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保胆取石术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2
20例全麻下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围手术期护理【摘要】目的探讨全麻下腹腔镜保胆取石术的护理及其临床价值。
方法分析我院开展的全麻下腹腔镜保胆取石术20例。
结果全部病例成功实现了保胆取石术,平均手术时间60min;平均住院时间5d。
结论全麻下腹腔镜保胆取石有利于术中选择最佳术式,具有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胆囊结石;全麻;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围手术期护理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的治疗行胆囊切除并非是最佳选择,保胆取石术对有良好胆囊功能的病例有望成为一种较好替代疗法。
我们在临床中采用术前b超检测胆囊功能和术中腹腔镜直视下对是否适合保胆进行评估,并有选择性地进行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取得了满意疗效,术后精心的护理是促进术后恢复的关键。
1 临床资料我院自2008年至2011年共对20例胆囊结石患者进行保胆取石,本组男6例,女14例,术前彩超检查并行高脂餐试验,胆囊大小正常,胆囊内结石为单个或结石数较少(非泥沙样结石),16例为体检发现,4例为首次发病。
行高脂餐试验提示结果良好者均采用全麻气管插管,腹腔镜行保胆取石术,术后对症、抗炎治疗护理。
术后随访无胆结石复发。
2 手术方法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常规消毒皮肤制造气腹,经脐周穿刺放入管鞘插入腹腔镜观察,在上腹正中、右上腹、右中腹安放3-4个管鞘,在胆囊底部切开胆囊(切口视结石大小),吸净胆汁后放入纤维胆道镜仔细观察。
确认结石后,用取石网将结石取净,对于嵌顿结石可行内镜下碎石后取出,如果胆囊炎症、水肿明显,有粘连明显,一般不予保胆囊,宜继续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对于拟行保胆的患者,根据胆囊大小和松驰性,选择进行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
术毕常规处理胆囊切口、腹壁创口,手术结束。
3 术前护理腹腔镜保胆取石术作为一项新技术,手术期间患者良好的心态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
因此,护理工作者要先向患者耐心介绍此项技术在本院的开展情况、典型手术病例、手术所采用的麻醉方法、手术后的注意事项,术后积极配合会使患者尽快恢复,增进患者信心,尽量消除患者及家属的顾虑与不安。
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
用物准备:常规布包、器械包、一次性物品、胆道镜、3-0圆针可吸
收线、凡士林纱布、引流管(24号)、套管
麻醉方法:全身麻醉
手术体位:头高足低左侧倾斜位
手术步骤:
1、常规消毒铺巾,连接摄像系统等
2、于脐下缘做一弧形小切口,建立CO2气腹,控制腹内压于15 mm Hg 水
平,自脐下10mmTrocar 管置入30°腹腔镜,头高脚低30度左侧卧位,
探查腹腔,确定胆囊的位置、形态、大小以及周围粘连情况,如果胆
囊壁薄,无炎症或炎症轻微,可以积极保留胆囊。
3、在腹腔镜监视下定位胆囊底部的体表投影,在剑突下和上腹胆囊
底部区域分别穿刺5m和10mmTrocar,用电勾在胆囊底部勾一个小孔,
再用剪刀逐层剪断,有胆汁流出说明已进入胆囊,用吸引器吸出胆汁。
4、准备胆道镜,在胆囊底部的10mmTrocar内放入套管,在胆道镜头
端绑上凡士林纱布以减轻漏气,将胆道镜顺着鞘管内快速进出胆囊,
胆道镜直视下用取石网篮取出石头,冲洗胆囊内腔,反复观察确认结
石取尽,观察胆囊管开口,见有淡黄色胆汁流出,冲水后可见十二指
肠充盈。
5、3-0可吸收缝线间断缝合胆囊底切口,反复确认无胆漏及出血。
6、放置引流管,逐层关闭腹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