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华西口腔医学院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大纲

华西口腔医学院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大纲

华西口腔医学院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大纲
华西口腔医学院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大纲

华西口腔医学院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大

纲(供七、五年制学生用) 一、课程基本

信息课程名称:口腔组织病理学(Oral Histology and Pathology)课程号:50300540(7年制) 50301140(5年制)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时:64 学分:4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口腔组织

病理学是口腔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它是联系医学基础和口腔专业知识的桥梁

和纽带。它的内容包括了口腔颌面部软硬

组织的胚胎发生和组织形成,包括了口腔

颌面部疾病的组织发生和临床病理表现。

口腔组织病理学涉及面广、内容深刻,需

要学生具有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一定的理解

领会能力。针对口腔组织病理学的知识特

点,和其在口腔医学中的重要地位。我们

制定了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规划。首

先本课程通过循序渐进的对牙齿的发生、

组织特点以及颌面部组织的发生和组织特

点进行基本理论知识的讲授,并且在每堂

大课后均有同等学时的实验课程,通过大

课多媒体系统和实验课显微图像互动教学

系统相结合,促进和帮助学生掌握理解所学的知识理论。长期以来,我们在大课讲授和实验课指导相辅中进行口腔组织病理学的教学工作,并且随着教学设备和方法的改进,这样的教学方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认真执行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三严(严肃态度、严格作风、严密方法),讲授与实验相结合,通过教学实验与课堂讨论深化对基本理论的认识,并结合科研适当介绍本学科国内外的发展动态与学术前沿。学生通过听课、实验室实习、电教图像观摩、自学、教师辅导、实验课和笔试考试等方式完成教学大纲内容。

三、教学内容口腔组织胚胎学一牙釉质、牙骨质 1目的要求:① 掌握牙釉质和牙骨质组织结构

及理化特性② 掌握釉质中有机物集中处的组织学现

象③ 熟悉了解釉质的生活代谢及超微结构特征,了

解牙骨质的生物学特性,釉牙骨质界和釉牙本质界2

讲课内容:① 釉质和牙骨质的理化性质② 牙釉质

和牙骨质的组织结构及有机物集中的组织学现象③ 牙釉质的增龄变化、临床应用;牙骨质生物学特性及

釉牙骨质界、釉牙本质界 3实验内容:① 牙齿纵磨片② 牙齿横磨片二牙本质、牙髓 1目的要求:① 掌握牙本质和牙髓的组织结构及前者的理化特性② 掌握牙本质中钙化程度差异的组织学现象及反应性变化③ 了解牙本质的神经分布及感觉、熟悉牙髓的增龄变化 2讲课内容:① 牙本质的理化特性② 牙本质牙髓的组织结构、功能及反应性变化;牙本质钙化差异的组织学现象③ 牙本质的神经分布和感觉 3实验内容:① 牙齿纵磨片② 牙齿横磨片

③ 牙齿脱钙片三牙周韧带(牙周膜) 1目的要求:① 掌握牙周膜、牙槽骨、牙龈的组织学结构及牙龈的表面解剖② 熟悉牙周韧带的形态和功能的关系,牙槽骨的生物学特性和牙龈的结合上皮与牙面的附着关系 2讲课内容:① 概述② 牙周膜的组织结构及其它成分,牙槽骨与牙龈的组织结构,牙龈的表面解剖③ 牙周韧带的形态和功能,牙槽骨的生物学特性

3实验内容:① 矢状切面牙体牙周组织切片② 冠状切面牙体牙周组织切片四口腔粘膜 1目的要求:① 掌握口腔粘膜的一般组织学结构② 掌握口唇及舌背粘膜的组织学特征③ 熟悉腭、颊、口底及牙槽粘膜的组织学特征 2讲课内容:① 口腔粘膜的一般组织学结构② 口腔粘膜组织学类型及各类粘膜的组

织学特征③ 口腔粘膜和皮肤的异同点 3实验内容:① 口唇切片② 舌背切片五涎腺

1目的要求:① 掌握涎腺的一般组织结构② 掌握大小涎腺的分布及其组织学特征③ 熟悉涎腺的性质及组成 2讲课内容:① 概述② 涎腺的性质及组成③ 涎腺的一般组织结构④ 三对大涎腺的组织学特征及各小涎腺的组织学特征 3实验内容:① 腮腺、颌下腺及舌下腺的组织结构六面部、腭部和舌、涎腺的发育 1目的要求:① 掌握面部、腭部发育的正常过程要点及主要发育异常② 掌握舌、涎腺的发育步骤及发育异常 2讲课内容:① 概论② 面部、腭部的发育及畸形③ 舌、涎腺的发育及畸形④ 颌骨的发育七牙齿的发育 1目的要求:① 掌握牙板、牙胚的发育及牙胚发育各个时期的组织学特征② 掌握牙板的结局及牙胚异常发育所产生的主要畸形 2讲课内容:① 概述② 牙板的发生及牙胚的形成和发育

③ 冠部牙体组织的形成④ 牙根的形成⑤ 牙髓及牙周组织的发生3实验内容:① 牙板的组织切片② 牙胚的组织切片③ 钟状后期冠部牙体组织形成④ 牙根的形成口腔病理学一龋病 1目的要求:① 掌握釉质龋和牙本质龋的发生和发展② 掌握釉

质龋和牙本质龋的病理改变③ 了解龋病的病因和发病原理 2讲课内容:① 概述龋病的定义、发病情况、好发部位及病因② 病理改变:釉质龋:早期釉质龋的病理改变;平滑面龋与窝沟龋的形态特点牙本质龋:牙本质龋的进展过程;牙本质龋的病理改变牙骨质龋停止龋③ 龋病发病原理及龋病病因四联学说④ 龋病的研究进展3实验内容:① 釉质平滑面早期龋磨片② 釉质窝沟早期龋磨片③ 牙本质龋切片

④ 猛性龋切片

⑤ 示教二牙髓病 1目的要求:① 掌握各类牙髓病的病理特点② 了解牙髓病的病因及临床表现③ 了解牙体吸收原因及病理变化 2讲课内容:① 概述牙髓病的发生和发展② 牙髓充血病理变化及临床特点③ 牙髓炎病因、类型、病理变化④ 牙髓坏死⑤ 牙髓变性;各类变性的病理改变⑥ 牙体吸收:外吸收与内吸收的病因及病理变化3实验内容:① 牙髓脓肿② 慢性增生性牙髓炎③ 牙髓造牙本质细胞层空泡性变④ 牙髓网状萎缩⑤ 髓石及弥漫性钙化三根尖周炎 1目的要求:① 掌握根尖周炎的发生病因和发展过程② 掌握各类根尖周炎的病理改变及相互关系 2讲课内容:① 概述根尖周炎的病因、特点② 急性根尖周炎的病理改变及临床表现③ 慢

性根尖周炎的病理改变及临床表现

④ 根尖囊肿的形成、病理改变及临床表现⑤ 从龋病到根尖周炎的病理发展过程及相互转化关系 3实验内容:① 慢性牙槽脓肿② 根尖肉芽肿③ 根尖囊肿四牙周组织病 1目的要求:① 掌握慢性龈炎、牙周炎及青少年牙周炎的病因、病理改变、临床表现及相互关系② 了解龈增生、龈纤维瘤病的病理类型、病因、病理改变及临床表现 2讲课内容:① 慢性龈炎、坏死性龈炎、龈增生的病因、病理改变、临床表现② 牙周病的发生、发展、病因、类型③ 慢性牙周炎、青少年牙周炎、牙周创伤的病理改变 3实验内容:① 慢性龈炎② 慢性牙周炎③ 苯妥因钠所致的龈增生五口腔粘膜病 1目的要求:① 掌握口腔粘膜病常见病辨以及白斑、扁平苔藓、疱疹性口炎、念珠菌性口炎的病因、病理改变及临床表现② 了解口腔天疱疮、慢性盘形红斑狼疮病因、临床表现及病理诊断意义 2讲课内容:① 口腔粘膜病基本病理表现现② 口腔粘膜白斑及红斑的病因、病理改变及临床表现

