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放射治疗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171.50 KB
- 文档页数:8
直肠癌的放射治疗技术一、协议方信息患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医疗机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治医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治疗目标和原则11 治疗目标通过放射治疗,旨在控制直肠癌的局部肿瘤生长,减少肿瘤细胞的数量,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尽可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111 治疗原则放射治疗应遵循个体化原则,根据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肿瘤分期等因素制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同时,应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最大程度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
三、治疗前评估21 病史采集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症状出现的时间、症状的特点、既往治疗情况等。
211 体格检查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重点检查腹部、盆腔等部位,了解肿瘤的大小、位置、活动度等情况。
212 影像学检查包括盆腔磁共振成像(MRI)、计算机断层扫描(C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CT)等,以明确肿瘤的范围、侵犯程度以及有无远处转移。
213 实验室检查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肿瘤标志物等检查,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肿瘤的生物学特征。
214 病理诊断通过活检或手术标本的病理检查,明确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等。
四、治疗方案31 放射治疗技术选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放射治疗技术,如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容积旋转调强放疗等。
311 照射范围确定照射的靶区,包括原发肿瘤、区域淋巴结以及可能存在的亚临床病灶。
312 照射剂量根据肿瘤的分期、患者的身体状况等因素,确定合适的照射剂量。
313 治疗次数和时间制定合理的治疗次数和治疗时间间隔,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314 同步化疗在放射治疗的同时,根据患者的情况,可能会联合使用化疗药物,以增强治疗效果。
五、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41 患者准备患者在治疗前应保持良好的营养状况,戒烟戒酒,保持充足的睡眠。
治疗期间应按照医生的要求保持固定的体位,以确保治疗的准确性。
直肠癌放射治疗规范(一)放射治疗适应证。
直肠癌放疗或放化疗的主要目的为辅助治疗和姑息治疗。
辅助治疗的适应证主要针对Ⅱ~Ⅲ期直肠癌;姑息性治疗的适应证为肿瘤局部区域复发和/或远处转移。
对于某些不能耐受手术或者有强烈保肛意愿的患者,可以试行根治性放疗或放化疗。
1.I期直肠癌不推荐放疗。
但局部切除术后,有以下因素之一,推荐行根治性手术;如拒绝或无法手术者,建议术后放疗。
(1)术后病理分期为T2;(2)肿瘤最大径大于4cm;(3)肿瘤占肠周大于1/3者;(4)低分化腺癌;(5)神经侵犯或脉管瘤栓;(6)切缘阳性或肿瘤距切缘<3mm。
2.临床诊断为Ⅱ/Ⅲ期直肠癌,推荐行术前放疗或术前同步放化疗。
3.根治术后病理诊断为Ⅱ/Ⅲ期直肠癌,如果未行术前放化疗者,必须行术后同步放化疗。
4.局部晚期不可手术切除的直肠癌(T4),必须行术前同步放化疗,放化疗后重新评估,争取根治性手术。
5.Ⅳ期直肠癌:对于可切除或潜在可切除的Ⅳ期直肠癌,建议化疗±原发病灶放疗,治疗后重新评估可切除性;转移灶必要时行姑息减症放疗。
6.局部区域复发直肠癌:可切除的局部复发患者,建议先行手术切除,然后再考虑是否行术后放疗。
不可切除局部复发患者,若既往未接受盆腔放疗,推荐行术前同步放化疗,放化疗后重新评估,并争取手术切除。
(二)放射治疗规范。
1.靶区定义。
必须进行原发肿瘤高危复发区域和区域淋巴引流区照射。
(1)原发肿瘤高危复发区域包括肿瘤/瘤床、直肠系膜区和骶前区,中低位直肠癌靶区应包括坐骨直肠窝。
(2)区域淋巴引流区包括真骨盆内髂总血管淋巴引流区、直肠系膜区、髂内血管淋巴引流区和闭孔淋巴结区。
(3)有肿瘤和/或残留者,全盆腔照射后局部缩野加量照射。
(4)盆腔复发病灶的放疗。
①既往无放疗病史,建议行复发肿瘤及高危复发区域放疗,可考虑肿瘤局部加量放疗。
②既往有放疗史,根据情况决定是否放疗。
2.照射技术。
根据医院具有的放疗设备选择不同的放射治疗技术,如常规放疗、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图像引导放疗等。
