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柴油机油换油指标(标准状态:现行)

柴油机油换油指标(标准状态:现行)

柴油机油换油指标(标准状态:现行)
柴油机油换油指标(标准状态:现行)

润滑油等级分级分类法

润滑油等级分级分类法 根据粘度分类,按粘度等级分类法,中东油王IST润滑油可分为单级粘度和复级粘度两种。单级粘度润滑油是用于发动机在某个温度范围内运转适用的润滑油。 但如果发动机的温度超过其指定的温度范围,润滑油将不能提供充分的润滑作用。单级粘度润滑油又分为夏季油(即20、30、40、50)和冬季油(既OW、5W、10W、15W、20W、25W)两种。 复级粘度润滑油适用更大温度范围,不仅在低温时有很好的流动性,而且在高温时不会象单级油变的太薄,因此复式粘度的油被大量采用,例如10W/40,作为复式粘度油,W前面的数字越小则表面油品的低温性能越好,而W后面的数字越大则表面油品的高温性能越好。 润滑油分类 润滑油的具体分类为冬季用油6种,夏季用油4种,冬夏通用油16种。 其中: 1.冬季用油牌号分别为:0W、5W、10W、15W、20W、25W,符号W代表冬季是Winter(冬天)的缩写,W前的数字越小,低温粘度越小低温流动性越好,适用的最低气温越低; 2.夏季用油牌号分别为:20、30、40、50,数字越大其粘度越大,适用的最高气温越高; 3.冬夏通用油牌号分别为:5W/20、5W/30、5W/40、5W/50、10W/20、10W/30、10W/40、10W/50、15W /20、15W/30、15W/40、15W/50、20W/20、20W/30、20W/40、20W/50,代表冬用部分的数字越小,代表夏季部分的数字越大者粘度越高,适用的气温范围越大。

(1)高温型(如SAE20~SAE50):数字表示100℃时的粘度,数字越大粘度越高。 (2)低温型(如SAEOW~SAE25W):W表示仅用于冬天,数字越小粘度越低,低温流动性越好。 (3)全天候型(如SAE15W/40、10W/40、5W/50):表示低温时的粘度等级分别符合SAE15W、10W、5W的要求、高温时的粘度等级分别符合SAE40、50的要求,属于冬夏通用型。 5、液压油产品主要有哪些?性能特点如何? 答:L-HL液压油抗氧防锈型液压油。L-HM液压油抗磨液压油,在HL基础上改善了抗磨性。L-HG 液压油液压导轨油,在HM基础上添加减摩剂改善粘滑性。L-HV液压油低温液压油,在HM基础上改善了低温特性。L-HS液压油低温液压油,比HV有更低的倾点。高压抗磨液压油在HM液压油优等品基础上增强了抗磨性,通过了高压泵台架试验。 6、HM液压油一等品和优等品有何区别? 答:GB11118.1-94将HM油分为一等品和优等品,一等品具有较好的抗磨性、抗氧防锈性和抗乳化性,而优等品是参照美国丹尼森公司HF-0标准制定的,增加了水解安定性、热稳定性、过滤性、剪切安定性等试验,在锈蚀和抗磨性上也提高了苛刻度。 13、液压油的选用原则是什么? 答:(1) 一般对于室内固定设备,液压系统压力<7.0MPa、温度50℃以下选用HL油;系统压力7.0-14.0Mpa、温度50℃以下选HL或HM油,温度50-80℃选HM;系统压力>14.0MPa选HM或高压抗磨液压油。 (2) 对于露天寒区或严寒区选HV或HS油。

工业润滑油标准

工业用润滑油 工业用油的概念 工业润滑油应用范围很广,基础油的种类也很多,如:纯矿物油,PAO聚ɑ稀烃合成油,聚醚合成油,烷基苯油,可生物降解脂类油。当它们成为某种工业润滑油时,它们之间是不能相互混合的,例如聚醚合成油和别的工业油混合之后,其性能就会显著下降。 工业应用领域 主要有液压油、齿轮油、汽轮机油、压缩机油、冷冻机油、变压器油、真空泵油、轴承油、金属加工油(液)、防锈油脂、气缸油、热处理油和导热油等。此外,还有润滑油为基础油,并加有稠化剂的润滑脂。工业润滑油的用户是各行各业的企业,一般使用的品种多、用量大,不仅取决于产品的价格,而且取决于产品的质量和技术特性,同时更取决于技术服务的好坏。因此,工业润滑油的技术营销更为重要。工业润滑油在不同的应用场合中,其添加剂也不一样。室外用的液压油要有适合当地的温度变化,就不能用室内密闭环境下的液压油。另外象重载齿轮油和成型油使用条件也不同,重载齿轮油含有极压添加剂来确保可以在苛刻环境下使用,成型油,通常是纯矿物油,不含添加剂。使用工业润滑油的企业,配置的机械与设备相对比较集中,所以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技术交流会更为必要。这也是售前技术服务的主要形式。 工业润滑油的基本性能和主要选用原则是粘度,因此,必须优先加以介绍。GB/T3141-94是工业液体润滑剂ISO粘度分类,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3448-1992《工业液体润滑剂-ISO 粘度分类》。一般说,在中转速、中载荷和温度不太高的工况下,选用中粘度润滑油;在高载荷、低转速和温度较高的工况下,选用高粘度润滑油或添加极压抗磨剂的润滑油;在低载荷、高转速和低温的工况下,选用低粘度润滑油;在宽高低温范围、轻载荷和高转速,以及有其它特殊要求的工况下,选用合成润滑油 润滑脂的基本性能和主要选用原则是锥入度,以锥入度来划分润滑脂稠度等级。因此,也应该向用户介绍。锥入度是各种润滑脂常用的控制工作稠度的指标,用以表示润滑脂进入摩擦点的性能和润滑脂软硬程度的指标。J一般说,使用润滑脂的轴承所承受的负荷大、转速低时,应该选用锥入度小的润滑脂。反之所承受的负荷小、转速高时,就要选用锥入度大的润滑脂。在宽高低温范围、轻负荷、高转速和低温很低时,以及有其它特殊要求时,应选用合成润滑脂。 工业润滑油的类别多,品种繁杂,技术性能各有特点,涉及的技术范围也广泛,而液压油是工业润滑油中用量最多的大品种,试以此品种为例简要说明。 在液压传动系统中,作为能量传递介质的液压油可传递功率,减少摩擦,隔断磨损表面,悬浮污染物,控制元件氧化,并具有冷却作用。各种液压系统具有不同的种类结构和使用条件。为了满足各类系统的要求,液压油必须具备一定的性能,例如,粘度、粘度指数、相对密度、抗磨性、低温性、酸值、闪点、氧化安定性、破乳化性、水解安定性、起泡性、空气释放性、剪切安定性、防锈性和过滤性。按GB11118.1-94液压油依据组成的用途分为下列

