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教案:第3章 第3节 课时2 乙酸 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18.50 KB
- 文档页数:10
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第2课时 乙酸1.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①CH 3CHCH 2+Br 2――→CCl 4CH 3CHBrCH 2Br ②CH 3CH 2OH ――→浓H 2SO 4△CH 2CH 2↑+H 2O ③CH 3COOH +CH 3CH 2OH ――→浓H 2SO 4△ CH 3COOCH 2CH 3+H 2O④C 6H 6+HNO 3――→浓H 2SO 4△C 6H 5NO 2+H 2O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D .②④2.实验室用乙酸、乙醇、浓H 2SO 4制取乙酸乙酯,加热蒸馏后,在饱和Na 2CO 3溶液上面得到无色油状液体,当振荡混合时,有气泡产生,原因是( )A .产品中有被蒸馏出的H 2SO 4B .有部分未反应的乙醇被蒸馏出来C .有部分未反应的乙酸被蒸馏出来D .有部分乙醇跟浓H 2SO 4作用生成乙烯3.酯化反应是有机化学中的一类重要反应,下列对酯化反应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酯化反应的反应物之一肯定是醇 B .酯化反应一般需要脱水 C .酯化反应是有限度的D .酯化反应一般需要催化剂4.将1 mol 乙醇(其中的氧用18O 标记)在浓硫酸存在条件下与足量乙酸充分反应。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生成的乙酸乙酯中含有18OB .生成的水分子中含有18OC .可能生成88 g 乙酸乙酯D .不可能生成90 g 乙酸乙酯 5.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A .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加入乙醇和浓硫酸,使乙酸全部转化为乙酸乙酯B .混入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可用饱和Na 2CO 3溶液除去C .除去CO 2中的少量SO 2:通过盛有饱和NaHCO 3溶液的洗气瓶D .提取溶解在水中的少量碘:加入CCl 4,振荡,静置,分层后,取出有机层再分离6.取某一元醇13.00 g 跟乙酸混合后,加入浓硫酸并加热,若反应完毕时,制得乙酸某酯15.80 g ,回收该一元醇1.40 g ,则该一元醇是( )A .C 7H 15OHB .C 6H 13OH C .C 5H 11OHD .C 2H 5OH7)A.①② 8.(双选题)某有机物X 能发生水解反应,水解产物为Y 和Z 。
第2课时乙酸[学习目标定位] 1.会写乙酸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知道乙酸的官能团是—COOH。
2.知道乙酸具有酸的通性,并知道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会写乙酸与Na、NaOH、Na2CO3、NaH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了解酯化反应的概念,会写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知道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时是乙酸脱去—OH、乙醇脱去—OH上的H 而结合成水,其余部分结合成乙酸乙酯。
1.写出下列各步转化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乙酸俗称________,有________刺激性气味的________色液体,纯净的乙酸在温度低于16.6 ℃时凝结成类似冰一样的晶体,所以纯净的乙酸又称为______,乙酸易溶于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写出乙酸参加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乙酸可与活泼金属(如钠)反应放出氢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与碱反应,如与Ca(OH)2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与碱性氧化物反应,如与CuO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与某些盐反应,如与CaCO3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一认识乙酸的酸性[探究活动]1.乙酸分子结构分子式:____________;结构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官能团:羧基(—COOH)。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乙醇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探究,学会由事物的表象解析事物的本质、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探究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2.结合生活经验和化学实验了解乙酸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3.通过乙酸结构、性质的学习,学生进一步了解官能团对有机物的性质的重要影响。
建立“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的学习模式。
4.学生能用已知的知识解释见有机物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1.运用咏酒的诗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对比、归纳、推理能力以及探究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生活实际,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增强学习化学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乙醇的结构,乙醇的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
2.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
教学难点1.学生建立乙醇的立体结构模型,并能从结构角度初步认识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
2.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从结构角度认识乙酸的酯化反应。
三、教学方法演示法、启发法、实验探究法四、课时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1课时导入以“酒”为话题展开讨论,简单介绍中国古代和酒有关的诗句及酒文化;再从现在社会中常见的几类酒对其中的酒精含量展开讨论,从而对酒精有一定的了解。
现在社会酒的品种有很多,有啤酒、葡萄酒、黄酒、白酒,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都含有酒精,只是含酒精量不同而已。
(介绍不同品种的酒含酒精量,酒的度数指体积分数)【过渡】从刚才的诗歌和几类酒的认识,我们对酒有了一定的认识。
酒是多种化学成分的混合物,酒精是其中主要成分,酒精的学名是乙醇。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一种有机物。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乙醇的物理性质。
【引导学生总结回答】(1)颜色:无色透明(2)气味:特殊香味(3)状态:液体(4)挥发性:易挥发(沸点比较低,只有78.5℃)(5)密度:比水小(密度为0.789g/cm3)(6)溶解性:跟水可以任意比互溶,本身也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溶剂。
高一化学乙酸教学设计【教材内容】新人教版必修二第三章第三节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有机物第二课时乙酸。
【教材分析】乙酸在生活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有机物,既是一种重要调料,又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体现了乙酸的重要社会价值。
