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激光光学系统演示型
- 格式:doc
- 大小:3.66 MB
- 文档页数:3
激光加工机的光学系统--激光束传输.聚焦和观察系统激光基础知识1.1 激光的产生三要素:1.具有亚稳态能级的激活介质——激光工作物质;2.能量泵浦源——提供能量以实现粒子数反转;3.激光谐振腔——多次光放大维持激光振荡;1.2 激光光束的特性1)高光亮度——激光束发散角很小,光能量集中,光强度很高例如:太阳光亮度 3 x 102 W / (cm2.sr) ;气体激光器的光亮度106W / (cm2. sr);固体激光器的光亮度可达1011W / (cm2.sr);若进一步将激光束聚焦(空间上集中)或压缩脉冲宽度(时间上集中),则激光束更有极高的光亮度2)高方向性——由于谐振腔对光束方向的限制,激光束发散角很小。
例如He-Ne 激光器的发散角10-1 mrad; 固体激光器的发散角1-10 mrad(毫弧度)3)高单色性——激光的谱线宽度极窄——准单色光;若进一步采用稳频和选取单一纵模,更可大大压缩谱线宽度,可视为单波长。
4)高相干性——由于激光的谱线宽度极窄,传播中能产生相干的两点的时间间隔很大(时间相干性好);又激光发散角很小,方向性很高,激光束波前面内任意两点均相干(空间相干性好)1.3激光器的输出特性1)激光波长——激光器输出准单色光;不同激光器输出激光波长不同,材料吸收特性各不同;对不同材料用不同的激光来加工。
2)激光输出的能量和功率连续激光: 激光功率P = 激光能量/ 秒脉冲激光: 峰值功率P= 脉冲能量E / 脉冲宽度Tm脉冲激光: 平均功率P=脉冲能量E x 脉冲频率f3)激光束的空间分布特性——基模(TEM00)高斯光束——光场振幅按高斯函数分布;振幅值下降到1/e(=0.368)强度下降到中心强度1/e2 的光斑宽度定义为光斑半径;对应的全角宽度定义为光束发散角;为了改善发散角可用小孔选模,非稳腔选模,拉长谐振腔等方法高斯光束的参数:束腰;等相位面;发散角;基模多模基模与低阶模实际激光束的横模c.调Q 脉冲激光——用调Q 技术压缩脉宽(纳秒量级),提高激光的峰值功率(声光调Q 可达数百千瓦;电光调Q 可至兆瓦以上);d.超短脉冲激光——用锁模技术压缩脉宽到皮秒至飞秒量级,峰值功率达1012W, 可作很多精密微加工;4)激光束时间分布特性a.连续激光——以连续恒定的功率来描述;b. 普通脉冲激光——以脉冲宽度(毫秒量级).脉冲能量与脉冲频率来描述;激光焊接常用脉宽1-10ms, 能量1至数十焦尔;峰值功率数千瓦;打孔和切割常用脉宽0.1-2ms ,能量为0.5-20j ;峰值功率达万瓦5)激光束的偏振特性光波是横向电磁波,电矢量与磁矢量总是在相互垂直方向上,一般只讨论电矢量的方向。
第八章 现代光学系统随着激光技术、光纤技术和光电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不同的用途的新型光学系统相继出现,例如激光光学系统、付里叶光学系统、扫描光学系统等。
为能全面地了解这些光学系统的成像特性和设计要求,本章就上述几种新型光学系统作一简要介绍。
§8-1 激光光学系统一、高斯光束的特性激光作为一种光源,其光束截面内的光强分布式不均匀的,激光束波面上各点的振幅是不相等的,其振幅A 与光束截面半径r 的函数关系为:220r A A e ω-=其中A 0为光束截面中心的振幅;ω为一个与光束截面半径有关的参数;r 为光束截面半径。
由上式可以看出光束波面的振幅A 呈高斯型函数分布,如图8-1所示,所以激光光束又称为高斯光束。
图8-1 高斯光束截面当r =ω时,0A A e=,说明高斯光束的名义截面半径ω是当振幅A 下降到中心振幅0A 的1/e 时所对应的光束截面半径。
二、高斯光束的传播高斯光束的截面半径、波面曲率半径和位相因子是高斯光束传播中的三个重要参数。
1、高斯光束的截面半径高斯光束截面半径()z ω的表达式为:()1220201z z λωωπω⎡⎤⎛⎫⎢⎥=+ ⎪⎢⎥⎝⎭⎣⎦ 从图8-2中可以看出,高斯光束在均匀的透明介质中传播时,其光束截面半径()z ω与z 不成线性关系,而是一种非线性关系,这与同心光束在均匀介质中的传播完全不同。
图8-2高斯光束传播2、高斯光束的波面曲率半径高斯光束的波面曲率半径表达式为:()2201R z z z πωλ⎡⎤⎛⎫⎢⎥=+ ⎪⎢⎥⎝⎭⎣⎦高斯光束在传播过程中,光束波面的的曲率半径由无穷逐渐变小,达到最小后又开始变大,直至达到无限远时变成无穷大。
3、高斯光束的位相因子高斯光束的位相因子表达式为:()20zz arctg λπωΦ=高斯光束的截面半径轨迹为一对双曲线,双曲线的渐近线可以表示高斯光束的远场发散程度,如图8-3所示。
图8-3 高斯光束的发散角高斯光束的孔径角为:tg λθπω= 4、高斯光束传播的复参数表示假设有一个复参数()q z ,并令()()()211i q z R z z λπω=-当z =0时,得()()()211000i q R λπω=-因为()0R =∞,()00ωω=所以()2000q q i πωλ==- 把()2201R z z z πωλ⎡⎤⎛⎫⎢⎥=+ ⎪⎢⎥⎝⎭⎣⎦和()2220201z z λωωπω⎡⎤⎛⎫⎢⎥=+ ⎪⎢⎥⎝⎭⎣⎦代入式()()()211i q z R z z λπω=-得()0q z q z =+这与同心球面光束沿z 轴传播时,其表达式为0R R z =+有相同的表达形式。