③ 扁平苔藓的病因、病理改变及临床表现④ 疱疹性口炎的病因、病理改变及临床表现⑤ 念珠菌性口炎的病因、病理改变及临床表现⑥ 慢性盘形红斑狼

疮的病因、病理改变及临床表现 3实验内容:① 扁平苔藓② 寻常性天疱疮③ 口腔粘膜白斑、良性过角化④ 慢性盘形红斑狼疮六颌骨及涎腺疾病 1目的要求:① 掌握颌骨骨髓炎的病因、类型、病理改变及其后果② 了解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类型、临床表现及病理改变③ 掌握舍格伦综合症的临床表现及病理改变④ 了解涎腺一般炎症 2讲课内容:① 颌骨骨髓炎的病因、好发部位、病理改变、后果、成年人及儿童及婴儿的异同② 慢性低毒性下颌骨骨髓炎的病因、病变特点及临床表现③ 骨纤维结构不良的临床表现、病理改变及与骨化纤维瘤的鉴别④ 舍格伦综合症的临床表现及病理改变;唇腺活检在诊断学的意义⑤ 涎腺炎症的分类及病理改变3实验内容:① 慢性化脓性颌骨骨髓炎② 骨纤维结构不良③ 舍格伦综合症④ 慢性涎腺炎

七口腔颌面部囊肿1目的要求:① 掌握常见的牙源性囊肿和非牙源性囊肿的组织发生、病变好发部位及病理特点② 熟悉面裂囊肿的发生部位及上皮来源③ 了解口腔颌面部囊肿的分类2讲课内容:① 囊肿的定义、分类、机制② 牙源性囊肿的发生、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③ 非牙源性囊肿的发生、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 3实验内容:① 大体标本:含牙囊肿、

牙源性角化囊肿、腮裂囊肿、皮样囊肿、甲状舌管囊肿② 切片:含牙囊肿、牙源性角化囊肿、腮裂囊肿、皮样囊肿、甲状舌管囊肿、粘液囊肿八牙源性肿瘤1目的要求:① 掌握牙源性肿瘤的分类② 掌握造釉细胞瘤、牙瘤、牙源性腺样瘤及造釉细胞纤维瘤的病理变化③ 熟悉良性牙骨质母细胞瘤和牙源性粘液瘤的病理变化2讲课内容:① 牙源性肿瘤的分类② 常见的牙源性肿瘤:造釉细胞瘤、牙瘤、牙源性腺样瘤及造釉细胞纤维瘤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生物学行为及组织发生③ 牙源性粘液瘤、良性牙骨质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生物学行为及组织发生 3实验内容:① 大体标本:造釉细胞瘤、牙瘤、牙源性腺样瘤、牙源性粘液瘤和良性牙骨质

母细胞瘤② 切片:造釉细胞瘤、牙瘤、牙源性腺样瘤、牙源性粘液瘤和良性牙骨质母细胞瘤九涎腺肿瘤 1目的要求:① 掌握多形性腺瘤、粘液表皮样癌和腺样囊腺癌的病理变化② 熟悉腺淋巴瘤、恶性多形性腺瘤的病理变化③ 了解涎腺肿瘤的分类及其它涎腺肿瘤 2讲课内容:① 涎腺肿瘤的分类② 多形性腺瘤、粘液表皮样癌、腺样囊腺癌、腺淋巴瘤和恶性多形性腺瘤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病理特点、

生物学行为及组织发生 3实验内容:① 大标本:多形性腺瘤、粘液表皮样癌、腺样囊腺癌、腺淋巴瘤和恶性多形性腺瘤② 切片:多形性腺瘤、粘液表皮样癌、腺样囊腺癌、腺淋巴瘤和恶性多形性腺瘤十其他组织来源的肿瘤和瘤样病变 1目的要求:① 掌握牙龈瘤、口腔粘膜鳞状细胞癌的病理变化② 熟悉骨化纤维瘤、嗜酸性淋巴肉芽肿、血管瘤和淋巴管瘤的病理变化③ 了解口腔颌面部其他组织来源肿瘤情况2讲课内容:① 牙龈瘤病变性质、临床特点及病理类型② 骨化纤维瘤、血管瘤和淋巴管瘤的病理变化和生物学行为③ 口腔粘膜鳞状细胞癌发病情况、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和分级依据,发病部位与播散途径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3实验内容:① 大标本:牙龈瘤、唇鳞癌、舌鳞癌② 切片:鳞状细胞癌、嗜酸性淋巴肉芽肿、骨化纤维瘤及龈瘤附教学时数分配(参考)口腔组织病理学总学时64节,其中32学时为实习,具体教学进度根据每学期安排为准,各章节的时数分配下表。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参考性时间分配表学时数课程内容讲课实习牙体组织(一) 2 2 牙体组织(二) 2 2 牙周组织 2 2 牙齿的生长发育 2 2 口腔颌面发育 2 2 龋病 2 2 牙髓病及根尖周病 2 2 牙周组织

病2 2 口腔粘膜和粘膜病(一) 2 2 口腔粘膜和粘膜病(二) 2 2 涎腺组织及疾病 2 2 涎腺肿瘤 2 2 口腔颌面部囊肿 2 2 牙源性肿瘤 (一) 2 2 牙源性肿瘤(二)及颌骨疾病 2 2 口腔颌面部其它肿瘤及瘤样病变 2 2

四、教材于世凤主编,《口腔组织病理学》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12月。五、主要参考资料 1 ORAL HISTOLOGY DEVELOPMENT STRUCTURE AND FUNCTION A.R. TEN CATE 2 A TEXTBOOK OF ORAL PATHOLOGY W.G. Shafer M.K.Hine B.M.Levy 3 ORAL PATHOLOGY P.A. Reichart H.P. Philipsen 4 CONTEMPORARY ORAL AND MAXILLOFACIAL PATHOLOGY J.P. Sapp L.R. Eversole G.P. Wysocki 六、成绩评定理论考核占总成绩70%,实践考核占总成绩30%。口腔组织病理学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口腔组织病理学英文名称:Oral Histology and Pathology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课程代码:8000109 50300540(七年制)50301140(五年制)本大纲主笔人:口腔组织病理学教研室面向专业:口腔医学专业实验讲义名称:口腔组织病理学实验指导

编写单位:口腔组织病理学教研室编写日期:2006 主编:陈宇一、课程学时学分(五、七年制相同)课程总学时:64学时课程总学

分:4学分实验总学时:32学时实验总学分:2学分二、实验的地位、作用和目的通过实习,观察正常的口腔组织结构及牙齿的发育、颌面部各种疾病的组织病理学结构。三、基本原理及课程简介口腔组织病理学课程介绍口腔颌面部及牙的发育及正常组织结构,以及因发育异常所产生的各种畸形。讲解口腔颌面部、牙、牙周、口腔粘膜及涎腺等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发病机制。观察因病变所导致的上述组织结构的宏观和微观的形态改变,并认识共在分子结构水平上的病理改变。在理论讲授的基础上,在实验中通过显微观察口腔组织及病变的基本组织学结构、病理形态改变,掌握显微镜下组织学特征,使学生通过病理学实验对口腔组织及口腔疾病有一定感性认识。四、实验方式及基本要求在实验室内使用显微镜观察、掌握口腔正常组织结构、牙齿的发育以及种类口腔疾病的组织病理学形态。

