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铀矿石生物浸出
- 格式:pdf
- 大小:189.07 KB
- 文档页数:3
doi:10.3969/j.issn.1007-7545.2016.05.007铀矿尾渣微生物堆浸试验华国欢,孙占学,李江,刘亚洁(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南昌330013)摘要:采用喷淋量约80 m3/d的间歇性喷淋(喷一天,隔一天再喷)方法对某铀矿微生物堆浸尾渣进行铀的生物浸出,试验持续了49 d,液固比为0.49,尾渣的铀浸出率达到了4.62%,浸出液铀浓度均大于50 mg/L。
该方法有效解决了堆浸后期矿石中残留铀难以浸出且浸出效率低下的问题,提高了单位溶浸液平均铀浸出浓度。
关键词:铀;尾渣;微生物堆浸;间歇性喷淋;喷淋量中图分类号:TL21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7545(2016)05-0000-00Test of Microbial Heap Leaching of Uranium TailingsHUA Guo-huan, SUN Zhan-xue, LI Jiang, LIU Ya-jie(State Key Laboratory Breeding Base of Nuclear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Technology, Nanchang 330013, China)Abstract:Uranium heap leached tailings have been microbial heap leached for 49 days with spray quantity of 80 m3/d and L/S=0.49 by intermittent spraying as one day on and one day off. Uranium leaching rate is 4.62% with uranium concentration in solution of 50 mg/L above. This method effectively addresses difficulty of uranium leaching and low leaching efficiency in later period of heap leaching, and improves uranium concentration in unit leaching solution.Key words:uranium; tailings; microbial heap leaching; intermittent spraying; spray quantity 我国硬岩型铀矿山一般对铀品位低于0.02%的铀矿石尾渣予以丢弃,这造成部分铀资源的浪费,但继续喷淋浸出,又存在浸出效率低下、浸出周期较长、浸出成本较高、经济上不合理等问题[1-3]。
doi:10.3969/j.issn.1007-7545.2012.06.011低品位铀矿石微生物柱浸试验李江,刘亚洁,周谷春,车江华(东华理工大学,江西抚州344000)摘要:对某低品位铀矿石进行了不同喷淋条件的微生物柱浸试验。
结果表明,试验用混合菌群对目标铀矿石具有较强适应性,浸出周期172 d,菌浸期间5%和10%喷淋量条件下渣计平均浸出率分别为87.70%和88.53%,耗酸率分别为5.36%和5.37%。
菌浸阶段采用较大喷淋量可提高浸出率,但液固比会显著增加,综合成本相应提高。
因此,喷淋量的选择应综合考虑铀资源回收率与浸出成本。
关键词:低品位铀矿石;微生物柱浸;喷淋量;浸出率;耗酸率中图分类号:TL21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545(2012)06-0000-00Column Bioleaching of Low-grade Uranium OreLI Jiang, LIU Ya-jie, ZHOU Gu-chun, CHE Jiang-hua(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uzhou 344000, Jiangxi, China)Abstract: Column bioleaching of a low-grade uranium ore with a variety of spraying methods was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ixed culture of acidophilic microorganisms in use have a high adaptation to the uranium minerals, and the average uranium leaching rates are 87.70% and 88.53%, the acid consumption is 5.36% and 5.37% within 172 days, at 5% and 10% spraying condition, respectively. A bigger spray liquid quantity could increase uranium leaching rate at the bioleaching stage, however, the ratio