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XX小区道路工程设计说明

XX小区道路工程设计说明

XX小区道路工程设计说明
XX小区道路工程设计说明

XX小区道路工程设计说明

————————————————————————————————作者:————————————————————————————————日期:

2

XX小区道路工程设计说明

一、前言

为了完善XX小区交通网络,合理地解决交通的便捷问题,促进土地合理利用,根据业主委托进行道路设计。

二、设计主要依据

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

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5、《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G 034-2000);

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7、《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

三、设计的主要技术标准

1、道路类别:街区道路

2、设计行车速度:10km/h

3、道路宽度:4.0m 6.0m 7.0m

4、路幅形式:一块板

5、路面结构形式:水泥砼路面板块铺装路面

6、路拱横坡:混凝土路面1.5% 铺装路面2.0%

7、最大纵坡:5.0%

8、最小纵坡:0.30%

四、设计概要

1、平面设计

道路平面线形参照《XX小区总平面》布设。道路系统为环形放射式道路网布局。线形组合设计以满足小区内的小汽车基本通行为主—线形组合设计为直线+同向曲线+反向曲线+复曲线,线形组合复杂,技术指标较低,设计行车速度:10km/h。

小区内道路总长为1120.661米,路幅宽分别有4.0米、5.6米、

6.0米、

7.0米,根据道路纵横布置的特点,将道路分为A、B、C、D、

E、F、G等7段道路进行命名,其中:

A线道路长53.57米,宽为7米和6米;

B线道路长459.558米,宽为4米和6米;

C线道路长378.027米,宽为4米和6米;

D线道路长35.866米,宽为4米;

E线为步行道路长117.826米,宽为7米;

F线为步行道路长40.638米,宽为5.6米;

G线为步行道路长35.176米,宽为5.6米;

2、纵断面设计

拟建道路地形已平场,道路纵坡以与相临市政道路交点高程和区间房屋建筑地坪标高为控制点进行拉坡设计,设计拉坡线与现状地面线起伏不大,纵坡满足道路等级规范和排水要求。

3、横断面设计

路面分幅根据房屋布局和道路性质、特点以及有利于雨水的排除进行分幅。车行道和步行道分幅均采用一块板,车行道混凝土路面横

坡 1.5%,路边沿设置立沿石和平沿石。立沿石起分隔和保护路面边缘的作用;平沿石做成凹槽形状,紧靠立沿石设置,起排水边沟的作用,便于收集地面雨水。雨蓖子宽度与平沿石对应。

4、路基设计

(1)、路堤设计

本路一般利于路基挖方作为路基填料填筑路堤,淤泥、有机质土等不得直接用于填筑路基。路基压实标准按重型压实标准执行,路基填筑前应视情况清除建筑垃圾,填方应分层铺筑,均匀压实,路基压实度、填料最小强度和填料最大粒径应符合下表要求:

项目分类路面底面以

下深度(厘

米)

路基压实度

(%)

填料最小强度

CBR(%)

填料最大粒径

(厘米)

填方路基上路床0~30 ≥95 8 10 下路床30~80 ≥95 5 10 上路堤80~150 ≥94 4 15 下路堤150以下≥92 3 15

零填及路堑路床

0~30 ≥95 8 10 30~80 ≥95 5 10

(2)、路堑设计

根据沿线地层构造、岩土性质、裂隙发育程度,结合当地已建成道路边坡稳定情况,综合拟定挖方边坡坡度如下表:

岩土类别分级高度(m)边坡坡度平台宽度(m)低液限粘土、素土6~10 1:1~1:2 ≥3.0 泥岩6~10 1:0.75~1:1.5 ≥3.0 砂泥岩互层6~10 1:0.75~1:1.5 ≥3.0 砂岩6~10 1:0.5~1:1 ≥3.0

(3)、零填路堤设计

当道路填方高度≤1.5米时,视为零填路堤,对路床范围(即路

面底面以下0~80厘米)地基土层必须认真处理。当土层最小强度(CBR)满足《规范》要求且含水量适度时,可采取翻挖后压实处理;施工期间当土层含水量较大时,可采取开沟排水、翻挖晾晒或换填砂岩碎屑或掺入生石灰粉拌合均匀后压实处理。当土层最小强度(CBR)不能满足《规范》要求时,也可采取换填或掺灰进行处理,掺灰处理时,生石灰粉掺入量不小于5%,处理后上、下路床压实度均不得小于95%;地下水位较高时,考虑设置盲沟,并引至最低处排出。

(4)、土质路堑设计

拟建道路大多为土质挖方工程,当挖方路基路床为强度不够的土层或路床含水量过大难以压实时,也必须对路面结构层以下地基进行处理,处理方式及压实度、填料最小强度要求同零填路堤。

(5)、排水设计

路基施工期间,开挖临时排水边沟,以利于排除路基范围内积水。道路路面形成后,雨水通过路面雨水口收集进入地下水管,最好进入主排水管。

5、车行道路面设计

(1)、各结构层材料设计参数(见表2)

设计参数取值表表2

结构层200C抗压回弹

模量(Mpa)

150C抗压回弹

模量(Mpa)

弯拉强度

(Mpa)

弯拉弹性模量

(Mpa)

水泥混凝土 4.5 28000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300 1300 0 0

填隙碎石底基层250 250

土基30

(2)、结构厚度计算结果及各层设计弯沉检验值:采用多层弹性

体系理论编制的专业设计程序,进行结构厚度计算(见表3)结构厚度计算结果及结构层顶面设计弯沉检验值表表3

结构层水泥砼路面顶面弯沉(0.01mm)

面层18cm水泥砼

基层15cm水泥稳定碎石80

底基层12cm填隙碎石底基层220

路基310 (3)、面层材料要求:

①、水泥:采用道路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水泥的各项化学成分、物理性能指标均应满足表4要求。

