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物理匀速圆周运动测试题

高一物理匀速圆周运动测试题

高一物理匀速圆周运动测试题
高一物理匀速圆周运动测试题

《匀速圆周运动》

可能用到的数据:

重力加速度g=10m/s2 sin37°=0.6 cos37°=0.8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本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卡中对应题号下的空格中)

1、物体做曲线运动时,下列说法中不可能

...存在的是:

A.速度的大小可以不发生变化而方向在不断地变化。

B.速度的方向可以不发生变化而大小在不断地变化

C.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可以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D.加速度的方向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2、关于曲线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做曲线运动物体的加速度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B.速度变化的运动必定是曲线运动

C.受恒力作用的物体不做曲线运动

D.加速度变化的运动必定是曲线运动

3、关于运动的合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合运动的速度一定比每一个分运动的速度大

B.两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C.只要两个分运动是直线运动,那么合运动也一定是直线

运动

D .两个分运动的时间一定与它们合运动的时间相等

4、关于做平抛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从同一高度以不同速度水平抛出的物体,在空中的运动

时间不同

B .以相同速度从不同高度水平抛出的物体,在空中的运动时间相同

C .平抛初速度越大的物体,水平位移一定越大

D .做平抛运动的物体,落地时的速度与抛出时的速度大小和抛出时的高度有关

5、一物体从某高度以初速度0v 水平抛出,落地时速度大小为t v ,则它的运动时间为: A g v v t 0-B g v v t 20-C g v v t 2202-D g v v t 2

02- 6、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下列哪些量是不变的:

A .线速度

B .角速度

C .向心加速度

D .向心力

7、关于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的物理意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它描述的是线速度大小变化的快慢

B .它描述的是角速度大小变化的快慢

C .它描述的是线速度方向变化的快慢

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8、如图所示,为一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圆锥摆,关于摆球A

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摆球A 受重力、拉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B .摆球A 受拉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C .摆球A 受拉力和重力的作用

D .摆球A 受重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9、如图所示,小物块A 与圆盘保持相对静止,跟着圆盘一起作匀速

圆周运动,则下列关于A 的受力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A .受重力、支持力

B .受重力、支持力和指向圆心的摩擦力

C .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向心力

D .受重力、支持力和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摩擦力

10、质量为m 的汽车,以速率v 通过半径为r 的凹形桥,在桥面最低点

时汽车对桥面的压力大小是:

A .mg

B .r m v 2

C .r m v m g 2-

D .r

m v m g 2+ 11、物体以速度0v 水平抛出,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当其竖直分位移与

水平位移相等时,以下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 .竖直分速度等于水平分速度

B .即时速度大小为05v

C .运动的时间为g v 02

D .运动的位移为g v 2

022 12、一条河宽为d ,河水流速为1v ,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2v ,要使小

船在渡河过程中所行路程S 最短,则:

A .当1v >2v 时,S =d

B .当1v <2v 时,d v v v s 12221+=

C .当1v >2v 时,d v v s 21=

D .当2v <1v ,d v v s 1

2=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2分,共24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

的空白处,不要求写出说明或过程)

13.在长为80cm 的玻璃管中注满清水,水中放一个可以匀速上浮的

红蜡烛,将此玻璃管竖直放置,让红蜡烛沿玻璃管从底部匀速上升,与此同时,让玻璃管沿水平方向向右匀速移动,若红蜡烛在玻璃管中沿竖直方向向上运动的速度为8cm/s ,玻璃管沿水平方向移动的速度为6cm/s ,则红蜡烛运动的速度大小是cm/s ,红蜡烛上升到水面的时间为S 。

14、小球从离地5m 高、离竖直墙4m 远处以8m/s 的速度向墙水平

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碰墙点离地高度为 m ,要使小球不碰到墙,它的初速度必须小于m/s 。(取g=10m/s2)

15、如图所示皮带转动轮,大轮直径是小

轮直径的2倍,A 是大轮边缘上一点,

B 是小轮边缘上一点,

C 是大轮上一点,

C 到圆心O 1的距离等于小轮半径。转动时皮带不打滑,则A 、B

两点的角速度之比ωA :ωB =_,

B 、

C 两点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B a :C a =___。

16.一辆汽车以54km/h

的速率通过一座拱桥的

桥顶,汽车对桥面的压力等于车重的一半,这座拱桥的半径是m。

若要使汽车过桥顶时对桥面无压力,则汽车过桥顶时的速度大小

至少是m/s。

17.从某高度处以12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一物体,经2s落地,g 取10m/s2,则物体抛出处的高度是______m,物体落地点的水平

距离是______m。

18.如图所示是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

验中记录的一段轨迹。已知物体是从原点

O水平抛出,经测量C点的坐标为(60,45)。

则平抛物体的初速度

v=m/s,该物体运动

的轨迹为一抛物线,其轨迹方程为

三、计算题

19、某同学在某砖墙前的高处水平抛出一石子,石子在空中运动的部

分轨迹照片如图所示。从照片可看出石子恰好垂直打在一倾角

为O

37的斜坡上的A点。已知每块砖的平均厚度

为20cm,抛出点到A点竖直方向刚好相距100块

砖,求:

(1)石子在空中运动的时间t;

(2)石子水平抛出的速度v0。

20.A、B两小球同时从距地面高为h=15m处的同一点抛出,初速度

大小均为v0=10s

m/.A球竖直向下抛出,B球水平抛出,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取g=l0m/s2.求:

(1)A球经多长时间落地?

(2)A球落地时,A、B两球间的距离是多少?

21.如图所示,长为R的轻质杆(质量不计),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球大小不计),绕杆的另一端O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小球最低点时,杆对球的拉力大小为

1.5mg,求:

①小球最低点时的线速度大小?

②小球通过最高点时,杆对球的作用力的大

小?

