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部肿瘤伽玛刀治疗基本原理及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26.16 MB
- 文档页数:126
详细讲解:医学上伽玛刀什么意思
据新桥CTC生物治疗中心专家介绍,伽玛刀的全称为伽玛射线立体定向治疗系统,是一种用于癌症放射时的治疗设备,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手术刀。
其原理是利用核物理、计算机、生物放射以及机电等一系列现代技术将N多束很细的伽玛射线从不同的角度与方向照射至人体,并使它们在同一点汇聚成焦点,让焦点上的癌细胞可以快速损伤,甚至灭忘,从而达到清除病灶的目的。
伽玛刀的优点是无需麻醉与特殊准备,不用开刀,无创治疗,是目前治疗癌症中晚期与不能耐受手术治疗的常用手段。
虽然运用伽玛刀可以快速杀伤,杀灭癌细胞,但是只要在伽玛刀照射范围内的正常组织也会被伽玛刀误杀,而造成脱发、恶心呕吐、免疫力下降等现象,这也是人们所熟知放射治疗产生的副作用。
因此,许多人有可能在治疗时就会因不能耐受其产生的副作用,而选择放弃治疗。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医疗水平的快速发展。
目前已可以通过食疗、生物治疗等辅助治疗等方式来减轻放射治疗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的免疫力,从而让放射治疗的治疗效果明显提高。
伽马刀的概念和治疗原理介绍
伽马刀治疗的概念
伽马刀又称立体定向伽玛射线放射治疗系统,它并不是人们想象中一般的“刀”的概念。
是一种融合现代计算机技术、立体定向技术和外科技术于一体的治疗性设备,它将钴-60发出的伽玛射线聚焦,集中于预照病灶,一次性、致死性的摧毁靶点内的组织,而射线经过人体正常组织几乎无伤害,并且剂量锐减,因此其治疗照射范围与正常组织界限非常明显,边缘如刀割一样,因此形象的称之为“伽马刀”。
伽马刀治疗的原理
伽马刀治疗原理与凸透镜的聚光原理类似,将钴60释放的201条高能伽玛射线聚集靶点即病灶上,利用靶点产生的高能量,使病灶产生放射性毁损。
由于靶点周围正常组织接受剂量极小,不会产生损伤。
空军总医院放疗科主任夏廷毅教授:夏廷毅教授在治疗肿瘤方面的经验有目共睹,各大媒体都有报道,例如非常有名的CCTV10报道【胰腺癌患者十年生存记】,目前网上还存在这个胰腺癌治疗与夏廷毅的故事视频,点击量火爆。
夏廷毅专家让很多肿瘤患者都得到了生命的延续,慕名而来患者接踵而至。
其治疗效果主要通过两方面来实现
一是射线使供应肿瘤的血管内皮损伤,引发血管内皮细胞高度增生,进而使血管闭塞,最终肿瘤失去血液供应而坏死并吸收;
二是将肿瘤的遗传物质DNA分子双链打断,使肿瘤失去生长分裂的生物学基础,肿瘤不再继续增殖,最终导致增殖性死亡。
伽马刀治疗优越性
1 手术无创伤、无需全麻、无出血、无感染等并发症。
2 精确安全、疗效确切。
采用MRI定位,全程由计算机自动控制,误差仅±0.1mm;
3 治疗简便、省时、仅住院1~2日。
什么是伽玛刀?
