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根治术前或术后放射治疗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50.50 KB
- 文档页数:10
放射治疗的适应症与禁忌症1 放射治疗的适应症恶性淋巴瘤、口腔癌、宫颈癌等都可以运用放射治疗的手段,这些肿瘤虽然可以运用手术治疗的方法,但是放疗对机体的损伤较小,肿瘤位置使手术难以根治性的肿瘤也可以运用此种方法进行治疗,如中耳癌等。
同时,还具有放疗与手术综合治疗的肿瘤,主要有乳腺癌、卵巢癌等,该类肿瘤通常行术前或者术后放疗,减少对脏器所产生的损伤,对器官会产生优良的防护效果。
术中放疗还需要具备相应的防护措施,在受到一些条件限制的情况下,难以获得普遍开展,放疗与手术是一种局部治疗的方法,综合治疗对局部肿瘤将会产生良好的效果,但是对于减少恶性肿瘤的远处效果不佳。
放疗价值较为有限,其仅能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胆囊癌、肝转移癌的放疗价值不显著,此种情况应该获得人们的高度重视,促使身体不适症状获得缓解,呈现积极的效果。
放射治疗的适应证情况非常广泛,其会根据肿瘤细胞的敏感性等来进行治疗,具体放疗的适应证将会被划分成多个方面。
参照肿瘤的放射敏感性,如恶性淋巴瘤、尤文肉瘤等,这类肿瘤的恶性程度较高,发展速度过快,容易产生远处转移的情况,需要结合化疗手段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如乳腺癌、宫颈癌等,其是放射中度敏感肿瘤,该类肿瘤的发展过程相对缓慢,产生转移的情况较晚,运用单纯的放射治疗能够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胰腺癌、前列腺癌等属于放射敏感性较差的肿瘤,放疗成为手术辅助治疗的手段,或者转移复发后的姑息治疗。
同时,具有保留器官功能的放射治疗手段,不仅具有与根治手术相同的疗效,而且器官的功能也将获得保持,如早期乳腺癌患者可以进行保乳手术。
放射治疗与手术综合治疗也是一种重要的方法,术前放射治疗将会降低肿瘤分期,手术切除率也将提升,术后放射治疗会降低局部淋巴结的复发,局部控制率的效果优良,病人的生存周期被延长。
姑息放射治疗也是其中的治疗手段,患者的不良反应不会增加,不适症状也将被缓解,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还存在需放射治疗的良性病变血管瘤患者。
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3(完整版)摘要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近年来,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保持上升趋势。
2023中国癌症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分别位居第2和第5位其中新发病例55.5万例,死亡病例28.6万例。
中国已成为全球结直肠癌每年新发病例数和死亡病例数最多的国家,结直肠癌严重影响和威胁我国居民身体健康。
2010年,国家卫生部委托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组织结直肠癌领域专家撰写并颁布了《结直肠癌临床诊疗规范(2010年版)》(简称《规范》\《规范》的发布对我国结直肠癌诊疗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近些年,随着对该《规范》应用的普及和理解的深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5年、2017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于2023年、2023年先后组织专家对《规范》进行了4次修订,内容涉及结直肠癌的影像学检查、病理学评估,外科治疗、内科治疗和放疗等多学科综合治疗手段等方面。
2023年版《规范》既参考了国际指南的更新内容,更结合了中国的具体国情和临床实践,同时囊括了近些年来我国结直肠领域的重要进展和循证医学证据。
2023年版《规范》将会进一步推动我国结直肠癌整体诊疗水平的进步,改善患者的生存和预后,造福结直肠癌患者及其家庭。
1概述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
2023中国癌症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分别位居第2位和第5位,新发病例55.5万例,死亡病例28.6万例;城市远高于农村,且结肠癌发病率上升明显,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属于中晚期。
筛查可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我国在天津、上海、浙江和广州等地开展的全人群结直肠癌筛查结果证实了筛查的效益。
目前推荐的结直肠癌筛查方法主要是危险度评估和大便潜血检查,阳性者再进行结肠镜检查。
大便DNA检测可进一步提高结直肠癌大便初筛的效益。
国外经验显示,在医疗资源较发达的地区,每3~5年实施一次结肠镜检查也可取得较好的筛查效果。
直肠癌术后同步放化疗临床路径(2012年版)一、直肠癌术后同步放化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初治直肠癌术后(ICD:C20.Z850.002)。