水泥的化学成分及物理指标要求表4

水泥性能要求

铝酸三钙不宜>7.0%

铁铝酸四三钙不宜<15.0%

游离氧化钙不得>1.0%

氧化镁不得>5.0%

三氧化硫不得>3.5%

碱含量Na

20+0.658K

2

0≤0.6

混合材料类不得掺窑灰、煤矸石、火山灰和粘土

烧失量不得>3.0%

细度(80um)筛余量不得>10%

初凝时间不早于1.5h

终初凝时间不迟于10h

安定性雷氏夹法或蒸煮法检验必须合格28天干缩率不得>0.09%

耐磨性不得>3.6Kg/㎡水泥抗压强度(MPa)≥52.5Mpa

水泥抗折强度(MPa)≥7.0 Mpa

②、砂:采用中砂,质地应坚硬、耐磨、洁净无污染,含泥量不大于2%,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折算为S03)不大于0.5%。

③、粗集料:应质地坚硬、耐磨、洁净,符合规定的级配,最大公称粒径不应超过26.5mm,空隙率小于47%。压碎值不大于15%,坚固性(按质量损失计)不大于8%,针片状含量不大于15%,硫化物及

硫酸盐含量(折算为S03)不大于1%,小于0.075mm的含量不大于1%。粗集料应按表5控制级配。

粗集料级配的范围表5

粒径(mm)

通过下列方孔筛(mm)的质量百分率(%)

31.5 26.5 19 16 9.5 4.75 2.36

4.75~26.5 100 95~100 60~75 30~50 10~30 0~10 0~5

④、水:采用人畜饮用水或自来水。

⑤、混合料:最大水灰比为0.44,最小单位水泥用量为300kg/m3,水泥混凝土面板设计抗弯拉强度为4.5Mpa,抗压强度不低于30MPa。

⑥、水泥混凝土路面构造设计纵向按5.0米划分板块,在接头和交叉口缘石半径起终点设置横向胀缝。

(4)、基层材料要求

①、水泥:选用初凝时间3h以上的终凝时间6h以上水泥,宜用标号425,其技术指标详相关标准。

②、碎石:选用岩石碎石或破碎砾石,其压碎值≤30%。对选用的碎石或砾石,应预先筛分成3~4个不同粒级,然后配合,其颗粒组成符合下列级配范围。

水泥稳定碎石的颗粒组成范围

筛孔尺寸通过质量百分率(%)

37.5 100

31.5 90~100

26.5

19 67~90

9.5 45~68

4.75 29~50

2.36 18~38

0.6 8~22

0.075 0~7

③、混合料设计

水泥稳定碎石7d浸水抗压强度应满足下表规定

压实度(%)97%

抗压强度(Mpa)≥2

参考配合比,水泥4.5%,碎石:石屑:砂=43:43:14施工时应根据具体材料和试验确定施工配合比。

④、底基层材料要求

填隙碎石采用具有一定强度的岩石轧制,材料中的扁平,长条和软弱颗粒的含量不应超过15%,压碎值≤30%。

填隙碎石、粗碎石颗粒组成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编号通过质量百分率(%)

标准尺寸(mm)

筛孔尺寸(mm)

63 53 37.5 31.5 26.5 19 16 9.5

1 30~60 100 25~60 0~15 0~5

2 25~50 100 25~30 0~15 0~5

3 20~40 100 35~70 0~15 0~5

填隙料宜具有下表的颗粒组成

筛孔尺寸(mm)9.5 4.75 2.36 0.6 0.075 塑性指数通过质量百分率(%)100 85~100 50~70 30~50 0~10 <5

7、人行步行道路面设计

人行步道采用块料铺装,其铺装格式详环境设计部分。

人行步道路基层材料要求与车行道基层材料同。

五、施工要求及注意事项

1、路基必须密实、均匀、稳定,其填料密实度控制指标及要求详见路基设计图及其说明,并按规范要求做好检测工作;

2、砼路面采用压纹处理,其表面构造深度在0.70~1.1mm之间,纵横锯缝的切割必须待其强度达到50%~60%后方可进行;

3、工程实施过程中其材料、机具等不可乱堆乱放,尽量减少工程对环境污染等各方面造成过大的负面影响;

4、工程按《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综合标准》(CJJ1-90)进行施工检测验收;

5、未尽事宜工程必须严格按现行的《路基施工技术规范》、《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及现行其它相关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实施。

六、道路排水管线部分详述请查阅管线设计图。

市政道路初步设计说明书(范文)

工程设计证书编号:A222000384 工程编号: 龙湖区龙祥街道夏桂埔社区 “百村示范、千村整治”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工程 初步设计 二○一八年十一月

目录 1 设计说明书 (1) 1.1 概述 (1) 1.1.1 任务依据 (1) 1.1.2 设计标准 (1) 1.1.3 工程概况 (1) 1.1.4 项目研究过程 (2) 1.1.5 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 (2) 1.1.6 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2) 1.2 功能定位 (2) 1.2.1 规划情况 (2) 1.2.2 交通量预测 (2) 1.2.3 工程建设意义 (2) 1.3 建设条件 (3) 1.3.1 沿线自然地理概况 (3) 1.3.2 工程地质条件 (5) 1.3.3 交通设施现状与规划 (6) 1.3.4 沿线环境敏感区(点)分布及对项目建设的影响 (7) 1.3.5 项目区域内铁路、水运、航空、管道等运输方式对项目的影响 (7) 1.3.6 沿线市政管线的现状与规划 (7) 1.3.7 各项(地质、地震、环保、水保等)专项评价、评估结论对项目的影响 .. 7 1.3.8 有关部门对重大问题的意见,沿线居民的要求或建议 (7) 1.3.9 其他 (7) 1.4 工程设计 (7) 1.4.1 设计原则 (7) 1.4.2 设计依据 (8) 1.4.3 技术标准与设计技术指标 (9) 1.4.4 平面和纵断面设计 (9) 1.4.5 横断面设计 (10) 1.4.6 路基、路面结构设计 (11) 1.4.7 道路附属工程设计 (14) 1.4.8 桥梁、隧道及涵洞设计 (14) 1.4.9 排水工程 (14) 1.4.10 沿线环境保护设施 (15) 1.4.11 近远期结合实施方案 (20) 1.4.12 新技术应用情况及下阶段需要进行的试验研究项目 (20) 1.4.13 设计配合及存在问题与建议 (21) 2 工程概算 (21) 2.1 工程概况 (21) 2.2 编制依据 (21) 2.2.1 工程项目及工程量: (21)