③小球以多大的线速度运动,通过最高处时杆对球不施力?

22.如图所示,轨道ABCD的AB段为一半径R=0.2m的光滑1/4圆形轨道,BC段为高为h=5m的竖直轨道,CD段为水平轨道。一质量为0.1kg的小球由A点从静止开始下滑到B点时速度的大小为2m/s,离开B点做平抛运动(g取10m/s2),求:

①小球离开B点后,在CD轨道上的落地点到C的水平距离;

②小球到达B点时对圆形轨道的压力大小?

③如果在BCD轨道上放置一个倾角 =45°的斜面(如图中虚线

所示),那么小球离开B点后能否落到斜面上?如果能,求它第一次落在斜面上的位置。

注意:可能用到的数据:

重力加速度g=10m/s2 sin37°=0.6 cos37°=0.8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13.10、_10__.14.__3.75_、__4_15.1:2、4:116.__45、215

17.20、2418、2、245x y = 三、计算题

19题6分,

解:(1)由题意可知:石子落到A 点的竖直位移y =100×20×10-2m=2m …………(1分)

由y =gt 2/2…………(1分)得t =2s …………(1分)

(2)

由A 点的速度分解可得v 0=v y tan370 …………(1分))

又因v y =g ,解得v y =20m/s

…(1分)故v 0=15m/s 。………(1

分)

20题10分,解:(1)A 球做竖直下抛运动:2012h v t gt =+将15h m =、010/v m s =代入,可得:1t s =………………(5分)

(2)B 球做平抛运动:0212x v t

y gt ==将010/v m s =、1t s =代入,可得: 105x m

y m == 此时A 球与B 球的距离L

为:L =将x 、y 、h 代入,

得:L =………………5分)

21题12分,解:(1)小球过最低点时受重力和杆的拉力作用,由向心力公式知

T -G =R

m 2υ解得R gR v 52/==…………(4分) 2)小球以线速度R v 5=通过最高点时所需的向心力mg F 21R m 2=υ=向 向F 小于mg ,故杆对小球施加支持力F N 的作用,小球所受重力G 和支持力F N 的合力提供向心力,G -F N =mg 21,解得F N =mg 21………(4分)

3)小球过最高点时所需的向心力等于重力时杆对球不施力,R m 2υ=mg F =向解得R gR v 10==……………(4分)

22题12分 解:

⑴设小球离开B 点做平抛运动的时间为t 1,落地点到C 点距离为s

由h =21

gt 12得:t 1=g

h 2=1052?s=1s ………………………(2分) s =v B ·t 1=2×1m=2m ………………………………(2分)

⑵小球达B 受重力G 和向上的弹力F 作用,由牛顿第二定律知

R m G F 2υ==向-F 解得F =3N …………………(2分)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球对B 的压力F F -=',即小球到达B 点时对圆形轨道的压力大小为3N ,方向竖直向下。………………………(1分)

⑶如图,斜面BEC 的倾角θ=45°,CE 长d =h =5m

因为d >s ,所以小球离开B 点后能落在斜面上……………………………(1分)

(说明:其它解释合理的同样给分。)

假设小球第一次落在斜面上F 点,BF

为L ,小球从B 点到F 点的时间为

t 2

L cos θ=v B t 2①

L sin θ=21gt 22②

联立①、②两式得

t 2=0.4s …………(1分)

L =

θcos 2t v B =2/24.02?m=0.82m=1.13m ……………………………(3分)

说明:关于F 点的位置,其它表达正确的同样给分。

高一物理运动学练习测试题

精心整理 高一物理运动学练习题(一) 1、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可以把物体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即质点.物理学中,把这种在原型的基础上,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经过科学抽象而建立起来的客体称为() A.控制变量 B.理想模型 C.等效代替 D.科学假说 2.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 B.不论物体的质量多大,只要物体的尺寸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就可以看成质点 C.研究运动员跨栏时身体各部位的姿势时可以把运动员看成质点 D.研究乒乓球的各种旋转运动时可以把乒乓球看成质点 3.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A.位移、时间、速度B.速度、速率、加速度 C.加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D.速度、路程、位移 4.一个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物体的位移一定等于路程B.物体的位移与路程的方向相同,都从A指向B C.物体的位移的大小总是小于或等于它的路程D.物体的位移是直线,而路程是曲线 5.一个小球从5m高处落下,被水平地面弹回,在4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在整个过程中(取向下为正方向)() A.位移为9m B.路程为-9m C.位移为-1m D.位移为1m 6.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B.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为零 C.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D.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7.我国飞豹战斗机由静止开始启动,在跑动500m后起飞,已知5s末的速度为10m/s,10s末的速度为15m/s,在20s末飞机起飞。问飞豹战斗机由静止到起飞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A.10m/s B.12.5m/s C.15m/s D.25m/s 8.在同一张底片上对小球运动的路径每隔0.1s拍一次照,得到的照片如图所示,则小球在拍照的时间内,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A.0.25m/s B.0.2m/s C.0.17m/sD.无法确定 9.以下各种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可能存在的是 A.速度向东,正在减小,加速度向西,正在增大 B.速度向东,正在增大,加速度向西,正在减小 C.速度向东,正在增大,加速度向西,正在增大 D.速度向东,正在减小,加速度向东,正在增大 10.一足球以12m/s的速度飞来,被一脚踢回,踢出时的速度大小为24m/s,球与脚接触时间为0.1s,则此过程中足球的加速度为:() A、120m/s2,方向与中踢出方向相同 B、120m/s2,方向与中飞来方向相同

高中物理直线运动专项训练100(附答案)

