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型露天矿开拓运输系统的选择
- 格式:pdf
- 大小:221.64 KB
- 文档页数:4
煤炭工业露天矿设计规1 总则1.0.1 为贯彻执行国家发展煤炭工业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推广应用露天煤矿行之有效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科技进步,保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提高露天煤矿经济效益,实现安全生产和合理开采煤炭资源,特制定本规。
1.0.2 本规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大、中型露天煤矿的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和工程设计。
小型露天煤矿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及工程设计可参照执行。
1.0.3 露天煤矿建设工程项目构成,应精干主业并坚持专业化协作和社会化服务的原则。
1.0.4 露天煤矿工程设计,应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并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高产高效为目标,采用现代化的技术装备,实行信息化管理,贯彻集中生产、减轻环境负担的方针。
处理好近期与远期、以近期为主体的工程关系。
1.0.5 露天煤矿预可行性研究及可行性研究,应根据矿田资源条件、外部建设条件、可能采用的开采工艺、技术装备、地下水控制方法及市场需求、资金筹措、投资效果等全面分析研究露天煤矿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合理性。
1.0.6 露天煤矿工程设计,必须贯彻综合利用的方针,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资源。
对其共生、伴生矿产资源应加以回收利用或保护。
1.0.7 露天煤矿工程设计,对环保工程、水土保持工程和土地复垦工程,必须做到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1.0.8 露天煤矿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和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2 基本规定2.1 开采境界2.1.1露天煤矿的经济剥采比,应根据煤层赋存条件、剥离物特性、煤质、技术装备、资源回收率、生产成本、产品售价等条件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褐煤、非焦煤、焦煤的经济剥采比分别不宜大于6m3/t、10m3/t、15m3/t;2 开采经济价值较低的低热值煤,应按其产品售价计算经济剥采比;3 开采多种有用矿物的露天煤矿,应按其综合价值计算经济剥采比。
2.1.2露天采掘场境界,应按境界剥采比小于或等于经济剥采比确定。
收稿日期:2021-04-19作者简介:薛万海(1967—),山西天镇人,高级工程师,本科,1989年毕业于阜新矿业学院,从事露天煤矿采矿生产技术方面的工作。
大型露天矿山运输系统是连接采场、内外排土场、卸载站和工业广场的纽带,而运输能力又是矿山生产能力的重要决定因素,运输系统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生产环节的设备效率和经济效益[1-4]。
露天矿山运输费用在生产成本中比例较高,国内很多专家学者分别对露天矿开拓运输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董淑斌[5]对安家岭南帮运输系统进行优化,即设置立交桥,在保证运输安全的前提下,建立了双环运输,降低了外包运距;高军[6]等运用传统采矿优化技术对大峰露天煤矿运输系统进行优化,通过在采区南北端帮重新修筑运输主干线,构成端帮环形运输道路,降低运输成本,扩大内排容量和设备作业空间,降低生产安全隐患;侯占山[7]等对哈尔乌素露天矿运煤系统进行优化,有效释放了排土空间;贺昌斌[8]等结合煤层底板倾角、开采进度等情况对安太堡露天矿北帮上部各干道进行优化改造,实现内排空间的创造,有效降低了提升高度和运距。
随着时间推移,安太堡露天矿三采区过背斜进安太堡露天矿过背斜末期内排运输系统优化薛万海(中煤平朔集团有限公司安太堡露天矿,山西朔州036006)摘要:为解决安太堡露天矿过芦子沟背斜末期下部的剥离物和原煤运输难以运出的困难,根据采运排系统现状和背斜期末的煤岩赋存特点,提出了安太堡矿内排出入沟东移和运输系统优化方案,实时将运煤道路由多重折返式改造为直进式。
