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秋词其一原文及译文

秋词其一原文及译文

秋词其一原文及译文

《秋词》其一

刘禹锡·唐

体裁:七言绝句题材:抒情诗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zhāo)。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译文】:

自古以来,人们一写到秋天,总是感叹它的悲凉寂寞,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秋高气爽,白鹤凌空直冲云霄,仿佛我的诗兴也带到蓝天上去了。

弟子规全文及译文

弟子规全文及译文 一、总叙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弟子就是学生,规是规范。《弟子规》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它规定了学生主修的六门课和辅修的一门课。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中行为要小心谨慎,言语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到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它有益的学问。 二、入则孝 这是学生主修的第一门课。入是在家。孝是善事父母,就是在家要善事父母。善事,一个是心,一个是侍。心即是心里面念念不忘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侍即是念念都要照顾到父母。我们能以这样的心去做,就是善事父母,这是做人的根本。百善孝当先。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译文】父母亲叫你的时候,要立刻答应,不能迟缓;父母亲让你做事的时候,要马上去做,不能拖延偷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译文】对父母的教诲,要恭敬地聆听;对父母的责备,要顺从地接受。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译文】子女照料父母,冬天要让他们温暖,夏天要让他们清爽凉快。早晨要向父母请安。晚上要替他们铺好被子;伺候父母安眠。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译文】出门要告诉父母一声,回来也要通报一声,以免父母挂念。平时居住的地方要固定,选定的职业或立定的志向要努力去完成,不要轻易改变。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译文】不要因为小事情,就不禀告父母而擅自去做。假如自作主张地去做事,那就不合乎为人子女的道理了。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译文】东西即使很小,也不要偷偷私藏起来。否则,一旦被发现,父母一定会非常伤心生气。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译文】凡是父母所喜欢的东西,一定要尽力替他们准备好;凡是父母所讨厌的东西,一定要小心地处理掉。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译文】如果身体有所不适或受到损伤,就会让父母为我们担忧;如果在德行上有了缺欠,就会使父母感到丢脸。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译文】父母亲喜欢我,做到孝顺并不难。父母亲不喜欢我,我还能用心尽孝,那才是难能可贵的!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译文】如果父母有了过失,子女应当耐心地劝说使其改正。劝说时态度一定要和颜悦色,声音一定要柔和。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译文】如果父母不肯接受劝说,就等到心情好时再劝。如果父母还是不听,还要哭泣恳求,即使因此而遭到鞭打,也毫无怨言。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译文】父母亲病了,吃的药自己要先尝一尝,看看是不是太苦、太烫。并且应日夜侍奉在他

秋声赋(作业)

Z32秋声赋 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六一居士,卒谥文忠。 B.欧阳修有《欧阳文忠公集》存世,著名作品有《醉翁亭记》《捕蛇者说》《秋声赋》等。 C.欧阳修乃北宋文坛领袖,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D 欧阳修乃史学大家,他一人独著《新五代史》,并与入合著《新唐书》。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B A.悚然(sù) 萧飒(sà) 淅沥(xī) B.栗冽(liè)吹拂(fú) 肃杀(sù) C.杀戮(lù) 戕贼(qiāng) 黟然(mò) D.飘泊(bó) 丘墟( xū) 渥然(wū)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D A.盖夫秋之为状也状:情状。 B.烟霏云敛霏:很盛的样子。 C.丰草绿缛而争茂缛:繁茂。 D.物既老而悲伤悲伤:伤心。 4.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C A.天之于物,春生秋实天:天空 B 如赴敌之兵兵:兵器 C.有动于中中:内心 D.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灵:机灵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C A.欧阳子方夜读书方:正在 B.其容清明,天高日晶晶:亮 C.有动于中,必摇其精中:中心 D.天之于物,春生秋实实:结果 6.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C A.初淅沥以萧飒萧飒:形容风声。 B.其色惨参淡,烟霏云敛敛:收,聚。 C.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意:大意。 D.丰草绿缛而争茂绿缛:碧绿繁茂。 7.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B A.星月皎洁,明河在天,明河:银河 B.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异:不同 C.草拂之而色变拂:掠过,拂拭 D.黟签黑者为星星黟然:黑黑的样子 8.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A. 悚然而听之忽奔腾而砰湃 B . 百忧感其心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 C.其触于物也天之于物 D.初淅沥以萧飒丰草绿缛而争茂 9.下列句子中虚词的用法,正确的一项是()B A.佳木葱茏而可悦而:连词,表并列 B.童子莫对,垂头而睡而:连词,表修饰 C.常以肃杀而为心以:介词,凭借 D.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之:结构助词“的”

