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原因与处理讲课稿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7
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原因及处理方法产后出血是导致围产期并发症的发生和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也是产科严重并发症之一[1]。
近年来,随着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及医学的发展,剖宫产率在逐年上升,术中发生大出血的情况也随之增高。
术中大出血已成为产科比较棘手的问题之一,往往病情危急,产妇常有生命危险,需分析原因,当机立断,迅速采取有效的止血方法。
多年来根据我在剖宫产术中的经验,直视下观察子宫出血的真正原因,从而总结了我们对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处理体会,下面我们把2005年至2012年在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35个病例处理方法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我院从2005年1月~2012年3月一共处理了35例,在剖宫产术中子宫出血在400ml以上的产妇,在35例病例中,年龄在19~41岁,初产妇15例,经产妇20例,其中子宫收缩乏力16例,前置胎盘9例,胎盘早剥7例,子宫下段裂伤3例。
1.2 出血原因35例产妇除胎盘早剥7例外,其余16例最初出血都是子宫整体收缩乏力、胎盘剥离面出血,经宫体注射缩宫素、按摩子宫、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等处理后随着宫体的收缩血窦关闭,主要表现为子宫下段收缩乏力、下段胎盘剥离面出血、下段损伤出血。
具体情况如下。
1.2.1 子宫收缩乏力子宫收缩乏力是术中出血的首要原因,常由产妇过度紧张、产程延长或难产、产妇体力消耗、合并贫血和妊高症等全身性疾病所引起,如巨大儿,双胎或多胎,羊水过多等。
处理方法有宫体注射缩宫素、按摩子宫、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必要时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如仍然有活动性出血则结扎子宫动脉或行子宫切除。
在我们多年工作中发现经过宫体注射、静脉滴注宫缩素,子宫体按摩等方法促进子宫收缩后,宫体部的大部分血窦随着子宫的收缩而关闭,而最后出血的部位主要是子宫中下段。
在本人所观察到的病例中有8例单纯是子宫下段收缩乏力,5例是下段胎膜剥离面出血,3例是在取胎头时反复摩擦致下段内膜的损伤广泛渗血。
一文总结剖宫产出血的原因及对策“剖宫产的出血总结一下无非2 类:术中出血,术后出血。
”术中出血原因有如下几种情况:1子宫切口裂伤及血管破裂原因:子宫切口裂伤多见于子宫切口过小,切口过低,胎头过低,产程过长导致组织水肿,娩头过急、用力不当或手法粗暴。
裂伤一般延宫颈向下,甚至延长至阴道壁上段或向两侧横向撕裂,可损及子宫血管、阔韧带甚至输尿管。
预防方法:① 子宫切口选择腹膜反折下 1-2 cm,胎头低者可适当再低一点,切口一般 10-12 cm,两端向上半弧形,胎头嵌顿者可由助手自阴道上推胎头,也可单叶产钳将胎头牵引 胎头取不出?总有一款适合你。
② 如果发生裂伤,可把子宫提出腹腔外,充分暴露切口,迅速钳夹撕裂的尖端及出血血管,用无齿卵圆钳为最优,及时缝扎止血,一般选择8 字缝合,不可缝合过密。
当裂伤延及阔韧带时,为避免损伤输尿管,可先打开阔韧带,暴露出血点及输尿管,游离输尿管后再钳夹缝扎止血。
③ 深部的出血选择 1 号可吸收线,浅表的出血我喜欢 3-0 小针缝扎。
子宫切口两个侧角均应超过 0.5 cm 以上,避免漏缝。
此外要强调一下钳夹时一定要全层钳夹,缩回去的组织没有缝到绝对留下隐患。
④ 一般来讲,切口裂伤大多发生在左侧,这与子宫右旋有关,手术时纠正右旋子宫可预防左侧裂伤。
枕后位和前不均倾也是造成裂伤的重要因素。
⑤ 对于产程长、胎头嵌顿较紧的情况,娩头千万不能过急,动作不能粗暴,产程过长,组织水肿时容易出现胎儿娩出后宫缩乏力,尽早使用强宫缩剂可有效预防此种情况出现。
我喜欢在胎盘娩出前催产 20U + 欣母沛 250ug 宫体肌注。
裂伤的切口缝合方式我一般选择从出血严重侧开始,由远及近1 号可吸收线间断缝合,针距 1 cm 左右。
2宫腔内表面出血多是胎盘剥离面出血,有时即使是宫缩很好,局部仍有明显出血,此时可用 1 号可吸收线局部 8 字缝合,但要注意不要穿透子宫全层,以免损伤周围脏器。
如果缝扎后出血效果欠佳可考虑宫腔纱条填塞或者Bakri 球囊压迫止血,24 小时后经阴道取出。
