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系统炎症的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3.57 MB
- 文档页数:68
医学院护理教学教案第一节概述一、阴道微生态正常阴道微生物群(与宿主阴道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达到动态平衡)——需氧菌、厌氧菌、支原体、假丝酵母菌等——乳杆菌占优势,在维持阴道正常微生物群中起关键作用阴道的自净作用——生理情况下,雌激素使阴道上皮增生并增加糖原含量——乳杆菌将单糖转换为乳酸,维持阴道酸性环境((H ≤4.5,多在3.8~4.4)阴道微生态是由阴道微生物群、宿主的内分泌系统、阴道解剖结构及阴道局部免疫系统共同组成。
二、女性生殖系统的自然防御功能外生殖器:内生殖器:【目的】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设计】提炼课本内容,罗列知识点。
【目的】帮助学生构建阴道微生态知识框架。
【设计】女性内外生殖器图片【目的】帮助学生构建空间想象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紧跟教师节奏,记忆阴道微生态重点内容。
和教师一起回顾女性内外生殖器的内容。
15mins自然防御功能遭到破坏、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内分泌发生变化、外源性病源体侵入三、病原体及其传染途径1.病原体(1)内源性(2)外源性2.感染途径(1)沿生殖器黏膜上行蔓延(2)经血液循环蔓延(3)经淋巴系统蔓延(4)直接蔓延3.炎症的发展与转归:(1)痊愈:病人抵抗力强、病原体致病力弱或治疗及时、抗生素使用恰当,病原体完全被消灭,病人痊愈。
(2)转为慢性:炎症治疗不彻底、不及时或病原体对抗生素不敏感,身体防御功能和病原体的作用处于相持状态,炎症长期持续存在。
【设计】流程图展示生殖系统的自然防御功能【目的】帮助学生直观回忆。
【设计】图片展示感染途径,并列举。
【目的】建立临床思维,加强知识基础的学习。
【设计】流程图。
【目的】帮助分类记忆炎症的发展与转归。
紧跟教师节奏。
1.病因因前庭大腺腺管开口部阻塞、分泌物积聚于腺腔而形成。
2.临床表现前庭大腺囊肿多由小逐渐增大,囊肿多为单侧,也可为双侧。
3.处理原则:行前庭大腺囊肿造口术。
4.护理要点:同前庭大腺炎病人的护理。
第三节阴道炎症一、滴虫阴道炎(trichomonal tivaginitis)是由阴道毛滴虫引起的阴道炎,也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
女性生殖系统炎症护理常规女性生殖系统炎症是妇科常见疾病,可发生于生殖系统任何部位。
现为局部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全身症状,甚至引起败血症或感染性休克影响妇女健康。
女性生殖系统炎症主要有外阴炎、前庭大腺炎、阴道炎、子宫颈炎、盆腔炎。
一、收集资料进行护理评估,实施护理程序。
二、护理措施(一)缓解症状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
外阴瘙痒时不可用力搔抓、用热水烫洗及涂刺激性药物,以免加重感染,使皮损范围增大。
绝经后的妇女体内雌激素分泌减少,阴道黏膜和皮肤干燥,阴道呈碱性,组织萎缩,易发生炎症及外阴瘙痒,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合理使用含激素类药物,以减轻症状。
(二)加强心理护理生殖系统炎症的患者一般心理负担较重,常出现不安、烦躁、焦虑、紧张等情绪,应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减轻心理负担,坚持治疗。
(三)卫生宣教向患者介绍女性自然防御系统的相关知识,讲解生殖系统发生炎症的原因及传播途径,指导患者做好经期、孕期、产前、产后及流产后的卫生,预防感染发生。
外出住宿时,应淋浴,禁盆浴,注意公厕卫生条件。
(四)性生活指导治疗期间禁性生活,以防相互感染造成久治不愈。
(五)防止交叉感染及重复感染感染期间保持会阴清洁干燥,内裤及清洗外阴用物要用开水烫洗或煮沸消毒,以杀死物品上的细菌及寄生虫,防止再次引起感染。
有些生殖系统炎症应夫妇双方同时治疗,以免双方交替感染。
(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妇女平时每日用温开水清洗会阴,一般不用阴道灌洗。
月经期及阴道分泌物多时要及时更换会阴垫,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内裤应透气,不宜过紧,每日更换。
(七)防止院内感染医院内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妇科检查用物每人1套,并认真做好消毒处理。
医护人员为患者检查、治疗前后应认真洗手,防止医源性感染。