古诗竹枝词·山上层层桃李花翻译赏析

古诗竹枝词·山上层层桃李花翻译赏析 《竹枝词·山上层层桃李花》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禹锡。其古诗全文如下: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前言】《竹枝词九首》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竹枝词原是古代四川东部人口头传唱的一种民歌。刘禹锡的这组民歌体诗在形式上都是七言绝句,可以看成是一组诗,但在写法上与诗作有所不同,有人认为这是早期的词作。这些作品都寓情于景,感情色彩也各有侧重,一方面既有民风习俗,另一方面又有个人境遇。【注释】银钏二句:描写戴着银钏金钗的妇女们到江边汲水;持长刀披短笠的男子到山上开荒种田【鉴赏】 这是组诗《竹枝词九首》的最后一首。这首诗是一幅巴东山区人民生活的风俗画。它不是一般的模山范水,不是着力于表现山水的容态精神,而是从中发掘出一种比自然美更为可贵的劳动的美,创造力的美。“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开头用一个“山”字领起,一下子把诗人面对春山、观赏山景的形象勾画出来了。俗谚说:“桃花开,李花败。”一般是李花先开,桃花后开。现在桃花、李花同时盛开,这是山地气候不齐所特有的景象。“层层”状桃李花的繁茂与普遍。此山彼山,触处皆是。那种色彩绚烂、满山飘香的景象可以想见。次句由景及人。“云间”形容山顶之高。诗人遥望山顶,在花木掩映之中,升起了袅袅的炊烟。他推断,这一定是村民聚居之处。“是人家”三字是诗人注意力的归着点。“是”字下得醒豁,表明诗人探

寻的目光越过满山的桃李,透过山顶的云雾,终于找到了绣出这满山春色的主人的所在,美是由人创造的。山美、花木美,都来自山村居民的劳动之美。以下即转为富有地方色彩的山村居民的劳动场景的描画。“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两句写山村居民热气腾腾的劳动生活。挎着长刀、戴着短笠的男人们根据传统的办法前去放火烧荒,准备播种;戴着饰物的青年妇女们下山担水,准备做饭。在这里,作者运用了两种修辞手法。一、借代。用“银钏金钗”借代青年妇女,用“长刀短笠”借代壮年男子,正好捕捉了山民男女形象的特征,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二、对仗。不仅上下两句相对,而且还采用了句中自为对(即当句对)的办法,把语言锤打得十分凝炼。全诗短短四句,每句一景,犹如四幅画图,孤立起来看,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合起来看,恰好构成一个完满的艺术整体。由满山的桃李花引出山村人家,又由山村人家引出劳动男女戮力春耕的情景,全诗至此戛然而止,而把妇女们负水对歌、烧畲时火光烛天以及秋后满山金黄等情景统统留给读者去想象,画面的转接与安排极有理致。诗中没有直接发出赞美,但那种与劳动生活的旋律十分合拍的轻快的节奏,那种着力描绘创造力之美的艺术构思,都隐隐透露出诗人欣喜愉快的心情和对劳动生活的赞叹。刘禹锡贬谪巴山楚水之时,接近了人民,南国的风土人情,激荡了他的诗情,丰富和提高了他的艺术情趣,使他在美的探索中扩大了视野,在审美鉴赏力和表现力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弟子规全文及译文

《弟子规》全文及译文 1、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解释】弟子规,是圣人的教诲。首先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要谨言慎行、讲求信用。 2、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解释】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有益的学问。 3、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解释】父母呼唤,应及时应答,不要拖延迟缓;父母交代的事情,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 4、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解释】父母的教诲,应该恭敬地聆听;做错了事,受到父母的教育和责备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 5、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解释】冬天寒冷时提前为父母温暖被窝,夏天酷热时提前帮父母把床铺扇凉;早晨起床后,先探望父母,向父母请安;晚上伺候父母就寝后,才能入睡。 6、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解释】出门时告诉父母去向,返家后,面告父母报平安;起居作息,要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 7、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解释】事情虽小,也不要擅自作主和行动;擅自行动造成错误,让父母担忧,有失做子女的本分; 8、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解释】公物虽小,也不要私自占为己有;如果私藏公物,缺失品德,就会让父母伤心; 9、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解释】父母喜欢的事情,应该全力去做;父母厌恶的事情,要小心谨慎不要去做(包括自己的坏习惯); 10、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解释】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父母就会忧虑;做出伤风败德的事,父母亲就会蒙受羞辱; 11、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解释】父母喜爱我们的时候,孝顺不是困难的事情;父母不喜欢我们或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孝顺父母才是难能可贵; 12、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解释】父母有过错的时候,应小心劝导改过向善;劝导时要和颜悦色、态度诚恳; 13、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解释】如果父母不高兴时不听规劝,等到父母高兴的时候,继续规劝;父母不听恳劝,我们虽难过的痛哭流涕,也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遇到责打,也无怨无悔,以免陷父母于不义,铸成大错; 14、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解释】父母亲生病时,要替父母先尝药的冷热和安全;要昼夜服侍,一时不离开父母床前;