of liquid to solid rises greatly as well, which resulted in a rise of cost for uranium recovery. Therefore, the optimum spray liquid quantity should be confirmed with a consideration of both uranium recovery and leaching cost.Key words: low-grade uranium ore; column bioleaching; spray liquid quantity; leaching rate; acid consumption rate我国铀矿资源相对贫乏,而且铀矿石品位偏低,矿床的矿石品位多数在0.1%~0.3%,占总资源储量的60%,低于0.1%的低品位铀矿石占33%[1]。
铀矿石微生物堆浸技术浅议
铀矿石微生物堆浸技术是一种将微生物应用于铀矿石浸出中的
新技术,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微生物代谢作用使铀矿石元素得到溶解,从而提高铀的浸出率。
该技术具有操作简单、环保节能等优点,在铀矿采选过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铀矿石微生物堆浸技术中,微生物主要包括硫酸化细菌、酸性杆菌和放线菌等,这些微生物可以在铀矿石表面形成生物膜,并通过代谢作用将铀矿石中的铀元素溶解出来。
同时,堆浸技术中还需要控制pH值、氧气含量、温度等因素,以保证微生物的作用效果。
铀矿石微生物堆浸技术相比传统铀矿石浸出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 环境友好。
传统铀矿石浸出技术中,常用氰化物、硫酸等有
毒化学品,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而铀矿石微生物堆浸技术中,微生物代替了有毒化学品,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
2. 能耗低。
传统铀矿石浸出技术中,需要高温、高压等条件,
能耗较高。
而铀矿石微生物堆浸技术中,微生物在常温下工作,能耗大大降低。
3. 操作简单。
铀矿石微生物堆浸技术中,主要是培育适宜微生
物和控制堆浸条件,操作较为简单,不需要高端的设备和技术。
4. 适用范围广。
铀矿石微生物堆浸技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铀矿石,可以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微生物资源上开展研究和应用。
综上所述,铀矿石微生物堆浸技术具有诸多优点,在铀矿采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相关技术,以推
动该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相山铀矿及其伴生稀土资源生物浸出研究
夏庆银;刘龙成;牛玉清;孟运生;谢廷婷;白云龙;罗秉星;张喆安
【期刊名称】《湿法冶金》
【年(卷),期】2024(43)3
【摘要】为了对相山铀矿伴生稀土资源进行有效的经济开发,研究了利用一株全新的具有特异性铀识别能力的微杆菌Microbacterium sp.6-1对相山富稀土铀矿石进行浸出。
结果表明:该株微杆菌可定向附着在含铀矿物表面,高效浸出铀元素及伴生稀土元素。
在30 d内可浸出原岩约81%铀元素和约62%稀土元素,且能进一步富集浸出液中重稀土元素。
研究结果对综合开发铀-稀土伴生矿资源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总页数】6页(P230-235)
【作者】夏庆银;刘龙成;牛玉清;孟运生;谢廷婷;白云龙;罗秉星;张喆安
【作者单位】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F803.21;TL212
【相关文献】
1.江西相山铀矿伴生资源初步调查
2.相山、下庄铀矿田稀土元素特征及示踪研究
3.相山铀矿田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示踪研究
4.相山邹家山铀矿床伴生资源特征分析
5.江西相山铀矿田铀矿物稀土元素特征及富集机制探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某铀矿石柱浸试验浸出剂的配方探讨作者:叶阳田亮尹永朋来源:《当代化工》2020年第06期Discussion on Leaching Agent Formula for Column Leaching Test of A Uranium OreYE Yang, TIAN Liang, YIN Yong-peng(Sino Shaanxi Nuclear Industry Group Geological Survey Co., Ltd.,Xi’an Shaanxi 710100, China)鈾矿地浸开采是集采、选、冶于一体的地下原位采矿工艺,20世纪60年代首先在美国和前苏联得到应用。
地浸采铀技术主要包括酸法地浸、碱法地浸及CO2+O2地浸等。
地浸开采之前,需通过室内浸出试验获取浸出工艺参数。