结果表明:该方案减少了原煤运输距离和交叉路口,降低了安全风险,大幅释放了背斜区近距离内排空间,优化后的出入沟使工业广场与矿坑联络更加便捷通畅,提高了各环节生产效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运输系统;出入沟;排弃空间;折返式道路;直进式道路;内排土场中图分类号:TD824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1-9816(2022)01-0087-04Optimization of internal dumping transport system at the end of the overdorcline inAntaibao Open-pit MineXUE Wanhai(Antaibao Open-pit Mine,China Coal Pingshuo Group Co.,Ltd.,Shuozhou 036006,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difficulties of the stripping in Luzigou anticline lower part and the transportation of the raw coal in Antaibao Mine,we put forward the optimization scheme of the discharge of the east transfer of the transportation system,and transform the coal transport road from multiple turning back into direct forward in real time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mining and transportation system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al and rock occurrenc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cheme reduces the transportation distance of raw coal and the intersection,reduces the safety risk,releases the internal dumping space of the anticline area.The optimized access ditch make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industrial square and the mine more convenient and smooth,which improv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each link and achieve better economic benefit.Key words:transportation system;access ditch;dumping space;switchback road;direct-entry road;internal dumpDOI:10.13235/ki.ltcm.2022.01.024薛万海.安太堡露天矿过背斜末期内排运输系统优化[J ].露天采矿技术,2022,37(1):87-90.XUE Wanhai.Optimization of internal dumping transport system at the end of the overdorcline in AntaibaoOpen-pit Mine [J ].Opencast Mining Technology ,2022,37(1):87-90.移动扫码阅读87··入了末期,按照最新开采规划,又同时处于向北转向过渡期,运输系统非常复杂。
露天矿智能化调度系统目录一、系统概况 (3)二、系统组成 (4)三、系统功能 (5)3.1优化调度 (5)3.2设备管理 (7)3.3自动计量 (7)3.4地图监控 (7)3.5地图编辑 (8)3.6生产数据统计 (9)3.7预警系统 (10)3.8 水位监控 (10)3.9 车辆防碰撞预警 (11)四、系统管理模块 (11)4.1 挖机管理 (11)4.2卡车管理 (12)4.3卡车水位实时监测预警系统 (13)4.4 露天矿车辆防撞预警系统 (14)4.5 调度管理 (15)五、系统十大特点 (16)5.1全自动的实时调度 (16)5.2直观方便的调度界面 (16)5.3司机对全局信息的知情 (16)5.4电铲装载能力的自动采集 (17)5.5特殊物料的自动派车 (17)5.6长距离派车问题的解决 (17)5.7灵活的局部定铲派车 (17)5.8高适应的智能终端 (18)5.9语音提示 (18)5.10系统适应性强 (18)露天矿挖机卡车智能化调度系统一、系统概况现在化露天矿山已全部采用机械化(挖机、电铲、卡车、钻车、洒水车、加油车等),机械化设备的投入将产能推向了高峰,但随着机械化的投入,运行效率是每一个矿山人不断思考的地方,如何提高每台设备的运行效率,如何规避卡车行进过程中的碰撞,如何实现自动化调试,如何实现油耗、卡车水箱水量监测以及及时提醒,是现在矿山人迫切需要实现的智能化需求。
