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肝硬化合并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足的护理
- 格式:pdf
- 大小:92.11 KB
- 文档页数:1
2024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试题真题题库姓名:________得分:________二、单选题(每题2分)1.以下哪种护理干预措施可预防褥疮?A.定期翻身B.保湿皮肤C.使用减压床垫D.以上所有答案:D解析:所有这些措施都有助于预防褥疮。
2.以下哪种护士行为体现了跨专业合作?A.与医生讨论患者的治疗方案B.指导患者如何使用呼吸器C.为患者提供术后护理D.记录患者的病历答案:A解析:与医生讨论治疗方案体现了护士与其他医疗保健专业人员之间的跨专业合作。
3.护士在为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发现患者口腔黏膜有溃疡,应首先采取哪项措施?A.给予止痛药B.涂抹抗菌药物C.口服维生素D.进食软食答案:B解析:口腔黏膜溃疡可能由感染引起,应首先涂抹抗菌药物以预防感染扩散。
4.患者因肝硬化合并腹水入院,护士在为其进行腹部护理时,应特别注意?A.腹部的保暖B.腹水的量及性质C.腹部皮肤的完整性D.腹部按摩的频率答案:B解析:肝硬化合并腹水的患者,腹水的量和性质对于病情的判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护士在为患者进行腹部护理时,应特别注意观察腹水的量及性质,及时记录并报告给医生,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5.关于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下列哪项措施是错误的?A.保持呼吸道通畅B.迅速控制惊厥发作C.高热时立即用酒精擦浴降温D.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答案:C解析:小儿高热惊厥时,应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控制惊厥发作,并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
在高热时,不宜立即用酒精擦浴降温,因为酒精擦浴可能刺激皮肤,加重惊厥。
应采用温水擦浴或药物降温等安全有效的方法。
6.关于无菌技术操作,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操作者需戴无菌手套B.操作区域应清洁干燥C.操作过程中可以跨越无菌区D.无菌物品应存放在无菌容器内答案:C解析:无菌技术操作中,必须保持无菌区域的无菌状态,严禁跨越无菌区,以防污染。
7.护士在为患者进行导尿术时,发现尿液浑浊并有异味,应首先考虑哪种情况?A.尿路感染B.尿路结石C.肾功能不全D.尿道损伤答案:A解析:尿液浑浊并有异味通常是尿路感染的表现。
一例肝硬化患者的护理[模版]第一篇:一例肝硬化患者的护理[模版]护理临床实习报告姓名:专业:班级:学号:实习医院:一例肝硬化患者的护理(一)护理评估 1.患者的一般情况姓名:性别:女年龄:70岁民族:汉族婚姻:已婚文化程度:初中职业:退休入院时间:2012-12-15 2.健康史:现病史:患者于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饭后加重,平卧位可稍缓解,伴下腹间断胀痛,伴双下肢浮肿,伴小便量减少,无发热,无恶心呕吐,无呕血黑便,就诊于我院门诊,行超声检查示“肝硬化”,收入我科。
病来饮食睡眠差,小便量减少,大便正常,体重无明显下降。
既往史:既往肝硬化6年余,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否认外伤史,否认手术史。
过敏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
身体状况:查体:体温:36.5℃ 脉搏:76次/分血压:130/78mmHg 一般情况: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自主体位,意识清楚,查体合作。
腹部:腹部膨隆,无腹肌紧张,下腹轻压无压痛,伴轻度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未及包块,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无亢进。
脊柱及四肢:发育正常无畸形,生理完全存在,双下肢轻度水肿。
辅助检查:腹部B超(2012-12-13于我院):肝脏体积缩小,失去正常形态,肝表面高低不平,肝实质回声增粗不均质,肝静脉管腔窄细,走行僵直,胆囊壁增厚水肿,不光滑,沿壁可见强回声光点,脾脏增大,肝周、脾周、下腹可见大量液性暗区,下腹液深约60mm。
诊断意见:肝硬化;胆囊壁增厚水肿,胆囊附壁结晶;脾肿大;腹腔积液。
心脏超声(2012-10-23于天津市三潭医院)示:主动脉硬化;左室舒张功能轻度减低;二尖瓣返流(轻度);左室游离腱索。
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实验室检查静脉血:凝血酶原时间[PT]↑;IWR[INR]↑;凝血酶原百分活度[PT%]↓;纤维蛋白原[FIB]↓。
静脉血:钾危急;氯化物;钙↑;白蛋白↓;球蛋白↑;谷草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葡萄糖↓;阴离子隙↓;白球比↓。
糖尿病足的护理论文篇一:糖尿病足护理论文糖尿病足的护理【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患者的早期预防与干预及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降低因糖尿病足部溃疡,坏死导致截肢的有效性。
方法:对11例糖尿病足患者均采用控制血糖,抗感染治疗,局部治疗,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治疗,饮食治疗,健康教育等。
结果:治愈率高,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费用低,患者复发率降低。