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3(完整版)摘要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近年来,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保持上升趋势。
2023中国癌症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分别位居第2和第5位其中新发病例55.5万例,死亡病例28.6万例。
中国已成为全球结直肠癌每年新发病例数和死亡病例数最多的国家,结直肠癌严重影响和威胁我国居民身体健康。
2010年,国家卫生部委托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组织结直肠癌领域专家撰写并颁布了《结直肠癌临床诊疗规范(2010年版)》(简称《规范》\《规范》的发布对我国结直肠癌诊疗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近些年,随着对该《规范》应用的普及和理解的深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5年、2017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于2023年、2023年先后组织专家对《规范》进行了4次修订,内容涉及结直肠癌的影像学检查、病理学评估,外科治疗、内科治疗和放疗等多学科综合治疗手段等方面。
2023年版《规范》既参考了国际指南的更新内容,更结合了中国的具体国情和临床实践,同时囊括了近些年来我国结直肠领域的重要进展和循证医学证据。
2023年版《规范》将会进一步推动我国结直肠癌整体诊疗水平的进步,改善患者的生存和预后,造福结直肠癌患者及其家庭。
1概述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
2023中国癌症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分别位居第2位和第5位,新发病例55.5万例,死亡病例28.6万例;城市远高于农村,且结肠癌发病率上升明显,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属于中晚期。
筛查可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我国在天津、上海、浙江和广州等地开展的全人群结直肠癌筛查结果证实了筛查的效益。
目前推荐的结直肠癌筛查方法主要是危险度评估和大便潜血检查,阳性者再进行结肠镜检查。
大便DNA检测可进一步提高结直肠癌大便初筛的效益。
国外经验显示,在医疗资源较发达的地区,每3~5年实施一次结肠镜检查也可取得较好的筛查效果。
直肠癌的放射治疗直肠癌的综合治疗原则1.早、中期直肠癌患者,若基本情况允许应首选手术治疗;2.建议对II、III期直肠癌患者进行以手术为主,辅助放、化疗综合治疗方案。
无论术前放、化疗还是术后的同步放、化疗均是II、III期可切除直肠癌的标准辅助治疗方案;3.对局部晚期、各种原因不能手术以及术后复发的患者,可以采用单纯性放射治疗。
直肠癌放射治疗的适应证一直以来放射治疗在直肠癌治疗中都有着较高的地位。
主要适应证为:(1)II/III期直肠癌的术前放疗;(2)II/III期直肠癌的术后放疗;(3)早期直肠癌经肛门肿物切除后的放疗;(4)局部晚期直肠癌(T4)的放疗;(5)复发后再程治疗直肠癌的放疗。
直肠癌放射治疗的禁忌证(1)完全性肠梗阻、恶病质等不能耐受放疗;(2)既往已做盆腔高剂量照射,盆腔部位不能再接受放疗。
直肠癌术前、术后放疗的靶区勾画和定义(1)GTV 影像图像上确认的大体肿瘤范围,包括原发病灶和转移性淋巴结。
(2)CTV ①术前放疗CTV:GTV及直肠周围系膜区、骶前、骶3上缘以上(梨状肌起始部)髂外血管淋巴结引流区、全部髂内血管淋巴结引流区、闭孔淋巴结引流区。
病变位于上中段时,不必包括坐骨直肠窝,如果病变位于腹膜返折以下则需要包括坐骨直肠窝。
T4的病变如侵犯前列腺(男性)、阴道中下段(女性),可考虑包括髂外淋巴结引流区。
②术后放疗CTV:瘤床、骶前、骶3 上缘以上的髂外血管和部分髂总血管淋巴结引流区、全部髂内血管淋巴结引流区、闭孔淋巴结引流区、手术疤痕 (Mile's 术后 )。
上界为 L5 锥体下缘,上段直肠癌CTV的下界为吻合口下2~3cm,不必包括坐骨直肠窝。
中下段直肠癌CTV的下界为吻合口下2~3cm,包括坐骨直肠窝。
(3)PTV 在CTV的范围基础上头脚方向外放10mm,左右外放5~10mm,腹背外放5~10mm。
(4)正常组织和器官的勾画包括双侧股骨头、膀胱、照射范围内的小肠(需勾画到PTV最上层的上两层)和睾丸。
直肠癌手术后放疗操作方法
直肠癌手术后放疗是一种常见的辅助治疗方法,旨在提高手术效果、预防复发和提高生存率。
以下是直肠癌手术后放疗的操作方法:
1. 计划放疗: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放疗计划,包括放疗的剂量、持续时间和治疗方式等。
2. 定位标记:在开始放疗之前,医生通常会利用CT扫描等影像学方法对患者进行定位标记,以确保放疗能够精确照射到直肠癌残留的部位,并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
3. 放疗技术:常见的放疗技术包括外照射、内照射和合作照射。
- 外照射:将放射线从体外照射到直肠癌残留的部位。
常见的外照射技术有三维适形放疗(3D-CRT)、调强放疗(IMRT)和螺旋CT放疗等。
- 内照射:通过放置放射源直接照射到直肠癌残留的部位。
内照射可通过经肛门(endorectal)或经膀胱(endovaginal)放射源来实施。
- 合作照射:外照射和内照射的结合,旨在提高放疗的精确性和治疗效果。
4. 放疗剂量和持续时间: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会确定合适的放疗剂量和
持续时间。
通常,放疗会在手术后的数周内开始,并持续数周至数个月。
