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设计声学方案设计说明

建筑设计声学方案设计说明

建筑设计声学方案设计说明
建筑设计声学方案设计说明

淮安大剧院建筑声学设计说明

一、概述

本项目位于淮安商务新城核心区,建筑设计师以独特的设计构思,结合城市自然环境,巧妙组合空间关系,最终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独特的、与众不同的建筑组合。对于建筑声学设计来说,如何在最终的设计中将建筑设计者的意图与完美的声环境统一,是建筑声学设计的前提之一。

淮安大剧院工程包括大剧院、文化展示区、影视娱乐区及配套商业设施等。建筑声学设计的重点是大剧院及其附属房间、影视厅及其附属房间。建筑声学设计的内容包括主要空间的音质设计和环境噪声控制。

建筑声学设计依据主要为:

1)《淮安市大剧院设计方案竞选书》;

2)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的淮安大剧院建筑方案图纸;

3)《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57-2000;

4)《剧场、电影院及多用途厅堂建筑声学设计规范》GB/T50356-2005;

5)《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JGJ58-2008;

6)设计者在以往建筑声学专业工作中获得的经验。

1.1 音质设计概述

1.1.1 大剧院

该大剧院主要用途为:大型歌舞、交响乐、大型会议以及其它文艺演出。根据大剧场使用功能要求及国内外剧场实际使用情况,音质设计目标是:在使用舞台声反射罩时,完全采用自然声演出;歌剧演出时,对有实力的剧团,具备自然声演出条件;其它用途如话剧、地方戏剧、会议等,使用时采用扩声系统。追求清晰度与丰满度的平衡,保证清晰度的前提下,有良好的丰满度。在音乐演出时,由于使用声反射罩,将获得更好的丰满度。声音亲切自然,明亮而有温暖感,有良好的空间感。无声学缺陷,无噪声干扰。

剧场在声学方面,不仅要满足听众的要求,还需要满足演员的要求,因此,除观众厅外,舞台的声学效果也必须做好。在使用舞台声反射罩情况下,演员可以有很好的声学条件。在其它情况下,由于舞台空间巨大,演员难于获得声支持,

需要电声系统的配合和帮助。

1.1.2 影视厅

影视娱乐区及配套商业用房位于用地西侧靠近四馆位置,与剧院相对独立,利于单独对外经营,并可为四馆及中心广场人流提供娱乐餐饮服务。影视娱乐区包括一间IMAX巨幕影厅、3间100座左右中型电影厅及一间50座VIP电影厅(配备休息室)。

上述影视厅均按数字立体声影院设计。电影院音质设计目标是:保证观众厅内有良好的清晰度,真实还原影片的声音重放效果;观众厅内无回声、多重回声、颤动回声、声聚焦和共振等缺陷。

1.2 大剧院及影视厅基本情况

1.2.1 大剧院

大剧院观众厅的最大容座为1314座,其中池座762座(含残疾人座椅4座),一层楼座291座,二层楼座261座。观众厅设计有效容积约11620立方米,每座容积约为8.8立方米/座。

观众厅平面大致呈钟形,观众厅最大宽度为31.8米,池座后墙距台口线(水平投影距离)为29.1米,两层楼座后墙距台口线(水平投影距离)均为32.2米。舞台口宽18米,高10米,设有活动台口。台口前部为升降乐池,面积约为100平米,可容纳双管乐队演出。

该大剧院的特点是注重舞台和观众的一体感,采用两层楼座包围着观众厅的形式。不仅营造出舞台和观众之间的亲密氛围,还增加了观众之间的交流,创造出好的观演气氛。两层楼座的栏板作为有效的声反射面,可有效增加池座前区的早期反射声。

1.2.2 影视厅

260人影视厅平面为21.46米×13.35米,净高约5米;两个相邻的118人影视厅平面为16.12米×9.24米,净高约5米;独立的118人影视厅平面为16.12米×9.4米,净高约5米;96人影视厅平面为13.41米×9.24米,净高约5米;50人VIP影视厅平面为8.74米×9.91米(不含休息室),净高约5米。

二、声学设计指标

针对此剧院以及影视厅的特性,根据前一章所述音质设计总体目标确定剧院及影视厅的声学设计客观指标如下。

2.1 混响时间(RT)

混响时间是房间音质最重要的客观参量之一。它的定义是,声源停止发声后,声能衰减60dB所需的时间。参考我国《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57-2000》中对于声学设计的要求,根据剧场使用的要求及体积,在500~1000Hz范围内剧场观众厅满场混响时间应符合表2-1的规定:

剧场规范观众厅混响时间建议值(500~1000Hz满场)表2-1

淮安大剧院按照其观众容量属于大型剧场建筑,根据其多用途的使用功能,同时参考国内外一些与该剧院规模相当的多用途剧场的混响时间参数可以看出,该剧院中频满场混响时间设计值为1.3s较为合适。进行音乐会等大型纯音乐类演出的时候须使用声反射罩,当使用声反射罩时,混响时间将有0.2s的提高。

根据《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JGJ58-2008》,影视厅混响时间应根据实际容积按照公式或根据图表确定上限及下限值。影视厅实际容积只有待装修设计完成后才能明确,因此本报告根据建筑图纸计算的容积初步给出影视厅混响时间设计值,待装修设计阶段再进行深入。

大剧院以及影视厅混响时间频率特性曲线的走势应该基本平直。但对于大剧院来说低频部分混响时间适当变长,低音比约为1.1,这对音乐的“温暖感”是很重要的。高频部分混响时间由于空气声的吸收可适当降低。表2-2~2-3是大剧院及影视厅两个主要空间各频率混响时间的预期设计值。

倍频程混响时间设计值表2-2

影视中心各影视厅中频满场混响时间 表2-3

2.2 早期衰减时间(EDT )

早期衰减时间定义为声源停止后声音最初10dB 衰变所需的时间。EDT 也是评价厅堂音质的重要参数之一。

EDT 与RT 相比,它与上座率关系不大,至少在大型厅堂(1500座以上)中是这样。大型厅堂与小型厅堂相比,在最初的10dB 衰变时间(约200ms )内,声波很少经受观众区反射。而且,在采用沙发椅的厅堂中,满场与空场声吸收之间的差异不会使中频EDT 发生大的改变。

2.3 明晰度(声能比,C80)

用于评价音乐的明晰程度,它的定义是:早期声能(0~80ms )与后到(混响)声能(80ms ~∞)之比,即:

??∞=ms ms

dt

dt C p p 802

800

2log 10 (dB)

C 80反映了早期声和混响声比值的情况。如果C 80是一个较大的正值,则音乐会听起来很清晰,但房间会比较沉寂;相反,如果C 80是一个较大的负值,则混响会较长,音乐听起来圆润,但不清晰。在不同的场所希望有不同的C 80值,鉴于上文对该剧院的功能定位,剧院应有较好的清晰度,C 80值宜在3±1dB 之间,当使用声反射罩时C 80可有适当的降低。

2.4 强度指数(G )

强度指数G 的定义是:舞台上的一个无指向性声源在厅堂中某点产生的声压级,减去同一声源在消声室中发射相同声功率时在10m 距离处测得的声压级。表示式为:

??=t dt t t dt t G p p A

2202

02)()(log 10 dB 式中,)(t p A 是10m 距离处的自由场声压。

强度指数主要由G mid 值决定。本剧院由于使用扩声系统,因此G 值较低。

2.5 背景噪声

剧场观众厅背景噪声应足够低,应听不到演出以外的声音。为了达到要求,必须严格控制背景噪声,需要采取特别的技术措施,由此将导致大幅增加建设投资。综合各种因素,确定淮安大剧院背景噪声为不大于NR25噪声评价曲线,即《剧场建筑设计规范》中甲等剧场要求。

对于影视厅的背景噪声,在通风、空调设备和放映设备等正常运转条件下噪声级的限值为不大于NR30。

为达到以上背景噪声的要求,需要对各房间围护结构的隔声量、设备噪声(如空调噪声)等进行控制。关于噪声控制的具体措施将在第四部分详述。

三、音质设计措施

3.1 音质设计原则

对于一个音乐建筑,其成功的音质效果取决于听众的主观感受。一个公认为音质优异的厅堂,肯定具有最佳的客观声学参量。为获得最佳客观声学参量,需要通过符合声学原理的建筑措施来实现。对于非音乐建筑,则需要根据其主要功能做出不同的设计。

