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2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2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生活中两种常有的有机物》●生活中两种常有的有机物乙醇教课方案●教材剖析及教材办理《生活中两种常有的有机物》是新课标人教版一般高中化学必修 2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三节的内容,本节内容选用了乙醇和乙酸这两个生活中典型的有机物,并对乙醇和乙酸的构成、构造、主要性质以及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本节内容分 2 课时,第 1 课时介绍生活中常有的有机物——乙醇。
在初中化学中,只简单介绍了乙醇的用途,没有从构成和构造角度认识其性质、存在和用途。
乙醇是学生比较熟习的物质,又是典型的烃的含氧衍生物,所以,乙醇的构造和性质是本节的要点。
经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成立起官团对有机物性质的重要影响,建立“(构成)构造→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为此后学习其余的烃的衍生物打下优异的基础。
本课时实验内容许多,经过实验能培育学生的研究能力、操作能力、察看能力、剖析能力等。
为了使教课拥有更强的逻辑性,对教材处理以下:先联系生活及展现酒精灯,小结出乙醇的物理性质,依据乙醇的分子式猜想乙醇的构造,并经过实验考证乙醇的构造,构造决定性质,再学习乙醇的性质,并联系生活中的例子加深对性质的学习。
第 2 课时介绍乙酸,包括乙酸的分子构造特色、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乙酸的用途等,乙酸的构造和性质是本课时的教课要点,特别是酯化反响的特色是要点难点。
经过联系生活引出乙酸,学习乙酸的构造,再学习其性质,要点剖析酯化反响。
●教课模式与学习方式设计在学生初中知识的基础上,突出从烃到烃的衍生物的构造变化,重申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在学生的脑筋中逐渐成立烃基与官能团地点关系等立体构造模型,帮助学生打好进一步学习的方法论基础,同时鼓舞学生用学习到的知识解说常有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我设计的教课模式和学习方式以下:1、实验法:充足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经过设计问题,实验研究,展现获得知识的过程,按“疑问→实验→思虑→指引→得出结论→应用”的模式进行教课,从而调换学生的内在动力,促进学生主动去研究知识; 2、情形激学法:创建问题的境界(酒精汽油的推行、饮酒脸红、酒后驾驶的查验等),激发学习兴趣,调换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在境界中主动研究科学的奇妙。
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第二课时乙酸教案【背景与教材分析】本案例是以《高中化学必修二》中的第三章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中课堂教学的两个情景为背景设计的,分别是学生合作拼装乙酸的球棍模型和学生分组合作验证乙酸的酸性。
我们崇义中学是省重点学校,我是一名刚参加工作一年的年青老师。
该节课是一节公开课,高一(10)班的学生都比较活泼,化学基础较好,能够积极踊跃地参与进来,为师生互动营造了非常良好的氛围。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经验和化学实验了解乙酸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2、通过乙酸结构、性质的学习,学生进一步了解官能团对有机物的性质的重要影响。
3、学生能用已知的知识解释见有机物的性质。
重点: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难点:从结构角度认识乙酸的酯化反应教具:多媒体、乙酸、冰醋酸、球棍模型、镁带、NaHCO3粉末、乙酸溶液、石蕊、教学过程:[引入]糖醋鱼,松鼠桂鱼,香甜可口,酸酸的,看得人直流口水,你知道他们的美味离不开一种重要的调料,是什么吗?[多媒体展示课题]《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乙酸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物质,我们常用的调味品食醋,其主要成分就是乙酸,因此乙酸又叫醋酸,普通醋含醋酸3%~5%,山西陈醋含醋酸7%。