所谓伽玛刀,就是利用定向高能γ射线的几何聚焦原理,在精确的立体定向条件下,将经过规划的大剂量伽玛射线集中照射于体内预选靶点(癌症)。
在保护好周围正常组织的前提下,经过一次或多次照射来破坏病灶,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由于该设备机械精度高,放射性损坏灶边界清晰,犹如刀割样,加之放射性钴释放γ射线(伽玛),故称之为伽玛刀或γ刀。
其优势是不用开刀,无创伤、无痛苦、无出血、无感染,不需要麻醉,是一种安全、可靠、方便、有效的治疗方法。
伽玛刀最早用于颅内病灶,近年来已扩大用至全身。
头部伽玛主要治疗颅内较小良恶性肿瘤、血管性疾病和部分功能性疾病。
1、颅内良性肿瘤:如听神经瘤、垂体瘤、脑膜瘤、脊索瘤与松果体肿瘤等。
2、颅内恶性肿瘤:如胶质瘤,原发性肉瘤(网状细胞肉瘤、淋巴肉瘤与纤维肉瘤)和转移性肿瘤等。
3、颅内血管性肿瘤和脑血管畸形等。
4、三叉神经痛:可代替传统的药物、手术、无水酒精注射等方法,以达到完全止痛的效果。
在头部进行伽玛刀手术时,病人比较敏感,故治疗前要做好思想工作,客服恐惧心理,保持镇静,配合治疗顺利进行。
术后要做好护理。
伽玛刀对于直径为4厘米以下,边界清楚,周围水肿不明显的颅内肿瘤,疗效较好。
直径超过4厘米的较大肿瘤,由于剂量、体积等因素,即使使用伽玛刀,也难于达到良性效果,因而有其一定局限性;有时还会出现术后偏瘫等并发症。
因此,对于较大颅内肿瘤,首选治疗方案还是开颅手术切除,手术难以完全切除的残余部分,再考虑用伽玛刀补切除,达到“拾遗补缺”、“优势互补”的效果。
伽玛刀放射外科神经放射外科( Neuro-Radiosurgery)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是指利用外部电离辐射束(γ射线、X射线或荷电粒子束)和立体定向系统的精确定位,将高能量放射线聚焦于某一局部靶区内,摧毁该区域内的所有组织,或引起所需要的生物学效应,达到类似外科手术的效果,而靶区外组织因放射剂量呈梯度锐减,免受损伤或呈轻微的可逆性损伤。
目前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技术主要由伽玛刀放射外科(简称γ刀)、直线加速器放射外科(包括X刀和赛博刀或射波刀)和荷电粒子束放射外科(简称质子刀)组成。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与常规放疗不同。
常规放疗利用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之间不同的放射敏感性治疗肿瘤,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利用照射靶点内与靶点外辐射剂量的梯度差异来治疗肿瘤。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与普通神经外科也有显著差异。
首先,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过程创伤小,无手术切口、无出血、无感染、无麻醉意外;其次,治疗过程中患者痛苦小,术后并发症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20世纪90年代,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技术飞速发展,从早期应用于神经外科领域的头部伽玛刀和X刀,发展到可应用于全身治疗的赛博刀或射波刀(Cyberknife)和我国研制的体部伽玛刀。
下面简要介绍应用于神经外科领域的放射外科。
第一节放射外科简介(Introduction of the radiosurgery)一、伽玛刀的发展史1967年,瑞典神经外科医生Lars Leksell 和他的同事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伽玛刀(Gamma Knife)。
它是由呈半球形排列的179个钴-60源和两个准直器(collimator)组成。
179个钴-60源产生的射线经过准直器校准均在球心集中,形成聚焦点,其目的是在不开颅的情况下,经一次性高剂量照射能在脑内白质传导束或脑内核团制造盘状毁损灶,以治疗功能性神经外科疾病,但是试验治疗的第一例病人为颅咽管瘤。
1975年, Leksell及其同事设计制造了第二台伽玛刀(第二代), 它是由201个钴-60放射源和3个不同直径准直器组成,产生一个近似球形的照射野,用于治疗高度选择的脑动静脉畸形(AVM)、听神经瘤、垂体瘤和颅咽管瘤。
伽玛刀适用于哪些癌症文章目录*一、伽玛刀适用于哪些癌症*二、伽玛刀治疗肿瘤的优势*三、肿瘤手术后的护理伽玛刀适用于哪些癌症1、伽玛刀适用于哪些癌症1.1、鼻咽癌、其它眼耳鼻、眼黑色素瘤等头部良、恶性肿瘤。
