烃类热裂解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2
二、烃类热裂解原理1. 烃类的热裂解反应裂解过程中的主要中间产物及其变化可以用图5-1-01作一概括说明。
按反应进行的先后顺序,可以将图5-1-01所示的反应划分为一次反应和二次反应,一次反应即由原料烃类热裂解生成乙烯和丙烯等低级烯烃的反应。
二次反应主要是指由一次反应生成的低图5-1-01 烃类裂解过程中一些主要产物变化示意图级烯烃进一步反应生成多种产物,直至最后生成焦或碳的反应。
二次反应不仅降低了低级烯烃的收率,而且还会因生成的焦或碳堵塞管路及设备,破坏裂解操作的正常进行,因此二次反应在烃类热裂解中应设法加以控制。
现将烃类热裂解的一次反应分述如下。
(1)烷烃热裂解烷烃热裂解的一次反应主要有:①脱氢反应:R-CH2-CH3<==>R-CH=CH2+H2②断链反应:R-CH2-CH2-R’→R-CH=CH2+R’H不同烷烃脱氢和断链的难易,可以从分子结构中键能数值的大小来判断。
一般规律是同碳原子数的烷烃,C-H键能大于C-C键能,故断链比脱氢容易;烷烃的相对稳定性随碳链的增长而降低。
因此,分子量大的烷烃比分子量小的容易裂解,所需的裂解温度也就比较低;脱氢难易与烷烃的分子结构有关,叔氢最易脱去,仲氢次之,伯氢最难;带支的C-C键或C-H键,较直链的键能小,因此支链烃容易断链或脱氢;裂解是一个吸热反应,脱氢比断链需供给更多的热量;脱氢为一可逆反应,为使脱氢反应达到较高的平衡转化率,必须采用较高的温度;低分子烷烃的C-C键在分子两端断裂比在分子链中央断裂容易,较大分子量的烷烃则在中央断裂的可能性比在两端断裂的大。
(2)环烷烃热裂解环烷烃热裂解时,发生断链和脱氢反应,生成乙烯、丁烯、丁二烯和芳烃等烃类;带有侧链的环烷烃,首先进行脱烷基反应,长侧链先在侧链中央的C-C链断裂一直进行到侧链全部与环断裂为止,然后残存的环再进一步裂解,裂解产物可以是烷烃,也可以是烯烃;五碳环比六碳环稳定,较难断裂;由于拌有脱氢反应,有些碳环,部分转化为芳烃;因此,当裂解原料中环烷烃含量增加时,乙烯收率会下降,丁二烯、芳烃的收率则会有所增加。
一、烃类热裂解1.烃类热裂解产物中的有害物质有哪些?存在哪些危害?如何脱除?答:烃类热裂解产物中的有害物质包括:硫化氢等硫化物,二氧化碳,炔烃和水。
硫化氢的危害:硫化氢会腐蚀设备和管道,使干燥的分子筛的寿命缩短,使脱炔用的加氢催化剂中毒并使烯烃聚合催化剂中毒。
二氧化碳的危害:在深冷分离裂解气时,二氧化碳会结成干冰,堵塞管道及设备,影响正常生产;对于烯烃聚合来说,是烯烃聚合过程的惰性组分,在烯烃循环时造成积累,使烯烃的分压下降,从而影响聚合反应速度和聚合物的分子量。
炔烃的危害:炔烃使乙烯和丙烯聚合的催化剂中毒。
水的危害:在深冷分离时,温度可达-100℃,水在此时会结冰,并与甲烷,乙烷等形成结晶化合物(CH4·6H2O,C2H6·7H2O,C4H10·7H2O),这些结晶会堵塞管道和设备。
脱除方法: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用氢氧化钠碱液吸收来脱除;炔烃采用选择性加氢法来脱除。
水采用分子筛干燥法脱除。
2.类裂解发生的基元反应大部分为自由基反应哪三个阶段?链引发反应、链增长反应、链终止反应三个阶段。
链引发反应是自由基的产生过程;链增长反应时自由基的转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种自由基的消失伴随着另一种自由基的产生,反应前后均保持着自由基的存在;链终止是自由基消亡生产分子的过程。
3.各族烃类的裂解反应难易顺序为?正烷烃>异烷烃>环烷烃(六碳环>五碳环)>芳烃4.裂解气出口急冷操作的目的?裂解炉出口的高温裂解气在出口高温条件下将继续进行裂解反应,由于停留时间的增长,二次反应增加,烯烃损失随之增多。
为此,需要将裂解炉出口高温裂解气尽快冷却,通过急冷以终止其裂解反应。
当裂解气温度降至650℃以下时,裂解反应基本终止。
急冷有间接急冷和直接急冷之分。
5.在烃类热裂解的过程中,加入水蒸气作为稀释剂具有哪些优点?答:在烃类热裂解的过程中,加入水蒸汽作为稀释剂具有如下优点:(1)水蒸汽的热容较大,能对炉管温度起稳定作用,因而保护了炉管。