道路工程设计说明

道路工程设计说明

道路工程设计说明 1. 概述 本次设计的道路位于安徽界首任寨乡内,起点为千牛汽车服务中心,终点至跨河桥桥头,南北走向,现状为X107县道,道路设计全长792.555米,为改造提升项目。道路设计等级为城市支路,设计时速30km/h。本道路作为任寨乡的一条示范街道,它的提升改造,是界首市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 设计条件 2.1 设计依据 ?本项目中标通知书; ?项目建设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 ?我方提供的带状地形图(电子版); ?项目建设方提供的相交道路等资料。 3. 道路建设条件 3.1 沿线场地现状 沿线主要为民房、农田并伴有少量沟塘。 本道路现状为9.0m宽的沥青混凝土道路,是穿越集镇的公路。本次结合实际情况,并经过与建设单位、街道充分对接,对现状机动车道不作改造,仅在其两侧新建机非分隔带、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 3.2 现状及规划相交道路 道路沿线相交道路均为现状出入口。 3.3 现状及规划河道与沟渠 本项目终点处有一现状沟渠,且有一现状桥梁,该沟渠及桥梁不在本次设计范围内,本次设计维持现状。 3.4 现状杆、管线 根据现场初步调查,场地内有多处电力架空杆线位于拟建的人行道上,且有一道给水管线位于拟建的人行道边。 4. 采用规范及标准 4.1 规范及图集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 ); ?《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 ); ?《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 194- ); ?《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 193- );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 );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D40- );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 ); ?《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 );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T019-09);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 ); 项目施工时,若有相关新的规范、规程等颁布,则应按照新的规范、规程实施。

道路边坡设计总说明

1、设计依据及参考文献 1.1、设计依据 现行国家及地方有关规范、标准集规程,主要有: 国家规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国家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国家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50007-2002); 国家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国家规范《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行业规范《水利水电工程边坡设计规范》 SL 386-2007; 国家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公路加筋土工程设计规范》(JTJ 015-91) 《公路加筋土工程施工技术规范》(JTJ 035-91)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1.2、勘察报告及参考文献 (1)《文卫路市政工程勘察报告》 (2)《边坡工程—理论与实践最新发展》,崔政权、李宁编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年12月(第一版)。 (3)《岩土工程治理手册》。 (4)我司设计、施工的其它高边坡支护方案。 2、工程概况 文卫路路位于深圳市宝安区臣田村,前进路东北侧。道路沿线地貌单元为山前洼地。钻探点孔口标高14.11~32.23m。相对高差18.12m。 文卫路北侧畔山美的嘉园基础以及西乡卫生所基础已开挖形成临时边坡。因此道路边坡支护需结合现场开挖地形、周边建筑物基础标高以及基础填土换填厚度等因素综合考虑边坡支护方案。 此次支护范围为文卫路桩号K0+000~K0+241.504,坡高约0~8m,大部分为填土边坡。 3、场地地质条件 3.1、地形地貌 拟建道路位于深圳市宝安区臣田村,前进路东北侧。道路沿线地貌单元为山前洼地。钻探点孔口标高14.11~32.23m。相对高差18.12m。 文卫路北侧畔山美的嘉园基础以及西乡卫生所基础已开挖形成临时边坡。 3.2、地层结构与岩性 人工填土层(Q ml)、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Q3al)含卵石细砂,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Q3al+pl)粉质粘土及早白垩世细粒花岗岩层(K1)。现将各岩土层工程地质特征分述如下: 3.3.1 人工填土层(Q ml) 人工填土:褐黄、褐红色,主要由粘性土组成, 不均匀混有碎石、块石、砼块、砖块等硬杂质及少量生活垃圾,硬杂质含量约20~40%,最大粒径10cm,松散状态。层厚0.50~5.50m。 3.3.2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层(Q3al) 含卵石细砂:褐黄、褐灰色,砂成分为石英质,卵石含约20~40%,呈亚圆形~次棱角形,质坚硬,一般粒径3~6cm,大者超过10cm,含约10%~20%粘性土,稍密~中密状态。层厚0.80~3.60m,层顶埋深1.50~4.00m,层顶标高11.41~22.50m。 3.3.3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层(Q3al+pl) 粉质粘土:褐黄、褐红、灰白色,成分相对较纯,局部含少量石英颗粒,稍湿,可塑~硬塑状态。层厚0.30~4.90m,层顶埋深0.00~5.50m,层顶标高40.38~69.61m。 3.3.4早白垩世细粒花岗岩(K1) 根据钻孔揭露,拟建场地下伏基岩为早白垩世(K1)细粒花岗岩,青灰色,风化后呈红褐、黄褐、肉红、灰白等色,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及黑云母,含少量其它暗色矿物及蚀变矿物。似斑状结构,致密块状构造。本次钻探仅揭露其强风化带:强风化细粒花岗岩():褐黄、褐红、灰褐色,岩石因风化强烈而解体,原岩结构大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案例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目录 第一部分: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篇编制说明和依据 9 第二篇工程概况 9 第三篇施工进度计划 10 第四篇施工平面图布置 10 第五篇施工部署 12 一、施工准备 12 二、项目管理机构 13 三、施工力量组织 15 四、施工作业班次 15 五、建立现场协调会制度 15 第六篇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16 一、道路施工测量 20 二、道路工程 21 (一)、设计概况 21 1. 主要技术标准 22 2. 道路横断面设计 22 3. 路面结构设计 22 (1) 机动车道: 22 (2) 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 23 (二)、施工要求 23