(二)诊断依据:根据《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1版》(卫生部医政司),《肿瘤放射治疗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直肠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11年第一版)1、直肠癌手术史。
2、符合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标准。
3、PT3-4N0M0/T x N1-2M0 。
分期标准:第七版AJCC癌症分期。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1版》(卫生部医政司),《肿瘤放射治疗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直肠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11年第一版)(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1.路径-1:49天?(是否30天内?)2.路径-2:49天?(是否30天内?)(五)进入路径标准:1.路径-1:适合于行卡培他滨片825mg/m2 PO(餐后30分钟内)Bid 周一至五(从放疗开始到放疗结束)2.路径-2:适合于行5-FU 400mg /m2 IV+ CF 20 mg /m2 IV(先用)d1-4 Q4w×2 (放疗第1周和第五周)(六)同步放化疗治疗前准备所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细胞分析+凝血四项、尿液分析及尿沉渣分析、大便常规+OB、血型鉴定(术前)、住院生化常规、心功能7项、血脂分析(≥35岁)、免疫三项、乙肝两对半(根据患者意愿酌情选择)CEA、CA199、CA242、血气分析(必要时)2、心电图、胸部正侧位片、心脏彩超(必要时)3、腹部彩超/MRI/CT、盆腔MRI/CT(初次及疗效评价时)、骨ECT (初次及疗效评价时)4、电子肠镜(必要时)5、PET-CT(必要时)(七)治疗方案:1.放疗治疗原则(参照《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1版》(卫生部医政司))1)采用CT模拟定位,三维适形技术或调强放疗、容积调强放疗。
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0年版)一、概述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我国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保持上升趋势。
其中,结肠癌的发病率上升尤为显著。
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属于中晚期。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结直肠癌诊疗行为,提高医疗机构结直肠癌诊疗水平,改善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二、诊断技术与应用(一)临床表现。
早期结直肠癌可无明显症状,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出现下列症状:1.排便习惯改变。
2.大便性状改变(变细、血便、黏液便等)。
3.腹痛或腹部不适。
4.腹部肿块。
5.肠梗阻。
6.贫血及全身症状:如消瘦、乏力、低热。
(二)体格检查。
1.一般状况评价、全身浅表淋巴结情况。
2.腹部视诊和触诊,检查有无肠型、肠蠕动波、腹部肿块。
3.直肠指检:凡疑似结直肠癌者必须常规作肛门直肠指诊。
了解肿瘤大小、质地、占肠壁周径的范围、基底部活动度、距肛缘的距离、肿瘤向肠外浸润状况、与周围脏器的关系等。
指检时必须仔细触摸,避免漏诊;触摸轻柔,切忌挤压,观察是否指套血染。
(三)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了解有无贫血。
2.尿常规:观察有无血尿,结合泌尿系影像学检查了解肿瘤是否侵犯泌尿系统。
3.大便常规:检查应当注意有无红细胞、脓细胞。
4.粪便隐血试验:针对消化道少量出血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四)内窥镜检查。
直肠镜和乙状结肠镜适用于病变位臵较低的结直肠病变。
所有疑似结直肠癌患者均推荐纤维结肠镜或电子结肠镜检查,但以下情况除外:1.一般状况不佳,难以耐受;2.急性腹膜炎、肠穿孔、腹腔内广泛粘连以及完全性肠梗阻;3.肛周或严重肠道感染、放射性肠炎;4.妇女妊娠期和月经期。
内窥镜检查之前,必须做好准备,检查前进流质饮食,服用泻剂,或行清洁洗肠,使肠腔内粪便排净。
内窥镜检查报告必须包括:进镜深度、肿物大小、距肛缘位臵、形态、局部浸润的范围,结肠镜检时对可疑病变必须病理学活组织检查。
2019版:直肠癌规范化诊疗指南2019版:直肠癌规范化诊疗指南(完整版)1范围本指南规定了直肠癌的规范化诊治流程、诊断依据、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及治疗方案。
本指南适用于农村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工作定点医院对直肠癌的诊断和治疗。
