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生舱操作规程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2
01.救生艇操作规程
救生艇的操作规程
本船配有两艘青岛北海船厂制造的全封闭式救生艇,艇架为重力式吊艇装置,分布在左右舷艇甲板,每艘艇的配员为27人,其收放步骤如下:
1.施放救生艇
1.1.收紧吊艇索,解开固定索,打开艇架制动器,拔去绞艇机刹车安全销,拔去充电电源插头;
1.2.人员登艇就座并系妥安全绳;
1.3.艇内人员手拉摇控钢丝使艇降入至水面;
1.4.在艇落水前启动艇机;
1.5.打开自动脱钩装置(取下玻璃罩,使旋钮处于打开位置,拔下锁紧插销,将释放手柄向下拉到底)吊钩即被释放,救生艇脱钩后迅速驶离大船。
2.回收救生艇
2.1.释放手柄复位步骤
2.1.1.左手将旋钮顺时针旋转;
2.1.2.右手将释放手柄从下推到原位;
2.1.3.松开旋钮,插上锁紧销并盖上玻璃罩。
2.2.吊钩复位步骤
2.2.1.将钩头转至关闭位置,使钩尾完全复位;
2.2.2.应确认释放手柄已复位;
2.2.3.充分转动回位手柄,然后松开,并按打开方向尝试转动钩头,应确认钩尾被半圆销轴卡住不能动,且吊钩尾端与半圆销轴正确贴合,按如上方法再确认一次,即吊钩复位妥。
2.3.救生艇复位步骤
2.3.1.当艇上人员在做收艇准备工作时,艇甲板上的人员应接妥电源线开关,准备绞艇;
2.3.2.当确认钩头已复位妥,即开始绞艇;
2.3.3.当艇架绞至原位时,但小艇还未贴紧艇架,此时只能手动将艇绞至紧贴艇架;
2.3.4.当救生艇复位后,收紧固定索,合上艇架制动装置,插上安全销,插上充电电源插头;
2.3.5.最后再作进一步的检查,使救生艇安全复位并固定妥,收艇结束。
“中远兰花”轮甲板部
2001年11月。
救生设备安全操作规程一、引言救生设备安全操作规程是为了保障人员在紧急情况下正确、迅速地使用救生设备,并确保其安全有效。
以下是救生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的详细内容。
二、救生设备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使用对象,救生设备可分为以下几类:1. 救生圈:用于紧急时投掷给溺水者,提供浮力和支持。
2. 救生衣:浮力衣、救生服等,用于穿戴在身上,提供浮力和保护。
3. 救生筏:用于海上或水上紧急逃生和暂时停留。
三、救生设备的选择与检查1.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救生设备,确保其适用于特定环境和救援对象。
2. 定期检查救生设备的完好性,包括破损、裂纹、不良松紧度等,如有问题及时更换或修理。
3. 确保救生设备的储存位置明显标识,方便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找到并使用。
四、救生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1. 使用救生圈时,首先将救生圈打开并确认浮力体处于正确位置。
然后,将救生圈准确地投掷给溺水者,并确保溺水者能够握住救生圈。
2. 穿戴救生衣时,将救生衣打开,确保所有带扣、拉链等都牢固可靠。
穿戴时要确保调整合适,不得过松或过紧,以保证其正常使用效果。
3. 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正确使用救生筏。
首先,按照救生筏上的指示将救生筏展开。
然后,将救生筏尽可能迅速地放入水中,并确保所有人员能够安全登上救生筏。
五、救生设备的维护与保养1. 定期对救生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包括清洁、除锈、油漆等。
确保救生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性能始终保持在良好的状态。
2. 在使用救生设备后,及时进行检查和清洁,将其存放在适当的位置,避免受到阳光、雨水等不利因素的影响。
3. 救生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操作规范和安全可靠。