(三)、施工方法 24 1. 路基土方工程 24 (1) 施工准备 24 (2) 土方路堑开挖 25 (3) 填方路基施工 26 2. 水泥稳定石粉渣底基层、基层 28 (1) 准备工作 28 (2) 施工要点 29 (3) 操作方法 30 3. 混凝土路面 31 4. 人行道 40 5. 沿线设施施工 41 三、给水管道工程 42 (一)、设计概况 42 (二)、施工方法 42 1. 管沟开挖: 43 2. 给水管道基础: 43 3. 管道安装方法; 43 4. 管道试验 47 5. 管道回填 48 四、排水管道工程 48 (一)、设计概况 48 (二)、施工要求 49 (三)、施工方法 50

(四)、排水管道的闭水试验 52 (五)、工艺和安全要求 53 五、电缆沟工程 56 (一)、设计概况 56 (二)、施工要求 56 (三)、施工方法 57 1. 施工条件 57 2. 测量放线: 57 3. 沟槽开挖: 57 4. 基底处理: 58 5. 墙体砌筑: 58 (1) 施工准备: 58 (2) 拌制砂浆 59 (3) 操作工艺 59 6. 内外壁抹灰 60 (1) 基层处理 60 (2) 做灰饼(打墩): 60 (3) 基层施工 60 (4) 抹底灰 60 (5) 装饰面层 61 (6) 质量保证措施: 61 7. 盖板预制及安装 61 (1) 构件预制 61 (2) 构件安装 62

道路工程毕业设计说明

道路工程毕业设计 篇一:模板 摘要 本设计是从到襄阳的某段高速公路的设计,该段路线总长为3050m。本设计中设计车速为120km/h,双向八车道,路基宽度为45m,设置中央分隔带,行车道宽3.75m,硬路肩3m,土路肩0.75m。 在平面设计中,通过方案比选确定最终线路,此线路中有三个平曲线。纵断面设计,主要包括三个竖曲线的设计。横断面设计中,确定路面横断面的形式,土石方的数量的计算和调配。在路基设计中,主要是确定路基的横断面形式和边坡的形式。路面设计中,确定了路面的结构层次。专题设计的主要容包括对盖板、基础、台身和洞口建筑的设计。最后利用工程造价软件得出对比方案和选定方案的工程预算。 关键词:高速公路设计;路基设计;路面设计;涵洞;工程预算 ABSTRACT This design is the design of a section of a highway from Xinyang to Xiangyang.The sec- tion of route is 3050m.In this design,the speed of design is 120km/h,two-way eight lane,subg- gade width of 45m,setting up the central separtion belt,lane width

3.75m,hard shoulder 3m, soil shoulder 0.75m. In the graphic design,there are three horizontal curve in this line,determined by the sche- me xxparison.Longitudinal section design,design mainly includes three vertical curve.The cross-section design,determine the road cross section form,calculation and allocation of earth- work quantity.In the design of roadbed,mainly determine the embankment cross-section and the form of the slope form.The design of pavement structure,pavement was determined.The main contents of design project include the design of the cover,foudation,abutment and the building.Finally draw project budget of the xxparison scheme using the engineering cost project software. Keywords:highway design;roadbed design;pavement design;culverts;project budget 目录 第一章总论 ................................................ . (1) 1.1 设计任务 ................................................

道路工程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书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县**镇**村道路工程,道路线路总长为160;道路路宽为15m。 受**人民政府的委托,我院经过多次现场踏勘并深入研究及后现完成了本项目施工图设计。 二、主要技术标准 1.道路等级:支路。 2.路面类型:沥青混凝土路面 3.计算行车速度:20km/h。 4.路面设计使用年限:10年; 5.路面荷载等级:BZZ~100 6.地震基本烈度:6度。 7.道路红线宽度: 本工程K0+000~K0+160道路红线宽度15m,横断面布置为:15m=3.5m(人行道)+8m (车行道)+3.5m(人行道)。 三、设计依据 1、委托书及设计合同。 2、《**县县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 3、《**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8~2030) 4、建设部《关于颁布〈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的通知》(建质[2004]16号); 5、《**省市政工程计价定额》(2004版) 四、采用主要技术标准 1、国家标准 (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3)《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2、行业标准 (1)《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2)《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2012) (3)《城市桥梁设计规范》 (CJJ11-2011) (4)《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 (CJJ193-2012) (5)《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 169-2012) (6)《城镇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 37-2012) (7)《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 (CJJ 45-2006) (8)《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9)《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60-2004) (10)《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 (11)《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 (12)《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J/TB02-01-2008) 项目号:2015-DS-030 分项号: DL-03 日期:2015.06 **设计有限公司 Guiyang Architectural Design & Surveying Prospectingv CO.,Ltd

某市政道路方案设计说明书

xxx路市政工程 方案设计说明 一、项目概况 1.地理位置 xxx路位于机荷高速以南、水官高速以北、布澜路以东、广深铁路以西,隶属南湾街道办辖区。本次设计起于规划水背路,止于xxx市区粮食储备库配套市政工程二号路,全长1.914km。起点坐标X=30050.550,Y=122817.596;终点坐标小X=31895.424,Y=122521.309。 2.建设意义 2006年9月1日,xxx家电产业集聚基地工作会议举行,会议通过《xxx家电产业集聚基地建设战略研究报告》、《xxx市家电产业集聚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拟投资9亿元,用10年至15年在布吉建设xxx家电产业集聚基地,到2015年建成全国著名的综合性家电产业集聚基地,将成xxx市新的经济增长带。 现状布吉镇高速公路及干线主干道系统较完善,在区域有深惠公路、水官高速、机荷高速等。但镇联系各片区的主干道及次干道却较缺乏,断头路较多,没有形成有效的道路网络。 为了配合家电产业基地的建设,完善周边市政配套设施,xxx路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将金融路、联东路等多条东西走向道路有效