[自主学习]观察乙酸(颜色、状态、气味),并总结乙酸的物理性质。
[多媒体]一.乙酸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无色液体气味: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沸点:117.9℃(低,易挥发)熔点:16.6℃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等溶剂[思维延伸]温度低于熔点时,无水乙酸凝结成像冰一样的晶体。
无水乙酸又称为冰醋酸。
[过渡]刚才我们已经了解了乙酸的一些外观特征,那么乙酸分子的内部结构又是怎么样的呢?我们来看看乙酸分子的结构模型。
[多媒体] 学生观察乙酸分子的模型。
[学生活动]书写乙酸的结构式、结构简式、分子式。
[多媒体]二、乙酸的分子组成与结构:分子式: C2H 4 O2官能团:羧基(—COOH)对乙酸的结构进行简单分析。
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知识梳理一、官能团的概念决定有机化合物的化学特殊性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官能团。
二、乙醇的分子结构和性质1.分子结构分子式:C 2H 6O ;结构式:结构简式:CH 3CH 2OH 或C 2H 5OH2.物理性质乙醇俗称酒精,它是无色透明、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
它比水轻,沸点为78.5 ℃,易挥发。
它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能溶解多种无机化合物和有机物,是优良的有机溶剂 。
3.化学性质(1)乙醇与钠反应2CH 3CH 2—OH+2Na −→−2CH 3CH 2ONa+H 2↑ (2)乙醇的氧化反应①燃烧:C 2H 5OH+3O 2−−→−点燃2CO 2+3H 2O ②催化氧化:2CH 3CH 2OH+O 2CH 3CHO+2H 2O 三、乙酸的分子结构和性质1.物理性质乙酸是一种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沸点是117.9 ℃,熔点是16.6 ℃。
温度低于16.6 ℃时,乙酸凝结成冰状晶体 ,又叫冰醋酸。
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等。
2.结构乙酸的分子式为C 2H 4O 2,结构简式为CH 3COOH ,官能团叫羧基。
是一个整体,具备酸的特有性质。
3.化学性质(1)弱酸性: CH 3COOHCH 3COO -+H +乙酸是一种有机弱酸,但酸性比碳酸强,具有酸的通性。
①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②可与活泼金属反应,如与Mg 的反应2CH 3COOH+Mg(CH 3COO)2Mg+H 2↑。
③可与CaCO 3反应:2CH 3COOH+CaCO 3(CH 3COO)2Ca+CO 2↑+H 2O ④可与Mg(OH)2反应:2CH 3COOH+Mg(OH)2(CH 3COO)2Mg+2H 2O ⑤可与Cu(OH)2反应:2CH 3COOH+Cu(OH)2(CH 3COO)2Cu+2H 2O(2)酯化反应:在浓硫酸存在并加热的条件下,乙酸和乙醇发生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酯化反应:酸(羧酸或无机含氧酸)和醇起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醇)【课标要求】知识与技能要求:(1)了解乙醇分子的结构,了解羟基的结构特征。
(2)了解乙醇的化学性质(跟钠等金属反应、催化氧化、消去反应)过程与方法要求(1)通过乙醇结构的学习,提高根据有机物结构分析有机物性质的能力。
(2)通过乙醇的化学性质跟乙醇分子结构的关系的学习,提高分析有机物结构跟有机物性质的分析研究能力。
(3)通过乙醇的催化氧化的学习,加深理解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机理的认识。
情感与价值观要求:乙醇的性质由乙醇的结构,从中理解事物的因果关系。
通过乙醇不同条件下的脱水方式的差异的学习,加深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的影响的认识,培养具体事物要具体分析的思想观念。
【教学重点】乙醇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设计】[创设学习情景]1、白日放歌须纵,青春作伴好还乡。