1.2、脑转移瘤、颅内肿瘤:听神经瘤、脑干肿瘤、松果体区肿瘤、颅咽管瘤、脑胶质瘤、垂体腺瘤、脊索瘤、脑膜瘤、胚胎瘤等,尤其是位于功能密集区、手术危险性较大的较小肿瘤。
1.3、一些常规开颅手术未曾切除干净的术后残瘤或术后复发瘤。
1.4、体部伽玛刀的适应症主要是浑身各种良恶性肿瘤。
比如肺癌、食管癌、直肠癌、盆腔转移癌、贲门癌、胰腺癌、肾上腺癌、宫颈癌、膀胱癌、肝血管瘤、肝癌和骨肿瘤等。
2、伽玛刀的治疗过程治疗时先用立体定位系统对病灶进行定位。
立体定位系统是一个特制的坐标系,患者在立体定位系统相对固定后,通过 CT 、MRI 对病灶进行断层扫描显示出病灶与坐标系各参照点的相对位置。
定位后,治疗计划系统自动对 CT、MRI 扫描的图像进行处理,重建颅骨、病灶及其周围组织的三维形态,并依据医生给予的处方剂量进行治疗计划的设计,计算出治疗需要的靶点数、靶点坐标、照射时间和每个靶点使用的准直器号等。
在接受到治疗计划系统的有关参数后,电气控制系统依次将各靶点送到焦点,并打开相应的准直器进行定量的照射。
2.1、患者头部固定立体定位框架。
2.2、影像学扫描(CT 或 MRI)。
2.3、制订治疗计划和确定处方剂量。
2.4、实施治疗。
2.5、卸掉立体定位框架。
全部过程大约需要 2~4h。
3、伽玛刀治疗癌症效果好吗举个例子,伽马刀的治疗过程与聚光镜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放大镜类似,诸多光线从不同位置出发,然后再一点儿汇合,产生强大的能量,而光线经过的部位却几乎没有任何伤害。
伽马刀正是采用类似的原理,才能够不手术,不对射线经过的身体组织造成创伤从而切除病灶的。
只是伽马刀的原理更佳复杂,射线照射角度选择更加科学。
伽马刀的安全性较外科手术要高,但是并不代表它就比传统手术临床应用效果更好。
超级伽玛刀的临床应用(1)超级伽玛刀的临床应用1.介绍超级伽玛刀(Super Gamma Knife,SGK)是一种精确的放射外科治疗设备,主要用于治疗脑部和颅内疾病。
该设备采用高能伽玛射线,通过捕获和聚焦在特定的脑部病灶上,实现无创无痛的治疗。
本文为您详细介绍超级伽玛刀在临床应用中的不同领域和病症。
2.颅内肿瘤2.1 颅内良性肿瘤的治疗通过超级伽玛刀的高精确度和高剂量的伽玛射线,可以实现对颅内良性肿瘤的非侵入性治疗。
常见的颅内良性肿瘤包括脑膜瘤、听神经瘤和垂体瘤等。
SGK可以精确捕获并聚焦在这些肿瘤上,以破坏肿瘤细胞的生长,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2.2 颅内恶性肿瘤的辅助治疗对于颅内恶性肿瘤,手术和化疗通常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超级伽玛刀可以用作辅助治疗,通过精确照射和高剂量的伽玛射线,清除手术切除后残留的肿瘤细胞,以提高治疗效果。
3.血管畸形3.1 脑血管畸形的治疗脑血管畸形是一种血管结构异常引起的脑部血管病变。
超级伽玛刀可以对脑血管畸形进行非侵入性治疗。
它可以通过高精确度的伽玛射线照射,破坏异常的血管结构,从而降低破裂的风险和出血的可能性。
3.2 颅内动静脉畸形的治疗颅内动静脉畸形是动脉和静脉异常相互连接的畸形血管。
超级伽玛刀可以通过聚焦的伽玛射线照射,凝固异常的血管,改善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4.神经疾病的治疗4.1 神经疼痛的治疗超级伽玛刀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神经疼痛,如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等。
它可以定位到痛觉神经的特定区域,通过高剂量的伽玛射线破坏疼痛传导的神经纤维,从而缓解疼痛症状。
4.2 运动障碍的治疗超级伽玛刀可以用于治疗不同类型的运动障碍,如帕金森病、震颤等。
通过高精确度的伽玛射线治疗,可以达到破坏异常神经活动的目的,从而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
5.讨论与总结超级伽玛刀作为一种精确的放射外科治疗设备,广泛应用于脑部和颅内疾病的治疗。
在不同领域和病症中,其高精确度和高剂量的伽玛射线能够实现非侵入性的治疗效果。
伽玛刀辐射
伽玛刀辐射是指伽玛刀治疗过程中释放的辐射。
伽玛刀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放射治疗技术,通过使用高能伽玛射线来定位和治疗肿瘤。
在治疗过程中,伽玛刀会释放伽玛射线来破坏肿瘤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伽玛射线是一种高能辐射,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可以有效地击杀肿瘤细胞。