的联系起来,加强了该区域的交通联系,方便了该基地的货物疏导。 受小星星委托,我院进行xxx路市政工程设计。本次设计包括:道路工程、交通工程、桥涵工程、给排水工程、燃气工程、电气工程、交通监控工程。 二、设计依据 ●《xxx市中部物流组团规划》(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6); ●《xxx市龙岗区布吉镇市政工程详细规划》(中国市政工程中 南设计研 究院2006); ● xxx路市政工程勘察设计中标通知书; ●沿线区域1:1000地形图及地质勘察报告; ●其他相关国家及地方规程、规。 三、道路工程 1、采用的规和标准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城市道路设计规》(CJJ37-90); ●《城市桥梁设计准则》(CJJ11-93);

市政工程初步设计说明

初步设计说明 一、概述 (一)工程概况及设计范围 本项目位于XX市XX工业区内,按《XX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XX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地规划,本次设计道路位于XX工业区芝麻地块,与XX路相交。 随着XX开发区地建设力度不断加大,负责南城经济开发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地XX南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于2012年7月份委托我单位进行XX南城芝麻地企业专用道路工程设计,设计内容为本道路工程和排水工程地设计。2012年8月业主委托XX市测绘中心进行工程测量,于2012年11月完成工程地形图和横纵断面测量地任务交我单位进行工程初步设计。 XX南城芝麻地企业专用道路工程道路起点在XX路,桩号为K0+000,并向西布线,道路终点与原村庄道路相接,桩号为K0+232.992,路线全长232.992米。路线路福宽度9.0米。与本道路工程同步实施地还有排水管线。 (二)设计依据 1、业主XX南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设计任务委托书; 2、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3、《XX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XX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4、由XX市测绘中心提供地现状地形图及道路横纵断面资料; 5、XX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关于XX南城芝麻地企业专用道路工程项目建议书地批复 文件。X开经【2012】99号。 二、主要技术规范及设计标准 (一)技术规范 本工程设计采用现行国家规范和标准,主要有: 2.1.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2.1.2《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2.1.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2.1.4《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2.1.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 2.1.6《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 2.1.7《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2.1.8《公路砼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二)道路设计标准 道路等级:城市支路 设计时速:20 km/h 圆曲线不设超高最小半径:70m 缓和曲线最小长度:20m 设超高推荐半径:40m 设超高最小半径:20m 平曲线最小长度:40m 圆曲线最小长度:20m 凸型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150m 凹型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150m 竖曲线最小长度:20m 最小坡长:60m 停车视距:20m 设计标准轴载:双轮组单轴载100KN 设计年限:水泥混凝土路面20年 三、道路工程设计 (一)道路平面线形设计 本项目起于XX路(0+0.000),止于村庄道路(0+232.992),东西走向,路线全长232.992米,路线路福宽度为9.0米。 道路平面设计详见道路平面设计图。 道路全线设2处平曲线半径R为:40m、50m。 (二)道路纵断面设计

道路设计说明书

说明书一、概述 1.1 项目概况 该公路路路线平、纵标准按农村公路,路基宽度4.5米(路基横断面布置为:左侧0.5米土路肩+3.5米(路面铺筑宽度)+右侧0.5米土路肩)。本次测量主线起点里程K0+000,位于昌都市丁青县色扎乡贡桑村境内,终点里程为K11+163.166,支线终点里程K1+005.268,共计12.168公里。 1.2 设计依据 1.我公司与丁青县交通运输局签订的设计合同; 2.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行农村公路建设“七公开”制度的意见及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意见——交公路发【2015】73号; 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部分); 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范、规程以及现行有关法律、法规等; 5. 有关规划、地方人民政府的要求和意见。 6. 交通部《关于印发农村公路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交公路发[2004]372号)。 1.3 设计采用的技术规范 1)道路部分 (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 (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3)《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G 17 D13-02-2013); (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6)《道路交通标志与标线》(GB5786-2009); (7)《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J50162-92)。 2)桥梁工程 (1)《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D62-2004); (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 (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4)《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5)《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 B02-01-2008)。 1.4设计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 (1)《关于印发农村公路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交公路发〔2004〕372号); (2)《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交通部令2006年第3号); 1.5测设经过 西安中交公路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接勘察设计任务之后,立即成立了项目处,制定了施工图测设《勘察设计作业指导书》,同时按规范、合同要求进行各项测设工作。本项目为昌都市丁青县色扎乡贡桑村公路改建工程,全长12.168Km。于2016年4月下旬完成外业测量工作,同时对施工图设计外业勘察成果进行了现场外业验收,对路线走向无异议,基本同意路线布设方案。根据外业资料、外业验收意见,我公司对路线方案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分析、现场核对,并进行了局部修改、调整优化,确定了最终的施工图设计路线方案。至2016年月五上旬完成施工图设计全部工作。 1.6本项目主要工程规模 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 1 公路等级级农村公路 2 设计速度公里/小时15 3 路线总长公里12.168 4 拆迁建筑物平方米 5 占用土地亩82.13 6 预算总额万元 7 平均每公里造价万元 8 路线增长系数% 9 平曲线最小半径米/个15/3 10 最大纵坡%/处10.489/1 11 路基宽度米 4.5

市政设计总说明

方案设计总说明 一、工程概述 香雪大道东段是郴州市新老城区间联络的一条城市主干道,它的建设有利于带动新城区的开发,该道路处于特殊交通区位,有效地将旧城区的交通线路向外延伸,缓解了旧城区的交通压力,并通过与京珠高速公路和郴资桂高等级公路相接,加强了城市的对外联络,并促进了新城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有利于其沿线的土地利用与开发。 二、设计依据与技术标准 1、设计依据 (1)设计委托书及设计合同 (2)《关于香雪大道东侧道路工程方案设计的批复》(郴规审[2004]9号);(3)《香雪大道东段道路新建道路工程第三次方案深化设计》; (4)《郴州市规划局关于香雪大道东段道路规划设计与立体交叉口设计条件与要求的通知》(2008年6月19日) 2、主要设计规范 1)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2)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3)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4)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 5)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6)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 D50-2006) 7)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 8)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9) 《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6-98) 10) 《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T019-98) 11)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12)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J058-2000) 1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14)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15)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 16)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 17) 《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99) 18)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19) 《室外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J14-87,1997年版) 20)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 22)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国务院令第253号) 23)《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 24)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 25)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 26) 《公路工程石料试验规程》(JTJ054—94) 27) 《公路工程水质分析操作规程》(JTJ056—84) 28)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最新市政道路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pdf