综合运用现代化高新信息化技术,包括全球化定位技术、GIS、无线通信、人工智能、系统工程理论和最先进的优化技术等方式,对露天矿的主要设备(挖机、电铲、卡车、钻车、洒水车、加油车等)的精准工作位置、工作状态、工作量进行全天候数据化监控,自动适应采矿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变化,实现对卡车、挖机的自动化调试,达到优化生产、安全生产、提高效率、提高产能、增加利润、降低油耗的目的。
建立生产监控、智能调度、智能生产指挥管理系统,彻底改变传统的生产管理模式,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信息化水平,为露天矿生产管理方式提供一场新的变革,为数字化矿山建设奠定基础,同时也是21世纪现代化矿山建设体系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发展方向。
小型露天矿山开拓运输系统设计案例1 开拓运输方案的选择根据矿体的赋存条件,矿区地形地貌的特点,本着经济、适用、安全可靠的原则,设计采用公路开拓汽车运输方案。
2 开拓系统描述根据矿体赋存条件及矿区地形条件,设计圈定的露天采场为山坡露天矿,露天采场总出入沟在设在采场西北部,总出入沟标高540m。
境界内各个分台阶之间的联络道路均采用临时道路。
根据矿山的生产规模及矿岩的运输距离,结合目前国内同类矿山的装备水平,设计主要的运输设备为国产10吨自卸汽车。
(1)矿石运输矿石采用1.5m3挖掘机装车,10t自卸汽车运输,通过采场内的临时道路运至矿石堆场,矿石平均运距1.6km。
(2)岩石运输岩石采用1.5m3挖掘机装车,10t自卸汽车运输,ZL-50型前装机配合排土作业。
根据该矿采场圈定结果,设计该矿就近排岩,设有2个排土场。
采场与排土场之间均采用临时道路连通,岩石平均运距0.5km。
(3)运输设备的选型与数量矿岩运输采用10t自卸汽车,运输设备数量按照设计计算的矿岩量及其运距,参照设备推荐值确定。
矿石运输距离为1.6km,年运输量10万t,运矿汽车需要2台;岩石运距平均0.5km,年运输量45万t(生产剥采比最大为4.5),运岩汽车需要6台;合计需要8台10t自卸汽车。
生产辅助设备采用ZL-50型前装机1台(辅助作业和排土场用),10t洒水车1台(采场防尘及厂区绿化用)。
该矿年工作300天,每天1班作业,汽车修理安排在年工作日之外,汽车保养安排在年工作日不生产的班内,以确保汽车出勤作业。
3 公路系统及道路境界内各个分台阶之间的联络道路及采场至排土场的道路均采用临时道路。
采场与矿区外固定公路间修筑Ⅲ级公路,把露天采场内外,矿山内外相互连通起来,使之成为完整的公路运输系统。
设计矿区内行车路面宽度为双车道8m,路基宽度为10m,道路纵向限制坡度为8%,最小曲线半径为15m。
矿区内固定公路为碎石路面,移动线路为简易路面。
露天矿运输安全技术措施一、露天矿地面道路包括1号矿山道路,2号矿山道路。
1采场至外排土场的1号矿道,主要负担剥离物外排运输任务。
2从采场到工业场地的1号矿路。
道路技术标准如下:1、路面宽:采场和排土场道路10m,地面道路宽9m。
2、最大坡度限制:8%。
3、转弯半径:30m。
4、竖曲线半径:500m。
5、停车视距:30m。
6、超车视距:60m。
二、公路、机械防护措施1、公路要求公路应保持路面平整,无坑洼和积水,公路排水沟应保持畅通。
公路宽度达到8~10m,最大纵坡度不超过9%,最小曲率半径不低于15m。
双车道的路面宽度,应保证会车安全。
陡长坡道的尽端弯道,不宜采用最小平曲线半径。
弯道处超车视距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分车线。
在山坡填方的弯道处、具有大坡度和高路堤的填方路段,道路外侧应设置护栏、挡车土堆等。
在主要运输道路和连接道路的长坡道上,可根据运行安全需要设置车辆避难道。
2、汽车运输安全要求车辆在矿区道路上行驶时,宜采用中速;在急弯、陡坡、危险地段应限速行驶,在养路地段应减速通过,每个区段的速度应根据矿井的具体情况而定,并设置路标。
当雾和烟雾严重影响视线时,应开车前黄灯靠右减速行驶,前后车间距不得小于30m。
视线不足20m时,应靠右暂时停驶。
冰雪和多雨地区,道路较滑时,应有防滑措施。
减速行驶,前后车距离不得小于40m,驾驶时不要急转弯、急刹车、超车和拖挂其他车辆,必须拖挂时,应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并有专人指挥。
装车时,驾驶员不得将头部和手臂伸出驾驶室,同时禁止检查维护车辆。
卸矿平台要有足够的调车宽度,卸矿点必须有可靠的挡车设施,其高度不得小于轮胎直径的五分之二,挡车设施须经技术检验合格,方准使用。
拆卸车轮和轮胎充气时,应先检查车轮压条、钢圈是否完好,如有缺损,应先放气后拆卸,在举升的车斗检查时,必须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
禁止溜车发动车辆,下坡行驶时不要滑入空档,在坡道上停车时,要使用停车制动。
设备要定期检修,特别是,制动停止装置必须灵活可靠,每天作业前必须进行检查,如发现问题,必须及时修复。
露天采矿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一露天开采的基本概念1、矿山是采矿作业的场所,包括开采形成的开挖体、运输通道和辅助设施等,开挖体暴露在地表的矿山称为露天矿;开挖体在地下的矿山称为地下矿2、剥采比:采出一吨矿石所需要剥离的岩石量3、,开采境界:是由采场底部周界、最终便迫、开采深度三部分组成。
