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代谢控制发酵的基本思想
- 格式:ppt
- 大小:1.43 MB
- 文档页数:112
第一章绪论1、代谢控制发酵:就是利用遗传学的方法或其他生物化学方法,人为地在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分子水平上,改变和控制微生物的代谢,使有用目的产物大量生成、积累的发酵。
P22、代谢控制发酵的关键:取决于微生物代谢控制机制是否能够被解除,能否打破微生物正常的代谢调节,人为地控制微生物的代谢。
P23、代谢工程的具体思路:P31、改变代谢流:(1)、加速速度限制反应;(2)、改变分支代谢途径的流向;(3)、构建代谢旁路;(4)、改变能量代谢途径。
2、扩展代谢途径和构建新的代谢途径:(1)、引入外源基因,延伸代谢途径;(2)、利用新的底物,构建新的生物合成途径。
第二章代谢控制发酵的基本思想1、微生物细胞的调节机制:P7-9(1)、通过控制基因的酶生物合成的控制机制:①诱导——促进酶的合成;②阻遏——抑制酶的合成,包括:1)终产物阻遏,2)分解代谢物阻遏。
(2)、酶活性的控制机制:①终产物抑制或激活,②通过辅酶水平的活性调节,③酶原的活化,④潜在酶的活化。
(3)、通过细胞渗透性的控制:(根据酶在代谢调节中作用不同分类)①调节酶:变构酶、同功酶、多功能酶。
②静态酶③潜在酶2、脱敏作用:变构酶经特定处理后,不丧失酶活性而失去对变构效应物的敏感性。
注:处理方法:①使变构酶解聚,②基因突变。
P153、反馈抑制的调节类型可以分为以下几种:P18-21 图略(1)、单功能途径中酶活性的调节类型:①前体激活,②补偿性激活。
(2)、多功能途径中酶活性的调节类型:①协作反馈抑制或称多价反馈抑制,②合作反馈抑制,③积累反馈抑制,④顺序反馈抑制,⑤假反馈抑制:指结构类似物的反馈抑制,⑥同功酶4、分解代谢物阻遏:当细胞具有一优先利用的底物(通常是,但并不总是葡萄糖)时,很多其他分解反应途径受到阻遏。
P27 (注:根据葡萄糖效应理解)5、突破微生物的自我调节控制机制,使代谢产物大量积累的有效措施:P31 (1)、应用营养缺陷型菌株。
1、代谢控制发酵指利用遗传学的方法或者其它生物化学的方法(1分),人为地在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子水平上改变和控制微生物的代谢,使目标产物大量生成、积累的发酵(1分)。
2、关键酶是参与代谢调节的酶的总称(1分)。
作为一个反应链的限速因子,对整个反应起限速作用。
常称为调节酶,主要包括变构酶、同功酶和多功能酶(1分)。
3、操纵子是指原核生物基因组的一个表达调控序列(1分),长度约1000bp左右,由若干结构基因串联在一起,其表达受到同一调控系统的调控(1分)。
4、巴斯德效应在有氧的条件下(1分),由于进行呼吸作用而使酒精发酵和糖酵解作用受到抑制的现象(1分)。
5、营养缺陷型指原菌株由于发生基因突变(1分),致使合成途径中某一步骤发生缺陷,从而丧失了合成某些物质的能力,必须在培养基中补加该营养物质才能生长的突变型菌株(1分)。
10分,每题2分)√,如果是错误的,在其下方加以改正。
即真核细胞中功能上彼此有关的基因往往分布在不同染色体√(2分)×(1分)(1分)反馈抑制是在DNA水平上进行控制。
×(1改正:反馈阻遏是在DNA水平上进行控制,反馈抑制控制的是酶蛋白的构象变化。
分)5、渗漏型缺陷是指遗传性障碍不完全的缺陷型,仍能够在基本培养基上进行大量生长。