润滑油认证标准精选文档

润滑油认证标准精选文 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机油认证常识 API:美国石油协会 SAE: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 ACEA:欧州汽车制造协会 ILSAC:国际润滑油协会 VW :德国大众汽车润滑油认证 MB :德国奔驰汽车润滑油认证 BMW Longlife:德国宝马汽车润滑油认证 EMA5:引擎制造协会 JAMA:日本汽车制造协会 JASO:日本汽车标准组织 API (美国石油协会)等级 SH 1996年制造的或更早的引擎,锌含量限制1300ppm,磷含量 1200ppm,该标准早已废除 SJ 2001年制造的或更早的引擎,锌含量限制1100ppm,磷含量 1000ppm,该标准仍有效 SL 2004年制造的或更早的引擎,锌含量限制1100ppm,磷含量 1000ppm,该标准仍有效 SM 2005年制造的或更早的引擎,锌含量限制870ppm,磷含量800ppm,该标准仍有效

SAE-J300(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粘度 30的100℃ cTs运动粘度是 ~ mm/s HTHS≥ 40的100℃ cTs运动粘度是 ~ mm/s ILSAC (国际润滑油协会)环保 GF-3对应SL的标准 GF-4对应SM的标准 VW (德国大众汽车润滑油认证) VW500 适用于1999年8月出厂前VW/AUDI全车系汽油引擎,这个认证已经废弃。 VW502 针对严苛环境设定的规范条件使用 VW503 涵盖502全部要求,可加长换油周期至15000km一换 涵盖503全部要求,加强了多气缸;大排量引擎需求的润滑等级HTHS≥VW504 涵盖全部要求,还加强了节省燃油;清静排气;清洁引擎内部等功效。 汽油引擎部分: :除非车辆本身注明须使用其他规范之机油,否则可适用于1999年8月出厂前VW/AUDI全车系汽油引擎。 :针对严苛环境设定的规范,设用于诸如高气温、潮湿、爬坡及经常在市内走走停停等驾驶环境中使用

关于机油等级和质量的划分

关于机油等级和质量的划分 机油质量的划分: 一.是看API 标准(即"美国石油协会"标准)。 这是一个综合衡量机油质量高低的标准,油质量由低至高依次划分为A、SB、SC、SD、SE、SF、SG、SH、SJ、SL等级。SL是目前世界品质级油。 等级 SA 1930 年代初期,纯矿物油,不含添加剂. SB 194O 年代后期,首只含添加剂的机油,含有些防锈剂及防氧化剂. SC 1964 提供防止高温及低温沉积、磨损、锈蚀及腐蚀的保护. SD 1968 表现比SC机油好. SE 1972 更多防止氧化、锈蚀、腐蚀及高温沉积的保护. SF 1980实施,防油泥、防积污、酸安定性、耐磨性等优於SE氧化稳定性较SE为佳. SG 19**实施,耐磨性、耐高温、抗氧化性、清净性、防油泥、分散性等优於SF。 对发动机沉积、机油氧化及发动机磨损的控制较SF为佳. SH 1992年制订,1993 测试通过程序较SG严格.1994年实施,SH规范内容与SG相 同,但SG对於送测时不合格项目可以日后补测直到全部合格为止,而SH於送测 时必须一次全部合格 SJ 1996年制订,1997年实施,为目前最高等级机油,适用於目前所有汽油引擎 SL 2002年 SJ级别的升级版本 二.是SAE 标准(即"美国汽车工程学会"标准)。 这是衡量机油粘度的标准 , 又分为单式粘度和复式粘度。例如: SAE40 (单式粘度) , SAE15W-50(复式粘度)。在复式粘度中,W即冬天的意思 , W前数字越小机油越耐低温 ; W后面的数字越大 , 高温油膜保持能力越好。 表一:符合SAE规格之DIN51511规范 SAE规格 低温黏度mPa2 s 启动最低温 100° C时黏度Cst 0W -30° C时3250 5W -25° C时3500 10W -20° C时3500 15W -15° C时3500 20W -10° C时4500 25W -5° C时6000 引擎机油对於黏度的需求有: 低温启动性好:即低温时黏度要低,使得机油能迅速流动到达各机件以发挥保护功能。根据美国寒冷地区的引擎实验,引擎磨损有70%是启动时造成的,尤其是冷车启动造成的磨损极大,只有30%磨损才是运转中造成的。台湾的气候没有美国寒冷,启动造成的磨损比例没有美国严重。从上面数据知道,低温流动性好的机油可大大减少引擎磨损,美国MOBIL公司曾就20W50机油和5W30机油做启动磨损实验,发现20W50机油造成的磨损量约为5W30机油的2倍多。 寒冰时机油不可结冻:结冻的机油会打坏启动马达,严重时造成引擎大故障,这和冷却水箱不可结冻原理一样。在台湾的冬天,车子可到达最冷的地方是合欢山的清晨,假设温度是- 5° C,单级#40机油凝固点约是- 9° C,那麼可使用单级#40号机油上合欢山吗?不妥,因为此时机油虽没有结冻,但黏度非常高,像麦芽糖一样,车子很难发动,就算勉强发动起来,冷启动磨损可能造成引擎内伤了。适合冬天合欢山清晨的机油是15W、10W、5W、0W等机油,其中15W是可接受的黏度,10W已是令人满意了,5W和0W以上效果当然更好,但价钱昂贵。 高温时机油黏度够:黏度够才有强韧的油膜,在机件与机件间的油膜强韧不破裂才可发挥保护机件功能,否则油膜破裂造成机件快速磨损。通常夏天温度30° C,适用#30机油,40° C适用#40机油,50° C适用#50机油,但也要配合车辆负荷、操驾激烈程度、引擎新旧程度做调整,待会后