4、,境界封闭圈:是划分山坡露天矿与凹陷露天矿的界限。
最终开采境界范围内的地表是山坡或山包(图15-12),随着开采的进行,矿山由上部的山坡露天矿逐步转为深凹露天矿。
采场由山坡转为深凹的水平称为封,即在该水平上采场形成闭合圈。
闭水平5、,山坡露天矿和深凹露天矿:在封闭圈以上的为上坡露天矿在封闭圈以下的为深凹露天矿6露天采场的构成要素1) 露天采场的边帮。
即露天采场的四周表面,由台阶坡面、倾斜干线的坡面和平台组成的表面总体。
位于矿体顶盘的叫顶帮,位于矿体底盘的叫底帮,位于矿体走向两端的叫端帮。
2) 露天采场的工作帮。
正在开采和将要开采的工作台阶组成的边帮或边帮的一部分。
工作帮的位置是不固定的,她随着开采工作的进行而不断的移动。
3) 工作帮坡面。
通过工作帮坡面最上和最下一个台阶的坡底线所做的一个假想平面。
4) 工作帮坡角工作帮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5) 露天采场非工作帮。
由已结束开采工作的非工作台阶组成的边帮或边帮的一部分。
非工作帮的位置是固定不动的。
6) 非工作帮坡面。
通过露天采场非工作帮最上一个台阶的坡顶线和下一个台阶的坡底线所作的假想面,他代表露天采场的最终位置,所以必须保持稳定。
7) 露天采场最终边坡角。
非工作帮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8) 上部最终境界线。
开采结束时,非工作帮坡面与地表相交的闭合线。
9) 下部最终境界。
露天开采结束时,由其上下部最终境界所限定的位置。
二露天开采的特点同地下开采相比,露天开采的优缺点优点:1)基建期短、见效快。
根据国内经验,建成一个大型露天矿,一般只需2,4年,小型矿只需3,4个月,而建成同等规模的地下矿山,至少需要增加一倍的时间。
露天煤矿开采基础知识煤炭行业安全生产专业术语讲解二 0 一五年三月二十日第一部分 概述 ..................................... 2 一、露天开采特点 ..................................... 2 二、露天开采的基本步骤: .............................. 2 三、采场要素 ......................................... 3 第二部分 露天采煤的主要工艺过程 ...................... 5 一、穿孔 ............................................. 5 二、爆破工作 ......................................... 6 三、采装工作 ......................................... 8 四、运输工作 ......................................... 8 五、排土工作 ......................................... 8 第三部分 露天矿开拓开采及开采境界 .................... 8 一、露天矿开拓 ....................................... 8 二、首采区位臵的选择: ................................ 9 三、公路运输开拓 ..................................... 9 四、露天矿开采境界.................................... 9 五、间断开采工艺 .................................... 12 六、汽车运输 ........................................ 12 七、排土场 .......................................... 13 八、土地复垦 ........................................ 15 九、边坡稳定工程 .................................... 15 十、防水和排水 ...................................... 15 十一、地面防排水 .................................... 15 十二、工业场地总平面布臵 ............................. 16 十三、安全生产专业术语解释 ........................... 16-2-对于储量丰富、 埋藏浅的煤田, 可采用剥离煤层上部覆盖岩层的 方法进行开采, 这种开采方法叫做露天开采。
露天矿山道路运输1、矿用汽车在作业时,其转向、制动系统和安全装置(防火、信号、照明)必须完好、齐备、并定期检验其可靠性。
大型自卸汽车应设示宽灯。
2、矿内各种汽车道路,必须根据具体情况(急弯、陡坡、岔路口、危险地段)设置广角镜、警示标志和限速标志。
3、汽车道路必须定期有洒水车洒水降尘。
4、道路坡度,不大于10%;坡度大于8%的长坡路,最大长度不超过150米;5、道路里侧应有水沟,排水沟应保持畅通。