针对本方案剧院具体做到:

● 语言清晰,满足会议、报告等用途;

● 在观众席均能获得较强的来自舞台声源的直达声;

●早期反射声在观众席合理分布;

●观众厅的吸声量及其频率特性控制在合理的水平,以获得理想的混响时

间及频率特性;

●观众厅各反射面有良好的扩散,避免由体形不当引起的声缺陷;

●使演员具有良好的自我听闻和相互听闻条件,即要求演员能很好听到自

己的声音及其它演员(演奏员)的声音。

●剧场隔绝外部噪声的能力较强,内部对空调送风口噪声控制较好。

针对影视厅具体做到:

●放映电影时,观众厅无回声、多重回声、颤动回声、声聚焦和共振等声

缺陷;

●放映电影时,观众厅有良好的清晰度,真实还原影片的声音重放效果。

3.2 大剧院音质设计措施

3.2.1 大剧院观众厅吊顶

观众厅吊顶是观众厅的主要反射面,其形状需满足给整个观众席提供早期反射声,有利于歌唱演员与乐池内的乐队以及乐队演奏员之间的相互听闻,有利于把乐队声适当地反射给观众席。

考虑自然声演出需要,可采用舞台声反射罩,以改善前部观众区域听闻。

台口附近的顶棚宜有较大面积的反射面,如果做成水平面极易与舞台面之间形成颤动回声,故应有一定的倾斜度,可向上倾斜4~8度。

吊顶宜采用扩散造型,选用较为厚实、刚度大的板材,建议采用能根据造型预制的GRG板。GRG板以在我国新建的大型剧场中采用,如国家大剧院、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河南艺术中心等,均取得了良好的声学和装饰效果。在这里对做吊顶的GRG板有以下具体要求:

●顶棚面板要求厚度为30mm;

●板后龙骨有足够的刚度,吊点不宜过大;

●吊顶表面可有一些肌理造型,以利于更好的扩散反射声音。

3.2.2 大剧院观众厅侧墙

考虑到该剧院观众厅中部较宽(约32米),中前部观众区域较难获得充足的

早期反射声。因此观众厅侧墙的装修设计应有利于整个观众席有丰富的早期反射声,尤其是台口附近的墙面,宜做成能覆盖观众席中前部区域的反射面。目前台口是易于扩散反射的弧形墙面,在此建议装修设计宜做有较均匀的小尺度的肌理,能使反射声均匀反射到观众席(见图3-1所示)。

图3-1 观众厅台口处扩散肌理示意图

同时为了能起到很好的反射效果,减少对低频声的振动吸收,侧墙构造应做到较为密实,可使用面密度大于40kg/㎡以上的成品反射板衬底,外贴装修面层材料。

根据混响时间计算,约300平米的侧墙应做吸声处理,可采用穿孔木条板吸声结构(穿孔率15%)或阻燃织物软包吸声结构,建议侧墙做吸声的部位选在靠近楼座或池座后部的墙面。

3.2.3 大剧院观众厅后墙

观众厅后墙需要做声学处理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1.根据观众厅混响时间的计算结果,观众厅后墙需做强吸声构造来调节混响时间;

2.由于后墙为弧形面,易产成回声与声聚焦等缺陷,因此要做强吸声构造消除可能产生的回声。所做吸声构造的面积可根据建成以后的实测进行调整。

以上两种情况本剧院均符合,因此需要对其部分后墙做吸声处理,可采用穿孔木条板吸声结构(穿孔率15%)与阻燃织物软包吸声结构间隔布置。

3.2.4 大剧院地面

观众厅地面应该是不吸声面层,综合考虑装饰效果及声学要求,可采用木地板,为防止木地板低频吸声,木地板下必须密实不留空腔。可采用混凝土地面上直接铺设木地板。走道可铺设短毛地毯。如考虑到造价问题,观众厅地面可采用

有一定厚度的塑胶地板。

同样,为减少木地板低频吸声,同时满足一定的弹性要求,舞台架空地板面层为单层50mm厚木地板或25mm厚毛木地板上加25mm厚松木地板。

3.2.5 大剧院座椅

座椅的吸声量将占60%以上,因此,座椅的声学特性对剧场音质十分重要。大剧院中所采用的座椅必须严格控制其声学特性。座椅声学要求具体如下:

1.座椅吸声量适当,坐人与不坐人吸声量差别较小。为有利于达到上述要求,座椅不坐人时,座板翻起后与靠背的夹角应大于30度。具体要求座椅吸声性能满足下表要求:

座椅吸声性能要求表3-1

2.座椅的面层应能很好透声,座椅靠背的上部及两侧应为反射面。

3.座椅的底面也应做吸声处理(如选用大穿孔率穿孔板,穿孔率大于15%,内填吸声材料)。

4.座椅应有阻尼,观众离座,座椅翻转时不应产生噪声。

3.2.6 大剧院乐池、舞台及其它

为了不使乐队在乐池演出时声音过强,对舞台上演员声音产生掩蔽。同时考虑到乐池内缩进部分声压级会过响,不仅对乐师的听力有损害,而且会产生干扰,乐师听不到台上歌唱者的声音而难以沟通。因此乐池靠舞台一侧墙面需做部分吸声结构以减少其声音的强度。为满足歌唱演员与乐队之间相互听闻,乐池靠观众席一侧墙面及活动栏板必须做硬质的强反射面。

该剧院舞台空间巨大,舞台内有一些吸声构件,如幕布、道具等,但是为了使舞台空间与观众厅空间内的声学条件相近,需要在舞台墙面做吸声处理,可采用穿孔FC板吸声结构,穿孔率2%与20%间隔布置。主舞台吸声构造做至一层天桥底部,侧台做至结构梁底,表面均滚涂深灰色涂料,以防止反光。为避免舞台台仓内的机械设备运行噪声干扰,建议舞台台仓墙面做吸声处理,做法可参考舞台墙面。

观众厅入口通道墙面、声闸的墙面及吊顶宜做吸声结构,以更好的起到隔声

作用。墙面可采用穿孔木条板吸声结构(穿孔率15%),吊顶可采用穿孔石膏板吸声结构(穿孔率15%)。舞台候场区域墙面及吊顶做吸声处理,可避免演出时该候场空间的噪声干扰,做法可参考声闸。台口处扬声器室(两侧及上部)、耳光室及面光室墙面及顶部均应做吸声结构,以防止不良声音反射回观众厅内,具体做法见节点图。放映室、音控室、光控室及追光室墙面及吊顶需做吸声处理,墙面可采用穿孔FC板吸声结构(穿孔率2%与20%间隔布置),吊顶可采用穿孔FC板吸声吊顶(穿孔率20%)。

3.3 影视厅音质设计措施

影视厅应于观众厅后墙采取防止回声的措施。主扬声器组后面的端墙应做强吸声处理。银幕后面的墙面必须作强吸声处理。其余墙面及吊顶装修做法应根据混响时间设计值按照实际容积进行混响时间计算后确定是否采用吸声处理。影视厅放映机房应做强吸声处理,墙面可采用穿孔FC板吸声结构(穿孔率2%与20%间隔布置),吊顶可采用穿孔FC板吸声吊顶(穿孔率20%)。影视厅观众厅入口声闸的墙面及吊顶做吸声处理,墙面可采用穿孔木条板吸声结构(穿孔率15%),吊顶可采用穿孔石膏板吸声结构(穿孔率15%)。影视厅座椅要求同多用途剧院观众厅座椅。

四、噪声控制措施

为了使听音不受噪声的干扰,有听音要求的房间应控制较低的背景噪声值。一般空间噪声也不应很大。

噪声控制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防止外部环境噪声传入房间内部;

2) 防止各功能房间之间相互噪声干扰,防止设备间对功能房间的噪声干扰;

3) 楼板撞击声控制;

4) 设备振动控制及设备间噪声控制;

5) 空调系统噪声控制;

6) 其它噪声控制,如舞台设备噪声等。

本设计噪声控制的重点是上述1)、2)和4)项,主要是针对大剧院观众厅的背景噪声控制、影视厅的背景噪声控制以及冷却塔周围的环境噪声控制。

主要手段是:

1) 提高房间门、墙体、楼板等的隔声量;

2)设备机房隔振设计;