5. 预防措施:由于直肠癌手术后放疗可能引起副作用,如腹泻、疲劳、皮肤不适等,医生会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案,如适当调整放疗剂量、选用保护性服装等。
总之,直肠癌手术后放疗需要确保有效照射直肠癌残留的部位,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伤害,并且在临床治疗中应综合考虑个体化的放疗计划。
因此,在进行直肠癌手术后放疗时,患者应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指导和建议,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4)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4)前言: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为了提高结直肠癌的诊疗水平,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特制定本《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4)》。
第一章绪论1.1 背景结直肠癌是指发生在结肠、直肠的恶性肿瘤。
其包括结肠腺癌、直肠腺癌、结肠黏液腺癌等类型。
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都呈上升趋势,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对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
1.2 目的本规范的目的是为了规范中国结直肠癌的诊断和治疗流程,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以期最大限度地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复发率。
第二章诊断2.1 临床表现结直肠癌常见症状包括排便习惯改变,如便秘、腹泻、便血等。
其他临床症状包括腹痛、腹胀、体重下降等。
医生应综合患者症状及体格检查结果进行初步判断。
2.2 病史及辅助检查详细询问患者家族史、个人史,特别是结直肠息肉病、炎症性肠病等相关疾病。
辅助检查包括肠镜检查、血液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CT/MRI等。
2.3 病理学诊断病理学诊断是结直肠癌诊断的金标准。
经过肠镜活检或手术切除后的标本应送病理科进行病理学检查,包括肿瘤类型、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等。
第三章分期与分级3.1 分期根据结直肠癌的TNM分期系统,将肿瘤的大小、淋巴结和远处转移情况进行评估。
根据分期结果,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3.2 分级根据肿瘤的分化程度和组织学类型,对结直肠癌进行分级。
分级的结果对选取合适的治疗方法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第四章治疗4.1 手术治疗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式,早期结直肠癌可考虑内镜下切除。
晚期结直肠癌常需行前切除术或直肠癌根治术。
手术方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分期结果来确定。
4.2 化学治疗化学治疗在结直肠癌的综合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
术前和术后化学治疗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药物选择应根据不同分期、分级以及患者的年龄和身体状况进行个体化调整。
4.3 放射治疗对于某些高危结直肠癌患者,放射治疗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直肠癌放疗计量标准
直肠癌的放疗剂量标准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的,包括病变位置、病理类型和分期等因素。
一般来说,对于根治性直肠癌手术后的患者,放疗的剂量通常为格雷,分为25-28次进行。
放疗剂量跟化疗不太一样,化疗剂量是根据病人的体重、身高、体表面积算出来的,每个单位体表面积剂量是多少。
而放疗剂量一般是比较稳定的。
如果病人的肿瘤比较大,比较晚期,可以适当的增加剂量,效果会更好一点。
另外,如果患者在术前已经接受了放疗治疗,那么手术后的放疗剂量可能会有所减少,并且可以根据放疗前的剂量进行调整。
总之,在制定放疗方案时,医生会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人情况和治疗目的,以确定最适合患者的放疗剂量和方案。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直肠癌放疗计量标准可能因病情和个体差异有所不同。
如有相关需求或疑问,建议咨询专业医生获取更准确和个性化的诊疗建议。
2019版:直肠癌规范化诊疗指南(完整版) The 2019 XXX (Complete n)1.ScopeThis guideline specifies the standardize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rocess。
diagnostic criteria。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treatment principles。
