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病的疗效观察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4
舒血宁注射液的使用注意事项有哪些
舒血宁注射液是一种中药制剂,为黄色的澄明液体。
功能为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
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心绞痛,脑栓塞,脑血管痉挛等。
舒血宁注射液对高脂血症有预防作用,可明显降低血脂水平,降低中老年人冠心病的发病率。
通过对舒血宁注射液的临床应用,发现它能够改善细胞血液循环、活化细胞代谢,因而对老年痴呆症、脑损伤后遗症、脑血栓等疾病的疗效显著。
舒血宁注射液还能抑制亚硝胺等物质的致癌作用。
使用舒血宁注射液应注意的主要包括:
1、舒血宁注射液的用法用量为:静脉滴注,每日25ml用5%的葡萄糖注射液250ml或500ml稀释后使用,或遵医嘱。
2、舒血宁注射液的耐受性良好,罕有胃肠道不适、头痛、血压降低、过敏反应等现象发生,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即可自行缓解。
长期静注时,应改变注射部位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3、舒血宁注射液的禁忌症:对银杏过敏体质者不建议使用此药。
4、服用舒血宁注射液偶有便秘、腹胀、心率加快、轻度头昏、乏力、胸闷等,可自行消失,部分患者有转氨酶上升现象。
心衰患者慎用。
舒血宁注射液活血化瘀通络。
用于淤血阻络引起的胸痹、心痛、中风、半身不遂、舌强语蹇;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脑梗塞见上述证候者。
银杏叶的主要成分是黄酮素,黄酮素是一种强力血小板激活因子抑制剂,长期服用的话会增加脑出血的危险。
有老年性血管硬化、血管变脆的患者来说,更不可长期服用舒血宁注射液,避免脑出血的发生。
舒血宁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闫月玲;曹福元【摘要】目的:观察舒血宁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选择患者45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盐酸倍他司汀20m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静滴,每日1次,14天为1个疗程.治疗组以舒血宁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250m1静滴,盐酸倍他司汀20mg加入5%葡萄糖250ml静滴,每日1次,14天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治疗后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两组间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舒血宁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年(卷),期】2011(030)017【总页数】2页(P70-71)【关键词】舒血宁;倍他司汀;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作者】闫月玲;曹福元【作者单位】呼和浩特石化医院,010070;呼和浩特石化医院,01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9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其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健康与生活质量。
我们采用舒血宁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VBI患者45例,疗效满意,现将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观察病例45例,均为2008年4月~2010年10月我院内科收治病人,确认为VBI的病人。
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3例,男8例,女15例;年龄35~67岁,平均55.7岁;病程3天~9年;病种:脑动脉硬化5例,颈椎病8例,高血压病3例,血脂异常者3例,糖尿病4例。
对照组22例,男6例,女16例;年龄38~70岁,平均57.6岁;病程2天~10年;病种:脑动脉硬化 6例,颈椎病7例,高血压病4例,血脂异常3例,糖尿病2例。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病种及合并症等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1]:①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和体征,必须能定位于特种缺血性脑血管的椎-基底动脉血管分区。
舒血宁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脑梗塞疗效观察脑梗死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越来越高,给幸存者及其家属带来巨大的精神痛苦和生活负担。
我院自2009年3月至2010年5月运用舒血宁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78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与分组所选78例病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全部病例诊断符合脑梗死诊断标准[1];均经头颅CT或头颅MRI检查确诊,且有明显的神经功能缺损的体征。
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其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45-72岁,平均年龄56.3岁,对照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46-71岁,平均年龄56.8岁。
治疗组和对照组年龄、性别、病程长短、病灶大小、意识状态均相似,具有可比性。
两组治疗前后检查血液流变学,以便对比观察。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给予舒血宁30ml加5%葡萄糖250ml静滴,纳洛酮2mg加5%葡萄糖250ml静滴,均每天一次,14天为一疗程;对照组给予曲克芦丁1.0加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滴,每天一次,14天为一疗程。
两组中如有高血压、糖尿病、高颅压等症状者均给予相应治疗。
1.3 疗效评定标准根据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生活能力状态评分标准进行评审[2]:(1)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为0级;(2)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为Ⅰ-Ⅲ级;(3)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4)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17%以内;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
1.4 统计学处理均值之间差异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治疗一疗程后,两组疗效评价见表1。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p<0.053 讨论脑梗死是神经内科急症。
主要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或微血管血栓形成,或其他原因导致脑动脉血液供应障碍,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使局限性脑细胞变性坏死,并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加之脑血管粥样硬化后,血管内皮损伤致局部血小板聚集,纤维蛋白凝集,血栓形成,加重脑组织的缺血缺氧及变性坏死。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及安全性
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主要表现为脑供血不足引起的脑缺血症状,如头晕、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智力下降等。
舒血宁注射液是一种中药制剂,被广泛应用于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
本文旨在评估舒血宁注射液在治疗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对舒血宁注射液的成分进行分析。