然而,伽玛射线也会对周围组织产生一定的辐射。
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健康组织的影响,伽玛刀在治疗过程中会尽可能减少辐射剂量和辐射范围,并精确定位和瞄准肿瘤区域。
此外,在伽玛刀治疗期间,医生和患者也需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以减少暴露于辐射中的风险。
总的来说,伽玛刀的辐射对患者和医生来说是可控的,而且治疗效果显著。
伽马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原理伽马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是一种新型的放射治疗技术,它利用伽马射线精确定位肿瘤病灶,并以高剂量辐射照射肿瘤,以达到治疗效果。
该系统的原理主要包括伽马射线的产生、定位和照射三个方面。
伽马射线的产生是基于放射性核素的衰变过程。
放射性核素具有不稳定的原子核,通过自发核变反应释放出伽马射线。
在伽马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中,常用的放射性核素有铯-137和钴-60。
这些放射性核素具有较长的半衰期,能够持续地释放出伽马射线,用于治疗目的。
伽马射线的定位是通过多源伽马射线的交叉束技术实现的。
多源伽马射线系统由多个伽马射线源组成,放置在不同的位置上。
伽马射线源发出的伽马射线经过患者体内组织的吸收和散射后,会在体外形成一定的剂量分布图。
通过分析和计算这些剂量分布图,可以确定肿瘤病灶的位置和形状,从而实现精确的定位。
伽马射线的照射是通过控制伽马射线的强度和方向实现的。
伽马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采用了多个旋转式伽马射线源,可以在不同的角度上照射肿瘤病灶。
通过调整伽马射线源的位置和强度,可以实现对肿瘤病灶的立体定向照射。
与传统的放疗相比,伽马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具有更高的精确度和更低的副作用。
伽马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它可以实现对肿瘤病灶的精确定位和照射,避免了对正常组织的损伤。
其次,它的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控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此外,伽马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的治疗过程简单、安全,并且可以多次重复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然而,伽马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它对肿瘤的大小和形状有一定的限制,较大的肿瘤可能无法完全覆盖。
其次,由于伽马射线的穿透力较弱,深部肿瘤的治疗效果可能不如浅表肿瘤。
此外,伽马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的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在一些地区的推广应用。
伽马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是一种高精度、低副作用的放射治疗技术。
它通过伽马射线的产生、定位和照射实现对肿瘤病灶的精确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伽玛射线放射治疗系统
伽玛射线放射治疗系统,又称立体定向伽玛射线放射治疗系统、伽
玛刀。
是一种融立体定向技术和放射外科技术于一体,以治疗三叉神
经痛为主的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设备.
简介
其治疗原理就是将伽玛射线聚焦于预选的与疼痛有关的脑部神经核团
或痛觉传导通路上,一次大剂量照射毁损痛觉的传导通路、阻断痛觉
的传导而达到镇痛的效果。
显著优势
1.不开刀
采用γ射线经多角度精确聚焦照射病灶,达到与手术治疗同样的
效果。
2.无痛苦
非手术治疗,整个治疗过程安全、不出血,无并发症,杜绝感染。
3.不住院
治疗过程仅需半个小时,治疗后患者即可直接回家休息,不影响
正常生活和工作。
4.适应范围广
伽玛刀治疗三叉神经痛是一种无创治疗手段,对患者身体无特殊