《秋声赋》作品阅读及对照翻译

《秋声赋》作品阅读及对照翻译 《秋声赋》是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的辞赋作品。此赋作于宋仁宗嘉祐四年秋,欧阳修时年五十三岁,虽身居高位,然有感于宦海沉浮,政治改革艰难,故心情苦闷,乃以“悲秋”为主题,抒发人生的苦闷与感叹。下面,为大家提供《秋声赋》作品阅读及对照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出处或作者:欧阳修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日:“异哉!”初淅沥以潇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纵纵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予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乎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奋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一气之余烈。 “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为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嗟夫!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日:“异哉!”初淅沥以潇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纵纵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欧阳子夜里正在读书,(忽然)听到有声音从西南方向传来,心里不禁悚然一听,惊道:“奇怪!”这声音初听时淅淅沥沥,萧萧飒飒,忽然变得汹涌澎湃,像是夜间(大海上)波涛突起,风雨骤然而至,碰到物体上,铮铮,好像金属相击。再(仔细)听,又像奔赴战场的军队正衔枚疾进,没有听到号令,只有人马行进的声音。于是对童子说:“这是什么声音?你出去看看。”童子回答说:“月色皎皎,星光灿烂,浩瀚银河,高悬中天。四下里没有人声,那声音是从树林间传来的。” 予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乎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奋发。丰草绿缛而

竹枝词九首原文-翻译及赏析

竹枝词九首原文|翻译及赏析 创作背 这组写于公元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年)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刘禹锡非常喜爱这种民歌,他学习屈原作《九歌》的精神,采用了当地民歌的曲谱,制成新的《竹枝词九首》,描写当地水俗和男女,富于生活气息。体裁和七言绝句一样。但在写作上,多用白描手法,少用典故,语言清新活泼,生动流畅,民歌气息浓厚。[3] 整体 竹枝词原名竹枝、竹枝歌、竹枝曲,本是乐府《近代曲》名。最早为巴人口头传唱的民歌。人民边舞边唱,用鼓和短笛伴奏。赛歌时,谁唱得最多,谁就是优胜者。据史书记载,早在战国时期,楚国荆湘一带就有下里和巴人的流行歌曲,下里是楚歌,巴人是巴歌,楚歌带有巴风,巴歌带有楚风,二者相互渗透,互相融合。 这组民歌体诗共九首,其中有的是反映爱情生活的,有的是描写夔州一带的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的,语言明快浅近,清新流丽,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有人认为,这写作品是词作,这九首词是一个词文化的开端,用朴实的语言开始写意中国的文化。 名家点评 其一

《笺要》: 按此词起于《巴渝》,唐人所作皆古蜀中风景,后人效此体于他地为之,非古矣。 《诗境浅说续编》: 此蜀江《竹枝词》也。首二句言夔门之景,以叠字格写之,两用白字,以生韵趣,犹白狼山下白三郎,亦两用白字,诗中偶有此格。后二句言南人过此,近乡而喜;北人溯峡而上,则乡关愈远,乡思愈深矣。[4] 其二 《诗境浅说续编》: 前二句言仰望则红满山桃,俯视则缘浮江水,亦言夔峡之景。第三句承首句山而言,郎情如花发旋凋,更无余恋。第四句承次句蜀江而言,妾意如水流不断,独转回肠。隔句作对偶相承,别成一格,《》比而兼兴之体也。[5] 其六 《诗境浅说续编》: 首句言滟滪堆所在之地。次句言数十丈之奇石,屹立江心,千百年急浪排推,凝然不动。后二句以石喻人心,从《诗经》我心匪石脱化,言人心难测,东西无定,远不如石之坚贞。慨世情之云翻覆,不仅如第二首之叹郎情易衰也。[6] 其七

秋声赋原文注释及翻译

秋声赋 朝代:宋代作者:欧阳修 原文: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余曰一作:予曰)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 译文 欧阳先生(欧阳修自称)夜里正在读书,(忽然)听到有声音从西南方向传来,心里不禁悚然。他一听,惊道:“奇怪啊!”这声音初听时像淅淅沥沥的雨声,其中还夹杂着萧萧飒飒的风吹树木声,然后忽然变得汹涌澎湃起来,像是江河夜间波涛突起、风雨骤然而至。碰到物体上发出铿锵之声,又好像金属撞击的声音,再(仔细)听,又像衔枚奔走去袭击敌人的军队,听不到任何号令声,只听见有人马行进的声音。(于是)我对童子说:“这是什么声音?你出去看看。”童子回答说:“月色皎皎、星光灿烂、浩瀚银河、高悬中天,四下里没有人的声音,那声音是从树林间传来的。” 我叹道:“唉,可悲啊!这就是秋声呀,它为何而来呢(它怎么突然就来了呢)?大概是那秋天的样子,它的色调暗淡、烟飞云收;它的形貌清新明净、天空高远、日色明亮;它的气候寒冷、刺人肌骨;它的意境寂寞冷落,没有生气、川流寂静、山林空旷。所以它发出的声音时而凄凄切切,呼号发生迅猛,不可遏止。绿草浓密丰美,争相繁茂,树木青翠茂盛而使人快乐。然而,一旦秋风吹起,拂过草地,草就要变色;掠过森林,树就要落叶。它能折断枝叶、凋落花草,使树木凋零的原因,便是一种构成天地万物的混然之气(秋气)的余威。秋天是刑官执法的季节,它在季节上说属于阴;秋天又是兵器和用兵的象征,在五行上属于金。这就是常说的天地之严凝之气,它常常以肃杀为意志。自然对于万物,是要它们在春天生长,在秋天结实。所以,秋天在音乐的五声中又属商声。商声是西方之声,夷则是七月的曲律之名。商,也就是‘伤’的意思,万物衰老了,都会悲伤。夷,是杀