五、实验报告描绘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组织结构图。

六、考核与考试笔试+认读切片考试七、基本设备与器材配置(名称及数量)光学显微镜30台、组织及病理切片25套八、实验项目及内容提要

实验室名称:口腔组织病理学实验室备注序实验实验现有每组实验实验名称内容提要(学号性质

类别套数人数时数分) 1 牙体组织(一) 2 5 25 20 2 2 2 5 25 20 2 牙体组织(二) 3 牙周组织 2 5 25 20 2 4 牙齿的生长发育 2 5 25 20 2 5 复习口腔颌面发育 2 5 25 20 2 6 龋病 2 5 25 20 2 7 牙髓病及根尖周病 2 5 25 20 2 8 牙周组织病 2 5 25 20 2 口腔粘膜和粘膜病 9 2 5 25 20 2 (一) 10 粘膜病(二) 2 5 25 20 2 11 涎腺组织及疾病 2 5 25 20 2 12 涎腺肿瘤 2 5 25 20 2 13 口腔颌面部囊肿 2 5 25 20 2 14 牙源性肿瘤(一) 2 5 25 20 2 牙源性肿瘤及颌骨 15 2 5 25 20 2 疾病(二)口腔颌面部其它

肿 16 2 5 25 20 2 瘤及瘤样病变

口腔组织病理学数字化教学切片实习指导

口腔组织病理学数字化教学切片 实习指导

口腔组织病理学数字化教学切片 实习指导 口腔组织病理学是口腔医学的重要桥梁课,是正确认识口腔疾病,进而正确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基础;也是正确认识口腔各组织器官的结构特点,进而进行口腔检查和治疗操作的基础。这门课程的理论性较强,有大量的正常及病理状态下口腔组织微观形态的描述。口腔组织病理学实验课的主要目的是要求学生通过对正常和病理状态下的组织或器官进行大体形态、光学显微镜、模型、图谱等的观察,增强学习者的感官印象,达到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进行口腔组织病理学实验课的学习时应注意以下几个关系:①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实验课上观察的切片是某种组织或器官的一部分,有时并不能代表此组织或器官的全貌,如一张取自多形性腺瘤局部的切片,镜下可见肿瘤有被膜,但这并不意味着整个肿瘤被膜完整;②形态和功能的关系,组织的形态和功能有密切关系,在观察过程中通过形态联系其功能可以增强学习兴趣和效果,更有利于对口腔组织结构及疾病的本质的掌握;③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实验过程中应进一步验证理论课知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注意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如釉柱排列方向与牙体备洞的关系。 本套数字切片根据人民卫生出版社《口腔组织病理学》(第七版)实验教程的内容,涵盖了目前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所需的基本病理切片,安装浏览软件后,学生可以在电脑、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上模拟显微镜下观察,放大或缩小组织,并可以进行标注。实验课的目的和要求是根据实验课的具体情况安排的,本课程对各知识点的学习要求(掌握、熟悉及了解)应按各院校的具体教学大纲执行。

目录 实验一口腔颌面部发育和牙的发育 实验二釉质 实验三牙本质、牙骨质、牙髓 实验四牙周组织 实验五口腔黏膜、唾液腺 实验六龋病 实验七牙髓病、根尖周病 实验八牙周病 实验九口腔黏膜病 实验十口腔颌面部囊肿、唾液腺及颌骨疾病实验十一口腔颌面部肿瘤

南方医 华西 第四军医大 大连医科大 口腔考研真题 汇总

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度硕士研究生入学口腔综合试题 一、名词解释(11选10,每题5分) 1、三维根管预备 2、Stephan曲线 3、隐匿性龋 4、Pulptomy 5、微创拔牙术 6、长结合上皮愈合 7、数字化印模技术 8、CAD/CAM 9、Le Fort I型骨折 10、非典型性面痛 11、干槽症 二、解答题(11选10,每题15分) 1、在根管治疗过程中,控制感染的原则是什么? 2、口腔链球菌细胞内糖代谢的途径及其产物? 3、举例说明牙周病的分级预防。 4、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5、简述侵袭性牙周炎的临床特点? 6、简述残根牙保留的临床意义。 7、简述牙体缺损的修复原则? 8、牙齿磨耗的生理意义和临床意义。 9、简述牙源性角化囊瘤的临床特点? 10、简述可摘义齿修复时,基牙选择有何要求? 11、简述发育异常性牙病有哪些? 三、论述题(5选4,每题25分) 1、在窝洞预备过程中应遵循什么基本原理?并试述窝洞充填术的基本步骤。 2、急性牙髓炎的临床诊断依据是什么?当患牙定位不明确时,如何确定患牙? 3、全面部骨折的临床症状、手术的原则和复位顺序。牙在骨折复位固定时的利与弊? 4、何谓8020计划?试述全口义齿的固定原理?老年患者咀嚼器官增龄性变化对全口义齿固位有什么不利?临床上增强全口义齿固位有哪些措施? 5、牙本质敏感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有哪些? 华西近几年修复的考博题 96年 1.哪些措施可减少游离端义齿基牙受力

2.牙体缺损和牙列缺失修复的基本原理和临床应用范围 3.下颌全口义齿固位差,哪些措施可以改善 4.固定义齿失败的临床表现及原因分析 5.你认为我国修复应在哪些方面发展 97年 1.无牙颌严重吸收如何获得满意的修复效果 2.金瓷冠质量不良的表现及后果 3.固定桥修复如何保证基牙健康及使用寿命 4.病例:男,50岁,A8B8C5- 6-7缺失,D8近中倾45度,合面中龋,叩(-),探(-),牙冠短,牙槽嵴无明显吸收,下颌舌系带附着低,口底浅,余牙无伸长,提出你的治疗方案并阐明理由 98年 1.平衡合三因素四定律的意义及规律 2.下颌单侧多数后牙游离缺失,伴失牙区牙槽嵴低平者的RPD设计 3.试述非贵金属烤瓷合金与烤瓷的结合 4.固定桥桥体、龈面设计、制作的注意事项 5.桩冠修复铸造桩与成品桩的异同 99年 1.桥体设计、制作应注意的问题 2.活动义齿获得稳定修复的原则 3.如何获得修复效果良好的金瓷修复体 4.全口义齿失牙过久伴不良咀嚼习惯,如何求得颌位记录,颌位记录不良的后果 00年 1.就位道的类型,如何求得合适的就位道 2.作为种植体的材料必须满足的条件 3.下颌半口缺失,种植体修复的设计类型 4.上前牙缺失,伴前牙深覆合,可能的设计类型 5.如何获得满意的金瓷修复体 02年 1. 名词解释(英文解释)2*5=10分 abutment; articulator; impression; clasp; 支点线 2. 名词解释 2*2=4分

病理学教学大纲

病理学 pathology 第一章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各类适应及变性的概念及形态学特点(光镜及电镜特点)。 2、掌握坏死的概念以及各种坏死类型的形态学特点。 3、了解和掌握细胞损伤和适应的原因及发生机制。 (二)教学内容 1.细胞适应和细胞老化 (1)掌握肥大的概念,熟悉其类型。 (2)掌握增生的概念,熟悉其常见类型。 (3)掌握萎缩的概念和类型。 (4)掌握化生的概念和常见类型。 (5)熟悉老化的概念,了解老化的机制。 2. 细胞、组织的损伤 (1)熟悉细胞、组织损伤的原因。 (2)了解细胞、组织损伤的机制。 3. 细胞、组织的损伤的形态学改变 (1)变性 ①掌握细胞水肿的概念及病理变化。 ②掌握脂肪变性的概念、肝细胞脂肪变性的病理变化及发病机制。 ③掌握玻璃样变的概念、类型,熟悉其病理变化。 ④掌握纤维素样变性的概念,了解其病理变化。 ⑤掌握病理性色素沉积的类别,熟悉脂褐素、含铁血黄素沉积的病理特点和形成过程。 ⑥掌握病理性钙化的概念,熟悉其类型。 (2)细胞死亡 ①掌握坏死的概念、病理变化和类型及各类型的病理变化。 ②熟悉坏死的结局。