六、救生设备的培训和演练1. 对于可能使用救生设备的人员,应进行相关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其对救生设备的认识和操作技能。
2. 定期组织紧急救援演练,模拟各种紧急情况,并确保所有人员能够熟练、迅速地使用救生设备。
七、紧急情况下的注意事项1. 在使用救生设备时,应冷静应对,迅速采取正确的行动。
煤矿公司救生舱管理办法(试用)煤矿公司2010年8月煤矿公司救生舱入井管理办法(试用)一、概况:煤矿介绍。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公司事故灾害应急救援工作,切实将“安全发展”“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落到实处,根据国家推进煤矿井下救生舱等避险设施建设的要求和集团公司的统一安排,结合煤矿公司安全生产的实际需要,决定在煤矿公司井下使用“美国-凯泰‘矿用救生舱'”,为充分发挥救生舱的安全保障作用,确保救生舱的正常使用,特制定救生舱入井管理办法:二、救生舱井下管理组织机构:组长:安全副总经理副组长:安全副总成员:安监站、机电管理部、生产技术部、通风区、调度室、培训中心、企划部等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管理机构职责:1、负责组织制定救生舱入井管理办法;2、负责救生舱井下布置地点的确定;3、负责救生舱的日常管理、定期维护,保证救生舱的正常使用;4、负责对入井员工进行救生舱紧急避灾培训;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三、“矿用救生舱”简介:1、适用条件:在井下灾变发生后,在逃生路径被阻、逃生不能或无法撤离的情况下,为躲避有毒有害气体、浓烟烟尘和氧气缺乏等危害,可为幸存人员提供安全避难空间。
2、主要构成:充气舱体、空气处理设备、氧气筒、气体监测仪、应急照明、修理工具、饮用水、食物(2000卡每人每天)、化学处理卫生间和药品供应。
3、产品规格:救生舱可容纳30人,不需外部能源就可以提供96小时的生命所需空气。
4、主要特点:5、适用范围:适合放置于距离工作面1000米内,以佩带随身携带的自救器能够安全到达为原则,矿难发生后,在逃生路径被阻、逃生不能或无法撤离的情况下,为躲避有毒有害气体、浓烟烟尘和氧气缺乏等危害,为幸存人员提供安全避难空间,救生舱只有在正确的操作下,才可起到保护作用。
对于发生在工作面以外的爆炸、火灾导致的窒息事故,使用远离事故点设置的救生舱,对挽救井下幸存人员的生命具有积极的意义。
四、井下布置地点的确定:煤矿公司五、“救生舱”管理规定:1、入井前,必须详细检查救生舱的完好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山西阳城阳泰集团屯城煤业有限公司救生舱管理办法二〇一一年九月山西阳城阳泰集团屯城煤业有限公司救生舱管理制度一、概况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公司事故灾害应急救援工作,切实将“安全发展、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落到实处,根据国家推进煤矿井下救生舱等避险设施建设的要求和集团公司的统一安排,结合公司安全生产的实际需要,决定在公司井下使用“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沈阳设计院设计的矿用救生舱”,为充分发挥救生舱的安全保障作用,确保救生舱的正常使用,特制定救生舱管理办法:二、救生舱井下管理组织机构组长:李引善副组长:秦建兵、吴江虎、越敦社、杨双珠、张广社、张晓光成员:闫国锋、李强、张广社、张晓光、郑晋明、赵向军、栗海洋管理机构职责:1、负责组织制定救生舱入井管理办法;2、负责救生舱井下布置地点的确定;3、负责救生舱的日常管理、定期维护,保证救生舱的正常使用;4、负责对入井员工进行救生舱紧急避灾培训;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三、“矿用救生舱”简介1、适用条件:在井下灾变发生后,在逃生路径被阻、逃生不能或无法撤离的情况下,为躲避有毒有害气体、浓烟烟尘和氧气缺乏等危害,可为幸存人员提供安全避难空间。
