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部伽玛刀及临床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14.10 MB
- 文档页数:86
立体定向伽玛射线放射治疗使放射线控制更科学、更精确,更安全,疗程短,疗效好。
放射治疗的临床应用及发展放射治疗在癌症治疗中担负着重要角色。
在我国70%以上恶性肿瘤病人采用过放射治疗,美国约60%,欧洲约45%由于传统放疗疗效依赖于肿瘤组织及周围健康组织对射线的敏感性和修复能力,多年来,放疗工作者都在努力探索较理想的放射治疗技术。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三维适形放疗(3D-CRT)和逆向计划调强照射(IMRT),这些放射治疗技术的出现为肿瘤患者带来了福音。
已渐成为癌症放疗的重要治疗方法。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伽玛刀)与普通放疗的区别: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方法简便而安全,在门诊即可完成,易为病人接受。
手术:创伤性大,病人的痛苦大,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还有感染及出血的危险,有些深部病变根本无法手术切除。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与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的概念与区别:共同点:都是利用立体定向技术进行病灶定位,照射靶区的放射治疗技术。
不同点:常规分割放疗与伽玛刀治疗的关系单次大剂量对控制属于早反应组织的肿瘤有利, 伽玛刀大剂量的照射注定只能治疗较小病变,常规分割放疗时,医生可以大胆地做减量全脑照射,残灶留给后续的补充性伽玛刀消灭之。
两者可相辅相成。
头部伽玛刀的组成部分及种类:头部伽玛刀的组成:放射源、准直器、立体定向仪、计算机剂量计划系统及治疗床。
目前全世界仅有两2种头部伽玛刀产品:瑞典医科达(Elekta)公司生产的静态伽玛刀:组成:201个60Co作为放射源。
深圳奥沃国际公司(OUR。
Co.)设计生产的旋转式伽玛刀:组成:30个60Co作为放射源,采用旋转聚焦方式。
旋转式伽玛刀相对静态式伽玛刀治疗后脑水肿相对较轻。
头部伽玛刀治疗:一般不需要住院1、动静脉畸形(包括隐性者)2、转移瘤3、各种良性肿瘤:如听神经瘤、脑膜瘤、颅咽管瘤、三叉神经瘤、松果体瘤、脊索瘤、垂体瘤等。
4、胶质瘤等恶性肿瘤,5、颅内肿瘤总体的适应症,1)肿瘤最大直径<3.0cm,中线结构无移位及颅高压症状尚不明显者;2)鞍区肿瘤没有视神经受压现象者;3)脑干肿瘤在脑干中体积不超过1/4者;4)转移瘤瘤体数不超过3个月,且无严重颅高压症状者;5)颅内肿瘤术后复发,或首发肿瘤因病人高龄、体质虚弱,难以承受手术风险者。
伽玛刀适用于哪些癌症文章目录*一、伽玛刀适用于哪些癌症*二、伽玛刀治疗肿瘤的优势*三、肿瘤手术后的护理伽玛刀适用于哪些癌症1、伽玛刀适用于哪些癌症1.1、鼻咽癌、其它眼耳鼻、眼黑色素瘤等头部良、恶性肿瘤。
1.2、脑转移瘤、颅内肿瘤:听神经瘤、脑干肿瘤、松果体区肿瘤、颅咽管瘤、脑胶质瘤、垂体腺瘤、脊索瘤、脑膜瘤、胚胎瘤等,尤其是位于功能密集区、手术危险性较大的较小肿瘤。
1.3、一些常规开颅手术未曾切除干净的术后残瘤或术后复发瘤。
1.4、体部伽玛刀的适应症主要是浑身各种良恶性肿瘤。
比如肺癌、食管癌、直肠癌、盆腔转移癌、贲门癌、胰腺癌、肾上腺癌、宫颈癌、膀胱癌、肝血管瘤、肝癌和骨肿瘤等。
2、伽玛刀的治疗过程治疗时先用立体定位系统对病灶进行定位。