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直肠系膜:指的是在中下段直肠的后方和两侧包裹着的,形成半圆,厚 1.5~2.0cm的结缔组织,内含有动脉、静脉、淋巴组织及大量脂肪组织,上自第3骶椎前方,下达盆膈。
3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指南。
3.1TME:(XXX)全直肠系膜切除术3.2CEA:(carcinoembryonic antigen)癌胚抗原4诊治流程图5诊断依据5.1病因直肠癌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阐明,导致发生的原因可归纳为:5.1.1环境因素饮食气、肠道细菌、化学致癌物质、泥土中缺钼和硒。
5.1.2内在因素基因变异、腺瘤、血吸虫性结肠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5.2高危人群5.2.1有便血、便频、大便带粘液、腹痛等肠道症状的人。
5.2.2大肠癌高发区的中、老年人。
5.2.3大肠腺瘤患者。
5.2.4有大肠癌病史者。
5.2.5大肠癌患者的家庭成员。
5.2.6家族性大肠腺瘤病患者。
5.2.7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5.2.8Crohn病患者。
5.2.9有盆腔放射治疗史者。
5.3临床表现及体征5.3.1病症主要表现为直肠刺激病症:便频、里急后重、肛门下坠、便不尽感、肛门痛等。
大便表面带血和/或粘液,严峻时有脓血便。
按照临床表现出现的频度,直肠癌临床表现依次以便血、便频及大便变形多见。
5.3.2直肠指诊凡遇到患者有便血、直肠刺激病症、大便变形等病症均应行直肠指诊。
检查时举措要柔柔,切忌粗暴,要注意有无肿物触及,肿瘤距肛门间隔、大小、硬度、举动度、粘膜是否光滑、有无压痛及与周围构造关系、是否侵犯骶前构造。
如果肿瘤位于前壁,男性必须明确与前列腺关系,女性患者需做指诊,查明是否侵犯后壁。
指诊检查完毕应观察指套有无血迹。
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4)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4)前言: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为了提高结直肠癌的诊疗水平,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特制定本《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4)》。
第一章绪论1.1 背景结直肠癌是指发生在结肠、直肠的恶性肿瘤。
其包括结肠腺癌、直肠腺癌、结肠黏液腺癌等类型。
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都呈上升趋势,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对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
1.2 目的本规范的目的是为了规范中国结直肠癌的诊断和治疗流程,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以期最大限度地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复发率。
第二章诊断2.1 临床表现结直肠癌常见症状包括排便习惯改变,如便秘、腹泻、便血等。
其他临床症状包括腹痛、腹胀、体重下降等。
医生应综合患者症状及体格检查结果进行初步判断。
2.2 病史及辅助检查详细询问患者家族史、个人史,特别是结直肠息肉病、炎症性肠病等相关疾病。
辅助检查包括肠镜检查、血液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CT/MRI等。
2.3 病理学诊断病理学诊断是结直肠癌诊断的金标准。
经过肠镜活检或手术切除后的标本应送病理科进行病理学检查,包括肿瘤类型、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等。
第三章分期与分级3.1 分期根据结直肠癌的TNM分期系统,将肿瘤的大小、淋巴结和远处转移情况进行评估。
根据分期结果,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3.2 分级根据肿瘤的分化程度和组织学类型,对结直肠癌进行分级。
分级的结果对选取合适的治疗方法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第四章治疗4.1 手术治疗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式,早期结直肠癌可考虑内镜下切除。
晚期结直肠癌常需行前切除术或直肠癌根治术。
手术方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分期结果来确定。
4.2 化学治疗化学治疗在结直肠癌的综合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
术前和术后化学治疗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药物选择应根据不同分期、分级以及患者的年龄和身体状况进行个体化调整。