剖宫产术中出血的相关因素和治疗方法目的:讨论关于剖宫产术中出现大出血情况的防治措施及相关因素,能够对产后出血的情况发生大量减少,可以明显提升孕产妇的健康转狂。
方法:研究并分析我院在2007年8月至2013年10月共98例剖宫产手术的病例。
结果:出血原因大部分是由于缩乏力胎盘因素及子宫收缩乏力,把这二者相对比有明显性不同,出血占较高大部分是子宫收缩乏力导致的。
结论:对胎盘因素及子宫收缩乏力的预防和治疗,尤其是减少前置胎盘的术中出血是产后出血产妇平安健康的非常必要的方法。
标签:难产;剖宫产;出血剖宫产术作为在临床上应用频率最高的应对难产情况的手术措施之一。
在最近几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提高,也引起了各种各样并发症发生的增高。
特别是产后出血的情况,它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理由之一。
剖宫产在手术过程中出血最为多见,经常在短时间内出血量多,威胁孕产妇的生命;剖宫产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是晚期产后出血,和大多数产后出血相比较有它的不同地方。
现在对我院最近6年的剖宫产手术产后出血98例进行来分析和研究,现做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98例剖宫产术中出血产妇中,初产妇60例,经产妇38例,年龄在20~45岁之间平均(28.8±11.3)岁;孕周在34+2周到42+6周左右,平均孕周在39±2周;其中,无剖宫产指征18例,有1次剖宫产史者23例,有剖宫产指征80例。
其中2例是局部麻醉,其它都是连续硬膜外麻醉。
1.2诊断标准胎儿分娩后24小时内阴道出血≥500毫升的产妇是产后出血。
生产过程中和在24小时内出血量≥1000毫升产妇是严重产后出血。
采取目测法及容积法相配合测出产妇产后出血量。
2 结果其中妊高征7例,子宫畸形2例,,胎盘早剥,2例,瘢痕子宫6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4例,产程延长或停滞2例,宫腔感染2例,子宫收缩乏力40例,占总体40.8%(分别为子宫过度膨胀12例(双胎3例,羊水过多5例,巨大4例)。
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原因与处理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病情危急,如果处理不当可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危及产妇生命,所以必须对其出血原因进行认真分析,迅速采取相应有效的止血方法。
;④休克指数:SI=0.5~1 <20%(500~750ml),SI=1 20~30%(1000~1500ml),SI=1.5 30~50% (1500~2000ml),SI=2 50~70% (2500~3500ml)。
⑤血色素:每下降1g约失血500ml,⑥红细胞:下降100万血色素下降>3g(1500ml),⑦血球压积:下降3%约失血500ml。
出血量测量不准确将丧失产后出血的最佳抢救时机。
突然大量的产后出血易得到重视和早期诊断,而缓慢的持续少量出血(如软产道裂伤缝合时间长)和未被发现的血肿常常是延误诊治的重要原因。
失血性休克分级标准见下表:分级SI失血量(mL)心率(次/分)血压呼吸(次/分)尿量(ml/h)神经系统症状I(代偿性)0.5-1 <1000 10-15% ≤100 正常14-20 >30 轻度焦虑Ⅱ(轻度) 11000-150015-25%>100 下降>20-30 >20-30焦虑,易激Ⅲ(中度) 1-1.5>1500-200025-30%>120显著下降>30-40 5-20 萎靡Ⅳ(重度)1.5-2 >2000 35-45% >140极度下降>40 无尿昏睡1.分析出血原因:出血原因主要是子宫收缩乏力,占产后出血总数的70%~90%。
胎盘因素(前置胎盘、胎盘早剥、植入性胎盘)、子宫切口撕裂、凝血功能障碍、产妇全身及局部情况(产妇休息欠佳,焦虑、贫血、体质虚弱、低蛋白血症、瘢痕子宫、子宫肌瘤切除术后)。
(1)子宫收缩乏力出血子宫收缩乏力是术中出血的首要原因,常发生于产程延长、巨大儿、双胎、羊水过少等。
子宫收缩乏力历来都是产后出血的首要因素。
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原因与处理剖宫产术是一种在很多情况下不得不采取的助产方式,尤其适用于胎儿或母亲出现突发状况的情况。
其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大出血,这种情况在广大妇女朋友们中引起了严重的恐慌和担忧。