×(1分)改正:渗漏型缺陷是指遗传性障碍不完全的缺陷型,能够在基本培养基上进行少量生长。
(1分)三、填空题(本题满分20分,每空1分)1、乳糖操纵子中结构基因编码的三个酶分别是β—半乳糖苷酶、β-半乳糖透性酶、β-半乳糖苷转乙酰基酶。
2、微生物细胞代谢的调节机制主要有酶的活性调节和酶的生物合成(酶量)调节。
3、调节酶的催化部位与酶反应底物相结合,催化酶的反应;变构部位能与特异代谢物(变构效应物)相结合,使酶的构象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催化部位的活性。
4、变构酶的脱敏作用指该酶经过特定处理后,可使变构酶解聚,或变构酶的编码基因发生突变,失去调节功能,但一般不丧失其催化活性。
2002—2003年度生物工程专业《代谢控制发酵》考试试卷及答案(2003年6月)班级——————姓名————————得分——————一、名词解释(20分):1.Catabolit repression (2分)分解代谢物阻遏:在培养基中有多种营养物质时,微生物先选择利用易分解利用的营养物质,而这种营养物质的分解,对分解利用其它营养物物质所需酶的合成起阻遏作用。
其实质是细胞内cAMP少了。
2.Pasteur effect (2分)巴斯德效应:微生物细胞的有氧呼吸抑制了发酵作用。
酵母发酵酒精时,由于供氧使TCA 循环加快,ATP增加,细胞内能荷增大,反馈抑制和阻遏EMP途径中关键酶FPK酶,使酒精产量下降。
3.Energy charge (2分)能荷:是细胞内能量状态的一个认为假设参数,指细胞内含有的核苷酸中相当于ATP的数量百分比。
能荷={[AT P]+1/2[ADP]}/{ [AT P] +[ADP]+[AMP]×100%4.Concerted feedback inhibition协同反馈抑制:在代谢途径中,会产生两个以上的代谢产物,任何一种代谢产物的积累都不会对代谢途径的第一步反应得酶起抑制作用,只有当代谢产物同时过量积累时,才会对代谢途径的第一步反应得酶起抑制作用。
5.Cooperte (synergistic) feedback inhibition增效性反馈抑制:在代谢途径中,每种代谢产物只能单独地、部分地抑制第一步反应的酶。
当它们均过量积累时,对反应第一步酶起强烈的抑制作用。
此时,抑制作用大于两种代谢产物单独抑制作用之和。
6.Metabolic interlock代谢互锁:在代谢途径中,前端反应的酶受到与其看似无关的代谢产物的抑制(阻遏)作用。
7.Analogue-resistent mutant抗代谢结构类似物突变株:对于代谢产物的结构类似物的抗性突变株。
代谢产物对代谢途径有抑制(阻遏作用),使其酶不能合成,而代谢结构类似物存在时,与代谢产物结构类似,起相同作用,使反应的酶无法合成,但结构类似物并不减少(因为它不参与蛋白质代谢)。
《代谢控制发酵》复习题1.名词解释代谢控制发酵:所谓代谢控制发酵就是利用遗传学的方法或其他生物化学的方法,人为地在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分子水平上,改变和控制微生物的代谢,使有用目的产物大量生成、积累发酵。
关键酶:参与代谢调节的酶的总称。
作为一个反应链的限速因子,对整个反应起限速作用。
变构酶:有些酶在专一性的变构效应物的诱导下,结构发生变化,使催化活性改变,称为变构酶。
诱导酶:诱导酶是在环境中有诱导物(通常是酶的底物)存在的情况下,由诱导物诱导而生成的酶。
调节子:就是指接受同一调节基因所发出信号的许多操纵子。
