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效果与护理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248.95 KB
- 文档页数:2
鼓室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观察与护理【关键词】鼓室注射;耳聋;观察护理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方法较多,糖皮质激素的治疗作用已经得到认可,基本上成为了一种常规用药。
临床中多采用地塞米松冲击疗法,效果不十分满意,而且伴发着各种并发症的存在。
我院对83例91耳患者应用鼓室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甲泼尼龙)治疗突发性耳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其观察与护理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83例91耳中男性50例,女性33例,年龄18~67岁。
双侧耳聋8例;发病1~7天42例,8~40天41例。
听力损失轻度21耳(10~30 dB)、中度37耳(31~60 dB)、重度33耳(61~90 dB)。
2.治疗方法本组患者在全身应用丹参酮、东莨菪碱等基础上,常规用5%聚维酮碘溶液外耳道消毒,用5号长注射针头的1 ml注射器,抽吸0.3 ml生理盐水溶解甲泼尼龙20 mg,在鼓膜前上象限穿刺,缓慢将药物注射到鼓室内,然后患者平卧30分钟,保持安静不要讲话,尽量不做吞咽动作,使药物尽可能在鼓室内保持较长时间。
3.治疗结果 83例中35例经用其他药物治疗效果不满意后加用鼓室注射甲泼尼龙,48例首次鼓室注射甲泼尼龙,8例双侧耳聋同时行鼓室内注射。
每2天注射一次,共2周。
83例91耳中经治疗语音频率平均听阈值≤30 dB者16耳;听阈降低30 dB者51耳;听阈降低15 dB者18耳;无效者6耳。
总有效率93.41%。
其中23例因效果满意或惧怕疼痛鼓室注射仅有3~4次。
10例患者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应用板兰根或清热灵颗粒口服。
观察及护理 1.一般护理(1)心理护理情绪障碍的患者可以通过自主神经系统的异常反应引起内耳神经血管变化,造成内耳功能紊乱甚至微循环障碍引起突发性耳聋,临床表现为极度苦恼和烦躁。
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讲明发病原因,克服恐惧和焦虑可以减轻机体的反应,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在行鼓室注射药物时将注意点和治疗的必要性告之患者,以减轻患者的恐惧,取得患者的最佳配合,做到准确治疗。
巴曲酶注射液联合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效果观察目的观察分析巴曲酶注射液联合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将9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均采用常规系统药物和高压氧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巴曲酶注射液联合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研究组总有效38例(82.61%),对照组总有效26例(56.52%),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程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研究组和对照组均采用常规系统药物和高压氧治疗,静脉滴注三磷酸腺苷(开封康诺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1708)40 mg+辅酶A(辅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8109)100 U+维生素2.0 g+250 ml 5%葡萄糖水,1次/d;静脉滴注复方丹参(上海新亚药业高邮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32021075)20 ml+250 ml 5%葡萄糖水,1次/d;肌内注射维生素B1(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3020238)100 mg+维生素B12(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963)500 μg,1次/d;行高压氧治疗,1次/d;10 d为1个疗程。
治疗前,研究组进行血常规、血小板、肝肾功能出凝血时间等检查,患者各项指标正常,且无出血倾向,可进行治疗。
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研究组加巴曲酶注射液(北京托毕西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1074)联合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成都天台山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1020513)治疗,治疗第1天缓慢静脉滴注巴曲酶注射液10 BU+100 ml 0.9%氯化钠溶液(中国大冢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5391),之后隔日1次缓慢静脉滴注巴曲酶注射液5 BU+100 ml 0.9%氯化钠溶液,连续4次为1个疗程。
同时隔日1次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5 mg,注射3次为1个疗程。
前列地尔联合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观察刘惠兰【期刊名称】《药品评价》【年(卷),期】2016(013)011【摘要】目的:分析在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前列地尔联合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前列地尔注射治疗,实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接受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患者治疗前后的纯音听阈。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且治疗后的纯音听阈要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数据经对比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在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治疗中,前列地尔联合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的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Objective: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sudden deafness patients,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lprostadil combined with intratympanic dexamethasone injection was analyzed.Methods: 60 cases of sudden deafness patient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oth underwent conventional treatment, based on this, treatment group accepted alprostadil injection, whil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ccepted intratympanic dexamethasone injection, and the effect of two groups onpure tone audiometry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in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after treatment of pure tone audiometry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Concl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udden deafness patients,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alprostadil combined with intratympanic dexamethasone injection is good, worthy of promotion.