因此,我们需要了解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原因和处理方法,以便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采取正确的措施,保护母婴的安全。
一、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原因1. 宫缩不足:剖宫产术中,如果宫缩不足,那么胎儿和胎盘等物质就不能顺利地排出,出现胎膜早破、胎盘滞留等情况,会引起大出血的发生。
2. 孕产道的损伤:在剖宫产术中,医生需要进行一定的手术操作,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伤及了孕产道的某些部分(如阴道或颈部)就会引起大出血,特别是在妊娠期间罹患了疾病的女性,在剖宫产术中血管和组织的断裂风险更高。
3. 孕期并发症:妊娠期间罹患贫血、凝血因子异常等并发症,会导致剖宫产术中出血量增加,因此,在手术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
4. 产科操作不规范:医生在进行手术时如果没有经验或操作不规范,就容易误伤产妇,导致不必要的出血。
如使用过硬的器械和手段,损伤羊水池及胎膜,胎盘搓揉力过大等等。
二、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处理方法1. 及时进行输血:当出现大出血的情况时,应该立即进行输血,以及时补充体力和减轻失血造成的营养不足,这样子会让女性的身体机能得到保障。
2. 进行器械止血:如果是孕产道断裂或者手术抓取器穿刺不当造成的出血,那么需要紧急进行器械止血。
这种止血方法主要是利用特殊的滑环夹、血交叉串夹或缝线夹等特殊器械,通过缝合和固定撑开伤口,以达到止血的目的。
3. 治疗原因:需要根据大出血的原因来进行治疗,如果是由于宫缩不足导致的,就需要接着使用药物、缩宫带、洛克宁等治疗方法,促进宫缩、推进产物排出,以避免同时产生的产科并发症。
如果是由于凝血因子异常导致的出血,那么就需要用合适的药物治疗这种情况,如补充新鲜的凝血因子等。
4. 改变手术方式:在无法把出血控制住的情况下,医生需要对手术方法进行调整,改为行子宫切除手术,以终止大出血,甚至采用福莫司生产胶片进行闭合止血。
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原因与处理[关键词]剖宫产术;大出血;原因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病情危急,如果处理不当可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危急产妇生命,所以必须对其出血原因进行分析,迅速采取相应有效的止血方法。
1子宫收缩乏力1.1常见诱因子宫收缩乏力是术中出血的首要原因,常发生于产程延长、巨大儿、双胎、羊水过少等。
1.2处理方法常有催产素40~60单位官体肌注,同时再以20单位加入5%葡萄糖500ml中静脉滴注,可在短时间内维持有效的收缩,或以麦角新碱宫体肌注,首量0.4mg,约在7min内达到最大效果,可维持2h,是静点催产素的良好协同剂。
在十分紧急的情况下,静注麦角新碱0.2mg,可在40~60s内促使子宫达强直性收缩状态,持续30min,比静点催产素更安全,但妊高征合并血小板减少者禁用。
应用催产素、麦角新碱的同时配以按摩子宫或用乙醚纱布直接刺激子宫收缩,立即缝合切口恢复子宫肌层的完整性,有利于子宫收缩力的恢复,同时快速补充血容量。
若宫缩仍不良,可采用卡孕栓舌下含服或塞肛。
2前置胎位2.1发生原因①胎盘种植在子宫下段前壁,在此处切开子宫时易损伤胎盘。
②胎儿、胎盘娩出后,子宫下段菲薄,胎盘种植部位血管丰富,子宫收缩乏力。
③羊水通过创面进入子宫血窦,发生急性DIC,造成血液凝血障碍性大出血。
2.2处理方法子宫切口尽量避开胎盘。
术前根据B超图像确定胎盘附着位置以及羊膜囊的位置、胎方位来选择合适的切口。
如为完全性前置胎盘,应迅速切开胎盘,进入羊膜腔取出胎儿;如果做古典式切口,虽然能避开胎盘,但因宫体肌层厚,切开出血多,所以尽量不采取此切口。
胎儿取出后,宫体肌注、静点宫缩剂,及时娩出胎盘,在确定无明显活动性出血时,尽快缝合子宫切口,起到止血效果,有助于子宫收缩。
对胎盘剥离面的活动性出血,应用宫纱布压迫止血或用明胶海绵加凝血酶覆盖剥离面再加纱布块压迫。
有活动性出血处采用“8”字缝合止血。
术中应维持有效循环血量,避免子宫出血,缺氧及休克的发生。
剖宫产术中大出血例分析剖宫产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方式,主要是为了保护母婴的安全和健康,在某些情况下必须进行手术,如胎位不正、胎儿过大、产程过长等情况下。