立体定位系统是一个特制的坐标系,患者在立体定位系统相对固定后,通过 CT 、MRI 对病灶进行断层扫描显示出病灶与坐标系各参照点的相对位置。
定位后,治疗计划系统自动对 CT、MRI 扫描的图像进行处理,重建颅骨、病灶及其周围组织的三维形态,并依据医生给予的处方剂量进行治疗计划的设计,计算出治疗需要的靶点数、靶点坐标、照射时间和每个靶点使用的准直器号等。
在接受到治疗计划系统的有关参数后,电气控制系统依次将各靶点送到焦点,并打开相应的准直器进行定量的照射。
2.1、患者头部固定立体定位框架。
2.2、影像学扫描(CT 或 MRI)。
2.3、制订治疗计划和确定处方剂量。
2.4、实施治疗。
2.5、卸掉立体定位框架。
全部过程大约需要 2~4h。
3、伽玛刀治疗癌症效果好吗举个例子,伽马刀的治疗过程与聚光镜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放大镜类似,诸多光线从不同位置出发,然后再一点儿汇合,产生强大的能量,而光线经过的部位却几乎没有任何伤害。
伽马刀正是采用类似的原理,才能够不手术,不对射线经过的身体组织造成创伤从而切除病灶的。
只是伽马刀的原理更佳复杂,射线照射角度选择更加科学。
伽马刀的安全性较外科手术要高,但是并不代表它就比传统手术临床应用效果更好。
全身伽玛刀以及超级伽玛刀
1、全身伽玛刀
根据近年来使用情况,发现对肺癌、原发性肝癌、胰腺癌、肾癌、盆腔肿瘤等疗效较好,特别是已无手术指征的那些恶性肿瘤,体部伽玛刀常能有较好的姑息治疗效果,如缓解疼痛,解除梗阻,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除了上述几种肿瘤外,体部伽玛刀还对食管癌、纵隔肿瘤、胆囊癌、胆管癌、直肠癌、子宫癌、前列腺癌、甲状腺癌、以及多种肿瘤的复发转移灶和骨转移灶等,都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2、超级伽玛刀
它是借鉴国内外头部、体部伽玛刀治疗系统成熟技术研发的一种新型立体定向全身放疗设备,具有高精度、高剂量、高疗效和无创伤等特点,兼具头部伽玛刀和体部伽玛刀的功能。
除能治疗头部和体部伽玛刀适应证外,还特别适用于不宜手术或术后肿瘤残余及复发的病人。
头部伽玛刀在临床上的适应症
伽玛刀分为头部伽玛刀和体部伽玛刀。
头部伽玛刀有静态式伽玛刀和旋转式伽玛刀,静态式伽玛刀是将多个钴源安装在一个球型头盔内,使之聚焦于颅内的某一点,旋转式伽玛刀是在静态式的基础上改进而来,具备许多优点,是中国的专利。
目前国际上普遍使用的是Leksell伽玛刀,这也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的标准设备。
由于体部伽玛刀未被中国卫生部认可,目前只在中国大陆非卫生部管理的医院系统内使用。
体部伽玛刀主要用于治疗全身各种肿瘤。
头部伽玛刀在临床上的适应症:
1、30毫米以下的听神经瘤、垂体瘤、脑膜瘤、松果体区肿瘤、淋巴瘤等颅内肿瘤;
2、颅内动静脉畸形;
3、海绵状血管瘤
4、一些手术不能切除干净的良*肿瘤;
5、较小而边缘清楚的颅内转移癌;
6、功能神经外科疾病:原发性或药物治疗无效的三叉神经痛、顽固性疼痛、帕金森氏病引起的运动障碍、癫痫等功能性疾病。
7、颈7及以上节段脊髓肿瘤。
8、头颈部部分颅外肿瘤。
·专家论坛·伽玛刀、X刀、光子刀与诺力刀的临床应用隋邦森(北京万杰医院,北京100025)Clinical Application of G amma Knife,X Knife,Phonton Knife and Nowlis KnifeSui Bangsen(Beijing Wanjie Hospital,Beijing100025) 1951年瑞典Leksell首创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学[1],它以立体定向框架、准直器及放射源为基础,在CT、M R、DSA等影像辅佐下,能准确有效地治疗颅内及体内各种器质性病变及功能性疾患,是二十世纪医学史上划时代的贡献,其杰出代表就是伽玛刀、X刀、光子刀及诺力刀。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与普通放疗的概念及原理迥然不同。