【总页数】3页(P59-61)【作者】刘惠兰【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第三医院耳鼻喉科,江西南昌 330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64.5【相关文献】1.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效果观察 [J], 方佳玲2.巴曲酶联合前列地尔、鼠神经生长因子及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观察 [J], 韩雪;陈长祥;陈颖3.前列地尔联合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分析 [J], 孟祥宇;马义;付士丽;李红芳;王春英4.前列地尔联合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分析 [J], 孟祥宇;马义;付士丽;李红芳;王春英;5.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效果 [J], 姜翠菊;蔡永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老年突发性耳聋给予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经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疗中老年突发性耳聋的疗效。
方法:选取中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共27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随机平均分为两个组别,在一般性资料无显著差异的情况下采取不同的治疗途径,对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经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疗后的效果较好,总有效率显著提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经鼓室注射地塞米松后对中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经静脉注射地塞米松治疗,治疗效果明显,可以成为中老年突发性耳聋的优选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中老年突发性耳聋;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疗【中图分类号】R764.4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2-0056-02突发性耳聋是耳鼻喉科的一种常见病,发病的高峰年龄是50~60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
地塞米松有抗炎、消肿、改善微循环等作用,对突发性耳聋有较好的治疗效果[2]。
不同的给药途径对治疗作用影响不同,因此本文通过观察鼓室注射地塞米松与传统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差异,探讨鼓室注射地塞米松干预的治疗效果,为该病的治疗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单侧发病的中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共27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排除伴有严重的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以及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常见中老年性疾病和意识障碍等的患者。
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且对实验用药无过敏反应。
将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这两个组别。
每组各137例,其中男142例,女132例。
年龄范围在45~70岁之间。
所选取的患者均为病程相近的突发性耳聋患者。
在观察组的137例患者中,有男性73例,女性64例,平均年龄为(57.1±1.6)岁;在对照组的137例患者中,有男性69例,女性68例,平均年龄为(59.3±2.6)岁。
鼓室注射地塞米松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利用鼓室注射地塞米松对突发性耳聋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96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48例。
均进行常规治疗,A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开展静脉注射地塞米松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开展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疗。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B组听力及耳鸣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P<0.05)。
结论利用鼓室注射地塞米松的方式治疗突发性耳聋,效果较佳,安全性较高,是治疗突发性耳聋的较好选择。
关键词鼓室;地塞米松;突发性耳聋Clinical analysis of dexamethasone by intratympanic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udden deafness ZHOU Jing-guo. Department of Ot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Surgery,Jiangsu Zhenjiang City First People’s Hospital,Zhenjiang 212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research clinical effect by dexamethasone by intratympanic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udden deafness. Methods A total of 96 patients with sudden deafnes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groups A and B,and each group contained 48 cases. Both groups received conventional therapy,and group A received additional dexamethasone by intravenous injection,while group B received dexamethasone by intratympanic injection. Curative effec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Group B had obviously better curative effect for hearing and tinnitus than group A (P<0.05). Conclusion As a preferred way in treating sudden deafness,implement of dexamethasone by intratympanic injection provides precise effect and high safety.【Key words】Tympanic cavity;Dexamethasone;Sudden deafness突發性耳聋在临床中较为常见,一旦发病听力会快速下降,致病原因不明。