③掌握凋亡与坏死的区别,熟悉凋亡的形态特点、发生机制及生物学意义。 第二章损伤的修复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和掌握再生概念、类型、调控及各组织细胞的再生能力。 2、掌握肉芽组织的概念、组成成分及作用。 3、掌握创伤愈合基本过程和类型。 (二)教学内容 1.再生 (1)掌握再生的概念、类别和各组织的再生能力及其包含的细胞种类。 (2)熟悉上皮、毛细血管和外周神经的再生过程,了解其它组织的再生过程。 (3)熟悉修复的概念 2.细胞的生长和调控 了解再生的调控及生长因子和生长抑素的概念和作用。 3. 纤维性修复 (1)掌握肉芽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2)熟悉肉芽组织的结局。 (3)了解瘢痕组织的形态,了解其对机体的作用。 4. 创伤愈合 (1)掌握骨折愈合的过程。 (2)熟悉皮肤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和类型。 (3)了解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 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淤血、血栓形成、栓塞、梗死的定义,它们的类型、病变特点、结 局及临床病理联系。 2、掌握血栓形成、栓塞、梗死之间的病理联系。 3、了解血栓形成、栓塞、梗死对机体的影响及临床表现。

口腔组织病理学试题(1)

八口腔组织病理学 [A型题] 1、“绞釉”是指 A 在牙颈部釉柱排列成水平状 B 釉柱向窝沟底集中 C 釉柱自釉牙本质界生牙表面排列不成直线 D 釉柱近表面1/3较直,内2/3弯曲 E 釉柱在切缘及牙尖处绞绕弯曲 2、血肉质新生线可见于 A 恒尖牙 B 恒切牙 C 前磨牙 D 第一恒磨牙 E 第二恒磨牙 3、釉质和牙本质相交的釉牙本质界是 A 一条直线分隔釉质和牙本质 B 一条曲线,形状不规则 C 一条弧线,凹面向牙本质 D 若干短弧线凹面向牙本质 E 若干短弧线凹面向釉质 4、“釉梭”是 A 造牙本质细胞埋入釉质中 B 钙化不良的釉柱 C 釉醉的畸变 D 膨大的釉丛 E 造牙本质细胞突起的膨大部分 5、釉质中有机质集聚处不包括 A 釉质生长线 B 釉板 C 釉丛 D 釉梭 E 无釉柱釉质 6、釉质呈淡黄色的原因是 A 釉质钙化不良 B 釉质缺损,露出牙本质的颜色 C 釉质本身的颜色 D 釉质钙化程度高,不能透过牙本质颜色 E 釉质钙化程度高,透过的牙本质颜色 7、釉质中无机盐成分约占 A 99% B 69% C 96% D 50% E 80% 8、在近髓端和近表面牙本质小管的数目比约为 A 1∶1 B 1∶4 C 4∶1 D 1∶8 E 8∶1 9、在牙本质中钙化程度最高者为 A 小管周牙本质 B 小管间牙本质 C 前期牙本质 D 小球间牙本质 E 生长线 10、牙本质反应性变化不包括下列哪种 A 继发性牙本质 B 修复性牙本质 C 牙本质死区 D 透明牙本质 E 罩牙本质 11、牙本质中无机盐的含量约为重量的 A 70% B 50% C 90% D 96% E 69%

华西口腔历年考研试题[参考资料]

94年口腔内科试题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试述能引起龋病的牙菌斑所具有的致病性。 2、试述酸粘结法机理及其临床意义 3、患者未见龋洞,但有牙髓炎症状,诊断时应考虑哪些问题 4、牙髓炎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如何选择? 5、急性坏死溃疡性牙龈炎的致病因素及治疗原则 6、复合性牙周炎的临床特点及用选磨法消除牙合创伤的原则 7、盘状红斑狼疮与(扁平)苔藓在唇部的损害特点是什么?如何鉴别? 8、试述白塞氏综合症和斯一约氏综合症临床表现的异同 华西医科大学(2003) 口外 1、上颌窦癌的临床表现 2、现代正颌外科的概念及主要步骤 3、唇腭裂序列治疗的概念及内容 4、口腔颌面部创伤引起窒息的常见原因 口内: 简答题: 1. 逐步后退法 2. 根管预备 3. 龋病活跃性检测方法及其根据 4. 试举二例常发于儿童口腔黏膜的疾病并述其临床特征 名词解释:牙体牙髓复合体 填空: 1. 生理性根尖孔及其意义 2. 天疱疮用肾上腺素治疗的四个阶段及每一阶段的用药特点 3. 局部用氟的方法(8个空)—、—、—、—、—、—、—、—。 4. 口腔预防医学的研究对象 5. 扩大样本数可以减少—、—、—、— 6. 复合树脂充填,洞缘应预备成——,其目的是—、—、—。 7. 深龋时牙髓可能的状态—、—、—、—。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部2004年 口内:(10分×4个) 1. 为什么说糖是龋病的祸根; 2. 牙周病的病理改变; 3. 简述10种粘膜病的基本病理改变并举例说明;

4. 牙体预备的步骤及目的; 口外: 1. 局麻并发症晕厥和即刻过敏反应的区别; 2. 清创术的原则和步骤; 3.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的操作要点 口解:(以功能为主,不考神经、血管) 1. 磨耗的生理意义 2. 正中颌的新近展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部2005年 一、口外部分(共40 分) 1、选择(每题1 分,共19 分) 1)室性心律失常病员首选的局麻药是 A、利多卡因 B、普鲁卡因 C、的卡因 D、布比卡因 E、卡波卡因 2)口内注射法进行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时,注射器应 A、放在同侧第一二双尖牙之间,与中线呈45°角,注射针高于下颌牙合面1cm 并与之平行; B、放在对侧第一二双尖牙之间,与中线呈45°角,注射针高于下颌牙合面1cm 并与之平行; C、放在同侧侧切牙与尖牙之间,注射针高于下颌牙合面1cm 并与之平行; D、放在对侧侧切牙与尖牙之间,注射针高于下颌牙合面1cm 并与之平行; E、放在对侧侧切牙与尖牙之间,放在左右中切牙之间,注射针高于下颌牙合面1cm 并与之平行; 3)对于拔牙创的处理,不正确的方法是 A、拔除乳牙残根后彻底搔刮牙槽窝 B、压迫缩小扩大的牙槽窝 C、撕裂的牙龈组织应给予缝合 D、与骨膜牙龈相连的骨折片应复位保留 E、挂净拔牙创内的肉芽及碎片 4)以下哪种情况应暂缓拔牙 A、高血压血压控制在160/100Hg 以下 B、妊娠第4、5、6 月 C、糖尿病的血糖8.0mmol/L,尿糖(+),无酸中毒 D、急性智齿冠周炎伴嚼肌间隙感染 E、甲亢治疗后心率低于100 次/分 5)下列间隙感染首先表现为张口困难的有: A、翼下颌间隙 B、眶下间隙 C、下颌下间隙 D、口底蜂窝织炎 E、舌下间隙 6)嚼肌间隙感染,若未及时引流或引流不彻底,最常引起的并发症为 A、败血症 B、脓毒血症 C、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 D、下颌升支边缘性骨髓炎 E、下颌升支中央性骨髓炎 7)治疗颌骨骨折的基本标准是: A、解剖复位 B、恢复原有的咬合关系 C、达到理想的咬合关系 D、保证良好的咀嚼功能 E、

病理学教学大纲

病理学教学大纲 (供六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使用) 前言 病理学(Pathology)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病理学的任务是运用各种方法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生发展规律,包括发病机理和病理变化,以及疾病的转归和结局,从而阐明疾病的原理和本质,为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的理论根据。 本教学大纲的制定是根据本校六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教学学时,在2000年制定的教学大纲基础上修订而成。 教学内容以常见病、多发病为重点,适当介绍国内外病理学新进展,反映现代科学水平,通过理论讲授与实验课实习,使学生掌握临床医学专业必需具备的病理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为今后的学习与实践工作打下牢固的基础。通过新进展及新技术的介绍,使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态及趋势,以适应未来医学发展的需要。 为方便学生学习,本大纲将教材内容分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级要求。“掌握”即对教材内容必须要理解透彻,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熟悉”是指对教材的内容能理解清楚,记住其中的主要内容;“了解”是要求能理解教材中的内容,能记住内容的梗概。 理论教学部分 绪论 1.3. 目的要求: 了解病理学的概念、内容及基本任务。了解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常用的研究方法及发展史。 2.4. 教学内容: 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内容及任务;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及发展史。