外侧有安全土挡,土挡高度不小于矿车轮胎外径的1/2。
6、冬季必须及时清除路面上的积雪,雨季要及时疏干积水和清除淤泥,并采取防滑措施。
当行车路面不良时,车辆必须减速行驶,前后车距离不得小于50米。
行驶时不得急转弯、急刹车、超车。
7、车辆通过交叉路口之前,驾驶员应减速瞭望,并鸣笛,确认安全方可通行。
8、对主要运输道路及联络道的长大坡道,应根据运行安全需要,必须设置应急反坡道。
9、不应用自卸汽车运载易燃、易爆物品;驾驶室外平台、脚踏板及车斗不应载人。
不得在其运行中升降车斗。
10、雾天或烟尘弥漫影响能见度时,应开亮车前黄灯与标志灯,并靠右侧减速行驶,前后车间距应不小于30米。
视距不足30米时,应靠右暂停行驶,并不应熄灭车前、后的警示灯。
11、汽车在矿区内各种道路上的行驶速度,空车上下坡不能超过25公里/小时,重车下坡不能超过20公里/小时,进入弯道不能超过15公里/小时,严禁超速行驶。
在运行中,同类汽车不准超车,前后车距离应保持适当。
各种车辆(除正在作业的养路设备外)必须为运矿(渣)汽车让行。
生产干线、坡道上不应无故停车。
12、汽车在工作面装车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1)待进入装车位置的汽车必须停在采装机械最大回转半径范围2米之外;正在装车的汽车必须停在采装机械尾部回转半径范围之外。
(2)正在装载的汽车必须制动,不允许人员上、下车,不应检查、维护车辆。
司机离开驾驶室必须佩带安全帽。
(3)装完的汽车必须在挖掘机发出出车信号后,方可驶出装车地点。
第1章一、请问露天开采有哪些特点?优点:矿山生产能力大、劳动生产率高、成本低、安全程度高,劳动条件好、建设速度较快、木材消耗较少;缺点:往往需剥去比矿石量多几倍甚至十几倍的表土与废岩、占地面积大,且对环境影响大、受气候影响大、需引进大型设备,投资较大第2章一、简述工作帮、非工作帮、顶帮、底帮、端帮、最终帮坡面、最终帮坡角、工作平盘的定义工作帮:由正在进行开采的台阶组成的边帮非工作帮:由非正在进行开采的台阶组成的边帮顶帮:露天开采境界位于矿床上盘一侧的边坡面底帮:露天开采境界位于矿床下盘一侧的边坡面端帮:露天开采境界位于矿床两端的边坡面最终帮坡面:通过非工作帮最好一个台阶的坡顶线所作的假象斜面称为非工作帮坡面,非工作帮坡面位于最终境界是陈伟最终帮坡面或者最终边坡面工作平盘:在开采台阶上进行采掘运输作业的平台最终帮坡角:露天矿非工作帮最上一个台阶坡顶与最下一个台阶坡底线所作的假象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二、回收率和贫化率的定义(表达)式、矿量平衡式和矿物量平衡式推导回收率和贫化率的计算关系式三、露天矿山建设包括哪些主要阶段1、勘探与建设立项阶段2、建设设计阶段3、矿山建设阶段ⅰ、露天采场:开采所形成的采坑、台阶和露天沟道的总称ⅱ、山坡露天矿:位于露天采场地表最终境界封闭圈以上的露天矿四、露天矿生产过程中的三个重要工程是什么?掘沟、剥离和采矿五、露天开采程序是怎样的?1、矿岩松碎工作;2、采装工作;3、运输工作;4、排卸工作第3章一、简述开采境界的定义、要素以及确定这些要素应满足哪些要求露天开采境界是露天矿可采空间的边际面。
要素:露天矿的地表面、底平面和边坡面满足要求:二、简述剥采比的定义和分类剥采比:矿床露天开采的某个特定区域内或特定时期内,剥离岩石量与采出矿石量的比值;可分为:储量剥采比和原矿剥采比。
三、剥采比的单位有哪些?是否能按照剥采比的单位给剥采比分类单位:吨/吨、立方米/吨;可以。
四、平均剥采比与增量剥采比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由于单一境界可以看做是虚境界相应于自身的复合境界,所以平均剥采比是增量剥采比的特殊形式五、境界剥采比与增量剥采比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六、生产剥采比与增量剥比有什么不同七、在什么情况下,盈利比较法可简化为成本比较法当单位开采矿量的露天开采与地下开采的销售收入相等时八、在什么情况下,优劣平衡发可简化为盈利平衡法九、优劣平衡法与利润指标法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十、露天开采境界的设计时,实践中常用的优化方法有哪些?价值模型法、浮锥法、图论法十一、应用传统的手工方法计算境界剥采比时,对于长露天矿和短露天矿分别宜选用那种方法?局部法整体法另外,计算时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从严格理论上讲,平面图法的岩、矿投影面积应该是开采境界移动边际面上的岩、矿区域沿移动方向的水平投影面积,而不是岩垂直方向的水平投影面积,除非矿体是直立的或地表是水平的,否则沿垂直方向的投影的平面图法所计算的境界剥采比有一定误差。
露天采矿设计技术规定与定额2001年6月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统一采矿设计主要技术要求,推动技术进步和创新,提高设计质量,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制定本规定。
第102条本规定适用于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对其它所有制企业仅供参考。