市政道路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1 设计说明书 1.1概述 1.1.1 道路地理位置图 示出道路在地区交通网络中的关系及沿线主要建筑物的概略位置。 1.1.2设计依据 设计委托书、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方案设计)的批复意见、相关评审报告、规划、地形等相关资料。 1.1.3对可行性研究报告(方案设计)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 如技术标准、规模有重大变化,应予以论证并履行报批手续。 1.1.4采用的规范和标准 1.1.5测设经过及设计过程简述 1.1.6需要说明的其它事项 1.2 现状评价及沿线自然地理情况 1.1.1道路现状评价 1.2.2现状交通量及技术评价 交通量、车辆组成、路口交通流量与流向特征及路口、路段饱和度等。 1.2.3沿线基本情况 沿线(控制性)建筑、河流、铁路及地上、地下管线情况。 1.2.4水文地质、气象等自然条件 如河流设计水位、流速、地下水位、气温、降雨、日照、蒸发量、主导风向、风速等。 1.2.5工程场地自然条件 1.3 工程概况 1.2.1工程地点、范围及规模 1.3.2建设期限、分期修建计划 1.3.3规划简况 着重阐述设计道路、立交在规划路网中的性质、功能、位置、走向,相交道 路的性质、功能。 1.3.4远期交通流量流向的分析,设计小时交通量的确定,荷载等级的确定。 1.3.5主要交叉路口渠化处理方式 如选用立交,需阐明其必要性及选型依据。 1.3.6工程修建的意义 对道路路网的影响,缓减干扰提高车速和服务水平的程度。根据以上内容,

阐明工程修建的意义。 1.4 工程设计 1.4.1方案设计思路 1 对规划思路及各项指标进行说明,阐述对规划的理解,分析项目实施的意义。 2 提出主要技术难点与关键技术问题。 3 结合规划提出优化或更改思路,阐述合理性。 1.4.2技术标准与设计技术指标 1 列表说明各方案主要技术指标,包括道路等级、设计年限、设计车速、标 准路幅宽度、最小平曲线半径、最大纵坡、最大坡长、最小坡长、凹曲线凸曲线 半径、停车视距、最小净空、交织段长度、设计荷载、抗震设防标准等。对以上 指标与规范要求进行对比分析。 2 对设计年限、设计荷载、最小净空、抗震等级结合规范进行说明。 3 对因条件限制不满足规范要求的所有非强制性技术指标需特别说明。 1.4.3道路平面设计 1 提出平面布置控制因素,包括用地、道路、管线、轨道、隧道、桥梁、文物、其它构筑物、以及工程费用控制等,分析主要控制因素。 2 阐述各方案平面布置情况,结合以上控制因素进行分析,论证各方案设计合理性。 1.4.4道路纵断面设计 1 提出纵断面布置控制因素,包括坡度、控制标高、坡长、挖填土方、排水、等,分析主要控制因素。 2 阐述各方案纵断面布置情况,结合以上控制因素进行分析,论证各方案设计合理性。 1.4.5方案比选 列表对方案的交通功能、占地、工程费用、景观效果、近远期结合情况、技 术要求、工期、拆迁与施工组织等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推荐方案。 1.4.6道路路幅分配 说明道路总宽度以及车行道、人行道、非机动车道、路缘带、中央分隔(绿化)、人行道绿化带宽度分配。结合规划及交通分析论证路幅分配合理性。(结合综合管网布置确定路幅分配) 1.4.7道路路基、路面设计 1 说明道路边坡坡率以及支挡构筑物、桥梁、隧道的确定情况,结合现状地形与地勘分段说明其设计合理性。 2 提出特殊路基处理措施。

市政道路设计说明书

设计说明书一、工程概况: 郁金香街位于沈阳市苏家屯区,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城市次干路,北起葵松路,南到雪松路,全长635.039米,红线宽度34米,是沈水生态科技创新城的一条重要道路,建成后将对科技创新城的开发建设起到积极推进作用。 二、设计依据: 1.业主提供的相关规划资料(道路平面规划、道路竖向规划、路基横断面规划) 2.《业主提供的电子版地形图》(1:1000) 3.《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4.《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 5.《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6.《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 7.《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 193-2012) 8.《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9.《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 10.《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 152-2010) 11.《城市道路施工图设计深度图样》(05MR101) 12.《城市道路路基路面及其他设施》(国家建筑标准图集 MR1) 13.国标《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 14.《城市道路交通标志标线》(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05MR601) 15.《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 16.《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 三、技术规范及标准: (一)道路工程设计技术规范及标准: 四、平面设计: (一)、平面设计原则 1.道路平面位置考虑城市总体规划道路网布设。 2.严格执行《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二)、平面设计内容 郁金香街起点与葵松路(原杜松路)相接,起点坐标:X= 4615030.390,Y= 41523802.945; 道路由北向南延伸,终点与雪松路相接。终点坐标:X= 4614395.350,Y= 41523802.951。道路全长635.039m。施工范围为K0+013~K0+580。道路路线范围内及周边地块征地基本完成,因此原有水田灌溉沟渠全部取消。主干渠做改渠处理,具体位置详见《道路平面图》。 五、纵断面设计: (一)、纵断面设计原则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说明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篇编制说明和依据 (一)重庆市空港新城Z14线B段道(K0+033.286-K0+407.5)工程招标书。 (二)中国机械工业第三设计研究院设计的重庆市空港新城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市空港新城Z14线B段道路 (K0+033.286-K0+407.5)工程道路,给排水,电、气工程施工图纸。(三)国家现行交通设施、市政安装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二篇工程概况 重庆市空港新城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市空港新城Z14线B段道路(K0+033.286-K0+407.5)工程位于重庆市空港新城区,起