熊佳丽[1]等研究了硝酸铀酰干法脱硝制备氧化铀工艺研究;邢晓东[2]等研究了不同条件的酸法柱状浸出试验;刘希涛[3]等、王清良[4]等对铀矿石样品进行了酸法和碱法的搅拌浸出和柱状浸出试验;胡鄂明[5]等、张勇[6]等对低品位碳酸盐砂岩型铀矿石进行了搅拌浸出试验研究;王小波[7]等研究了不同水头压力条件下的柱状浸出试验;陈家富[8]研究了不同粒级条件下的柱状浸出试验;李兴华[9]等、李江[10]等针对难浸铀矿石,在不同条件浸出剂中添加了微生物浸铀,研究其浸出效果;张青林[11]等研究了铀矿石CO2+O2浸出方法;王海峰[12]等、王刚[13]等对铀矿床地浸开采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分析。
前人的研究方法主要集中在酸法、碱法、微生物、CO2+O2等方法针对不同种类铀矿石中的浸出效果。
本文针对内蒙古某砂岩型铀矿床在进行地浸开采可行性研究中铀浸出工艺参数的选取,采用了不同条件浸出剂的酸法、碱法浸出试验,已研究其浸出效果,确定其浸出工艺参数。
试验样品为内蒙古某铀矿床水文地质试验钻孔岩心,矿石样品岩性多为细-中砂岩,碎屑物以石英、长石为主,其次是岩屑、云母类矿物。
细菌浸矿因成本低、投资少又无环境污染而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已成为当今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特别是在回收低品位、难处理金属矿方面,细菌浸出具有其独特优势。
在铀矿石浸出工艺中通常采用硫酸浸出,双氧水常被用作氧化剂以达到强化浸出的目的,但由于其费用昂贵、具有腐蚀性等缺点而逐步被别的氧化剂代替。
细菌由于能够氧化黄铁矿产生硫酸,不仅能作氧化剂,还能节省部分硫酸而被广泛研究。
本文针对某硬岩铀矿品位低、浸出率不高、浸出时间长的特点,在我国首次进行了铀矿原地破碎细菌浸出现场试验研究,用细菌代替双氧水作氧化剂进行了强化浸出,取得了良好的试验结果。
一、材料(一)菌种试验所用菌种从铀矿山酸性矿坑水中取得,经过不断筛选、驯化得到。
(二)矿石试验所用矿石的类型为隐爆角砾岩型、花岗岩型和安山岩型,其中隐爆角砾岩型为矿床的主要矿石类型,占矿床总储量的95%以上。
矿石共生组合有铀-黄铁矿、铀-赤铁矿、铀-萤石、铀-方解石、铀-绿泥石等,矿石化学成分见表1。
表1中数据表明,试验所用矿石含有黄铁矿,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对浸出有利;但矿石中F-含量较高,对细菌浸出造成不利影响,应考虑细菌的驯化培养。
二、细菌浸出机理现场扩大试验是用放大的设备和试验规模对小型试验中得到的工艺参数进行考察和验证。
在室内硫酸、双氧水、细菌对比浸出试验所得到的试验结果基础上开展现场试,室内浸出试验结果见表2。
现场试验一方面利用细菌在地表将溶液中的Fe2+氧化为Fe3+;另一方面,利用经过驯化培养的细菌注入矿体,使细菌粘附于矿石微粒上,并氧化矿石中的黄铁矿,产生硫酸高铁和硫酸。
两方面共同作用,从而提高金属铀的浸出率、缩短浸出时间,节省部分硫酸。
现场试验方法是将驯化培养好的菌种与溶浸液一同注入矿体,参与矿石的浸出过程。
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浸出率/%浸出条件液计渣计10g/LH2SO476.9 77.3 10g/LH2SO4+0.4g/LH2O298.7 99.5 10g/LH2SO4+细菌98.2 99.4三、试验方法原地破碎浸出采铀工业试验中,通过计算机模拟,装入适量炸药,采用原地爆破将铀矿石破碎至一定粒度(-150mm粒级约占75%),形成自然矿堆,将含有微生物的溶液喷淋到矿堆顶部,溶液渗入矿堆中,浸出矿石中的金属铀。
铀矿石的细菌浸出试验研究胡凯光,黄仕元,杨金辉,李传乙(南华大学建筑工程与资源环境学院,湖南衡阳 421001)摘要:细菌浸出法是利用某些微生物及其氧化产物溶浸矿石中的有用金属的一种新工艺。
对取自湖南某矿的铀矿石进行了细菌浸出试验,考察了不同浸出剂、浸出时间、矿石粒度、矿石层高度、浸出剂中高铁离子浓度、等因素对铀浸出率的影响,并进行了扩大试验。
结果表明,利用细菌浸出法可提高铀的浸出率,降低酸耗。
关键词:细菌;浸出;铀中图分类号:T F 18;T L 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617(2003)02-0085-04收稿日期:2002-10-21作者简介:胡凯光,1964-,男,湖南宁乡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细菌冶金、地浸工艺研究。
细菌浸出已成功地应用于低品位矿石、难处理矿石的堆浸、槽浸、地浸生产中。
早在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埃利奥特湖地区的一些矿山就进行了应用细菌地浸铀的研究[1],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西班牙[2]、俄罗斯[3]、日本[4]等也相继开展了细菌浸出的研究,并成功地把细菌浸出技术应用于铀、金、铜等矿石的处理及废水处理中。
湖南某铀矿山是我国最早利用细菌浸出技术的矿山。
1965-1971年间,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和核工业原五所在该矿山用酸和细菌开展了表外矿石的堆浸研究[5],90年代初,核工业铀矿开采研究所对该矿山铀矿石进行了室内细菌浸出试验,并对该矿山某采场低品位矿石原地破碎细菌浸出进行了研究,采用富含浸矿细菌的矿坑水进行了留矿淋浸工业性试验[6]。