4.3 放射治疗对于某些高危结直肠癌患者,放射治疗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137 Journal of China Prescription Drug Vol.17 No.3·临床研究·直肠癌是肿瘤科常见的疾病类型,主要是指发生于乙状结肠与齿状线交界处的肿瘤,属于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由于直肠癌位置较低,极易被乙状结肠镜诊断以及直肠指诊,且其解剖关系较为复杂,又深入盆腔,所以导致手术不彻底,术后复发率较高,远期生存率较低。
临床对直肠癌的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直肠癌根治术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但单纯手术治疗对保肛率的提高有一定影响,所以需要采取综合治疗的方式。
在直肠癌根治术前采用放疗以及化疗可有效提高保肛率以及局部控制率,可保证疗效,改善患者预后[1]。
本次研究对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前采用放疗和化疗,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时间范围在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对象为60例中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患者,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组别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最小30岁,最大55岁,平均(42.5±8.5)岁。
对照组男20例,女性10例;年龄最小31岁,最大56岁,平均(43.5±8.5)岁。
纳入标准:①术前均采用内镜和病理诊断为直肠癌;②病灶与肛周边缘的距离在5 cm以下;③均无明显远处转移或者肠道梗阻现象。
排除标准:①病灶与肛周边缘的距离在5 cm以上者;②呈现恶性病质者;③合并严重心、肺、肾功能不全者。
1.2 方法对照组术前给予常规治疗:术前给予患者营养支持以及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做好相关准备之后直接进行直肠癌根治术治疗。
观察组术前给予放疗和化疗(新辅助治疗):术前给予患者放疗和化疗治疗,患者口服卡培他滨片(国药准字 H20133365;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规格 0.5 g×12片/盒),2.5 g/(m2·d),连续治疗2周之后休息1周。
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0年版)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0年版)引言: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诊疗水平的提高,结直肠癌的诊疗规范也得到了不断完善。
本文旨在介绍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0年版),以便医务人员正确指导患者,提高结直肠癌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一、结直肠癌的分类与分期:结直肠癌根据病理类型可分为腺癌、黏液腺癌、浆液腺癌等。
而根据病理形态,结直肠癌可分为分化型和未分化型。
分期是评估结直肠癌临床进展和预后的重要指标,主要依据肿瘤的大小(T),淋巴结转移(N)以及远处器官转移(M)进行分期。
目前常用的分期系统为TNM分期系统。
二、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和筛查:早期诊断是结直肠癌治疗的关键。
对于年龄在50岁以上的人群,应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以早期发现潜在的结直肠癌或癌前病变。
此外,粪便潜血试验和结肠镜、CT结肠造影的联合使用也可以提高早期诊断的效果。
三、结直肠癌的外科治疗:1. 手术治疗是结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法。
根据肿瘤的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患者的整体情况,可选择根治性手术、姑息性手术或联合放化疗手段进行治疗。
2. 根治性手术可分为直肠癌根治术和结肠癌根治术。
根据癌肿的位置和侵犯情况,手术方式可以选择根治性切除或保留肛门括约肌的方法。
对于肠系膜淋巴结转移,还需行术中淋巴结清扫。
3. 姑息性手术主要用于晚期肿瘤或存在远处转移的患者,旨在减轻肿瘤带来的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4. 对于某些高危患者,如年龄较大、合并有严重基础疾病或肿瘤处于早期但手术难度较大者,可考虑行胶质微粒栓塞、射频消融等介入治疗手段。
四、结直肠癌的放疗和化疗:1. 放射治疗主要用于直肠癌的治疗,可通过提高切除术后近期疗效和远期生存率。
2. 化学药物治疗可通过靶向药物、化疗药物或免疫治疗等方式进行。