始桩号K0+033.286-K0+407.5,本标段全长374.214米,该工程为重庆市空港新城区内城市支道,标准路幅宽16米,其中车行道宽12米。两侧人行道各宽2米。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就绪,根据深圳市建筑工程招投标暂定办法规定实行公开招标,择优选取施工单位进行工程施工。工程有关施工图已由深圳南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设计完成。现场已具备施工条件。 第三篇施工进度计划 按招标文件要求,本工程工期为120日历天,有效工期从业主签发的开工通知第二天算起。 第四篇施工平面图布置 1. 根据本工程规模、施工进度计划、高峰期施工人数,结合现场实际,在现场红线用地范围内和少部分红线外布置生产临时设施、生活临时设施、临时道路以及施工和生活用水、用电管线。 2. 施工大临设施设于甲方指定的空置位置上。生活区面积为1200m2。房屋布置及面积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3. 由于本工程主要结构部分采用商品混凝土(垫层除外),现场砼部分数量不大,现场设400公升砼搅拌机一台,二台200公升砂浆搅拌机。预制构件制作区、水泥稳定石粉渣拌和站,设于甲方指定红线范围内空置位置上。砼搅拌机和砂浆搅拌机位置随施工进度需要灵活移动。生活及施工区用水、用电从现场甲方指定接口位置接出(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4. 施工总平面管理

道路设计总说明

东兰县中央财政预算内以工代赈项目花香乡花香村巴吉道路 一阶段施工图设计 (路线总长562.069m) 广西XX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二○一六年二月

东兰县中央财政预算内以工代赈项目花香乡花香村巴吉道路 一阶段施工图设计 (路线总长562.069m) 证书编号:审定: 资质等级:公路行业(公路)丙级审核: 法定代表人:复核: 技术负责人:设计: 项目负责人: 广西XX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二○一六年二月

总目录 总目录

第一篇总论 一、概述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XX县中央财政预算内以工代赈项目花香乡花香村巴吉道路 (2)建设单位:东兰县发展和改革局 (3)设计单位:广西建XX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证书编号:XXX;资质等级:公路行业(公路)专业丙级; (4)项目建设地点:花香乡花香村,距离县城50.0km。 (5)建设规模:道路总长562.069m,路基宽度4.5m,路面宽度3.5m。 (二)设计依据及标准 1、设计依据 (1)勘测设计委托合同; (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5)《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 024-85); (6)《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7)《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7); (8)《农村公路建设指导意见》(交公路发[2004]372号)。 2、主要设计指标如下: (1)公路等级—按《农村公路建设暂行技术要求》设计。 (2)计算行车速度:20km/h。 (3)路基宽度:4.5m;路面宽度3.5m。 (4)路面结构:水泥混凝土路面 (5)最大纵坡:14.98 % (6)设计洪水频率:新建桥涵及路基按25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 (7)图中坐标、高程系统均为假设。 二、工程概况 路线起点位于花香乡花香村弄吉屯,终点巴吉屯。路线全长562.069m。 主要工程量:挖土石方2091m3,填土方1346m3,混凝土路面1997.2m2。详见下表: 表1主要工程数量表 三、沿线自然条件及地理特征 1、地形 本路线通过地域地形较陡,高差大。 2、地质构造 测区内多以风化石为主,地表覆盖厚0.5-1.5m,未存在不良的地质构造。 3、地震

市政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

垫江县明月大道新建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第一标段K0+000~K2+600) 一、工程概况 垫江县明月大道贯通垫江县城区南北区域,位置走向与桂溪北路(即渝巫路) 平行,相当于垫江县骨架路网体系中的“外环线”。垫江县明月大道新建道路工程 位于垫江县桂溪镇,南接长安大道延伸段,北接天圣制药厂。设计起点位于长安 大道平交口,先后与南阳路、机关路、温泉路平交后,终点位于明月大道C连接 线平交口,道路全长6111.834米,为城市主干道,双向四车道,标准路幅宽度 为32米;中间有明月大道B连接线与北转盘平交,道路全长513.656米,为城 市主干道,双向六车道,标准路幅宽度为40米;明月大道C连接线与明月大道 平交,道路全长1381.143m米,为城市主干道,双向六车道,标准路幅宽度为 40米,终点接渝巫路。 本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垫江县县域城市的交通网络体系,缓解城区内 部的交通压力,极大地改善道路交通条件,也为周边地块的开发进程起着积极的 推动作用,对整个垫江县的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设计依据及采用的规范标准 2.1 设计依据 (1)与业主垫江县兴渝城市建设有限责任公司签订的设计合同; (2)业主提供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3)业主提供的1:500地形图。 (4)业主提供的《垫江县明月大道新建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5)业主提供地质勘察报告 (6)业主提供的《垫江县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垫江县明月大道新建道路工程路幅宽度的函》 (7)业主提供的《垫江县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垫江县明月大道新建道路工 程初步设计预审意见的通知》 2.2采用的规范和标准 2.2.1国家标准 《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J50162-92)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2.2.2交通部规范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2.2.3建设部规范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 169-2011)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4年3月) 2.2.4地方规范 《重庆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DBJ50-064-2007) 《重庆市建设工程费用定额》(1999年) 2.3测设经过及设计过程简述 2010年10月,该工程正式立项,并由垫江县兴渝城市建设有责任公司担任项目业主。受业主委托,我院开展了垫江县明月大道、明月大道B、C线连接道及明月大道延伸段新建道路工程设计项目。2011年4月我院提交了方案初步文本。2011年4月25日,我院向业主及规划局等各位领导汇报了方案设计,之后多次与业主及垫江县规划局进行接洽,逐步完善了明月大道、明月大道B、C 线连接道及明月大道延伸段各项方案设计工作,在2011年6月我院提交了方案设计正式文本。2011年7月18日,我院再次向垫江县规划局等各位领导汇报了方案文件。2011年8月垫江县规划局下发了《评审会议纪要》垫江规划纪要〔2011〕11 号文,原则上同意该工程设计方案。 2011年10月,项目业主委托重庆市涪陵地质勘察工程公司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在11月中旬我院收到业主提交的地勘资料后,开展了明月大道、明月大道B、C线连接道及明月大道延伸段的初步设计工作。为确保工程设计质量和设计进度,项目设计组根据各专业特点,在征求各专业设计意见后,对设计进度、设计内容、文件编制要求、主要技术标准、设计原则等进行统一的规定和要求,为在较短的设计周期内保质保量完成设计任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11年11月底提交了初步设计文件,2011年12月31日在重庆市设计院进行了初步设计评审,并顺利通过了评审。 2.4对初步设计审查意见的执行情况