3)设备机房吸声处理。

以下将对具体房间噪声控制手段分述之。

4.1 影视厅背景噪声控制

控制影视厅墙体隔声量是保证影视厅正常使用的关键。本项目中2个118座影视厅、96座影视厅与50座VIP厅均采用相邻布置的方式,因此该共用墙体的隔声设计是本方案的重点,具体做法见节点图。为保证影视厅的正常使用,主要采用以下方式控制背景噪声:

1.影视厅进出口门均采用隔声门,计权隔声量不小于35dB;

2.相邻影视厅的共用墙体计权隔声量不小于65dB,其余墙体计权隔声量不小于50dB;

3.影视厅的楼板(含地面及天花)计权隔声量不小于50dB;

4.建议影视厅采用独立的空调系统,以避免共用空调管道时,通过空调管道传声。

通过实施以上4种措施,可使影视厅背景噪声在通风、空调设备和放映设备等正常运转条件下噪声级的限值不大于NR30。

4.2 大剧院观众厅背景噪声控制

由于楼板撞击声结构传声控制措施复杂,费用巨大,因此,仅对重点部位对楼板撞击声进行控制,本项目中主要是对位于大剧院舞台上部的排练厅进行楼板撞击声控制。建议排练厅采用专用地板,并在楼板面层与结构层之间设置弹性垫层。

对于大剧院周边的空调机房、水泵房、冷冻机房、锅炉房、配电房等噪声较大的设备用房,其内侧墙面及吊顶采用吸声结构,做法同剧院音控室。设备房门采用隔声门,计权隔声量不小于35dB,设备采用隔振基础。

对于大剧院周边其余设备用房,根据其使用时产生噪声的情况,参考空调机

房等的噪声控制方法进行处理。

为防止噪声进入大剧院观众厅及舞台,通向观众厅的出入口通道墙面及吊顶均采用吸声结构(见第三部分所述),观众厅入口门采用隔声门,计权隔声量不小于35dB。舞台道具口入口采用隔声卷帘门,完成后的门整体计权隔声量应大于45dB,以确保隔声效果。

大剧院观众厅墙体计权隔声量不小于60dB,舞台墙体计权隔声量不小于50dB;观众厅及舞台屋顶计权隔声量不小于50dB。

根据以往的经验及教训,舞台内部设备噪声可以造成噪声干扰,因此舞台台仓墙面需做吸声处理。同理,乐池台仓墙面也需做吸声处理。

由于池座下设有静压箱,为防止设备噪声通过静压箱传至观众厅,因此静压箱内墙面及顶部需做吸声处理。

根据以往剧场建设的情况,空调系统噪声超标比较严重,达10dB以上,引起噪声超标原因主要是送回风系统消声量不够及风速过大。因此,本工程空调设计时,对于空调系统,除了做好设备隔振外,还应控制一定的出口风速,建议控制出口风速在2~3m/s,以防止风口再生噪声超标,并保证消声器的数量和质量,严格控制管道消声,最终保证空调噪声达标。

4.3 设备隔振设计

4.3.1 概述

针对各厅室本底噪声的允许值,除了对围护结构进行隔声设计外,还需对设备振动产生的噪声加以控制,以达到控制背景噪声的要求。根据以往设计经验,提早考虑设备隔振设计有利于在下一步的设计中充分考虑到声学设计的需要,使得建筑声学同土建、设备等工种的配合更融洽。因此,以下将对设备设计中可能需要采用的主要隔振设计进行介绍,以供参考。

4.3.2 具体措施

4.3.2.1 设备隔振:

(1)空调机组及风机

各类空调机组及风机设备在运行时,其振动和固体声会沿着基础、楼板、墙

体、及管道等传递,除振动固体声传递外,直接安装在楼板上风机设备会激发楼板的振动,并辐射出噪声。

为了安装和调整方便,空调箱设备应加隔振台座(或隔振钢台座),以增加系统的质量,降低隔振系统重心。并且能增加系统的稳定性,减少隔振系统的位移,从而减小风机设备因设置隔振装置而增加颤动。

对于重量不大的空调机组可采用混凝土梁作为基座,同时在梁下安装有阻尼弹簧的隔振器(见隔振节点图1)。

若空调箱及排风机在楼板上,由于楼板刚度较小,为确保更好的效率,建议在设备机房内用橡胶隔声板满铺加钢筋混凝土板做半浮筑结构的双层隔振措施(见隔振节点图2)。

风机安装形式不同,隔振的处理方式也不同。以下列举了四种风机设备的隔振:柜式离心风机、管道风机、吊装风机以及混流风机,具体见隔振节点图3~6。

(2)冷冻机组

冷冻机组设备自身质量大,转速高,所以隔振要求也相对较高,多采用钢混凝土板混合结构作为基座形式进行隔振,以降低隔振体系的重心,提高隔振体系稳定性。通过采用阻尼弹簧减振隔振器使得传到支承结构上的干扰力尽可能的小(见隔振节点图7)。

(3)水泵

为使设备隔振传递率达到规定要求,使隔振元件受力均匀,设备振动受到控制,因此要求水泵隔振基座有一定的质量和刚度,同时根据产品技术参数及隔振设计的要求,设计计算隔振基座的重量必须是水泵重量1.5倍以上控制面振幅。

对设备房区域环境有特殊要求时,水泵可采用双层隔振设计,以提高它的隔振效率,如橡胶隔振垫加阻尼弹簧隔振器的双层隔振设计,不仅有很好的隔振效率且高频隔声也有很好的效果。本文仅列举卧式水泵及立式水泵两种常见设备隔振做法,见隔振节点图8~10。

(4)变压器

变压器运行时产生50Hz的电磁波发出噪声,也会通过结构进行传递,影响周围环境,建议在变压器安装时楼板采用半浮筑结构的隔振措施,以减少噪音振

动对周围环境影响,具体做法见隔振节点图11。

4.3.2.2 管道:

一般振动机械与外界连接的部分大部分为管道系统,各种管道不论是水管、风管、汽管、油管等,大都应该加接管道补偿软连接装置,以下仅对本工程中涉及到的水管和风管的连接以及固定管道的做法加以说明。

(1)水管

大部分进水口管道及出水口管道均采用橡胶柔性连接管连接(见隔振节点图12),但对于水泵来说,其量程高、压力大,建议出水口采用金属波纹管连接。(2)风管

空调风机出风口和管道连接处用帆布接口连接,防止风机振动通过管道振动传递(做法参见隔振节点图3)。

(3)固定方式

管道可采取钢架支撑形式隔振,但由于管道振动较大,会通过钢架支撑传递到楼层下,设计时须考虑采用可调式弹簧隔振器隔振(见隔振节点图13~14)。

4.3.2.3 冷却塔:

为避免冷却塔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应对冷却塔降噪加以考虑。

首先,建议采用低噪声的冷却塔;其次,若冷却塔未分离房屋设置时,为减少冷却塔运行时产生的振动沿着建筑结构传播,建议将冷却塔所在楼面结构层加厚,并将冷却塔放置于专用的混凝土基梁上,冷却塔与梁间设置隔振器;最后,建议根据现场情况,结合建筑结构设置隔声屏障,以防止冷却塔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环境形成干扰。隔声屏障具体做法参见隔振节点图17~18。

4.4 其他

除了对设备机房采用隔振基础,还需对噪声影响显著的机房内部墙面及顶面做吸声处理,以达到吸声降噪的作用。虽然设备机房所处的位置是变化的,但吸声结构的做法大体是相同的。墙面均为穿孔FC板吸声结构,吊顶可为穿孔石膏板或穿孔FC板吸声结构,做法见隔振节点图15~16。

静压箱位于多用途剧院池座下,不仅要满足保温要求,同时还需照顾到声学要求,以避免其内部噪声从箱内传到观众厅内。为此建议在喷涂聚氨酯保温材料的前提下,于静压箱顶部及墙面便于安装三聚氰胺的部位采用三聚氰胺,以满足声学要求。

针对其余设备机房的噪声控制,可根据其对周围空间的影响程度,参考以上对空调机房的处理措施进行处理,在此不做详述。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