舒血宁注射液主要由炒白芍、黄芩、川芎、炒桃仁等中药组成。
这些成分中,炒白芍具有血液活化作用,能够改善脑灌注,增加脑血流量;黄芩具有清热解毒作用,可以抑制脑缺血引起的炎症反应;川芎具有活血化瘀作用,可以改善微循环,增加脑供血量;炒桃仁具有舒肝理气、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改善脑血管的通畅程度。
对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进行评估。
研究发现,舒血宁注射液能够显著改善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症状,如头晕、头痛、失眠等。
一项对100名老年脑血管病患者进行的研究显示,经过连续6个月的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后,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的患者占86%。
舒血宁注射液还能够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如提高记忆力、学习能力等。
对舒血宁注射液的安全性进行评估。
研究发现,舒血宁注射液在治疗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过程中,不仅具有良好的疗效,而且副作用较少。
在临床应用中,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轻微的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等,但这些不良反应一般都能够自行缓解,不需要特殊处理。
舒血宁注射液还能够与其他药物同时应用,没有严重的药物相互作用。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病的疗效
观察
【摘要】 目的 探讨舒血宁注射液对糖尿病末梢神经病的疗效。
方法 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250ml加弥可保500u静脉滴注,1次/d,
持续2周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生理盐水250ml加
舒血宁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1次/d,持续2周为1个疗程。结果 治
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舒血宁注射液对糖尿病性
末梢神经病治疗有明显疗效。
【关键词】 舒血宁注射液;糖尿病;末梢神经病
糖尿病末梢神经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表现为四肢肢端
麻木、刺痛、感觉减退、蚁行感,严重者可发生感染、坏疽。随着神
经电生理技术在临床中广泛使用,使糖尿病末梢神经病早期发现率提
高。目前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病尚无特异性的治疗方法。我科从2002
年6月~2005年11月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病75例,
现将观察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均排除心脑肾疾患,在我科住院符合
ADA(1997)糖尿病诊断标准,经神经电生理检查证实有神经电生理改
变。将15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5例,男40例,女35例,
年龄42~76岁,病程2~16年;对照组78例,男41例,女37例,
年龄40~78岁,病程2.5~18年。两组年龄、性别、症状、病程等差
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1.2 方法 患者均在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应用口服降糖药物或
(和)胰岛素等基础治疗上,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250ml加弥可保500u
静脉滴注,1次/d,持续2周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
予生理盐水250ml加舒血宁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1次/d,持续2周
为1个疗程。
1.3 观察方法 每例患者治疗前后观察并记录临床症状、血流动
力学及神经传导速度。神经传导速度测定采用国产NDI-200F仪测尺神
经和胫神经的运动神经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MNC及SCV)。
1.4 疗效判断 显效:自觉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神经传导速度
较前增加或恢复正常者;有效:自觉症状有改善,神经传导速度较前
略有增加;无效:症状无改善或恶化,神经传导速度无变化[1]。 2 结
果
2.1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两组治疗2周后,肢痛、麻木、感觉减
退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见表1。
2.2 血流动力学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
如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以及纤维蛋白原均明显好转
(P<0.05或0.01),而且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更为显著(P<0.05),
见表2。
2.3 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情况 治疗组治疗后的神经MNC及SCV较
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或0.01),以尺神经SCV改善更显著,与对
照组相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表1 治疗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症状变化情况 ( 略)表2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
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 ( 略)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P
<0.01;两组治疗后比较,△P<0.05表3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
神经传导速度(MNC、SCV)变化情况 ( 略)注:MNC运动神经传导
速度,S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
两组治疗后比较,△P<0.05
2.4 不良反应 全部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副作用。
3 讨论
糖尿病末梢神经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与血管障
碍及代谢障碍有关[2]。长期高血糖导致血管基底膜增厚,毛细血管
增生、透明变性、糖蛋白变性、管腔狭窄,影响了神经供血及营养,
引起神经病变,同时引起一系列代谢紊乱,干扰了神经组织的能量代
谢,使其结构及功能发生改变。舒血宁注射液其有效成分主要有黄酮
甙和二萜内酯两类。银杏叶黄酮甙主要有槲皮素甙、山柰酚甙及双黄
酮类化合物。其对神经的保护作用机制主要为:(1)提高机体抗氧化
能力,降低氧自由基含量,抑制脂质过氧化[3],从而保护血管和神
经。(2)具有抗血小板凝集和扩张血管解除痉挛作用,明显改善末梢
循环。(3)改善细胞中毒,缓解炎性反应,修复病损的神经。 本研究
结果表明,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病,患者的神经功能和
主诉症状有明显改善。静脉滴注给药未发生血管刺激症和其他不良反
应。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病临床疗效确切,副作用少,
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参考文献】
1 刘玉春,向光大,乐岭. PGEl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
观察. 中国综合临床,2000,16(6):427.
2 董砚虎,钱荣立.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当代治疗. 济南:山东科
学技术出版社,1994,148-149.
3 金莹,李伟华,段辛莉,等.中药银杏叶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信
息,1998,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