2、主要构成:压缩氧气供氧装置;压风系统供氧装置;过滤降温除湿系统;气幕洗气系统;救生舱供电系统;环境监测装置设备及附属设备;救灾通讯系统;个体防护;辅助设施;舱体。
3、产品规格:外形尺寸:10770×1400×1763 mm;重量:7.9 t。
4、主要特点:5、适用范围:适合放置于距离工作面1000m内,以佩带随身携带的自救器能够安全到达为原则,矿难发生后,在逃生路径被阻、逃生不能或无法撤离的情况下,为躲避有毒有害气体、浓烟烟尘和氧气缺乏等危害,为幸存人员提供安全避难空间,救生舱只有在正确的操作下,才可起到保护作用。
对于发生在工作面以外的爆炸、火灾导致的窒息事故,使用远离事故点设置的救生舱,对挽救井下幸存人员的生命具有积极的意义。
原地着救生服操操作规程一、概述原地着救生服操(以下简称“救生服操”)是指乘客在紧急情况下,在飞机或船只等交通工具上进行的装备救生服的操作。
正确的救生服操操作可以帮助乘客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安全,并提供生存所需的救援手段。
本规程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救生服操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以提高乘客的生存能力。
二、救生服操操作流程1.在紧急情况下,乘务员会通过广播系统或手动示意,通知乘客进行救生服操。
2.乘客在收到通知后,应立即将注意力集中在救生服操上,并将手中的物品放置在合适的位置上,防止物品掉落造成伤害。
3.乘客应紧闭舱门,拉下座椅扶手,坐直,双脚并拢放在地面上,注意保持平衡。
4.乘客通过正面、左右3个出口疏散通道,按照乘务员示意扰动从中央通道走到目的地。
5.乘客到达目的地后,依次取下救生衣,并放在安全的位置上,以备紧急情况下使用。
6.乘客在取下救生衣时,应检查救生衣是否完好无损,如有破损或部件脱落,应立即通知工作人员进行更换。
7.乘客将救生衣穿在身上时,应将救生衣放在头部上方,让救生衣顶部与头部保持一定距离,并将拉链或扣子拉紧,确保救生衣紧固。
8.乘客穿戴救生衣后,可根据需要调整救生衣的腰带或脚带,确保救生衣紧固,并保持身体的平衡。
同时,还要注意不要阻碍其他乘客的疏散通道。
9.乘客在穿着救生衣后,应按照乘务员的要求坐回座位,并保持安静,听从乘务员的指导。
三、救生服操操作注意事项1.在救生服操操作过程中,乘客应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听从乘务员的指导。
2.乘客在取下救生衣时,应注意自身安全,避免磕碰或摔倒等意外情况。
3.乘客在穿戴救生衣时,应紧固好拉链或扣子,并根据需要调整腰带和脚带,确保救生衣紧固。
4.乘客在穿戴救生衣后,应坐回座位,保持安静,不要随意走动,以免影响其他乘客的疏散通道。
5.若乘客发现救生服存在破损、部分脱落或其他安全问题时,应及时通知工作人员,以便进行更换。
6.乘客在进行救生服操操作时,应遵守交通工具的相关规定和乘务员的指导。
第1篇一、总则为确保救援船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安全、有效地执行救援任务,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企业所有救援船的使用和管理。
二、救援船的配备与维护1. 救援船的配备:企业应根据实际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救援船,并确保每艘救援船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
2. 救援船的维护:定期对救援船进行检查、保养和维修,确保救援船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三、救援船的操作人员1. 操作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持有相应的水上救生员证书。
2. 操作人员应熟悉救援船的结构、性能、操作规程及应急处理措施。
3. 操作人员应定期参加救援技能培训,提高救援能力。
四、救援船的操作规程1. 出发前准备(1)检查救援船的设备是否齐全、完好,包括发动机、救生设备、通讯设备等。
(2)检查救生衣、救生圈、绳索等救生器材是否在有效期内。