但是,在执行剖宫产术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大出血,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健康威胁。
本文将对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例子进行分析,探讨其原因和预防措施。
一、大出血的原因1.低血压:剖宫产术时,由于切开子宫,移动胎儿或胎盘等操作,可能会对母体的血循环造成影响,引起低血压,从而导致大出血现象。
2.子宫大出血:子宫在分娩时会发生收缩,但是剖宫产术使用手术器械切开子宫壁时会损伤血管,导致子宫大出血。
3.胎盘残留:剖宫产术过程中,子宫切开后手术医生需要掏出胎儿和胎盘,但是在手术过程中胎盘未能完全被取出,残留在子宫内腔中会引起大出血现象。
4.凝血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是影响母体产生大出血的一个重要因素,如分娩前使用了抗凝剂等药物或因先前病史受到创伤等,都会影响产后血液凝固和流血控制。
二、预防措施1.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对于高风险孕妇进行剖宫产手术前提前进行血型配型、血糖等方面的检查,尽可能预防发生大出血情况。
2.严格把握手术指征:建立科学合理的手术指征,减少剖宫产手术患者数量,尽可能减轻手术带来的风险,避免未必必要的手术。
3.细致规范的手术操作:剖宫产术要配备高水平的手术专家和完善的手术设备,术中应遵循规范化程序。
4.手术应用止血技术:遇到手术中出血情况时,要运用明确的止血技术,掌握好最重要的关键时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出现大出血的局面。
总之,剖宫产术是医生保护母婴健康的重要手段,它依靠的是高度科学化和专业技术。
面对剖宫产术中出现大出血的状况,医生不能忽视,不能急躁,必须冷静处理,保持正确的态度,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母婴的安全。
探讨高龄孕妇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原因及治疗措施目的探讨高龄孕妇剖宫产术中大出血原因及治疗。
方法选取高龄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患者40例,均为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分析引发大出血的原因,并就治疗方案进行制定,回顾临床资料。
结果切口撕裂4例,占10%;胎盘因素12例,占30%;宫缩乏力6例,占15%;高血压10例,占25%,子宫肌瘤8例,占20%。
出血量依据台上布类及布垫染血量,储血瓶在术中吸和血量,术毕压宫对阴道内积血清理量进行推测,500~1000ml 22例,占55%;-2000ml 14例,占35%;>2000ml 4例。
子宫动脉上行支缝扎14例,占35%;缝扎止血14例,占35%;纱布宫腔填塞12例,占30%。
其中因子宫肌瘤过大,实施子宫全切除术1例。
娩出胎儿后,取20U缩宫素子宫肌层注射,后取20U静脉推注或静脉滴注,在药物止血基础上,以子宫体部有节奏的用手按摩,若子宫质量呈变硬显示,提示效果理想,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出血量。
本组40例患者,合并失血性休克2例,对症支持后纠正;子宫全切除1例。
其它出血均得到理想控制。
结论高龄孕妇剖宫产术中大出血为产科危急事件,需沉着冷静开展抢救工作,对出血原因进行正确分析,制定相应的止血措施,与其它方案联用,综合治疗,对出血量、生命体征严密观察,保守治疗无效时,开展子宫切除术,以对孕妇的生命加以挽救。
标签:高龄孕妇;剖宫产;术中大出血;原因;治疗措施近年来,受社会观念转变等多因素影响,剖宫产率仍呈显著上升趋势,加之晚婚晚育的增多,高龄孕妇剖宫产人数增多,在剖宫产过程中,有较高出血率,若应以方案不当,极易引发不良事件,甚至对产妇生命构成威胁,分析大出血原因,就治疗方案行针对性制定,对保障预后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
本次选取高龄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病例,就上述内容展开探讨,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选取40例高龄剖宫产术中大出血孕妇,年龄34~46岁,平均(38.9±1.7)岁,经产妇23例,初产妇17例;急诊剖宫产13例,择期剖宫产27例;剖宫再孕育13例,双胎妊娠7例。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