几种常用油换油指标

液压油换油指标 2007-3-10 (83) 液压油在使用中由于它种油品的混入、外界的尘土、金属碎末、锈蚀粒子和水的污染以及液压油的老化都可以急剧地降低液压油的使用寿命。 所有液压油在使用中都将轻微变色,随着氧化加剧或严重污染,油品将显著变黑并且还有强烈的酸臭味,油品的外观、色度、酸值、粘度以及污染物均有变化。定期检验这些项目,就可以提早发现液压系统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发生故障。我国已颁布了SH/T0476-92 L-HL液压油和 SH/T0599-94 L-HM液压油换油指标。该标准规定当使用中的液压油有一项指标达到换油指标时应更换新油。这是比较科学的换油方法。但是当用户检测手段不具备时,可采用经验法定期换油,如不论油质好坏完成某一项任务时,随机器大修换油,或者定期一年、半年换油,苛刻运行条件时为三个月换油。 有的液压系统要求液压油十分清洁,需采用测定液压油污染度来监控使用中液压油的清洁性。测定液压油污染的方法比较多,比较成熟的有计数法、其污染度的等级要求亦不同。 润滑油换油指标一览表 一、柴油机油 技术要求 项目换油指标试验方法 100℃运动粘度变化率,% 超过 +25或-15 GB/T 11137 碱值,mgKOH/g 低于新油的50% SH/T 0251 石油醚不溶物,% 大于 2.5 GB/T 0473 正戊烷不溶物,% 大于 3.0 GB/T 8926 B法 铁含量,mg/kg 大于 400 SH/T0197或SH/T 0077 二、汽油机油 技术要求 项目换油指标试验方法 100℃运动粘度变化率,% 超过±25 GB/T11137 水分,% 大于 0.2 GB/T 260 闪点(开口),℃低于单级油165多级油150 GB/T 267 酸值增加值,mgKOH/g 低于 2.0 GB/T 7304 铁含量,mg/kg 大于 250 SH/T0197或SH/T 0077 三、普通车辆齿轮油 技术要求 项目换油指标试验方法 100℃运动粘度变化率,% 超过 +20~-10 GB/T 11137 水分,% 大于 1.0 GB/T 260 酸值增加值,mgKOH/g 低于0.5 GB/T 7304 戊烷不溶物,% 大于 2.0 GB/T 8926 铁含量,mg/kg 大于 0.5 SH/T0197 四、L-HL液压油 技术要求 项目换油指标试验方法 外观不透明浑浊目测 40℃运动粘度变化率,% 超过±10 GB/T11137

润滑油的分类与使用

润滑油的分类 1矿物油 (1)矿物油:这种机油抗氧化能力强,性能稳定,缺点是需要添加油膜强化添加剂,但加入油膜强化添剂之后增加了磨擦阻力此外,这种机油清净性较差。从近期发展来看这种机油的高性能化已有了较大的障碍。 2、植物油 (1)植物油是由植物的种子制造的机油,植物机油的油膜型成能力非常高,润滑性能也十分优秀.缺点是容易氧化,在高温时组成成份容易分解变质,粘污发动机.以前赛车经常采用植物油,短时间后分解进行保养,现在被用来做安XX驰抗磨添加剂,短时间来看的确不错,但时间一久给发动机带来负面影响,所以那些经销商往往说不用一直加,隔五次加一次就行了,因为机油本身有清洗作用,用后面四次来清洗前面的一次. 在现代赛车方面也感到十分不方便,总之植物油无论是抗氧性还是润滑性其提高的可能性都有一个限度.大家小时候玩过空模发动机吧?它就是*蓖麻油的作用,连活塞环都不用,只是用完后就要大修了。 3、稠化机油,(半合成机油) (1)这是一种产物.我个人建议没必要在这里多说,因为大家都知道矿物油和添加剂这是两种合一的产物.关健是厂商在里面投入多少统

杀?15%的机油也称为半合成机油,80%的机油也称为半合成机油.它的优点使用泛围大。例如(SAE.10W-40),缺点是高温时易产生油泥与积碳,毕竟有矿物油成份。所以赛车不使用稠化机油,因为赛车的使用条件固定,只使用与当时气温条件相匹配的机油。 4、全合成机油 合成机油研制于30年代左右,近20年合成油有很大提高.目前赛车大多使用合成油来代替植物油,虽然价格高于普通油但是它的清净性润滑性,冷却性,密封性都高于矿物油.如果标注为本100%合成机油,该油是纯合成机油。一般厂家把自己的产品都有个保险系数,如果是自己改装的车辆,我个人建议还是用兢技机油,因为一般出厂时车辆油道油压为3kg/平方厘米,而兢技机油能达到4.2~4.5kg/平方厘米。另外它的冷启动摩擦系数很好,在极速运转30分后油温还能保持95度左右。 合成润滑油简介 常见人们谈论“合成油”。合成油是什么呢?有何好处呢? 合成润滑油(Synthetic Lubricant)是藉由化学反应,来混和较低分子量成分以形成较高分子量成分的程序,所制造出来的流体。在某些状况条件下此一类的流体可以与一些经过选择的添加剂合成,即为常见之合成油。在先天受到控制的条件下,合成油为含有纯净的成分或纯净成分的混合物。也因此合成油亦被称作为人造油(MAN-MADE)。