高中物理直线运动专项训练100(附答案)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直线运动 1.倾角为θ的斜面与足够长的光滑水平面在D 处平滑连接,斜面上AB 的长度为3L ,BC 、 CD 的长度均为3.5L ,BC 部分粗糙,其余部分光滑。如图,4个“— ”形小滑块工件紧挨在一起排在斜面上,从下往上依次标为1、2、3、4,滑块上长为L 的轻杆与斜面平行并与上一个滑块接触但不粘连,滑块1恰好在A 处。现将4个滑块一起由静止释放,设滑块经过D 处时无机械能损失,轻杆不会与斜面相碰。已知每个滑块的质量为m 并可视为质点,滑块与粗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tan θ,重力加速度为g 。求 (1)滑块1刚进入BC 时,滑块1上的轻杆所受到的压力大小; (2)4个滑块全部滑上水平面后,相邻滑块之间的距离。 【答案】(1)3sin 4 F mg θ=(2)43d L = 【解析】 【详解】 (1)以4个滑块为研究对象,设第一个滑块刚进BC 段时,4个滑块的加速度为a ,由牛顿第二定律:4sin cos 4mg mg ma θμθ-?= 以滑块1为研究对象,设刚进入BC 段时,轻杆受到的压力为F ,由牛顿第二定律: sin cos F mg mg ma θμθ+-?= 已知tan μθ= 联立可得:3 sin 4 F mg θ= (2)设4个滑块完全进入粗糙段时,也即第4个滑块刚进入BC 时,滑块的共同速度为v 这个过程, 4个滑块向下移动了6L 的距离,1、2、3滑块在粗糙段向下移动的距离分别为3L 、2L 、L ,由动能定理,有: 21 4sin 6cos 32)4v 2 mg L mg L L L m θμθ?-??++= ?( 可得:v 3sin gL θ= 由于动摩擦因数为tan μθ=,则4个滑块都进入BC 段后,所受合外力为0,各滑块均以速度v 做匀速运动; 第1个滑块离开BC 后做匀加速下滑,设到达D 处时速度为v 1,由动能定理:

高一物理平抛运动测试题(有答案)

3.3 平抛运动 【学业达标训练】 1.从水平匀速飞行的直升飞机上向外自由释放一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在物体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飞机上看,物体静止 B.从飞机上看,物体始终在飞机的后方 C.从地面上看,物体做平抛运动 D.从地面上看,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 2.平抛物体的运动规律可概括为两条:第一条,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第二条,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为了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可做下面的实验,如图3-3-8所示,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A球水平飞出,同时B球被松开.两球同时落到地面,则这个实验() A.只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第一条 B.只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第二条 C.不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任何一条 D.能同时说明上述两条规律 3.甲、乙两物体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之比为2∶1,若它们的水平射程相等,则它们抛出点离地面的高度之比为() A.1∶2 B.1∶ C.1∶4 D.4∶1 4.抛体运动在各类体育运动项目中很常见,如乒乓球运动.现讨论乒乓球发球问题,设球台长2L,网高h,如图3-3-9乒乓球反弹前后水平分速度不变,竖直分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且不考虑乒乓球的旋转和空气阻力(设重力加速度为g),将球水平发出,则可以求出() A.发球时的水平初速度 B.发球时的竖直高度 C.球落到球台上时的速度 D.从球被发出到被接住所用的时间 5.如图3-3-10所示,AB为斜面,倾角为30°,小球从A点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恰好落到B点,求:AB间的距离及物体在空中飞行的时间. 【素能综合检测】 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至少一个选项正确) 1.(2010·成都高一检测)物体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当抛出后竖直位移是水平位移的2倍时,则物体抛出的时间是()

高一物理运动学综合测试题

2016-2017学年度高一物理运动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第1~7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第8~15 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全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属于矢量的是( ) A .位移、时间、速度 B .速度、速率、加速度 C .加速度、速度变化、位移 D. 路程、时间、速率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列车员说:“火车8点42分到站,停车8分。”8点42分和8分均指时刻 B .列车员说:“火车8点42分到站,停车8分。”8点42分和8分均指时间 C .出租车的收费标准有“2.00元/公里”,其中的“公里”指的是路程 D .出租车的收费标准有“2.00元/公里”,其中的“公里”指的是位移 3、下列表述中,所指的速度为平均速度的是 ( ) A .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为800 m/s B .一辆公共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速度約为40 km/h C .某段高速公路限速为90 km/h D .小球在第3s 末的速度为6 m/s 4.某质点向东运动12m ,又向西运动20m ,又向北运动6m ,则它运动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是( ) A .2m ,10m B .38m ,10m C .14m ,6m D .38m ,6m 5、汽车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从甲地开往乙地速度为v 1,从乙地返回甲地是速度为v 2,则往返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 .0 B .(v 1+v 2)/2 C . 2 122 2 1v v v v ++ D .21212v v v v + 6.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 m/s ,经过2 s 后,末速度大小仍为10 m/s ,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则在这2 s 内,物体的加速度和平均速度分别为: A .加速度为0;平均速度为10 m/s ,与初速度同向 B .加速度大小为0 m/s 2 ;平均速度为0 C .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 ,与初速度反向;平均速度为0 D .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 ,平均速度为10 m/s ,二者都与初速度反向 7.高速铁路客运列车即将开通,结束我市没有高速铁路的历史.假 设观察者站在列车第一节车厢前端一侧,列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测得第一节车厢通过他用了5s ,列车全部通过他共用20s ,问这列车一共由几节车厢组成(车厢等长且不计车厢间距离) A .20节 B .16节 C .12节 D .4节 8.关于质点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 B .研究地球公转一周所用的时间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 C .研究列车从北京到上海过程中运动快慢时,可以把列车看成质点 D .研究车轮的转动时,可以把车轮看成质点 9.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越大 B 、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C 、加速度-4m /s 2 比2m /s 2 小 D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为零 10.图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 图象,请根据该 图象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第3s 初的速度为零 B .物体做的是单向直线运动 C .物体的加速度为-4m /s 2 D .物体在3s 末改变运动方向 11.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v-t 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 、前10 s 物体的加速度为0.5 m/s 2 ,后5 s 物体的加速度为-1 m/s 2 B 、15 s 末物体回到出发点 C 、10 s 末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D 、10 s 末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发生变化 12.下列给出的四组图象中,能够反映同一直线运动的是 : 第7题图