烃类热裂解反应的特点与规律1.烃类热裂解反应的特点烃类热裂解反应具有以下特点:①无论断链还是脱氢反应,都是热效应很高的吸热反应;②断链反应可以视为不可逆反应,脱氢反应则为可逆反应③存在复杂的二次反应;④反应产物是复杂的混合物。
2.烃类热裂解反应的一般规律(1)烷烃的裂解反应规律;①同碳原子数的烷烃,C-H键能大于c-c键能,断链反应比脱氢反应容易。
②烷烃分子的碳链越长,越容易发生断链反应。
③烷烃的脱氢能力与其结构有关,叔氢最易,仲氢次之,伯氢再次之。
④含有支链的烷烃容易发生裂解反应。
乙烷不发生断链反应,只发生脱氢反应。
(2)环烷烃的裂解反应规律①侧链烷基比环烷烃容易裂解,长侧链中央的c-c键先断裂,含有侧链的环烷烃裂解比无侧链的环烷烃裂解的烯烃收率高。
②环烷烃脱氢反应生成芳烃,比开环反应生成烯烃容易。
③低碳数的环比多碳数的环难以裂解。
裂解原料中的环烷烃含量增加,乙烯收率下降,而丁二烯和芳烃的收率有所提高。
(3)各种烃类热裂解的反应规律①烷烃:正构烷烃,最有利于生成乙烯、丙烯,分子量越小,烯烃的总收率越高;异构烷烃的烯烃总收率低于同碳原子数的正构烷烃。
②环烷烃:生成芳烃的反应优于生成单烯烃的反应;含环烷烃较多,丁二烯和芳烃的收率较高,而乙烯和丙烯的收率较低。
③芳烃:无侧链芳烃的裂解,基本不生成烯烃;有侧链芳烃的裂解,其侧链逐步断链及脱氢;芳环的脱氢缩合反应,主要生成稠环芳烃,直至结焦。
④烯烃:大分子量的烯烃裂解反应,生成低级烯烃和二烯烃。
各类烃的热裂解反应的难易顺序为:正构烷烃>异构烷烃>环烷烃>芳烃。
烃类热裂解当今世界,⽯油化⼯产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柱产业之⼀,⽽烃类热裂解技术则是⽯油化⼯产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
本⽂将重点介绍烃类热裂解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其在⽯油化⼯产业中的应⽤。
烃类热裂解是⼀种重要的⼯业过程,可⽤于原油精制、⽯油化⼯等领域。
烷烃的热反应主要有两类:⼀是C-C键断裂⽣成较⼩分⼦的烷烃和烯烃;⼆是C-H键断裂⽣成碳原⼦数保持不变的烯烃及氢⽓。
在烷烃分⼦中,C-C键更易于断裂,因为键能相对较⼩;⽽异构烷烃中的C-C键及C-H键的键能都⼩于正构烷烃,因此,异构烷烃更易于断链和脱氢。
因此,在相同条件下,异构烷烃⽐正构烷烃更易产⽣烯烃。
这是因为C-H 键键⻓较短,键能⼤于C-C键。
在热裂解过程中,费托蜡4#可获得更⾼的单程转化率和α-烯烃收率,分别为65.0%和53.0%。
不同原料蜡液相产物分布及LAO碳数分布如图3所⽰。
五种原料都⽣成了极少量异构烯烃和芳烃等副产物,α-烯烃含量随原料碳数的增加⽽提⾼。
这些结果表明,选择适当的原料蜡和反应条件可以有效地提⾼烃类热裂解的转化率和选择性。
烃类热裂解是⼀项复杂的过程,需要深⼊了解其基本原理和⼯艺条件。
烃类热裂解的⼯业应⽤主要包括⽯油化⼯、⽣物质转化、液化煤、催化转化等领域。
这些应⽤领域对烃类热裂解的要求各不相同,需要针对不同的应⽤进⾏相应的⼯艺研究。
什么是烃类热裂解烃类热裂解是指在⾼温、⾼压、⽆氧或缺氧的条件下,将⾼分⼦烃类化合物分解成低分⼦烃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这种反应是烃类加⼯的基础,通过这种⽅法可以获得⼀系列的烃类产品,如⼄烯、丙烯、丁⼆烯等。
烃类热裂解的原理烃类热裂解的反应机理⾮常复杂,但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阶段:1. 烷基⾃由基形成阶段:在⾼温下,⾼分⼦烃类化合物被加热并断裂,形成烷基⾃由基。
2. 反应中间体形成阶段:烷基⾃由基与⾼分⼦烃类化合物发⽣反应,形成各种反应中间体。
3. 产物⽣成阶段:反应中间体进⼀步发⽣反应,形成低分⼦烃类产物。
第三章烃类热裂解引言:乙烯、丙烯和丁二烯等低级烯烃分子中具有双键,化学性质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加成、共聚或自聚等反应,生成一系列重要的产物,是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
工业上获得低级烯烃的主要方法是将烃类热裂解。