设备润滑标准及润滑油选用

设备润滑标准及润滑油选用 机械设备是企业生产的主要要素之一,合理而完善的润滑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搞好设备润滑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控制摩擦、降低磨损、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设备损坏与故障,降低维修费用、降低能源消耗,保证设备安全运行,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设备的全效益。 1、设备润滑五定内容: 1)定人(定人加油) 确定添加润滑材料的人员,有专人负责设备添油换油工作,有专人负责设备日常维护(每周每班)加油工作,有专人负责润滑部位检查工作。 2)定点(定点加油) 定出设备各部润滑点及各润滑点的加油方法 3)定时(定时换油) 确定加油的时间或周期,按设备使用及负荷情况,定时进行清洗换油,按消耗定额添油,按润滑部位定出每周或每日加油。 4)定质(定质选油) 定出设备各部位用油品种牌号,润滑油品必须经过检验合格,润滑装置和加油器具保持清洁。 5)定量(定量用油) 定出各润滑部位用油量及日常维护用油定额,油箱定期添油定额。在确保设备润滑良好的基础上,尽量做到节约用油。 2、设备润滑良好标准: 1)润滑系统或润滑装置应完整、齐全、好用、密封良好,不渗漏油、无污染。 2)润滑系统中油压、油温、供油量、油位应符合规定标准,一般油温不超过60℃。

3)设备在运转中,不应有润滑不良而产生的怪声与噪音。 4)润滑系统或润滑附件应清洁,油路、油孔畅通。 3、润滑剂加注量标准 1)单机设备有说明书规定的按说明书规定标准执行。 2)循环润滑系统的油箱位应保持在三分之二以上,油压、流量按说明书规定或实际情况确定。 3)浸油润滑 转数在1500r/min以上,油位在轴承下部滚珠中心至滚珠上缘。 转数在1500r/min以下,油位应在轴承下部滚珠上缘(浸没下部滚珠)4)油浴润滑齿轮浸油深度 A、在单级减速器中,大齿轮浸油深度为1――2齿高。 B、在多级齿速器中,各级大齿轮均应浸入油中,高速级大齿轮浸油深度为0.7个齿高,但一般不应小于10mm,当齿轮圆周速度相当低时(0.5――0.8m/s)浸油深度可增加到高速级齿轮节圆半径的1/6处。 C、涡轮、蜗杆减速器 蜗杆上置式,油面可在一个齿高到涡轮中心线的范围变化,速度高、搅动损失大,浸油深度要浅。速度低时,浸油深度可深一些,并有散热作用。 蜗杆下置式,油面可以保持在蜗杆中心线以下,此时飞溅的油可以通过刮板供给涡轮轴承。 D、滚动轴承脂润滑 周转数在1500转以下的可填满轴承腔的2/3。 周转数在1500-3000之间可填满轴承腔的1/2 周转数在3000转以上时,不超过1/2。 在容易污染的环境中,对于中低速轴承可以把轴承腔全部空间填满。如果油脂储油室有专门的排油孔的话,加油时一定要打开,使废油及时排出,不必考虑加油数量的多少,直到有新油从排油孔挤出。

SAE 机油等级区分

一、基础知识 机油的粘度和级别是合理使用机油的决定因素。国际上对机油粘度和质量级别的认定,采用SAE的机油粘度分类法和API的质量等级标准。 1、SAE的含义 SAE是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的英文缩写,SAE等级代表油品的黏度等级。 SAE规定了11个机油黏度级别,表示在什么大气温度下使用什么级别的机油。这11个级别中有6个是冬季机油,用英文字母W表示,共有0W、5W、10W、20W、25W。W前边的数字表示该级机油适用的最低温度,数字越小,温度越低。如SAE0W适应的最低温度是零下35摄氏度,SAE5W适应的最低温度是零下30摄氏度,以此类推。夏季机油不用字母表示,直接标注数字,共有20、30、40、50、60五个级别,这些数字表示机油适用的最高温度。如SAE10W-30。 以下列出各种W润滑油的边界泵送温度: 粘度级别 适用的气温范围℃ 季节 我国地域 30 0~+30 夏季 东北西北 40 0~+40 夏季 全国各地 50 +5~+50 夏季 南方 5W/30 -25~+30 冬夏通用 东北西北 5W/40 -25~+40 冬夏通用 东北西北 10W/30 -20~+30 冬夏通用 华北、中西部 10W/40 -20~+40 冬夏通用 华北、中西部 15W/40 -15~+40 冬夏通用 华北、中西部 20W/50 -10~+50 冬夏通用 黄河以南 长江以北 也就是说,5W的润滑油可以用于空气温度不低于-35摄氏度的环境中。以此类推。 2、API的含义  API是美国石油学会的英文缩写,API等级代表发动机油质量的分类。它采用简单的代码来描述发动机机油的工作能力。  API发动机油分为两类:“S”系列代表汽油发动机用油;“C”系列代表柴油发动机用油;当“S”和“C”两上字母同时存在,则表示此机油为汽柴通用型。如“S”在前,则主要用于汽油发动机。反之,则主要用于柴油发动机。  从“SA”一直到“SL”,每递增一个字母,机油的性能都会优于前一种,机油中会有更多用来保护发动机的添加剂。字母越靠后,质量等级越高,国际品牌中机油级别多是SJ级别以上的。 SA 1930 年代初期,纯矿物油,不含添加剂.

空压机润滑油换油标准及市场分析

空压机润滑油更换标准及市场分析 一,空压机油选择得标准。 1. 用油选择:矿物油,半合成油,合成油(合成油主要就是PAO系列)都可 2. 倾点:≤-10℃ 3. 闪点:≥180℃4. 酸值:0、2 5. 性能要求:抗氧化性、抗乳化性要好,残碳少 6. 根据压缩机油得设计类型、环境条件、操作负荷选择空压机油得类型,一般情况下,长期高温环境(>30℃)下,选用合成油,高速水冷或低压、小压缩比得压缩机可选用低粘度压缩机油。通常1)空冷活塞式轴输出功率<20KW,选用32、46、100号(环境温度<-10℃可选32)DAA,DAB,DAC空压机油; 2)水冷活塞式选用68或100号油; 3) 滴油回转式选100、150、220号油; 4)喷油回转式选32 或者46号油。5)离心式空压机用得润滑油类似于液压油或者齿轮箱用油。与前面四种空压机油有很大得区别。因为上述四种空压机油得作用就是冷却、密封、润滑与降噪四种作用,而离心机上得润滑油仅仅用来对对轴承进行润滑。 二、压缩机得换油指标就是什么?