高一物理曲线运动测试题及答案

--精品-- 曲线运动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总分41分。其中1-7题为单选题,每题3分;8-11题为多选题,每题5分,全部选对得5分,选不全得2分,有错选和不选的得0分。) 1.关于运动的性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B .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C .曲线运动一定是变加速运动 D .物体加速度大小、速度大小都不变的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 2.关于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合运动的时间等于两个分运动的时间之和 B .匀变速运动的轨迹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曲线 C .曲线运动的加速度方向可能与速度在同一直线上 D .分运动是直线运动,则合运动必是直线运动 3.关于从同一高度以不同初速度水平抛出的物体,比较它们落到水平地面上的时间(不计空气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速度大的时间长 B .速度小的时间长 C .一样长 D .质量大的时间长 4.做平抛运动的物体,每秒的速度增量总是( ) A .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B .大小不等,方向不同 C .大小相等,方向不同 D .大小不等,方向相同 5.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质量之比为1∶2 ,转动半径之比为1∶2 ,在相等时间里甲转过60°,乙转过45°,则它们所受外力的合力之比为( ) A .1∶4 B.2∶3 C.4∶9 D.9∶16 6.如图所示,在不计滑轮摩擦和绳子质量的条件下,当小车匀速向右运动时,物体A 的受力情况是( ) A .绳的拉力大于A 的重力 B .绳的拉力等于A 的重力 C .绳的拉力小于A 的重力 D .绳的拉力先大于A 的重力,后变为小于重力 7.如图所示,有一质量为M 的大圆环,半径为R ,被一轻杆固定后悬挂在O 点,有两个质量为m 的小环(可视为质点),同时从大环两侧的对称位置由静止滑下。两小环同时滑到大环底部时,速度都为v ,则此时大环对轻杆的拉力大小为( ) A .(2m +2M )g B .Mg -2mv 2/R A v (第11题)

高一物理下册 抛体运动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一、第五章抛体运动易错题培优(难) 1.一阶梯如图所示,其中每级台阶的高度和宽度都是0.4m,一小球以水平速度v飞出,欲打在第四台阶上,则v的取值范围是() A6m/s22m/s v <

件。 2.如图所示,在固定的斜面上A、B、C、D四点,AB=BC=CD。三个相同的小球分别从A、B、C三点以v1、v2、v3的水平速度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它们同时落在斜面的D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球最后才抛出 B.C球的初速度最大 C.A球离斜面最远距离是C球的三倍 D.三个小球落在斜面上速度方向与斜面成30?斜向右下方 【答案】C 【解析】 【详解】 A.设球在竖直方向下降的距离为h,三球水平抛出后,均做平抛运动,据2 1 2 h gt =可得,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 2h t g = 所以A球在空中飞行时间最长,三球同时落在斜面的D点,所以A球最先抛出,故A项错误; B.设球飞行的水平距离为x,三球水平抛出后,球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球的初速度 3 tan30 2 h x gh v t t ? === C球竖直下降的高度最小,则C球的初速度最小,故B项错误; C.将球的运动分解成垂直于斜面和平行于斜面可得,球在垂直斜面方向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 sin30 v v ⊥ =?,cos30 a g ⊥ =? 当球离斜面距离最远时,球垂直于斜面的分速度为零,球距离斜面的最远距离 22 2 sin303 22cos30 v v d h a g ⊥ ⊥ ? === ? A球在竖直方向下降的距离是C球的三倍,则A球离斜面最远距离是C球的三倍,故C项正确;

高一物理圆周运动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一、第六章 圆周运动易错题培优(难) 1.如图所示,在水平圆盘上放有质量分别为m 、m 、2m 的可视为质点的三个物体A 、B 、C ,圆盘可绕垂直圆盘的中心轴OO '转动.三个物体与圆盘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1μ=,最大静摩擦力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三个物体与轴O 共线且OA =OB =BC =r =0.2 m ,现将三个物体用轻质细线相连,保持细线伸直且恰无张力.若圆盘从静止开始转动,角速度极其缓慢地增大,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10 m/s 2,则对于这个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 B 两个物体同时达到最大静摩擦力 B .B 、 C 两个物体的静摩擦力先增大后不变 C .当5/rad s ω>时整体会发生滑动 D .当2/5/rad s rad s ω<<时,在ω增大的过程中B 、C 间的拉力不断增大 【答案】BC 【解析】 ABC 、当圆盘转速增大时,由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三个物体的角速度相等,由2F m r ω=可知,因为C 的半径最大,质量最大,故C 所需要的向心力增加最快,最先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此时 2122C mg m r μω= ,计算得出:11 2.5/20.4 g rad s r μω= = = ,当C 的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之后,BC 开始提供拉力,B 的摩擦力增大,达最大静摩擦力后,AB 之间绳开始有力的作用,随着角速度增大,A 的摩擦力将减小到零然后反向增大,当A 与B 的摩擦力也达到最大时,且BC 的拉力大于AB 整体的摩擦力时物体将会出现相对滑动,此时A 与B 还受到绳的拉力,对C 可得:2 2222T mg m r μω+= ,对AB 整体可得:2T mg μ= ,计算得出:2g r μω= ,当 1 5/0.2 g rad s r μω> = = 时整体会发生滑动,故A 错误,BC 正确; D 、当 2.5rad/s 5rad/s?ω<<时,在ω增大的过程中B 、C 间的拉力逐渐增大,故D 错误; 故选BC 2.如图,质量为m 的物块,沿着半径为R 的半球形金属壳内壁滑下,半球形金属壳竖直放置,开口向上,滑到最低点时速度大小为v ,若物体与球壳之间的摩擦因数为μ,则物体在最低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理】物理直线运动练习题及答案含解析