第一章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 1.目的要求: 掌握萎缩的概念和类型,掌握肥大的概念,熟悉其类型,掌握增生的概念,熟悉其常见类型,掌握化生的概念和常见类型。 熟悉细胞、组织损伤的原因,了解细胞、组织损伤的机制。 掌握变性的概念;掌握细胞水肿的概念及病理变化;掌握脂肪变性的概念、肝细胞脂肪变性的病理变化及发病机制;掌握玻璃样变的概念、类型及病理变化;掌握纤维素样坏死的概念及其病理变化;熟悉病理性色素沉积的类别及脂褐素、含铁血黄素沉积的病理特点和形成过程,熟悉病理性钙化的概念及类型;了解淀粉样变性、粘液样变性的概念; 掌握坏死的概念、基本病变和类型及各类型的病理变化,熟悉坏死的结局,掌握凋亡的概念及其与坏死的区别,熟悉凋亡的形态特点,了解凋亡的机制及生物学意义 2.教学内容: (1)(3)细胞适应和细胞老化:萎缩、肥大、增生及化生。 (2)(4)细胞、组织的损伤:原因、机制、类型和形态学改变。 第二章损伤的修复 1.目的要求: 熟悉修复的概念;掌握再生的概念、类别和各组织的再生能力及其包含的细胞种类;掌握上皮、毛细血管和外周神经的再生过程,了解其它组织的再生过程 了解细胞再生与分化的分子机制、细胞外基质在细胞再生过程中的作用。 熟悉纤维性修复的概念,掌握肉芽组织的概念、形态特征、作用及结局;掌握瘢痕组织的形态,熟悉其对机体的作用。 掌握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和类型;熟悉骨折愈合的过程;了解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

口腔组织病理学复习资料

《口腔组织病理学》重点复习题 釉柱:是釉质的基本结构,釉柱是细长的柱状结构,起自釉质牙本质界,贯穿釉 质全层而达牙的表面。 釉板 :釉板是一薄层板状结构,垂直于牙面,有的停止在釉质内,有的达釉质牙本质界,有的甚至伸到牙本质内,在磨片中观察呈裂隙状结构,该处的基质钙化不全,并含有大量的釉质蛋白。 继发性牙本质:是指牙发育至根尖孔形成后,在一生中仍继续不断形成的牙本质。 修复性牙本质:也称为第三期牙本质或反应性牙本质。当釉质表面遭受破坏时, 使其牙本质暴露,成牙本质细胞受到不同程度的刺激,并有部分变性,牙髓深层未分化细胞可移向该处分化为成牙本质细胞,与尚有功能的成牙本质细胞一起分泌牙本质基质,继而矿化,形成修复性牙本质。 Malassez上皮剩余:在牙周膜中,邻近牙根表面的纤维间隙中可见到小的上皮条 索或上皮团,与牙根表面平行排列,也称Malassez上皮剩余。这是牙根发育期上皮根鞘残留下来的上皮细胞。(平时上皮剩余呈静止状态,在受到炎症刺激时,上皮增殖成为颌骨囊肿和牙源性肿瘤的来源)。 上皮钉突:上皮嵴在组织切片上,与表面垂直纵断,可看到有许多伸向结缔组织的突起,称为上皮钉突(上皮钉、上皮脚、上皮网脚)。 穿通纤维:(沙比纤维)—埋在牙骨质和牙槽骨中的纤维。 舌乳头:舌背粘膜表面有许多小突起,称舌乳头。 篮细胞:是带突起的树枝状细胞,位于腺泡细胞、闰管细胞与基板之间。由于肌 上皮细胞有许多突起包绕腺泡,所以也称篮细胞。 闰管:直径最小,是由4~6个立方状细胞围成的单层管。常位于拥挤的腺泡间。闰管细胞可视为干细胞,在需要时,可分化为腺泡细胞、肌上皮细胞及分泌管上皮细胞。 纹管:与闰管相连,管径较粗,也较长。由单层导管细胞构成。在近基底部的胞质中,可见与基底膜垂直排列的纵纹,因此也称纹管(分泌管)。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正畸考博试题题库

一.硕士及本科 1999年 简答题:1Wylie分析法测量项目。 2Tweed三角意义,拔牙计划制定。 3正颌术前正畸目的。 4牙根吸收的原因、预防。 问答题:1M/F比率控制牙移动的类型? 2前牙支抗增加的方法? 3生长型评估、临床中生长型的意义? 1998年 简答题:1托槽粘结时近远中位置及角度有何意义? 2成人正畸特点? 3软组织侧貌,H线、S线、E线、H角、Z角的定点? 4矫治力强度与牙移动速度的关系? 问答题:1试述牙颌畸形引起TMD的病因? 2试述正畸治疗中怎样防止继发龋和牙周病? 3什么叫术前去代偿?术前正畸治疗达到的目标和要求,举例说明。 2004年考研复试 1.面部不对称的病因及鉴别诊断(10) 2.与牙齿、颌骨发育有关的综合征?(10) 3.成人正畸的矫治特点(10) 4阻生尖牙可能的处理方式(5) 5错合的遗传证据?遗传因素经何种途径产生畸形?(15) 6SNA、SNB、ANB、SN-MP在错合诊治中的作用(20) 7英文题(不详) 8名词解释:正常合复发差动力支抗功能矫形治疗面部生长型控根外展弯箭头卡环过度矫治颏兜(10) 2003年考研复试 1.正常合的六个关键(10) 2.怎样判断生长发育状况(10) 3.替牙期不良习惯与错合畸形的关系 -state of art,essence of science谈谈你对这句话的体会(25) Science 生理的基础上牙移动,不能过分唇倾或舌倾代偿,不能过分扩大牙弓,应尽量让牙在牙槽骨中处于正常位置。

对于青春生长发育期可进行功能矫形,而成人则不可,避免出现双重咬合等。 对于错颌畸形的矫治还应该考虑病人的关节问题,避免矫治结束后咬合关系改正却出现关节问题。对错颌畸形的矫治还应该预测其预后,顺应其生长发育及神经肌肉咀嚼系统的平衡。 Art 颜面美观,平衡,协调 5.骨性错合的矫治时机、方法和效果(25) 2000年考研 1试述牙阻力中心、旋转中心和牙移动类型的关系(10)Z21 2试述颌骨的生长旋转(10) 3正畸治疗拔牙应考虑的因素(10) 4安氏二类一(二?)分类错合的形态特征、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10) 二. 华西近年考博正畸试题 2001年 问答题: 1不同组织的生长曲线图。 2Ackerman-Proffit分类 3Proffit牙移动图Graber P3 4牙龄的Helman分期 5Leeway Space 6上中切牙、上磨牙、上牙弓、鼻上颌复合体的阻力中心,以及在矫治力设计的意义 7Bolton指数 8不同牙移动类型的力范围 2000年 概念:1生长区 2正常合 问答题:1方丝弓矫治技术中打开咬合的方法?及你对各自的认识 2颅颌面的代偿型生长及其在正畸治疗中的作用 3矫治力、矫形力在牙、牙弓、颌骨治疗作用 4比较方丝弓、直丝弓矫治技术的优缺点 2006-4-16 考博 一、简答 1.ⅢA期是指颌骨发育的哪一期?适应症如何? 2.画图表示Proffit三圈图的内圈,并在X轴Y轴上表示出移动距离 3.下前牙拥挤复发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enamel stripping的适应症 5.说明Z角、T角、H角的意义和正常值。