答:一般情况下,运行中得压缩机油应定期取样,观察油品颜色与清洁度,定期分析油品粘度、酸值、正戊烷不溶物等理化性能。即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考虑换油。油品已发绿,色号加深4级;②酸值超过0、5mgKOH/g;③粘度变化超过±15%;④正戊烷不溶物超过0、5%。 轻负荷喷油回转式空气压缩机专用油换油指标为SH/T0538-93 三、空压机润滑油失效分析。 一)润滑油成分分析。 1、矿物油基础油成分复杂,有烷烃、环烷烃、芳烃组成,其中烷烃与环烷烃就是饱与烃,芳烃就是不饱与烃。烷烃得分子结构就是链状,粘度指数高,化学性能也稳定,就是发动机油最理想得组分。而环烷烃得结构有环状与链状结合而成,粘度指数很低,会使发动机低温启动困难,而且蒸发损失也大,化学性能也不就是很稳定,不就是发动机油得理想组分。芳烃就是不饱与烃,就是发动机油最不理想得组分,高温时容易裂解变质。 2、全合成机油与合成机油,指得就是机油使用得基础油就是全合成或合成基础油,除了基础油,机油中大概还有10%到25%左右得添加剂。 基础油,不饱与烃含量一般只有不到百分0、5%,烷烃含量超过80%,粘度指数都在120以上,具有很好得低温启动性,热及氧化安定性也非常好。粘度指数在120以下,烷烃含量在80%以下得一般加氢油,由于加氢反应得程度浅,一般也不能叫做合成油。 二)润滑油运行环境分析。 同时含有少量得氮、硫与氧得化合物。烷烃在100℃以上得温度,特别就是有金属接触下,抗氧化性能下降,很容易产生氧化物与脂肪类产物,并进一步缩合成

润滑油的型号和分类

润滑油的型号和分类 每个润滑油的正规厂商一定会在产品外包装显著位置注明油品 牌号,牌号是由一组数字及英文字母共同构成,如:15W/40SG、5W/30SJ 等。牌号前的数字部分如:15W/40、5W/30代表汽油机油的粘度等级,后面的字母部分如SG、SJ代表汽油机油的质量等级。就是说,汽机油的粘度牌号由两部分构成,即粘度等级与质量等级,其中质量等级是标志汽机油质量高低的关键。以15W/40SG为例: 15W 40 SG 低温性能黏度等级 质量等级是这样划分的:根据世界通行的美国石油学会SPI的分类,将汽油机油定为以“S”为系列SA、SB、SC、SD、SF、SG、SH、SJ等多个等级,我国国家标准是等效采用此方法分类的。质量按字母顺序依次提高,即目前SJ级润滑油是世界上级别最高、质量最好的汽油机油,市场上常见的长城福星机油、美孚一号均属于SJ级别;SH级次之,市场常见的有长城机油、美孚等;而SF、SE则属中档产品。下面介绍汽油机油的粘度等级的划分:按照世界上公认的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制定的粘度等级,根据油品的高、低温流动性分为:“W”系列和非“W”系列。“W”系列主要以油品的低温性能来划分,“W”前面数字越小,表示低温性能越好,可在越寒冷的温度下使用。如:15W/40粘度等级兼顾了油品的高、低温性能,我们称它为多级油,可以冬、夏通用。而非“W”系列是以油品的100℃的粘度大小来划

分,数字越大代表粘度越高,只适用温度较高的地区。 在机油的特性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它的粘度。机油的粘度随温度变化,对于那些低温时粘度小,高温时粘度大,能保证发动机在任何温度下都能正常润滑的机油,我们定义为多级机油。中档车使用SG级别的机油,按照保养手册定期保养就足够了。机油黏度使用15W/40,可以保证大部分地区的使用。 一般高档车都要选择高档机油。在高温及严寒情况下,仍能维持适当的粘度,而提供合适的保护。另外,高档机油因氧化而产生酸质、油泥的趋势小,因而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对发动机在各种恶劣操作条件下,都能提供适当的润滑和有效的保护。

实用汽车机油级别知识

实用汽车机油级别知识 一、粘度表示: 润滑油的黏度多使用SAE等级别标识,SAE是英文“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的缩写。例如SAE40,SAE50 或SAE15W-40、SAE5W-40,“W”表示winter(冬季),其前面的数字越小说明机油的黏度越稀,流动性越好,代表可供使用的环境温度越低,在冷启动时对发动机的保护能力越好;“W”后面(一横后面)的数字则是机油耐高温性的指标,数值越大说明机油在高温下的保护性能越好。较高黏度的机油对运动系的阻力也相对较高,不但耗费功率、增加油耗,而且机油容易氧化、影响冷启动的保护。象SAE40,SAE50这样只有一组数值的是单级机油,不能在寒冷的冬季使用。象SAE15W-40、SAE 5W-40这样两组数值都有,15表示冬天时,机油黏度为15号,40表示夏天机油时相当于40号机油的黏度。这就代表这种机油是先进的"多级机油",适合从低温到高温的广泛区域,黏度值会随温度的变化给予发动机全面的保护。 (SAE)适用的环境温度(°C) 5w -30°C 10w -25°C 15w -20°C 20w -15°C 30 30°C 40 40°C 50 50°C 多级油的优点: 1.全年使用,延长发动机寿命,减少磨损(减少冷启动引起的磨损); 2.提高燃油经济性; 3.降低润滑油消耗; 4.减少磨损; 5.提供良好低温润滑性; 6.更长的换油期; 7.大多数重负荷发动机制造商推荐。 市场中现有的机油按SAE法分类,单级机油:冬季用油有6种,夏季用油有4种,多级机油:冬夏通用油有16种。冬季用油牌号分别为:0W、5W、10W、15W、20W、25W;夏季用油牌号分别为:20、30、40、50;冬夏通用油牌号分别为:5W-20、5W-30、5W-40、5W-50、10W-20、10W-30、10W-40、10W-50、15W-20、15W-30、15W-40、15W-50、20W-20、20W-30、20W-40、20W-50。 二、品质的表示: SL/SJ:表示汽油引擎车使用 CF/CG:表示柴油引擎车使用 具体如下:API是美国石油学会的英文缩写,API等级代表发动机油质量的等级。它采用简