(建筑工程设计)完整的市政工程设计说明书

第一篇综述篇 第一章工程概述 一、工程背景 XXX道路工程经XXX批准,由XXX筹资建设。 本工程是XXX配套道路。由于XXX项目已启动,作为配套道路的本工程必须同步实施。为此,加快建设本项目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 二、工程范围及设计内容 1.工程范围 XXX道路工程共分主、次两条道路(按规划要求均为次干道,为本工程描述方便,称之为主、次干道),主干道西起洪塘中路,南至北外环路,按本次招标要求,设计全长1268.49米,道路标准断面宽36米,断面布置为: 4.5米人行道+10.5米车行道+6米绿化带+10.5米车行道+4.5米人行道。 次干道西起主干道(K0+920.277),东至西外环路,全长449.26米。路基断面同主干道,主、次干道设计车速均为40公里/小时。 2.设计内容 按招标文件要求,本次投标设计需达到初步设计深度。主要包括: 道路工程,主要是平面线形、纵断面、横断面等设计。 排水工程,主要是雨、污水平、纵断面设计标高、管基等设计。 桥涵工程,主要是主干道1×20米及次干道1×13米简支梁桥各一座。 交通工程,主要是交通标志标线、交叉口平面、交叉口组织方案设计及停车站站点等设计。 其它设计,主要包括景观、附属配套道路配套设施,其中道路景观设计,主要是指道路空间景观、绿化及设施的方案设计和主要街景景点等设计。道路配套设施主要是指沿线照明、环卫、路名牌等公共设施及人行道、无障碍等设计; 施工技术、施工组织方案等设计。 3.设计总原则 (1)设计符合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和强制性条文。 (2)为车辆提供安全、快速、舒适的行车条件,完善交通设施,同时具备良好的景观,体现道路的性质与功能。 (3)设置合理、完善的排水管线,为道路提供良好的排水条件。 (4)工程具备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5)便于实施,缩短工期。 (6)高起点、高标准的进行设计,最终达到“人、车、路、环境”四者完美结合,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道路工程设计总说明书

总说明书第 1 页共18 页 总说明书 第一篇:工程概况 一、项目概况及建设的意义: 该设计路段为海南省横线万宁至儋州至洋浦高速公路。由于该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水平不断的提高,原有的一条镇级公路已远远不能满足该地区的交通需求,随着交通量的日益增长,为此,拟定新建高速公路,以缓解交通拥挤的状况,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本设计有推荐方案和比较方案两个方案,虽然比较方案路线比较平顺土石方也相差不多,但由于比较方案在跨越河流时是斜交,并且刚好在河流转弯处,跨径比较大,增加了建桥费用。而且比较方案与已有道路过多的相交,严重影响了施工时沿线的交通。所以经比较确定使用推荐方案。 二、设计依据: 1、当地政府提供的地质资料。 2、国土资源厅测绘院测量的线路沿线带状地形图。 3、其他相关道路的规划要点、图纸、文字资料等。 三、设计规范: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2)《公路工程地质勘测规范》(JTG C20-2011) 3)《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 4)《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 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6)《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 D33-2012) 7)《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17) 8)《公路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四、技术标准: 全线新建采用高速公路设计标准,路基宽27米,沥青砼路面宽22.5米,计算行车速度为100km/h,设计荷载:公路-I级,BZZ-100。设计洪水频率:路基、大中小桥涵1/50。 五、路线起点、路线长度: 本路线全长1.73公里,全路线均为新建,路线的起点桩为K0+000,终点位于桩号K1+732.567。全线设有1个平面交点,平曲线最小半径为800米。 第二篇:路线设计 一、平曲线设计 1、选线原则 1)在路线设计和选线中,应该尽量避开农田,做到少占或不站高产田。 2)路线设计应在保证行车安全、舒适、迅速的前提下,使工程数量小,造价低,运营费用省,效益好,并有利于施工和养护。在工程量增加不大时,应尽量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不应轻易采用最小指标或低限指标,也不应片面追求高指标。 3)选线时应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进行深入勘测,查清其对工程的影响。一般情况下路线应设法绕避特殊地基地区。当必须穿过时,应选择合适的位置,缩小穿越范围,并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 4)选线应重视环境保护,注意由于公路修筑以及汽车运行所产生的影响与污染等问题。 2、平面设计技术指标的确定 1)直线 直线的最大长度应有所限制,当采用长的直线线形时,为弥补景观单调之缺陷,应结合沿线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规范规定,高速公路同向圆曲线的最小直线长度不小于6V、反向圆曲线的最小直线长度不小于2V。本设计速度为100km/h。 2)圆曲线 圆曲线是平面线形中常用的线形要素,圆曲线的设计主要确定起其半径值以及超高和加宽。 (1)圆曲线的最小半径 ①极限最小半径 ②一般最小半径 ③不设超高最小半径 (2)圆曲线的最大半径 选用圆曲线半径时,在地形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应尽量采用大半径曲线,使行车舒适,但半径过大,对施工和测设不利,所以圆曲线半径不可大于10000米。 (3)圆曲线半径的选用 在设计公路平面线形时,根据沿线地形情况,尽量采用不需设超高的大半径曲线。 (4)平曲线的最小长度 公路的平曲线一般情况下应具有设置缓和曲线(或超高,加宽缓和段)和一段圆曲线的长度;缓和曲线长度:圆曲线长度:缓和曲线长度宜在:1:1:1 到1:2:1之间。 平曲线的最小长度一般值:600m 平曲线最小长度极限值取:170m 3)缓和曲线 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一般应满足以下几方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