(八)饮食指导炎症期间禁食辛辣、刺激性食品,高热时补充液体食物及蛋白质。
(九)适当休息指导患者安排好日常生活,避免过度劳累。
(十)遵医嘱用药。
(十一)急性期有引流的患者,治疗期间应保持半卧位。
女性生殖系统炎症护理(一)非特异性外阴炎护理【主要护理问题】1.皮肤黏膜完整性受损与炎症引起的外阴皮肤黏膜充血、破损有关。
2.舒适的改变与皮肤瘙痒、烧灼感有关。
3.知识缺乏与缺乏疾病及其防护知识有关。
4.性生活形态改变与炎症引起性交痛有关。
【护理要点】1.健康宣教保持外阴部清洁、干燥,避免穿化纤材质及过紧的内裤,宜穿纯棉内裤并每日更换。
做好经期、孕期、分娩期及产褥期卫生护理。
炎症期间勿饮酒、勿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勿用热水烫洗和刺激性药物或肥皂擦洗,局部严禁挠抓。
2.病因查找应积极协助医生寻找病因,遵医嘱进行相关检查。
3.指导用药指导病人正确使用药物,将剂量、使用方法向病人解释清楚。
4.复查与就诊遵医嘱定期复查,但治疗期间如出现新的症状应及时就诊。
5.抗生素应用体温升高、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且有压痛的病人,应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二)前庭大腺炎护理【主要护理问题】1.舒适的改变与局部肿胀、疼痛有关。
2.焦虑与疾病反复发作有关。
3.高热与脓肿形成有关。
【护理要点】1.休息急性炎症发作时需卧床休息。
2.注意局部清洁可局部热敷,或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每日2次。
并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3.引流造口的护理术前准备引流条,术后局部保持清洁,最好取半卧位利于引流。
每日用1∶40络合碘棉球擦洗2次,每日更换引流条,直至伤口愈合。
以后继续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每日2次。
4.健康宣教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经期卫生;勤洗澡、勤换内裤,外阴处出现局部红、肿、热、痛时及时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三)滴虫阴道炎护理【主要护理问题】1.舒适的改变与阴部瘙痒及白带增多有关。
2.自我形象紊乱与阴道分泌物异味有关。
3.排尿异常与尿道口感染有关。
4.性生活形态改变与炎症引起性交痛、治疗期间禁性生活有关。
【护理要点】1.健康宣教注意个人卫生,患病期间应每日更换内裤,并开水煮5~10分钟消毒,置阳光下照晒,以消灭病原体。
注意洗浴用具专人使用以免交叉感染。
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病人护理概述女性生殖系统自然防御功能1.两侧大阴唇自然合拢,掩盖阴道口。
2.阴道前、后壁紧贴,防止外界污染。
3.阴道上皮在卵巢分泌的雌激素作用下,增生变厚,从而增强抵抗病原体侵入的能力。
4.宫颈阴道部表面为复层鳞状上皮,抗感染能力强,宫颈内口紧闭,宫颈管有黏液栓。
5.育龄妇女子宫内膜周期性剥脱,及时消除子宫内感染。
6.输卵管黏膜上皮细胞的纤毛向宫腔方向摆动及输卵管蠕动,有助于阻止病原体逆行性侵入。
病原体1.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厌氧菌、变形杆菌、淋病奈瑟菌、结核杆菌。
2.原虫:多见阴道毛滴虫,少见阿米巴原虫。
3.真菌:假丝酵母菌。
4.病毒:疱疹病毒、人乳头瘤病毒。
5.螺旋体:苍白密螺旋体。
6.衣原体、支原体。
传播途径1.沿生殖道黏膜上行蔓延:葡萄球菌、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
2.经血液循环播散:结核杆菌。
3.经淋巴系统蔓延:链球菌、大肠杆菌、厌氧菌。
4.直接蔓延:腹腔脏器感染后直接蔓延到内生殖器。
如阑尾炎可引起输卵管炎。
外阴部炎症非特异性外阴炎外阴炎主要指外阴部皮肤与黏膜的炎症。
病因阴道分泌物、炎症分泌物、经血、尿液、粪便刺激外阴皮肤;外阴清洁不及时;穿化纤内裤、紧身衣致局部透气性差;细菌感染时均可造成外阴炎。
临床表现1.症状外阴皮肤黏膜瘙痒、疼痛、灼热。
2.体征局部充血、肿胀、糜烂,有抓痕,局部红肿、湿疹,偶见溃疡,皮肤黏膜粗糙增厚、皲裂或呈棕色改变。
治疗原则去除病因及物理刺激,积极治疗阴道炎、尿瘘、粪瘘、糖尿病。
局部可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水温41~43℃,每日2次,每次20分钟,如有破溃可涂抗生素软膏。
急性期可用物理治疗。
护理措施1.健康教育。
2.保持外阴清洁、干燥。
3.指导病人及时就医,积极治疗原发病。
4.局部坐浴时注意溶液浓度、温度及坐浴时间,月经期避免坐浴。
老年病人注意水温,防止烫伤。
前庭大腺炎前庭大腺炎包括前庭大腺脓肿和前庭大腺囊肿。