润滑剂种类

润滑剂的作用 润滑剂是能够改善塑料加工性能的一种添加剂。按其作用机理可分为外润滑剂和内润滑剂两种。外润滑剂能在加工时增加塑料表面的润滑性,减少塑料与金属表面的黏附力,使其受到机械的剪切力降至最少,从而达到在不损害塑料性能的情况下最容易加工成型的目的。内润滑剂则可以减少聚合物的内摩擦,增加塑料的熔融速率和熔体变形性,降低熔体黏度及改善塑化性能。实际上每一种润滑剂都有可以实现某一要求的作用,总是内外润滑的共同作用,只是在某一方面更突出一些。同一种润滑剂在不同的聚合物中或不同的加工条件下会表现出不同的润滑作用,如高温、高压下,内润滑剂会被挤压出来而成为外润滑剂。 一般润滑剂的分子结构中,都会有长链的非极性基和极性基两部分,它们在不同的聚合物中的相容性是不一样的,从而显示不同的内、外润滑的作用。 通常润滑剂均兼具有内、外润滑剂的功能,不过,不同的润滑剂其内、外润滑性能不同,有的润滑剂内润滑性较差,而外润滑性能较好;有的润滑剂外润滑性较差,而作为内润滑剂性能较好。通常认为,与聚合物相容性好、极性基团极性大的润滑剂多用作内润滑剂;反之,则用作外润滑剂,但也有内润滑及外润滑剂性能均佳的品种。 理想的润滑剂应具备如下性能: ①必须具有优异的、效能持久的润滑性能。 ②与聚合物具备良好的相容性,内部、外部润滑作用要平衡,不影响树脂的透明性,不起霜、不易结垢,不与其他助剂反应。 ③黏度小,表面引力小,在界面处扩展性好,易形成界面层。 ④热稳定性能优良,在加工成型过程中不分解、不挥发、不降低聚合物的各种优良性能,不影响制品第二次加工性能。 ⑤无毒,无污染,不腐蚀设备,价格便宜。 润滑剂的分类 润滑剂按化学结构可划分为脂肪酸酰胺类、烃类、脂肪酸类、酯类、醇类、金属皂类、复合润滑剂类。按用途类型可划分为内润滑剂(如高级脂肪醇、脂肪酸酯等)、外润滑剂(如高级脂肪酸、脂肪酰胺、石蜡等)和复合型润滑剂(如金属皂类硬脂酸钙、脂肪酸皂、脂肪酰胺等)。

润滑油检测和更换标准

润滑油检测和更换标准 一.设备中使用的润滑油应定期检测 是对设备的润滑故障采取早期预防和对已发生的润滑故障采取科学的处置对策,分析润滑故障的表现形式和原因、对润滑故障进行监测和诊断。及时换油且应推行定期查,按状态维修或换油的办法,与维修体制一样,变定时为按状态(按质)换油,加强定期的检查和测试是十分必要的。 二.油品检测指标的相关说明 1.理化指标检测:比如粘度、水分、酸值、抗乳化、闪点、机杂、腐蚀、抗氧化稳定性等等,与标准对比即可。 [粘度]:粘度增加可能是基于油品的氧化,不溶物含量增高,高粘度油品或水分的渗入。粘度降低可能是基于低粘度油品,水,冷剂或燃料的渗入;或是油品内高分子聚合物 受剪切力而产生变化。 [闪点]:闪点降低显示油品被燃物所稀释,或是油品过高温度而裂化。 [不溶物]:戊烷不溶物显示油品里固体物质的总含量,包含有机物和无机物。甲苯能溶解大部分的有机物质,故此甲苯不溶物只包含污垢沙粒,磨损金属微粒及未燃烧碳屑。 戊烷与甲苯不溶物的差额代表胶质及氧化物的含量。通常戊烷不溶物超越某一限额 时才量度甲苯不溶物。 [颜色]:在极短时期内油品颜色变深显示油品被污染或开始被氧化。 [水分]:油品中有水显示系统穿漏或空气中的水分凝结。水分会引起腐蚀和氧化,亦会使油品乳化。故此应以离心法,隔滤法或真空处理清除。 [酸性及碱性]:酸碱度(pH)—pH增高代表渗入了碱性油品。pH降低代表油品开始变酸。[总酸值(TAN)]:油品的总酸值是量度因氧化而产生酸性物质的指标。 [总碱值(TBN)]:总碱值增高,可能是被另一种含碱量高的油品污染所造成。总碱值降低,可能是因为高碱度添加剂的损耗,用于中和酸性的燃烧及氧化产物,或被渗入的水分冲走。金属元素分析用于验明污染情况,证实添加剂的含量及显示机件的磨损状 2磨屑检测: 光谱仪,分析油中金属磨粒的化学元素含量,对比使用时间和油中金属含量的增加速度,分析设备摩擦副中的磨损情况。特定是不需要对油样进行预处理,重复性好,自动化程度高,分析速度快,读数准确。但是在判断磨损类型、预报故障部位等方面存在困难。