第103条露天采矿设计除执行本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规程、标准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等。
第104 条采矿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一、优先开发矿石质量高、易采易选和外部建设条件有利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好的矿床。
在矿床总体开发方案的指导下,在技术条件允许和保护资源的前提下,优先开采基建量小、投产快和品位较高的地段。
二、优先采用露天开采。
在露天开采与地下开采进行全面技术经济比较中,应充分考虑露天开采在资源回收、劳动条件和生产能力可靠性等方面表达的优势。
在方案比较中,一般露天开采可考虑优越系数1.2。
三、加强矿产综合回收,坚持合理的开采顺序,有效利用和保护资源。
在同一开采区段内,实行贫富兼采,大小兼采,降低贫化损失,提高入选品位;对暂时不能利用的资源应切实保护;开采主要金属的同时,应综合回收共生、伴生有用组分。
四、对生产规模较大的矿山,应根据市场需求、技术可行和经济效益等,做多个规模方案比较,并研究分期建设的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
五、应从设计方案、设备材料选择等多方面重视珍惜土地,降低能耗和节约木材。
第105条结合矿山建设规模、工艺要求和资金条件,应积极采用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提高矿山装备水平和机械化、自动化程度,提高露天采矿劳动生产率和综合经济效益。
第106条采矿设计应从总体方案到生产工艺全面贯彻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法规。
对开采引起的环境污染和土地损坏,应有相应的整治、复垦措施。
第107条露天矿设计要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资金周转观念、利息观念和投入产出观念,要进行多方案比较和动态经济分析,择优选取方案。
第二章基本规定第201 条采矿设计主要基础资料:一、黑色冶金矿山采矿设计假设干原则规定〔一〕经过储委审查批准的矿床详细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
露天煤矿重车长距离下坡运输的安全管理发表时间:2018-10-01T18:53:03.76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3期作者:郭吉凯[导读] 摘要:道路运输系统的优化情况影响生产运营,运输管理情况直接影响生产安全,本文针对某露天煤矿在运输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重车长距离下坡这一安全问题、难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并对方案应用效果进行了详细说明,对矿山类似运输道路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参考意见。
宏大爆破有限公司广州 510623摘要:道路运输系统的优化情况影响生产运营,运输管理情况直接影响生产安全,本文针对某露天煤矿在运输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重车长距离下坡这一安全问题、难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并对方案应用效果进行了详细说明,对矿山类似运输道路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参考意见。
关键词:露天煤矿;重车长距离下坡;运输安全1、该露天煤矿概况及道路运输系统该露天煤矿最低标高+1950m,最高标高+2280m,矿山沿矿体走向长630m,倾向宽868m左右,煤层倾角3°~20°,煤层总厚30m左右,层位比较稳定,从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生产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分析论证,采用了公路开拓直排运输方案。
根据矿山实际地形及《厂矿道路设计规范》,布置运输道路从排土场北端+2040m标高起坡,以8%平均纵坡沿采区东部盘旋上山,终点标高+2230m,全长2405m。
该矿区范围较小、山体较为陡峭、地势起伏较大,从采区到排土场整体道路为重车长距离下坡,为道路运输安全带来诸多影响。
2、道路运输过程中存在安全问题、难题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4大类: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
露天煤矿道路运输过程常见的危害因素有a.人的因素: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如员工安全知识掌握不足,安全意识差,麻痹大意等。