要求。
5.定位准确
伽玛刀经过CT和磁共振等现代影像技术精确地定位于某一部位,
误差小于0.5毫米。
每条伽玛射线剂量梯度极大,对正常组织无损伤。
6.治愈率高
伽玛刀治疗三叉神经痛总体有效率在90%以上,其中一次性治愈三
叉神经痛(疼痛完全缓解率)在80%左右。
适应症
伽玛刀目前主要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顽固性三叉神经痛,特别适合高龄三叉神经痛患者以及有全身系统疾病不适合手术的三叉神经痛患者。
头部伽玛刀治疗肿瘤的作用原理及效果目的介绍头部伽玛刀治疗头部肿瘤的作用原理及效果。
方法记录应用医科达最新型伽玛刀Perfexion治疗患者的全过程及术后MR随访。
结果结果显示我中心2013年1月伽玛刀治疗的35例患者的122个病灶中27个病灶消失占百分比22.1%,84个病灶体积缩小占比68.9%,6个病灶体积不变占4.9%,5个病灶增大占4.1%。
结论伽玛刀是临床治疗脑肿瘤的一个安全有效的方法。
标签:伽玛刀;头部肿瘤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于2011年6月引进世界最先进的leksell伽玛刀Perfexion。
回访我中心2013年1月伽玛刀治疗的35例患者(转移瘤19例、脑膜瘤5例、垂体瘤2例﹑A VM 2例,三叉神经痛1例﹑听神经瘤3例、胶质瘤4例。
)122颗病灶。
患者中男23例,女12例,年龄18~89岁,平均年龄59.3岁,随访3到18个月。
1.2方法①伽玛刀治疗前给患者佩戴金属伽玛刀定位框架;②采用GE3.0T 磁共振获取3DFSPGR+COSMIC增强序列的MR定位图像;③根据MR定位图像制作特定治疗计划。
根据病灶的类型及体积大小给予不同的周边治疗剂量;④计划传输到伽玛刀治疗系统,技术员摆位,患者取仰卧位躺在治疗床上;⑤启动伽玛刀治疗机,治疗开始。
1.3伽玛刀工作原理1.3.1伽玛刀工作原理伽玛刀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手术刀,它是利用γ射线与肿瘤细胞的相互作用原理杀死肿瘤细胞。
伽玛刀是在不用开颅的情况下,应用立体定向技术一次大剂量射线汇聚到精确的靶们毁损靶点,因为是多个治疗小野聚焦病灶照射,所以剂量梯度变化快,治疗照射范围与正常组织分界非常明显对周围正常结构没有明显性损伤,从而达到外科手术的治疗效果,疗效肯定。
因此,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1]。
伽玛刀主要有放射源准直器、放射源、治疗床组成。
201颗钴60(60CO)放射源(perfexion有192颗放射源),分布在头顶部北半球的不同经度和纬度上。
咖玛刀是什么关于《咖玛刀是什么》,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我们的生活起居之中,大伙儿对肿瘤全是十分了解的一种病症,肿瘤也分良好和恶变的区别,在一般状况下有很多全是良好的,要是留意观查就可以了。
假如发觉是恶变肿瘤很多人便会挑选咖玛刀的方式来医治,而这类方式和传统式的治疗方式而言,咖玛刀的副作用较为小,治疗效果更强。
问题一大家常说的咖马刀实际上便是伽马刀,而咖马刀是一种不正确的叫法,恰当的应该是伽马刀或是伽玛刀。
伽玛刀(γ刀)并并不是真实的手术钳,全名是:伽马射线立体式定项医治系统,它是一个铺满直准器的半球型帽子,帽子可以射出去201条钴60高使用量的正离子放射线——伽玛射线。
它历经CT和核磁共振等当代影像技术精准地定坐落于脑部某一位置,我们称作“靶标”。
伽玛刀便是γ放射线。
问题二伽玛刀:很多人单听这一专有名词会认为它是一项外科技术性,其实不是。
伽玛刀是肿瘤放疗的一种,医治基本原理与肿瘤放疗一样,仅仅伽玛刀选用的是伽玛射线,而其他的放化疗选用的是X射线。
因为伽玛刀的使用量遍布曲线图是高使用量累加后的线性拟合,使用量遍布集中精力,具备刀的特点,因此称之为伽玛刀。
问题三它的精准定位极精确,偏差常低于0.5mm;每条伽玛射线使用量梯度方向巨大,对组织基本上沒有损害。
但201条放射线从不一样部位集聚在一起可至死性地催毁靶标组织。
它因作用宛如一把手术钳而而出名,手术时间只需要十多分钟至几十分钟。
现阶段全球现有上万人接纳了医治。
伽玛刀有无创性、不需要全身麻醉、不开颅手术、不流血和无脑部感染等优势。
缺陷是医治价钱较为价格昂贵。
归类问题四是一种十分优秀的肿瘤放疗肿瘤的机器设备,它将很多束细细的的伽马射线从不一样的视角和方位直射过身体,并使他们都会一点上聚集起來产生聚焦点。
有头部“咖玛刀”和体部“咖玛刀”。
Free GS型转盘式头部“咖玛刀”意味着了当今头部“咖玛刀”的全新水准。
“咖玛刀”分成头部“咖玛刀”和体部“咖玛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