XXX.XXX.2.XXX and nsXXX.Rectal mesentery: XXX wraps around and forms a semi-circle behind and on both sides of the middle and lower rectum。
with a thickness of 1.5-2.0 cm。
containing arteries。
veins。
lymphatic tissue。
and a large amount of fat tissue。
It extends from the frontof the third sacral vertebra to the pelvic diaphragm.3.nsXXX.3.1 XXX: XXX3.2 CEA: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4.Diagnosis and XXX Flowchart5.Diagnostic Criteria5.1 logyXXX not fully understood。
but the XXX:5.1.1 Environmental factors: dietary habits。
intestinal bacteria。
chemical carcinogens。
XXX.5.1.2 Intrinsic factors: ic ns。
adenomas。
XXX。
2023直肠癌放射治疗规范直肠癌放射治疗是直肠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ι期直肠癌目前标准治疗是术前同步放化疗和全系膜切除手术,如果术前未经放化疗,手术后的病理分期为∏∕∏ι期,推荐进行术后同步放化疗。
放射治疗对于直肠癌患者的长期疗效和生活质量都至关重要。
本文结合国内直肠癌放射治疗指南及规范,对直肠癌术前及术后放疗的定位、靶区和危及器官勾画、放疗剂量和分割方式、危及器官剂量限制、不良反应等进行总结。
直肠癌治疗原则(1)对于早期直肠癌患者(T1-2N0M0),根治性手术是标准治疗。
但接受局部切除者,进一步的治疗取决于术后病理结果:合并良好预后因素(高中分化、无淋巴血管浸润或无神经周围浸润、无黏蛋白产生、切缘阴性)的pT1期浸润性肿瘤,局部治疗后内镜定期复查。
(2)新辅助放疗的适应证主要针对Π∕ΠI期(T3、T4或N+)中低位直肠癌:长程同步放化疗结束推荐间隔5~12周接受根治性手术;短程放疗联合即刻根治性手术(放疗完成后1周内手术)推荐用于可手术切除的T3期直肠癌。
辅助放疗主要推荐用于未行新辅助放疗,术后病理分期为口/田期、高危复发的直肠癌患者。
低位直肠癌有强烈保肛意愿的患者,可建议先放化疗,如果肿瘤对放化疗敏感,达到临床完全缓解,可考虑等待观察的治疗策略。
对于直肠病灶局部复发且切除困难,在之前未接受放疗的前提下,可考虑局部放疗使之转化为可切除病灶再行手术切除。
模拟定位(1)定位前1小时排空膀胱饮水IoOomK含碘造影剂碘化醇20m1),以充盈膀胱并显影小肠。
⑵俯卧位或仰卧位,盆腔热塑膜进行固定。
(3)对于直肠癌术前放疗或行Dixon术后放疗者,建议肛门缘放置铅点以标记;对于直肠癌行Mi1es术后放疗者,用细铅丝标记会阴部瘢痕。
(4)CT扫描范围膈顶至股骨上中1/3段(或12至坐骨结节下5cm),扫描厚度为5mm o建议患者在不过敏的前提下行静脉造影,以清楚显示肿瘤和血管。
对直肠下段癌,或直肠系膜筋膜受累者,或T4b者同时行MRI定位,将定位MRI 与定位CT图像融合,参照MRI表现在CT图像上勾画靶区。
2024直肠癌患者放疗期间的注意事项放射治疗是直肠癌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但放射线破坏和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对周围正常组织细胞也有破坏作用、导致一定的不良反应,本文章将对直肠癌患者放疗期间的注意事项做一总结,以期降低放疗的不良反应。
放疗前:了解放射性直肠炎、膀胱炎、肠梗阻、不育等相关并发症。
育龄期患者有生育要求的,需告知不孕不育的风险,并提前行生殖细胞储备。
由于放射性直肠损伤,放疗期间可能加重肛门坠胀感及大便次数增多症状。
定位前提前1h排空膀胱,喝水500-1OOOmI充盈膀胱,在复位及每次放疗时均采用同样标准使膀胱充盈。
体位及固定方式:仰卧位或有孔腹板的俯卧位,体膜固定。
定位CT:扫描范围L3/L4间隙至1/2股骨处,扫描层厚5mm,为明确肛缘位置可在肛门口做金属标记。
放疗中:每周门诊复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
保持皮肤画线,照射区皮肤保持清洁干燥,放疗后温水坐浴。
高蛋白、低脂肪、低纤维、适量维生素饮食,戒烟戒酒,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放疗后:放射范围内的皮肤:①急性反应:可出现肛周皮肤瘙痒、色素加深,滤泡样红斑、脱皮、水肿等表现。
处理:局部可外涂清地油、有破损者可使用生长因子促进其愈合,或遵医嘱进行处理。
②晚期反应:局部皮肤萎缩、皮下组织僵硬等。
消化系统:放射性肠炎、直肠炎。
①急性反应:腹痛、腹泻、粘液分泌增多,血性分泌物等,若病变位置低,照射野距离肛门近,还可出现肛门坠胀不适。
可在医师指导下止痛、止泻治疗,温水坐浴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粘膜恢复,严重者需暂停放化疗。
②晚期反应:腹泻、大便次数增多、便失禁、便血、大便变细、肠道梗阻、穿孔等。
慢性腹泻或便失禁者可考虑止泻药、硬化大便、调节饮食及成人尿布等,严重出血、肠梗阻或穿孔者外科就诊。
骨髓系统:出现骨髓抑制,包括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低下等,放疗期间仍需保证营养供给,维持体重稳定,若骨髓抑制,遵医嘱治疗,白细胞低者,注意预防感染。
泌尿生殖系统:排尿不适,疼痛、尿急、尿痛甚至血尿等,治疗期间建议多饮水,症状持续者泌尿外科咨询。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