结论:指导患者做好自我足部护理,减少和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生率,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1]。
【关键词】糖尿病足;护理1 生活护理指导1.1 选择合适的鞋子和袜子软皮的皮鞋、运动鞋是[2]最理想的,鞋型应尽可能选择方头,要保证鞋与足相比较宽且有一定的抗击外力的作用。
不要穿高跟、尖头、硬皮以及塑料的鞋子。
要常常检查鞋内部可能存在的异物,选择的袜子要既透气又吸汗(全棉之类),不要穿有补丁的棉袜和鞋子,以免受力不均,影响血液循环,并且要求常常换洗。
1.2 正确的洗脚和保护脚为保护足部卫生,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天洗脚。
洗脚前最好用手或温度计测量水温,因为糖尿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足部神经病变,所以对温度的感觉能力下降。
温度一般为40°c 左右为宜。
可一边泡脚一边加入温水,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以15-20分钟为宜。
洗完脚要用软毛巾将脚擦干。
秋冬季节足部宜干裂时可使用适量润肤霜。
冬季禁忌用热水袋取暖,不能用烘烤器直接贴患者足部,以防烫伤和水泡发生。
每日进行足部检查,若有皮肤皲裂湿冷,肤色变化,感觉缺失,或局部红肿热痛等,都可能提示已经发生足部病变,应尽早到医院就诊。
2 饮食护理2.1 正确合理的饮食是控制血糖的基础。
让患者参与治疗使患者了解饮食治疗的重要性,指导患者定时、定量,吃低盐低脂,低蛋白,营养丰富宜消化食物,饥饿时可增加一些含糖量低的水果蔬菜如:西红柿,黄瓜等。
2.2 合理用药物有效控制血糖:糖尿病足的发生与发展与血糖密切相关。
持续过高的血糖导致患者发生血管及周围神经病变,是导致急慢性并发症和糖尿病足的主要根源。
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的健康指导【关键词】糖尿病肝硬化护理糖尿病是一种终生性疾病,其原因为体内胰岛素活性绝对或相对不足或人体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所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和继发的水电解质紊乱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1]。
肝硬化是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反复作用于肝脏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2]。
二者均为慢性疾病,在有效的控制下,可预防并发症,延缓病程的发展,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正确的治疗和护理至关重要。
1 一般护理将病人安排在一个良好的休养环境,保持卧室的安静、舒适和阳光充足、空气流通。
定期检测肝功能、血糖、尿糖。
早期无临床症状的病人,可以参加正常工作,但应督促其注意劳逸结合;晚期应以卧床休息为主,休息是降低肝脏的代谢活动,增加肝脏代谢的血流量,有利于肝功能的恢复。
2 心理护理(1)病人患有两种不同慢性病疾病,心理负担重,患者常有焦虑、紧张、忧郁、担心因经济困难不能支付医药费,我们通过美好的语言、友善的态度、耐心地做好解释工作,帮助患者建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达到预期效果。
(2)紧张心理:在接受胰岛素治疗的部分患者中,由于过分担心发生低血糖反应,从而精神紧张。
(3)失望心理:长期胰岛素治疗患者生活质量受到影响,心理耐受能力差。
(4)依赖心理:对胰岛素治疗理解不够,认为注射胰岛素就不需要控制饮食。
针对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接受胰岛素治疗时的特殊情绪,向患者介绍胰岛素治疗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组织放映糖尿病防治的录像;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
3 饮食护理以糖类、脂肪适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类饮食为宜。
糖类供给略高于健康人,以利肝病恢复,最好合用胰岛素。
蛋白每日1.5~2g/kg,以植物蛋白为佳,如豆制品。
脂肪以每日0.6~0.8g/kg为宜,选用含维生素B、C、A、D、E、K丰富的食物。
忌食动物脂肪,少食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类等。
代偿期肝硬化有少量腹水者,限制盐摄入量,少食含钠食物,如咸肉、酱菜、酱油、含钠味素等。
一例肝硬化合并糖尿病足的护理报告肝硬化是慢性肝病引起的肝脏功能失代偿的严重并发症。
肝病易导致糖代谢紊乱,而糖尿病能使肝糖元减少,二者相互影响,肝硬化一旦合并糖尿病,其预后很差。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慢性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主要病因是末梢神经病变,下肢动脉供血不足,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所致,科学有效的护理对糖尿病足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至关重要。
现报道一例肝硬化合并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足的病人,通过科学的护理,积极内科治疗,患者病情缓解,足背部溃疡面愈合,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取得了满意效果。
1、病例资料患者为一46岁女性,诊断:1、肝硬化2、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足。