(3)了解救援任务的具体情况,包括救援地点、救援对象、救援方式等。
2. 启航(1)启动救援船,检查发动机运行是否正常。
(2)开启导航设备,调整航向。
(3)通知救援船上的所有人员做好救援准备。
3. 行驶(1)保持船速适中,注意观察周围环境,避免碰撞。
(2)密切关注救援对象的位置,确保救援船始终在救援对象附近。
(3)保持通讯设备畅通,随时与指挥中心保持联系。
4. 救援行动(1)根据救援任务的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救援方式。
(2)确保救援对象的安全,防止二次伤害。
(3)将救援对象安全转移至救援船。
5. 结束任务(1)关闭救援船的发动机,回收救生器材。
(2)将救援船返回基地,进行必要的清洗和保养。
(3)将救援任务的相关信息上报给指挥中心。
五、应急处理1. 遇到恶劣天气或紧急情况,应立即采取应对措施,确保救援船和人员的安全。
2. 发生事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行动。
3. 如遇人员伤亡,立即进行现场急救,并尽快将伤者送往医院。
六、附则1. 本规程由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1篇一、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所有游艇救生筏的使用、检查和维护。
本规程旨在确保游艇在遇险情况下,救生筏能够安全、有效地使用,保障船员和旅客的生命安全。
二、救生筏的基本要求1. 救生筏应具有足够的载人数,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 救生筏应具备以下基本功能:(1)漂浮能力:在遇险情况下,救生筏能够保持漂浮状态。
(2)救生功能:救生筏内部配备必要的救生设备,如救生衣、救生圈、食物、饮用水、应急信号设备等。
(3)通风、照明:救生筏内部应具备良好的通风和照明条件。
(4)自救能力:救生筏应具备一定的自救能力,如自动释放装置、定位浮标等。
三、救生筏的检查与维护1. 定期检查:游艇在航行前、航行中、停泊期间,应定期对救生筏进行检查和维护。
2. 检查项目:(1)救生筏的完整性:检查救生筏是否存在破损、变形等情况。
(2)救生设备:检查救生衣、救生圈、食物、饮用水、应急信号设备等是否齐全、完好。
(3)自动释放装置:检查自动释放装置是否正常工作。
(4)通风、照明:检查救生筏内部的通风、照明设备是否正常。
3. 维护保养:(1)保持救生筏干燥、通风,避免受潮、受潮。
(2)定期对救生设备进行清洁、消毒。
(3)定期检查救生筏的密封性,确保救生筏在遇险情况下能够保持漂浮状态。
四、救生筏的使用1. 遇险情况下的操作:(1)迅速将救生筏从存放位置取出。
(2)打开救生筏的自动释放装置,使救生筏自动释放。
(3)检查救生筏内部设备是否齐全、完好。
(4)将救生衣、救生圈等救生设备分发给船员和旅客。
(5)按照救生筏内部的指示,进行通风、照明等操作。
2. 救生筏的使用注意事项:(1)遇险情况下,优先保障船员和旅客的生命安全。
(2)在救生筏上,按照救生设备的指示进行操作。
(3)保持救生筏内部的通风、照明,确保船员和旅客的安全。
(4)遇险情况下,使用应急信号设备发出求救信号。
五、总结游艇救生筏操作规程是保障船员和旅客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
游艇在使用、检查和维护救生筏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本规程执行,确保救生筏在遇险情况下能够安全、有效地使用。
第1篇1. 总则为确保小型救生艇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与有效性,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所有小型救生艇的操作与维护,旨在保障人员生命安全。
2. 操作前的准备2.1 救生艇的检查- 操作前应仔细检查救生艇的外观,确保艇体无破损、腐蚀等现象。
- 检查艇内救生衣、救生圈、救生筏等救生设备是否齐全、完好。
- 检查艇内照明、通信设备是否正常工作。
2.2 救生艇的维护- 定期对救生艇进行保养,包括清洁、润滑、检查紧固件等。