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大纲1

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大纲 教研室: 口腔组织病理学 适用专业:口腔医学及其相关专业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口腔组织病理学是口腔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它既涵盖组织学、胚胎学和病理学等形态学内容,又融汇口腔各种疾病的临床知识,故要求学生不是孤立地学习口腔组织病理学,而是结合基础医学相关内容学习,并且在以后口腔临床医学的学习过程中相互印证。 本课程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口腔组织病理学>第五版作为基本教材,教学时数为90学时,其中理论课为50学时,实习课为40学时。 理论课部分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口腔颌面部发育 第一节神经嵴、鳃弓和咽囊 熟悉神经嵴的分化,理解鳃弓和咽囊的发育。 第二节面部的发育 掌握面部发育过程,理解面部发育异常。 第三节腭的发育 掌握腭部发育过程,了解腭发育的调控,理解腭部发育异常。 第四节舌的发育 掌握舌及甲状腺的发育过程,理解舌及甲状腺的发育畸形。 第五节涎腺及口腔粘膜的发育 了解涎腺及口腔粘膜的发育 第六节颌骨和颞下颌关节的发育 熟悉下颌骨、上颌骨的发育,了解腭骨、颞下颌关节的发育及颌骨发 育的调控。 第二章牙的发育 第一节牙胚的发生和分化 掌握成釉器的发育,重点掌握钟状期成釉器的形态和功能,熟悉牙胚

的发生过程,理解牙乳头、牙囊的形态和功能及恒牙胚的发生过程。 第二节牙体组织的形成 熟悉牙体组织的形成过程及异常,理解牙周组织的形成过程,掌握它 们与牙体及牙周组织形态的关系。 第三节牙的萌出和替换 了解牙的萌出,理解乳恒牙交替和牙萌出的次序和时间。 第三章牙体组织 第一节釉质 重点掌握釉质的理化特性、组织学结构及釉质的组织学结构与胚胎学 的关系,理解釉质结构的临床意义,了解釉质的表面结构。 第二节牙本质 第三节掌握牙本质的理化特性,重点掌握牙本质的组织学结构及他们的 胚胎学来源,牙本质的反应性改变,理解牙本质的神经分布与感觉,了解牙本质液,牙本质渗透性和敏感性。 第四节牙髓 理解牙髓的组织学结构,了解牙髓的增龄性变化及牙髓组织结构的临 床意义。 第五节牙骨质 了解牙骨质的理化特性和牙骨质的分类,掌握牙骨质的组织学结构及 牙骨质组织结构的临床意义。 第四章牙周组织 第一节牙龈 掌握牙龈的表面解剖、组织学结构。 第二节牙周膜 重点掌握牙周膜的组织学结构、牙周膜的功能,了解牙周膜的增龄变 化。 第三节牙槽骨 掌握牙槽骨的组织学结构及生物学特性。 第五章口腔粘膜 第一节口腔粘膜的基本组织结构

口腔组织病理学考试重点

唇裂:是球状突和上颌突未联合或部分联合所致 口凹:在额鼻窦,上颌窦和下颌窦的中央,形成以个凹陷,称为口凹 面裂;上颌突与下颌突未联合或部分联合将发生横面裂,上颌突与侧鼻突未联合将形成斜面裂。 牙胚:牙板向深层得结缔组织内伸延,在其最末端细胞增生,进一步发育成牙胚。 牙囊:包围成釉器和牙乳头边缘的外胚间叶细胞密集成一结缔组织层。 牙乳头:成釉器下方的球形细胞凝聚区域。 蕾状期:在胚胎的第八周,在牙板的20个定点上牙板最末端膨大,上皮细胞迅速增生,形成圆形或卵圆形的上皮芽,形状如花蕾,呈立方或矮柱状 釉丛:起自釉牙本质界向牙表面方向散开,呈草丛状。 游离龈:指牙龈边缘不与牙面附着的部分 腭裂:为一侧腭突和对侧侧腭突及鼻中隔未融合或部分融合的结合 蕾状期:(增殖期)胚胎第9-10周,上皮芽继续向外胚间叶中生长,体积逐渐增大。 釉板:是垂直压面的薄层板状结构。 结合上皮:是牙龈上皮附着在牙表面的条带状上皮 牙内陷:指有釉质覆盖的牙冠或牙根表面出现深凹陷,可分为牙冠内陷和牙根牙内陷 畸形中央尖:也称牙外突,指在恒前磨牙,磨牙的中央沟或颊尖舌侧嵴上的牙尖样突起 双生牙:为单个牙胚未完全分裂形成的牙有两个牙冠,但通常公用一个牙根和根管。Turner牙:是指与乳牙有关的感染或创伤去、引起继生恒牙成釉质细胞的损伤,导致继生恒牙釉质不全或矿化不全。 氟牙症:又称斑釉,氟斑牙。在牙发育阶段,如果引用水中氟含量高于百万分之一,或经其他途径摄取过多的氟,氟离子可导致釉质形成不全和钙化不全,这种釉质的发育障碍即为氟牙症 四环素牙:四环素牙和骨有亲和性,在发育期全身性应用四环素牙可导致药物在牙硬组织和骨组织中沉淀形成四环素牙。 龋病:是以细菌为主的多因素作用下,牙无机物脱矿,有机物分解,导致牙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 菌斑:是未矿化的细菌性沉淀物,有细菌,唾液糖蛋白和细菌细胞外多糖构成的菌斑基质组成,其中还含有少量脱落上皮细胞,白细胞,食物残渣等。 获得性薄膜:也称唾液薄膜,是由唾液糖蛋白选择性地吸附于牙面而形成的生物膜。 过度角化:也称角化亢进,是指黏膜或皮肤的角化层过度增厚,临床上为乳白色或灰白色。棘层松解:是由于棘层细胞张力原纤维及黏合物质发生变性,断裂破坏,细胞间桥溶解,而使细胞间联系力松弛,断裂,严重时失去联系,解离,则在棘层形成裂隙或疱。 上皮异常增生:上皮总的混乱称为上皮异常增生。 疱:为黏膜或皮肤内储存的液体而成疱。 溃疡:是黏膜或皮肤表层坏死脱落形成凹陷为溃疡。 丘疹:是黏膜或皮肤突出的小疹;大小为1~5mm,较硬,包灰或发红,消失后不留痕迹。 一,如何鉴别釉质浑浊症和氟牙症? 釉质浑浊症氟牙症 形状;白色不透光的混浊斑块无光泽的白色斑点,斑块 矿化程度;釉质矿化不全釉质表层过度矿化 对称性;无有 压面特征;为局限性的圆,椭圆形斑块。不规则凹陷