竹枝词二首·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

竹枝词二首·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 鉴赏 《竹枝词》是古代四川东部的一种民歌,人民边舞边唱,用鼓和短笛伴奏。赛歌时,谁唱得最多,谁就是优胜者。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非常喜爱这种民歌,他学习屈原作《九歌》的精神,采用了当地民歌的曲谱,制成新的《竹枝词》,描写当地水俗和男女,富于生活气息。体裁和七言绝句一样。但在写作上,多用白描手法,少用典故,语言清新活泼,生动流畅,民歌气息浓厚。刘禹锡创作多首《竹枝词》,分两组,这是其中一组二首。 第一首是描写青年男女爱情的歌。它描写了一个初恋的少女在杨柳青青、江平如镜的清丽的春日里,听到情郎的歌声所产生的内心活动。 首句杨柳青青江水平,描写少女眼前所见物,用的是起兴手法。所谓兴,就是触物起情,它与后文要表达的情事。并无直接关系,但在诗中却是不可少的。这一句描写的春江杨柳,最容易引起人的情思,于是很自然地引出了第二句:闻郎江上唱歌声。这一句是叙事,写这位少女在听到情郎的歌声时起伏难平的心潮。最后两句东边日出西边,道是无晴却有晴,是两个巧妙的隐喻,用的是语意双关的手法。东边日出是有晴,西边雨是无晴。晴和情谐音,有晴、无晴是有情、无情的隐语。东边日出西边雨,

表面是有晴、无晴的说明,实际上却是有情、无情的比喻。这使这个少女听了,真是感到难以捉摸,心情忐忑不安。但她是一个聪明的女子,她从最后一句辨清了情郎对她是有情的,因为句中的有、无两字中,着重的是有。因此,她内心又不禁喜悦起来。这句用语意双关的手法,既写了江上阵雨天气,又把这个少女的迷惑、眷恋和希望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巧妙地描绘出来。 此诗以多变的春日天气来造成双关,以晴寓情,具有含蓄的美,对于表现女子那种含羞不露的内在感情,十分贴切自然。最后两句一直成为后世人们所喜爱和引用的佳句。 这种根据汉语语音的特点而形成的表现方式,是历代民间情歌中所习见的。它们是谐声的双关语,同时是基于活跃联想的生动比喻。它们往往取材于眼前习见的景物,明确地但又含蓄地表达了微妙的感情。如南朝的吴声歌曲中就有一些使用了这种谐声双关语来表达恋情。如《子夜歌》云:怜欢好情怀,移居作乡里。桐树生门前,出入见梧子。(欢是当时女子对情人的爱称。梧子双关吾子,即我的人。)又:我念欢的的,子行由豫情。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的的,明朗貌。由豫,迟疑貌。芙蓉也就是莲。见莲,双关见怜。)《七日夜女歌》:婉娈不终夕,一别周年期,桑蚕不作茧,昼夜长悬丝。(因为会少离多,所以朝思暮想。悬丝是悬思的双关。) 这类用谐声双关语来表情达意的民间情歌,是源远流长的,自来为人民群众所喜爱。作家偶尔加以摹仿,便显得新颖可喜,引人注意。刘禹锡这首诗为广大读者所爱好,这也是原因之一。

《弟子规》拼音版全文及翻译

《弟子规》拼音版全文及翻译 zǒng xù 总叙 dì zǐ gu?shang r?n xùn shǒu xiào tìcì jǐn xìn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 fàn ài zh?ng ?r q?n r?n yǒu yú lìz? xu? w?n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解释】《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rù z? xiào 入则孝 fù mǔ hūyìng wù huǎn fù mǔ mìng xíng wù lǎn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fù mǔ jiào xū jìng t?ng fù mǔ z?xū shùn ch?ng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解释】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亲生气、伤心。(君子闻过则喜,小人闻过则怒。) dōng z? wyn xià z? jìng ch?n z? xǐng hūn z? dìng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chū bì gào fǎn bì miàn jū yǒu cháng ya wú biàn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解释】侍奉父母要用心体贴,在二十四孝故事里,九岁的黄香,为了让父亲安心睡眠,夏天睡前会帮父亲把床铺扇凉,冬天寒冷时会为父亲温暖被窝,实在值得我们学习。早晨起床之后,应该先探望父母,并向父母请安问好。下午回家之后,要将今天在外的情况告诉父母,向父母报平安,使老人家放心。外出离家时,须告诉父母要到哪里去,回家后还要当面禀报父母,让父母安心。平时生活起居,要保持正常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 shì su? xiǎo wù shàn w?i gǒu shàn w?i zǐ dào ku?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wù su? xiǎo wù s? cáng gǒu s? cáng q?n x?n shüng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解释】纵然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自作主,而不向父母禀告。如果任性而为,容易出错,就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因此让父母担心,是不孝的行为。公物虽小,也不可以私自收藏占为己有。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父母亲知道了一定很伤心。 q?n suǒ hào lì wai jùq?n suǒ wùjǐn wai qù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shyn yǒu shüng yí q?n yōu d? yǒu shüng yí q?n xiū