(2)人行流线: 项目人行流线结合中心景观绿化、入户小径形成一条相对安全的人行路线及休憩空间,考虑步行者的视觉感受,在植物、建筑的布局上营造步移景异的效果。(3)本项目为高层建筑群,小区内部沿高层建筑设置消防道路及回车场,消防车道宽≥4米,满足消防要求。 6.环境与绿化 小区景观系统延续了总平规划中心花园式结合绿化系统,结合建筑周边绿化布置,营造整体中心花园式内庭院景观,让每个组团的住户都有良好的景观朝向。7.公共配套服务 本项目规划的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包括为小区服务的商业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等。商业服务设施主要是沿街独立店面、超市、商业等;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为公共活动用房、物业管理等,满足小区配套服务设置要求。 8.人防设置 人防工程按相关人防要求设置在本项目的1号地下室范围内,并满足本项目的人防需求。 建筑设计说明 1.设计依据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无障碍设计规范》(GB0763-2012)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 48-88)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100-98) 《地下室防水工程技术规范》(GB50108-2008) 甲方的意见 2.建筑物使用功能: 1#楼为一梯四户一类单元式高层住宅楼,裙楼为两层商业用房;2#~5#楼均为一梯四户一类单元式高层住宅楼,裙楼为两层商业用房;6#楼一梯四户一类塔式高层住宅楼,首层为小区配套活动用房。地下室分为两个,1#楼底盘辐射范围区域为1层地下室,设置设备用房;2#~6#楼底盘辐射范围区域,主要功能为机动车停车库、非机动车车库、人防、局部设置设备用房。 3.建筑的功能分区及平面布局: (1)地下室共分为五个防火分区,其中四个作为机动车停车库,一个作为非机动车停车库。地下室区域战时设置人员掩蔽所。 (2)1#~5#楼均设计为一梯四户一类单元式高层住宅楼,竖向交通设计采用两部电梯(其中一部按担架电梯设计)加剪刀梯形式,更好的满足不同人群需求的竖向交通形式及现代居住人群多元化的居住需求,营造更好的居住环境。结构形式采用框

住宅小区建筑设计说明

第三部分规划专篇 一、基地现状 位于建邺区与鼓楼区交界处的xxxxxx,隶属建邺区兴隆街道,南临yyyyy,西靠wwwww。从应天大街高架俯视整个地块,破败的两三层平房和脏乱的生活环境,严重影响城市形象的提升。地块内违建密布,通道狭窄,采光、通风问题严重,防火更是存在严重隐患;同时居民区内人员流动性大,治安管理困难。目前地块已开始拆迁工作。 二、场地研究 本案为xxxx的一部分,距地铁二号线“集庆门大街站”仅900米,靠近南京最大120万平米城市综合体万达广场及白金级希尔顿大酒店,是南京新街口、龙江、河西CBD三重城市核心交集区位,是南京新江东中央活动区黄金核心区。区位条件优越,是一个真正适合人居的风水宝地。 本案由积贤街分为A、B两个地块(其中北侧地块为A地块,南侧地块为B地块),A、B地块西临乐山路,东临华山路,南侧与应天大街以一地块相隔,北临集庆门大街。A地块占地64162㎡,B地块占地21704㎡,总占地面积85866㎡。 地块东侧为集贤雅苑产权调换房项目,共四栋高层住宅,两层商业。地块北侧为苏宁开发的高档商品房小区睿城。B地块西侧为小学

用地,根据现有材料综合分析可得,A地块的东侧和南侧以及B地块东北角商业价值最大,转角可设置集中商业,业态考虑为净菜场和小型百货超市。从长远来看,集庆门大街和乐山路具备一定商业潜力。 三、功能定位与规划目标 规划力图提供一个高品质、安居化的居住环境,创造一个时尚、典雅的建筑群,提供多样化的住宅形式,并且最大限度的使起居室、卧室、观景阳台获得良好的日照,结合成本运用新技术,以打造“绿色、生态、宜居”为目标,极力营造一个具有深刻文化内涵,又充满时代气息的现代新概念居住家园。 四、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3、《住宅设计规范》 4、《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8、《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9、《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 9、用地红线图

建筑设计-暖通方案设计说明

暖通设计 一.设计依据 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4.《汽车库、停车库、修车厂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97) 5.《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57-2000) 6.《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JGJ558-88) 7.建设单位提供的批准文件资料及要求 8.土建专业提供的建筑平、立、剖面 二.设计气象参数 1.大气压力:冬季Pd=1020.9hPa 夏季Px=1002.5hPa 2.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冬季通风温度:twf=5.0℃ 冬季空调温度:twk=-2℃ 夏季空调温度:twk=32.0℃ 夏季通风温度twf=30.0℃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 tws=27.7℃ 夏季计算日较差:dt=6.0℃ 3.室外风速: 夏季室外平均风速:Vx=3.2m/s 冬季室外平均风速:Vd=3.7m/s 三.工程概况 本工程建筑面积24853m2,除机动车库、设备用房及仓储用房外,均设置舒适性中央空调系统。在满足舒适性要求的前提下,综合应用多种节能技术措施,实现“绿色、环保、节能”目标。 通风系统按照使用要求设置,保证室内空气品质与卫生程度,满足环保、人防等要求。 消防系统均按照一类高层建筑设防,执行《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范。消防排烟系统与通风系统相结合设置,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完成功能转换,以降低工程投资并减少对建筑空间的需求。 四.空调系统设计: 1.本工程剧院与影城空调系统分别独立设置。 2.剧院部分空调系统冷负荷估算为2570kw,空调热负荷估算为1350kw。冷热源系统根

建筑初步设计说明

初步设计 第一章设计总说明 一、设计依据 (一) 有关文件 1、设计任务书; (二) 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规定,具体详见各专业设计说明 (三) 设计基础资料 1、气象资料:杭州地区30年平均(1971年-2000年) (1)温度:年平均气温为17.8℃ (2)降水量:年降水量为1454mm。 (3)湿度:月平均相对湿度70.3%,最大值出现在6月,最小值出现在12月。 (4)日照:平均日照小时147.1h/月。 2、建设场地工程技术条件: (1)用地条件:地块南北长约62.5米,东西长约65米。用地面积约3684.54平方米。 (2)交通条件:。 二、工程规模及设计标准 1、工程规模:建筑单体总建筑面积为2705.72平方米。 2、设计范围:根据建设单位的设计委托要求,我院设计内容包括总平面 规划设计,建筑单体的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三、设计指导思想和特点 1、遵循“适用、美观、大方”的原则,同时风格和色彩要与一期现有建筑的风格颜 色及环境相协调。。 2、遵从合理布局、因地制宜、配套完整以及节能、节地的原则。 3、综合考虑规划基地周围地区的土地使用功能、建筑物性质、道路交通、绿化状况以及其他环境因素,充分利用和强化已有特点和条件。 4、建筑单体设计依据总体布局,创造更多的自然通风、采光的室内空间,节约能源。平面布局紧凑,流线顺畅,布局经济合理,满足使用要求。 5、有效控制建设成本,提倡经济、实用、美观的设计原则。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项目规划用地面积:3684.54㎡(合5.527亩) 2.总建筑面积:2705.72㎡ 3. 建筑基底占地面积:1370.14㎡ 4. 容积率: 0.73 5. 建筑密度: 37.19% 6. 绿地率: 10% 7.机动车停车数:15个 第二章总平面设计说明

住宅小区建筑方案设计说明

XXXXX规划 设计说明 目录 第一章设计总说明 第二章总图设计 第三章建筑设计 第四章结构设计 第五章给排水设计 第六章电气设计 第七章暖通设计 第八章消防及安全设计第九章建筑节能环保设计第十章智能化设计 第一章设计总说明

一、项目概况 xxxxx 二、设计依据 1、业主方提供的资料 (1)《规划条件图》 (2)《规划要点通知书》 (3)现状地形图电子版 2、工程设计规范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3)《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4)《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 (5)《商业建筑设计规范》(JGJ 48—2014) (6)《住宅建筑规范》(GB 50368—2005) (7)《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8)《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9)《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 (10)《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设部2016)(11)国家、湖南省、长沙市现行的有关设计规范法律法规 三、设计规模和设计范围 XXX 四、气象地质条件及场地概况 XXXXX