激光的原理模型图解及应用1. 激光的原理激光(Laser)是一种具有高度聚焦能力和高能量密度的光束。
其原理是通过受激辐射(Stimulated Emission)实现的。
激光器由三个基本部分组成:激光介质、抽运能源和光学共振腔。
1.激光介质:激光介质是激光器中的放大介质,通常使用的有气体、固体和半导体等。
当激活的能量输入到激光介质中时,激光介质中的原子、分子或离子受到外界能量的激发,处于高能级的状态。
2.抽运能源:抽运能源是输入到激光介质的能量源,用于将激发介质。
常用的抽运能源有光、电流或化学反应等。
通过抽运能源的作用,激光介质中的原子、分子或离子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
3.光学共振腔:光学共振腔是激光器中的一个闭合空间,其中包含镜子或其他光反射元件。
共振腔的作用是产生反馈,使得激发的能量在介质中来回传播,增强和放大激光的效果。
其中的一个镜子是部分透明的,使得激光能够通过。
2. 激光的模型图解以下是激光的模型图解,以更直观地理解激光原理。
----|||||| | ---------------||||| | 光学共振腔'''|||||''' | ---------------' '' '-------|---> 激光' ' -------- 抽运能源激光介质1.激光介质由一个长方体表示,代表介质的内部原子或离子。
2.抽运能源表示为一个箭头,指向激光介质,表示能量输入。
3.光学共振腔表示为一个空心长方形,表示激光的进出口。
4.激光表示为一条箭头,表示激光的输出。
该模型图解展示了激光的能量传递和反射过程,使得激光能够被放大和输出。
3. 激光的应用激光因其特殊的性质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3.1 医疗领域•激光在眼科手术中被广泛应用,例如激光治疗青光眼、近视矫正手术等。
•激光可用于皮肤美容,如激光脱毛、激光祛斑等。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激光的基本原理和特性;2. 掌握激光演示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3. 通过实验观察激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实验原理激光是一种高度相干、单色、方向性强的光。
激光的产生基于受激辐射原理,即当光子与物质相互作用时,会引发物质中电子的跃迁,产生新的光子,这些光子与入射光子具有相同的频率、相位和传播方向。
激光具有以下特性:1. 单色性:激光的频率非常集中,接近于某一特定波长;2. 相干性:激光的相位差很小,光波之间的干涉现象明显;3. 方向性:激光的传播方向几乎不变,发散角很小。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实验仪器:激光演示器、光学平台、分光计、白屏、滤光片、透镜、光栅等;2. 实验材料:激光演示器电源、光学平台配件、实验指导书等。
四、实验步骤1. 激光演示器安装:将激光演示器放置在光学平台上,确保其稳定;2. 光路搭建:根据实验需求,搭建实验光路,包括激光器、分光计、透镜、光栅等;3. 激光束调节:调节激光演示器,使激光束垂直照射到白屏上;4. 实验观察与记录:(1)观察激光束的直线传播:调整激光演示器,使激光束垂直照射到白屏上,观察激光束在白屏上的光斑大小和形状,记录实验数据;(2)观察激光束的反射现象:将平面镜放置在激光束的传播路径上,观察激光束在平面镜上的反射现象,记录实验数据;(3)观察激光束的折射现象:将透镜放置在激光束的传播路径上,观察激光束在透镜上的折射现象,记录实验数据;(4)观察激光束的色散现象:将光栅放置在激光束的传播路径上,观察激光束在光栅上的色散现象,记录实验数据;(5)观察激光束的衍射现象:将狭缝放置在激光束的传播路径上,观察激光束在狭缝上的衍射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激光束的直线传播:在实验中,激光束在白屏上的光斑大小和形状基本保持不变,说明激光束具有良好的直线传播特性;2. 激光束的反射现象:在实验中,激光束在平面镜上的反射现象明显,说明激光束具有良好的反射特性;3. 激光束的折射现象:在实验中,激光束在透镜上的折射现象明显,说明激光束具有良好的折射特性;4. 激光束的色散现象:在实验中,激光束在光栅上的色散现象明显,说明激光束具有良好的色散特性;5. 激光束的衍射现象:在实验中,激光束在狭缝上的衍射现象明显,说明激光束具有良好的衍射特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