在国外,开展铀矿石细菌浸出的矿山很多,但最为成功、经济效益明显的是加拿大埃利奥特湖地区的一些矿山。
国内也有一些铀矿山开展了铀矿石细菌浸出研究工作。
1 细菌浸出原理细菌氧化浸出要求矿石中含有黄铁矿,黄铁矿被氧化后产生硫酸和硫酸铁,硫酸溶解含铀酰离子的铀矿物,硫酸铁使UO 2氧化成U O 2+2。
在浸矿细菌、氧、水存在条件下,黄铁矿将会有如下反应:FeS 2+7O 2+2H 2O(细菌) 2FeSO 4+2H 2SO 4;硫酸亚铁被氧化成硫酸铁:4FeSO 4+2H 2SO4细菌 2Fe 2(SO 4)3+2H 2O;硫酸铁将四价铀氧化成六价铀:2UO 2+2Fe 2(SO 4)3 2UO 2SO 4+4FeSO 4。
相山铀矿微生物浸出试验及机理初步探讨相山铀矿是我国重要的铀矿资源之一,开发利用该矿产对我国核能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相山铀矿中的铀矿石存在着较高的浸出率和低的浸出效率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该矿产的开发利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相山铀矿的微生物浸出试验,并初步探讨了其机理。
首先,我们从相山铀矿中分离出一株具有铀浸出能力的微生物,并将其培养繁殖。
然后,我们将这株微生物与相山铀矿进行接触,观察并分析其浸出效果。
结果显示,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浸出作用,相山铀矿中的铀浸出率明显提高,浸出效率也有所增加。
为了进一步探讨微生物浸出的机理,我们对相山铀矿中的微生物进行了形态观察和分子生物学分析。
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我们发现这株微生物表面具有一层颗粒状物质,推测可能是微生物通过分泌物质与铀矿石发生作用。
通过分子生物学分析,我们发现这株微生物属于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其基因组中可能含有一些与铀浸出相关的基因。
基于以上观察和分析,我们初步推测相山铀矿微生物浸出的机理可能是微生物通过分泌物质与铀矿石发生作用,进而促进铀的溶解和浸出。
这些分泌物质可能包括有机酸、胞外多糖和酶等,它们可以与铀矿石表面的铀离子形成络合物,使其溶解出来。
此外,微生物本身可能还具有一些特殊的酶系统,能够将铀矿石中的铀离子还原成可溶性的铀化合物。
然而,目前我们对微生物浸出机理的认识还非常有限,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和完善这一初步推测。
未来的研究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进一步分析分泌物质的组成和作用机制,探究微生物与铀离子的相互作用过程,以及研究微生物浸出过程中的条件和影响因素等。
总之,相山铀矿微生物浸出试验为解决相山铀矿开发利用中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通过进一步研究微生物浸出机理,有望为相山铀矿的高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其他铀矿的开发利用提供借鉴。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新疆某铀矿石浸出性能探索性试验研究吴黎武;吉宏斌;王清良;曹振;胡鄂明;李乾【期刊名称】《铀矿冶》【年(卷),期】2013(032)003【摘要】对新疆某铀矿床钻孔取样,进行矿物学研究和室内酸法搅拌浸出、柱浸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矿样中黄铁矿及钙、镁和CO2质量分数均较高,矿石中的铀主要以四价形式存在,浸出时,需要加入氧化剂,且酸耗较高;采用硫酸加氧化剂,搅拌浸出和柱浸的铀浸出率均超过85%,酸耗大于10%.此研究结果对该铀矿床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总页数】5页(P133-137)【作者】吴黎武;吉宏斌;王清良;曹振;胡鄂明;李乾【作者单位】新疆中核天山铀业有限公司,新疆伊宁835000;新疆中核天山铀业有限公司,新疆伊宁835000;南华大学核资源工程学院,湖南衡阳421001;新疆中核天山铀业有限公司,新疆伊宁835000;南华大学核资源工程学院,湖南衡阳421001;南华大学核资源工程学院,湖南衡阳421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L212.12【相关文献】1.新疆某铀矿石浸出试验 [J], 胡凯光;王清良;谭亚辉;王海峰;史文革;杨金辉;胡鄂明2.外加硫源细菌浸出高酸耗铀矿石探索性试验研究 [J], 孟运生;郑英;刘辉;程浩;周磊;刘超;樊保团;李建华3.西北某铀矿山铀矿石浸出性能室内试验研究 [J], 刘希涛;孙静;史文革;李广悦;丁德馨4.含硫-碳酸盐铀矿石中铀、黄铁矿综合浸出试验研究 [J], 李昊;胡凯光;马晋芳;周文;舒倪楚庭;吴程瑞5.新疆蒙其古尔矿床铀矿石CO_(2)+O_(2)中性浸出试验 [J], Fiaz Asghar;周义朋;孙占学;黎广荣;徐玲玲;赵凯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