2、明月几时有,把问青天。
3、借问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古往今来无数咏叹酒的诗篇都证明酒是一种奇特而富有魅力的饮料。
那么你知道酒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其性质知多少?[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66页第二自然段,归纳总结乙醇的物理性质。
一、乙醇的物理性质:[探究练习]某有机物中只含C、H、O三种元素,其蒸气的是同温同压下氢气的23倍,2.3g该物质完全燃烧后生成0.1mol二氧化碳和27g 水,求该化合物的分子式。
[问题探究]根据C、H、O三种元素在有机物中的价键特征,你能否推测乙醇具有的可能的结构简式?1、可能的结构简式:2、可能的结构简式:[实验探究1]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乙醇分子可能是哪一种结构?(参考教材第66页实验3-2)[归纳小结1]二、乙醇的分子结构结构式:结构简式:三、乙醇的化学性质1、乙醇能与金属钠(活泼的金属)反应:[思考与交流]比较前面做过的水与钠反应的实验,并完成下表。
2、乙醇的氧化反应(1)乙醇燃烧化学反应方程式:[思考]在乙醇的燃烧反应中乙醇被氧化,若条件改变,有催化剂铜或银参加,产物还是二氧化碳和水吗?[实验探究2]教材第68页实验3-3[归纳小结2](2)乙醇的催化氧化化学反应方程式:[知识拓展1](3)乙醇还可以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被直接氧化成乙酸。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认识有机物分类,官能团,醇的结构以及性质;2.认识羧基和酸的性质知识点一.官能团以及烃的衍生物1.烃的衍生物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而生成的一系列化合物称为烃的衍生物。
如:乙醇可看成是乙烷的衍生物、一氯甲烷可看成是甲烷的衍生物。
2.官能团决定有机化合物的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官能团。
如:知识点二.乙醇1.物理性质2.分子结构3.化学性质(1)与钠的反应①实验步骤:在盛有少量无水乙醇的试管中,加入一小块新切的、用滤纸擦干表面煤油的金属钠,在试管口迅速塞上配有医用注射针头的单孔塞,用小试管倒扣在针头之上,收集并验纯气体;然后点燃,并把一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片刻在烧杯壁上出现液滴后,迅速倒转烧杯,向烧杯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观察实验现象。
②实验现象:钠粒开始沉于无水乙醇底部,不熔成闪亮的小球,也不发出响声,反应缓慢。
产生的气体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火焰呈淡蓝色,倒扣在火焰上方的干燥烧杯内壁有水珠产生。
③检验产物: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
向烧杯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无明显现象。
④结论:有碱性物质及氢气生成,无CO2生成。
化学方程式为2Na+2CH3CH2OH―→2CH3CH2ONa+H2↑。
(2)氧化反应①燃烧化学方程式:C 2H 6O +3O 2――→点燃2CO 2+3H 2O 现象: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
应用:是一种优良的燃料。
②催化氧化在空气中灼烧过呈黑色的铜丝表面变红,试管中的液体有刺激性气味乙醇可被酸性KMnO 4溶液或酸性K 2Cr 2O 7溶液氧化,被直接氧化成乙酸。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一、教学设计
在初中化学中,只简单地介绍了乙醇和乙酸的用途,没有从组成和结构角度认识其性质、存在和用途。
乙醇和乙酸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用品,又是典型的烃的衍生物,从这两种衍生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出发,可以让学生知道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重要影响,建立“(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