机油种类及如何区分

粘度表示 在机油的外包装上,我们都经常会看到SAE和API。其中SAE是美国汽车工程协会的简称,API是美国石油协会的简称。SAE后边的标号标明机油的粘度值,而API后边的标号则标明机油的质量级别。 10W-40就是它的SAE标准粘度值,这个粘度值首先表示这个机油是复级润滑油(现在民用领域已经基本没有单级润滑油了),W代表WINTER冬天,W前面的数字是代表倾点温度,简单来说就是结冰点温度。10W的机油对应的结冰点温度是-25℃,其它常见的0W是-35℃,5W是-30℃,15W是-20℃。W后面的数字代表机油在100℃时的运动粘度,数值越高说明粘度越高。40代表100摄氏度时运动粘度标准为12.5mm2/s到16.3mm2/s之间,绝对不是某些坊间说法所称可以在40℃之下使用。要知道,发动机运转时的温度不一定是取决于环境气温的,长时间高转行车发动机温度轻易就可以到达100℃,可我们目前还没有100标号的润滑油。 编辑本段品质的表示 SL/SL:表示汽油引擎车使用 CF/CG:表示柴油引擎车使用 具体如下:API(American Petroleum Institute)是美国石油学会的英文缩写,API等级代表发动机油质量的等级。它采用简单的代码来描述发动机机油的工作能力。 API发动机油分为两类:"S"开头系列代表汽油发动机用油,规格有:API SA, SB, SC, SD, SE, SF, SG, SH, SJ,SL,SM 。"C"开头系列代表柴油发动机用油,规格有:API CA, CB, CC, CD, CE, CF, CF-2, CF-4,CG-4, CH-4, CI-4。当"S"和"C"两个字母同时存在,则表示此机油为汽柴通用型。 在S或C后面的字母表示的意义是;从“SA”一直到“SM”,每递增一个字母,机油的性能都会优于前一种,机油中会有更多用来保护发动机的添加剂。字母越靠后,质量等级越高,国际品牌中机油级别多是SF级别以上的。例如,壳牌非凡喜力(Shell Helix Plus)是API SM 级,而壳牌红色喜力机油(Shell Helix Red Motor Oil)则是API SG级,这说明非凡喜力的质量等级要高于红喜力。 编辑本段机油的基础分类 目前市场上的机油因其基础油之不同可简分为矿物油及合成油两种(植物油因产量稀少故不计)。最高档的油属合成油。 二者最大差别在于:合成油使用的温度更广,使用期限更长,以及成本更高;同样的油膜要求,合成油可用较低的黏度就可达成,而矿物油就需用相对于合成油较浓的黏度才可达到如此要求。在相同的工作环境里,合成油因为使用期限比矿物油长很多,因此成本较高,但是比较换油次数之后,并不比矿物油高多少。 五、电喷车用哪种机油 时下新出的汽车中,电喷车的比例越来越多,许多车主都以拥有电喷车为荣。的确,电喷车有不少优点,例如它的发动机功率就比化油器式发动机平均提高了15%-20%。不过,它对机油的要求,尤其是抗高氧化性等技术指标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 安装三元催化转化器装置的电喷发动机对机油的要求还要严格。安装三元催化转化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必须实行汽油无铅化,因为汽油中的铅会使催化剂中毒而失效;二是安装三元催化转化器的电喷车必须使用磷含量在0.12%以下的机油。如果机油中的磷含量过高,就会导致催化剂失效,使三元催化转化器的寿命缩短,排放的废气就无法降到最低。机油中的磷含量低于0.12%才能保证三元催化转化器的工作正常进行。而磷含量在0.12%以下的机油级别为APISH及其以上级别的油品。因此,如果你的车是电喷车且安装了三元催化转化器的话,在添加机油时应选用SH及SH以上级别的机油,这样才能保证您的汽车行驶起来顺利安全。

汽轮机润滑油更换标准

如何决定运行中的汽轮机油是否需要更换 1.电厂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 国内关于电厂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目前是GB/T 7596-2000标准,见表1: 1) 参考国外标准控制极限值NAS 1638规定8~9级或MOOC规定6级见附录A(提示的附录),有的300MW汽轮机润滑系统和调速系统共用壹个油箱,也用矿物油,此时油中颗粒度指标应按制造厂提供的指标; 2) 参考国外标准,极限值为600/痕迹mL; 3) 参考国外标准,控制极限值为10min;

4) 在冷油器处取样,对200MW及以上的水轮机油中质量指标为 ≤200mg/L; 5) 对200MW机组油中颗粒度测定,应创造条件,开展检验; 由上表可知,不同装机容量的汽轮机组,对油质要求是不相同的。如250MW以上的机组提出了油品清洁度、水分、起泡性和空气释放性要求。 2.L-TSA汽轮机油换油指标 1996年由中国石化总公司制定了SH/T 0636-1996 L-TSA换油标准见表2。本标适用于设备完好运行正常的汽轮机组中润滑油的换油指标。所提出的6项指标有一项不合要求就应换油。Array V1---表示新油40℃运动粘度 V2---表示运行油40℃运动粘度 然而石化总公司提出的换油指标并未为全国电厂所接受。其原因是,电厂用油质量变差是需要综合考虑的。如:油品外观、颜色、浊度、泡沫、乳化情况、沉淀物等。以破乳化为例,油质乳化一般要有三个条 件:即水分、乳化剂及高速搅拌,而水分是主要条件。但有的电厂使用

国产汽轮机油,运行十七年,酸值0.19mgKOH/g,从外观看,油的颜色很深,但油质仍透明,不乳化,原因是不漏水。有的电厂使用美国汽轮机油,运行几十年,酸值已超过运行指标,油色也很深,但油质仍透明,虽然破乳化指标也超标,而运行中油不乳化,其原因也是该机组不漏水。这充分说明油质乳化主要是由机组漏水引起的。所以若机械照搬SH/T 0636-1996换油指标的规定(有一项不合格就换油),既不利于电厂长周期运转,其换油费用也不是一笔小数目。 3.电厂对使用油更换时间的判断 1) 综合判断:酸值连续上升;表面张力显著下降;旋转氧弹显著降低;油泥出现;乳化层牢固;容易起泡;颜色连续升高5个单位等。 2) 考虑换油: a、全酸值超过0.3mgKOH/g b、旋转氧弹在50分钟以下 a、b中有一项不合格则需换油。