- 按照制造商的要求进行定期检修,确保救生艇的性能符合标准。
3. 救生艇的操作3.1 放艇操作- 在船长或值班驾驶员的指挥下进行放艇。
- 操作人员应穿戴救生衣、安全帽,并熟悉操作流程。
- 确保救生艇在船舶下风一舷进行放艇,以避免与船舶碰撞。
- 检查艇内属具、设备及备用品,确保一切正常。
3.2 登艇操作- 随艇人员应穿救生衣、戴安全帽,最多不得超过3人。
- 服从艇长指挥,按顺序登艇,确保艇内人员分布均匀。
- 艇长携带对讲机,保持与船舶的通讯联系。
3.3 离开船舶- 在离开船舶前,紧握救生索,使用止荡索。
- 保持低蹬姿势,避免头部与艇钩碰撞。
3.4 收艇操作- 在收艇时,首尾同时挂钩,确保安全。
- 艇升至登艇甲板时,随艇人员随艇登船。
- 艇就位后,禁止有人,收紧吊艇钢丝绳,缚牢缚稳艇索。
4. 救生艇的维护与保养4.1 定期检查- 每次使用后,对救生艇进行清洁、检查,确保无损坏。
- 每半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包括艇体、救生设备、通信设备等。
4.2 定期保养- 按照制造商的要求,对救生艇进行定期保养,包括润滑、紧固等。
5. 安全注意事项5.1 严禁酒后操作救生艇。
5.2 严禁擅自改变救生艇的结构和性能。
5.3 救生艇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具备一定的救生知识和技能。
6. 附则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船舶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
第2篇一、概述为了确保小型救生艇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有效地投入使用,保障人员生命安全,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东方红煤矿救生舱操作规程
一、开启舱外指示信号灯
打开舱门正上方的指示信号灯罩,按下防爆机车尾灯左
侧的按钮,开启舱外指示信号。
二、开启舱门进入过渡舱打开传感器
逆时针旋转开门手柄3-4圈,向外拉开过渡舱门,一次
进入5人后,最后入舱人员关闭舱门并逆时针旋转开门手柄
到不能旋转为止。
先入舱人员开启生活舱入口上部的氧气与一氧化碳测定
器,测定器开关在传感器左侧。
三、开启喷淋系统与泄压阀
打开位于过渡舱上部的喷淋开关,观察过渡舱内U型压
差计指示,当内外压差高于200Pa时开启全部泄压口开关,
增大泄压排气量,入舱人员喷淋2分钟后,并且一氧化碳浓
度在24ppm以下时,关闭喷淋开关与一个泄压口。
四、开启压缩气瓶,调节减压阀出口压力
逆时针开启压缩气瓶上方旋转手柄到不能旋转为止,打
开压缩气瓶气阀:顺时针缓慢调节安装于压缩气瓶上的减压
阀,观察减压阀左侧压力表的指针到0.8MPa位置后停止调
节减压阀。
五、汇流管理调节
逆时针旋转分别打开氧气与空气汇流排的膜片阀到绿色
OPEN位置,顺时针缓慢调节汇流排出氧气与空气减压阀指针
到0.2MPa位置后停止调节。
六、进入生活舱
逆时针旋转生活舱开门手柄3-4圈,向外拉开过渡舱门,
人员进入后一次坐好,最后入舱人员关闭生活舱门并逆时针
旋转开门手柄到不能旋转为止。
先入舱人员开启生活舱入口上部的氧气测定器与一氧化
碳测定器、甲烷二氧化碳测定器,氧气、一氧化碳测定器开
关位于测定器左侧。
观察舱内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浓度及温湿
度表,同时开启舱内U型压差计测定口开关。
七、启动生活舱设备
逆时针调大玻璃转子流量计流量调节旋转按钮,调节流
量计1内部转子上沿指示到0.5m3/h,流量计2内部转子上
沿指示到0.1m3/h流量,如调节流量计旋转钮内部转子不动
作,应首先打开空气净化装置气动风机旋钮,选择开启1或
风机2.
八、放置药剂
检查出风口有出风后,从指定座椅取出真空包装二氧化
碳与一氧化碳药剂,二氧化碳药剂拆除真空包装后,放置到
二氧化碳药剂蓝,放置空气净化装置上,一氧化碳药剂拆除
真空包装后,直接倒入一氧化碳药剂箱,将一氧化碳药剂箱
放置在二氧化碳药剂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