【物理】物理直线运动练习题及答案含解析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直线运动 1.2022年将在我国举办第二十四届冬奥会,跳台滑雪是其中最具观赏性的项目之一.某滑道示意图如下,长直助滑道AB 与弯曲滑道BC 平滑衔接,滑道BC 高h =10 m ,C 是半径R =20 m 圆弧的最低点,质量m =60 kg 的运动员从A 处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加速度a =4.5 m/s 2,到达B 点时速度v B =30 m/s .取重力加速度g =10 m/s 2. (1)求长直助滑道AB 的长度L ; (2)求运动员在AB 段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的I 大小; (3)若不计BC 段的阻力,画出运动员经过C 点时的受力图,并求其所受支持力F N 的大小. 【答案】(1)100m (2)1800N s ?(3)3 900 N 【解析】 (1)已知AB 段的初末速度,则利用运动学公式可以求解斜面的长度,即 2202v v aL -= 可解得:2201002v v L m a -== (2)根据动量定理可知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动量的该变量所以 01800B I mv N s =-=? (3)小球在最低点的受力如图所示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2C v N mg m R -= 从B 运动到C 由动能定理可知: 221122 C B mgh mv mv =-

解得;3900N N = 故本题答案是:(1)100L m = (2)1800I N s =? (3)3900N N = 点睛:本题考查了动能定理和圆周运动,会利用动能定理求解最低点的速度,并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最低点受到的支持力大小. 2.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当直升机悬停在离地面224m 高时,运动员离开飞机作自由落体运动,运动了5s 后,打开降落伞,展伞后运动员减速下降至地面,若运动员落地速度为5m/s ,取210/g m s =,求运动员匀减速下降过程的加速度大小和时间. 【答案】212.5?m/s a =; 3.6t s = 【解析】 运动员做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为221110512522 h gt m m ==??= 打开降落伞时的速度为:1105/50/v gt m s m s ==?= 匀减速下降过程有:22122()v v a H h -=- 将v 2=5 m/s 、H =224 m 代入上式,求得:a=12.5m/s 2 减速运动的时间为:12505 3.6?12.5 v v t s s a --=== 3.某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速度为108km/h ,司机发现前方有障碍物时,立即采取紧急刹车,其制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5m/s 2,假设司机的反应时间为0.50s ,汽车制动过程中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求: (1)汽车制动8s 后的速度是多少 (2)汽车至少要前行多远才能停下来? 【答案】(1)0(2)105m 【解析】 【详解】 (1)选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有:v 0=108km/h=30m/s ,由v t =v 0+at 得汽车的制动时间为:003065 t v v t s s a ---= ==,则汽车制动8s 后的速度是0; (2)在反应时间内汽车的位移:x 1=v 0t 0=15m ; 汽车的制动距离为:023******* t v v x t m m ++?= == . 则汽车至少要前行15m+90m=105m 才能停下来.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注意汽车在反应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4.如图所示,一圆管放在水平地面上,长为L=0.5m ,圆管的上表面离天花板距离

高一物理必修2-第一章测试题

高中物理必修二抛体运动的规律测试题 1.决定平抛运动物体飞行时间的因素是( ) A .初速度 B .抛出时的高度 C .抛出时的高度和初速度 D .以上均不对 2.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双选) A .平抛运动的轨迹是曲线,所以平抛运动是变速运动 B .平抛运动是一种匀变速曲线运动 C .平抛运动的水平射程s 仅由初速度v 0决定,v 0越大,s 越大 D .平抛运动的落地时间t 由初速度v 0决定,v 0越大,t 越大 3.关于平抛运动的性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是变加速运动 ②是匀变速运动 ③是匀速率曲线运动 ④是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4.从匀速直线行驶的火车窗口释放一石子,不计风对石子的影响,站在路边的人看到石子做( ) A .自由落体运动 B .平抛运动 C .匀速直线运动 D .匀变速直线运动 5.物体在做平抛运动中,在相等时间内,下列哪些量相等( ) ①速度的增量 ②加速度 ③位移的增量 ④位移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6.将甲、乙、丙三个小球同时水平抛出后落在同一水平面上,已知甲和乙抛射点的高度相同,乙和丙抛 射速度相同。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甲和乙一定同时落地 B. 乙和丙一定同时落地 C. 甲和乙水平射程一定相同 D. 乙和丙水平射程一定相同 7.以速度v 0水平抛出一物体,当其竖直分位移与水平分位移相等时,此物体的( ) (双选) A .竖直分速度等于水平分速度 B C .运动时间为02v g D .发生的位移为g v 202 8.如图所示,以v 0=9.8m/s 的水平速度抛出的物体,飞行一段时间后,垂直地撞在 倾角为30°的斜面上,可知物体完成这段飞行的时间是 ( ) A B C .2 D s 9.一个物体以初速度v 0水平抛出,落地时速度为v ,那么物体运动时间是( ) A .(v -v 0)/g B .(v +v 0)/g C .202v v -/g D .202v v +/g 10.在不同高度以相同的水平初速度抛出的物体,若落地点的水平位移之比为3∶1,则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之比为( ) A .1∶1 B .2∶1 C .3∶1 D .4∶1 11.两个物体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之比为2∶1,若它们的水平射程相等,则它们抛出点离地面高度之比为( ) A .1∶2 B .1∶2 C .1∶4 D .4∶1 12.如图4所示,A 、B 是两块竖直放置的薄纸片, 子弹m 以水平初速度穿过A 后再穿过B , 在两块纸片上穿的两个洞高度差为h ,,A 、B 间距离为l,则子弹的初速度是 . 13.对平抛运动的物体,若g 已知,再给出下列哪组条件,可确定其初速度大小( ) 图4