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21例疗效观察作者:刘源兵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08年第16期我科自2006年起尝试用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突聋),取得一定疗效。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我科自2006年5月~2007年9月治疗突聋患者21例(21耳),均符合中华耳鼻咽喉科学会1996年上海制定的突聋诊断标准。
男12例,女9例,年龄21~60岁,平均45.1岁。
就诊时病程2周~4个月,平均2个月。
使用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治疗前,均用常规方法治疗1~4周,平均3.5周。
治疗包括血管扩张剂、抗凝剂、神经营养药物,同时配合高压氧等。
治疗方法外耳道皮肤清洁消毒,1%利多卡因棉球置于鼓膜表面3分钟。
患者取仰卧位,头偏向对侧,在耳显微镜下于鼓膜后下方行鼓膜穿刺,缓慢注入5g/L地塞米松0.5ml。
然后保持患耳朝上,平卧30分钟,保持安静,不作吞咽动作,使药液尽可能保持在鼓室内较长时间。
每周注射1次,每次2.5 mg(0.5ml),4次为1个疗程。
共治疗1~4个疗程。
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治疗期间暂停其他治疗。
所有患者鼓膜穿刺注药前须知情同意并签字,嘱鼓膜针孔未愈前耳道勿进水。
结果疗效按中华耳鼻咽喉科学会和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委会(1996)制定的突聋疗效分级标准判断。
21例治疗完成后1个月行纯音测听检查。
21例中,显效6例,0.25~4KHz听阈平均听力提高35.5dB:有效8例,上述频率平均听力提高20.5dB;无效7例。
有效率为66.7%。
讨论突聋是指突然发生,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临床有自愈倾向。
由于病因不明确,目前治疗方法多样。
各种治疗方法及疗效均在65%左右。
临床多采用综合治疗方法,使用多种药物包括血管扩张剂、神经营养药物、激素、抗凝剂、右旋糖酐、组胺、利尿剂、高压氧等,尽管在药物治疗上有较多争议,但激素的使用,对内耳炎症有效。
这种内耳炎症的产生可为病毒感染、自身免疫疾病、缺血或梗死灶周围的自溶结果。
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对突发性耳聋患者行地塞米松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76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激素组和非激素组,各38例。
激素组行地塞米松治疗,非激素组行维生素B、静脉滴注能量合剂等常规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激素组的总体有效率36例(94.74%)显著高于非激素组28例(73.68%),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突发性耳聋患者行地塞米松治疗,能够获取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关键词】地塞米松;突发性耳聋患者;治疗效果【 abstract 】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treatment of the patients with sudden deafness. Methods: in December 2015 to December 2016, our hospital 76 cases of sudden deafness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ccording to different divided into hormon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hormone group, 38 cases respectively. The hormone group was treated with dexamethasone, the non-hormone group of vitamin B, intravenous drip of energy mixture, and the treatment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iciency of the hormone group was 36 (94.74%)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non-hormone group 28 (73.68%), and P < 0.05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to treat the patients with sudden deafness, it can obtain the better treatment effect and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of the patients.[key words] dexamethasone; Sudden deafness; Treatment effect突发性耳聋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外科急症,近几年来的发生几率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尚未明确引发该类疾病的发生机制[1]。
东菱迪芙联合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对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摘要口的:研究东菱迪芙联合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对突发性耳聋的疗效。
方法:108例突聋患者114耳,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6耳)和实验组(58耳),对照组给予常规系统药物和高压氧治疗,实验组在同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东菱迪芙静脉滴注及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
于治疗15天复查听力。
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58.9%,实验组总有效率81.4%(鋅P鋅=0.015)。
对照组病程7天者总有效率57.4%(鋅P 锌=0.018)。
实验组病程7天者总有效率65.2%銜P錚=0.032)。
结论: 采用静脉滴注东菱迪芙联合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可明显提高疗效,且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药物疗法巴曲酶注射液地塞米松资料与方法2006年1月〜2008年7月收治突发性耳聋患者108例114耳,其中双耳聋患者6例,诊断标准按照突发性聋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05)(1],全部病例经过检查排除中耳炎、内耳畸形、内听道或桥小脑病变。
排除年龄、性别因素,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东菱迪芙联合鼓室注射地塞米松)54例58耳,和对照组54例56耳。
听力损失以0.5、1、2KHz三个频率平均听力损失计算。
轻-中度:41〜55dB;中重度:56〜70dB 連度:71〜90dB;极重度>90dB。
听力损失均在中度及中度以上,发病至初诊时间1〜30天。