主诉厌食、腹胀、乏力十余天,近几日上述症状加重,并相继出现左脚背小水疱,当时并未引起病人注意,最后水泡破溃形成溃疡,疼痛加重,而来我院入院治疗,患者确诊肝硬化病史3年,糖尿病史7年,入院查体所见:病人精神差、面色晦暗、痛苦面容、腹水征(++)、腹痛、乏力,双下肢中度水肿,右足背部可见1.5cm×3cm大小的溃疡面,溃疡面周围局部红肿,疼痛明显,皮色发绀,遵医嘱给予:保肝、降黄、利尿、抗感染、控制血糖、纠正低蛋白血症等对症治疗,40余天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水肿基本消退,复查肝功能明显改善,血糖基本稳定,足背部溃疡愈合,临床好转出院。
2、护理体会2.1健康教育与饮食护理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控制至关重要,根据腹水严重程度,可采用无盐或低盐饮食,多食高热量富含多种维生素食物,清淡易消化食物,要保持患者大便通畅。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患者教育、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及自我管理,被誉为“五架马车”,缺一不可。
应用胰岛素治疗时,进餐应准时,一般在注射后30min内进食,以免发生低血糖,患者进食应遵守定时定量、少食多餐的原则,禁食粗糙、辛辣、坚硬、煎炸等不易消化和刺激性强的食物。
适当活动,以不觉疲劳为度。
保持愉快心态、避免熬夜。
案例分析·105·乙肝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段思荻 姚定珠 赵 聪 袁 媛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 河南 郑州 450000【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对乙肝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
方法:收集乙肝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共88例,根据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改善情况、血糖水平、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
结果:观察组的肝功能改善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就血糖控制水平而言,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而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均<0.05。
结论:在乙肝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肝功能,使其血糖得到有效控制,并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字】乙肝肝硬化;糖尿病;合并病症;综合护理干预;护理效果1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乙肝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共88例,根据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4例),其中,对照组男24例,女20例;年龄在44岁-6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2±4.1)岁;患者的乙肝病程为3年-28年,平均为(10.4±1.8)年;糖尿病病程为2年-14年,平均为(5.7±1.2)年。
观察组男26例,女18例;年龄在44岁-6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1.9±4.3)岁;患者的乙肝病程为4年-26年,平均为(10.2±1.9)年;糖尿病病程为3年-15年,平均为(5.8±1.3)年。
患者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患者遵循的程序均符合相关伦理学标准,并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综合护理干预:1.2.1 心理护理。
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肝硬化是一种由多种慢性肝病引起的肝脏纤维化和功能损害的疾病。
肝硬化患者往往伴随着多种并发症,其中最常见的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胰岛β细胞功能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升高。
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存在着复杂的病理生理变化,对于临床护理的要求也相对较高。
本文将对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分析。
对于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护士需要全面评估患者的疾病状况。
包括了肝功能衰竭程度、糖尿病的控制情况、腹水、黄疸、食欲减退等病情表现。
通过对患者的评估,可以更好地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
护士需要注意对患者的营养支持。
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由于糖尿病控制的不准确以及肝功能衰竭,容易发生营养不良。
护士需要监测患者的营养摄入情况,合理安排饮食,控制糖尿病的血糖水平。
鼓励患者增加蛋白质的摄入,以维持肝脏功能。
护士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
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意识状态改变、消化道出血和腹水积聚等情况。
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脉搏、呼吸等。
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输血、补液、应用利尿剂等。
护士还需要关注患者的精神状态。