秋声赋课堂练习题(带答案和解释)

秋声赋课堂练习题(带答案和解释) 【2012优化方案练习】语文必修第四册(配苏教版)第三专题第三模块秋声赋 一、语段阅读阅读课文选段,完成1~4题。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1.下列句子中与例句中“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草拂之而色变 A.悚然而听之 B.丰草绿缛而争茂 C.物过盛而当杀 D.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解析:选C。C项与例句均为连词,表顺承。A项连词,表修饰;B项连词,表并列;D项连词,表转折。 2.下列词语中,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其色惨淡,烟霏云敛B.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C.黟然黑者为星星 D.凄凄切切,呼号愤发解析:选C。“星星”古义为点点白发,今义为夜晚天空中闪烁发光的天体。A项,“惨淡”古今义均为默然无光;B项,“寂寥”古今义均为寂静、空旷;D项,“愤发”古今义均为激昂。 3.下列选项对文段的论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文章在文体上属文赋,既有骈赋、律赋的铺陈排比,骈词俪句,又呈现出活泼流动的散体倾向。B.文章既承袭了写秋天肃杀萧条的传统,又烘托出人事忧劳更甚于秋的肃杀这一主题,使文章在立意上有所创新。 C.文章对秋状的描绘,是为了烘托秋声“凄凄切切,呼号愤发”。 D.作者采用了排比、对偶、对比、双关等多种修辞手法,极力渲染秋气对自然界万物的摧残。解析:选D。文中没有使用双关的修辞手法。“商,伤也”不

竹枝词九首原文-翻译及赏析

竹枝词九首原文I翻译及赏析 创作背 这组写于公元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年)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刘禹锡非常喜爱这种民歌,他学习屈原作《九歌》的精神,采用了当地民歌的曲谱,制成新的《竹枝词九首》,描写当地水俗和男女,富于生活气息。体裁和七言绝句一样。但在写作上,多用白描手法,少用典故,语言清新活泼,生动流畅,民歌气息浓厚。 [3] 整体 竹枝词原名竹枝、竹枝歌、竹枝曲,本是乐府《近代曲》名。最早为巴人口头传唱的民歌。人民边舞边唱,用鼓和短笛伴奏。赛歌时,谁唱得最多,谁就是优胜者。据史书记载,早在战国时期,楚国荆湘一带就有下里和巴人的流行歌曲,下里是楚歌,巴人是巴歌,楚歌带有巴风,巴歌带有楚风,二者相互渗透,互相融合。 这组民歌体诗共九首,其中有的是反映爱情生活的,有的是描写夔州一带的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的,语言明快浅近,清新流丽,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有人认为,这写作品是词作,这九首词是一个词文化的开端,用朴实的语言开始写意中国的文化。 名家点评 其一 《笺要》: i

按此词起于《巴渝》,唐人所作皆古蜀中风景,后人效此体于他地为之,非古矣。 《诗境浅说续编》: 此蜀江《竹枝词》也。首二句言夔门之景,以叠字格写之,两用白字,以生韵趣,犹白狼山下白三郎,亦两用白字,诗中偶有此格。后二句言南人过此,近乡而喜;北人溯峡而上,则乡关愈远,乡思愈深矣。[4] 其一 /、k 《诗境浅说续编》: 前二句言仰望则红满山桃,俯视则缘浮江水,亦言夔峡之景。第三句承首句山而言,郎情如花发旋凋,更无余恋。第四句承次句蜀江而言,妾意如水流不断,独转回肠。隔句作对偶相承,别成一格,《》比而兼兴之体也。[5] 其六 《诗境浅说续编》: 首句言滟滪堆所在之地。次句言数十丈之奇石,屹立江心,千百年急浪排推,凝然不动。后二句以石喻人心,从《诗经》我心匪石脱化,言人心难测,东西无定,远不如石之坚贞。慨世情之云翻覆,不仅如第二首之叹郎情易衰也。[6] 其七 《诗境浅说续编》: 首言十二滩道路艰难,以质朴之笔写之,合《竹枝》格调。第四 直(按指城西门前滟滪堆)以石喻人心,此首以水喻人心。后二句言翟唐以险恶著