口腔组织病理学整理笔记

第一章:口腔颌面部发育 人体发育的三个阶段 1.增殖期:自受孕至受孕后2周,包括受精、植入和三胚层的形成。 2.胚胎期:受孕后3-8周,分化出不同类型的组织并构成器官和系统,口腔颌面部发育基本在此期完成。 3.胎儿期:受孕第九周至出生。腭部的发育在此期的开始阶段完成。 第一节神经嵴、鳃弓和咽囊 一.神经嵴的分化 胚胎发育的第三周,三胚层胚盘已经形成,发育中的脊索和邻近的间充质诱导其表面的外胚层形成神经板(neural plate)。 神经板发育中,其柱状细胞变为上窄下宽的楔形,使神经板外侧缘隆起,神经板中轴处形成凹陷称神经沟(neural groove),隆起处称神经褶(neural fold)。神经褶顶端与周围外胚层交界处称神经嵴(neural crest)。 胚胎第四周,两侧神经褶在背侧中线汇合形成神经管的过程中,位于神经嵴处的神经外胚层细胞未进入神经管壁,而是离开神经褶和外胚层进入中胚层,这部分细胞称为神经嵴细胞,是特殊的多潜能干细胞,位于神经管和表面外胚层之间,形成沿胚胎头尾走向的细胞带,以后分为两条细胞索,列于神经管背外侧。 胚胎第四周,神经嵴细胞发生广泛迁移,分化成头面部的外胚间充质细胞,形成神经系统组织、内分泌组织、皮肤组织、结蹄组织;头面部的结蹄组织大部分来自于神经嵴细胞,由于他们起源于外胚层的神经嵴细胞,所以这些结蹄组织又称为外胚间叶组织或外间充质。 神经嵴细胞的迁移和分化受多种信号分子和基因调控,如:FGF、HOX 基因等。在此过程中,染色体异常、过量的维甲酸、酒精及头部神经始基发生异常等因素都可引起神经嵴细胞在原位或迁移过程中发生死亡而产生头面部畸形。 二.鳃弓及咽囊的发育 鳃弓(branchial arch):胚胎第4周时,原始咽部的间充质细胞迅速增生形成左右对称的背腹走向的6对隆起,与6对主动脉弓动脉相对应,称鳃弓。第l对最大称为下颌弓;第2对称舌弓;第3对称舌咽弓; 相邻鳃弓之间有浅沟,在体表侧称鳃沟;与之对应的鳃弓内侧是原始咽部,其表面衬覆的内胚层向侧方增生呈囊样,形成与鳃沟对应的浅沟称在咽侧称咽囊(pharyngeal pouch)。 第二鳃弓生长速度较快,向尾端生长覆盖了第二、三、四鳃沟和三、四、五对鳃弓并与颈部组织融合。被覆盖的鳃沟与外界隔离,形成一个暂时的腔称颈窦。颈窦在以后的发育中消失,如残留可形成颈部囊肿、窦道或瘘管。 第二节面部的发育 一.面部发育过程 面突的分化:3—5周末。 面突的联合:5周末—第8周 联合后发育:9周—3个月 ①胚胎第3周,发育中的前脑下端出现了一个突起称额鼻突。额鼻突下方两侧的下颌突迅速生长并在中线联合 ②胚胎3周中,长出两个上颌突,此时在额鼻突、上颌突和下颌突的中央形成一个凹陷叫原口,口凹与前肠之间有口咽膜在4周时破裂 ③胚胎第3周末,在口咽膜前方口凹顶端正中出现一个囊样内陷,称拉特克囊,拉斯克囊此后退化消失。此囊的残余可发生颅咽管瘤。 ④胚胎的第4周额鼻突的末端两侧形成两个浅凹称鼻凹,将额鼻突分为1个中鼻突、2个测鼻突 ⑤胚胎第5周中鼻突末端出现两个球形突起称球状突 鼻凹将来发育成鼻孔;鼻板细胞形成鼻粘膜及嗅神经上皮。 2.面突的联合(merge)和融合(fuse) 联合(merge):面突突起之间为沟样凹陷,随着面部的进一步发育,突起之间的沟会随着面突的生长而变浅、消失。 融合(fuse):突起之间在生长过程中外胚层互相接触、破裂、退化、消失,两个突起的间充质相互融合。

口腔医学专业英语题库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

口腔医学专业英语题库四 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 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

专英重点一、 Parapharyngeal 咽旁 Septicemia 败血病 Sialolithiasis 涎石病Periostitis 骨膜炎 Sialoductitis 涎管炎 Fracture 骨折 Comminution 粉碎 Hyperplasia 增生Reparative 修复性 Mucoperiosteum 黏骨膜 Radiolucent X光透射 Space 间隙 Infection 感染 Prosthesis义齿 Oblique 倾斜 Scquestrum腐骨死骨 Biopsy 切片检查法 Sialogram 涎管X线造影片 Giant 巨大 Nonmalignant良性的 Pyogenic 化脓性 Mole 胎块 Devoid 缺乏的 Laceration 撕裂 Hyperpyrexia高热 Self-reduce 自行使脱臼复位 句子翻译 1. I f proper preparation of solution, syringes, needles and technic has been carried out, untoward incidents should seldom occur during or after the injection of the local anesthetic. However, one should be in a position to cope with complications in the rare cases when they arise. 若药液注射剂,针头及技术准备妥当,在局麻注射过程中或之后都将很少出现,但是,医生仍应做好应对罕见并发症的准备。 2. P ostoperative pain which the patient experiences after the second and third postoperative day should be carefully examined, since this is not a normal postoperative course. It is caused by dry socket or sharp bone spine. 患者于术后二三日之后的疼痛,可能为非正常情况,需特别仔细检查,其有可能由于干槽症或是尖锐骨刺引起。3. A cute dento-alveolar abscess. This is an acute localized suppuration about a tooth. The infection may start in one of three ways: (a) periapical (b)pericemental (c)pericoronal 急性牙槽脓肿,是一种牙齿急性局限性的化脓表现。这种感染可能由下列三种途径引起:根尖周、牙周膜、冠周。 4. S alivary glands may be involved by tumors, cyst , sialadenitis from infection , sialoductitis with subsequent strictures of the ducts. 涎腺可罹患肿瘤、囊肿、感染所致的涎腺导管炎,及其后遗的导管狭窄症。 5. T he lower jaw is more exposed to violence and consequently is more often fractured than any other facial bone. 下颌骨更加容易暴露于外界暴力中,因此比所有其它的面部骨都更经常发生骨折。 6. T he common diseases of the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are subluxation dislocation and ankylosis. The infection of this joint is rare. 普通疾病会造成颞下颌关节半脱位或脱臼和关节僵直是很非常少见的。 7. N early all of the tumors and cysts which can arise in any part of the body may be found in or around the mouth, except those which are peculiar to certain organs. 几乎全部肿瘤和囊肿会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或嘴巴周围,除非某些特殊的肿瘤才会发生在特定的器官。 8. T he object in undertaking such reparative procedures is the restoration of function or the improvement of appearance or both. Included within the group which may require reconstructive procedures are congenital malformations, traumatic injuries, deformations due to operation for neoplasms , destruction of tissue incident to disease, or the treatment of disease. 被用来使用修复程序的对象是为了恢复功能或是促进美观或是两者兼具。包含了天生畸形、创伤性的伤害、肿瘤治疗、去除病变的组织或是疾病的治疗。