治疗方法:对照组ATP 40mg、辅酶A 100U、维生素 C 2.0加入5%葡萄糖水250ml静滴,1次/日;复方丹参20ml加入5%葡萄糖水250ml静滴,1次/日;维生素B疔1 100mg、维生素B疔坝12琲500隍肌肉注射,1次/日併行高压氧治疗,1次/ 日,10天1个疗程,均无不适。
实验组治疗前先行血常规、血小板、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液流变学检查及肝肾功能检查,各项指标正常并无出血倾向者给予治疗。
在相同于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东菱迪芙注射液,首次剂量为东菱迪芙10BU溶于0.9%氯化钠液100ml缓慢静滴,以后剂量为5BU溶于0.9%氯化钠液100mL缓慢静滴,隔日1次,连用4次1个疗程。
临床研究712013.12突发性聋是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聋,患者的听力一般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少数患者可在3天以内下降至最低点,可同时或先后伴有耳鸣及眩晕,除第Ⅷ对脑神经外,无其他脑神经症状。
目前多认为与病毒感染、迷路水肿、血管病变和迷路窗膜破裂等有关1。
突发性聋由于无特定病因,目前常用的治疗手段包括类固醇激素、抗凝剂、扩血管剂等等,其中大多数患者治疗有效。
但是由于各种影响因素,仍有不少患者治疗效果不佳。
为了解分析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对常规治疗无效的突发性聋的治疗效果,于2007年起,我科对51例经常规治疗无效的突发性聋患者行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将2007年9月1日至2012年5月31日在本院耳鼻喉科住院的突发性聋患者经过常规治疗14天以上无效的51例( 51耳) 作研究对象。
所有研究对象均符合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制定的突发性聋的诊断标准2,且通过病史及影像等辅助检查排除了听神经瘤、梅尼埃病、耳毒性药物中毒、化脓性迷路炎、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等疾病,依据治疗指南给予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改善内耳微循环药物、神经营养类药物等治疗2周。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鼓室内注射组26 例( 26 耳) 作为Ⅰ组及常规治疗组25 例( 25 耳)作为Ⅱ组。
1.2 治疗方法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常规治疗无效的突发性聋的疗效分析虞晓徐 赵暨文杭州市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喉科 浙江省杭州市 311121【摘 要】目的:观察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对常规治疗无效的突发性聋的疗效。
方法:将经过常规治疗无效的患者51例51耳随机分为2组,Ⅰ组26例26耳,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地塞米松5 mg 鼓室内注射治疗,隔天注射一次,共注射3 次,用药一周;Ⅱ组25例25耳,给予常规治疗1周。
观察治疗前后纯音听阈的变化情况。
结果:Ⅰ组11例有效,有效率42.3%;Ⅱ组无一例有效。
地塞米松耳后注射治疗突发性聋的临床观察周长华;桂明才;徐丹;戚思国【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postaurical injection of dexamethasone for sudden hearing loss. Methods 64 cases of 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Postauricular injection group were given subcutaneous injection of dexamethasone 0.5ml once every 3 days. Intravenous medication group received intravenous infusion of dexamethasone 10 mg once a day for three days, then 5mg daily for another 3 days. Results In postauricular injection group, 15 ears cured, 5 ears markedly effective, 3 ears effective, 9 ears ineffctive.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71.9%. While in the intravenous medication group, 13 ears cured,4 ears markedly effective, 4 ears effective, 11 ears ineffective,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65.6%.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Conclusions Postauricular injection of corticosteroids can be used as a preliminary therapy for 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目的:探讨耳后注射地塞米松作为突发性耳聋初始激素治疗的疗效。
地塞米松不同给药途径治疗难治性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目的探讨不同给药途径对难治性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评价。
方法选取难治性突发性耳聋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除常规治疗外,两组分别经耳后注射和鼓膜穿刺给予地塞米松,疗程结束后复查纯音听阈。
结果两组听力改善及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地塞米松耳后注射、鼓室内注射均为难治性突发性耳聋的有效治疗方法,但前者操作简便、依从性高。
标签:耳后;鼓室;糖皮质激素;突发性耳聋突发性耳聋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急症,具体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2013年中国突发性耳聋分型治疗的多中心临床研究结果提示[1],糖皮质激素对所有类型的突发性耳聋均有效,但由于相当部分患者经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临床疗效欠佳,局部给药值得研究,激素局部注射的经典途径是鼓室注射,但该方法属于创伤性治疗,具有一定风险。
本研究通过比较耳后与鼓室内注射糖皮质激素两种给药途径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旨在寻找疗效满意,针对性强,不良反应少的治疗方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耳鼻咽喉科2013年5月~2015年11月收治的突聋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2005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制定的突发性耳聋诊断标准[2],经常电耳镜检查、声导抗、纯音听阈测试、内耳MRI等检查确诊,排除:外耳、中耳疾患及梅尼埃病、听神经瘤等病变,并排除高血压、糖尿病等影响周围神经血管性疾病,病程1~30 d,经常规治疗加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1 w后效果欠佳,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随机分为两组,A组(行耳后注射)男24例,女16例,年龄(49.2±3.7)岁,病程(12.1±3.6)d,初始平均听阈(71.34±11.21)dB;B组(行鼓室内注射)男25例,女15例,年龄(49.3±3.8)岁,病程(12.4±3.8)d,初始平均听阈(72.18±9.37)dB。
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效果与护理观察