烃类热裂解是将烃类原料(天然气、炼厂气、石脑油、轻油、柴油、重油等)经高温(750℃以上)、低压(无催化剂)作用,使烃类分子发生碳链断裂或脱氢反应,生成分子量较小的烯烃、烷烃和其他分子量不同的轻质和重质烃类。
烃类热裂解非常复杂,具体体现在:(1)原料复杂:烃类热裂解的原料包括天然气、炼厂气、石脑油、轻油、柴油、重油甚至是原油、渣油等;(2)反应复杂:烃类热裂解的反应除了断裂或脱氢主反应外,还包括环化、异构、烷基化、脱烷基化、缩合、聚合、生焦、生碳等副反应;(3)产物复杂:即使采用最简单的原料乙烷,其产物中除了H2、CH4、C2H4、C2H6、外,还有C3、C4、等低级烷烃和C5以上的液态烃。
烃类热裂解按原料的变化可分为:在低级不饱和烃中,以乙烯最重要,产量也最大。
乙烯产量常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基本化学工业的发展水平的标志。
表3-l和表3-2列举了世界主要国家与地区的乙烯生产能力。
烃类热裂解制乙烯的生产工艺主要为原料烃的热裂解和裂解产物分离。
本章将分别予以讨论。
第一节热裂解过程的化学反应1.1烃类裂解的反应规律1.1.1烷烃的裂解反应(1)正构烷烃正构烷烃的裂解反应主要有脱氢反应和断链反应对于C5以上的烷烃还可能发生环化脱氢反应。
脱氢反应是C-H键断裂的反应,生成碳原子数相同的烯烃和氢,其通式为C5以上的正构烷烃可发生环化脱氢反应生成环烷烃。
如正己烷脱氢生成环己烷。
断链反应是C-C键断裂的反应,反应产物是碳原子数较少的烷烃和烯烃,其通式为相同烷烃脱氢和断链的难易,可以从分子结构中碳氢键和碳碳键的键能数值的大小来判断。
表3-3给出了正、异构烷烃的键能数据。
由表3-3的数据看出如下规律:①同碳原子数的烷烃C-H键能大于C-H键能,断链比脱氢容易;②随着碳链的增长,其键能数据下降,表明热稳定性下降,碳链越长裂解反应越易进行。
第七章烃类热裂解练习题
一、填空。
1.生产制造烯烃的主要工业方法是
2.烃类热裂解的化学反应、、、、
3.烃类热裂解的主要工艺因素、、、、。
4.为避免减压操作存在的问题.采用添加、降低原料分压的措施。
5.裂解原料的组成是判断。
6.烃类热裂解工艺流程包括、、、。
7. 、必须对裂解气进行分离和提纯。
8.裂解气是气体混合物,其中有目的产物、又有副产物、、杂质、、、。
9.酸性气体脱除的方法、吸收剂、、。
10.裂解气的净化过程包括: 、、、、。
11.烃类热裂解的工艺流程包括: 、、、。
二.选择.
1.各类烃的热裂解反应的难易顺序()
A.正构烷烃>环烷烃>异构烷烃>芳烃.
B.异构烷烃>正构烷烃>环烷烃>芳烃.
C.正构烷烃>异构烷烃>环烷烃>芳烃.
2.下列不是脱炔和一氧化碳的方法是( )
A.选择性催化加氢法.
B.乙醇胺法
C.溶剂吸收法
3.深冷分离流程不包括( )
A.裂解和高压水蒸气系统
B.气体净化系统
C.精馏分离系统.
4.裂解气分离在工业上主要采用( )
A.甲烷化法
B.深冷分离法
C.固体吸附法.
5.芳香烃反应不包括( )
A.断链
B.脱氢
C.聚合
D.缩合
三.判断.
1.断裂反应可以视为可逆反应,脱氢反应可视为不可逆反应。
( )
2.为提高乙烯的纯度和收率,应尽可能降低轻组分中乙烯的含量。
( )
3.脱甲烷塔,乙烯精馏塔操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乙烯产品的质量、产量和成本,是裂解气深冷分离过程的关键。
( )
4.烃类热裂解反应是强吸热反应,是分子数增多的反应。
( )
5.根据分子结构中键能大小,可判断不同烷烃脱氢和断链反应的难易程度。
( )
6.随着环烷烃和芳烃含量的增加,乙烯收率也随之增加。
( )
7.冷箱在裂解气中的作用是回收部分冷量,并提纯氢气。
( )
8.乙烷发生脱氢反应,不发生断链反应。
( )
9.降低压力,提高烯烃收率,抑制二次反应,也提高烯烃的收率。
( )
10.裂解供热方式有直接和间接两种,通常用的是直接供热的管式炉法。
( )
四.简答题.
1.为什么工业上以水蒸气为稀释剂?
2.为什么要除去裂解气中的水分?广泛采用什么方法?以什么为吸附剂?
3.高温下的减压操作存在那些问题?
4.烃类热裂解反应都特点有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