五、设计理念 1、可持续性发展重点体现在两个方面——“绿色”及“低碳”,从城市发展的角度出发,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在单体设计中体现城市及居住的“绿色”“低碳”特点。 2、以人为本,创造便利的交通、购物、居住生活、工作的社区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市民生活需求不断转变,打造便捷、舒适的人居环境是城市发展的核心方向。 3、系统整合,实现城市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深刻理解场地的特点及价值,充分挖掘整个辉煌国际项目资源的复合效应,使商业、居住、休闲娱乐有机融合,形成聚合效应。 4、建筑主体在满足后退城市沿街尺度,保证南北向日照间距的要求的同时,尽可能在建筑之间不造成互相遮挡的现象,争取最大的日照时间,充分体现对住户生活质量的重视和设计人性化的一面,更进一步提高了小区的品位及级别。在景观创造方面,西侧两列住宅分别向西南、东南偏转角度,最大化利用江景,创造出独一无二的小区景观。 第二章总图设计 一、设计原则 1、明确组团分区,科学组织流线,为项目分期实施提供可能性。

住宅建筑设计方案说明

江南水都四期 方案设计 工程编号: 院长: 总建筑师: 总工程师: 项目主持人: 建筑工程设计资格证书2019年12月3日工程负责人:梁章旋 建筑专业:专业负责人: 审核人: 结构专业:专业负责人: 审核人: 给排水专业:专业负责人: 审核人: 电气专业:专业负责人: 审核人: 暖通专业:专业负责人: 审核人: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第二章总体规划 第三章建筑设计 第四章结构设计 第五章给排水设计 第六章暖通设计 第七章电气设计 第八章防火设计专篇 第九章人防设计专篇 第十章环保设计专篇 第十一章卫生防疫 第十二章劳动保护 第十三章环卫设计 第十四章安全防卫 第十五章无障碍设计 第十六章建筑节能设计专篇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设计依据: 1. 公司提供的设计委托书及方案设计要求。 2.福州市城乡规划局批复的总体规划设计方案。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 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5.《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6.《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7.《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8.《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94)。 9.《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DBJ13-62-2004) 10.《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11.其它相关建筑设计规范。 二、基地概况:

三、建设内容与规模: 本项目局部设地下一层车库,地上共有13栋18层住宅,2栋11层住宅,19栋9层住宅,沿街设一层店面,区内结合住宅底层配有居委会、文化活动中心、诊所、物业管理用房、公厕等配套设施。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实际用地面积:121890平方米 计容积率面积:287600平方米 其中:住宅:275794.5平方米 商店:8300平方米 居委会、文化活动中心等配套设施及架空停车(2.5米以上):3505.8平方米 地下室建筑面积:37723.8平方米 建筑占地面积:27505.6平方米 建筑密度:22.6% 容积率: 2.36 绿地率:30.16% 户数:2382户 机动车位1088部其中:地下机动车位:861部 地上机动车位:227部 其中户型面积大于120平方米所占车位1172X0.6=703部 户型面积小于120平方米所占车位1210X0.3=363部 商业部分停车位8300X0.2/100=17部 公共停车位:100部 非机动车位:4090部 其中:地下非机动车位:2080部 地上架空非机动车位:1090部 地面非机动车位:920部 其中户型面积大于120平方米所占车位1172X1=1172部 户型面积小于120平方米所占车位1210X2=2420部 商业部分停车位8300X6/100=498部 五、设计概念: 1. 本项目开发定位为高尚住宅小区,力求营造一个居住舒适,风格独特的生态型亲水社区。

最新小区建筑设计方案说明.优选

XXX小区建筑设计方案说明 一、项目背景: 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4)《住宅设计规范》、 (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6)《河北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二、工程概括: 概况本工程地块北至南湖西路,西至204国道,南至纬一路,东至经一路。地块内土地平整,总用地面积约261.8亩。 三、项目设计理念: 以创造现代、文明、自然的生活方式为出发点,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和别具特色的单体设计全面提升生活层次,目的是创造出新颖、健康的建筑内外环境。考虑当地实际的消费模式及习惯,结合我们对住宅建筑发展潮流、趋势的研究与判断,总结确立了以下几条设计原则: 1、多样性 在小区建筑规划设计中贯以现代简洁为主线的多样原则。小区品质体现文化多元性;住宅类型多样化;住宅层次多样化;小区功能多样化,包括围绕居住生活的娱乐、休闲、学习等的功能;环境设计多媒体化,包括建筑媒体、绿化媒体、音乐媒体、多媒体等。 2、开放性 现代的社区应该包括开放的内涵,体现在空间、功能等模块的设计上,另如:户外空间,道路的通向开放性的社区活动和人际交往,私人家庭的对外

接纳与交流。 从宏观上在设计中贯穿可持续发展原则,使小区环境生态得到最大的保护、利用。 3、时代性 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e生活〔宽带传输、电子商务、SOHO、VOD视频点播等〕不仅是一种时尚,且已上升为必需,小区内按照国标进行智能化配备,为此提供基础。 4、合理性 理性原则体现在对小区功能区块分析,路网的布置设计,对户型的精心调整,对造型时尚的分析和重新创作等诸多方面,对各项感性及理性指标综合进行量化的理解贯彻,有理性途径到达合理性目的。 5、安全性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防盗报警红外线闯入报警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24小时电子巡更系统,利用先进的保卫系统,做到安全无误。 6、生态性 对自然条件的关注成为在设计中情趣与感性表现的基础。人类的外在环境已不再是过去的自然生态系统,它是一种复合人工生态系统。自然形态与建成形态之间的界线变得日益模糊,自然要素投入建筑,建筑构成景观的框架。而对自然条件的理解现在已经扩展到对人文、历史等因素的关注。结合本地特定的自然环境条件,在设计阶段充分体现对小区建设生态性的关注尤为重要。 四、规划设计 1、规划指导思想 本项目规划设计充分考虑地块场地特征与地方文脉的独特品质使小区环境和房型能在较长时期保持实用性,最大限度满足小区业主日益增加的对居住品质提高的要求,创作优雅、生态和私密性的室内外空间,使该小区具有的空间、视觉和生态环境,为小区业主提供一个品质高尚、主题明确、环境雅致的良好居住空间,体现出新世纪充满社区归属感的生活风貌。为倡导健康品位的生活方式,小区遍布室内外健身设施、儿童游戏。设置休闲

方案设计说明

方案设计说明 一、概述 1.自然条件 泗阳县地处苏北腹地,介于东经118°20′——118°45′,北纬33°23′——33°58′之间,东界淮安市淮阴区,南濒洪泽湖,北临沭阳县,西与宿迁市宿城、宿豫区毗邻。县域总面积1418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99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70.38%;水域面积42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 700 地面积 二、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3.《城市工业区规划设计规范》 4.《工业建筑设计规范》 5.《民用建筑设计规范》

6.《建筑设计规范》 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8.关于该项目的规划设计条件及地形图、红线图等 9.建设方关于该项目的设计要求 10.国家及地方的相关规程、规范等 三、规划设计原则 同时运用新技术利用太阳能、中水系统等达到节约开发成本、合理利用资源及节约资源的目的。 6.可持续发展———实现生产厂房的可持续发展 厂区应该是一个人和自然有机协和的统一体,实现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在更高的水平上的协调发展,建立人与自然共生共息,生态与经济共繁荣的持续发展的文明关系,把生态环境保护、 建筑持续发展作为必须具有意识和行为准则。 7.安全智能———实现厂区“安全性、智能化”的要求

合理的人车相对分流,避免造成时段性消极空间,确保车行系统与步行系统的利用率。针对 不同出行设置道路及出入口,避免交叉干扰。 用地沿徐淮路布置办公楼、展示厅、门卫处,内部合理布置了科技木工厂房、干燥整理房、多层板房、科技木精品房、蒸煮房、锅炉房、成品库、锯木房、刨切房、旋切房、保温房、五金 库、机修房、宿舍、餐厅、厕所等。 四、整体规划布局 景观绿化系统。 3.厂房布局 识别性与认同感———厂房布置上综合地形与南北向的因素,采取较为丰富的布局形态,使整个厂房的整体感更加明确。强调空间、体量、轮廓线的塑造,点与线的结合,既强化了厂区内部空间的丰富、动感与流畅,又丰富了社区空间的轮廓与城市肌理。 4.配套公建布局