普通放疗是利用不同组织对放射线的敏感性差异来达到治疗目的,同时在放射范围内的各种正常组织均接受了相同的照射量,恶性生长的肿瘤组织对放射线比较敏感而易被杀死,病灶周围的正常组织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
另一方面,它对良性肿瘤及分化程度高、恶性程度低的肿瘤无效。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是将大剂量放射线通过立体定向仪及准直器,一次或几次准确地集中于靶灶上,使之变性坏死,无论良性肿瘤、恶性肿瘤、血管畸形、功能性病变区均被毁损;而靶灶周围的照射量锐减,因此正常组织几无损伤[2]。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与外科手术也迥然不同。
后者的创伤性大,病人的痛苦大,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还有感染及出血的危险,有些深部病变根本无法手术切除。
而前者无这些缺点,方法简便而安全,在门诊即可完成,甚易为病人接受。
1 伽玛刀的临床应用伽玛刀由钴60放射源、准直器(4、8、14、18mm)、Leksell立体定向仪、计算机剂量计划系统(KULA或Gam ma plan)及治疗床组成。
钴源为210组,深藏于均匀密布的201个内准直器顶端,外准直器有201个孔道。
每个孔道直径为4、8、14或18mm。
全身伽玛刀的现状及进展全身伽玛刀是立体定向伽玛刀射线全身治疗系统的简称。
是一台国际首创、世界领先的、通过采用立体定向多源旋转聚焦原理治疗体部肿瘤的国产化大型放疗设备。
它涉及放射肿瘤学、精密机械、机电一体化、自动控制、医学影像、计算机软件、核物理技术等多学科领域,是多学科先进技术集成创新的有机结合体。
全身伽玛刀首次将多源动态旋转的伽玛射线聚焦后所形成的高剂量区应用于体部肿瘤的治疗,其剂量分布具有类似质子线的Bragg峰和放射性粒子植入的双重特点;临床应用中根据全身伽玛刀的多源聚焦原理和类似Bragg峰和粒子植入的双重剂量分布特征,结合常规放疗和立体定向放疗的临床经验,采用高分次剂量、短疗程的治疗模式,取得了高疗效、低损伤的效果,目前已引起国内外同道的高度关注。
而且,现已出现多种不同类型的全身伽玛刀。
一、全身伽玛刀的类型1. OUR-QGD型全身伽玛刀由深圳奥沃公司研发的OUR-QGD型全身伽玛刀1999年获得国家MDA论证准入临床应用。
本设备主要采用锥形聚焦平面旋转照射原理,将30个钴-60个放射源按一定经纬度安装在一个球冠体的预准直器源腔中,通过终准直器引导射线向焦点聚焦,同时源体与准直体沿Y 轴行360度水平旋转,使30束γ射线沿焦点轴锥面旋转聚焦,使聚焦后的高强度辐射区的剂量分布具有类似质子线的Bragg峰的特点,而且多聚焦点叠加后的剂量分布有类似放射性粒子植入的特点。
初装源时总活度约8800Ci,经准直的30束γ射线旋转聚焦于辐射中心(焦点)的剂量率大于3.0Gy/min,三组不同孔径准直器在Y轴上的FWHM分别为Φ10mm、Φ30mm、Φ50mm,在其它轴面上更大。
计划时根据病灶大小,选择合适的准直器,通过单靶点或多靶点的剂量拟合,实施优化治疗。
与在加速器上实施的立体定向放疗(X刀和三维适形)相比,由于多源的多线速旋转聚焦,使正常组织吸收的辐照剂量更分散、更少,肿瘤吸收的剂量更集中,肿瘤周边的剂量梯度更大,治疗增益比更高,因此,临床疗效好,副作用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