弟子规全文翻译

弟子规全文翻译 入则孝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易解: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亲生气、伤心。(君子闻过则喜,小人闻过则怒。)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易解:侍奉父母要用心体贴,二十四孝的黄香(香九龄),为了让父亲安心睡眠,夏天睡前会帮父亲把床铺扇凉,冬天寒冷时会为父亲温暖被窝,实在值得我们学习。早晨起床之后,应该先探望父母,并向父母请安问好。下午回家之后,要将今天在外的情形告诉父母,向父母报平安,使老人家放心。外出离家时,须告诉父母要到那里去,回家后还要当面禀报父母回来了,让父母安心。平时起居作息,要保持正常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易解:纵然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自作主,而不向父母禀告。如果任性而为,容易出错,就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因此让父母担心,是不孝的行为。公物虽小,也不可以私自收藏占为己有。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父母亲知道了一定很伤心。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易解:父母亲所喜好的东西,应该尽力去准备,父母所厌恶的事物,要小心谨慎的去除(包含自己的坏习惯)。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要使身体轻易受到伤害,让父母亲忧虑。(曾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不可以做出伤风败德的事,使父母亲蒙受耻辱。当父母亲喜爱我们的时候,孝顺是很容易的事;当父母亲不喜欢我们,或者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我们一样孝顺,而且还能够自己反省检点,体会父母的心意,努力改过并且做得更好,这种孝顺的行为最是难能可贵。父母亲有过错的时候,应小心劝导改过向善,劝导时态度要诚恳,声音必须柔和,并且和颜悦色,(子夏问孝。子曰:“色难。”)如果父母不听规劝,要耐心等待,一有适当时机,例如父母情绪好转或是高兴的时候,再继续劝导;如果父母仍然不接受,甚至生

秋声赋

秋声赋 教学目标: 1、重点实词、虚词分析 2、“秋声”赏析 3、欧阳修内心情感分析 教学重难点: 欧阳修在《秋声赋》中隐含的内心情感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工具 PPT 导入: 请同学们看一幅画,猜这是什么字,为什么? 只是甲骨文的秋字,禾苗茁壮成长谓之“秋”,可见,秋在远古时代是喜悦丰收的象征。而到了后来,在文人墨客笔下,秋天越来越清冷,越来越凄厉,越来越悲伤。这是怎样演变过来的。我们让唐宋八大家之首,超级文学明星苏轼、曾巩等人的导师“六一居士”欧阳修老先生为我们从文化层面讲解一下。 一、齐读“夫秋,刑官也……物过盛则当杀。” 1、在这段堪比天书的文字里,欧阳修从中国文化的哪几方面来论述秋的内涵? 明确:官制、四时、五行、音律。 现在你明白为何秋后问斩了吧。因为从官制上来说,秋是刑官在掌权,刑官在此,此时不斩更待何时。现在你明白为何“沙场秋点兵”了吧,在五行上,秋属金,又有征伐之像,再加上春生秋实,秋天粮草充足,正适合远征。在音乐上秋天的音乐的琴弦上也染上一层哀伤,因为从“都来米”上掐指一算,宫商角徵羽与东南西北、春夏秋冬一排工作表,秋天属于商这一音调,恰好是凄厉的调子。所以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秋天都变得悲悲戚戚哀哀伤伤了。 2、请用原文两个字来形容秋天的内在心性 明确:肃杀 3、秋在骨子里是肃杀的,这种肃杀由内而外散发出来,又会使秋有怎样一副意气容貌呢?文章哪一部分是描绘秋天的外在状态的呢? 齐读第二段第一部分,概括秋的外在状态——秋状 色彩——黯淡,形态——清明,气息——寒冷,意态——萧条,色气意冷飕飕的,这通过文意都可以理解,但“其容清明,天高日晶”似乎并不哀伤,我们可以回顾《登高》的一句:“风急天高猿啸哀”,假如无前面的色淡气冷,那天高日晶或许是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之感,但此情此景之下,天越高,人越渺小,内心就越哀伤,景象都是一体的。所以无论从哪个方面,秋之为状,都是“噫嘻悲哉”的。 4、到这里,我们有没有感觉欧阳修写作文逃题了,题目是《秋声赋》,顾名思义就是“秋天的声响”,但他花了三分之一的笔墨描摹秋的心性,秋的悲戚之状。谁能找到理由把逃题的分数拉回来。

始闻秋风原文-翻译及赏析

始闻秋风原文|翻译及赏析 创作背 这首作于公元836 842年之间。唐武宗会昌元年(841),刘禹锡作《秋声赋》。这篇赋的末尾说:嗟乎!骥伏枥而已老,鹰在耩而有情。聆朔而心动,盼天籁而神惊。力将痑兮足受绁,犹奋迅于秋声。这首诗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进取,奋发不已的乐观精神,与《秋声赋》颇为一致,可见这首诗的写作年代不会与《秋声赋》的写作年代太远。公元836年,作者刘禹锡患了足疾,此后一直疾病缠身。这首诗中有为君扶病上高台之句,明写有病,与这个时期诗人的健康状况颇符,说明这首诗断不会作于公元836年之前。 文学鉴赏 这首诗不同于一般封建文人的悲秋之作,这是一首高亢的秋歌,表现了独特的美学观点和艺术创新的精神。 首联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就别出心裁地创造了一个有知有情的形象──我,即诗题中的秋风,亦即秋的象征。当她重返人间,就去寻找久别的君──也就是诗人。她深情地回忆起去年观赏黄菊的时刻与诗人分别,而此刻一听到秋蝉的鸣叫,便又回到诗人的身边共话别情。在这里诗人采取拟人手法,从对方着墨,生动地创造了一个奇妙的而又情韵浓郁的意境。据《月令》,菊