教学设计中,在学生初中知识的基础上,突出从烃到烃的衍生物的结构变化,强调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在学生的头脑中逐步建立烃基与官能团位置关系等立体结构模型,帮助学生打好进一步学习的方法论基础,同时鼓励学生用学习到的知识解释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本节教学重点:官能团的概念、乙醇、乙酸的组成、乙醇的取代反应与氧化反应、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
本节教学难点:使学生建立乙醇和乙酸分子的立体结构模型,并能从结构角度初步认识乙醇的氧化、乙酸的酯化两个重要反应。
1.教学模式设计
乙醇、乙酸教学模式设计是各类公开或观摩课经常选用的内容,具有很丰富的素材来源可参考,在新课程中,乙醇、乙酸的教学模式也将是重点开发的领域。
【教学设计Ⅰ】
合作教学模式(乙酸为例):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注意组间的水平接近,组内水平有差异,使小组探究和讨论能顺利开展起来。
提出问题:怎么证明食醋中含有醋酸?→小组设计→组内讨论、组间质疑→探究乙酸酸性实验→实验乙酸的酯化反应→分析乙酸的结构和酯化反应发生时断键的位置→讨论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影响→讨论乙酸在生活中的妙用。
【教学设计Ⅱ】
探究教学模式(乙醇为例)
观察、归纳和总结乙醇的物理性质→完成探究实验:乙醇与金属钠、乙醇与氧气的反应→ 总结实验现象→分析乙醇结构→认识乙醇性质、书写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讨论或网上查阅乙醇的用途→ 调查酗酒造成的社会危害,强化责任意识。
【教学设计Ⅲ】
探究教学模式(乙醇为例)。
提出问题:观察乙醇的物理性质→回忆乙醇的组成→讨论乙醇分子中原子的连接情况,
提出假设①CH
3OCH
3
;假设②CH
3
CH
2
OH→讨论两种假设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必要时教师从键
的类型和连接情况点拨)→实验验证: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进一步假设乙醇发生氧化反应时的断键方式→实验验证:乙醇的氧化反应→ 总结乙醇的结构和性质→课后活动①小论文:调查酗酒造成的社会不安定因素,你的建议,课后活动;②课本剧,酒后驾车,课后活动;
③辩论赛,公款消费与中国酒文化。
虽然上述每种模式各有特点,但都强调学生在课堂内外的参与程度,要特别注意学生的生活背景、兴趣和认知水平。
例如,【教学设计Ⅲ】是假说法在教学中的应用,要求学生基础扎实、综合素质好,并在教师组织引导下发挥学生的水平优势,提高探究教学的质量。
2.教学策略设计
本节可能用到的策略主要有:
(1)课时划分:乙醇1课时、乙酸1课时。
(2)问题创设:生活图片或录像、实践活动:认识酒和醋;化学史:酒和醋的历史;小实验:食物发酵、自酿米酒;调查:参观啤酒厂。
(3)内容呈现:观察样本、探究实验、图表、图片、乙醇、乙酸结构模型或多媒体动画等。
(4)方法手段:讲授、学生制作与实验、小组合作、参观、调查、实验条件控制、类比、归纳、假说、模型、讨论、科学抽象等。
(5)评价反馈:纸笔测试、小论文、展板、班级手抄报、辩论赛、生活知识抢答赛等。
二、活动建议
【实验3-2】所取的金属钠颗粒要大些,实验前吸干钠表面的煤油;也可以在表面皿中进行反应,表面皿上盖一干燥的玻璃片,放在实物投影台上,以便于学生观察对比。
【实验3-4】可以将吸收装置改为导管连接干燥管,干燥管下端插入液面以下防止倒吸,在饱和碳酸钠中加几滴酚酞,便于观察。
【科学探究】
(1)课题要求:设计实验,比较醋酸与碳酸的酸性强弱。
(2)具体设计:大理石与醋酸反应、碱面与醋酸反应。
(3)实验信息的收集和处理:
实验材料要易得,从气体的产生、固体的消失等实验现象收集信息,也可以做一个表格,比较碳酸和醋酸的性质,加深对弱酸的理解。
(4)其他建议:
① 根据学校的情况,可以补充乙酸酸性的其他实验。
如乙酸与金属、乙酸与金属氧化物、乙酸与碱的反应等。
② 乙醇的消去反应实验,可作为课外活动或研究性学习的内容,由学生选择完成。
三、问题交流
1.乙醇的氧化反应
从乙醇的结构分析C、H、O原子形成的C—H、C—O、O—H键的多种断裂组合,讨论乙醇可能的性质;这些内容可以指导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拓展学习。
2.乙酸的酯化反应
乙醇与乙酸反应的断键方式,可能会引起学生的讨论,教师要注意从取代反应和188O同位素的示踪反应,说明酯化反应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