由于疾病的长期治疗和不适感,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护士可以通过与患者的交谈和心理支持来缓解其精神压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护士应加强对患者的教育。
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的治疗和管理,护士应对患者进行有关疾病、饮食、药物等方面的教育,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需要关注疾病的复杂性,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合理安排营养支持,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关注患者的精神状态,加强对患者的教育。
这些临床护理措施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病情,延缓疾病进展。
肝源性糖尿病患者足病的预防及护理【摘要】目的:预防和降低肝源性糖尿病(dm)足的发生,减少截肢率。
方法:给予健康教育,积极控制血糖,加强足部护理。
结果:本组40例dm足部疾病的患者,痊愈者36例,病情减轻者4例。
结论:通过预防和综合性多项专科护理,是可以达到预防dm足的目的,减少dm足的发生。
【关键词】肝源性糖尿病;糖尿病足;预防;足部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254-02肝源性糖尿病是继发于肝功能损害的糖尿病,以血糖增高,糖耐量减低为特征。
目前我国肝源性糖尿病患者多是由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引起的。
发生肝硬化若不及时治疗,长期可发展为肝源性糖尿病。
早在1965年oakley提出其定义:糖尿病患者因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或因缺血而失去活动能力,合并感染所致的足部疾患,称为糖尿病足[1]。
糖尿病足症状主要表现为:足部麻木变凉,出现肿胀或紫色,感觉减退、疼痛、溃疡及坏疽,抗感染力下降,伤口愈合缓慢,有时甚至无法愈合而截肢。
但糖尿病患者往往在糖尿病饮食、运动、血糖监测及药物治疗的同时,忽略了对足部的保养和护理,进而发展为糖尿病足,甚至发生溃疡、坏疽,导致致残、致死[2,3],糖尿病足占住院糖尿病患者的12.4%,截肢率为7.3%[4]。
为了有效地减少和预防dm足的发生,降低截肢率,给予综合性专科护理是有必要的。
1 临床资料本科于2000年1月—2013年3月共收治dm足部疾患的患者40例,男30例,女10例;年龄40~85岁,其中50岁以上25例。
病情轻重不一,感染较轻者15例,溃烂10例,鸡眼8例,脚癣4例,坏疽3例;其中有肢体麻木与冷感者16例,安静时疼痛10例,足背动脉搏动减弱者10例,搏动消失者4例。
住院期间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痊愈者35例,病情减轻者5例。
2 预防(1)给予健康教育教育是预防 dm足的重要措施,增强患者对dm足发病和防治的认识, dm足的发生,研究表明,dm足截肢中有50%是可以预防的[5]。
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肝病,与肝脏受损、肝细胞死亡和纤维组织增生有关。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血糖水平异常升高。
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需要特殊的临床护理。
对于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血糖水平。
糖尿病患者接受药物治疗或胰岛素注射,护理人员需要定期测量血糖水平,以确保糖尿病得到有效控制。
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可能合并有肝功能衰竭,肝脏的代谢能力下降,也可能会影响血糖水平的调节。
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糖尿病药物的剂量和给予胰岛素的方法。
护理人员还需要关注患者的营养状况。
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可能出现食欲不振、消化吸收功能受损等情况,导致营养不良。
护理人员需要评估患者的营养摄入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保证患者的营养需求得到满足。
饮食应尽量低糖、低脂,高纤维,同时摄入足够的蛋白质,以帮助患者维持正常的体重和健康状态。
护理人员还需要关注患者的肝功能和常规化验指标。
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可能出现肝功能衰竭、肝性脑病等并发症,因此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肝功能、凝血功能和电解质等指标。
护理人员还需要关注患者的心功能和血压,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肺动脉高压等并发症。
护理人员还需要提供情绪支持和教育指导。
肝硬化合并糖尿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理关系,给予情绪上的支持和鼓励。
护理人员还应向患者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包括饮食控制、药物使用、糖尿病合并症的预防和应对等方面的知识,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疾病。
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需要特殊的临床护理。
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血糖水平,关注营养状况,评估患者的肝功能和常规化验指标,提供情绪支持和教育指导。
通过综合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管理好疾病,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