黄当在季秋,即秋去冬来之际;蝉鸣当在孟秋,即暑尽秋来之时。看黄菊、听玄蝉,形象而准确地点明了秋风去而复还的时令。 颔联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是诗人从自己的角度来写。诗人说:五更时分,凉风飕飕,一听到这熟悉的声音,就知道是你回来了,一年不见,你还是那么劲疾肃爽,而我那衰老的颜状却在镜中显现出来。这前一句是正面点出始闻秋风,后一句是写由此而生发的感慨;和上两句连读,仿佛是一段话别情的对话。 读到这里,颇有点儿秋风依旧人非旧的味道,然而颈联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用力一转,精神顿作。到了尾联,由于有颈联马思边草、雕眄青云为比兴,这里的迎秋风上高台,翘首四望的形象的寓意也就自在不言之中了。为君二字照应开头,脉络清晰,结构完整。扶病二字暗扣第四句,写出一年颜状衰变的原因。但是,尽管如此,豪情不减,犹上高台,这就更表现出他对秋的爱,更反映了诗人自强不息的意志。可见前言一年颜状镜中来,是欲扬先抑,是为了衬托出颜状虽衰,心如砥石的精神。 作者刘禹锡晚年写的这首诗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跌宕雄健的风格和积极健康的美学趣味,正是诗人那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倔强进取精神和品格的艺术写照。

弟子规全文带拼音

弟子规全文带拼音 弟子规拼音版全文及翻译zǒng xù 总叙 dì zǐ guī 弟子规 shèng rén xùn 圣人训 shǒu xiào tì 首孝弟 cì jǐn xìn

次谨信 fàn ài zhòng 泛爱众 ér qīn rén 而亲仁 yǒu yú lì 有余力 zé xué wén 则学文 【解释】《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

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rù zé xiào 入则孝 fù mǔ hū 父母呼 yìng wù huǎn 应勿缓 fù mǔ mìng 父母命 xíng wù lǎn 行勿懒

fù mǔ jiào 父母教 xū jìng tīng 须敬听 fù mǔ zé 父母责 xū shùn chéng 须顺承 【解释】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亲生气、伤心。(君子闻过则喜,小人闻过则怒。)

dōng zé wēn 冬则温 xià zé jìng 夏则凊 chén zé xǐng 晨则省 hūn zé dìng 昏则定 chū bì gào 出必告 fǎn bì miàn

《弟子规》原文及翻译

《弟子规》原文及翻译 一、《弟子规》总叙 【原文】: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译文】:弟子就就是学生,规就是规范。《弟子规》就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得教诲而编成得生活规范,它规定了学生主修得六门课与辅修得一门课。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中行为要小心谨慎,言语要讲信用、与大众相处到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得人,向她学习,这些都就是很重要非做不可得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得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得学习六艺等其它有益得学问。 二、《弟子规》入则孝 【原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译文】:父母亲叫您得时候,要立刻答应,不能迟缓;父母亲让您做事得时候,要马上去做,不能拖延偷懒。对父母得教诲,要恭敬地聆听;对父母得责备,要顺从地接受。子女照料父母,冬天要让她们温暖,夏天要让她们清爽凉快。早晨要向父母请安。晚上要替她们铺好被子;伺候父母安眠、 【原文】: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译文】:出门要告诉父母一声,回来也要通报一声,以免父母挂念。平时居住得地方要固定,选定得职业或立定得志向要努力去完成,不要轻易改变、 不要因为小事情,就不禀告父母而擅自去做。假如自作主张地去做事,那就不合乎为人子女得道理了、东西即使很小,也不要偷偷私藏起来、否则,一旦被发现,父母一定会非常伤心生气。凡就是父母所喜欢得东西,一定要尽力替她们准备好;凡就是父母所讨厌得东西,一定要小心地处理掉、 【原文】: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译文】:如果身体有所不适或受到损伤,就会让父母为我们担忧;如果在德行上有了缺欠,就会使父母感到丢脸。父母亲喜欢我,做到孝顺并不难。父母亲不喜欢我,我还能用心尽孝,那才就是难能可贵得!如果父母有了过失,子女应当耐心地

高中文言文《秋声赋》重点词句解释

《秋声赋》知识梳理 一、文学常识填空 1、本文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他领导了宋代的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唐代文学家韩愈的“文以载道”的精神,在散文、诗词、史传等方面都有较高成就,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尤以散文对后世影响最大,属“唐宋八大家”之一。 2、赋是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语言上多铺张藻饰,讲究文采韵律;内容上多侧重于通过极力描绘景物来抒发作者的主观感情。欧阳修的《秋声赋》是宋代文赋的开山之作,它和苏轼的《赤壁赋》交相辉映,代表了宋代文赋创作艺术的巅峰,堪称宋代文赋的典范。 二、词法、句法知识梳理 (一)重点实词 1、悚然 ..而听之(恐惧吃惊的样子) 2、衔枚疾走 ..(快)(跑) 3、盖夫秋之为状.也(样子) 4、烟霏.云敛.(飞散)(聚集) 5、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容貌)(明亮) 6、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刺) 7、所以摧败 ..零落者(折断,凋落) 8、乃一气之余烈.(威力) 9、又兵象.也(象征) 10、是谓天地之义气 ..(天地严凝之气,即秋天的肃杀之气) 11、物过盛 ..而当杀.(越过)(繁盛)(衰败,灭亡) 12、有动于中.,必摇其精.(内心)(精神) 13、宜.其渥然 ..丹者为槁木(适宜)(色泽红润的样子) 14、黟然 ..(形容黑的样子)(鬓发发白的样子) ..黑者为星星 15、念谁为之戕贼 ..(残害) 16、欧阳子方.夜读书(正) 17、丰草绿缛.而争茂(繁密) (二)一词多义 1、为 (1)胡为而来哉(为了) (2)盖夫秋之为状也(呈现) (3)故其为声也(发出,形成) (4)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变成) (5)念谁为之戕贼(对) (6)夷则为七月之律(是)