化疗有助于消灭微转移灶,改善手术效果。
五、结直肠癌的综合治疗:结直肠癌的综合治疗是指通过外科手术、放射治疗、化疗等多种手段综合应用,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
直肠癌术前可以做放疗吗,治疗方法直肠癌术前可以进行放疗治疗。
放疗是指利用放射线对人体内部的异形细胞进行杀灭或控制的一种治疗方法。
对于肿瘤的治疗来说,放疗有着独特的地位。
此外,放疗还可以用于消除患者手术后残留的微小癌细胞,并减少肿瘤的复发率。
下面将详细介绍直肠癌术前的放疗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治疗方法1. 放疗是多学科治疗中的重要一环,适用于所有分期的直肠癌患者,特别适用于中低位直肠癌(病变距离肛缘小于10cm),帮助提高肛门保留手术手术(AR)的手术成功率。
2. 放疗治疗的目的是消除癌细胞,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常用放疗方法有外照射和内照射。
(1)外照射放疗:应用高能放射线,通过皮肤、腹壁等,照射到癌组织。
按照照射部位可以分为骨盆外照射、局部照射和广泛照射。
广泛照射适用于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
(2)内照射放疗:直肠癌内照射的治疗方法,即把较高剂量的放射线通过直肠、肛门、骶尾部进入体内,直接作用于直肠癌组织和邻近组织中,打击癌细胞,达到治疗的目的。
内照射放疗适用于保留肛门的患者,可减少射线对其他腹腔器官的损伤。
3. 放疗与化疗相结合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临床症状的缓解,提高肛门保留手术的成功率。
二、注意事项1. 由于直肠癌靠近肛门,容易受到放射线的伤害,选择放疗剂量应谨慎,需要充分考虑术前肿瘤的大小、深度、病程、病理类型、患者的年龄、体质等多个因素,精准制定放疗方案。
2. 在进行放疗治疗前,需要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和症状,并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
相关检查包括骨盆CT(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MRI)、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等。
3. 术前放疗治疗对患者的身体有一定损伤,对于老年患者、体弱多病者、孕妇应慎重考虑。
并在放疗期间关注患者身体反应,检测血象、肝、肾功能等方面。
4. 患者在放疗治疗期间注意饮食卫生,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食品,避免食用重口味食物和损害肠道的刺激性食品。
2019版:直肠癌规范化诊疗指南(完整版) The 2019 XXX (Complete n)1.ScopeThis guideline specifies the standardize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rocess。
diagnostic criteria。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treatment principles。
XXX.XXX.2.XXX and nsXXX.Rectal mesentery: XXX wraps around and forms a semi-circle behind and on both sides of the middle and lower rectum。
with a thickness of 1.5-2.0 cm。
containing arteries。
veins。
lymphatic tissue。
and a large amount of fat tissue。
It extends from the frontof the third sacral vertebra to the pelvic diaphragm.3.nsXXX.3.1 XXX: XXX3.2 CEA: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4.Diagnosis and XXX Flowchart5.Diagnostic Criteria5.1 logyXXX not fully understood。
but the XXX:5.1.1 Environmental factors: dietary habits。
intestinal bacteria。
chemical carcinogens。
XXX.5.1.2 Intrinsic factors: ic ns。
adenomas。
XXX。
2023直肠癌放射治疗规范直肠癌放射治疗是直肠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ι期直肠癌目前标准治疗是术前同步放化疗和全系膜切除手术,如果术前未经放化疗,手术后的病理分期为∏∕∏ι期,推荐进行术后同步放化疗。
放射治疗对于直肠癌患者的长期疗效和生活质量都至关重要。
本文结合国内直肠癌放射治疗指南及规范,对直肠癌术前及术后放疗的定位、靶区和危及器官勾画、放疗剂量和分割方式、危及器官剂量限制、不良反应等进行总结。
直肠癌治疗原则(1)对于早期直肠癌患者(T1-2N0M0),根治性手术是标准治疗。
