-端的序列称为信号序列,将组成该序列 的肽称为信号肽。 7.共翻译转运:膜结合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通过定位信号,一边翻译,一边进入内质网, 由于这种转运定位是在蛋白质翻译的同时进行的,故称为共翻译转运。 8.蛋白质分选:在膜结合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通过信号肽,经过连续的膜系统转运分选才 能到达最终的目的地,这一过程又称为蛋白质分选。 核糖体: 1.原核生物mRNA中与核糖体16S rRNA结合的序列称为SD序列(SD sequence) 。 2.核酶:将具有酶功能的RNA称为核酶。 3.N-端规则(N-end rule): 每一种蛋白质都有寿命特征,称为半衰期(half-life)。研究发现多肽链N-端特异的氨基酸与半衰期相关,称为N-端规则。 4.泛素介导途径:蛋白酶体对蛋白质的降解通过泛素(ubiquitin)介导,故称为泛素降解途径。 蛋白酶体对蛋白质的降解作用分为两个过程:一是对被降解的蛋白质进行标记,由泛素完成;二是蛋白酶解作用,由蛋白酶体催化。 细胞核: 1.核内膜:有特有的蛋白成份(如核纤层蛋白B受体),膜的内表面有一层网络状纤维蛋白质,即核纤层(nuclear lamina),可支持核膜。 核外膜:靠向细胞质的一层,是内质网的一部分,胞质面附有核糖体 核周隙:内、外膜之间有宽20~40nm的腔隙,与粗面内质网腔相通 核孔复合体:内、外膜融合处,物质运输的通道 核纤层:内核膜内表面的纤维网络,支持核膜,并与染色质、核骨架相连。 2.核孔复合体:是细胞核内外膜融合形成的小孔,直径约为70 nm,是细胞核与细胞质间物 质交换的通道。 3.核孔蛋白:参与构成核孔的蛋白质,可能在经核孔的主动运输中发挥作用。 核运输受体:参与物质通过核孔的主动运输。 核周蛋白: 是一类与核孔选择性运输有关的蛋白家族,相当于受体蛋白。 5.输入蛋白:核定位信号的受体蛋白, 存在于胞质溶胶中, 可与核定位信号结合, 帮助核蛋白进入细胞核。 输出蛋白:存在于细胞核中识别并与输出信号结合的蛋白质, 帮助核内物质通过核孔复合

野外可食用植物大全知识分享

野外可食用植物大全

野外可食用植物大全 什么是药食两用植物 又名“药食同源植物”,顾名思义,是指既可食用又能作为中药材防病治病的植物。 2历史 药食两用植物经过多年,甚至数百年、数千年食用而被证实对人体有益无害,适合普通人群长期食用。我国药食两用植物应用有悠久的历史,但迄今产业化发展还很落后,有很大的盲目性,缺乏组织和引导。 3国家对药食两用植物的界定 卫生部公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中,对药食两用植物、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和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做出具体规定。三种物品名单如下: 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 (按笔划顺序排列) 丁香、八角茴香、刀豆、小茴香、小蓟、山药、山楂、马齿苋、乌梢蛇、乌梅、木瓜、火麻仁、代代花、玉竹、甘草、白芷、白果、白扁豆、白扁豆花、龙眼肉(桂圆)、决明子、百合、肉豆蔻、肉桂、余甘子、佛手、杏仁(甜、苦)、沙棘、牡蛎、芡实、花椒、赤小豆、阿胶、鸡内金、麦芽、昆布、枣(大枣、酸枣、黑枣)、罗汉果、郁李仁、金银花、青果、鱼腥草、姜(生姜、干姜)、枳

椇子、枸杞子、栀子、砂仁、胖大海、茯苓、香橼、香薷、桃仁、桑叶、桑椹、桔红、桔梗、益智仁、荷叶、菜菔子、莲子、高良姜、淡竹叶、淡豆豉、菊花、菊苣、黄芥子、黄精、紫苏、紫苏籽、葛根、黑芝麻、黑胡椒、槐米、槐花、蒲公英、蜂蜜、榧子、酸枣仁、鲜白茅根、鲜芦根、蝮蛇、橘皮、薄荷、薏苡仁、薤白、覆盆子、藿香。 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 (按笔划顺序排列) 人参、人参叶、人参果、三七、土茯苓、大蓟、女贞子、山茱萸、川牛膝、川贝母、川芎、马鹿胎、马鹿茸、马鹿骨、丹参、五加皮、五味子、升麻、天门冬、天麻、太子参、巴戟天、木香、木贼、牛蒡子、牛蒡根、车前子、车前草、北沙参、平贝母、玄参、生地黄、生何首乌、葛根、白及、白术、白芍、白豆蔻、石决明、石斛(需提供可使用证明)、地骨皮、当归、竹茹、红花、红景天、西洋参、吴茱萸、怀牛膝、杜仲、杜仲叶、沙苑子、牡丹皮、芦荟、苍术、补骨脂、诃子、赤芍、远志、麦门冬、龟甲、佩兰、侧柏叶、制大黄、制何首乌、刺五加、刺玫果、泽兰、泽泻、玫瑰花、苹果花、玫瑰茄、知母、罗布麻、苦丁茶、金荞麦、金樱子、青皮、厚朴、厚朴花、姜黄、枳壳、枳实、柏子仁、珍珠、绞股蓝、胡芦巴、茜草、荜茇、韭菜子、首乌藤、香附、骨碎补、党参、桑白皮、桑枝、浙贝母、益母草、积雪草、淫羊藿、菟丝子、野菊花、银杏叶、黄芪、湖北贝母、番泻叶、蛤蚧、越橘、槐实、蒲黄、蒺藜、蜂胶、酸角、墨旱莲、熟大黄、熟地黄、鳖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