高一物理必修一运动学练习题

1.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由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往乙地,汽车先做匀加速运动,接着做匀减 速运动,开到乙地刚好停止,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在0~t 0和t 0~3t 0两段时间内 ( ) A 加速度的大小之比为3 B 位移大小比之为 1:3 C 平均速度之比为 2:1 D 平均速度之比为 1:1 2、骑自行车的人沿着直线从静止开始运动,运动后,在第1 s 、2 s 、3 s 、4 s 内,通过的路 程分别为1 m 、2 m 、3 m 、4 m ,有关其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4 s 内的平均速度是2.5 m/s B .在第3、4 s 内平均速度是3.5 m/s C .第3 s 末的即时速度一定是3 m/s D .该运动一定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3、汽车以20 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为5 m/s2,那么开始刹车后2 s 与开始刹车后6 s 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 ) A .1∶4 B.3∶5 C.3∶4 D.5∶9 4、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相对于同一参考系的s -t 图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物体的出发点相距s 0 B .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 .甲物体比乙物体早出发的时间为t 0 D .甲、乙两物体向同一方向运动 5、有一个物体开始时静止在O 点,先使它向东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5 s ,使它的加速 度方向立即改为向西,加速度的大小不改变,再经过5 s ,又使它的加速度方向改为向东, 但加速度大小不改变,如此重复共历时20 s ,则这段时间内 ( ) A .物体运动方向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B .物体最后静止在O 点 C .物体运动时快时慢,一直向东运动 D .物体速度一直在增大 6、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 m/s ,1 s 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 m/s ,关 于该物体在这1 s 内的位移和加速度大小有下列说法 ①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 m ②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10 m ③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 m/s 2 ④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 m/s 2 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 ) A .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高一物理(匀速直线运动)单元测试题

匀速直线运动测试题 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 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通过的路程不同,但位移可能相同 B .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 C .物体的位移为零,说明物体没有运动 D .物体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的大小 2.雨滴从高空下落,由于空气阻力作用,其加速度逐渐减小,直到为零,在此过程中雨 滴的运动情况是( ) A .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 B .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 C .速度一直保持不变 D .速度的变化率越来越小 3.一个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测得他在50m 处的速度为6m/s ,16s 末到达终点时速度为 7.5m/s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A .6m/s B .6.25m/s C .6.75m/s D .7.5m/s 4.某物体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在第1s 末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B .物体在第2s 内和第3s 内的加速度是相同的 C .物体在4s 末返回出发点 D .物体在6s 末离出发点最远,且最大位移为1m 5.在平直公路上,汽车以15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从某时刻开始刹车,在阻力作用下,汽车以2m/s 2 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刹车后10s 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为( ) A .50m B .56.25m C .75m D .150m 6.一列火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一人站在第一节车厢前端的旁边观测,第一 车厢通过他历时2s ,整列车厢通过他历时6s ,则这列火车的车厢有( ) A .3节 B .6节 C .9节 D .12节 7.一个物体从某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第1秒内的位移是它落地前最后一秒内 位移的一半,g 取10m/s 2,则它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 ) A .5m B .20m C .11.25m D . 31.25m t/s -

高一物理运动学比例式问题练习题

1.自由落体运动在任何两个相邻的1s内,位移的增量为[ ] A.1m B.5m C.10m D.不能确定 2.自由下落的物体在头ts内,头2ts内和头3ts内下落的高度之比是______;在第1个ts 内、第2个ts内、第3个ts内下落的高度之比又是______. 3.物体从高270m处自由下落,把它运动的总时间分成相等的3段,则这3段时间内下落的高度分别为______m、______m和______m;若把下落的总高度分成相等的三段,则物体依 次下落这3段高度所用的时间之比为____________. 4.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静止的质点,在最后三个连续相等的运动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之比 是__________,在最后三个连接相等的位移内所用的时间之比是___________。 5.自由落体第5个0.5 s经过的位移是第1个0.5 s经过的位移的倍数为()A.5 B.9 C.10 D.25 6.一个石子从高处释放,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在第 1 s内的位移大小是s,则它在第 3 s 内的位移大小是()A.5s B.7s C.9s D.3s 7.对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1s内、2s内、3s内……的位移之比是1∶3∶5∶… B.在1s末、2s末、3s末的速度之比是1∶3∶ 5 C.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平均速度之比是1∶3∶5 D.在相邻两个1s内的位移之差都是9.8m 8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B.自由落体运动的末速度可以是零 C.自由落体运动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末的速度之比是1︰3︰5 D.自由落体运动在开始连续的三个2s内的位移之比是1︰4︰9 9.(12分)从斜面上某位置,每隔0.1 s释放一个小球,在连续释放几个后,对在斜面上的小球拍下照片,如图所示,测得s AB =15 cm,s BC =20 cm,试求 (1)小球的加速度. (2)拍摄时B球的速度v B=? (3)拍摄时s CD=? (4)A球上面滚动的小球还有几个?