发表时间:2019-03-21T08:54:26.927Z 来源:《健康世界》2019年1期作者:陈玲孙淑丽
[导读] 结论: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能够有效改善其气导纯音听阈,缩短住院时间,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潍坊市坊子区黄旗堡街道卫生院 262118
摘要:目的:探究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12月期间治疗的突发性耳聋患者92例,其中46例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为对照组;另外46例加用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疗和综合性护理,为观察组。
比较分析两组的住院时间和气导纯音听阈。
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气导纯音听阈(48.57±8.64)dB和住院时间(9.85±3.21)d均低于对照组[(56.85±8.79)dB,(14.16±4.3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能够有效改善其气导纯音听阈,缩短住院时间,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鼓室;地塞米松;突发性耳聋;气导纯音听阈
前言
突发性耳聋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临床症状,患者表现为突然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并伴有耳鸣、眩晕等症,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1]。
临床上,突发性耳聋采用综合性疗法进行治疗,其虽然具有一定效果,但见效慢,患者易产生焦躁、烦闷等情绪,影响其临床依从性[2]。
为此,本文以我院2017年6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9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鼓室注射地塞米松及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我院2017年6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中,抽取92例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
对照组男28例,女18例;年龄为37~66岁不等,平均年龄为(42.81±6.35)岁;其中中重度20例,重度22例,极重度4例。
观察组男29例,女17例;年龄为39~65岁不等,平均年龄为(43.14±6.52)岁;其中中重度21例,重度22例,极重度3例。
所有患者火或其家属均具知情同意权,排除精神疾病、药物过敏、内耳畸形、中耳炎以及听神经瘤患者。
两组基本资料数据相比,差异具有同质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和护理,治疗措施主要有溶栓、抗凝、抗炎、抗病毒、免疫抑制、神经营养类药物等综合疗法,护理包含心理疏导、健康知识宣教、注意事项说明、饮食指导、生活护理以及生命体征监护等基础干预措施。
观察组:在对照组临床操作的基础上,给予鼓室注射地塞米松及综合护理。
①鼓室注射地塞米松:对外耳道常规清洁消毒,鼓膜给予局部麻醉,然后注射1ml的5g/L地塞米松(马鞍山丰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748)于鼓膜内,每3d注射一次,4次为一个疗程。
②综合护理:患者入院后由于突然听力丧失,会出现绝望、焦虑等心理,护理人员要对其进行健康宣教和语言安慰,多关心患者,使其能够正确认识疾病;注射地塞米松前,向患者介绍该疗法作用,缓解其紧张,保证无菌操作的基础上,协助患者采用正确的体位,取仰卧位,头偏向健侧45°,在此期间,护理人员多与患者眼神交流,并观察其是否具有疼痛、头晕等症状;注射后,观察患者反应,休息30min 协助患者返回病房休息。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气导纯音听阈有关数据,并加以比较分析。
气导纯音听阈[3]:利用纯音听力计测试,采用升降法操作,告知患者如果听到轻微的纯音做出相应的反应,反之停止反应,并记录下来其听阈值。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9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住院时间和气导纯音听阈均以()的形式描述,t检验。
P值<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气导纯音听阈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气导纯音听阈低于对照组,其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详情见表1所示。
表1 两组住院时间和气导纯音听阈的对比分析(`)
3.讨论
突发性耳聋是一种以突然听力受损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患者由于听力受损影响其日常生活以及正常社交,会过度担心,产生负面情绪,给临床治疗很大的不便[4]。
针对此情况,需要及早缓解患者症状并给予相应的综合护理措施,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目前,突发性耳聋治疗中没有统一的治疗方案,综合疗法虽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见效慢,需要进一步加强。
地塞米松作为一种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毒、免疫抑制等效果,在突发性耳聋治疗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5],但由于患者对其不了解,易产生恐惧、紧张心理,需要辅以有效的护理干预以保证其疗效。
在本研究中,观察组突发性耳聋患者实施基础治疗及护理的同时,加用地塞米松注射和综合护理,其中地塞米松具有抗毒抗过敏等效果,减轻炎症反应,以缓解黏液分泌、水肿等现象,对病情恢复具有积极作用;辅以相应的综合护理,实施患者积极配合临床治疗,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进而缩短治疗时间,促进患者病情的早日康复。
因此,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干预后气导纯音听阈较低,住院时间较短,组间差异明显(P<0.05),说明鼓室注射地塞米松及综合护理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综上所述,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实施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疗及相应的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气导纯音听阈,促进其病情早日康
复,在临床上具有很大的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罗哲. 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及护理干预方法[J]. 世界临床医学,2017,11(4):47-48.
[2]刘惠兰. 前列地尔联合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观察[J]. 药品评价,2016,13(11):59-61.
[3]周靖国. 鼓室注射地塞米松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7):37-39.
[4]卢绍坤. 前列地尔联合鼓室注射地塞米松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听力恢复程度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 中外医疗,2016,35(7):115-116.
[5]段钰瑾. 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研究[J]. 中国社区医师,2017,33(21):3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