建筑设计初步设计说明

第一章总论 1.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陆埠镇第二小学项目,位于钟山北路东首、绿景花园北侧,24班小学规模,地块东面为陆埠镇中学校区,整个地块总用地面积约21817平方米。 1.2.设计依据 1.2.1甲方提供1:500测绘地形图、红线图。 1.2.2《余姚市规划局乡镇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 1.2.3余姚市发改委针对陆埠第二小学建设项目的批文。 1.2.4规划局方案设计评审意见。 1.2.5《浙江省九年义务教育普通学校建设标准》。 1.2.6国家有关设计法规、规范。 1.3.设计规模 总用地面积:21817㎡ 建筑占地面积:3650㎡ 总建筑面积:13432㎡ 1.4.设计范围 1.4.1总平面设计(包括道路、场地、水、电等) 1.4.2各单体工程设计(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弱电等)1.5.设计指导思想 1.5.1合理化的校园布局。 1.5.2安全、通畅的交通流线。 1.5.3多样复合的空间特征。 1.5.4观赏、使用并重的景观,绿化环境。 1.5.5科学性、超前性、可持续性的原则。 第二章总平面设计 2.1.设计依据(见总论) 2.2.基地分析 场地平面较规整,呈方形,整个场地较平整。东面、西面临路,建筑退东面用地红线不小于6米,退南侧用地红线不小于12米,退西道路红线不小于6米,退北侧用地红线不小于9米。 根据甲方的意见,地块主入口设在地块西侧,学校主入口预留不小于600平方米的出入口集散广场,须妥善考虑满足交通安全及景观要求。 2.3.总平面布置 共24班小学,包含行政办公、教学、图书阅览、体育馆、食堂、教工宿舍等功能。场内布置250米的环行标准田径场,两个篮球场以及各种软塑器械活动场。

住宅小区项目方案设计文本说明

禹宏·启城住宅小区项目方案设计 第一章建筑设计 一、设计依据 1、建设单位提供的数字化四线坐标及现状地形图 2、建设项目规划意见书和勘测红线图 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2002版) 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5、《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6、《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7、《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9、《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10、《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11、《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 1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13、《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14、现行的《蚌埠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15、《建设项目日照分析技术管理规则(试行)》(2005版) 16、《建筑工程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05 17、与本项目相关的国家、地方颁布的法律、法规、规范和技术标准。 二、项目概况

1、项目区位 本项目地块位于安徽省蚌埠市,东临中学西路,西接西外环路,南临健康路,北接禹王西路。交通十分便利,接近城西新城区中心,本小区和拟建的医院、第二中学,都在半径600米的距离之内。地理位置优越,随着相应市政配套的日益完善,本区域将成为蚌埠市未来又一高档商住圈。 2、用地性质及规模 项目地块规划为居住和商业用地,总用地面积约㎡,规划总建筑面积209983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约万平方米。 3、地形地貌 地块用地呈长方形,当前为闲置用地,现状地块内有堆土,东西两边略有高差,总体地势南低北高。 4、规划要求 ■容积率 地块容积率要求≤ ■建筑密度 地块1建筑密度:26% (出让要求不大于26%) 地块2建筑密度:% 综合建筑密度: % ■住宅日照间距 住宅满足大寒日满窗日照有效时间不少于2小时。 ■绿地率 不小于35% ■退让间距 建筑物退让城市道路红线:道路切角视距退让按宽边并增加3~5米退让控制。 三、地块现状分析 ■周边环境综述

建筑设计方案说明-演艺中心

演艺中心 结构设计说明 青岛海泉湾度假城演艺中心,由主舞台、侧舞台、后舞台、带伸缩座椅的观众厅和其他附属功能房间及局部地下室组成。主体拟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其中观众厅部分平面布置呈圆形,最大跨度近40m,其屋面拟采用钢网架结构;主舞台部分平面布置呈矩形,其屋面拟采用钢桁架或钢网架结构;其他功能性房间围绕舞台及观众厅呈圆形布置,共三层,以钢筋混凝土框架和局部剪力墙形成主体结构。基础做法参照温泉中心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拟采用桩基础。 给排水设计说明 (一) 给水系统: 本剧场生活用水由市政管网直接供给,最高日用水量为7.5 m3 /d。 (二) 排水系统: 1、污水排水: 生活污水采用单立管伸顶通气的排水方式,地下室污水采用潜水泵提升排出, 最高日污水量为6.75 m3 /d。 2、雨水排水: 屋面雨水采用内排水方式。 (三) 室内消火栓系统: 1、用水量: 室内消火栓用水量Q=15L/S,火灾延续时间t=2h,总水量为108m3。 2、采用临时高压系统,消防水池、消防水泵及消防水箱均设于临近酒店内。 (四) 室外消火栓系统: 1、用水量:

室外消火栓用水量Q=30L/S,火灾延续时间t=2h,总水量为216 m3。2、室外消防用水量存于临近酒店消防水池内,室外消防泵设于消防泵房内,在室外设室外消火栓。 (五) 雨淋系统: 1. 在剧场舞台的葡萄架下部设置雨淋系统。 (1)、火灾危险等级为严重危险级Ⅱ级,喷水强度为16L/min·㎡,作用面积为260㎡,系统流量为Q=91L/S,火灾延续时间为t=1h,总水量为328 m3。(2)、储存雨淋系统用水的消防水池、雨淋泵、储存火灾初期用水的消防水箱均设于本剧场内。 2.观众厅座位缩回后为400人宴会厅,设雨淋系统。 火灾危险等级为中危险级Ⅰ级,喷水强度6L/min·㎡,作用面积160㎡,系统流量Q=30L/S,火灾延续时间t=1h。 (六) 气溶胶灭火系统: 本剧场内的柴油发电机房、高压配电室均设置S型气溶胶灭火系统,灭火设计密度140g/ m3,灭火时间<180S。 (七) 建筑灭火器的配置: 本剧场舞台及后台部位为严重危险级A类火灾,配电房间为中危险级带电火灾,其余部分为中危险级A类火灾,配置了一定数量的干粉灭火器。 暖通设计说明 (一) 设计依据 1、建设单位提供之设计任务书及设计要求; 2、建筑专业提供的建筑平、立、剖面图及总平面图;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2003》;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小区设计方案设计说明

武汉烟草卷烟物流配送中心设计说明 第一章建筑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G5—2001) 《厂房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J6-86)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89) 二、项目概况 武汉烟草卷烟物流配送中心是武汉东西湖区一项重要工程。该工程建成后将成为东西湖地区的标志性建筑,从而进一步推动武汉东西湖区经济发展。 该项目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吴家山台商投资区鑫桥产业园金桥三路2号。 总面积约82亩(净地),总建筑面积控制在2万平方米左右。 三、设计思路 简介: 湖北省烟草公司武汉市分公司[简称“武汉市烟草专卖局(公司)”],是武汉市烟草专卖行政主管机关,也是武汉地区从事烟草专营批发的大型国有企业。 武汉市烟草专卖局承担武汉烟草市场专卖管理及网络建设、卷烟销售的职责,是武汉市烟草专卖行政管理执法部门和大型国有企业,在全国烟草行业网建工作中率先创造了“全面访销、全面配送、专销结合、访送分离”的工作模式,开创了全国烟草行业网络建设新局面。1.设计思路的起点----打开的烟盒 2.设计思路的形成 卷烟物流配送中心与烟盒有相似的功能和作用。生产-收纳-发送,烟盒把散烟整齐有序的存放在烟盒中,供给消费者购买和使用;而卷烟物流配送中心是根据订单的要求,把一条条的烟有序的整合在一起,再供给给不同的销售网点。