露天采矿设计技术规定与定额2001年6月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统一采矿设计主要技术要求,推动技术进步和创新,提高设计质量,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制定本规定。
第102条本规定适用于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对其它所有制企业仅供参考。
第103条露天采矿设计除执行本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规程、标准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等。
第104 条采矿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一、优先开发矿石质量高、易采易选和外部建设条件有利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好的矿床。
在矿床总体开发方案的指导下,在技术条件允许和保护资源的前提下,优先开采基建量小、投产快和品位较高的地段。
二、优先采用露天开采.在露天开采与地下开采进行全面技术经济比较中,应充分考虑露天开采在资源回收、劳动条件和生产能力可靠性等方面体现的优势。
在方案比较中,一般露天开采可考虑优越系数1.2.三、加强矿产综合回收,坚持合理的开采顺序,有效利用和保护资源。
在同一开采区段内,实行贫富兼采,大小兼采,降低贫化损失,提高入选品位;对暂时不能利用的资源应切实保护;开采主要金属的同时,应综合回收共生、伴生有用组分.四、对生产规模较大的矿山,应根据市场需求、技术可行和经济效益等,做多个规模方案比较,并研究分期建设的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五、应从设计方案、设备材料选择等多方面重视珍惜土地,降低能耗和节约木材。
第105条结合矿山建设规模、工艺要求和资金条件,应积极采用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提高矿山装备水平和机械化、自动化程度,提高露天采矿劳动生产率和综合经济效益。
第106条采矿设计应从总体方案到生产工艺全面贯彻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法规。
对开采引起的环境污染和土地损坏,应有相应的整治、复垦措施。
第107条露天矿设计要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资金周转观念、利息观念和投入产出观念,要进行多方案比较和动态经济分析,择优选取方案。
第二章基本规定第201 条采矿设计主要基础资料:一、黑色冶金矿山采矿设计若干原则规定(一)经过储委审查批准的矿床详细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二)水文地质复杂的矿床,必须经过审查批准的专门水文地质勘探报告。
露天采矿设计技术规定露天采矿设计技术规定与定额20XX年6月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统一采矿设计主要技术要求,推动技术进步和创新,提高设计质量,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制定本规定。
第102条本规定适用于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对其它所有制企业仅供参考。
第103条露天采矿设计除执行本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规程、标准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等。
第104 条采矿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一、优先开发矿石质量高、易采易选和外部建设条件有利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好的矿床。
在矿床总体开发方案的指导下,在技术条件允许和保护资源的前提下,优先开采基建量小、投产快和品位较高的地段。
二、优先采用露天开采。
在露天开采与地下开采进行全面技术经济比较中,应充分考虑露天开采在资源回收、劳动条件和生产能力可靠性等方面体现的优势。
在方案比较中,一般露天开采可考虑优越系数1.2。
三、加强矿产综合回收,坚持合理的开采顺序,有效利用和保护资源。
在同一开采区段内,实行贫富兼采,大小兼采,降低贫化损失,提高入选品位;对暂时不能利用的资源应切实保护;开采主要金属的同时,应综合回收共生、伴生有用组分。
四、对生产规模较大的矿山,应根据市场需求、技术可行和经济效益等,做多个规模方案比较,并研究分期建设的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
五、应从设计方案、设备材料选择等多方面重视珍惜土地,降低能耗和节约木材。