但接受局部切除者,进一步的治疗取决于术后病理结果:合并良好预后因素(高中分化、无淋巴血管浸润或无神经周围浸润、无黏蛋白产生、切缘阴性)的pT1期浸润性肿瘤,局部治疗后内镜定期复查。
(2)新辅助放疗的适应证主要针对Π∕ΠI期(T3、T4或N+)中低位直肠癌:长程同步放化疗结束推荐间隔5~12周接受根治性手术;短程放疗联合即刻根治性手术(放疗完成后1周内手术)推荐用于可手术切除的T3期直肠癌。
辅助放疗主要推荐用于未行新辅助放疗,术后病理分期为口/田期、高危复发的直肠癌患者。
低位直肠癌有强烈保肛意愿的患者,可建议先放化疗,如果肿瘤对放化疗敏感,达到临床完全缓解,可考虑等待观察的治疗策略。
对于直肠病灶局部复发且切除困难,在之前未接受放疗的前提下,可考虑局部放疗使之转化为可切除病灶再行手术切除。
模拟定位(1)定位前1小时排空膀胱饮水IoOomK含碘造影剂碘化醇20m1),以充盈膀胱并显影小肠。
⑵俯卧位或仰卧位,盆腔热塑膜进行固定。
(3)对于直肠癌术前放疗或行Dixon术后放疗者,建议肛门缘放置铅点以标记;对于直肠癌行Mi1es术后放疗者,用细铅丝标记会阴部瘢痕。
(4)CT扫描范围膈顶至股骨上中1/3段(或12至坐骨结节下5cm),扫描厚度为5mm o建议患者在不过敏的前提下行静脉造影,以清楚显示肿瘤和血管。
对直肠下段癌,或直肠系膜筋膜受累者,或T4b者同时行MRI定位,将定位MRI 与定位CT图像融合,参照MRI表现在CT图像上勾画靶区。
直肠癌根治术前或术后放射治疗规范
(一)循证医学证据和治疗建议
1.直肠癌术前放疗/同步化放疗
(1)两项荟萃分析(包括了13项随机对照研究)证明,直肠癌T3-4N0-2M0术前放疗降低了局部复发率,BED 30Gy照射提高了总生存率,而BED<30Gy照射未提高总生存率(I类证据)。
(2)一项直肠癌(T3-4 N0或N+M0)术前化放疗和术后同步化放疗随机对照研究证明,术前同步化放疗显著降低了局部复发率,提高了保肛率和降低了毒副作用,但未提高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II类证据)。
2.直肠癌术后放疗/同步化放疗
(1)随机对照研究和荟萃分析证明,T3-4 N0或N+M0直肠癌术后放疗降低了局部复发率,但未提高生存率。
(2)四项随机对照研究证明,T3-4 N0或N+M0直肠癌根治术后同步化放疗和单纯手术、术后化疗、术后放疗比较,降低了局部复发率,并提高了生存率(I类证据)。
建议对T3-4 N0或N+M0直肠癌根治术后做同步化放疗(A级建议)。
(3)同步化放疗时标准化疗方案为5-FU+甲酰四氢叶酸,5-FU连续静脉滴注优于推注,显著提高了局部控制率和总生存率(I类证据)。
建议对同步化放疗的病人采用5-FU连续静脉滴注(A级建议)。
(4)同步化放疗时,早放疗和晚放疗比较,早放疗提高了局部控制率,同时提高了无病生存率(II类证据)。
因此,建议在直肠癌同步化放疗时,放疗在化疗开始进行。
(二)治疗前临床分期检查
1.术前放疗/同步化放疗
必要检查:
1)血常规及肝肾功能;
2)胸正侧位片;
3)CEA;
4)钡灌肠;
5)直肠镜检查;
6)病理活检;
7)腹部B超或腹部CT;
8)盆腔CT
9)心电图
●选择性检查:
1)直肠内B超;
2)盆腔MRI;
3)大便隐血。
2.术后放疗/同步化放疗
●必要检查:
1)血常规及肝肾功能;
2)胸正侧位片;
3)CEA;
4)钡灌肠;
5)腹部B超或腹部CT;
6)盆腔CT。
●选择性检查:
1)心电图;
2)盆腔MRI;
3)大便隐血。
(三)术前放疗(建议,不列在研究计划中)
1. 术前放疗适应症:
(1). 术前临床分期为T3-4N0或N+M0;
(2). 肿瘤距肛门≤6 cm,外科医生检查后认为不能保留肛门。
2. 治疗方法(见图1):
1)同步放化疗
A.放射治疗:
a)全盆腔照射DT 50 Gy,休息4-6周,再手术;如果不能手术,则避开小肠,
对残存肿瘤进行继续加量至DT 66-70 Gy。
b)照射技术(详见下页):常规3野等中心照射/3D-CRT/IMRT
B.同步化疗方案:
a)希罗达1600mg/m2/d,分2次口服,从放射治疗第1日至第14日,休息7
天为一个周期,放射治疗期间用2个周期。
b) 5-FU 持续静脉滴注:225 mg/m 2/d ,从放疗第一天至最后一天。
2) 手术:根据肿瘤情况选择相应术式,推荐直肠全系膜切除术(TME )。
3) 术后辅助化疗:
A. 以草酸铂为主的化疗方案:草酸铂+5-FU+四氢叶酸(FOLFOX4)
B. 单用希罗达
C. 以伊立替康为主的化疗方案:伊立替康+5-FU+四氢叶酸
图1
:术前同步放化疗流程 (四)术后放疗
1. 直肠癌根治术后(
Miles 或Dixon )同步化放疗适应症
1) T3-4N0-2M0或者
2) 任何T ,淋巴结阳性,无远处转移。
2. 治疗方法(见图2):
1) 同步放化疗
A. 放射治疗:
a) 全盆腔照射DT 50 Gy/25次/5周。
b) 照射技术(详见下页):常规3野等中心照射、3D-CRT 或IMRT 。
C. 同步化疗方案:
a) 希罗达1600mg/m2/d ,分2次口服,从放射治疗第1日至第14日,休息7
天为一个周期,放射治疗期间用2个周期。
b) 5-FU 持续静脉滴注:225 mg/m 2/d ,D1-5,休两天。
2) 术后辅助化疗:
A. 以草酸铂为主的化疗方案:草酸铂+5-FU+四氢叶酸(FOLFOX4)
B. 单用希罗达
C. 以伊立替康为主的化疗方案:伊立替康+5-FU+四氢叶酸 图2:术后同步放化疗流程 (五)放疗技术
照射方法: 采用常规三野或四野等中心照射或适形放疗、调强放疗。
手术或补量放疗 辅助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