润滑油基础知识及分类精选文档

润滑油基础知识及分类 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润滑油的组成? 润滑油是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的。因为单靠基础油并不能满足发动机油诸多的性能要求,基础油是从石油中提炼的精选成份,具有最基本的粘度特征,而添加剂是化学物质,用以改善和提高机油的品质。 (1)润滑油基础油 润滑油基础油主要分矿物基础油及合成基础油两大类。矿物基础油应用广泛,用量很大(约95%以上),但有些应用场合则必须使用合成基础油调配的产品,因而使合成基础油得到迅速发展。? 所谓矿物油,即是直接从石油精炼的用于制作润滑油的物质。而合成油是利用原油或煤炭中较轻的乙烷、丙烷等裂解成乙烯,再经复杂的化学变化将它们重组而成的物质,物理化学性能稳定,不含杂质,比矿物油具有许多天然的优点。 (2)添加剂 添加剂是根据润滑油要求的质量和性能,可改善其物理化学性质,对润滑油赋予新的特殊性能,或加强其原来具有的某种性能,满足更高的要求。对添加剂精心选择,仔细平衡,进行合理调配,是保证润滑油质量的关键。事实上,优质润滑油表现的是一种综合性能。 一般来说,发动机油需具备和满足以下这些要求才能保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适当的粘度;良好的低温流动性能;抗氧化性;热稳定性;清净分散性能;抗磨损性能,防腐蚀、抗锈蚀性能。 2、基础油的加工工艺 经过减压蒸馏后: 传统工艺:常减压蒸馏、溶剂脱沥青、溶剂精制、溶剂脱腊、白土或加氢补充精制。 现代工艺:加氢精制、加氢脱蜡(降凝)、加氢裂化、加氢异构化 3、基础油的分类 (1)中国基础油分类标准 通用基础油: UHVI(VI>140)、VHVI(VI>120)、HVI(VI>80)、 MV(VI:40-80)、 LVI(VI〈40〉

塑料用润滑剂的分类

常用润滑剂 一、润滑剂是能够改善塑料加工性能的一种添加剂。按其作用机理可分为外润滑剂和内润滑剂两种。 外润滑剂:能在加工时增加塑料表面的润滑性,减少塑料与金属表面的黏附力,使其受到机械的剪切力降至最少,从而达到在不损害塑料性能的情况下最容易加工成型的目的。 内润滑剂:则可以减少聚合物的内摩擦,增加塑料的熔融速率和熔体变形性,降低熔体黏度及改善塑化性能。 二、润滑剂的分类 润滑剂按化学结构可划分为脂肪酸酰胺类、烃类、脂肪酸类、酯类、醇类、金属皂类、复合润滑剂类。 按用途类型可划分为内润滑剂(如高级脂肪醇、脂肪酸酯等)、外润滑剂(如高级脂肪酸、脂肪酰胺、石蜡等)和复合型润滑剂(如金属皂类硬脂酸钙、脂肪酸皂、脂肪酰胺等)。 1、脂肪酸酰胺类润滑剂 ①硬脂酸酰胺:白色或淡黄褐色粉末,相对密度0.96,分子量283,熔点98~103℃,如溶于水,溶于热乙醇、氯仿、乙醚。具有优良的外部润滑效果和脱膜性,透明性、分散性、光泽性和电绝缘性亦佳,无毒,是PVC,PS,UF等树脂加工润滑剂,还可作为聚烯烃的爽滑剂和抗粘连剂。一般用量0.1%~2.0%。

②N,N,_亚乙基双硬脂酰胺(EBS):白色或乳白色粉末或粒状物。相对密度0.98,分子量593,熔点142℃,不溶于水,溶于热的氯代烃类和芳烃类溶剂。广泛用于爽滑剂、抗粘连剂、润滑剂和抗静电剂。无毒,适用于PE,PP,PS,ABS树脂及热固性塑料的内部和外部润滑剂。一般用量为0.2%~2.0%。 ③油酸酰胺:白色粉末状、碎片状或珠粒状物。相对密度0.90,分子量281,熔点68~79℃,不溶于水,溶于乙醇等许多溶剂。无毒,可作为PE,PP,PA等塑料的爽滑剂、防黏剂,改善加工成型性能,还具有抗静电效果,可减少灰尘在制品表面的附着,在PVC 加工成型中本品是良好的内部润滑剂。 ④芥酸酰胺:形状、性能及用途与油酸酰胺相似,比油酸酰胺更佳。 ⑤硬脂酸正丁酯(BS):淡黄色液体,相对密度0.855~0.862,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微溶于甘油、乙二醇和某些胺类,与乙基纤维素相容,与硝酸纤维素、乙酸丁酸纤维素、氯化橡胶等部分相容。本品无毒,作为树脂加工时的内部润滑剂,具有防水性和较好的热稳定性,可用于涂料。虽与PVC不相容,但可作为PVC透明片挤出、注塑、压延的润滑剂、脱膜剂。一般用量0.5%~1.0%。 ⑥甘油三羟硬脂酸酯:粉末状物,熔点85~87℃。本品无毒,具有优良的耐热性和流动性。可作为PVC,ABS,MBS的润滑剂和爽滑剂和合成橡胶的脱膜剂。一般用量为0.25%~1.5%。 2、烃类润滑剂 ①微晶石蜡:白色或微黄色鳞片状或粒状物,固体相对密度0.89~0.94,液体相对密度0.78~0.81,熔点70~90℃,溶于非极性溶剂,不溶于极性溶剂。热稳定性、润滑性优于石蜡,但会降低凝胶化速度,故用量不宜过大。无毒,常与硬脂酸丁酯或高级脂肪酸并用,用于塑料润滑剂。一般用量0.1%~0.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