第105条结合矿山建设规模、工艺要求和资金条件,应积极采用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提高矿山装备水平和机械化、自动化程度,提高露天采矿劳动生产率和综合经济效益。
第106条采矿设计应从总体方案到生产工艺全面贯彻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法规。
对开采引起的环境污染和土地损坏,应有相应的整治、复垦措施。
第107条露天矿设计要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资金周转观念、利息观念和投入产出观念,要进行多方案比较和动态经济分析,择优选取方案。
第二章基本规定第201 条采矿设计主要基础资料:一、黑色冶金矿山采矿设计若干原则规定(一)经过储委审查批准的矿床详细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
露天矿设计主要内容及工作步骤1.设计内容露天境界的圈定、矿床开拓运输、设备选择、确定生产能力、采剥工艺、编制采剥进度计划6个主要内容。
圈定露天境界方法:手工、计算机。
2.露天境界的圈定工作步骤a 仔细阅读地质报告及图纸,搞清地形条件、矿岩种类及性质、矿体赋存条件(走向、倾向、长、厚、标高等、矿体分布等),形成立体宏观概念。
b 确定圈定境界的原则(经济合理剥采比、不同种类和品级的矿石利用等)。
c确定不同区域、不同岩性最终边坡角。
确定最终边坡角有两种方法:通过边坡工程地质报告选取;采用类比法选取,两种方法都要进行岩石力学计算论证。
根据最终边坡角计算露天采场最终边坡构成要素(段高、阶段坡面角、安全清扫运输平台宽度等)、露天底最小宽度和长度。
d 填写浮动圆锥法各参数文件,利用计算机开始圈定浮锥境界。
利用计算机建模和圈定浮锥境界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矿体分布和浮锥境界的变化,从中分析开拓、开采等方法。
e 通过对不同浮锥境界图形、境界剥采比、平均剥采比、增量剥采比的分析比较,选出最优浮锥境界。
f 认真解读优选浮锥境界图形,确定并提取露天底及采场空间上的自然宽平台底线。
(此步骤工作要认真分析,按照浮锥境界轮廓线,对照分层平面图和剖面图绘制露天采场底线。
差之毫厘,对境界内矿岩量影响较大)g 按照计算的不同分区边坡参数,利用计算机绘制一次境界。
(不带开拓运输线路的境界)h 在一次境界上布置开拓运输线路,形成最终露天境界。
(此步骤要根据不同的开拓运输线路布置,进行多方案比较,最后优选平均剥采比较小的境界。
在布置公路运输线路时,由于各分区内公路条数不同,要调整各分区内安全和清扫平台宽度)3.矿床开拓运输a 露天矿开拓运输种类:公路开拓、铁路开拓、公路铁路联合开拓、公路-平峒溜井开拓、公路-破碎-胶带机开拓、公路-斜坡提升联合开拓、公路-溜槽开拓,大至7种。
b选择开拓系统主要考虑的因素:自然地质条件(地形、矿床和水文条件、工程地质、气候等)、生产技术条件(矿山规模、开采工艺、露天采场尺寸、装备水平等)。
第二篇露天开采工艺系统绪论露天开采的剥离和采矿,包括一系列工艺环节,其中主要工艺环节是:采掘、运输、排卸。
围绕这三个主要工艺环节还有一系列辅助工艺环节:穿孔、爆破、设备维修、动力供应、防排水、运输线路移设及维修等。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穿孔爆破、采掘、运输、排卸等工艺环节的作业。
但是露天开采各工艺环节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
因此各工艺环节所构成的整体形成了露天开采工艺系统。
一、露天开采工艺系统(概念)(surface mining technology system)即完成采掘、运输、排卸这三个主要工艺环节的机械设备和作业方法的总称。
二、露天开采工艺系统分类<一>按着采、运、排三大环节中使用的设备类型或作业过程中矿岩流的特征,分为三大类:1.间断开采工艺系统(disc on tenuous mining technology system)——采装、运输和排卸作业均用周期式设备形成不连续物料流单斗——2.连续开采工艺系统(semi-continuous mining technology system)——采装运输和排卸作业均用连续式设备形成连续物料流的开采工艺。
3.半连续开采工艺系统(semi-continuous mining technology system)——部分环节是间断的、部分环节是连续的。
或者部分物料流是连续的,部分物料流是间断的开采工艺。
<二>按照工艺环节中设备状况,可分为二类:1.独立式工艺系统——采掘、运输、排卸三个主要工艺环节各自有独立的设备的开采工艺。
2.合并式工艺系统——采掘、运输、排卸三个主要工艺环节中有两个或三个环节合并在一起,由同一种设备完成的开采工艺。
P表)综合考虑上述因素,露天开采工艺系统分类(见表160三、露天开采工艺系统选择的影响因素露天开采设计一个主要内容就是选择合适的开采工艺系统,影响开采工艺系统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 矿床自然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