高一物理圆周运动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第六章圆周运动易错题培优(难) 1.如图所示,用一根长为l=1m的细线,一端系一质量为m=1kg的小球(可视为质点),另一端固定在一光滑锥体顶端,锥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0°,当小球在水平面内绕锥体的轴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为ω时,细线的张力为T,取g=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ω=2rad/s时,T3+1)N B.当ω=2rad/s时,T=4N C.当ω=4rad/s时,T=16N D.当ω=4rad/s时,细绳与竖直方向间夹角大于45° 【答案】ACD 【解析】 【分析】 【详解】 当小球对圆锥面恰好没有压力时,设角速度为,则有 解得 AB.当,小球紧贴圆锥面,则 代入数据整理得 A正确,B错误; CD.当,小球离开锥面,设绳子与竖直方向夹角为,则 解得 , CD正确。 故选ACD。

2.如图,质量为m的物块,沿着半径为R的半球形金属壳内壁滑下,半球形金属壳竖直放置,开口向上,滑到最低点时速度大小为v,若物体与球壳之间的摩擦因数为μ,则物体在最低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滑块对轨道的压力为B.受到的摩擦力为 C.受到的摩擦力为μmg D.受到的合力方向斜向左上方 【答案】A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A正确; BC.物块受到的摩擦力 BC错误; D.水平方向合力向左,竖直方向合力向上,因此物块受到的合力方向斜向左上方,D正确。 故选AD。 3.如图甲所示,半径为R、内壁光滑的圆形细管竖直放置,一可看成质点的小球在圆管内做圆周运动,当其运动到最高点A时,小球受到的弹力F与其过A点速度平方(即v2)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设细管内径略大于小球直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R b B.该小球的质量为a b R C.当v2=2b时,小球在圆管的最高点受到的弹力大小为a D.当0≤v2<b时,小球在A点对圆管的弹力方向竖直向上【答案】BC 【解析】 【分析】 【详解】 AB.在最高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2 mv mg F R -=

高一物理直线运动单元测试题

时间:90分钟 总分:11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某班同学去部队参加代号为“猎狐”的军事学习,甲、乙两个小分队同时从同一处O 出发,并同时捕“狐”于A 点,指挥部在荧光屏上描出两个小分队的行军 路径如图1所示,则( ) ① 两个小分队运动的平均速度相等 ② 甲队的平均速度大于乙队 ③ 两个小分队运动的平均速率相等 ④ 甲队的平均速率大于乙队 A .②④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2.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m/s ,1s 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m/s .在这1s 内物体 A .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m B .位移的大小不可能大于10m C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m/s 2 D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m/s 2 3.沿直线做匀变速运动的质点在第一个内的平均速度比它在第一个内的平均速度大 2.45m/s ,以质点 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质点的加速度为( ) A. 2.45m/s 2 B. -2.45m/s 2 C. 4.90m/s 2 D. -4.90m/s 2 4.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依次通过A 、B 、C 三点,位移x AB =x BC ,已知物体在AB 段的平 均速度大小为3m/s ,在BC 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6m/s ,那么,物体在B 点的瞬时速度的大小为( ) A. 4 m/s B. 4.5 m/s C. 5 m/s D. 5.5 m/s 5 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由静止开始,通过连续三段位移所用的时间分别 为1s 、2s 、3s ,这三段位移长度之比和三段位移的平均速度之比是( ) A .1: 2 : 3 , 1: 1: 1 B .1: 4 : 9 , 1: 2 : 3 C .1: 3 : 5 , 1: 2 : 3 D .1: 8 : 27 , 1: 4 : 9 6、A 、B 两质点从同一地点出发做直线运动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t=ls 时, B 质点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B .t=2s 时,A 、B 两质点间距离一定等于2m C .A 、B 两质点同时从静止出发,朝相同方向运动 D 、在t=4s 时,A 、B 两质点相遇 7.从静止开始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3s内通过的位移为s,设物体在第2s内后1/3时间里以及第3s内后1/3时间里通过的位移分别为s1和s2,则s1:s2为 ( ) A.5:11. B.3:7. C.11:17. D.7:13. 8、某人站在20m 的平台边缘,以20m /s 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石子,则抛出后石子通过距抛出点15m 处的时间可能有(不计空气阻力,取g =10m /s 2) A 、1s B 、3s C 、(7-2)s D 、(7+2)s 9.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其 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由图可知(g=10m/s 2)( ) 图1 A O x y 甲 乙

高一物理竞赛试题

高一物理运动学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有12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不选或错选不得分,少选得2分) 1、一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该物体在第1s内通过的位移为1m,在第2s内通过的位移为2m,在第3s内通过的位移为3m,在第4s内通过的位移为4m,下面有关该物体的运动描述,正确的是() A、物体在这4s内做的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B、物体在第3s末的速度是3m/s C、物体在第3、第4两秒内的平均速度是3.5m/s D、物体在第5s内通过的位移应当为5m 2、以下各种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可能存在的是() A、速度向东,正在减小,加速度向西,正在增大 B、速度向东,正在增大,加速度向西,正在减小 C、速度向东,正在增大,加速度向东,正在减小 D、速度向东,正在减小,加速度向东,正在增大 3、不计空气阻力,同时将一重一轻两石块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则两者() ①在任一时刻具有相同的加速度、位移和速度 ②在下落这段时间内平均速度相等 ③在1s内、2s内、第3s内位移之比为1:4:9 ④重的石块落得快,轻的石块落得慢 A、只有①②正确 B、只有①②③正确 C、只有②③④正确 D、①②③④都正确 4、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行进,图中的实线记录了自行车开始一段时间内v-t图象,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用虚线作近似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t1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大 B、在0-t1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 C、在t1-t-2时间内,虚线反映的是匀速运动 D、由虚线可以算出0—t4时间内的位移近似值 5、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 内通过位移到达A点,接着在时间T 内又通过位移到达B点,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物体在A点的速度大小为 B、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C、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D、物体在B点的速度大小为 6、某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加速度为a1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时间为t1,接着物体又做加速度为a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为t2,其速度变为零,那么物体在全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A、 B、 C、 D、 7、某同学在距地面一定高度的楼上将一个小球(可视为质点)以20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经过一段时间后,物体位于距抛出点15m处,则该过程中小球运动所经历的时间可能为()()A、1s B、2s C、3s D、 8、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是地球上的自然景观,但在某些情况下,在纬度较高的地区上空飞行的飞机上的旅客可以看到太阳从西边升起的奇妙现象,这种现象发生的条件是() A、时间必须是清晨,飞机必须是由东向西飞行,飞机的速度必须较大 B、时间必须是清晨,飞机必须是由西向东飞行,飞机的速度必须较大 C、时间必须是傍晚,飞机必须是由东向西飞行,飞机的速度必须较大