口腔组织病理学试验教学大纲

《口腔组织病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口腔医学专业使用) I前言 口腔组织病理学实验课是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但是对理论课授课内容进一步验证,加深理解,巩固记忆的教学方式,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认真实践,独立思考,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获得知识能力的一种教学手段。 本大纲适用于五年制本科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使用,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为了达到实验课教学目的,实验课必须与理论课衔接紧密,严防脱节,给学生准备充足的质量较高的教学标本和切片,提供先进的教学设施和较充分的课时,使学生能很好的进行观察、分析、讨论,以达到培养学生获得知识能力之目的。 二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的掌握教材,我们根据教材的内容,将每章节必讲的内容和授课的重点及难点加以注明。经过实验课的教学,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理论课的内容。 三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必要的课前讲座,课中阅片指导和示教以及课尾的小结。 四总教学参考学时为44学时。 五选用教材:《口腔组织病理学实习指导》,自编,朱恩新,2版,2004年。 II正文 实验一牙体组织 一教学目的 通过实验,掌握牙体组织的基本组织学结构。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牙体各组成部分的组织结构、生物学特性及牙体组织的理化特性。(二)了解釉质超微结构;牙本质的神经支配;牙骨质的分类及功能;牙髓的增龄性变化。 三教学内容 (一)观察牙体组织图谱。 (二)观察切片:牙体纵磨片,牙体横磨片,牙体切片。 实验二牙周组织、口腔黏膜及涎腺组织 一教学目的 通过实验,掌握牙周组织、口腔黏膜和涎腺的基本组织学结构。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牙龈解剖及组织结构;牙周膜的组织结构及功能;三对大涎腺的组织结构特点及涎腺的一般组织结构特点;口腔黏膜的一般组织结构及口唇、舌背黏膜的组织特征。 (二)熟悉结合上皮与牙面的附着关系;上皮剩余及牙骨质小体的形态特征;腭黏膜的组织学特征。 (三)了解牙周膜正常条件下的厚度及牙槽骨生理条件下的组织结构,口腔黏膜与皮肤及被覆黏膜与咀嚼黏膜的异同点。 三教学内容 观察:牙体及牙周组织(唇舌向)切片、牙体及牙周组织(近远中)切片、唇组织切片、软—硬腭组织切片、舌粘膜组织切片、颌下腺组织切片、腮腺组织切片 实验三口腔颌面部及牙齿发育 一教学目的 通过实验,学习和观察口腔颌面部发育和牙齿发育的一般过程。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牙板及牙胚的发育要点,牙胚各组成部分的组织学特征及冠部牙体组织的发育过程。 (二)熟悉牙齿发育的全过程,牙板的结局。 (三)了解口腔颌面部发育过程及其与常见颌面部畸形的关系。 三教学内容 (一)观察口腔颌面部发育模型。 (二)观察:原发性上皮带组织切片、蕾状期牙胚组织切片、帽状期牙胚组织切片、钟状晚期牙胚组织切片。 实习四龋病、牙髓炎 一教学目的 通过实验,掌握龋病的组织病理学变化。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釉质平滑面龋的组织学结构,理解分层结构的发病机理,掌握牙本质龋的扩展方向及基本病理变化。 (二)熟悉各型牙髓炎的病理学变化。 三教学内容 观察:早期釉质龋磨片、牙本质龋磨片、牙本质龋组织切片、慢性闭锁性牙髓炎组织切片、慢性增生性牙髓炎组织切片。 实习五根尖周炎、牙周病 一教学目的 通过实验,掌握根尖周炎和牙周病的组织病理学变化。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各型根尖周病的病理学变化;慢性牙周炎的病理变化。 (二)熟悉根尖周病的转化关系;牙周病的临床表现。 三教学内容 观察:慢性根尖脓肿组织切片、根尖肉芽肿组织切片、慢性牙周炎组织切片。

XX学院《病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XX学院《病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疾病病变发生的原因、诱因、原理、过程、结局,病理变化与临床表现的内在联系,《病理学基础》的专业术语,掌握有关的病理概念。理解常见病病变的组织学改变、大体观察、功能变化的原理和病变依据,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大体病变改变、组织变化、超微结构及显微镜下病变特点。 (二)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专业病理学知识解释常见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相关疾病的预防知识。使学生具有学生独立思考及正确认识、分析事物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服务意识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使学生具备学生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具备健康、乐观向上的心态。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一)课程教学前要求 1.对教师要求 (1)认真研究教材,广泛收集材料,根据以往经验和学生情况,理清教学思路,完成教案撰写或课件制作。 (2)提前进入教室,做好上课准备。 2.对学生要求 (1)制定课程学习计划,明确学习任务和时间安排。 (2)认真预习教材,预习中善于思考,对疑惑之处做好记录。 (3)强化学习的主体地位,通过图书馆、网络特别是本门课程的资源网站等广泛查阅、学习课程资源,特别是教师指定的课程资源,了解本领域专家学者的观点以及最新研究动态,培养思维能力,为课堂学习、讨论等做好充分准备。 (二)课程教学中要求 1.对教师要求 (1)按照理论坚实、够用的要求,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着重讲授重点和难点。 (2)积极采用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要求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积极进行讨论、训练或实务操作,着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课堂管理,维护课堂纪律,督查学生上课考勤工作。 (4)以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为目标,给学生布置综合练习和案例分析等形式的作业。 (5)给学生推荐相关的书籍和期刊,要求学生阅读,开阔学生视野。

华西口腔医学院粘膜学题库

1、口腔粘膜病有何特点? 2、以口腔粘膜的解剖结构特点描述其屏障作用 3、口腔你粘膜病的基本病损有哪些,每类试举一病名 4、口腔粘膜溃疡、皲裂、糜烂的病理特征有何异同 5、口腔粘膜病史采集有何基本要求 6、口腔粘膜病体检范围 1、RAU何型最多见?其溃疡形态有何特点? 2、以轻型RAU为例,简述口腔溃疡处理的一般原则,常用药物和治疗方案。 3、激素类药物在口腔溃疡治疗中的作用及其注意点 4、良恶性溃疡的鉴别要点?以重型RAU与肿瘤为例列表说明 5、创伤性溃疡的治疗措施是什么? 6、BD、RS的口腔病损各有什么特征,其全身系统性临床表现特征各是什么? 1、天疱疮和类天疱疮的临床分型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2、该类疾病归属于哪类疾病? 3、尼氏征得典型表现和病理基础 4、皮质激素类药物在治疗该病中应该如何使用?有什么注意事项?至今我们学过哪些口 腔粘膜病有皮肤表现 1、六种唇炎的临床表现各有什么特征/ 2、六种唇炎的镜下所见有何特点? 3、请列表鉴别以下各病的差别: Chronic cheilitis Cheilitis glandularis Cheilitis of benign lympolasis Granulomatosa cheilitis M-R syndrome Actinic cheilitis 4、口角炎的病因有哪些/ 1、萎缩性舌炎的发病因素和治疗 2、毛舌的发病因素、临床表现和治疗 3、为什么说灼口综合征的发病因素是身心性疾病,从临床表现和治疗方面加以说明 4、列表鉴别:地图舌——舌扁平苔藓沟纹舌——舌外伤萎缩性舌炎——舌部DLE、 OLP、赤斑增殖性正中菱形舌——慢性增性念珠菌病 5、沟纹舌、正中菱形舌、地图舌的自我保健措施有哪些? 1、口腔变态反应性疾病有哪些?各属于哪一型? 2、多形性红斑的皮肤-黏膜损害各有哪些特征性表现? 3、斯——约综合征 4、口腔粘膜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治疗原则和常用药物

组织病理学大纲

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大纲(七年制用) 《口腔组织病理学》包括《口腔组织胚胎学》《口腔病理学》两部分,是根据口腔医学专业培养目标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任务是根据培养要求阐明口腔颌面部器官的组织结构、发育及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和病理变化等,为学生学习口腔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为防治口腔疾病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绪论 【目的要求】 (一) 了解《口腔组织病理学》的性质、任务和在口腔医学中的地位。 (二) 了解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学习方法及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学时分配】 讲课:0.5学时。 【教学内容】 (一) 《口腔组织病理学》的性质、任务和主要内容。 (二) 本课程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要求。 第一篇口腔组织胚胎学 口腔颌面部发育 【目的要求】 (一) 掌握面和腭的发育过程及其发育异常 (二) 熟悉舌的发育 (三) 了解颌骨、涎腺和口腔粘膜的发育 【学时分配】 (一) 讲课:2学时 (二) 实验:2学时 【教学内容】

(一) 讲课内容 1. 介绍胚胎发育早期头颈部发育的概况 2. 面部的发育及发育异常(唇裂、面裂) 3. 腭的发育及发育异常(腭裂) 4. 舌的发育 5. 涎腺的发育 6. 颌骨的发育(上颌骨、下颌骨) (二) 实验内容 口腔颌面部发育模型观察 【预习要求】 按教学内容和三级要求课前预习 【复习思考题】 (一) 面部是怎样形成的?在发育过程中可发生那些畸形? (二) 腭的发育过程如何?腭裂是怎样发生的? (三) 舌的发育过程如何?它在发育过程中和淋巴组织的关系如何? (四) 涎腺是怎样发生的?它在发育过程中和淋巴组织的关系如何? (五) 下颌骨是怎样发育的? 【参考资料】 同牙体组织章 牙齿的发育 【目的要求】 (一) 掌握牙胚的发生以及釉质、牙本质的组织形成的过程 (二) 熟悉牙髓、牙根和牙周组织的形成过程 【学时分配】 (一) 讲课:3学时 (二) 实验:3.5学时,小测验0.5学时 【教学内容】 (一) 讲课内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