3.设计与创意 卷烟物流配送中心的造型主要采用烟盒的方正形体,在局部设计中采用了曲线与斜线的元素,打破方正形体给人的拘谨与约束,使整个建筑富有活 力。在外立面的的处理上,外墙材料使用钢材。在屋面及部分外墙上运用四 氟乙烯膜结构,既可以满足厂房的采光要求,使厂房工作时拥有明亮的作业 环境,又起到环保节能的作用。将四氟乙烯膜结构运用在建筑造型上这一打 破常规的做法,与传统的工业厂房的做法大相径庭。将四氟乙烯膜结构做成 圆形的形式和卷烟的造型相契合。办公辅助区运用沉稳的黑色与中国特有的 中国红色,表现建筑的时代感和体量感,彰显建筑的大气和稳重。 四、总平面规划设计 1.设计依据 根据卷烟配送流程进行规划设计。 2.规划结构 主体建筑坐落于基地北侧,南侧设置停车场,临金桥三路设置员工上下班步行、车行出入口。货车出入口设在基地西侧(靠环湖西路的一侧)。在基地东侧设置员工上下班步行出入口一个,方便员工吃饭及午休出入。 停车位包括:大货车停车位33个,小型货车、轿车停车位155个。其中停车场中间部分两两相连的停车位可合并用作大货车停放。 3.功能分区 北侧为主体建筑,南侧为停车场及员工上下班步行、车行出入口,西侧为货车出入口,东侧为员工上下班步行出入口。 4.交通消防流线 货车主出入口设在西侧,南面临主干道的一侧设置办公人员车行、人行出入口,东侧为员工上下班步行出入口。在用地范围内沿规划建筑设置环形车道,既可用作车行道路,同时满足厂区消防要求。 5.景观分析 沿南面金桥三路一侧,以空旷的停车场与地面绿化为主。不仅解决停车的需要,同时开敞的空间可以更好的体现主体建筑的体量感和时代感,给过往的行人以视觉的冲击。 办公辅助区设置在面向环湖西路的一侧。辅助区立面用黑色与中国红相搭配,在给人以强烈的色彩冲击的同时,又不失沉稳与大气。 五.建筑单体设计 1.平面功能布置 根据卷烟物流配送流程来布置平面功能分区。办公辅助区设置在主体建筑的西面,既满足使用的要求,又不会影响物流流程,使卷烟物流配送发挥最大的效率。 2.建筑造型 卷烟物流配送中心的造型主要采用烟盒的方正形体,在局部设计中采用了曲线与斜线的元素,打破方正形体给人的拘谨与约束,使整个建筑富有活力。 3.立面设计 厂房外墙使用彩钢浪板;办公辅助区用黑色花岗岩与中国红涂料。屋面与部分墙体的设计上运用四氟乙烯膜结构,既满足厂房采光要求,同时又环保节能。 4.立面风格 采用现代主义风格,遵循简约、明快的色彩搭配,协调美观且不张扬,并结合环境景观的衬托,力求建筑自身与环境的和谐美、融洽美。体现企业的现代气息和文化底蕴,展示武汉烟草锐意改革、奋发拼搏、跨越式发展的企业形象,打造现代新颖、实用美观、功能齐备的区域标志性建筑。 5.剖面设计 根据各功能分区所需要的净高要求:仓储工房设计高度36米,分拣工房设计高度18米,办公辅助区根据形体造型的美观要求设计高度为21米。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案例

柘城·万洋城方案设计说明 一建筑设计篇 一、项目概述 项目名称:柘城·万洋城 选址: 项目位于柘城县,南面为学苑路,东面为九华山北路,西面为太行山路,北面为玄武湖路。整体地理位置非常优越。 规划建设用地面积:总用地面积109809.2平方米(约164.7亩),实际用地面积97122.99平方米(约145.68亩)。 使用性质:商业用地 建设规模:建筑实际面积约为110840.39平方米。 二、设计依据 1.根据甲方提供的用地现状图(含道路红线等规划要求) 2.《总图制图标准》(GB 50103-2010)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5.《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2014) 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 7.《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50763-2012 8.《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2009版) 三、总体定位及规划 空间设计的新特点: 1.商业空间步行化 为减少机动车交通对购物活动产生的干扰,商业空间步行化,即将一定范围的商业空间辟为步行空间,禁止机动车通行,从而提高商业活动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2.商业空间室内化 商业空间室内化是利用屋顶的覆盖功能,将步行商业活动引入室内,并通过人工环境控制,减少不良自然条件对步行活动的影响,从而创造舒适的购物环境。 3公共空间社会化 商业建筑的公共空间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公共空间中加入更多的社会活动,可以增加商业空间的价值,整体打造双首层商业,通过东西轴线、南北轴线、中心广场、及区域广场的整体设计。整个市场流线四通八达、有场有市,更利于专业市场业态需求,形成柘城新的城市中心,商业地标。 本项目充分利用基地周边资源,采用因地制宜的布局方式和人性化的结构特征,打造优美的城市景观,为投资商、消费者等提供亲切宜人的空间感受。 通过对周边已形成的城市资源的研究,抓住与城市紧密衔接的切入点,是本设计规划结构的基础。交通、景观资源等元素的叠加、重组,构成了该设计的基本格局。人车分流,建立通畅安全的步行空间。 四、功能分区与平面组成 总平面布局围绕轴线、广场、街市展开,以提升广场的商业价值及营造良好的空间氛围和创造最大的商业面为原则,本项目共分左右两区块。 1. 地块中间有一个大中心活动广场,是水平交通和垂直交通聚焦点,形成建筑组群的“核”,成为顾客休憩、驻足的场所,也成为商业宣传活动的宝地,极力为人

建筑设计初步简答题

住宅套型的空间组织形式 一、餐室厨房型(DK型)DK型特点:炊事与就餐合用同一空间。这种套型适用于建筑面积较小,家庭人口少的住宅。采用DK式空间,必须注意油烟的排除以及采光通风等问题。D。K型特点:将就餐空间与厨房适当隔离,并相互紧邻。 二、小方厅型(B。D型)特点:将用餐空间与睡眠空间分离,而起居等活动仍与睡眠合用同一空间。这种套型往往在家庭人口多、卧室不足、生活标准较低的情况下采用。三、起居型(LBD型)特点:将起居空间独立出来,并以起居室为中心进行空间组织。其形式主要有三种:1、L。BD型,这种形式仅将起居与睡眠分离;2、L。B。D型,这种形式将起居、用餐、睡眠均分离开来,相互干扰最小,但要求建筑面积较大;3、B。LD型,这种形式将睡眠独立,起居、用餐合一。四、起居餐厨合一型(LDK型)特点:将起居、用餐、炊事等活动设在同一空间内,并以此空间为中心进行空间组织。五、三维空间组合型特点:套内的各功能空间不限在同一平面内布置,而是根据需要进行布置,并通过套内的专用楼梯进行联系。这种套型室内空间富于变化,有的还可以节约空间。 高层住宅的特点 高层住宅的优点是可以节约土地,增加住房和居住人口,尤其是在我国人 口密度和建筑密度较高的地区,拆迁的费用很高,动员人口外迁的工作难 度很大,但通过建设高层住宅就能较好地处理各方面的矛盾。同时,建造 和使用高层住宅也有不足之处,如:投资大,高层建筑的钢材和混凝土消 耗量都高于多层建筑,加上要配置电梯、高压水泵,增加公共走道和门窗,一次性投入很大,另外使用后,还要为电梯、泵站修缮养护付出一笔经常 性费用;上下不便,电梯服务虽很方便,但遇到停电、修理就很麻烦;安 全性差,高层住宅留置多个互相连通的疏散口和楼梯,往往为入户偷盗和 其他犯罪提供作案条件;高层住宅还应注意防火,因为一旦发生火灾很难 扑救;在高层生活的家庭有一种孤独和封闭感,老人和孩子因上下不便, 双职工要日日上班,很难建立和发展良好的人际交往和邻里关系;多幢点 式高层住宅建在一起,会产生不规则的高空风,影响居住区的生态环境质量。 住宅建筑群体的平面空间组合一般可归纳为以下五种: 1】行列式:条式单元住宅或联排式住宅楼按一定朝向和间距成排布置,使每户都能获得良好的日照和通风条件,便于规划道路、管网,方便工业化施工。其特点是:构图强烈、规律性强,但空间容易呆板、单调。2】周边式:住宅沿街坊道路的周边布置,有单周边和双周边两种布置形式。其特点是容易形成较好的街景,且内部较安静,又能节约用地,但部分住宅朝向较差,且日照通风受影响,

建筑设计方案设计说明1219

商住开发项目设计工程设计说明 第一章建筑规划方案设计说明 一、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x,用地面积:131663.00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367341.91平方米。其中东侧地块用地面积50350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148761.00平方米,其中住宅总建筑面积:143230.00平方米,商业总建筑面积:5531.00平方米。西侧地块用地面积73974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218580.91平方米,其中住宅总建筑面积:202558.42平方米,商业总建筑面积:16022.49平方米。项目地块较为方正,场地平整。 二、设计依据: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2、《城市居民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3、《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4、《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5、《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JGJ50-88 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7、《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本) 8、《汽车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9、《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10、《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38-2005 11、建设方提供的电子版现状地形图; 12、国家现行有关设计规范; 13、兴化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14、建设单位提供的地形图和设计任务书与要点 三、设计理念 结合宜人的水环境,创造一个景观与人和谐共生的、健康的生态型人文社区是本设计的主旨。 本项目充分分析地块景观价值,北侧紫荆河为最优景观资源,其次为东西两侧地块中间、东侧地块南侧沿河景观资源。地块内部为庭院景观资源。地块东西两侧紧邻市政道路位置为沿街景观,沿街布置配套安居房。 规划布局沿周围是市政道路布置高层住宅,内部布置小高层住宅。地块北至南依次由高至低,创造出丰富的城市景观。 户型采用一梯二户南北通透的高品质户型,打造高水准的品质小区。 地块北侧紫荆河沿河景观和地块中间的河岸绿化打造观景平台和休闲步道与项目主入口结合,强调小区内外景观的连续统一。在考虑居住空间与公共空间及自然环境的基础之上寻求自然美和人性化的和谐统一。