从教材整体上看,作为羧酸的代表物,掌握好乙酸的结构和性质,不仅是学习乙醇的巩固、延伸和拓展,也是学好酯类化合物的基础,更为选修五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因此存在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分析】对学生而言,在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乙酸是一种酸,能解离出H+。
在有机物方面,学生已学习了烷烃、乙烯、苯和乙醇的基本知识,对有机物的结构及化学性质之间的联系有一定认识,了解了常见的有机反应类型,并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为深入学习乙酸的结构、特性和用途奠定了基础。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说出乙酸的基本物理性质,2、知道并会写出乙酸的官能团,了解其对酸类物质的影响,了解乙酸酯化反应原理并会写出酯化反应的方程式,能够复述酯化反应实验的步骤及作用。
3、了解一些乙酸在生活、生产中的作用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展示乙酸的模型及实物,进一步认识乙酸的分子结构和物理性质。
2、采用复习回顾法学习乙酸的酸性。
3、采用生活情境引入、设疑、实验探究学习乙酸的酯化反应,明确酯化反应的本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乙酸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了解有机物跟日常生活和生产的紧密联系,渗透化学重要性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重点: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难点:乙酸的酯化反应原理【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的一个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引导,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特点,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学生实验、问题讨论、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和教师讲解等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脑想”“动手做”“动口说”的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学法】(1)根据生活经验和指导阅读,获取乙酸的物理性质。
(2)根据实验探究乙酸的性质(3)通过图片了解乙酸的用途,通过视频了解醋的制作过程。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说课乐山师范学院化学学院09级化学xxx 各位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来自化学学院09化学班的xxx。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的第2课时——乙酸,我将从以下七个方面对该课题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1).乙酸既是羧酸类物质的代表物,又是很重要的烃的含氧衍生物,它和我们的生活生产实际密切相关,知识性强,趣味性强。
(2).本节的学习,是烃类以及醇知识的巩固、延续和发展,为学生学习选修有机化学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学生可以从生活经验中获得有关乙酸的感性知识,并且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烃和烃的衍生物,对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的确定、官能团与化学性质的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具备一定的探究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的条件通过初中和高中阶段的训练,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然而,独立分析问题,逻辑推理和概括能力还较薄弱。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乙酸的探究实验了解乙酸的分子结构及其官能团特点,掌握主要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初步掌握酯化反应。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设计、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与合作精神,通过酯化反应过程的分析、推理,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从宏观到微观、从实践到理论的自然科学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运用实验、模型、多媒体等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2)通过对乙酸酸性、酯化反应原理的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认识化学与人类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基于本节课内容,我将教学重点定为:教学重点:乙酸的结构和化学性质教学难点:酯化反应的原理五.教学策略本节课采用“问题、探究、观察、交流与实验、多媒体”相结合教学方法六.教学过程结合以上分析,我制定了以下6个教学环节: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通过食醋解酒的视频引出本节课内容—乙酸,在学生观看视频后启发式提问,学生产生食醋为什么能解酒的疑问,在利用多媒体展示食醋的商标,学生初步认识到食醋的只要成分是乙酸,为后面乙酸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学习做铺垫。
课时2 乙酸
1.初步掌握乙酸的分子结构。
2.掌握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等化学性质,理解酯化反应的概念和原理。
(重难点)
3.从官能团角度,解释不同类型有机物性质不同的原因。
(重点)
[基础·初探]
1.乙酸的组成及结构
2.乙酸的物理性质
3.乙酸的化学性质
(1)弱酸性
乙酸是一元弱酸,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CH3COOH CH3COO-+H+,其酸性比H2CO3强,具有酸的通性。
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与活泼金属、一些金属氧化物、碱、一些盐反应。
写出乙酸发生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与Zn反应:2CH3COOH+Zn―→(CH3COO)2Zn+H2↑。
②与NaOH反应:CH3COOH+NaOH―→CH3COONa+H2O。
③与CaCO3反应:CaCO3+2CH3COOH―→(CH3COO)2Ca+CO2↑+H2O
④与CuO反应:CuO+2CH3COOH―→(CH3COO)2Cu+H2O。
(2)酯化反应
①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方程式为
②酯化反应
a.概念:酸与醇反应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b.特点:是可逆反应,反应进行得比较缓慢。
4.酯类
(1)酯类的一般通式可写为,官能团为。
(2)低级酯:乙酸乙酯,密度比水的小,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可用作香料和溶剂。
[探究·升华]
[思考探究]
探究1 乙酸、乙醇、H2O、H2CO3中羟基的活泼性实验探究
(1)给四种物质编号:①HOH,②,
③,④。
(2)设计实验
(3)实验结论:乙醇、水、碳酸、乙酸中羟基氢的活泼性依次增强。
探究2 乙酸与乙醇酯化反应实验探究
(1)实验步骤
①反应液的混合:在试管中先加3 mL乙醇,然后边振荡试管边加入2 mL 浓H2SO4和2 mL乙酸。
②用酒精灯缓慢加热,观察现象。
(2)实验现象
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有透明的油状液体生成,且能闻到香味。
(3)实验结论: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能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
(4)实验问题探究
①酯化反应的实验中,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浓硫酸起催化剂和吸水剂的作用。
②试管中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