温度敏感突变株:通过诱变可以得到在低温下生长,而在高温下却不能生长繁殖的突变株。
碳分解代谢物阻遏:可被迅速利用的碳源抑制作用于含碳底物的酶的合成,就称为碳分解代谢阻遏。
氮分解代谢物阻遏:可被迅速利用的氮源抑制作用于含氮底物的酶的合成,就称为氮分解代谢阻遏。
营养缺陷型突变菌株:原菌株由于发生基因突变,致使合成途径中某一步骤发生缺陷,从而丧失了合成某些物质的能力,必须在培养基中外源补加该营养物质才能生长的突变菌株。
渗漏突变株:由于遗传性障碍的不完全缺陷,使它的某一种酶的活性下降而不是完全丧失。
因此,渗漏突变菌株能少量的合成某一种代谢最终产物,能在基本培养基上进行少量的生长。
代谢互锁:从生物合成途径来看,似乎是受一种完全无关的终产物的控制,它只是在较高浓度下才发生,而受这种抑制(阻遏)作用是部分性的,不完全的。
平衡合成:底物A经分支合成途径生成两种终产物E与G,由于a酶活性远远大于b酶,结果优先合成E。
E过量后就会抑制a酶,使代谢转向合成G。
G过量后,就会拮抗或逆转E的反馈抑制作用,结果代谢流转向又合成E,如此循环。
(P45图)优先合成:底物A经分支合成途径生成两种终产物E和G,由于a酶的活性远远大于b酶的活性,结果优先合成E。
E合成达到一定浓度时,就会抑制a酶,使代谢转向合成G。
G合成达到一定浓度时就会对c酶产生抑制作用。
试卷题型:⑴、名词解释:8X47⑵、填空题:22X1,⑶、简答题:3X8’⑷、综合题:2Xir第一章绪论1、代谢控制发酵:就是利用遗传学的方法或其他生物化学方法,人为地在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分子水平上,改变和控制微生物的代谢,使有用冃的产物大量生成、积累的发酵。
P22、代谢控制发酵的关键:取决于微生物代谢控制机制是否能够被解除,能否打破微生物正常的代谢调节,人为地控制微生物的代谢。
P23、代谢工程的具体思路:P31、改变代谢流:(1)、加速速度限制反应;(2)、改变分支代谢途径的流向;(3)、构建代谢旁路;(4)、改变能量代谢途径。
2、扩展代谢途径和构建新的代谢途径:(1)、引入外源基因,延伸代谢途径;(2)、利用新的底物,构建新的生物合成途径。
第二章代谢控制发酵的基本思想1、微生物细胞的调节机制:P7-9(1)、通过控制基因的酶生物合成的控制机制:①诱导一一促进酶的合成;②阻遏一一抑制酶的合成,包括:1)终产物阻遏,2)分解代谢物阻遏。
(2)、酶活性的控制机制:①终产物抑制或激活,②通过辅酶水平的活性调节,③酶原的活化,④潜在酶的活化。
(3)、通过细胞渗透性的控制:(根据酶在代谢调节屮作用不同分类)①调节酶:变构酶、同功酶、多功能酶。
②静态酶③潜在酶2、脱敏作用:变构酶经特定处理后,不丧失酶活性而失去对变构效应物的敏感性。
注:处理方法:①使变构酶解聚,②基因突变。
P153、反馈抑制的调节类熨可以分为以下儿种:P18-21图略(1)、单功能途径中酶活性的调节类型:①前体激活,②补偿性激活。
(2)、多功能途径屮酶活性的调节类型:①协作反馈抑制或称多价反馈抑制,②合作反馈抑制,③积累反馈抑制,④顺序反馈抑制,⑤假反馈抑制:指结构类似物的反馈抑制,⑥同功酶4、分解代谢物阻遏:当细胞具有一优先利用的底物(通常是,但并不总是葡萄糖)时,很多英他分解反应途径受到阻遏。
P27(注:根据葡萄糖效应理解)5、突破微牛物的自我调节控制机制,使代谢产物大量积累的有效措施:P31(1)、应用营养缺陷型菌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