高中物理圆周运动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圆周运动公式

高中物理圆周运动知识点总结高中物理圆周运动公式高中物理教学中,圆周运动问题既是一个重点,又是一个难点。下面给大家带来高中物理圆周运动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1.圆周运动:质点的运动轨迹是圆周的运动。 2.匀速圆周运动:质点的轨迹是圆周,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弧长相等,质点所作的运动是匀速率圆周运动。 3.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物理量 (1)周期(T):质点完成一次圆周运动所用的时间为周期。 频率(f):1s钟完成圆周运动的次数。f= (2)线速度(v):线速度就是瞬间速度。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质点,其线速度的大小不变,方向却时刻改变,匀速圆周运动是一个变速运动。 由瞬时速度的定义式v=,当Δt趋近于0时,Δs与所对应的弧长(Δl)基本重合,所以v=,在匀速圆周运动中,由于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弧长相等,那么很小一段的弧长与通过这段弧长所用时间的比

值是相等的,所以,其线速度大小v=(其中R是运动物体的轨道半径,T为周期) (3)角速度(ω):作匀速圆周运动的质点与圆心的连线所扫过的角度与所用时间的比值。ω==,由此式可知匀速圆周运动是角速度不变的运动。 4.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非匀速圆周运动) (1)轻绳的一端固定,另一端连着一个小球(活小物块),小球在竖直面内作圆周运动,或者是一个竖直的圆形轨迹,一个小球(或小物块)在其内壁上作竖直面的圆周运动,然后进行计算分析,结论如下: ①小球若在圆周上,且速度为零,只能是在水平直径两个端点以下部分的各点,小球要到达竖直圆周水平直径以上各点,则其速度至少要满足重力指向圆心的分量提供向心力 ②小球在竖直圆周的最低点沿圆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速度不断减小(重力沿运动方向的分量与速度方向是相反的,使小球的速度减小),而小球要到达最高点,则必须在最低点具有足够大的速度才

高一物理直线运动单元测试题

高一物理同步测试—直线运动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下列情况中的物体,哪些可以看作质点? A .研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的运行速度 B .研究汽车后轮上一点运动情况的车轮 C .体育教练员研究百米赛跑运动员的起跑动作 D .研究地球自转时的地球 2.如图1所示,物体沿两个半径为R 的半圆弧由A 运动到C ,则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 A .0, 0 B .4R 向东,2πR 向东 C .4πR 向东,4 R D .4R 向东,2π R 3.A 、B 、C 三物同时、同地、同向出发作直线运动,下图是它们位移与时间的图象,由图2 可知它们在t 0时间内(除t 0时刻外) A .平均速度v =v=v B .平均速度v >v >v C .A 一直在B 、C 的后面 D .A 的速度一直比B 、C 要大 4.下列关于速度和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瞬时速率是瞬时 ②平均速率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③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不可能为零 ④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率不可能为零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5.在直线运动中,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物体的速度改变快,加速度就大 D 6.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加速度为2 m/s 2,则 A .物体在某秒末的速度一定是该秒初的速度的 2 B .物体在某秒末的速度一定比该秒初的速度大 2 m/s C .物体在某秒初的速度一定比前秒末的速度大 2 m/s D .物体在某秒末的速度一定比前秒初的速度大2 m/s 7.关于物体运动的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 C D 8.一辆汽车以速度v 1匀速行驶全程的 3 2 的路程,接着以v 2=20 km/h 走完剩下的路程,若它全路程的平均速度v =28 km/h ,则v 1应为 西 A C 东 图2

高中物理直线运动基础练习题及解析

高中物理直线运动基础练习题及解析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直线运动 1.如图所示,一个带圆弧轨道的平台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光滑圆弧MN 的半径为R =3.2m ,水平部分NP 长L =3.5m ,物体B 静止在足够长的平板小车C 上,B 与小车的接触面光滑,小车的左端紧贴平台的右端.从M 点由静止释放的物体A 滑至轨道最右端P 点后再滑上小车,物体A 滑上小车后若与物体B 相碰必粘在一起,它们间无竖直作用力.A 与平台水平轨道和小车上表面的动摩擦因数都为0.4,且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物体A 、B 和小车C 的质量均为1kg ,取g =10m/s 2.求 (1)物体A 进入N 点前瞬间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2)物体A 在NP 上运动的时间? (3)物体A 最终离小车左端的距离为多少? 【答案】(1)物体A 进入N 点前瞬间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30N ; (2)物体A 在NP 上运动的时间为0.5s (3)物体A 最终离小车左端的距离为 3316 m 【解析】 试题分析:(1)物体A 由M 到N 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m A gR=m A v N 2 在N 点,由牛顿定律得 F N -m A g=m A 联立解得F N =3m A g=30N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物体A 进入轨道前瞬间对轨道压力大小为:F N ′=3m A g=30N (2)物体A 在平台上运动过程中 μm A g=m A a L=v N t-at 2 代入数据解得 t=0.5s t=3.5s(不合题意,舍去) (3)物体A 刚滑上小车时速度 v 1= v N -at=6m/s 从物体A 滑上小车到相对小车静止过程中,小车、物体A 组成系统动量守恒,而物体B 保持静止 (m A + m C )v 2= m A v 1 小车最终速度 v 2=3m/s 此过程中A 相对小车的位移为L 1,则 2211211222mgL mv mv μ=-?解得:L 1=94 m 物体A 与小车匀速运动直到A 碰到物体B ,A ,B 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动量守恒: (m A + m B )v 3= m A v 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