此病育龄妇女多见,幼女及绝经后妇女少见。
女性生殖系统炎症护理常规一、女性阴道炎护理(一)滴虫性阴道炎【概论】由阴道毛滴虫感染而引起的阴道炎称为滴虫性阴道炎,是常见阴道炎。
滴虫阴道炎往往与其它阴道炎并存。
【治疗原则】切断传播途径,消灭阴道毛滴虫,恢复阴道PH值,保持阴道自净功能。
【护理】1.评估要点(1)病史及相关因素:1)月经史、孕产史;2)阴道分泌物的量、颜色及性状,包括此次治疗及效果;3)健康史、家族史,有无并发症及全身性疾病。
(2)症状体征:1)阴道口及外阴瘙痒,间或有灼热、疼痛、性交痛;2)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稀薄的泡沫状,有臭味。
(3)相关检查:1)妇科检查;2)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测。
(4)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
2.主要护理措施(1)自我护理: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尽量避免外阴部的搔抓和皮肤破损。
内裤、坐浴用物及洗涤用物应煮沸5~10min以消灭病原体,使用一次性坐便器垫,注意公共卫生方面的问题,避免将疾病传染给他人。
(2)配合检查:取分泌物前24~48h避免性交、阴道灌注或局部用药,分泌物取出后应及时送检并注意保暖。
(3)正确阴道用药:按医嘱使用各种剂型的阴道用药并结合全身治疗,用药时先清洁外阴,酸性药液冲洗阴道或坐浴后,再塞药至宫颈后穹窿处,并更换内裤。
按医嘱要求的疗程进行治疗,月经期间暂停坐浴、阴道灌洗及阴道用药。
(4)注意事项:全身用药时服药后偶见胃肠道反应、头痛、皮疹、白细胞减少等,一旦发现应立即停药。
若在哺乳期用药,用药期间及用药后24h内不宜哺乳。
治疗期间及停药24h内禁饮酒。
(5)心理护理:该疾病治愈时间较长,应耐心做好解释工作,予以心理疏导与心理支持,并帮助树立治愈的信心,不随意中断治疗疗程,积极配合治疗。
【健康指导】1.复查随访滴虫性阴道炎治疗后可发生再次感染或月经后复发,治疗后需随访至症状消失。
对症状持续存在者,治疗后7日复诊。
2.性伴侣治疗随访期间性伴侣应同时进行治疗,且治疗期间禁止性交;不与多个性伴侣有性行为。
妇产科护理学生殖系统炎症病人的护理汇报人:日期:contents •引言•生殖系统炎症概述•生殖系统炎症病人的护理评估•生殖系统炎症病人的一般护理•生殖系统炎症病人的特殊护理•生殖系统炎症病人的健康教育•结论与展望目录CHAPTER引言01背景介绍生殖系统是女性重要的生理系统,包括阴道、子宫颈、子宫、输卵管和卵巢等部位。
生殖系统炎症是女性常见疾病之一,包括阴道炎、子宫颈炎、盆腔炎等。
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目的和意义CHAPTER生殖系统炎症概述02生殖系统炎症定义生殖系统炎症分类生殖系统炎症定义及分类引起疼痛和不适引起并发症影响生育030201生殖系统炎症的危害生殖系统炎症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涉及到免疫反应、炎症介质释放等多个方面。
其中免疫反应在炎症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生殖系统炎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发病机制病因03生殖系统炎症病人的护理评估CHAPTER询问患者是否有性生活史、个人卫生习惯、近期是否进行过手术或有过感染性疾病。
了解患者是否有性生活疼痛、阴道分泌物异常、发热等不适症状。
询问患者是否有家族史、过敏史等。
病史采集身体评估进行血常规检查,以了解患者全身情况及感染情况。
根据需要,进行其他相关实验室检查,如尿常规、肝功能等。
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查,以确定病原体类型。
实验室检查0102诊断性检查04生殖系统炎症病人的一般护理CHAPTER增强患者治疗信心鼓励患者表达感受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心理护理指导患者合理饮食鼓励患者多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增加营养摄入注意饮食禁忌饮食护理03药物治疗01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02指导患者缓解疼痛疼痛管理遵医嘱用药观察药物反应定期复查药物治疗与护理05生殖系统炎症病人的特殊护理CHAPTER01020304保持外阴清洁避免过度清洗避免性行为及时就医保持外阴清洁避免不当清洗性行为注意事项及时就医避免不当清洗及时就医指导病人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以免加重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