建筑初步设计深度要求

建筑初步设计 3.1一般要求 3.1.1初步设计文件: 1设计说明书,包括设计总说明、各专业设计说明, 2有关专业的设计图纸。 3工程概算书。 注:初步设计文件应包括主要设备或材料表,主要设备或材料表可附在说明书中,或附在设计图纸中,或单独成册。 【条文说明】关于初步设计文件是否单列消防、环保等内容的专篇的问题,在修编时进行了专门的研究。为了确保设计文件中各专业内容的完整性,或避免设计文件中有关内容的重复,本规定不要求初步设计文件单列消防、环保等内容的专篇。 3.1.2初步设计文件的编排顺序 1封面:写明项目名称、编制单位、编制年月, 2扉页:写明编制单位法定代表人、技术总负责人、项目总负责人和各专业负责人的姓名,并经上述人员签署或授权盖章。 3设计文件目录。 4设计说明书。 5设计图纸(可另单独成册)。 6概算书(可另单独成册)。 注:1对于规模较大、设计文件较多的项目,设计说明书和设计图纸可按专业成册; 2另外单独成册的设计图纸应有图纸总封面和图纸目录;图纸总封面的要求见4.1.2条。 3各专业负责人的姓名和签署也可在本专业设计说明的首页上标明。 3.2设计总说明 3.2.1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 1设计中贯彻国家政策、法规; 2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的批文、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书、方案文件等的文号或名称。 3工程所在地区的气象、地理条件、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 4公用设施和交通运输条件。 5规划、用地、环保、卫生、绿化、消防、人防、抗震等要求和依据资料。 6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使用要求或生产工艺等资料; 3.2.2工程建设的规模和设计范围 1工程的设计规模及项目组成: 2分期建设(应说明近期、远期的工程)的情况。 3承担的设计范围与分工。 3.2.3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 1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和新结构的情况。 2环境保护、防火安全、交通组织、用地分配、节能、安保、人防设置以及抗震设防等主要设计原则。 3根据使用功能要求,对总体布局和选用标准的综合叙述。 3.2.4总指标 1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等指标。 2其他相关技术经济指标。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完整)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完整)

打铁关地块拆迁安置用房方案设计说明 第一章建筑设计 一、设计依据 1.杭州市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复的立项文件 2.杭州市规划局提供的数字化四线座标及现状地形图 3.杭州市规划局批复的建设项目意见书和勘设红线图 4.杭州市城市建设前期办公室提供的设计招标任务书 5.杭州市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书面意见 6.杭州市现行的《杭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2005版)、《杭州市建设项目日照分析技术管理规则(试行)》(2005版)及国家制定的有关规范 二、概述及现状分析 为响应杭州市政府要求三年建设三百万平方米拆迁安置房的目标,根据统一规划,分批实施,确定一批,实施一批的思路,拆迁的居民需要更快更好的被安置已成为急待解决的大事,打铁关地块拆迁安置用房规划设计正是顺应这一趋势而展开的。 本地块位于杭州市下城区打铁关,东至建国北路,南至规划二号路,西至规划中学,北至市电力局110KV东新变电所,现状地址即东新路与绍兴路交叉口西南角。本地块地理位置优越,周边配套完善,文化气息浓郁,商业发展成熟,这充分体现出市政府对拆迁市民的人文关怀。 本地块交通便捷,紧临两条双向八车道的市级道路,远期还将有地铁一号线艮山门出站口在地块东侧。周边配套完善,地块北侧为易初莲花、和平家私等商业中心,西北侧为朝晖现代城等成熟社区,根据详规,地块西侧将建设为中学和幼儿园,南侧将建设配套公建和农贸市场。四周自然环境优美,东西南侧均有河流分布。总用地面积22698m2,根据总体规划要求进行设计,该区块以小高层与高层相结合,辅以沿街商业用房及配套用房及地下停车库,容积率为1.94,绿化率为43%,建筑密度为23.2%,区块总建筑面积为53235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43970 m2,地下建筑面积9265m2。 三、设计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即以公众需要为本 人本主义是我们始终坚持的建设准则。体现一切以公众需要为本的 原则,突出人文关怀的规划设计思想,以建设生态型居住环境为规 划目标,努力创造一个经济适用、设施完善、交通便捷、布局合理、环境优雅、生活便利的现代化小区。

建筑设计方案说明

目录 一、设计说明 二、效果展示 1.效果图 2.总平面图 三、项目分析 1.场地解读 2.交通分析 3.景观分析 四、建筑图纸 1.一层平面图 2.二层平面图 3.三层平面图 4.四层平面图 5.屋顶平面图 6.○1-○4轴立面图 7.○4-○1轴立面图 8.○E-○A轴立面图 9.○A-○E轴立面图 10.1-1剖面图

第一章建筑设计说明 一、项目概况 1、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文山市银政合作实验网点红甸信用社建设项目 2.项目内容:文山市银政合作实验网点红甸信用社办公楼 3.建设地点:文山市红甸回族乡 4.文山市银政合作实验网点红甸信用社项目位于文山市红甸回族乡,基地总体呈不规则形,总用地面积约1508平方米,规模拟为云南省农村信用社乡村多功能网点及配套功能设 施,主要为红甸乡地区的银行服务经营场所。 2、设计依据 甲方提供的测绘资料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3、建设条件 1)气候条件 整个乡国土面积90.87平方公里,海拔1440米,年平均气温18℃,适合种植水稻、玉米、辣椒、山药、烤烟、荸荠等农作物。 2)地形地貌 红甸乡是文山州唯一的回族乡,地处文山市北面,距市区55公里,到市区道路为柏油路,镜内有花小公路、感红公路、秉红公路通过,交通方便。东面邻秉烈乡,南面 邻马塘镇,西面邻德厚镇,北面邻砚山县。地势自东向西南倾斜,是一个半山区乡。 3)地块环境 拟建场地较平整,近似为梯形,由西至东长约45M,南北长约32M. 乡村道路位于场地南侧。是场地的唯一出入口。从现状地形来看,场地北侧和西侧为空地,东南侧 有一两层高的民房。场地周边市政配套设施完善,水、电供应条件具备,与周边交通联系方便。 二、设计指导思想 1.设计理念 设计理念以实现建筑功能组合的协调和统一,建筑风格融入地域文化为原则。 针对现有整个场地的特点以简洁,功能合理完善的方针贯穿整个设计中,同时营造温馨、庄重和大方的整体氛围,融入并且引导当地的文化向着成熟高效发展。 农村信用社办公楼设计理念:银行形象的名片。以人为本,兼顾适用美观,实现提高整个区域的城市面貌,以及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带动整个地区经济为目标。 2.总体布局 “九宫格的内部空间组织形式”。------本案设计在总体布局和空间组合上,采用“九宫格的内部空间组织”的布局模式,凸现建筑的气势和整体感,同时取得文脉上的延续。 建筑沿乡镇道路北侧,退让道路红线及周围现有民房用地,自然形成现有的局限的建筑用地。采用九宫格的内部空间组织形式,虽然使建筑外部呈现出九宫格严格的对称性质,但在处理建筑内部空间的时候,可以灵活组织交通,做到既伸缩又扩张,既开敞又封闭。使静态与动态之间形成一种张力,实现建筑功能组合的协调和统一。 3.场地竖向设计 拟建场地比较较平整,近似为梯形,由西至东长约45M,南北长约32M. 乡村道路位于场地南侧。只需遵循常规设计场地内的坡度,满足场地内排水的要求。 4.交通组织 场地内的道路布置,在考虑地形、用地范围以及周边道路交通状况的基础上,结合建设项目性质,根据使用者从事各种活动的特点,充分满足人们的交通需求。遵循安全性、舒适性、简洁易达的原则进行场地内交通组织设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