《弟子规》全文及翻译

弟子规全文及翻译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为五个部份加以演述;详细罗列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标准,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易解:弟子规这本书,是根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导而编成的生活标准。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当心慎重,要讲信誉。和群众相处时要对等博爱,并且接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假如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神,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入则孝>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敬爱本人孝何难亲憎本人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解读:父母召唤,应及时答复,不要慢悠悠的很久才应对,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即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托偷懒。父母教诲本人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本人们好,应该恭敬的倾听。做错了事,父母指摘教诫时,应当虚心承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亲生气、伤心。(君子闻过则喜,小人闻过则怒。) 侍奉父母要用心体恤,二十四孝的黄香(香九龄),为了让父亲安心睡眠,夏天睡前会帮父亲把床铺扇凉,冬天冰冷时会为父亲暖和被窝,真实值得本人们学习。早晨起床之后,应该先探望父母,并向父母请安问好。下午回家之后,要将今天在外的情形通知父母,向父母报安全,使老人家放心。外出离家时,须通知父母要到那里去,回家后还要当面禀报父母回来了,让父母安心。平常起居作息,要坚持正常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恣意改动,以免父母忧虑。 纵然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自作主,而不向父母禀告。假如任性而为,容易出错,就有损

《秋声赋》译文及赏析.doc

《秋声赋》全文解释 欧阳子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 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予谓童子: “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 日晶;其气栗洌,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奋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 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为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 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 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 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 【译文】欧阳子夜里正在读书,(忽然)听到有声音从西南方向传来,心里不禁悚然一听,惊道:“奇怪!”这声音初听时淅淅沥沥,萧萧飒飒,忽然变得汹涌澎湃,像是夜间(大海上)波涛突起,风雨骤然而至,碰到 物体上,铮铮,好像金属相击。再(仔细)听,又像奔赴战场的军队正衔枚疾进,没有听到号令,只有人马行 进的声音。于是对童子说:“这是什么声音你出去看看。”童子回答说:“月色皎皎,星光灿烂,浩瀚银河,高悬 中天。四下里没有人声,那声音是从树林间传来的。” 我恍然大悟,叹道:“哦,原来这是秋天的风声呀,真令人伤感,它怎么突然就来了呢秋天总是这样:它的色 调凄凄惨淡,云气消失,烟霭飘散;它的形貌爽朗清新,天空高远,日色晶明;它的气候清冷萧瑟,悲风凛冽, 刺人肌骨;它的意境冷落苍凉,川流寂静,山林空旷。所以它发出的声音时而凄凄切切,时而呼啸激昂。秋风未 起时,绿草如毯,丰美繁茂,树木葱茏,令人心旷神怡。然而它一旦来临,拂过草地,草就要变色,掠过森林, 树就要落叶。它用来摧败花草使树木凋零的,便是一种肃杀之气的余烈。 ‘天地之义“秋天是刑官行刑的季节,它在时令上属阴;秋天又象征着用兵,它在五行中属金。这就是常说的 气’,它常常以肃杀为意志。自然对于万物,是要它们在春天生长,在秋天结实。所以秋天在音乐的五声中又属 商声,商声是代表西方的一种声音,而七月的音律是‘夷则’。商,也就是‘伤’的意思,万物衰老了,都会悲伤。夷,是杀戮的意思,凡万物过了繁盛期,都会走向衰败。 “呜呼,草木是无情之物,尚有衰败零落之时。人为动物,在万物中又最有灵性。有无穷无尽的忧愁来煎熬他的 心,又有无数琐碎烦恼的事来劳累他的身体;费心劳神,必然会损耗精力。何况常常思考自己的力量所做不到的事 情,忧虑自己的智慧所不能解决的问题,自然会使他鲜红滋润的肤色变得苍老枯槁,乌黑光亮的须发变得花白斑 驳。人非金石,为什么却要以不是金石的肌体去像草木那样争一时的荣盛呢仔细想想吧,伤害自己的 到底是什么,又怎么可以去怨恨这秋声呢” 童子没有应答,低头沉沉睡去,却听得四壁虫声唧唧,像在附和我的叹息。 【赏析】 欧阳修的《秋声赋》写于嘉四年( 1059 ),其时,作者在政治上很不得志,思想十分矛盾,内心十分痛苦。《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